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我與權威人士溝通時總是非常緊張,哪怕對方和我沒有任何利益關係?

非常害怕在他們面前露怯,然而細想就算露怯也沒有關係啊,對我的生活並不會帶來什麼影響,然而依然"放不開",一般情況下人們不是會非常想認識他們嗎??為什麼他們的權威放在我這兒讓我覺得可怕,一點也沒有想要主動接近、了解的念頭?
----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我很焦慮,更多焦慮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謝邀。實際上,在和權威交流時感到緊張,擔心露怯,這種心態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早年成長經歷的影響,具體而言,是受到早年和權威互動的影響。

在我們的一生中各個時期都會和權威打交道,最早的權威就是我們的父母,上學後又會接觸到老師,工作以後領導和各個領域的專家也都扮演著權威的角色。在我們還是很小的小孩子的時候,身心都很弱小,需要完全依賴於父母的養育和照顧。此時此刻,在幼小的孩子眼中,父母是高大有力的,也充滿智慧,父母對孩子而言,就是最大的權威。

早年和父母的相處模式,會在我們心中留下持久的烙印。父母可能會有多種和孩子相處的模式,可能是溫柔的,也可能是威嚴的,還有可能是嚴厲甚至殘暴的,或者是揶揄戲謔的。這些早年的形象會進入我們的潛意識,當我們長大成人遇到其他權威時,這些早年的形象和互動模式就會激活,從而讓我們對眼前此時此刻的權威也帶有類似的感受。

根據上述心理學規律,我們可以分析一下題主的例子。從題主的問題來看,他對權威會懷有恐懼焦慮的情感,擔心露怯,在和權威互動時可能還會有尷尬羞恥的感受。雖然題主沒有提及,但我們推測,在早年和父母互動時,如自發表達自己的想法時,題主很可能受到過父母的嘲笑,甚至嚴厲地批評(有些人也許會記得具體的事情,有些人可能會忘記具體的事情,但情緒感受會保存下來)。

這種強烈的情緒感受作為一種情緒記憶保存至今,當再次接觸權威人物時,就會條件反射般地被激活。即使眼前的權威並沒有批評嘲笑自己,理性也知道和權威接觸並無危險,甚至是有益無害的,但早年記憶中的恐懼、擔憂、羞恥感,就像一種心理陰影一般,揮之不去。

當然,雖然早年經歷的影響十分頑固,但也並非不能更改。父母對我們而言是最重要的權威,接觸最長久,影響最為深刻。如果在我們之後的成長經歷中,接觸到其他對我們影響深刻的權威,如老師或者領導,而這個權威是相對溫柔慈愛的,就會改變我們腦海中對權威的恐懼情感。不過,很多恐懼權威的人,會迴避跟權威接觸,或者把一些相對模糊中性的態度,解釋成批評嘲笑,因此,恐懼擔憂的感受就會一直固化下來,很難去除。

從心理諮詢的角度看,這種對權威的恐懼並不難以治癒。其實在心理諮詢的場景中,諮詢師就類似一個權威的角色,在這樣的諮詢關係中,來訪者對早年權威的各種感受,會很快激活(即所謂移情)。之後諮詢師會與來訪者一起討論處理這些負面感受,隨著諮詢的開展,來訪者會慢慢內化諮詢師溫和耐心的權威形象,對於權威人物的恐懼焦慮心理也會慢慢消失。


即使沒有利益關係,弱勢者對強勢者也會有訴求,包括:你不要小看我,不要羞辱我,要認可我,等等。不安的感覺就是來自這個訴求無法達成時的焦躁與不安全感,彷彿自己隨時會被對方看清或者羞辱什麼的。在認定對方社會社會地位比自己高時,很多人就不敢去「控制」對方,一旦交出了控制權,缺乏控制感會讓人預感危機的能力大大下降,就會帶來大量的焦躁與不安。要擺脫這種狀況就要學會控制對方,讓對方按自己期望的方式做出反應。強勢者對弱勢者可以直接提出要求來達成這一目的,弱勢者則必須學會分析對方的需求,以說服的方式達成控制目的。顯然在這個過程中卑微是種錯誤的用法,求人可不是好的說服辦法。往往不要急著表態,耐心傾聽,認真分析,都能夠找到對方的喜好和困擾,投其所好的給出自己的看法或解決方案,才是好的說服。


