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自己做事的動機都是取悅別人,應該如何改正?

覺得自己快要憂鬱了

—————————————————

非常感謝知友們的細心回答,我來描述一下我的心理狀態吧。

我的感受是生活中任何一個人的「加入」都會引起我的內心波動。我發現自己會在心裡進行一場「排練」,比如當我在面對A時,我應該擺出什麼樣的姿態?如果A說了什麼什麼,我應該回答他什麼什麼比較合適?我甚至還會對我假設出來的問題所給出的「理想回答」感到高興。但現實中事件的發展很少可能按照自己排練出的劇本進行。時間久了,我逐漸迷失了自己,我忘記真實的自己到底是什麼樣子了,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活了。


你好,當發現自己做事的動機都是取悅別人時,你其實已經陷入了一個無法自拔的困境——沒有了別人的讚賞和肯定,你的生活似乎完全沒有方向。別人對自己行為的價值,已經超過了自己對自己的肯定。這會導致當事人產生極強的無助感,對行動疑惑,對未來迷茫。因為你沒有給出更多的細節,我只能從一般心理的角度談談看法。

每個人都有贏得別人讚賞的動機。這是我們自尊的來源。我們通過社會比較,來確定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並激發自己積極行動的動機。在成長過程中,重要他人的願望和要求,會內化成我們自我要求的一部分。比如在嬰兒時期,對父母力量和意願的理想化,會內化成我們自身的理想和追求。而青春期對榜樣的崇拜和學習,構成我們社會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如果對他人讚賞過度尋求,很可能讓我們無法建立真正穩固和整合的自我。

心理諮詢中,總結一類來訪者,具有他人取向的心理模式。他們為了獲得別人的愛和認可,有著維持和他人關係的強烈動機。為此,他過分關注他人的感受、想法和行為,不惜忽視自己的感受,壓抑自身的意願。他們可能的模式有
1、屈從別人。為了避免他人不滿、報復或遺棄自己,他們會過分屈從於他人的控制。結果是抑制自己的興趣意願,壓抑自己憤怒等負面情緒。他們會出現情緒不定、行為衝動,嚴重時可能出現軀體化癥狀。
2、自我犧牲。過分關注如何滿足別人的需要,不惜犧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滿足感。這可能源於對別人負面感受的過度敏感,渴望和有知覺需要的人保持聯結。
3、尋求認可。過分關注他人的稱讚、認可和關注,不惜犧牲發展穩定、真實的自我感。他們的自我標準可能是過於外界指向的,比如外表、金錢、成就等外在的社會認可。這讓他們在重大生活選擇中,往往忽視自己的真實需求,導致不滿意不可靠的結果。

這類來訪者心理模式的形成原因,如果從成長家庭中尋找原因,通常是源於童年家長對孩子「有條件的接納」。孩子感到家長不是無條件地認可自己,為了獲得更多、愛和關注不惜壓抑自己的某些方面。這樣家庭的價值觀是,父母的情感需要和願望,比兒童的需要和情感更重要。為了取悅父母的情感需要和願望,孩子一直壓抑自己的情緒和內在傾向,內心的情感並沒有真正得到滿足。為此,孩子形成了尋求讚許的虛假自我,卻讓真實的自我壓抑而脆弱。

如何改變這樣的心理模式?從心理治療的角度,要讓來訪者明白,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權利,他們有權利滿足自己的需要。心理諮詢師的工作就是,引導讓當事人體驗自己的真實需要和感受。在這個基礎上,協助來訪者探索自己珍愛的東西,明確和建立自己的價值觀。當然具體的心理諮詢方法和技術很多,比如通過行為實驗探索自己的天性,學會適度容忍別人對自己的不贊同,學會明確自己能給予的東西並設限,學會選擇能夠合作而不是控制的夥伴,學會如何直接合理地表達自己感受,通過角色扮演進行自信訓練。這些技術都是需要結合來訪者的實際情況開展的。歡迎樓主提供更多的細節,可以更針對性地討論。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有道理,歡迎點一個贊。

心理諮詢預約:發送預約表(心理諮詢協議.docx_免費高速下載)到astoryofheart@163.com

微信公眾號:szhswx

http://weixin.qq.com/r/P0MHH-PExa66rbd89xYt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經常被評價說「你人真好」。


隨著這樣評價你的人越來越多,你才發現,自己總是不自覺地取悅他人。別人的事情似乎是最緊急、最重要的,你會為了完成朋友拜託的事情而晚睡幾個小時,即便這完全不是你份內的;你每發出一封工作郵件都很擔心出錯,會反覆檢查、修改;在愛情中,你總是遷就另一半的各種要求,還要擔心對方覺得你不夠好。


如果你在工作、親密關係或其他方面有過相似的心情,覺得人生總是陷入在一種「討好模式」,那麼,你可能也是一個討好者(People-Pleaser)

誰是討好者?


討好者能夠討好所有人,除了他們自己。通常而言,討好者會表現出如下特點:

  • 對於人群的氣氛非常敏感,擅長察覺他人的感受。

  • 不常公開表達、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即便心裡有憤怒的感覺。

  • 不容易拒絕他人的請求。

  • 經常擔心自己的事情會給別人添麻煩。

  • 責任心強,經常不自知地超時工作。

  • 喜歡去照顧別人,哪怕自己因此花去許多時間,或感覺非常疲憊。

  • 習慣於跟隨他人的意見,在和別人意見不同時,會盡量避免說出自己的想法。

  • 「樂於助人」。

擁有以上一些特質的人是很討人喜歡的。他們看上去可能是最可靠的朋友、最體貼的伴侶、最盡職盡責的員工。但事實上,在照顧周圍的人或事情的同時,他們極大地隱藏甚至忽視了自己的喜好、感受或觀點;他們討好的對象彷彿成了他們世界的中心。有些討好者在親密關係中有依賴共生(Co-dependency)的問題(點擊查看名詞解釋:什麼是依賴共生關係)。


是不是所有為他人著想、體貼靠譜的好人都是討好者呢?並不是。有的人雖然與人為善,但不是討好者,他們既能夠對別人好,也能夠照顧好自己。他們不會把自己看得比其他人都重要,也不會像討好者那樣走到另一個極端,將他人放在比自己高得多的位置上。他們更能夠知道對周圍的人或事是否要付出,以及如何付出,這在他們的把控範圍內。對於討好者來說,付出則要被動得多,好像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心理學家Jay Earley認為,討好是一種人格模式,而非人格類型。這意味著,如果你是一個討好者,你可能會在生活的很多方面討好他人,但也可能只在某些情況下。你的身體里就好像有一個開關,它會被某些人/事觸發,使你進入「討好模式」。比如,你可能不會超時工作,也不會為了讓老闆滿意而反覆修改,但親密關係是你的死穴,一旦愛上一個人,你可能就會開始配合對方的時間安排和喜好,對方提出的一切要求都盡量滿足。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討好者進入「討好模式」,往往是不自覺的、無意識的。他們不覺得做個好人有哪裡不對。


討好可能是一種癮


Harriet Braiker在《討好是一種病》(The Disease to Please)一書中提到,關於討好的一個很大的誤解是,人們覺得它是一種良性的心理狀態,畢竟看起來,被當做好人總是不錯的。但實際情況是,一些適應不良的討好者,在生活中已經不僅僅是簡單地取悅他人,而是借著「做個好人」、「以他人的快樂為快樂」的名義,無法控制地討好他人,下意識地犧牲自己,甚至對來自他人的讚賞和認可成癮。當討好無法得到期待中的讚賞和認可時,他們可能會進入被動攻擊(passive-aggressive)的狀態,也可能繼續更加用力地討好,直到引起自己和他人的不適。


上述這些問題的核心,都指向一點——討好者看不到真實的自我。他們從心底里無法欣賞和認可自己,不相信自己給予自己的肯定。從本質來看,討好者的個人價值,是建立他們評價的。誠然,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希望自己被認可。但討好者對他人的認可十分依賴,只有當他們被接受、被需要、被讚賞的時候,他們才會感覺自己是好的、有能力的、值得的;而一旦他們被拒絕、被冷落、被批評,他們就會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能力把事情做好,感到自己沒有價值。


討好者心裡彷彿有一個無底洞,只有不斷從外部尋求認可和讚賞來填充它,才不會感到空虛。事實上,每個討好者的內心深處,都有許多恐懼:恐懼不被認可,讓家人或朋友失望,被人發現自己實際上沒有看上去那麼好……所以,討好者從來不敢滿足於已經得到的接納、認可和讚賞。有些討好者甚至會很矛盾地拒絕他人的誇獎。為了逃避這些恐懼引起的焦慮,他們不得不去更加努力地取悅周圍的人,進一步忽略真實的自我,從而進入惡性循環。


從討好父母的小孩(Parent-pleaser)到長大後的討好者


討好者是如何變成討好者的?許多討好者在小時候得到的是「有條件的愛」,即他們只有在和父母的需求和期望一致時,才會感到自己是被愛著的,是不會被拒絕或拋棄的。

如果他們做出合父母心意的事情,就會得到獎勵;而在和父母期望有偏差時,哪怕只是小小的偏差,父母也明顯會因此而不愉快,或是對孩子表現出不滿;當與父母的意見完全相左時,則可能會遭受嚴厲批評,或是失去原本來自父母的支持、認可、理解,等等,甚至因此被父母冷落一段時間。


