從心理學角度,人們面對社會新聞時作出的判斷會受限於哪些東西?


背景:BNU心理學專業(畢業狗)


(1)世界公正信念

心理學領域中有一個專業名詞叫做「世界公正信念」 (Belief in a Just World,BJW)。世界公正信念越強的人,越認為這個實際上「好人有好報,壞人有壞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他們秉承「得其所應得,所得即應得」的信念。

但是,一些社會新聞不免會報道無辜受害者的新聞,比如女子下班回家路上遭遇性侵,那麼會有一幫人站出來指責這個女孩子不該走夜路。還有之前的女嬰被性侵,也有人站出來指責家長怎麼不看好孩子。

之所以有一群人會這樣指責受害者,是因為他們在看這些新聞的時候,世界公正信念受到了威脅。信念越強,受到威脅時越容易採用非理性策略去彌補信念,他們思考明明這個世界應該是「得其所應得,所得即應得」,為什麼這些無辜的人還會受到傷害呢?世界是沒有錯的,那麼一定是這些人做錯了。

這就是「世界公正信念」過於強烈不可動搖的人們的思考方式。世界公正信念越強,越可能去指責無辜受害者。

所以「世界公正信念」聽著好聽,但實際上確是不怎麼公正的信念。


(2)確認偏誤

當人們心中秉承某種觀點時,往往會關注證實這個觀點的證據,而自動過濾反駁證據。

比如某個人會認為「婚姻都是不幸的」,那麼當他看到那些有關家暴、離婚糾紛、出軌等等的新聞時,就會一邊看一邊想「看吧果然是這樣,婚姻真的是不幸的」;如果有婚姻幸福美滿的新聞時,也就看一遍就過了,很少去反思自己的「信念」,很少去思考「婚姻是否全部都是不幸的呢?」

有時候和別人聊天也會犯這種錯誤,例如如果想向別人證明「創業如何如何賺錢」,他都會地舉出一堆創業成功的案例,而自動過濾到死在了創業路上的那些失敗案例以及創業了也沒賺什麼錢的案例(實際上後者更多,這個現象也可以叫做「倖存者偏差」)。


(3)可用性啟發

上一條說的是人們如何選擇性地閱讀新聞以鞏固自己的信念,那麼這一條說的就是人們如何因為新聞的頻率而建立自己的信念。可用性啟發是社會心理學領域中的一個名詞是指人們在做出判斷的時候,會依賴記憶中印象深刻的例子。比如,如果媒體最近大肆報道跑步猝死的新聞,那麼個體則會高估自己跑步猝死的概率


暫且以上。


稀缺啟發式 (Scarcity Heuristic)

人們傾向於認為稀缺資源有更高的價值。這起初是一個經濟學概念,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許多應用——宣傳為「限量版」的商品廣告就是利用了這一心理。

在社會新聞和意見中,則表現為受到限制的信息僅因受限本身就能獲得更多認同

以下是兩個例子。

Worchel, Arnold 和 Baker (1975) 在大學生中調查對學校建立男女同舍的意見。當學生被告知批評學校政策的言論受到禁止時,儘管他們並沒有聽到這一言論的實際內容(即反對男女同舍的論據),學生們也變得更加反對男女同舍了。

Zellinger (1975) 則將一群學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學生每人收到一本上面寫著「限制級,21歲以上方可閱讀」的書,另一組則收到相同但無此限制性標籤的書。在隨後的文學偏好調查中,第一組學生表現出更強的興趣,並更相信自己會喜歡有限制級標籤的書。


來源:

Worchel, S., Arnold, S., Baker, M. (1975). The Effects of Censorship on Attitude Change: The Influence of Censor and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5(3), 227-239.

Zellinger, D. A., Fromkin, H. L., Speller, D. E., Kohn, C. A. (1975). A commodity theory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age restrictions upon pornographic material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0(1), 94.