提供一個思路:
遠古時候權威人士可以決定你的生死;在權威人士面前缺乏恐懼本能的基因都被淘汰掉了;基因的進化緩慢,所以即便到了環境和規則變化的今天,這種本能恐懼的基因也還存在,它曾經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保護你。

這類似於我們的心理障礙其實都曾在我們人生的早期保護過我們,成為我們人格的一部分。後天環境改變後,我們發現它逐漸成為了我們的負擔,這時我們才把它們叫做心理障礙,但這時再進行超越的困難確實存在,心理學裡的比喻是蝸牛與殼。

解決方案:
潛意識是被經驗所塑造,當你有了一定數量的通過和權威人士打交道取得良好結果或獲得對方讚賞認同的經歷時,這種經歷就會寫入一行代碼進入你的潛意識,「我與權威人士打交道不存在問題。」

甚至如果你在這些經歷中普遍取得過良好情緒體驗(愉快/被認同/虛榮),那麼這種情緒還會被鏈接入潛意識,於是大腦又被寫入一條新規則,「與權威人士打交道是件愉快/爽的事情。」

當你的基因本能恐懼逐漸被後天的成功經驗與愉快情緒所替代,你就越能反客為主。

但是並不要持有太高期望和自我要求,否則受挫的經歷也會使你比原來更害怕和權威人士打交道。大部分人的最終結果是,抱有平常心去打交道,接納自己的焦慮和恐懼,並最終獲得規則寫入,「抱著平常心和自我接納的態度去和權威人士打交道,是安全的。」

祝好。


謝邀
因為自己不夠強。
跨界的強者也能好好的溝通交流,eg:愛因斯坦和卓別林。
你做強自己自然就有底氣。


你就想像一下ta摳腳的樣子就好啦~
實在不行就長ta摳鼻子和拉大便的,
注意剋制點,笑得太誇張就糟糕了~


俗話說,大樹底下不長草,有職場專家把這句話的含義引申到了職場中。但在職場中真的會遇到這種情況嗎?如果你有個很強勢的領導,他像「烏雲」一樣越來越低地壓下來,你怎樣生存?若是你的領導是一個相當有「領導才能」的人,把下屬「管理」得唯唯諾諾,你是把你的犄角伸出來和領導對頂,還是做一個領導說一是一的執行者?


強勢領導有著幾個鮮明的特徵,一是工作能力強;二是管理風格硬朗嚴格;三是較為高傲。遇到強勢領導,對於做下屬的你來說既是幸事又是不幸。由於其能力突出、知識豐富、經驗深厚和深諳單位經營管理中的方方面面,強勢領導是下屬尤其是新入職者在單位中成長的最佳引路人。如果不善於和強勢領導溝通工作,不被強勢領導認可,則處處受到刁難和壓制,容易被閑置棄用,在單位中被邊緣化。


強勢領導其實並非鐵板一塊,如果能夠抱著正確的心態並採用一定的技巧,不但能夠使自己避免受到不合理的對待和傷害,還能夠進一步得到強勢領導的賞識而獲得強勢領導的認真培養。


首先,要處處表現出對強勢領導能力、經驗、成長曆程的尊敬和欽佩,明確自己希望能夠得到其指點和幫助的意願,並在合適場合主動進行溝通。(本號:xyjj0002;名叫:市縣領導參閱。)


其次,強勢領導身邊總有阿諛奉承的人,但強勢領導更喜歡有能力的下屬,希望能培養既對自己佩服而又在單位競爭環境中有能力適應和發展的下屬。所以,想要獲得強勢領導的認可和尊重,就必須學會表現出自己的能力而又不有違強勢領導。

再有,強勢領導交代的工作,一定要全力以赴,即使有困難,比如需要額外加班、工作量大、任務超過自己能力,也不能當面提出意見,而要認真努力嘗試按照其說的做,遇到困難可以真誠地向其請教,說明自己很想做好,表示希望其給予支持和幫助。


最後,強勢領導也是人,只要你抱著友好的心理,用心顯示出自己努力和其建立良好溝通合作關係的意願,用辛勤的工作和對待困難不退縮的態度,自然能夠感動哪怕是最冰冷的強勢領導的心。

再推薦一個: 強勢市縣領導的誕生土壤


首先,你要把自己定位,自信就算不靠任何人,自己也能活的出彩。
然後,面對權威人士前,一定要先整理好自己的著裝,想像著自己也是成功人士,這樣心裡也就會好受些了。
最後,面對權威人士的時候,一定拋去他身上帶著的各種光環和頭銜,把他看作一個普通的長者,或者前輩,敬而不畏,恭而不卑。
總之,題主這是自覺低人一等的心病,所以還需用提升自信的心藥醫


