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經歷對於一個人究竟有多重要?


謝謝邀請。
很重要,以親身經歷得出結論:非常重要!以下將是一部充滿辛酸的血淚史,多圖預警。
我小時候生活在一個衣食無憂的環境中,爸爸媽媽要把我寵到天上了,那時候我最愛吃的零食是威化餅,我記得爸爸一次會給我買很多,擺滿一柜子,吃完了還有,那個柜子永遠不會空。我還愛吃旺旺雪米餅,對,下圖這種

但是我任性啊,我只吃上面一層糖,啃掉糖以後把餅給小夥伴吃。因為愛吃糖,家裡也從沒斷過糖果,都是金絲猴、喔喔這種品牌的,要知道在九幾年的鄉鎮,能這麼任性的真心不多。 那時候父母都在非常吃香的崗位上,除了工作以外還開了一家童裝店,所以我穿的衣服在班級里、小夥伴里絕對是時尚時尚最時尚!我覺得自己就是個公主!當然,我也有著驕傲、蠻橫、任性這些公主病,可是沒有小夥伴討厭我,因為我高興了會把零食分給他們,討厭我的人可是分不到的呦~

幸福總是太短暫。為了讓我進入一個好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爸爸媽媽把我送到了城裡的姑姑家,從此噩夢開始了。 在我住進姑姑家的第二天,這一家人就完全收起了前一天對我所有的客氣與歡迎,姑姑是個典型的家庭婦女,有著極端的小氣,平時不太和人走動,一切圍繞著自己小家庭的利益,有便宜絕對占,虧卻堅決不吃。姑父在家裡沒什麼地位,可以忽略不提。表姐是另一個版本的姑姑,各方面都有過之而無不及。表妹對我時好時壞,完全看她心情。

那時我9歲,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我成功從一個bling bling的公主轉型為一個永遠也翻不了身的灰姑娘。這種轉變不僅在外表上(剛來姑姑家時我穿著T恤、馬甲、淡藍色短裙套裝,乖巧的妹妹頭戴著紅色蝴蝶結髮卡,離開姑姑家時我是穿啥都行的土老冒),而且深深烙印在心底,那些「公主」與生俱來的高傲和自我,在嬌生慣養中無形累積起的淘氣與任性,都在無數次的屈辱淚水中被擊潰,在冷嘲熱諷中、鄙夷嫌棄中被一一摧毀。這些摧毀不是突然的,而是一點一點的蠶食。在一個作為父母掌上明珠的9歲孩子的世界觀中,一切都是純凈美好的,是喝著旺仔牛奶看動畫片,是風吹麥浪中與夥伴們嬉逐打鬧,是爸爸將我舉得老高然後用鬍渣輕輕扎著我的臉,是媽媽用彩色的皮筋為我梳頭扎小辮兒。然而在姑姑家,第一次笨拙地給表姐疊被子,第一次撿起掉在地上的菜然後吃下去,第一次在深夜裡痛哭流涕,第一次受到來自父母以外的責怪與呵斥... ...所有這些都在衝擊著我的心理防線,都是對我原本那個美好世界的鞭打。

寄宿的那一年多,其實爸媽也時常接我回去過周末,平時也會給我買一些水果和餅乾,但我從沒吃到嘴裡過,因為姑姑都把它們放在很高的柜子上,我從不敢要求吃一根香蕉或者一片餅乾,姑姑是不會同意的,表姐更是不會同意的,她們總會說:「吃什麼啊,馬上吃飯了,你吃飽了還吃不吃飯!」什麼?你說吃完飯再吃?她們又說:「剛吃完飯就吃零食,你是不是故意不吃飽想吃餅乾的!」總之我從不敢要求,而姑姑也萬萬不會主動拿給我,至於那些水果和餅乾去了哪裡,都被表姐表妹在我不知道的情況下吃光了。我怎麼知道的?表妹親口告訴我的。有次她看我可憐就告訴我其實餅乾早就被她倆吃光了,但是渣子還是有一點,她可以偷偷拿來讓我嘗嘗。聽完這些話,我高興極了!整整一天都有一種春天要來臨的幸福感!那天晚上,表妹按計劃把一個袋子放在我的枕頭下,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確定表姐已經睡著了,於是懷著激動的心情從枕頭下摸出這個「沉甸甸」的袋子,一層一層地打開,月光下這些餅乾渣子似乎分外可愛,我用手拿起一小塊填進嘴裡,雖然已經不再酥脆,但毫不影響它的香甜!這真是世上最好吃的東西!僅有的幾塊還能用「塊」來形容的餅乾被我吃完了,剩下真的只是「渣子」,我小心翼翼捧著袋子把它們舔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一粒不剩。不敢奢求更多,僅此已經心滿意足。

餅乾就是這種,往後我再也不吃這種餅乾了。類似經歷還有糖果,很多年不吃糖了。

說起吃這一方面,我有話要說,在姑姑家,我基本已經告別了零食,能吃到零食的時候大多是上面那種屈辱的時刻,所以往後很多年我都不愛吃零食,現在家裡買了零食基本都是媽媽在吃...除了零食,還有就是飯菜了,在姑姑家肉是很難吃到的,唯一出現頻率高一點的「葷菜」就是雞蛋,但是表姐只允許我吃最小塊的雞蛋,約指甲那麼大,如果我夾起一塊大的,立刻會被表姐一筷子打掉:「你不要吃大塊的!這是給我媽吃到!自私!」然而最後都是被她和表妹吃掉。非但如此,就連饅頭我也不被允許吃一整個,只能吃一半,還想吃的話會被一句:「喝完這碗湯再說。」而打發。這種生活帶給我的影響是後來回到父母身邊,總像餓死鬼投胎的一樣,每一頓飯都要吃到再也吃不下一口,否則絕不放下筷子。爸爸媽媽自然很高興,要知道以前為了讓我多吃一點,他們可是用盡了渾身解數「乖,喝了這半碗,我給你買新書包」,「把這個雞蛋吃了,零花錢翻倍」,「再吃兩塊肉,讓王偉哥哥帶你去玩」,而現在我根本就是停不下來,其實吃多了很難受,不消化還胃脹,可是我沒辦法,我必須吃,能吃到撐我覺得是一種幸福,我很幸福。所有的飯菜里最愛的仍是雞蛋,12歲的時候我的人生理想是長大後賺很多的錢,買很多的雞蛋,每天都要炒一大鍋雞蛋,只放蔥花和雞蛋。所以後來上大學放假時,無論我回到家多晚,爸爸總會下廚為我炒上一盤雞蛋,他知道那是我最愛吃的菜。所幸我有一個吃不胖的體質,而且最近幾年經過不斷的自我調整,在吃飯這方面我沒那麼拚命了,能夠在8分飽的時候放下筷子了,雞蛋也敢心安理得的夾起一塊大的了。

我容易嗎?我只要一盤炒雞蛋而已!