參考了:

Scarcity heuristic


以最近的新聞「美聯航暴力驅趕華裔乘客引發強烈抨擊」為例
http://www.chinaqw.com/hqhr/2017/04-11/136111.s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meeting/2017-04-11/doc-ifyecezv3189114.shtml

1.假設與預先判斷的影響

一開始我們看到標題中「暴力驅趕」、「華裔乘客」,無意識中這兩個詞已經啟動了我們一連串的聯想,在情緒上同情華裔乘客,對美聯航一方不滿。腦海中有關「種族歧視」、「暴力執法」、「權勢方欺凌平民」等等有關事件的記憶統統湧現出來,此時我們對這個事件已經有了個預先判斷,先入之見後面會影響我們對事件的解釋。另外文章中說到的華裔乘客是醫生,要趕飛機回去給病人看病所以拒絕下機,這也增強了我們對華裔乘客的同情和對美聯航的不滿。

2.驗證性偏差,人們往往會去尋找那些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

當我們對美聯航暴力驅趕這個事件有了先入之見後,接下來看有關的內容時就會特別注意美聯航一方犯錯的證據。「滿嘴是血,強行拖走」、「周圍乘客也失控的大喊『我的天啊!』『你們怎麼可以這麼做!』」、網友的批判等內容會特別吸引我們的注意,以至於讓我們忽略掉那些不支持我們看法的信息。

在文章末有一段很關鍵的文字「根據航空運輸合同,在美國,航空公司在超額售票的情況下,就算是已出票的乘客,航空公司也有權拒絕其上機。同時,如果乘客無法配合或是干預到了機組人員的工作,航空公司也有權要求其下機。」這項規定說明美聯航方面是有權要求那位華裔乘客下機的,但是這個過程中把乘客弄傷了是警衛處理不當,而涉事的3名警衛中的一人,已因違反標準流程而被解僱。

這就說明其實美聯航是按合法流程在走,華裔乘客不知道是因為不清楚這項規定還是其他原因,不接受下機的要求,但是按照航空運輸合同的規定他是沒有理由不下飛機的,後來警衛讓乘客下機的處理過程中傷害到了乘客,才引發了這個新聞。這個事件中直接犯了錯誤的是警衛(警衛是芝加哥警方在機場的安保,且沒有跡象是美聯航授權給這名警衛使用粗暴的手段對待華裔乘客),因為涉及到「華裔」以及難看的場面,成了更大的新聞。而美聯航雖然按規矩走,但是可以說服務態度不好,沒有繼續選擇其他妥善的解決方法就直接採取這種強硬的措施。

3.錯覺思維,在隨機事件中找聯繫。

人們很容易將隨機事件知覺為對自己信念的支持,我們的先入之見認為美聯航在此事件中存在種族歧視的現象。而據美聯航的解釋,這四名被要求下機的乘客是美聯航考慮了公司的經濟利益後隨機抽出來的,如果證實確實是用合規程序隨機抽取出來的話,就沒有理由把種族歧視與美聯航聯繫在一起,起碼在美聯航選擇下機乘客的方案被確定之前我們沒有理由建立這樣的聯繫。而且如果隨機抽取乘客下機是正規手段的話,說自己是醫生並且趕著回去給病人看病就不是拒絕下機的理由了,否則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由,且不說理由難以查明是否屬實,根據乘客的理由來判斷誰該下機本來就不可能讓人信服。還有一種說法是警衛之所以使用暴力是因為那名乘客是華裔,也是很明顯是在隨機事件中找聯繫。該事件是否屬於種族歧視需要進一步調查才好確定。

4.錯誤歸因,低估情境因素作用的傾向。

當我們解釋他人的行為時,我們會低估環境的造成的影響,而高估個人的特質和態度所造成的影響。例如視頻中警衛拖走華裔乘客的一幕,我們很容易覺得乘客很可憐、值得同情,而警衛很粗暴無禮。此時我們就是把行為的原因歸結到了個人特質上,而忽略了情景。考慮到情景的話,我們可以知道,按照規定乘客是必須要下機的,他不下機的行為其實是違反了規定;警衛是按照規定要求將無法配合的乘客帶下機,這是合理的,但是處理過程中過於暴力把乘客弄傷了,這是錯誤的。