題主既然提到與「權威人士」這一類人交往過程中都會產生焦慮,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幼年時期在與父母師長交往過程中受挫導致的。

在兒童成長過程中,肯定、受關注、受尊重等積極體驗與否定、受冷落批評等消極的體驗常是由父母反饋的,換句話說父母的評判標準直接決定了兒童的快樂與否,因此在兒童心中父母一般是作為權威的最早概念,這一概念在稍後進入學校又可能擴大至老師。
在與這些作為權威化身的角色互動的過程中兒童如果經常性的受到冷落、批評或是接受到對其影響比較大的消極反饋,則可能給兒童留下權威難以取悅的印象,導致兒童在權威面前自信心較低。這種情況在成年後可能一直持續,導致一面對「權威人士」即自動帶入童年時期的經驗,沒有緣由的認為權威難以取悅,害怕顯露自己受到冷落和批評,從而陷入焦慮。

克服的方法也比較簡單,一是交流前做好準備,對「權威人士」權威的領域多做了解,為交流準備內容,提升自信心,二是嘗試多與「權威人士」交流,認清並不是所有的這種交往都會帶來負面反饋,克服童年陰影對自己的影響。


權威人士對事件的看法會相對深入,邏輯性強,而且在多方領域都有一定的知識面,當我們跟權威人士溝通的時候,總會不自覺地想像對方將會就自己的言論提出意見或建議,甚至牽引出其他問題,即使提前準備充分也難免擔心自己對接不上。
作為權威人士在其成名之前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大部分權威人士都會對後輩表示理解與肯定。與其焦慮自己在權威人士面前能否完美表現,還不如承認自己的不足,通過一席的交談獲取更多的「權威知識」。


你知道人類最容易控制的一個弱點是什麼嗎?是恐懼。
這應該是最原始的基因了吧,本來是用來給人類逃離危險的,但是現代社會已經遠離了生理上的危險,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恐懼。
權威人士和現在的偶像和造星原理差不多,都是利用了人類的恐懼心理,地位比你高,比你有錢,比你有知識,比你漂亮,打扮越來越複雜,你的自卑心理會創造出「怕」的感覺,當原始人類怕了會怎麼樣呢?會尋找庇護,會崇拜身體強壯的部落首領。
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比拳頭了(雖然偶爾能動手就別BB的時候還是需要),所以先從培養平等心開始吧。你就這樣想,我和別人都是一樣的,都是宇宙星塵,說不定我左手的星塵比構成他的星塵還要古老幾億年呢,但是最好別這麼想,想到我們都一樣就好了,起念了就有分別心了。


是你先做了自我否定。。。
你否定自己的依據:自己的弱點、劣勢……
而同時,你的假設是,對方,你口中的「權威人士」,具備你沒有的所有優點和優勢。
是內心的渴望和自卑,讓你那麼緊張。。。

誰都會緊張,特別是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就看臨場誰的心理素質好。
越緊張越沒節奏,越沒節奏,亂了陣腳越緊張,惡性循環

想想,他又不會吃人,緊張什麼呢?表述自己所長,可以讓你拾起信心


打個比方,你逛商場口袋裡沒錢和裝著十萬元的感受會一樣嗎?哪怕那十萬是公款,你也會覺得底氣壯很多。原因就是有錢在口袋,你不怕營業員給你難堪。可是通常沒錢逛覺得難堪的人,他們把難堪這件事放大了,難堪會殺死你嗎?難堪會傷害你的親友嗎?難堪會讓你損失金錢嗎?難堪會讓你人生被抹黑嗎?難堪會讓你失去工作嗎?你會發現,難堪對於自己,幾乎沒有任何傷害,是自己對於難堪看得太重了。可能因為之前的一些經歷,造成十年怕井繩的效應吧。通常,把某一件事情過分放大或者忽視,並且對生活有明顯影響的這種人,戰略思維都比較缺乏。建議下次對於一件事情感到緊張,想一想這件事情對於你的人生會有多大影響,沒必要為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消耗精神,這樣你很容易一事無成。