關於吃不上好東西,只要忍著點吃欲就行,但是關於委屈,就只能眼淚來發泄了。我記得有段時候表妹放學路上總拿出一瓶飲料來喝,她告訴我是同學送給她的。但是沒過幾天姑姑發現柜子里那箱沒拆封的飲料不僅被拆了,還少了好幾瓶,於是有天中午我放學剛回來,就被叫到房間,他們全家人都嚴肅地看著我,由姑姑先發話,說家裡的飲料少了,問是不是我拿的,我說不是,她又問沒拿怎麼會少,我說我不知道。此時我所有的反駁都是蒼白的,他們一個勁對我說「想喝你就說出來,能不給你喝嗎!」,「平白無故怎麼會少?」,「偷東西反正遲早會被發現」...委屈的淚水流下來,而哭更加重了偷飲料的可疑,此刻我好想念我的爸爸媽媽,好想回到自己的家,想想當初家裡堆滿了高樂高、黑芝麻糊、健力寶(都是那個年代的暢銷品)任我挑,現在卻為了幾瓶破飲料被當作小偷來審問。不過幸好最後查出是表妹偷的,矛頭也從我這裡轉移了,有沒有人給我道歉?沒挨打就不錯了!

一般這種寄人籬下的悲慘生活都少不了挨打的情節,我也一樣,打我的人通常是表姐,打我的原因通常是「莫須有」,看她心情,打我的工具通常是一把40cm長的鋼尺(圖為30cm,請自行腦補40cm長度)。

我記不清自己到底犯過什麼錯,也許根本沒犯錯,因為在她家我連一個普通9歲孩子的任性都不敢有,一直唯唯諾諾夾著尾巴做人,我怎麼可能敢犯錯。我能記住的一次原因是在一個夏天的中午,表姐讓我午睡,可我真的不困,她卻逼我非讓我睡,我也不敢違抗命令就在角落裡閉上眼睛裝睡,然而在我毫無防備之時,「啪」!40cm的鋼尺落在我身上,真是響亮!我「啊」一聲喊了出來,然後像一隻受驚的小貓一樣縮在角落,而表姐揮舞著她的鋼尺沖我大叫:「我看見你眨眼了!」我倉惶而逃,她舞著鋼尺追我,看到我驚慌失措的逃竄樣子,她一定從中得到不少快感,因為她打得更用力了,不是「啪」,而是「啪+」!知道40cm的鋼尺打在身上什麼滋味嗎?生疼!火辣辣的疼!真的火辣辣!這酸爽!我他媽不想寫了!

=====================這是一條分割線======================

情緒太激動,哭了一陣子,現在繼續寫。在姑姑家住了一年多,我家也搬來了,終於重回父母身邊,可我已經不是原來那個活潑可愛的我了,我好像變得陰暗了。最明顯的就是我學會了偷東西,而且只偷姑姑家的,每次再去姑姑家,我都不得不偷點東西回來,沒偷過什麼值錢的,通常是一個小擺件、一本書之類的,其實我什麼都不缺,我家的經濟條件比姑姑家好多了,可是我忍不住不偷,好像是一種報復心理。我很想把最痛恨的表姐打個鼻青臉腫,可她人高馬大(小學身高就突破160cm),我嬌小柔弱(身高可能在120cm到130cm之間),何況在表面上我們仍是和和氣氣的親戚、家人。所以我只得尋找一些見不得人的、陰暗的方法來平衡自己,但從小媽媽就教育我不能偷東西,這種觀念深入心底,我痛苦極了,明明我是個好孩子,卻為什麼違背自己善良的本性去偷東西,並且我沒有得到絲毫的樂趣,反而使自己內心受到譴責,為什麼我受了那麼多委屈卻回過頭用一種看似是報復他人的方法來懲罰自己,後來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調整,我終於在心裡邁出這個坎,改掉了這個惡習。三言兩語帶過,其實是一個不斷否認自己、相當煎熬的過程。那時我不過十二三歲,假如我在姑姑家住了三年,甚至五年,而後沒有自制力,放縱自己的報復心理,最終成為一個盜竊犯誰又說的准呢?

說到這裡突然很想爆照,先放一張小時候的

嗯,是有點黑,不過還算可愛

純真的笑容有木有?小孩子的天真爛漫有木有?

然後!在姑姑家住以後!

小心!前方高能!

什麼鬼?!鄉個裡拉代言人?!這富麗堂皇的紅褂子是怎麼回事?!這個痴傻的表情讓我相信這是曾經的公主?!沒錯,這就是寶寶,答應我,繼續愛我好嗎?
好了,讓我們忘記剛剛那張照片吧。

由於長期受到欺凌,我的內心變得非常敏感脆弱,驕傲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自卑,除此之外,學會了察言觀色不敢亂說話,我記得有次姑姑問我吃不吃獼猴桃,以前我沒吃過,當時俏皮地問了一句:「獼猴桃是不是長得像獼猴的桃子呀?」我又不是傻逼,又不是真的在問,這句話其實是想逗姑姑笑的,沒想到姑姑不耐煩的說:「你吃還是不吃?」從此再也不敢隨便說自以為好笑的話。在生活習慣上,我也有了質的變化。我說過姑姑是個很小氣的人,非常會過日子,她家的水管從來沒有擰緊過,總是滴滴拉拉流著水,下面用一個小盆接著,開始我以為是水管壞了,後來才知道這是在省錢,一個下午就可以把小盆接滿水,而水表卻紋絲不動!還有姑姑打雞蛋的時候總把蛋殼甩了又甩,為了不浪費一點點的蛋清,她再用手把蛋殼內壁刮一遍!「言傳身教」,我把這些「本領」都一一學到了,回到父母身邊,有次我打雞蛋,剛好被媽媽看到我用手在刮蛋殼內側,媽媽當時就被我驚呆了,她不明白我為什麼會有這種行為,然後她重新教了我一遍打雞蛋,那一天我才知道!原來蛋殼在打碎之後甩一下就可以,根本是不用拿手去刮內壁的!

另外可能是因為太渴望關愛,所以之後的我對於來自他人的關愛有著近乎瘋狂的渴求,這種心態在戀愛的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一般是最開始時不敢接受對方的愛,因為怕受到傷害,是非常怕那種,整個人都是防禦狀態,而一旦接受了這份愛,就死命的對他好,掏心掏肺對他好,此時他的愛是我的救命稻草,他所有的關心都是毒藥讓我無法自拔,我怕失去他只能對他更好,用一句「只要你要,只要我有」來形容最貼切不過,當然我也要求他對我不能次於我對他,他稍有懈怠我就覺得他不愛我了,這讓我變得很作,也讓對方壓力很大。這讓我很揪心,我只是想要一份愛,一份安全感,可是好難。後來因為察覺到自己病態的戀愛觀,不斷的修正、改正,現在還算是個正常人,起碼一點也不作了。

說實話這篇回答我寫了好幾天了,總是斷斷續續,期間數次淚奔,情緒失控,我很想努力寫好這篇回答,也算給自己一個交代,但好幾次都不得不停下來去做點其他事轉移注意力。其實到現在爸爸媽媽還不知道到底發生過什麼,每次我想告訴他們的時候就會哭到喘不過氣,根本說不成話,所以他們只知道我很委屈。這些年我也很少會提到那些事了,除非是和很親密的人,上次說起大概是和前男友提到了,當時也是哭到不行。回想起往事仍然剋制不住心中的憤怒和悲傷,文中類似的事情當年每天都在發生著,我一度很恨她們一家人,但是心中充滿著恨讓我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曾勸慰自己寬容一些吧,但又做不到聖人那樣,我只能告訴自己,不要急,慢慢來。雖然我做不到完全原諒,但如果有人問起,至少我也能努力說一句:「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現在無論在心態上還是行為上,我都盡量調整自己往好的方向發展,也許看過自己骯髒齷齪的樣子才能更加堅持現在的善良,歷經過世態的炎涼才更珍惜現在的平淡。截止到今天,唯一改不了的大概就是對於那盤炒雞蛋的熱愛。