對這個新聞總結一下:從目前的報道和視頻來看(假設新聞報道的內容是真實情況),美聯航處理過程是按規矩來(超額售票後的這種處理方法很多航空公司都在用,乘客購票時應知道有這項規定),但是美聯航還可以選擇提高下機乘客的賠償等友善的方法來來騰出位置,但是他們並沒有這樣做,而是直接讓機場警衛來處理,合理但不合情。警衛暴力行為該受譴責,判斷不了是否屬於種族歧視。

我的分析可能有不足之處,但是上述影響我們作判斷的因素確實存在。


哎呦喂,我還寫過一篇論文的(直覺告訴我,題主也是需要寫論文了,機智如我)

特殊性或區分性(英文:distinctiveness):被觀察者是否對同類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應?即行動者是否對同類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應,他是在眾多場合下都表現出這種行為還是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現這一行為。例如,教師甲在一個特定的情境下只批評了A,而沒有批評其他學生,那麼,這個行為就是區別性高的。一貫性(英文:consistency):在不同時間點、不同情境中,同一行為人面對同一刺激的反應是否相同? 即指行動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時候對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應,即行動者的行為是否穩定持久。例如,如果在其他的時間和情境下也有同樣的行為,那麼一貫性高,否則一貫性低。例如,教師甲總是批評學生A,還是只有今天批評A了。一致性(英文:consensus):不同人在面對相同刺激時,行為反應是否與被觀察的人行為一樣?即其他人對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與行為者相同的方式反應。如果每個人面對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應,我們說該行為表現出一致性。例如,所有的教師都批評學生A,教師甲也批評了學生A。那麼著一行為就是一致性高的。

根據上述三方面的信息與協變,可以將人的行為歸因於行動者、客觀刺激物或情境

舉個例子:括弧內的文字代表不同的情況,你可以自己感受到,在不同的條件下,自己對事件的態度是如何轉變的。安妮是她大學的二年級學生,她真的很努力地為班上寫論文。她去了學生資源中心,並申請每周輔導課程,以提高她的寫作技巧。約翰以優異的成績畢業,高級工程英語,作為她的導師。上學期他開始輔導學生資源中心,因為他需要一些額外的錢,並且為他所做的工作付出了相當的代價。約有一半的學期里,一直在輔導安妮,每周一次。幾乎在每一次會議上都會讚美她的美麗, 安妮(A總是回答說我真的需要集中精力,如果我將得到好的成績)/(B安妮總是接受讚美)(特殊性)。他不是唯一一個對安妮的外貌評論的人,許多人都告訴安妮他們認為她很美麗。(A她總是接受讚美)/(B她總是改變話題,讓他們回到本來應該討論的話題)(一貫性)。約翰已經輔導學生資源中心在過去的一年裡,他已經指導了許多女性在這段時間。他經常對她們在輔導課上評論說,她們是有吸引力的女性。(A所有這些女人都問了學生資源中心,換另一位導師)/(B沒有任何一個女人曾經抱怨過,所有的人都把他推薦給別人)(一致性)。安妮後來向學生資源中心反應,說約翰對自己有超越師生關係的感情,需要更換導師。整個故事看下來,你認為安妮、約翰各自需要為這種情況負多少責任呢?

括弧里的選項可以排列組合成多種形式,就不一個個舉例子了,就舉兩個有代表性的:ABA:安妮應該是對約翰的勾搭完全不敢興趣,約翰的言行同樣使其他人討厭,他的舉動讓安妮厭惡(教師性騷擾)。BBB:安妮喜歡約翰,約翰的言行是可以被其他人接受的,但出於道德或規範,她不能接受這種感情(師生戀)。

其實事件的開頭和結局都是相同的,但改變的特殊性、一貫性、一致性這幾個屬性後,人們對事件的看法就會大大改變,像這種信息處理方式也是受害者污名化的原因之一。


這麼長,你們也不會看啦~

這麼長還看?