和普通人比起來,權威人士的話語和觀點會讓我們覺得更有權威性、更可信。所以,當我們和權威人士交流的時候,潛意識中會有2種狀態,一種是「你想從他那裡得到更多的見解或知識,嚮往對方的圈子」,看似沒有實際的利益關係,但這其實是一種心靈上的索取。另一種是「你覺得他比你厲害,所以你擔心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對方看出不妥,貽笑大方,同時你又渴望得到對方的肯定」,在這種心理下,說話做事難免畏首畏尾,陷入緊張。和權威人士交流,就好比請一位歌唱家和你一起唱K,請一位畫家和你一起畫畫一樣,如果你內心深處一直把他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那麼無論你怎麼唱怎麼畫都會緊張。要想克服這2種緊張心理,就是以平常心和其建立朋友關係,多為對方付出,這樣對方才更願意接納你。努力提高自己,拉近和權威人士的距離,以平常心進行交流,不要時時想著對方是權威人士,言行舉止適當放鬆一些,大方自然,敢於表達,會更容易被賞識~


你掉進了以往心智模式的圈裡了,你沒有意識到你已經忘記了當初是出於什麼目的和他交流,我也有相似的經驗,比如我走路,想超越前面的人,當超越過去後總覺得別人會怎樣打量我,心裡有種莫名的情緒,仔細想想,小時候,我經常犯錯,害怕長輩看不起我,每次在路上遇見長輩,總是在他沒注意的時候,躲開了,原來我是重複了以前的經驗或者是說用以前的心智模式在解讀這件事情,當我想明白了,在。再一次去超越前面的路人時,我就會意識到這一點,然後我就做出應對機制,我就告訴自己大膽的走過去,看到底會怎麼樣,這時候心裏面就沒那麼緊張了,反而在收集證據,證明以前那種體驗是錯誤的,是自己對自己要求完美造成的,希望我的體驗能幫助你。


說到權威人士,對於我們來說,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最早象徵著權威人士的應該就是我們的老師,從幼兒園開始,老師象徵著更高的智慧,成熟的性格和穩定的控制力,我們也從小受到「要聽老師的話」這樣的教育,無意識地被灌輸了「老師說的都對,老師不會犯錯」這樣的思想,那麼面對一個被神化,完美化的人物,你不自覺就會認為在對方面前犯錯會有一種羞恥感,做事情放不開手腳,小心翼翼,這樣的情況雖然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改善,但是年幼時留下的印象畢竟是沒那麼容易改變的,與老師相處十幾年的過程中,形成了這種類似高等與低等,上級與下級的關係,這種現象直到學生畢業還是會存在,對待上司或是前輩這種有「權威人士」象徵的人,心裡又形成了與老師相處的模式,說成是一種敬畏之心也可以,但是畏懼若是多了,就會有題主說的這种放不開,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及尊敬與畏懼的比例,你確實要向他學習,但說到底,你們都同樣是一般人,不要把自己看的太卑微或是將對方看的過度偉大,表現的多一份大方和從容,才會讓別人也對你刮目相看。


當權者,你是會不自覺的給他上光芒效果的,也就是,你不自覺的把自己看得更低,而且,權利的味道,是可以給人帶上莫名其妙的自信,也就是氣質。


他們是200斤重的杠鈴,而你只能舉80斤,壓力太大。等你能舉200斤的時候,應該會很願意接近他們的。


我的工作也需要和一些級別高的人溝通 我也在慢慢歷練自己的階段 面對他們 我會覺得自己非常渺小 會覺得他們不屑與我這種小角色溝通 和他們的距離從一開口就天差地別 但我覺得這是自己給自己的局限 其實大家都是平等的 犯不著這麼自卑 倒不如心寬一些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 有不同的價值


控兔兔


題主應該是一個自我評價不很高,對環境的細微變化很敏感的人吧,我想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你焦慮會在做一些不很明智的事之後陷入尷尬的處境。你說的權威人士似乎被認為是遙不可及的形象,並不是的。有時奇妙的是,你可能也正被別的人視為如此。不需要總是把自己和比自己優秀的人比較,根本沒有用啊,沒有什麼會因此改變,卻會徒增焦慮。當然啦,停止這個習慣非常非常困難,只能先在腦中奠定理論基礎,儘力發展。我也不能幫你別的什麼了,只能祝你好運吧。


推薦閱讀:

處於家暴家庭,小孩該怎麼辦?
拖延,強迫與焦慮有著怎樣的關係?
為何做了5個月心理諮詢之後,對心理諮詢很反感?
如何緩解自己太窮的痛苦感?
如何做到不杞人憂天?

TAG:心理學 | 人際交往 | 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