雖然沒有邀請我,但是我說兩句,因為我見過太多因為童年經歷而形成的漸進型犯罪者,這類人童年不幸,青年首次接觸犯罪,犯罪行為完成後犯罪心理得到強化,進一步固化,中年之前犯罪心理結構完全,形成個性化的犯罪心理結構,穩定,計劃性強,同時具有反偵察能力,矯正改變很困難。

從內化來說,造成這個情況的,就是人類眾多機制裡面的模仿機制。
從外化來說,小社會環境,也就是家庭,工作,朋友圈,社區這些是成長過程中對人心理造成直接影響的主要因素。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自主的模仿目標的行為,並加以學習和整合。而環境對人的影響是眾所周知的。

美國重暴力犯罪者里超過70%有童年的不同程度不愉快經歷和陰影,其中父母離異,長期爭吵,父母從事犯罪,家庭暴力等佔據主要方面。

足以說明童年經歷的重要性。


謝邀。
我們的一生都可以從童年找到答案。
現在雖說大多是獨生子女,但很多父母外出創業,離開孩子,會讓其得不到足夠的愛;而且大多數父母並不了解孩子的大腦結構、思維方式與成人有很大的差別,總按自己的思維方式去對待孩子,這種「錯愛」,也會讓孩子備受其害。
人的社會化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著在心理成長上的。而且,由於人的心理發展具有邏輯的進程,所以,人在成年時出現的許多心理問題,往往源於未成年。兒童在六歲前有四個關鍵階段,其中,1-6歲「愛的缺不缺失」,最為關鍵。這其中:
0-9個月:若沒有得到很好的呵護,容易患神經症、分裂症。
孩子剛出生時,眼睛發育並不完全,視力只有成人的1/30,但觸覺、聽覺很敏感,這時若沒有養護人的親密擁抱(觸摸)和親切愛語,柔弱的生命會極為缺乏安全感。特別是,若沒有一個很好的養護人、監護人,容易產生分離恐慌,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
中國人傳統上的「過百日」,特別符合嬰兒的心理需要。在百日之時,親朋聚會,不同人的祝福聲音,不同人的親切撫摸,這些都是愛的良性刺激,極有利嬰兒大腦中「安全感系統」的建立。
9月-2歲:若沒有得到很好的呵護,容易產生人格障礙。
訓練自律行為,但不能操之過急,如,過早地要求他自己大小便,他的能力達不到,會挫傷他的自信心。
2-3歲:這一關沒過好,容易發生憂鬱、焦慮、恐懼等神經症。
孩子2歲以後,會走路了,會講話了,自主意識強了,喜歡說「不」、「我就要」等,這表明,寶寶已經開始進入了人生的第一個心理反抗期。
這時孩子走路,會走得更遠些,其實這是一種探索的過程,如果媽媽沒有及時認識到這種心理特點,一味訓斥、阻止或懲罰孩子,就會導致孩子的「發展危機」,獨立性和自主性受到壓抑,如,做事畏首畏尾,凡事看大人眼色,甚至執拗性強,逆向而行等。
他想走遠,但若沒有大人愛的注視,沒有安全感,他也不會大膽走得很遠。
如果他夠東西夠不到,媽媽包辦代替,就剝奪了他探索的機會,長大後,沒有自我意識。有的人長大沒理想,沒有生活目標,不知道自己幹什麼,好像是為別人在活,箇中原因,很大程度上與這一階段的心理沒有發育好有關。
這時候孩子自我意識雖已逐步形成,但認知能力卻沒有形成。如果父母吵架,他潛意識中會去主動承擔責任,認為是自己造成的;如果父母工作忙,沒有更多地照顧他,或過多地批評他,他會認為是不愛自己,並且認為責任在自己,而產生被拋棄的恐懼感,內心產生不安全感。
3-6歲:多數孩子這時會出現戀父(女孩)戀母(男孩)情結。約5歲時,這種情結達到高峰,如果父母關係平衡和諧,而且孩子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建立得很好,這種「異性親近欲」會逐漸降低。
這時,還要引導男孩子格外地親近具有男性心理特徵的父親,把父親當作男性的典型代表,從他那裡學習男性特有的性格氣質和舉止神態,將來才能成為一個被社會所承認的男人;同樣,女孩也需要親近女性化的母親,以便學會如何做女人。
因此,我們要了解孩子成長的科學規律,讓孩子在愛的撫慰下,按精神胚胎的內在規律自然發展,使孩子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想想江小魚跟花無缺。


童年經歷對人一生的影響是要到成年以後甚至中年才能看到和總結的,是會隨著個性和成長變化的--或淡化或加強。
作為家長我覺得應該在婚前教育或者社區輔導站普及家長心理輔導,原因是現在我看到周圍有的家長不懂得自己的言行對孩子會有負面影響。比如,母親為了掩飾對自己當年的後悔、對孩子說謊,讓孩子以為自己的父親不好、媽媽為了孩子忍辱負重苟且偷生,使孩子憎恨父親對母親言聽計從。實際上,母親嫌貧愛富甚至慫恿女兒去主動追求,依然是自己當年行為的重複;再比如,脾氣不好的女人,更年期更加容易歇斯底里,對著家裡的三、四歲小孫子也歇斯底里的吼叫,讓一個本來想撒嬌耍賴幼兒的偶爾哭鬧變成日常多次委屈的掙扎哭叫。
我們的物業是不接受這種投訴的,社區也沒有這樣的心理輔導。


人這一生都在尋找童年所缺失的東西。


童年經歷對一個人的影響大到這裡的所有答案都幾乎一致、沒有多少異議的程度。

真的非常重要,它相比其它的人生階段不同之處在於,其它的人生階段可以是一種階段,但是童年不單是一種階段,它還是一個人生命的地基。人很多的個性,無意識心理都是在童年之中下意識地養成的。就像電腦里的被編寫好的程序一樣,童年經歷里,很多這樣的程序就在悄然之間已經被編寫好了,不管你是意識到或者沒有意識到。

很多時候看似有意識有選擇的人生,很多時候也是那些底處的無意識所影響的。心理學上逐漸承認,人的絕大多數,的心理、精神性的疾病或者問題,都可以追溯到童年之中的一些根源。