長此以往,為了得到父母的愛,避免被拒絕或拋棄,孩子只好將自己原本的需求和願望壓低,讓它們變得不再重要,轉而去努力實現父母那些明確提出的或隱含的期望,甚至內化這些期望,以父母的需求來替代自己的。漸漸地,他們就會成為討好父母的小孩。


為了更深入地理解這一過程,在這裡列舉出一些討好者父母的常見類型。


· 嚴厲型


有些父母會對孩子有非常高的期望,要求也非常嚴格,給孩子立下許多規矩。孩子的腦海里從小就被釘入了兩張清單,一張上列著「必須做的事」,另一張上則列著「絕對不能做的事情」。如果做了必須做的事情,未必會得到讚賞;但如果觸犯了禁忌,則一定會被責罰。


孩子不得不在完成必須做的事情的基礎上,拚命去做得更好,去迎合父母的高期待,來爭取父母的認可。


· 自戀型


自戀型的父母很要面子。他們會要求孩子像自己一樣,在人前展示出最完美的一面,比如在人前無條件地「保持微笑」。即使孩子白天剛剛在學校被人欺負,如果在晚上的家庭聚會上看起來有些不高興,父母就會指責甚至打罵孩子,「凈在你奶奶/爺爺/叔叔/阿姨面前給我丟臉」。


久而久之,孩子會知道要隱藏自己的感受,而要去迎合周圍人的情緒。


· 脆弱型

一些父母自身的焦慮水平比較高,總是擔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各類問題。面對看起來焦慮而脆弱的父母,孩子會開始扮演照顧者的角色,小心翼翼地對待他們,怕他們因為自己的說話或做事而受傷。


上述親子關係的情況雖然各有側重,但也不是互斥的。這些討好者父母的共同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可能會有意或無意地和孩子「講條件」,操控和訓練自己的孩子,使自己的期望得到滿足,忽視孩子的真實意願和感受。


其實,這樣的情況也不僅限於家庭中;學校、社群、甚至討好者兒時所處的文化環境,都可能會對其產生相似的影響。


不想再繼續討好,該怎麼辦?


在討好父母的小孩步入成年時,討好就成為了他們性格的一部分。雖然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離開家獨立生活,但是兒時討好父母的行為模式就像會自動運行的程序,在後來的人際關係、學習、工作等方面一再重複。在比較極端的情況下,討好者會不自覺地允許(甚至鼓勵)他人「利用」自己,給自己機會來討好對方。


與其他人相比,討好者非常容易與控制者(那些控制欲較強的人)相互吸引。控制者往往希望能夠掌控事情的走向,他們是人群中比較難以取悅的一些人。而去努力取悅一個「難以取悅」的人,並從這樣的「hard模式」中要到讚賞和認可,正是討好者在成長過程中一直在做的事,這會讓他們不必面對內心關於被拒絕和被拋棄的恐懼,免受焦慮的折磨。


這也是為什麼,對他們來說,討好比改變更容易。改變現狀,意味著他們需要學著做一個「壞人」,學著「自私」,這與討好者的信念相悖。一些討好者會固執地認為,為他人犧牲自己才是正確的做法,而另一些討好者,即使意識到討好和被讚賞、被喜愛沒有必然聯繫,也會發現保持現狀讓自己更加舒適,所以他們一邊羨慕著其他人什麼都不必做就有人喜歡,一邊無法從討好模式中走出來。


一般來說,當討好者遭遇一些個人危機,比如身體或精神方面的疾病,需要他們不得不「對自己好一點」的時候,他們可能才猛然發現,在過去的生活中,幾乎所有的心力都是向外投注的;一直從別人那裡要讚賞和認可,已經無以為繼。但同時,察覺自己的真實需要比想像中要難很多,「對自己好」、「以自己為中心」更是無從入手。這種困惑,也會降低他們尋找真實自我的動力。


由於討好是一種根深蒂固的人格模式,改變一定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如前文所述,討好者改變的動力通常不高,這就更加需要討好者正視自己的問題,不斷審視自己的恐懼,以及投入時間、精力及耐心。


解決討好問題的終極辦法,是自我確認(Self-validating)。我們說過,討好者所缺乏的,是看見真實的自我。所以,無論在過程中使用怎樣的方法,討好者最終需要做到的,是能夠擺脫對於來自他人的讚賞和認可的依賴,自主確認自我的價值和需求。

如果你是一個想要找回自我的討好者,以下是一些可能會有幫助的小tips:


1. 一步一步來。

不要試圖立刻改變,那樣做你很可能會被自己內心的恐懼嚇到。


2. 承認及了解自己的「討好模式」,接受自己的現狀。

明確地列出,自己會在什麼情況下、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討好別人?在討好的時候,自己的感受和動機是什麼?如果感到有困難,可以使用自助類書籍,或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幫助。


3. 有意識地關注自己的需求,以及這樣做所引起的不適感。

一上來就問自己想要什麼,可能會讓你大腦空白。做一些具體的練習,比如和朋友出去吃飯時,堅持點一道自己喜歡吃的菜;試著拒絕他人。一開始你可能會不舒服,但重要的是,你需要去分辨,這種不舒服是由於不習慣造成的,還是真的發生了什麼傷害自己的事。


人生這麼短,與其做一個辛辛苦苦的「好人」,不如做一回真實的自己。


以上。


原文發表於:總是忍不住取悅別人,為什麼?

----------------------------------------

「KY教主將於近期停止更新我們已經搬家到機構賬號「KnowYourself」歡迎關注新號「KnowYourself」查看更多相關文章及回答


歡迎關注微信公號knowyourself2015,查看更多內容:

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會喜歡的心理學科普。


References:

Braiker, H. (2001). The disease to please: Curing the people-pleasing syndrome. New York: McGraw-Hill.

Earley, J. (n.d.). The people-pleasing pattern. IFS Growth Programs. Retrieved January 3, 2016.

Lancer, D. (2015). Are you a people-pleaser?. Psych Central. Retrieved January 3, 2016.

McBride, K. (2011). Do I have to be nice to people who are mean to me? Psychology Today. Retrieved January 3, 2016

Sapadin, L. (2014). Raised to be a pleaser. Psych Central. Retrieved January 3, 2016.

Seltzer, L. F. (2008). From parent-pleasing to people-pleasing. Psychology Today. Retrieved January 3, 2016.

Stoneson, A. (2013). What makes a people pleaser. Labyrinth Healing. Retrieved January 3, 2016.

Wilding, M. (2015). 6 tips to stop being a people-pleaser. Psych Central. Retrieved January 3, 2016.


題主您好,根據薩提亞理論,人與人在交往過程中會有四種應對策略:
1、討好型:壓抑自己真實的需求感受,以他人喜好為標準,通過迎合他人保護自己不受傷;
2、超理性型:不近人情,絕對理性的分析一切問題,實則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得受傷而將自己的感情、情緒封閉起來;
3、指責型:將一切問題歸咎於對方,保護自己不受傷;
4、表裡合一型:心理與行為統一的狀態。

四種應對策略沒有好壞之分,只是方式不同。表裡合一對我們個人來說是最舒服的。我們每個人都會不同程度的運用四種應對策略,而且大多數人對不同的人也會採用不同的應對策略。

@羅林的答案中已經將討好型人格描述的非常清楚,此處我大概講一下在諮詢過程中如何幫助客戶,以及在生活中我們如何幫助自己來調整這一應對方式帶給我們的負面影響。

在過去的生活經驗中,我們逐漸養成了討好型人格,這一應對策略一定程度上幫助了我們,讓我們可以更好的生活下來。可能幫我們贏得了父母的一個笑臉,可能贏得了一些朋友。隨著我們的成長,這一策略帶來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逐漸讓我們不能承受,帶來很大痛苦。我們有想法想改變它,但是共處這麼久,一時不知如何改變。在我們決定要逐漸遠離這一模式時,可以靜下心來,對它說類似的話:「謝謝你,過去幫助我很多,但是,我已經成長到另一階段,目前這樣的狀態帶給我很多困擾,所以,要說再見了」。

說完再見之後,我們來看一張圖(之前針對討好型人格做的案例分析圖,不好意思是繁體字~相信大家都能看懂,就不改了)

