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通過一些重複的儀式性動作/行為可以緩解焦慮/恐懼情緒?
也就是強迫性的行為和緩解大腦焦慮之間是如何發生關聯的?
借這個問題普及一下強迫症的基本模式。
以常見的反覆檢查門窗為例,我們先看看正常人的模式。
當正常人產生門未鎖好的想法時,自然產生去檢查的慾望,確定完畢即可安心出門。概括一下就是:慾望-驅動行為-確認-慾望消失。
再來看一下強迫症患者的模式。與正常人的區別在於,確定完畢後慾望依然出現。那麼這將造成的模式將是:
慾望-驅動行為-確認-慾望-繼續驅動-確認-慾望-,這個過程無限循環。
那麼問題來了,經確認後,大腦認識到門鎖好,再次檢查已無必要,但與此同時,慾望並未消失。兩者產生持續衝突,患者因此感到焦慮。因為患者此時不知道究竟該執行哪個指令。
悖論因此出現,若繼續檢查,因大腦已確認完畢,則與確認的事實產生衝突,若不去檢查,則與產生的衝動產生衝突。
所以到這裡應該認識到,並非出門時習慣性檢查門窗就是強迫症,真正的強迫症是持續性地衝突狀態。這是區分習慣還是癥狀的關鍵。
這一點至關重要。再回到題主的問題,確認完畢後的檢查衝動才能稱為強迫思維,確認完畢後無意義的檢查行為才能稱為強迫動作。強迫動作由強迫思維驅動。
正如上述原因,強迫症持續性地衝突,不論你檢查不檢查,焦慮都會存在。這是死結。
當焦慮不斷升級,超過忍耐限度,人最終會屈服於焦慮的壓力下,為了緩解焦慮,才不得已去做毫無意義的強迫動作,以獲得暫時的喘息。
任何強迫動作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它違背了本人的真實意願,這也是強迫症這個名字的由來。
最後安慰一下強迫症患者,不必因為精力花費在這些細枝末節的問題上過度自責。強迫症的焦慮屬於變形衝突,而平時所說的焦慮是常形衝突。任何強迫癥狀在沒有強迫症的人眼中似乎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其實這恰恰說明了患者的一些基本功能出現了故障,它並非缺點。
……懷疑題主是不是沒有過強迫儀式行為,重複動作往往是有明確目的的,更關鍵的不是做了會緩解焦慮,而是不做就會焦慮。以下舉例可能引起強迫症患者的不適,請謹慎閱讀。
……
……
……
……
……
舉個例子,「我不把這段話讀三遍出門就會被車撞」(做什麼和不做會怎樣可任意替換),於是不讀我就捉急,讀了我就舒坦了。「讀3遍」和「被車撞」是同時出現的,不是先有被車撞,而後再想出讀三遍,這是初始的強迫,可以看出儀式行為本身也是焦慮的源泉——擔心做不到出事。之後儀式會日趨複雜,譬如變成讀5遍10遍或再加上其他內容(跳個小蘋果什麼的,真的強迫症看到這裡一定笑不出來,但我們只要不是病入膏肓通常會避開恥度大、易被人發現的儀式)。而不做會怎樣也可以變得越來越嚴重(更不希望發生的事)。直到個人無法承受,不對儀式進行簡化就會嚴重影響正常生活,這時就會有意規定新的儀式(掌握主動權就好了,有時儀式內容像初始時一樣是自己跳出來的),比如眨幾下眼就不用重複閱讀也沒事,拍一下手就沒事了。世界頓時清爽了不少,但新的儀式和做不到的後果也會繼續變動。總之儀式緩解焦慮卻也產生焦慮,越陷越深。而嚴重情況下,簡化儀式都很難出現,因為不按原有的規定做就會極其焦慮。
——————————————————————————
下面與題目無關,只是為強迫症患者博得一點理解,我想關注「強迫症」話題的人里不少不是強迫症,而又有絕大多數強迫症患者譬如我基本從未被人發覺過實則一個人痛苦了很多年。