唉這樣描述起來太泛了,但是它確實是毋庸置疑地重要,重要到很多時候人們心裡都知道,但是卻又迴避著不太敢提的程度,因為很多東西說起來太過沉重。


比自卑更可怕的是自憐

我不知道用了多少年才想明白這個道理

好在 還不算晚


很想好好回答這個問題,很想很想要每一個父母知道,你的一舉一動都會給你的孩子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從自己的事開始吧。
小時候的家境算是很一般的。父親是中學老師,母親是房屋中介(工資並不穩定,約等於沒有工作。)但我出生前,父母貸款在x城買了房子,每月扣除房貸和生活費,所剩無幾。但對於還在老家的親戚們來說,我們也算是「城裡人」了。
母親是一個偏執性人格。我真的是,深受其害。以下只說幾點。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有一種東西叫做「愛心家長」,班級里玩的比較好的家長們一起,給孩子們準備活動,互相一起討論心得的組織。母親不知是真正看透了家長們之間的爾虞我詐還是希望三年級的我快些成長,家長們之間的,暗地裡的八卦鬥爭對比,媽媽總是一字不落的告訴我。「今天你跟A的媽媽打招呼的時候。她馬上就跟別人說你像個「小大人」。」(一臉鄙夷),「你們運動會表演的時候,B的媽媽幫你梳頭髮的時候,看你有很多頭皮屑,又跟C的媽媽說你多邋遢,要不是C的媽媽告訴我,我還被蒙在鼓裡,虧我還把她當作朋友。」
於是,在一個九歲小朋友的眼裡,那些阿姨叔叔們的笑,都變的別有用心,每一個誇我漂亮,聰明,像小大人的大人們,都好像笑裡藏刀的怪獸。我不敢接觸他們,漸漸的更不敢接觸他們的孩子。母親的目的似乎達到了,我真的成長起來了。五年級以前,我幾乎沒有什麼朋友,按照曾經同學的說法,她們覺得那時的我很高冷。。

小時候很少很少有機會去買衣服,記得那時最期待的,就是媽媽的一個朋友,叫我們去她家玩。因為這樣就有她送我的新衣服了。以至於我的衣服,都是那種「小大人式」的,母親也總用她的審美來限定我穿衣服的自由。

印象很深刻,有一次媽媽終於說要帶我去買衣服,到了商場(都是買大人的衣服的)之後,左挑右挑,母親都非常不滿意。好不容易,媽媽看上一條裙子,讓我試試,又正好很不容易的,我很喜歡,也正好很不容易的,連衣裙價格85¥,在一百以內。(這時是2008年)但是,到了最後,媽媽不斷的在還價,糾結在5¥零頭上,店員也堅決不讓步。
那個下午,我們逛了三個小時,不斷的試衣服-不好-走,身心俱疲的我穿著那件裙子,認定了這件衣服是我的了,恍惚的看著母親,唾沫橫飛的樣子,漸漸走過來,說,「去把衣服換回來,我剛剛看到一件比這個還好的,等下我們倒回去再試。」
不知道你們能不能理解那種心情,我那一個瞬間非常想哭,很想很想,像是在沙漠里走了三天三夜的人,望見一大桶水,走近一看,那是一幅畫。

後來我再也不願意跟媽媽出去買衣服。
後來每一次在淘寶上(初三以前吧),我搜價格都是100¥以內的,我一直覺得,一件衣服的價格不應該超過這個,不然我們家是付不起的。
再後來,六年級,我終於交到了比較好的朋友了(算是吧),開家長會的時候,我第一次穿著自己衣服去學校,一件棕色的,連衣裙。被我的一個朋友L取笑說像抹布。
這個L,是我噩夢的開始。我們初中還是在一個班上,以後的不管哪一次一起出去玩,我不管穿什麼,她都說,像抹布。我的一言一行,在她眼裡都是傻的,儘管是開玩笑,也足夠傷人。這個L也會拿其他的比較好的朋友開玩笑。大家背地裡會說,也有人跟她說過(我不敢),她的說話方式讓人覺得很難受,取笑別人也應該有個度。高中之後,一次談起,她依然覺得說這話的人不可理喻。
但這裡不是為了控訴她的行為,這反而是另一個例子,她的行為,也同樣有童年的原因。L的媽媽似乎也是一個很愛開玩笑的人,曾經叫自己的朋友給女兒打電話(打類似電話詐騙的那種),然後L嚇得不行,給是警察的父親打了電話。很不巧的,L的爸爸認出來,這個電話是自己老婆的朋友的。L媽媽知道了自己女兒的反應之後,笑破了肚皮。這大概只是冰山一角吧,或許還有更多的玩笑,讓L覺得,開玩笑就是表達友好的方式。

作為一個未成年,我沒有認真幻想過今後為來的另一半是什麼樣的,但我真真確確的想過,以後要做一個怎麼樣的父母。
或許只有自己經歷過,才更有同感心吧。

所以在這裡,我真的,很想很想要告訴大家,不論你是否已經為人父母,或者將會為人父母,你的一言一行,無意中的一句話,都很有可能給孩子造成很大影響。所以,用自己的行為去愛孩子吧。


(不好意思,通篇都有些語無倫次,以後有空會修改。)


小時候在部隊大院兒一起打槍戰的哥哥弟弟們,最快的都已經少校了啊。


那時候我還很小,大約三四歲,住在那個小學的一隅,我的世界就從這裡開始。小時候拉屎就是在灶火(即廚房)的門前的一個坑裡。坑兩邊兩塊墊腳磚,大人會把我拉的屎鏟走。雖然隔壁就是學校的大廁所,但對幼小的我來說那裡太遙遠、太危險,我尚且不能穩妥地跨過裡面的溝渠。更重要的原因是,再小一些的時候我還沒有給自己擦屁股的能力。對於眼睛看不見的人體部位,一個小孩子是無法掌控的。

每次我拉完屎,就大喊「擦包」,爸媽就會帶著草紙過來,讓我高高地撅起屁股,給我擦乾淨。後來我學會自己擦屁股,他們也會給我送來草紙,因為小孩兒的屎來得都很急迫,來不及準備。

所謂的草紙就是小學生上交的一張一張的作業紙,上面有各種單位的名稱,某煙廠、某酒公司、某化肥廠、某機關單位等等。家長們都把工作用的稿紙帶回家給孩子們寫作業用了,然後在我出恭時發揮了最後的作用。我上學之後會邊拉屎邊看上面的題目會不會做,充分利用時間學習。並且每次都要用掉五張,也就是擦二十次會比較乾淨。家裡從來沒有買過廁紙,一直到我長大成人。

話說這天早上我出恭結束,爸爸給我送來一沓草紙。我接過來一看,每張紙都從中間對摺起來,摺痕清晰又筆直,而且對摺之後的兩半兒完美重合。

爸爸曾經說過,對摺有兩個作用,一是增加紙的厚度防止戳破,二是把上面寫的鉛筆字折在裡面,因為鉛對人有害。當然後來上了初中就知道鉛筆芯是石墨不含鉛,這可能也是第一次發現父親講錯了的知識點。第二個例子是現在的鏡子背面已經不是有毒的水銀,而是純銀。當然,這並不影響先摺紙再擦屁股的必要性。

我摩挲著草紙,看著中間那細密的摺痕,與平日我自己對摺的草紙相比,這顯然是一種美,我有一種憐香惜玉的感覺。等爸爸走開後,我把這些完美的草紙塞進灶火的門縫,這裡一般沒有人翻動。像貓蓋屎一樣,我覺得這樣可以保護這些草紙。年齡雖小,但天性讓我覺得實在不能用糞便去玷污美好的事物。

那些草紙藏在門後,摺痕的美藏在我心裡。我不曾向人講過這樣不登大雅之堂的瑣事,也沒有問過爸爸為什麼要折得這麼整齊。這也許是我記憶中被美所震撼的最早的一次。美的體驗,一定可以激發人性中的善良,因為這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文明就是對美的保護,而不是破壞。

多年以後,面對從門後拔出的那些受潮發霉的草稿紙,有誰會知道那個手捧草紙、心生波瀾的孩子的早晨?時至今日,又有誰會知道,我每次擦屁股時心中美好的故事?馬桶邊上潔白柔軟的手紙里沒有美,也沒有故事。