這是我們內在行為想法的一個冰山模型。題主,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最上一層的外顯行為,可能是放下自己的急事去幫別人,放棄自己的觀點迎合他人。
接著一層是應對方式,包括開始提到的討好型、超理性、指責型、表裡如一四種模式。
第三層是感受,比如您在迎合他人時是什麼感受?可能是開心、放心,有安全感的感覺等,此處您可以想最近發生的一件您迎合他人的事,對於此事,您最基本的感受、情緒是什麼,可以寫下來。
第四層是感覺的感覺,請您感受一下,在上一層的開心、安全感之下,您更深層次的感受是什麼,可能是壓抑感、悲哀感、委屈、焦慮、累的感覺。(在諮詢過程中,這些是需要諮詢師逐步引導您自己說出的,此時我這樣直接寫出來會給您暗示的感覺,是不對的,不過目前沒有想到更好的說明辦法。。)
第五層是預設立場、主觀認識,比如題主主觀上可能認為只有順從、迎合他人才能獲得愛,才能得到價值肯定,否則會受到傷害。
第六層是期待,我們期待關愛與認同等等,這種愛與認同可以來自自己和他人。題主現在可能的狀態是不斷壓抑自己,以迎合他人獲得他人的認同和好感。其實,這種認同也可以來自我們的自我認同,相比外部認同,自我認同更為可靠,而且源源不斷(知易行難,與題主共勉)。
第七層是每個人心底的渴望,被愛、被認可、有價值感、自由等等。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渴望追求這些。題主自問心底的渴望是什麼?結構上看很簡單,在諮詢中這是深層次的討論,一步一步來。
第八層是自我,拋開學業、工作等等一切標籤的那個我,它是我們的生命力與精神力,拋開一切的標籤,依然相信我們是有價值的。有時,迷茫糾結來源於不自知,看清楚了 看明白了 會更有助於問題的解決。題主可以根據冰山模型自我剖析,看清哪裡卡住了,為什麼明明都快憂鬱了,還是忍不住取悅他人?明明不願意,還是要取悅他人。看似不符合外在邏輯思維,但必然有其內在原因,或者說情緒邏輯。
謝謝您看到此處,如果進一步問題請評論或私信,歡迎交流~


分享一個違背日常認知的思維,會有很大幫助。建議把本文認真看完~

如果我們想要長期的、健康的人際關係,最基本的目標,是通過關係被了解。被了解,而不是得到認可。
——David Schnarch

上面這段話,是在哈佛大學幸福課上聽到Tal引用的。

很神奇,把被對方了解當作首要目標,反而能更好地促成理想的人際關係:包括家人、朋友、領導和下屬、戀人等一切關係。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慣常的思維方式是:我要獲得對方的認可,我要讓ta喜歡我(這裡是廣義上的喜歡)。

而讓對方認可我們的方法,是儘可能表現得完美,或者說表現得符合對方的期待。

難道不是嗎?難道不是表現得好,才能擁有親密友好的人際關係嗎?——包子們/老好人們忍不住紛紛舉手發問。

嗯,確實很違背日常認知。接下來會解釋為森么。

【不再是得到認可,變得完美,而是作為一個人被了解】

Tal說,「尋求被了解,而不是被認可」,這改變了他和妻子以及和學生的關係,讓他變得更加快樂。

剛開始教書時,Tal非常希望學生認可自己、喜歡自己。這給了他很大的壓力,他希望處處表現得像個完美的好老師。

後來他轉換了注意力:

我仍然希望被喜歡,但我主要的注意力在於我希望學生了解我。不再是得到認可,變得完美,而是作為一個人被了解。

他開始表達真實的自己,而不是想著:這樣會不會讓學生厭惡?這大大地促進了Tal的教學,他更喜歡教課了,自己如釋重負,和學生的關係也變得更健康。

Tal和學生之間態勢的轉變,同樣適用於朋友、戀人之間。

【人際關係中,優點讓我們靠近對方,缺點讓我們變得親密】

為什麼被了解比被認可更有用?

首先,沒有任何人身上的所有特質,是完全令對方喜歡、認可的。

沒有人是想找一個完美的朋友/戀人的。一般來說,優點讓我們靠近對方,缺點讓我們變得親密。(我覺得我像一個哲學家hhh不允許反駁)

Tal強調的,是在人際關係中,對自身優點及缺點、光榮與陰暗等的表達——這意味著敞開心扉。當然,不是一上來就告訴對方我有多少多少缺點,而是逐步地、循序漸進地讓對方了解自己:好的壞的、真實的。

Tal指出,一段健康的人際關係,需要我們表達自己的特質及想法,而非長期抑制自己來求得認可。被了解意味著表達自己,被認可則是要取悅別人。

其次,理想的人際關係,並非沒有衝突、沒有失望的關係,一段從未爭吵過的人際關係,往往很大可能存在過多的隱藏與妥協。

短期內,歌舞昇平和諧美好,長期來看會一潰千里。沒有人可以永遠帶著面具、小心翼翼地生活。

再次,我們的擔憂在於,表達真實的自己,會引來厭惡,導致關係的崩毀。

對於這一點,Tal說:表達自己,更可能收穫健康的人際關係,當然也可能衝突以至崩壞,但後一種可能很少發生,概率非常低;但如果一味求得認可,失敗是肯定的。

事實上,拿朋友、戀人來說,每次爭吵,意味著更加了解對方,關係往往會加深。——當然,也可能徹底吵崩,或者心存芥蒂。但大部分情況下,會更加深一層。這取決於後續的處理方式,以及爭吵事件的性質。

【以妥協來避免衝突,只會復刻衝突,並引起更多的衝突】

Tal說的,主要是人際關係中個人特質、想法方面的表達。

我還想說一點,除了敞開心扉,表達需求也非常重要。即使自己的需求與對方有衝突,也不可以隨意妥協。

老好人/包子在人際關係中,往往妥協於對方的需求,盡量避免衝突。

短期內會現世安穩,長期卻會不斷出現新的問題。曾經妥協過的,之後想翻盤只會更艱難;而且還會有需要繼續妥協的需求。

以妥協來避免衝突,只會復刻這個衝突,並引起更多的衝突。

至於怎麼改?試試上文的思路(我也在實踐,包子本包在此):

1、

接受這件事:衝突是一個客觀性存在,避免不了。表達正當的需求,不會影響長期關係。如果影響了,也只能說明對方非我族類。

2、

一開始表達需求,於我們是一件陌生的事情,會恐懼會慫。恐懼是必然存在的,但多嘗試幾次,就好了。你會發現,並不會發生可怕的事情。問題基本都會得到解決。

【雙方需求的衝突,表達之後,不一定會引起實質性衝突】

再打一顆關於需求的栗子。

我實習面試之前,看到崗位需求是每周5天。我跟基友表示:我會妥協於他們的要求,雖然我忙不過來。

基友說:你可以表達你的需求,他們自己會考量。而且未必不會答應你。

這裡需要插一句話:尋求被了解,而不是被認可。這個認知,讓我在面試的時候,覺得壓力小了很多。

最後,單位答應了每周到崗3天以上即可。那是最忙的一個學期,如果當時真的妥協了,中途肯定會發生更大的衝突。

事實上,在表達需求之前,包子我就編造了一個想法:別人必須需要這個,我必須妥協。實際上呢?表達一下自己的需求,並不會怎麼樣,大多數人都留有商量的餘地。

僅僅是需求的衝突,表達之後,並不一定會發生實際性衝突。

總結:

如果我們想要長期的、健康的人際關係,最基本的目標,是通過關係被了解。被了解,而不是得到認可

這一認知,同樣適用於表達需求,而不是妥協自己以求得認可。如果一開始就害怕衝突,只會復刻這個衝突,並導致更多的衝突。而這些在一開始就可以避免。

這個思路,對我這個包子本包,確實特別有用,希望對你也有啟發。

祝大家都好起來呀~ヽ(??▽?)ノ

————————

感謝閱讀,我的其他學習類乾貨也很值得看喔~

開了個微信公眾號:高冷冷。內容包括:學霸養成丨思維丨心理丨方法論。

微信後台回復「筆記」,教你:從哈工大化學跨考到北大中文系,我是如何做專業課筆記的;回復「讀書」,教你1小時讀60~100頁書的方法;回復「早起」,教你:我如何在沒有鬧鐘的情況下,十年如一日六點起床。搜不到"高冷冷」的話,試試搜「gaolengleng2017」。


感謝@murph小天使,找到原答案出處了。大家給原作者贊和小紅花。
【發現自己在交談中通常是「逗人開心」的角色,是好事嗎?】Habit:可能只有別人對你笑你才有安全感,你總是用幽默去潤滑你的人際關係,這…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637909/answer/25255456 (分享自 @知乎 安卓客戶端)

ps:這個答案不是我寫的,但有幸轉載,有些旁友發私信和我討論「討好」的苦惱,有些沒及時看到,有些自己汗顏不敢回答。時至今日,我已經很少再看這個答案了,因為它終於不再那麼困擾我了。也許是因為有了不管怎樣都站在我這邊的朋友,能完全信任和託付的人。2016年年末的時候,我的心理醫生說,你想讓所有人喜歡你,你就會不經意討好別人,討好別人是不舒服的,你要承受這個不舒服。同樣的,如果你想要個性,你就要接受有人會不喜歡你。所以,看你的需求和選擇咯。
-----------------
【題主沒有看過這個答案嗎!這個問題以前在知乎提及過,我當時就保存了這個答案,並提醒自己每天看一看,現在搬運給題主。】

正文:
可能只有別人對你笑你才有安全感,你總是用幽默去潤滑你的人際關係,這樣別人就不會對你有惡意甚至疏遠你。


你過多「幽默」會使你慢慢的遺失自我,你會慢慢的變得越來越壓抑,感覺跟他們說話會有微妙的不爽,但你沒發覺,因為這樣你會感覺到很安全,舒適,你幾乎可以忽略你的不快,有時你還會對這樣的融洽關係而沾沾自喜。