小孩子比成年人認知更不完善,更容易誇大自己主觀的作用和事物的聯繫,個人覺得或許這也是兒童青少年強迫症比較多,到一定年齡就自愈了的原因之一。我沒看過醫生,大學之後慢慢好了,一方面是削弱了自己的作用和事物的聯繫,一方面是忙起來沒空亂想,加上早就不厭其煩又抑鬱煩躁愛咋樣咋樣啊摔┻━┻︵╰(‵□′)╯︵┻━┻什麼這個那個,信了你的邪老子還會魔法呢
覺得人類的很多宗教儀式就帶有強迫和緩解焦慮的意味。簡而言之就是神會如何審判你,但是,我們有123個方法可以減輕或隱瞞你的罪孽、增加你的功德。看過一本古埃及文化的書,起初人對神的設想是公正嚴明的,而後又糾結自己得不到救贖,就衍生出各種開後門的方法……而你不做就會有不良後果。
這樣看來把強迫症行為/意識稱為「儀式」還真是貼切。
因為這個時候大腦在運作慣常行為,無需苛求新的能量去運作,同時慣常行為(不包括看電視和玩手機)帶來強大的心流體驗,增加腦部灰質區域活性,從而避免產生焦慮。
所以焦慮的時候停一下,去掃地、洗澡、收拾房間。然後再回來工作。
想解釋這個問題,就先看一下焦慮或者恐懼情緒的來源;給人帶來焦慮或者恐懼情緒的本身是人類天生對於世間各種不確定性產生的負面情緒作用,因為不確定的事物意味著不受控制,無法預知、無法理解、甚至存在威脅。
既然不確定性是客觀存在的,人類無法從客觀去徹底解決自然界不確定性問題,自古人類便通過主觀認知上和行為上的一些努力去將"不確定性"人為的」確定化「。
舉個簡單例子:古人無法理解死後會是什麼狀態,也就是對人死了以後去哪裡充滿不確定性,於是中西方演化出了很多類似的說法「天堂」、「極樂世界」、「地獄」、「陰曹地府」等;在當時的認知水平上合理的解釋了人死後的去處。
以上這個例子可以說是迷信,但類似的文明行為當達到廣泛共識就可視為是信仰。
回歸到本題中的「儀式性動作、行為」本身就是強化信仰的一個行為過程,這在宗教信仰的儀式中比比皆是。
所以「儀式性動作、行為」是通過人為不斷重複的特定外在動作來強化人內心的「信仰機制」,而通過這種人類主觀的確定性信仰,對抗客觀存在的廣泛不確定性,從而達到消除因為「不確定性」的根本原因給人類帶來的例如焦慮或者恐懼的負面情緒。
結論參考大致如下:
迷信無處不在,從心理學角度看迷信是不健康的嗎?絕大多數心理學家相信,儘管從定義上講,迷信行為並不會導致你想要的結果,但它們還是有積極的功能。當一個人身處困境時,迷信行為經常能產生力量,不再失控。從事危險職業的人比其他人更加迷信。有時候,由迷信行為帶來的力量感和控制感能降低焦慮、增強自信和信心,並提高成績。
有時候就算是最親的人,為你做對你好的事,我內心中也會有一個詛咒的聲音,惡毒的無法用語言形容。
其實我覺得OCD也並不一定是一件壞事,(I don』t want to kill you. What would I do without you? Go back to ripen off mob dealers, no, no, no, no, you…You complete…me.」摘自小丑語錄。)OCD使我完整,是我不像那些平常人,我有時會害怕,會不會有一天我不再obsessive。
我是一名教師,今年起每天都要做儀式性動作,不做就覺得工作中會有不好的事發生,一開始只是簡單的幾個動作,不知不覺中動作重複的次數越來越多,我覺得好累!可又不敢不做!怎麼辦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人會無法接受對方哭泣?
※如何在追求完美與效率之間達到平衡?
※明明已經非常謙虛的人,為什麼會說自己不是在謙虛?
※走出舒適區和追求興趣矛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