2016年5月14日


埋藏許久的記憶。


我在江淮的一個縣城裡長大。

我的父親,九歲就失去了他的父親。

家裡面是他的四個姐姐,一個妹妹,一個弟弟。

作為長子,父親被送到奶奶的一位親戚家成長。

童年缺失了父親的角色,還在別人家生活了那麼久,這樣的生活,無形中影響了我父親的性格。

他愛面子,愛吹牛,愛誇自己的厲害,可我知道,那是因為缺少父愛的他,需要一把保護傘,那把保護傘,就是對自己的偽裝與樂觀。


我受不了的,是他的酗酒。

精神暴力。

一次次在深夜熟睡的時候,迎來酗酒的父親。
從被窩中把我和我媽拉出來。

一次次,我的父親告訴我,我就是個垃圾,用最惡俗的言語,針對他的妻子和兒子。

將他在工作中的不如意,一次次的轉換成對我的精神打壓,我所做的一切事,在他看來,都是垃圾,我的一丁點不順從,都會被他視作眼中釘,然後用最惡毒的語言去針對我,和我媽。

可以說,我和我媽,是在我爸的精神暴力中度過這二十四年的。


吃飯,這個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時刻

在我的記憶里多是令人恐懼的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我會害怕飯桌。

吃飯的時候,我不知道為什麼經常會惹惱我爸,經常性的我都是哭著把飯吃完的。

我媽會和我爸質問,為什麼每次好好的吃飯,他都要把我弄哭。

有次吃飯的時候,我吃的太急,蘑菇和青菜一起卡在喉嚨。

我倒在地上,父母還在吃飯,似乎看都沒看一眼。也許他們也楞了,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

我在就快要咽下最後一口氣之前,用手摳到一根蘑菇的根,就這樣連根帶著血,將那團堵塞物從自己口中拔出。

我記得我爸的表情不是擔心

反正是嚴厲的表情。

可能看都沒看我一眼。

於是,擦擦血,帶著內心的驚懼,感受著帶血的喉嚨的不舒適,繼續吃飯。

有次吃飯的時候,我不知道為什麼惹惱了我爸,我知道大事不好想跑,他一個拖鞋飛過來,正中我腰。
我媽很心疼,眼淚都快流下來,大聲的呵斥著我爸。

可這有什麼用呢。她又不能選擇離婚。


夏天,海綿的拖鞋裡吸滿了水。
十米開外,力量巨大。

我的髮型,我的一丁點動作,他都要規範,都要束縛。都要用他那可怕的呵斥,來把我打造成他以為的,滿意的樣子。

以上是整個的童年生活。

青春期,我開始反抗,但那點荒唐的反抗,根本無濟於事,並且在那個年代,家長都會為了應試教育,忽略孩子的一切感受,一切只為了大學,大學。

於是我在高三後面的那個學期里奮起直追,從年底倒數到班上前三十,前二十,前十,前三。最後的高考成績,我是班上第三名。211,家族裡難得的第一個大學生。

我父母為我驕傲,我爸有了吹噓的資本。你看,多麼好的教育啊,孩子是211大學的高材生呢,雖然不是985,也在縣城上遠甩你們的孩子呢。

父母的驕傲,是沒錯的,他們的辛勞,也都是為了孩子。

報考的時候我選擇了一所南方的大學,在我父親已經找好關係,要讓我上當地一所985的情況下。「離本地985投檔線只差1分」

在他們看來遠離家裡,可沒錯,我就是要遠離家裡。

我在南方讀書,遠離家裡,就是為了不受束縛。

童年的陰影,對我來說,太沉重了。造成的自卑,敏感,不善於表達,隱藏自己的情感。我知道,我在大學裡,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把這一切消除掉。

別人輕鬆的學習專業課就好,我得通過自己努力,和童年給我帶來的痛苦性格作鬥爭。

在外人看來,我很強勢。

在我的主要朋友認識中,我是懦弱,存在各種糾結問題的。

我自修指彈吉他,通過古今中外各類書籍的學習,以及對小松原俊等大師指彈音樂的學習。弄清楚了自己性格的來龍去脈,也培養了自己較為平和的性格。

我深知自己的一系列問題所在,並且想方設法去解決。通過自我修行。

在&<喚醒童心&>中了解了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以及成年人要如何去激發內心的核心震動模式。

在&<道德經&>中去學習內心恆寧,學會不爭,也領悟了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學。

在&<天才的思考&>「絕版好書,全國只印了5000本」中,明白了苦難不應用來責備自己。

扯遠了。

回來。

我在我的這一認知過程中,也將我認識到的一些知識和理論,道與我的父親。

他也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並且我們的精神有了進一步的交流,真正屬於精神層次的父子交流。

我也不怪他。

我母親曾經和我說過,我爺爺在我父親九歲就去世,我父親,是不懂得怎麼愛我。

那個時候,我表面上波瀾不驚。

深夜裡哭的把被子整濕了,一聲不出。

我的母親,你們的母親,中國的千千萬萬母親,都是偉大的。

她們承受著家庭的壓力,為了孩子,選擇了犧牲自己的青春,選擇了妥協。

五一我在女朋友家。

訂婚。

我父母從千里之外趕去我女朋友家。

我深愛著我的女朋友。

就在三天前的晚上。

丈母娘家的酒上。

干白當開水,我已經處於人生中第一次喝酒的巔峰。

隱約中看到我爸在喝酒

隱約中一群人不停給他敬酒

隱約中已經不省人事

可我突然振作了起來

向著全場人吼道

都給我不要喝酒了!!!

然後,我在訂婚的晚上,在大山裡,村子裡的八仙桌上,用這輩子沒用過的力氣,用砸爛自己手掌的力氣,重重的砸在桌子上

都給我不要喝酒了!!!

連續的巴掌,在訂婚的晚上,砸在大山裡,村子裡的八仙桌上。

我被扶到房間

可我掙扎著起來

我到三樓,我女朋友哥哥婚房的衛生間里

我只是想吐而已

只是想一個人,躲起來,哭一會。

是突如其來的,對自己人生的絕望。

哭我那過去。

人群不斷湧進來

我也不斷變得暴躁如雷。

我痛哭,大叫,絕望,發了瘋。

我砸爛了自己的手機。


同時也砸爛了衛生間的玻璃門。

或許,還傷到了其他人

還有,傷到了我親愛的女朋友,她善良的,大山裡的父母,他年底即將結婚的哥哥,還有他們所有親戚的心。

生平第一次喝的酩酊大醉,並且是在自己的訂婚宴上

親手

砸爛了自己的訂婚宴。

呵呵。

醒來的時候頭劇痛

手上纏著膠布。

撕開之後,是這樣的。

鄉下發生這樣的事情。

這次面對的,是一整個家族的反對

他們覺得,萬一我再像這樣喝多了鬧事,

我女朋友的人身安全會受到很大的威脅。

一整個
家族,
的,
反對。

可我深愛著我的女朋友

她是那麼善良,可愛。

和她的相知相識,用我朋友的話說,也像是在演電視劇一樣,或許有機會也可以寫成一部真人版小說。

岳父方現在認為我的本性是這樣的,他說就看我和我女朋友命裡面有沒有這個緣分了。

我自己覺得,我是不信命的。

你們呢。


你現在的一切行為幾乎都能在童年回憶里找到原因


親身經歷
小時候有一天早晨我怎麼也不願意去幼兒園一直哭鬧不停 但媽媽要去上班就把一直在哭的我交給了老師 因為我一直在哭鬧老師很煩就把我關到了另外一個房間 記憶里就是我不停的拍打著門叫老師放我出去不停的承認錯誤帶著哭腔不停的保證我再也不哭了 忘記過了多久老師終於開門了 已經到了吃餅乾的時間 小朋友們都拿著餅乾看著我 之後的事我也不記得了 也不能說一定就這件事造成了什麼決定性的影響 但原因多少還是有一些的 現在我性格內向 有點懦弱 做事有點縮手縮腳 並且不能在密閉空間里待太久
所以我想說小朋友的心真的很脆弱 如果做不到保護 也請你別去傷害