但當次數增多的時候,你的不爽就逐漸明顯,開始不喜歡跟他們說話,但你為了繼續維持你的穩定關係,你只能笑,只能幽默,不開心的時候你也可以幽默,因為你總害怕爭吵,害怕不和諧,害怕他們對你有敵意,你的幽默恰好打消了你所有顧慮,有時候這樣總會有一種錯覺就是你總覺得你和每一個人的關係都很好。


但你對自己的人際關係很敏感,當你受別人惡言攻擊,或者沒人在你驚恐的時候幫你一把,你會感覺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然後刻意疏遠這個人,甚至故意不和他說話,你的內心總是不安定,你希望能和每個人和諧相處,對於安全,無慮的交往環境的嚮往,你開始主動跟他說話,雖然你很多不爽,或者他主動跟你打招呼,你就會很快原諒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自己跟別人搞好關係,然後自己跟別人能有一個安全,穩定的關係。


我覺得你可以做的更自我,但自我的前提是你必須有穩定人際關係,找一個關係密切的好友,可以傾訴的對象。


學會拒絕,雖然你害怕你的關係會變壞,一味的迎合會喪失你價值,更是讓別人認為你很沒有想法,更不會感激你。


學會去分辨你人際關係,別看有些人整天跟你嘻嘻哈哈,其實他都是把你當聊客,因為你幽默。一旦你有困難,這種人就很容易分辨出來,他們大多是見死不救的常客,雖然他經常求助你。


學會用心情去和別人說話,高興就跟多說兩句,心情不好,就不要刻意去敷衍,雖然有時氣氛很尷尬。

少用幽默,雖然你感覺很管用,因為在興奮中你很容易遺失自我,掌握幽默這個度,不能泛濫,不然就變成取悅了。

好了,就寫那麼多,想到再來補充


原因的部分前面的答案分析的很詳細,

我們整理了心理治療師Susan Newman Linda Tillman 提出的堅定自我意願的8個方法,希望能夠幫助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停止取悅他人。

歡迎關注我們的知乎機構賬號:簡單心理

預約專業的心理諮詢服務請戳我們的官網:簡單心理


我也曾因此而十分煩惱,每每想到這點,都會覺得難受,覺得自己很卑微,不正常,快憂鬱了。

直到有一天,我決定認真地想想這件事:
為什麼我就這麼喜歡取悅別人呢?
答案居然很簡單:因為它讓我覺得快樂。
所以我為什麼非要強迫自己,就是不能讓自己去做快樂的事呢?
既然我這麼喜歡取悅別人,那這就是我的終生使命!

從那以後的每一天,我不再禁錮自己,隨心所欲地取悅別人。朋友的事,那肯定是比自己的事更要上心,能幫到朋友就讓我無比興奮。工作的時候認真主動,這完全是情不自禁,誰讓我這麼喜歡討好領導呢。自己的夢想,本來才懶得動手,但是一想到也許能讓素昧平生的用戶覺得很棒,一下就從周六早晨的被窩裡爬了出來。
唯一要注意的是偶爾要敏感一點,不要反而惹得人不舒服,滿足自己的同時也要稍微照顧點別人。至於對方是否感謝我,這些我就不管了,反正我已經爽到了。不過大家確實都很照顧我,真的對我很好。感覺自己一直是幸運的。

以後每每想到這點,我都會覺得開心。因為我能感覺到我很重要,不同凡響,是個很棒的人——畢竟我肩負著這個神聖而重大的的終生使命。不過漸漸覺得,其實對每個人,它都是最重要的使命之一:
不是取悅別人,而是喜歡自己。


漢語是博大精深的。同樣是「取悅別人」這四個字,但是不同人運用,完全是雲泥之別。
現代生活中,很多人奉行雞湯學,信奉要愛自己,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你,學會愛自己等等……
我在一些回答中也勸過一些題主要學會照顧自己,但是我這裡說的「照顧自己」與雞湯學裡的愛自己之類的並不一樣。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要學會取悅別人,這是一種極為難得的才能。題主以及其他有著這類迷茫的人,迷茫之處並不在於「取悅別人」本身,而在於你們根本不知道為何要取悅別人,尤其是一些對別人的取悅還傷害了自己的利益和感受的情況下,你們很迷茫。
曾國藩人生跌宕起伏,從理學大師到法家巨擘,最終皈依黃老。早年他在長沙組織團練的時候,理學學究氣非常濃重,不會為人處世,不懂如何取悅別人,導致他和他的湘軍處在非常困難的境地,他每一次敗仗,都會引來全長沙城乃至全湖南省官僚的嘲笑。嘲笑倒也罷了,關鍵是在軍費和糧草方面整個官僚系統處處掣肘,他因此還損失過一些優秀將領(由於各地為據不去幫助湘軍打太平軍)。
等到曾國藩丁憂在家,足足待了兩年,他終於有了時間和空間深刻思索過去這麼多年的艱辛,他終於在黃老之術中找到了答案。等到他丁憂結束,重新出山,立即著手修復和各地各級官僚的感情,儘力取悅他們,從而為湘軍大發展贏得了廣闊天地。
然而,曾國藩取悅別人,並不是媚骨,更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而是他深刻洞察了人性之後,為自己「內聖外王」事業所做出了優化策略調整。
題主的取悅別人,想必與曾文正公水平相距甚遠,但是已經比許多其他普通人強很多了。
取悅別人並不是壞事,高超的取悅技術其實還需要很多練習。然而,取悅別人你是為了什麼,希望你仔細想一想。如果你知道了自己的目標,你會發現,其實很多時候的取悅別人是毫無意義的,而很多時候取悅別人又是很有意義的,你內心自然就會做出選擇,也就不再迷茫了。



一、什麼是情緒成熟Emotional Maturity?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一些人,他們總是那個麻煩製造者,他們時常使用責備式的語氣,充滿攻擊性的語言風格,然而另一方面又極度脆弱和需要別人的關愛,生活中遇到的一點點小事在他們心理都會掀起驚濤駭浪,這些負面情緒久久不能在其心裡消失。
筆者打算在這裡試著說明,「情緒不成熟」從哪裡來,如何甄別一個人是否情緒成熟,其對人一生當中的影響,及如何改變自己,走出這種困境。
情緒成熟的定義:情緒成熟是一種獨立面對人生中遇到的各種各樣(包括好與不好的)問題的能力。
這關係到停止責備他人,擔負起責任,積極地面對生活,勇於表現出自己的正義感。
情緒的發展階段:
Stage 1 :嬰兒期------"Am I getting enough?"
Stage 2 :少兒期------"Am I good enough?"
Stage 3 :青春期------"Am I being, doing, having, learning, growing enough?"
Stage 4 :成人-----"I am enough."
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從
Stage 1:totally dependent 嬰兒期,生活無法自理,完全依賴照顧者
--&> Stage 2:gradual breaking of that dependency 少兒期,逐漸脫離依賴
--&> Stage 3:a sense of autonomous independence 青春期,開始發展獨立性
--&> Stage 4:inclusive interdependence 成年期,相互依賴
其中任何一個階段的需求沒有被充分滿足,個體情緒發展就會停留在那個階段。反過來說,當一個階段的需求被充分滿足後,孩子自然會成長,尋求下一個階段的發展。
有時父母會在孩子還沒有準備好前期待並要求孩子像一個成年人一樣(出於他們自己不成熟的心理狀態)。一個常見的結果就是:在孩子成年後會隱約覺得自己是需要被保護的小孩,卻需要無時無刻不把自己掩飾成已然長大的樣子。
然而成人的世界裡已經不再允許兒童行為了 。可以想像一個年滿18周歲且情緒不成熟的「孩子」在面
對一個比童年環境複雜得多的成人世界有多麼可怕!
他們可能因為生活中的壓力迅速表現出像被寵壞的兒童或青春期少年一般的行為,情緒失控,敵對,需要被關懷和理解。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來自一個網友的個人陳述:

例一、今天一個人來到你在的城市,來到你宿舍樓下,本想給你一個驚喜,沒想到收到的卻是一條讓人心灰意冷的簡訊。"又殺來了,不好意思,我正在廣州面試,讓你撲了個空"。
2015年,我們在一起六年了,可是2014年對我們來說似乎是個劫,這一年你先是突然不理我,我的驕傲指使我等你主動聯繫,於是我就錯過了新年的祝福和生日的祝福,實在沉不住氣的我還是先給你打了電話,你說之所以不聯繫我是因為那晚你主動掛了電話後怕我生氣,之後就不敢打了。你知道我是如何度日如年地在等你電話么?之後我到你家大鬧了一場,很抱歉又在你父母面前讓你難堪了,可是如果我不聯繫你你就真的會因為主動掛了電話這件事放棄我們的感情么?3月份的時候我跑到北京來找你,我求了你一整天說我們和好吧,最終我們和好了,前提是我要對你說的話言聽計從。雖然我心裡也有委屈,覺得明明是你主動放棄這份感情的,卻要我委曲求全來挽回,也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里。我們複合後你把之前每天不記次的電話縮減到了每晚十點後,每次都只是說一兩分鐘…… 9月30日,又是異地戀衝突的慣用模式,我們簡短的通話,你讓我睡覺,我掛了電話後給你發簡訊說我等你,等你忙完睡覺前在說兩句,但是我卻不知道你已經關機了,臨近凌晨一打電話我崩潰了,誤會你是為了逃避我才關的手機。於是我又傻傻地撥了一夜電話,聽了一夜移動關機的特質錄音。第二天,我給你發了簡訊說去北京,剛到高鐵站接到你的電話,我知道是我誤會了,心裡一下子覺得很愧疚,但是自尊心還是強迫自己跟你吵了幾句,那天晚上我早早躺在床上準備為前一晚的不愉快道歉時,手機響了,你第一句話就說我們分手吧。你知道么,聽到你這句話時我的嘴角都還掛著笑,而那笑容本來是用來跟你撒嬌的,於是表情僵在那裡……見面後你沒有讓我留下,而且把我攔在了北京西站,你說你今天的任務就是把我再安全送上回去的車。我聽話回家了,聽話的結果是再沒有了和你通話的權力。從那之後……我只是喜歡一個人,我只是想看看你,我有什麼錯。