你一定沒有性生活吧,微笑


新聞的描述 和 自身的經歷 對判斷的影響都挺大的。

國足屢戰屢敗 和國足屢敗屢戰 前一個廢柴 後一個悲壯

經常抽煙的 對別人公共場合抽煙的行為也更寬容


偏見


一個人死了,是一個人死了,一萬個人死了,那只是一個數據而已。


第一個是信息來源。對於不同的信息來源,對於大眾心理的影響是不一樣的。打個比方,比如學校廣播和同學說一個問題不同的兩個態度,同學B的相信度是不一樣的。
第二個是信息的相關性。相關性是指信息內容和聽眾生活的相關程度大不大,例如這個雄安新區。靠近那邊或者是有想法的人就會密切關注。而遠在西藏的人則會一視而過。
第三個是個人愛好喜好。這個簡單喜歡的當然就關心。
第四個是出現頻率次數。次數越多越容易潛意識留下影響。
第五個是嚴肅性和獵奇性,也可以叫做事件的大小。獵奇心理人人都會有,看見新奇的東西都想去了解了解,看看。而事情的大小也是一樣的道理。

以上就是我的新聞關注度的一個簡要看法。有什麼錯的地方,請各位多多指正。


1.他人的言論(家人,朋友)
2.社會的輿論(媒體和新聞)
3.自我本身對信息認知的程度(一手資源,二手資源,有沒有誤報的存在)
4.人的一貫性(stereotypes)
5.人的惰性(輕易的下結論並不給予精力研究或者找尋真相


看新聞遇到自己的認知與媒介評論有差距時會產生衝撞,不過話說回來不管是怎麼看待問題都算得上是一種洗腦啊,看新聞還是帶著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感覺會更客觀更合理一些,至少不容易被洗腦、被鼓動、形成偏激的觀點。


內心的執著和慾望


個人的三觀左右對於事情的判斷。
舉個例子,好比女人著裝裸露被性騷擾,我們總會聽到很多種聲音,其中不乏聖母婊,道德綁架者。人隨著年齡也好,經歷也好,不斷地積累跟充實,不能說一定會進步到什麼樣,在有一自我思考能力的情況下,對於事情的理解和看待問題的角度,可能人人不盡一致,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狀態各異的生活和社會角色,以及接受的教育和所在地區的風土人情。
總的來說是很多方面所致


主要還是自己的三觀啊。有的人本來就是沒有一個對待一件事正確的看法,比如有的人覺得明星做的啥都是對的,有的人認為明星一點不對的地方就能夠無限放大。再加上一些媒體為了博眼球會弄標題黨 無解


人的認知及判斷力往往會受身邊人日常的灌輸而改變。所以大眾在看待社會新聞時候,總會以假設發生在自己身上去看待問題。


大眾評論,主觀想法,所處社會的文化底蘊


網路評論和自身的三觀


自身認知,經歷,心情也會佔據判斷的一方面


自身經歷吧。

就像,白百何出軌新聞。

馬蓉看到之後,想必會有更多的理解和同情。

當然,還跟新聞陳述的視角、民族主流價值觀、個人社會扮演的角色等息息相關。


推薦閱讀: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為什麼大家會這麼喜歡傅園慧?
怎樣才能對自己有個清晰的,不偏不倚的認知?
被嚴重的邊緣性人格障礙前女友傷的太深,三觀被顛覆?
男朋友太強勢怎麼辦?
為什麼心理學家們對「愛情」的研究會喚起公眾的負性情緒?

TAG:心理學 | 日常心理分析 | 社會新聞 | 社會心理學 | 心理學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