挺重要的,特別是性格,這個很難改。幼兒園的時候,被同桌欺負搶零食,很委屈。回家後跟父母訴苦。爸媽卻說,你怎麼這麼弱,欺負回她呀。於是,就變成有什麼心事很難想父母訴說,和父母關係並不親近,自己在外受再大委屈也忍著不說。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強大,還常常誇大經歷,說假話,吹牛逼。不願袒露心聲,難以交到真朋友。一直在嘗試改變,但沒成功過,哪怕一次都沒有。


儘管有些兒童會面對很多困哪,但很多兒童都成長為有能力的成年人。為什麼有的人會受到貧窮、歧視或父母離異的影響,終其一生都厄運纏身,而另一些人能夠突破這些障礙,在事業、團體或家庭生活中都獲得成功呢?

什麼是「彈性兒童」(resilient chiildren)

彈性兒童(resilient chiildren)這一概念強調了能力與適應力這兩個因素。研究者發現,彈性兒童有一個或更多的優勢以幫助他們克服不利條件。這些優勢包括個人因素(如良好的智力功能)、家庭因素(如至少與一位家長保持聯繫,關心的關係)及家庭外的因素(如與家庭之外的支持性、有能力的成人保持親密關係)。兒童想要得到成功的發展,並不一定需要所有這些因素。如果兒童的父母不夠負責、不夠關心他們,那麼兒童的高自尊,或者以及家庭之外的某個關心他們的成人保持親密關係都能夠讓他們變得更具有彈性,以克服消極的家庭影響。


然而不幸的是,許多生活在危險環境——如貧窮,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不當的學校教育。高犯罪率的地區——中的兒童就不具備彈性。有許多兒童都處於危險狀態:有近20%的兒童和超過50%的少數種族兒童急切渴望能幫助他們具備勝任能力的預防與干預計劃——例如,健康教育,發展認知與社會情感技能的幫助辦法。


提高貧困兒童能力的加護涉及兩代人:除了幫助兒童之外,還要幫助兒童父母找到好工作,獲得良好的衛生保健。如果兒童不能發揮潛力,成人之後不能對社會做出應有貢獻,不能創造價值,就意味著未來社會的生命里會逐漸衰退。


野比大雄是一個具備「彈性兒童」特性的熊孩子。

遺傳和環境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發展?

先天(nature)一詞指有機體的生物遺傳性,後天(nuture)一詞常指有機體受周圍物理及社會環境影響的環境因素,先天及後天、遺傳基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個體心理與行為的方方面面。任何因素都不可能單獨起作用。


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環境下,我們的基因會根據環境的狀況(苛刻或營養豐富),產生或不產生能影響個體經歷與發展的蛋白質。心理學家已經開始承認,一些複雜的行為模式確實存在某些基因的根源,這些基因可能會導致人們較為特殊的發展模式,但人們的發展也受到所處環境的影響。環境的影響包括後天的綜合影響(如父母教養方式、家庭動力、同伴關係、學校教育和鄰里特點)和生物學因素(如病毒、分娩併發症,甚至細胞活性)。


就像關於早期經歷問題一樣,大多數發展心理學家對先天還是後天問題的態度也並不極端。發展並不是由哪個單一方面決定的:它是兩者的交互作用。遺傳和環境共同決定人的氣質、身高、體重、投籃能力、閱讀能力等。Williarm Greenough曾研究過這個問題,他認為「遺傳和環境的交互作用是普遍存在的。如果一定想問是先天重要還是後天重要,那麼就像問「長方形的高和寬哪個更重要一樣」。


然而,一些心理學家認為,認為人們是可以超越遺傳基因和所處環境進行發展的。他們認為發展的關鍵在於尋求生活中的最理想的體驗。他們舉例認為,有些人並不簡單遵循生物學上的適應法則,而是積極地選擇那些符合自己目的的環境因素,這些個體能構造自己的生活,沿一條獨特的道路發展。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會成功建構理想的生活經歷,他們在發展過程中會尋找和發現富有意義的生命主題。他們的生活並不簡單為了生物學意義上的生存,也不會被動地接受環境控制。

早期經歷是否會影響人的一生?

早期經歷和後期經歷哪個更重要?心理學家在研究發展問題時,針對這一問題產生了爭論。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如果嬰兒在生命的第一年內左右沒有得到溫暖的養育,那麼他們將不能完全發揮自身的潛力學說認為,經過早期的發展,我們的性格才變得相對穩定和持久,這一學說認為,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段完整的軌跡,每個心理品質都能追溯其根源。


相反,一些心理學家更強調後期經歷的作用,他們把人的發展比作是河流的潮漲潮落。後期經歷的擁護者認為,兒童是具有可塑性的,敏感的哺育方式對後期與早期同樣重要。大量既關注兒童也關注成人畢生發展學家認為,成人的發展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他們認為,雖然早期經歷時發展有重要影響,但是並不一定比後期經歷更為重要。世界上有很多人艱難地度過了童年,而成為卓有成就的人。


研究表明,早期和後期經歷對人類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有一項相關研究,探討了父母與女兒(年齡介於3到5歲)的親子關係。研究發現,如果女孩在3——5歲時,父母過度控制她們,對她們有很高的要求,給她們的照顧並不充分,那麼女孩到了青春期時,就很可能會更加抑鬱。這些結果說明了早期經歷的重要性。但是其他一些研究表明,青春期的壓力體驗(比如分數較差,與男朋友分手,或遭遇父母喪亡)也與青春期少女的抑鬱狀況存在相關。可見,青春期少女的抑鬱與早期、後期經歷都有關係。


大多數發展心理學家對於早期或後期經歷問題的態度並不極端。他們認為,儘管早期經歷會構成後期經歷的基礎,但是兩者對人類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童年的經歷或許會很糟糕,但它卻不一定能影響到你的未來。

昨天什麼樣的經歷,給了你最大的影響呢?給我們留言吧~~~

References:


Aisa,B. ,Tordera,R. ,Lasheras,B. ,Del R?? o,J. ,& Ram?? rez M. J. Cognitive impairment associated to HPA axis hyperactivity after maternal separation in rats[J].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07 ( 32) : 256 – 266.

Frances,A. ,Champagne,F. A. ,Weaver,I. C. G. ,Diorio,J. ,Dymov,S. ,Szyf,M. ,& Meaney,M. J. Maternal care associated with methylation of the estrogen receptor - α1b promoter and estrogen.receptor - α expression in the medial preoptic area of female offspring [J]. Endocrinology,2006( 147) : 2909 – 2915.
Francis,D. D. ,Diorio,J. ,Plotsky,P. M. ,& Meaney,M. J.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reverses the effects of maternal separation on stress reactivity[J]. Neuroscience,2002 ( 22) : 7840 - 7843.
Weaver,I. C. G. ,Cervoni,N. ,Champagne,F. A. ,D』Alessio,A. C. ,Sharma,S. ,Seckl,J. R. ,Dymov,S. ,Szyf,M. ,&Meaney,M. J. Epigenetic programming by maternal behavior[J].
Nature Neuroscience,2004,7 ( 8) : 47 - 54.