責備是一種過度的防禦反應,當人們抱怨或責備時,其實是在說:「不關我的事,別怪我,不是我的責任。」 「我受到了虐待。」我們責備時,是在拒絕某事,並失掉了我們的正義感,流失了力量。
這種以自己為中心、自戀,通常來講是兒童時期的特點,他們總抱怨生活沒有讓他們滿足,他們需要特殊的照料,度過這種心態是長大的一個重要部分。
女主角強烈的需要男朋友無時無刻的呵護,她很幸運,擁有了這樣一個人,可以呵護和包容自己的驕傲,在戀愛開始時是非常幸福的。
半夜給男朋友打電話沒打通,她感到強烈的不安。但不妨推想,接下來打通電話時的開場白必然又把男朋友責備數落一番。當感情遇到麻煩時,男朋友開始逃避這段感情,這給女主角帶來了巨大的不安,覺得自己已經失去了對對方的控制。女主角先是驕傲等待男主角向往常一樣來主動討好她,可是這一次男主角沒有。女主角在陌生的城市裡沒有朋友,孤單一人更加需要對男朋友依賴。在向男主角道歉時消耗了女主角巨大的心靈能量,她體會到一個人如何「低到塵埃里」。
需要提示的是,在感情很好時,不成熟並無大礙,而當感情遇到麻煩時,來自一方甚至雙方的不成熟可能使這段關係結束。
他們總是強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受害一方,而不能意識到自己對別人造成何種傷害。所以他們在向別人哭訴自己的經歷時往往得不到相應的同情。

情緒不成熟的標誌
1.很少真誠地讚美別人。
2.經常能感受到恨意,難以原諒別人。
3.易受周圍人的影響。
4.不能獨立,渴望有人無時無刻地陪在身邊。
5.更需要別人的關注與稱讚,甚至花費大量精力引起他人的注意,獲得滿足。
6.極度以自我為中心,自私,無法真正扛起自己的責任。
7.對於他人對自己做了什麼高度敏感,卻看不到自己對他人做過什麼。如果他們認為你對他們做了錯事,會施以報復。然而卻期待你去寬容和接納他們的無理行為。
8.像是陷入泥潭一般,無法擺脫不良情緒。
9.對生活中遇到的不公正待遇或他人的愚鈍行為有被迫害感。
10.會控制自己周圍的世界,包括人和物,使一切都符合自己理想中的樣子,而不會接受現實並用自己的努力積極改變現實。
11.經常為自己辯護。
12.在未了解某人之前已給對方下了判斷。
13.看待他人時善惡分明。
14.無法容忍別人的錯誤。當他們認定自己是正確的時,是無法容忍別人的任何意見的。
15.經常被情緒控制,而非控制自己的情緒。
16....

例二、小P,53歲,已退休賦閑在家。是個大家眼中所謂的「情商」低的人。
她的朋友W想和她一起租下一處店鋪開服裝店,由於缺人手遂想拉她一起合夥幫忙,她從心裡不願意,可是又不敢直接拒絕,於是應付著答應下來。後來店鋪開張,由於小P已經與W承諾在先,經常不去擔心暴露自己,去的次數太多她又著實不願。只好敷衍每周去店裡幫忙一次。小P與家人談起這件事時只說:「我這是情商高,不得罪人也不委屈自己。」後來店裡逐漸忙了起來,W經常叫小P來幫忙,小P偶爾以借口不去,後來沒有借口可尋只好不接電話。由於店裡缺乏人手,W的生意很快開始賠錢,W開始怪罪小P沒有履行承諾。隨著生意失敗,友情也隨之破裂。從此兩人再也不相來往。
這個例子中的女主角害怕暴露出自己的本性。小P由於害怕暴露自己的本性做了一系列的補償行為來自我保護。這些行為並不是她們內心愿做的。不成熟的人可能經常需要靠撒謊來維持一種表面和諧的人際關係。另一方面:禮貌地拒絕別人並不會傷害友誼,可以拒絕別人的人內心非常自由。而「禮貌地拒絕」顯然不在小P的技能列表裡。由於這種錯誤的自我保護策略,小P並沒有在問題最初產生時將之解決,只是把今天的風險推給了明天,讓風險放大了。她感到很難拒絕別人而不得不委和,靠此來維繫脆弱的友誼。後來隨著W越來越頻繁地叫小P去幫忙,小P終於無法對付自己的承諾了。

情緒不成熟的人可能每天都要執行大量無效的行為來掩飾自己的受害者身份,表演自己的強大。這種自我保護策略帶來的後果非常糟糕,這更像是把自己的心靈囚禁在一個籠子里來阻止外界的傷害,但同時也把你與周圍世界割裂開了。
在過度保護自己的同時,缺乏安全感和不成熟的人可能也會欺侮和貶低他人。因為他們經常感受到自己被欺侮或迫害,儘管這種感覺往往並不是真實的。欺凌和厭煩是一個少年和兒童階段具有的特徵,突然被激怒,欺騙,撒謊,熟練的偽裝來避免暴露自己的本性,逃避責任。
他們錯誤地認為成熟和承擔是一種需要逃避的負擔。拒絕承擔任何責任阻止了自己向建設性方向的改變,使他們總是在難過和氣憤中徘徊。
不成熟的人傾向於認為自己無法改變環境,「現實就是這樣,我只能這麼做。」「你不能改變環境,只
能適應它」這正是他們常掛在嘴頭的話。


情緒成熟的標誌
1.給予別人愛,同時也能收穫愛
2.具備獨立處理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3.能正確地處理不良情緒並從經驗中反思與進步
4.情緒相對平和,沒有大起與大落
5.更善於處理情緒,顯得有彈性,能很快讓不良情緒過去,並用積極地視角解讀,面對下一次挑戰。
6.對待他人的錯誤和瑕疵能採取開放態度,能夠原諒別人,不會記恨在心。
7....

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他的《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中把人
的需求按從低到高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雖然現在很多實驗表明這種分類並不準確,但本文暫且引之一用。
書中談到:人的自我發展程度越高,就越能輕鬆地駕馭那些低級的需求,如安全感,歸屬感。他們把這些需求看做生命的一部分,但不會深陷其中。過分地強調那些低級需求,排斥和輕視他人,將使我們的生命失衡。長期的失衡狀態,比如說一個逃避,拒絕,壓抑的工作狂,他們表現出的行為像是一種強迫性的補償。

另摘錄一段馬斯洛的《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中譯本(注1)書中的話:「...不會經常體驗
到敵對,仇恨,暴力,惡意和破壞性攻擊。他們並沒有失去他們的憤怒或攻擊性,但這種憤怒或攻擊的性質卻常常轉化成了義憤、自我肯定、對被剝削利用的抵抗和對非正義的憤怒,也就是說從不健康的攻擊轉化成了健康的攻擊;比較健康的人似乎都遠遠不是那麼害怕自己的憤怒和攻擊性,因此當他們表現自己的憤怒和攻擊的時候,就會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完全的成熟在於喜怒哀樂都僅取決於自身的態度而不依賴於別人和環境。他們並不是失去了感覺,他們的感受更加緩和且準確,很少因強烈的情緒而失去自己的正常的判斷。他們在多數時間裡都處於一種鬆弛而有彈性的狀態,不會被不良事件激起防禦式的反應,並能很快讓不良情緒消失,專註於當下的問題。他們在行為上顯得更加誠實與真摯,不以自己為中心,他們不羞於或恥於暴露自己的內心,那正是他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不成熟的人呢?如果仔細審視她們的心靈,更像是一個受害者,一隻驚弓之鳥。他們在遇到外部刺激時,會表現出應激式的防禦反應,以責備來逃避可能帶來的傷害,他們的行為和成長都趨於靜止,很少達成任何自我突破和改變。
一個人越健康,就越能體會到別人的處境和情緒,併合適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健康的人會為朋友的成功而高興,對野牛衝來恐懼,對不公正而憤怒,為心愛的人離去而悲傷。
他們接受並承認所有好的和不好的情緒,並採取積極的回應。他們可以看到自己對他人的影響。他們可能也會失去自己重要的東西,但不會被這種不良情緒所消耗,他們繼續前進,把自己的人生看成是一序列個人自主選擇的結果,把生命看成充滿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不成熟的人不願經歷所有的情緒,他們壓抑自己的不良情緒。
成熟的人並非不會憤怒,他們不懼怕自己的攻擊行為,因此一但表現時也更加酣暢淋漓。與之相對的是不成熟的人,雖然常常表現出哀鳴式的攻擊行為,比如責備,但是他們心裡卻對憤怒和攻擊無比恐懼。
成熟的人不需要像兒童一樣獲得立即的表揚,他們看待事物不會非黑即白,非對既錯,非好即壞。看待人時不會非陌生即摯交。

二、為什麼我情緒不成熟?

事實上,很多成年人都處在一個不成熟的情緒階段內,請看下例:
例三、Selma,一位中年母親,在國有企業工作,她的丈夫J是一名當過8年兵後退伍轉業的軍人。她有一個5歲的孩子小L,還需要貼身照顧,但由於家裡經濟不允許,她只能帶著孩子上班。工作當中的人際關係複雜而充滿惡意,Selma經常會感受到同事排擠她,她沒有知心朋友,丈夫也並不能理解她的內心,對她不聞不問。每天下班回到家中時,她心裡充滿了空虛感,平時乖巧可愛的孩子也顯得可恨起來。Selma甚至有時覺得是孩子拖累了她,在廚房做飯的時候看到孩子進來找媽媽,她恨意頓時湧上心頭,大聲呵斥孩子:「出去!!」。孩子頓了頓轉身走了出去,過了一會看到孩子又進來Selma勃然大怒把他呵斥出去並把廚房門鎖住。
Selma對孩子的任何一點「不懂事」的行為都施以懲罰。
因為丈夫不能理解她,Selma對丈夫也吹毛求疵,並經常惡言相向。丈夫犯了小錯也橫加指責且不讓丈夫還嘴「犯了錯還不讓人說!?說說你,教育教育你不對!?」丈夫無法忍受,回家越來越晚,在家裡時也總是想「躲避」到外邊,Selma認為丈夫自私且不負責任,甚至懷疑丈夫在外面已經有了外遇。
他們每天都會吵架,吵架時Selma為了不影響孩子,把孩子鎖到另外一個屋子裡。孩子覺得是自己犯的錯讓父母不高興,感到難過和內疚。
孩子小L進入青春期後顯得孤僻而野心勃勃,時常有不滿足感,且經常感到來自周圍的敵意。
小L在高中時交了一個女朋友,可是3個月後就分手了。他不能主動給予愛,希望女生主動,女朋友犯了小錯就懷恨在心,不能原諒。
小L沒有和人溝通解決問題的潛意識工作模型。在兩人產生隔閡後,小L心裡一直在生女朋友的氣,沒有第一個去道歉也沒有給女朋友一個台階下。冷戰後感情變得越來越沉重,直到雙方都變得冷漠起來。
小L在進入二十歲後感覺自己還沒有長大,需要粉飾自己不成熟的一面,假扮自己已是成人。小L與母親Selma和父親的關係都比較淡薄。對建立家庭和即將來臨的責任感到恐懼。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主要通過兩個方面:
(1) 父母(基於自己不成熟的心理)期待或要求孩子
如果小時候父母當中一方是一個情緒不成熟的人,你很可能不會有健康與和諧的成長環境。中國的父母都要求孩子聽話、懂事。「不要像個小孩一樣!」而忽略了他們本身就是個小孩子,為什麼要要求他們像成年人一樣呢?
(2) 孩子缺乏一個成熟的行為模型來模仿
這個例子里小L與女朋友交往時,其潛意識工作如下:
我需要被關心,被給予;(無法關心,給予他人)
不安全感,我不能向對方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我只有故作堅強,若我有了權力才能讓她不離開我。
這種令人窒息般的自我發展經歷部分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有那麼多自我障礙和自私的行為。有些個體在長大後,這些在童年時未被滿足的基本安全需求被一些無止境的需求替代符號作為補償,如金錢,地位,權力,控制,名望,讚揚聲,被接納。
然而在這個涉及到兩代人的例子中我們並不能把後果全部指向Selma的不成熟,大部分的婚姻問題都來自雙方。丈夫J是個「大老粗」式的軍事迷和政治迷,所謂的大男子主義,只熟悉男性世界的規則,不能讀懂妻子的心思。J很難與Selma進行有效的談話溝通,因為她經常被情緒控制,很難去和一個被情緒操控的人去講道理,Selma總覺得自己是對的,世界在敵對她。她時常有受迫害感,責備別人,越責備別人其力量就越流失,使自己的內心更加敏感脆弱。
她嫉妒別人擁有快樂,而她的內心孤獨而困苦不堪。於是變得性情乖戾,充滿仇恨,懲罰自己周圍的人。
因為Selma的寂寞,她的生活滋長出了一系列的補償行為來充實自己。

三、如何變得情緒成熟?
我們的責備行為往往是一種無意識的,應激式的行為。比較焦慮的人往往記不住對方的名字,因為化解焦慮佔用了絕大部分大腦能量。當我們遭遇不良事件時,強烈的侵入式的情緒使我們大腦部分功能失效,無法適當地回應對方。事後反覆琢磨才慢慢意識到剛才自己的失禮。同時因為我們處於妄想中,我們的精力被錯誤地集中在解決本不存在的問題上。這一過程損害了與人交流的能力。

這種不健康的情緒狀態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毀滅般的打擊,如何改變自己呢?

下面一些行動或因素可以幫助你, 這裡按重要性從大到小排列:
1.自己願意在多大程度上變得成熟
願望越強烈,變化就越徹底越快速。我們越願意在更大程度上改變自己,就會越來越多地看到之前我們無法看到的,對他人造成的傷害。有時甚至讓自己震驚。
2.試著減慢自己說話的節奏
3.謙卑待人
4.找到一個積極的對象,模仿其行為
留心觀察一下自己身邊那些朋友最多的人,他們和你的行為有何不同之處?他們是不是每天都保持著開放態度,是不是經常被激怒?他們發簡訊聊天時是不是經常開你玩笑還帶著^_^(笑臉)的表情符號?是不是經常主動稱讚別人?是不是主動光顧你的個人主頁和你打招呼?
找到一個你一直真正欽佩與欣賞的人,他/她的行為舉止可能總是溫潤有禮,尊重他人的自尊,賦有同情心。尋找和他/她共處的機會,模仿會自然發生的。
5.找到一個消極的對象
把Ta作為鏡子,從Ta的身上識別出自己類似的行為模式與局限,反思自己什麼時候會表現出情緒失控行為。我們越焦慮,就越難以認識到自己當下的攻擊行為,但隨著進步,這會變得容易。認識到的越多,改變就越廣泛。當別人冒犯了我們時,思考一下我們是否對別人也做過同樣的事?當我們意識到後,難過的感覺馬上降低了。
6.擴展你的社交圈,找到那些你願意獻出最好的自己的人與之度過
在鄉村長大的人不會學習到在下車時為女士開門,你的社交圈就是你行為和語言的課本,你應該經常逛書店使之更加豐富。如何讓改變變得簡單?找到你想成為的那個人,與之一起生活。

注1:《動機與人格》第三版,亞伯拉罕-馬斯洛,許金聲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97頁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有問題可以微博上找我: 慕陽Sermon 或微信公眾號:mypsych


我也有這個怪毛病 所以我也在慢慢摸索著改。是這樣的,自從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後,我做了以下舉措,不知道是否合理和管用:

1、我慢慢守住自己的嘴巴,專註自己的事,我在手上寫下一些字來提醒自己,就兩個字,比如:平和,精神,專心,尊重、自己。原因:專註自己的事,你就沒有精力迎合他人了。
2、我開始讓自己學會控制情緒,平和的心態很重要,但是( ′▽` )?我還沒有辦法一直處於平和的狀態,不過我相信繼續鍛煉是可以實現的:) 原因:心態是很重要的,平和的心更能保持理智。
3、認識到,你也是個有權利有感情有性格的人。說白了迎合他人就是不自信唄,所以認識到自己的平等,認識到自己和他們沒什麼差別,這很重要。原因:自信了你還會管別人怎麼想你嗎? 如何做到:寫日記吧,這個可以不斷自省,然後不斷認識到自己。再想一想別人,似乎和自己沒什麼差別嘛( ′▽` )?
4、禮貌方面:見面點頭微笑你好啊什麼的,可以增強自信心哦!( ′▽` )?沒有科學依據,僅僅是我個人感覺,因為自從用微笑和點頭來代替見面取悅般的寒暄後,我真的感覺開心了不少。
5、微笑拒絕。對不喜歡的不想要做的在以前為了取悅而去做的,現在是微笑拒絕,然後解釋原因。這樣省出不少時間做自己的事啊,而且別人不會把你當個沒脾氣的爛好人,會尊重你(或許被拒人的心裡有不愉快,但是,你沒義務讓他開心,你沒義務!)