Paris J,Zweig - Frank H.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role of childhood.sexual abuse in the etiology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J]. Canan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1992,37( 2) : 125 - 128

封面圖來源於:《辛德勒的名單》,那個穿著紅色衣服的小女孩是在納粹集中營中的猶太小女孩。


原文發表於:那些糟糕的童年經歷,會多大程度改變我們的一生?
查看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玩外星人的戈多(wgeduo)

這是一個可以實驗的地方,不熬雞湯,只有黑芝麻糊!


上小學三年級暑假,老爸毫無預兆的告訴我要我轉學,為了能讓我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把我從村裡的小學轉到了市區四小。當我知道要離開我的小夥伴去一個陌生的環境時,心裡莫名的感到緊張,緊張到什麼程度呢?當時連自己的自我介紹都想好了~~~
然而,這個新建的小學是個不折不扣的大雜燴。因為是市區唯一一所對農村孩子不收借讀費的小學。所以來這裡上學的絕大部分是各個鄉鎮的孩子。學壞容易,學好難!孩子們並不能很好的分清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的,各地不好的習氣開始在這裡發酵。最明顯的跡象就是髒話連篇。當時一句話帶幾個髒字自己都沒察覺,就好像是一種習慣,身邊的人都這樣,沒覺得自己哪裡不對。
事情發生在我十一歲生日那天,我生日是冬天,記憶中那天很陰冷,我們這的傳統是過生日要去乾爹家裡過。那一天我隨父母到了乾爹乾娘家,因為生日就好像自己是老大的一樣,別人都順著我,所以從一開始就BB的不停,恩,畢竟當時我才11歲。冷不丁的,我乾娘的女兒,也就是我姐姐問我「今早你沒刷牙?」我愣了半天,不知道什麼意思,「我刷了啊!」吐了一口氣在手裡聞了聞,沒異味:「怎麼了?」姐姐不說話,我就不停的追問什麼意思。「沛倫說話有口頭禪」是我媽說的。我轉身看著她,當時老媽一臉尷尬的表情現在還是記憶猶新。那時候我才明白,我的髒話連篇讓我母親丟了面子,讓別人感覺我是個沒教養的孩子。說實話,當時我真沒覺得自己說話帶了髒字,髒字穿插在我說的話中就像是順其自然,恩,已經是一種習慣了。
後來,我就很刻意的注意自己說的話。盡量不帶髒字,因為我不想再讓別人認為我是個沒教養的傢伙。因為我的注意,後來發現身邊的同學幾乎每個人都是這樣「出口成臟」,這是和可怕的氛圍。也真心的覺得一種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長大後有時候也會因為打遊戲隊友坑,或者其他令人生氣的事而罵人。但是平常說話已經很注意了。小時候有很多事都忘了,唯獨有些是記憶猶新,因為那些是曾經改變過我的,現在回想現在這些習慣的由來,幾乎都能找影響到我的對應經歷,恩!我很慶幸。

這是我公共號上的一篇文章,才註冊的。就是寫一些小時候的事。如果我們經歷相同,又何嘗不是一種緣分呢?

http://weixin.qq.com/r/_zprc9DEeI0HrZQQ92-p (二維碼自動識別)


郭靖和楊康啊


關注知乎2年多,第一次想要回答,也因為最近越來越意識到童年經歷對成年後的心智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不喜歡這個自己而又不知如何改變。
從出生就被抱養,養父和生父是親兄弟,父親兄弟三個,養父老大,還有三叔。由於從小被抱養,在大媽這邊姥姥家長大,對生父生母的感情並不深,6歲時生父因病去世,母親帶著2個姐姐改嫁,當然這個對我影響並不大。真正的改變是從12歲,養父偏癱2年後,養母也因病去世,於是本來算富裕的家庭由於相繼的疾病打擊,逐漸開始走下坡路。又過3年,養父去世,家裡剩我和哥哥,還有嫂子,哥哥比我大11歲,當時他已有1個兩歲的女兒。
我開始上初中,學費成為一大問題,我哥能力有限,嫂子也不是過日子的好手,倆人吵架打架是常態,不可能為我出一分錢,當時學費一學年600塊,於是三叔出於對我的憐憫和正義,承擔起我的學費一直到大學畢業,已不是感謝能言表。初中三年一直跟我哥一起生活,現在總不想回憶,人有時候也是有選擇性記憶的,總之那幾年的我只有在學校時還算開心,回到家嫂子天生的愛抱怨、負能量、性格古怪以及對養父的不孝使得我總看不慣她的很多行為做法,卻敢怒不敢言,但時間長了摩擦增多甚至發展到動手。有時吵架後我便離開家,去親戚家或生母新的家庭躲一時舒心,嫂子擔心我會說什麼壞話讓別人覺得她對我不好,一直追過去哭訴她的不容易並強行帶我回去。。。後來終於在一次特別大的爭吵之後,我逃去了三叔家再也不回去(其實期間三叔曾帶我去他家不打算讓我回去,但是嫂子一哭二鬧找到三嬸破口大罵,她覺得養這麼大的閨女歸了別人自己吃虧。我雖然經歷不少爭吵,但是依然害怕爭吵,面對那場面又覺得是因為自己而起,早已不知所措。當時不知誰說了一句:跟她回去吧!我便機械的又跟著她。為此三嬸後來一直耿耿於懷,說我沒有主見,後來再去要生活費時曾告訴我以後還是不要來拿錢了,當然後來並沒有這麼做,我也一直為此責怪自己)
現在想來,整個青春期表面上又是幸運的,沒有太悲慘的結局。但是越來越發現,不幸越來越多的體現在性格方面。隨便列幾個比較明顯的:
1.沒有主見,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害怕凸顯自己卻又羨慕那些勇於做自己的人。可能那個環境下根本不允許你有自己的想法,沒有底氣去有主見,生怕得罪了誰引起家庭矛盾。。。如果反叛性強一點也並不是一件壞事
2.不自信甚至自卑。工作後稍微好一點但依然很明顯,初中時學校評貧困生,那時已有自己可憐的自尊,覺得申請這個是很不情願的事,但是依然申請了,能少從家裡拿錢就少拿錢吧,最後學校還用紅紙寫了每個貧困生的名字貼在宣傳欄里。於學校來說,這是正能量值得宣傳,但對於當時的我,確實會感到莫名其妙的丟臉,渴望和同學平等,青春期的年紀,僅有的那一點點自尊在作怪
3.不懂人情世故,情商低,有時會本能的排斥社交,尤其對陌生人。我覺得成長路中有父母伴隨是避免這個問題的最佳方式。儘管我後來變得敏感,但是依然不懂事,很多道理都不懂。叔嬸可能也覺得不是自己的孩子有些問題不方便指出,哥哥嫂子更不用提,自身也有很大問題,一個孩子的領悟能力還是有限,所以,生活方面缺乏教育。對我來說,寄人籬下又花著不是自己的錢,儘管這個家庭足夠包容我也覺得自己多餘,不敢和小哥哥們頂嘴,伸手要錢的虧欠感一直存在,直到現在別人給予我幫助,我依然會覺得不自然不知道如何處理。
現在只可惜這段經歷發生在我的青春期,一個重要而敏感的年齡,造成了很多性格和心理上的曲折,我的兩個姐姐,儘管後來生母改嫁生活清貧,但是有母親的陪伴,性格比我更樂觀,更聰明。結尾我也想讓自己變得更好,但是。。難!