===
如果我以後找到了更有效的辦法就把它放上來。


人際關係當中取悅別人從本質上說是因為自己不夠強大。

你意識到這樣不舒服並逼迫自己改正的行為其實就等於不提高自己去鑽研PUA,所以首先使自己強大起來,你會發現慢慢的不需要取悅別人,甚至會有人來取悅你。


讓別人失望是一種能力

01

壓抑的面具下,有一張想哭的臉

我有很多來訪者活得非常壓抑:

有的人已經到了自殺的邊緣,但是讓他們糾結的問題竟然是害怕自殺會不會被笑話,會不會給別人添麻煩。

有的人一說話就聲音顫抖,就哭,可是她來諮詢的問題是究竟該怎麼做才能不會讓另一個人不滿,為什麼我總是發火,憤怒,我是不是太差勁了。

有的人不敢提出自己的要求,即便在大冬天自己凍的要死,也害怕自己同住的室友對自己有意見,或者嫌棄自己矯情。

有的全職媽媽自己已經心理枯竭了,還在埋怨自己是不是有問題,糾結自己不是個好媽媽,為什麼會不能滿足自己的孩子。

這些活得壓抑的人有些相似的特點:

很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

很害怕別人不認可自己;

很害怕別人對自己有意見;

........

歸根結底是佷害怕別人對自己失望。

因為很害怕別人對自己失望,所以,他們:

總是壓抑自己,滿足別人;

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唯恐犯錯;

總是關注別人的需求,而從不考慮自己的真實感受;

把別人滿意、開心當成認可自己的表現;

也把別人不滿意,不開心當成對自己最大的不認可......

如果是這樣,那還好。

但是這樣的人往往把生活過成了兩種樣子:

一種是有著一張憤怒的臉。

有著莫名的憤怒,火大,暴躁,特別想發火,摔東西,特別想發泄,一言不合就想打起來。

厲害的時候特別容易陷入到無理性的情緒狀態里,很想歇斯底里把世界毀掉。

另一種是有著一張抑鬱的臉。

眼角耷拉,常年臉頰往下耷拉,整個的臉上都寫著無感,不開心,絕望,沒有希望,壓抑,也就是不再發出渴望。

默認了別人不會理解自己,更不會接納自己的。

其實,深入和這兩張臉背後的人溝通,你會發現這是兩張特別想哭的臉。

能讓他們哭出來時,我總是會鬆一口氣。

因為有時候,哭出來意味著活了過來。

02

活著不應該讓人失望???

究竟是什麼執念綁架了我們?

不允許自己讓別人失望的人,會陷入到幾種不合理的限制性信念里:

(1)認為活著就不應該讓別人失望。

如果一個人讓別人失望了就意味著自己很差勁,沒有做好,他們會產生強烈的內疚感,對自己的失望感和不滿感,進而會攻擊自己,覺得自己很差勁,很無用,很無能,很失敗,佷不合格。

不活了

他們似乎從來不去關注一個人只要活在世界上,就是有很多事情會做不好的,會出差錯的,總有一些方面會不盡如人意的。

當他們不允許自己犯錯的時候,他們沒有意識到其實是自己在難為自己,自己一直在攻擊自己,不接納自己。

「不允許自己讓別人失望」其實是一種非常自戀又非人的要求,遺憾的是很多人還覺得這個天經地義,並甘願受其虐待。

(2)默認為別人的要求都是對的。

那些不允許自己讓別人失望的人,往往從來看不到別人的要求可能是錯的、無理的這一點,他們沒有審視別人要求的能力。

在一個要求出現時,他們總是在第一時間默認為這個要求是對的,然後當自己達不到這個要求時,就認為是自己的問題。

這樣的人很容易被別人的要求牽著鼻子走。

別人給他們提要求,他們就像被蒙上了眼睛的驢一樣,本能地想去滿足。

並且當沒有滿足的時候,陷入深深的失落。

他們沒有發現自己總是在構建不平等的關係,並且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置於關係的提供滿足方。

他們關注別人是否滿意,也關注自己是否讓別人滿意,卻從來看不到對方提的需求可能佷無理甚至很不合理。

這種對事情關注點的偏離會讓他們喪失審視事情的客觀性,而總是陷入到對自己極度苛刻、虐待的關係里。

(3)默認別人的感受是對的,不敢相信自己的感受。

活的壓抑的人,往往是過於壓抑自己感受的人,並且極度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受。

通常情況下,他們很委屈,但是他們可能也說不出來。

因為在說的過程中,他們會不斷懷疑,是我有問題還是對方有問題。

他們對自己的感受並不理直氣壯,無法持有十足把握,若經常在表達的過程中,一旦被別人懟回來或者反駁回來,就啞口無言,陷入混亂了。

所以在溝通中一來二往,繞來繞去,又成了一切都是自己的錯。

這個問題的本質在於:他們缺乏判斷能力——不相信自己的感受,更多的信任別人的感受是對的判斷邏輯。

03

「不能讓人失望」的執念,

是如何形成的?

那些持有「不能讓別人失望能力」的人可能生長於嚴苛、指責型的成長環境里,而這樣的環境,往往給孩子帶來一些「不能讓人失望」的不合理信念綁架。

(1)對「讓人失望」感到恐懼

這是一種父母對孩子的錯誤不能容忍的環境。

這樣的父母或許經常指責孩子,僅僅因為孩子沒有滿足自己的要求或者沒有達到自己的標準。

常年受到這樣嚴苛、指責型的環境里,孩子會形成害怕被指責、害怕自己被罵、害怕自己做不好的條件反射,他們努力做事的動機就變成了讓父母滿意。

而一旦長大,就會主動地讓別人滿意。唯恐一不滿意,潛意識裡預設的「我害怕別人不滿意」「 我害怕被罵」就成真了。

別人不滿意會讓他們充滿恐懼和壓力,在自動思維里如同災難性事件。

(2)缺乏認可,想通過「讓人滿意」尋求認同

因為父母吝嗇於給孩子認可,所以這樣長大的孩子一直都會極度缺乏認可,同時對「不認可」耿耿於懷。

他會認為自己總是不夠好,所以才會不關注別人要求是否合理等其它外在方面,而是首先關注到我能否讓別人滿意,也就是我是否能夠讓別人認可上。

畢竟我太害怕,你不認可我了。

(3)錯誤歸因,自我攻擊

這樣的成長環境還有個很大的特點:沒有教會孩子如何正確對待挫折。

他們沒有正確合理地看待過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長大後也就無法正確合理地看待自己,以及自己經歷的事情。

嚴苛、指責型的成長環境容易讓孩子進入誤區,過度地關注自己是不是對的,是不是好的,從而陷入一種歸因偏差。

把很多事情的結果,歸因於是自己的問題,忽視了一些外界的原因。

當一個人有這種歸因偏差時,在面對指責後,他會默認為一種假設就是:

事情沒做好或出了錯,就一定是我的原因;是因為我不夠好,所以才會出現了不好的結果。

因此,這些人總是在體驗著高頻率的自我攻擊,體驗著高頻率的自我不接納。

04

讓別人失望是一種能力,

我們要如何才能養成?

如果一個人不具備讓別人失望的能力,那麼他就會把自己往「超人」的方向要求。

當這種要求滿足不了的時候,對自己的持續的自我攻擊就開始了,他會覺得自己憋屈、委屈。

有的人會變憤怒,暴躁,有的人攻擊向內指向自己,就變的越來越壓抑,直到自己麻木抑鬱,對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無精打彩,如同行屍走肉。

如果你正好是這樣的人,那麼,現在有一些建議可能適合你:

一、讓別人失望這根本不是個問題。

每個人都會讓別人失望,沒有不會讓別人失望的人,包括你。

而同時,也不會有一個人會讓你永遠不失望。

因為我們早年的養育者給我們灌輸了一種「你讓我失望了,所以是你有問題」這樣的扭曲的信念,才會讓我們活在一種「不應該讓別人失望」這樣一種荒謬的要求里。

如果我們用這種要求捆綁自己,捆綁他人,最終會讓大家陷入彆扭、壓抑、窒息的境地。

接納這些失望,承認總會有失望存在,無論多麼親密的關係,這就是生活的真相,也是關係的真相。

二、讓別人失望,並不意味著關係就會終結或者出問題。

這個問題就跟每個人都會犯錯,但犯錯並不意味著你不好一樣。

所以,當你讓別人失望了,並不意味著你不夠好,只是你在這個問題上已經儘力了,你就無需要指責自己了。

要相信別人容納你讓他們失望的能力,要比你想像中的大。

我們之所以害怕自己讓別人失望,是因為我們的父母接納不了我們讓他們失望,所以我們長大後以為所有的人都跟父母一樣。

但這是大錯特錯的。

別人不是你父母,你父母對失敗、犯錯有不合理的認知,但完全不代表別人也會這樣。

所以,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去檢驗一下別人,「真的那麼不接納我讓他們失望嗎?」,而不是閉著眼睛,總是把父母以往的要求往別人身上套。

三、專門做一些讓別人失望的事,作為挑戰

越是恐懼什麼,不如試著去挑戰一下什麼。

進入到這個挑戰里,去發現當你讓別人失望時,別人對你的反應是什麼?

你原來認為的反應是什麼?