這個問題好像我還有那麼一點經驗可以談談。
題主問有多重要,我想說很重要,可也沒那麼重要,多麼一句廢話,是吧。
先講講為什麼重要,因為童年經歷,性格一直衝動、易怒、多慮、沒有安全感、怕死、怕一切和死亡挨邊的東西,一直極端熱血也極端冷血,很多東西看的很重卻又無所謂。總結:矛盾的極端。這種性格說好,青春年少因為義氣身邊不愁朋友,但同時也將一段段友誼拋棄。對於性格劣勢的困擾,一直未斷。
我未出生父母關係就很差,加上姥姥家的挑撥,吵架打架是日常生活一部分。父母工作很忙,姥姥家又嫌棄我家不帶我,我媽又對爺爺奶奶意見特大,不讓帶我,故作為一個女孩子經常全身黑臟在外面瘋玩,時常到飯點鄰居會給個饅頭什麼成為常態。
再後來我爸被我媽作的調到了另外一個地方,我媽不會做飯就算只煮速食麵也還是無暇顧及我,我被送到了姥姥家。姥姥和舅媽對於我家的厭惡感直線增加,那個時候五歲,記憶只是片段,記得舅媽對姥姥說你孫子才是重要的,外孫女算什麼;記得姥姥見我媽只會說錢,說你家孩子太費錢,也不姓我家姓;更見過小姨把我媽摁在地下騎在身上扇巴掌,姥姥旁邊冷笑;記得姥姥家燉排骨,我一直在啃骨頭(哈哈,雖然現在吃肉就愛啃骨頭);記得姥姥給舅媽的孩子買畫片買零食我羨慕自己扒樹皮泡醋(因為同學說芒果乾是樹皮做的,酸是因為醋,沒吃過沒見識所以自己動手)...
其實以上都還好,我還是個快樂的爬牆頭的臟小孩。我記得但是我不懂,不會去想有很多人不喜歡我。
好景不長,我爸媽終於離婚了,我跟了我媽,據大人說我媽又找了一個沒結過婚的男的,那男的家裡不同意他們在一起,這期間我一直寄送在姥姥家。
u七歲那年,我媽自殺了,跳河。一輛白色的小轎車,載著姥爺和我,走了好遠的路,那個時候沒心沒肺的我還出去玩,路上仍興奮不已。沒什麼轉折,最後肯定是到了停屍間,昏暗的氣氛恐怖不已,我拚命的想掙脫姥爺的手,逃離那個地方逃離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卻被狠狠的掐著脖子壓著腦袋,摁在棺材邊,姥爺恨恨的說」看清楚,這是你媽,以後你再也看不到了「,年幼的我個子比同齡人矮小很多,我的臉離她的臉很近,但是棺材裡的母親的臉很可怕,白茫茫、淤泥,我將視線轉移到她的衣服,那件衣服記得,她說那是她最喜歡的衣服。姥爺還再說,你看,你給我看清楚,這!是!你!媽!也許這一瞬間沒多久,我記憶卻那麼久,久到即使上面打下的形容場景的那兩個詞就用了一晚上時間。
我媽下葬那天,舅媽和姨四五個人到我家,頗有紅衛兵的架勢,家裡被翻了個底朝天,連筆筒都被倒出來。她們拿著翻出來的我媽首飾和一些好點衣服對我說,我小也用不了,她們先拿著,我緊緊貼著門邊,機械的點頭....
後來的事情當然也不驚訝,我肯定要被逐出去,我爸也被舅舅、姨夫打,我爸去接我的時候,看著我總共兩套衣服一件上衣哭了稀里嘩啦。
童年經歷重要嗎?重要哎,不怕蟑螂不怕蟲,但是只要死的,哪怕是只毛毛蟲,看到都會被葵花點穴手一般被釘在那,全身發麻無法呼吸(哈哈,小插曲一個,曾經告訴一個姐姐這個弱點,後來鬧翻,她就砸死個青蛙扔在我家門口,啊~當時都快瘋了!!!)更別提其他的性格因素,衝動暴躁又小心隱忍,拋心拋肺的對對方好,怕感受不到真心,古惑仔的義氣不惜與世界為敵,但稍有背叛,立馬冷血走人,即使對方誠懇道歉,也再也不會回頭;悲觀,不會主動留住任何一段親情友情和愛情;不憧憬踏入婚姻是天堂,我知道有的會幸福,但總覺得自己沒那麼幸運,我不喜歡孩子,覺得沒有自信能帶好任何一個生命個體,我全心全力都想放在事業上,認為事業是最不會背叛;迷信蓬萊鬼話,膽小怕黑。愛哭不敢哭,只會一個人時無聲落淚;怕得到因為怕得到後的失去.......
這還只是七歲以前經歷的影響,有性格,有價值觀,有愛情觀。
這麼一描述剖析,怎麼能喜歡那樣的性格?
來個分界線,說說又不重要那點原因......................................................................
我明白清楚我的性格缺陷,尤其在與人的相處時,尤其沒有勇敢這個行為。當這樣的經歷對我現在和未來產生不積極影響時候,我必須改變。
感謝成年以來面對的碰壁和挫折,我去嘗試寬容、試著勇敢、學會理性,剋制衝動,這幾句話說的容易,但性格東西太難改變,點滴的進步都是以幾年甚至十年二十年時間來做跨度。我努力從高處看自己,即使一點點進步都拿來鼓勵自己。逐步不會在一言不合立馬翻臉,不會和人斷絕來往,不會怕受傷而拒絕靠近,開始相信自己能做的很好,開始敢去嘗試,雖然我仍怕黑愛哭,內心仍不那麼平淡,有時仍會衝動,即使此時此刻的我仍沒有能力去檢查上面七歲那一段描述是否有錯別字和語句不通。
還有,我敢倒掉魚缸里死了的魚了。還學會向男友撒嬌發嗲了,雖然我已年過三十,我敢說我喜歡你了,當然我設想了無數種分開的預案。我在很努力的擺脫童年的陰影,那是有烙印的經歷,無力更改,但我不要成為成長和變優秀的借口。我知道陰影的泥潭,更清楚沼澤的力量,任憑負面情緒拉扯,躲在童年的背後,會越來越失去自我,會被另外一個人代替。
我很感激我的父親,他在接走我後毫無保留的給了我父愛,他慢慢的讓我確認,就算我不優秀不聽話,即使他再婚也不會拋棄我。
我也感激的現在的母親,我深知後母的不易,她教育我改正了許多行為,雖然她也有很多缺點,但是有她,我們有了一個家。
我更感激我男友,他的包容和成熟,讓我學著釋懷和進步,我的改變有他努力的成果。
我也感激自己,誠實面對自己,沒有放棄自己。


推薦閱讀:

你小時候有哪些經典腦殘事迹?
你小時候有哪些神奇的誤解?

TAG:生活 | | 感恩 | 童年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