你害怕的事情發生了嗎?

去做一下對比,仔細地去審視一下這個世界。

慢慢你會發現,你的恐懼都來源於想像。

四、多關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然後去滿足它。

其實讓自己開心和滿足是天經地義的事,這是基本的人權。

但是好多人把別人的看法看得太重要了,拱手送出了這項人權,結果讓自己的生活陷入嚴重壓抑的境地。

在讓自己開心和快樂上,可能有很多人會認為:

那不是墮落嗎?

那不是不上進嗎?

那不是沒有責任嗎?

那不是對不起我媽嗎?

那不是對不起我兒子嗎?

.......

他們有很強的讓別人滿意的責任心,但唯獨沒有讓自己快樂和輕鬆的責任心。

但其實,一個人活得開心幸福了,他是不會墮落的。

而且,他不僅不會墮落,還會有更多的能量來滿足別人,有更多的愛心來幫助別人,也就是其實他會讓周圍的人都更喜歡他。

反之,當一個人活得憋屈、壓抑、憤怒甚至抑鬱的時候,他是沒有能力去滿足別人的。

相反,他還會去索求別人來滿足自己,這時候非要強求自己去滿足別人,去滿足各種要求,只會讓自己更加憤怒和崩潰,甚至燃起對自己對別人的恨意。

- - - - -

最後,更本質地說:根本沒有讓別人失望這回事,只是大家都是不同的個體而已。

大家需求不同,滿足的能力也不同。

所以,接納自己的弱點,也就能寬容別人的弱點,而不是陷入到幻滅的抑鬱里。

早點擺脫相互綁架,自我綁架,早點找到自己的活力和人生吧。

文章首發於壹心理公眾號:心理公開課,更多文章,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工業時代的月亮。


一個人待著,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拿出去分享。


如果你的動機是取悅別人,並且你真的去取悅別人了,
那麼你不還是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也就是取悅自己行事嗎?
和別人的區別就是,你的底線有點低,取悅別人對你來說權重有點高
然而實際上,對你自己來說,權重最高的依舊是取悅自己啊,
不然你不會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去取悅別人。


這兩天,我腦子裡一直浮現出「鄉愿」這個詞兒。
也想起易中天講的諸子百家當中楊朱學說:「讓我捨棄一根腿毛,以換得天下太平,我他媽才不幹呢。」

實話和你說吧:這幫孫子就是拿咱們當衛生紙一樣,擤完鼻涕就丟,絲毫沒有對你的留戀,也不會記你的功德。為什麼?因為你什麼實用性的價值或者說是隨實可以被替換的。
但凡你是另一種——砂紙,誰敢用你擤鼻子?或者說,沒了你這活兒還真就完不成。

方法嘛?有,且有效,還快。
可是我為什麼要告訴你?
沒百十來個贊,誰會說實話。


推薦兩本書《少有人走的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題主所描述的現象《少有人走的路》里應該都有描述,書中定義為了一種心理疾病。找到自己,學會愛與被愛,然後給自己的人生定位,《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里講了方法論。起碼這兩本書對我幫助很大,希望能對你也有幫助!有幫助的話別忘了回來點贊!


牆頭草隨風倒,東風來了跟著東風叫,西風來了跟著西風嚎。很開就會死掉啦,因為沒有根基沒有自我。大樹不一樣,有自己的脊梁骨,大風大雨不過洗洗澡吹吹風,我自巋然不動。----------------你明白了吧,你的問題出在:你沒有自我。你把自己看得太低,把別人看的太重。社交關係的平衡模式,就是你尊重別人,但你首先要尊重你自己,你先把自己當一個正常人看待了,你才能正常看待別人。別人也才會正常看待你尊重你。你取悅一個人,首先要看這個人值不值得你去取悅。他對你偶沒有好感,熱戀貼冷屁股的事情千萬不要做第二次。笑臉是笑給給你笑臉看的人的。


我想我挺能理解題主的煩惱的,這個暑假爆發了很多問題。和@倉鼠的答案不一樣我並不支持你完全接受並繼續在交往中取悅別人。
原因有三。第一,取悅別人會使你感到不愉快。題主表示已經覺得鬱悶了,你要從鬱悶轉化為快樂去幫助別人,這種心靈雞湯喝幾天可以,喝久了保准吐。
第二,取悅別人會讓你處於劣勢。取悅等同於你犧牲自己的一部分權益去換取對方的認可,在交往關係中是個不對等的關係。當你取悅別人的時候你是處於一個非常被動的狀態。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在有意見分歧的時候,你的決定權比較弱,要犧牲自己的時間甚至金錢去滿足他人的需求。你的需求不被重視的同時,你的感受也不被重視,這樣的社會關係比較多的話,會產生自卑感。我過去常常感到自己的生活節奏都在別人的掌控下,別人一說什麼我就得馬上做什麼。後面發現自己的作息時間安排常常被打亂,想做的正事都沒法做。
第三,取悅別人沒法讓你交到真正質量好的朋友。除了父母等至親,多數的社會關係其實都是對等的,你的社會關係代表著你的需求,我這裡寫的沒有什麼理論支持,至少我是這麼覺得的,尤其是朋友之間,人在付出的同時,人的潛意識裡是要求回報的。請記住除了父母以外,正常情況下沒有長期不對等的關係,這個對等是需求上的,不單指物質。當一個人發現在這段關係上不用付出的時候,他一定是最大限度的享受你給他帶來的好處,而且不肯付出不尊重你。因為我還是在校學生,學校里應該會好一點,一出社會情況會比較嚴重一點。
手機打了這麼多,我好想去睡覺啊TAT。再簡單講講我大概是怎麼辦的吧。
首先,要正視接納自己,你會一味的去取悅別人肯定是有原因的,有些是原生家庭的原因,有些是個人因素。我可能沒有樓主那麼嚴重,主要的毛病是說話直,總是幫別人操著心的說話,得罪了人自己還不知道,跟人家交往老碰一鼻子灰,想想自己以前蠢的簡直…這樣很難交朋友,弄的自己既自卑又會容易取悅別人。你首先要自己總結一下自己的問題,說實話這個蠻難的,你最好能請教家裡的大人或者靠得住的朋友,讓他們幫你分析分析你的問題,旁觀者清。這裡我要特別特別感謝可愛的萌萌和女神,有些話雖然很難聽,自己要仔細想想朋友為什麼會這樣想,並接受現在的我是這樣的,想想從哪裡可以改善。
其二,要觀察你和朋友之間的相處模式,並且多和其他朋友相處之間比較。我這裡可能都講朋友了,比較簡單好講一點,愛情和父母又比較複雜了。這是一個需要時間和努力去摸索的過程,人與人的相處很微妙,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的清楚的。總歸多看少說。
其三,建立自信心,這又是個比較空泛的點,你會總是取悅人大多是因為自卑。那就努力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阿。找自己感興趣的事,往一個方向努力。改變世界很難,一個人是有能力可以提升改變自己的。一點一點小事積累起來,慢慢會比之前的自己好很多的。
其四,學會拒絕別人和設立底線。如果你對自己有一個良好的規劃和安排的話,其實你和別人的分界線是很明顯的。如果別人和你自己的安排有衝突的話,你是很明顯能感受到自己不情願的。這個時候你要權衡這個衝突,是否會非常影響你的計劃。打個極端點比方,那個人放了你三次鴿子了,這次突然叫你參加個你不是很想去的活動,明顯是,叔叔!不!我們不約啊!盡量委婉的拒絕別人,好好說,說明原因,正常朋友都會理解你的。我這邊有個慘痛的教訓,我之前和我室友住了兩年,她怎麼說反正不適合一起住太粘人又demanding,之前我提了四五次最後一年不一起住了都沒忍下心怕傷感情,臨到開學實在受不了找了個借口推了。弄的她非常不高興到處指責我,兩年友情沒保住,我又滿肚子委屈臨時租房子還特別貴。所以該拒絕別人的時候果斷要拒絕!不然弄的雙方都很不開心。
設立底線,這個非常重要。等於就是給自己畫個comfort zone,之外的我們好商量,之內的我們沒得商量。這樣你自己自在,朋友尊重你,時間久了身邊熟的朋友溝通成本也就下來了,不然一件小事也能扯皮很久。

差不多就這些了吧,很多就是跟人相處的細節。簡單來說,就是提高自己,讓自己有跟別人相處的籌碼,自己有自身價值,用這個來吸引別人,而不是去討好別人。對人好是相互的,誰都不欠誰。講的亂七八糟的,希望對題主有用!自勉!


在任何事情之前問一句:我喜歡嗎?


既然你自己已經認識到這一點,那正好是個契機,下一次行動,停止取悅別人試試,重新找回自己。


推薦閱讀:

怎樣算是性格古怪,人要怎麼知道自己是否性格古怪?
女孩怎樣克服男女相處初期心理上對男方各種挑剔,男的撤了後又覺得人家其實不錯的壞習慣?
對於吸煙者,一天吸一兩根和一天吸一兩包,哪個更容易戒?
是什麼心理導致做春夢的時候,對象突然變成男的?
如何克服自己性格上敏感這個問題?

TAG:心理治療 | 心理 | 心理健康 | 心理調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