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出現「現代人正在變得越來越焦慮」的說法,它確有其事嗎?

很多觀點都提到現代人的異化,人們的關係更加疏離,人也更加孤獨,這一切都使得現代人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焦慮感。但這個「越來越」要怎麼理解呢?相比農耕時代里大部分人剛剛解決溫飽,現代人真的會比那個時候更加焦慮么?且現在工具大幅度提升了人的效率,人們比以往有更多的時間用於娛樂和與朋友相處,怎麼看都不應該導致「越來越焦慮」這個結果啊。
----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我很焦慮,更多焦慮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這是個好問題。關於這個問題,大部分人都會認為「是的,現代人確實越來越焦慮」,並且對此都有自己的一套解釋。這些解釋多數來自於經驗的總結,而非科學的驗證。我們雖然沒法回到古代社會獲得有效的資料和信息,但我們可以對比近年來的數據做出人們確實越來越焦慮的判斷。

根據美國 National Instiute of Mental Health 的一組數據顯示,在 1980 年,有 2%-4% 的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得過焦慮障礙,1994 年是 15%,而 2005 年是 28.8%。這麼看來,現代人確實變得越來越焦慮,不少人也察覺到,這種癥狀似乎更加偏愛都市人。要解釋這個現象,我們首先得了解,什麼是焦慮,又是什麼造成了焦慮。

什麼是焦慮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觀點,焦慮(anxiety)並不等同於焦慮障礙(anxiety disorder)(也就是我們說的焦慮症)。

焦慮是人類的一種基本情緒,意指由於情緒或心理上產生內在衝突。偶爾產生的焦慮是生活中正常的部分,當你工作中面臨問題、在考試之前、考慮做一個重要決定的時候,都會產生焦慮感。焦慮並不是壞的,在很多情況下,焦慮是一種正常反應,協助我們應付一些困難或危險。

然而在焦慮障礙當中,患者會出現過多或不實際的焦慮,甚至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焦慮障礙有多種類型,如特定恐怖症、驚恐障礙、社交焦慮障礙等等,其中最常見的是廣泛性焦慮障礙(Generalised Anxiety Disorder,GAD)。廣泛性焦慮障礙是指,不只對「特定的事件」,而是對生活中許多大小事都感到擔心。

比如,如果焦慮這種情緒造成坐立不安、容易感到疲憊、難以專註、易怒、肌肉緊張、睡覺不規律這六種情況中的其中三種,並持續六個月以上,則可能罹患了GAD。

焦慮的一個特點是「未來傾向」,人們常常擔心未來有一些不好的事會發生。時常感到焦慮的人,一般都不會活在當下,總是未來導向,所以不能夠做到對於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百分之百投入。有很多專家認為,焦慮的來源,大多是擔心情況懸而未定。

人類焦慮的起源

我的專業是心理學,而要解答「相比農耕時代里大部分人剛剛解決溫飽,現代人怎麼會比那個時候更加焦慮」的問題,在這裡卻要結合人類學說明我的猜想。如果有不專業的地方,還請指正。

大概誰也不會否認,從狩獵採集社會到農業社會的轉變,是人類發展史上的重要一步。在此之前,人類只能被動地採集野果,狩獵野鹿和兔子果腹,一旦一個地區的食物開始匱乏,整個部落就得遷徙,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差不多上百萬年。

大約在一萬年前,智人由採集野生小麥逐步變成有意識地栽種小麥,西亞、東亞、中南美洲開始分別爆發農業革命,將人類推入新石器時代。這場革命意義重大,人類開始定居生活,馴化植物和動物,開始彎腰研究,如何讓地里的麥子,長得更加茁壯。

雖然從此人類的生活看起來更有保障,但與此同時,也可能讓人類加深了對未來的擔憂。在狩獵採集社會,人類對於食物的選擇相對豐富,而到了農業社會,人類的主食變得相對單一,糧食的收成和自身的命運息息相關。古代中國是農業大國,自古便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旱災、蝗災都可能對地區和國家帶來極大的動蕩。

這種對於收成的擔憂,或許就是人類最初對於未來的擔憂。這種擔憂可能滋生出了早期的焦慮情緒,八千年前新月沃土的一個遠古人類,可能會擔心明天的一場雨,而變得焦慮起來。

能不能因此說明農耕社會的人類比狩獵採集社會的人類更加焦慮呢?這僅僅是一個基於心理學的驗證,從人類學做出的一個推測。但這種猜測或許是有效的,相比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遠古人類,現代人類對於未來的擔憂更富多樣性。

如何面對焦慮

在農耕社會,人類需要擔心的是天氣、蟲災。在建立國家和社會以後,部分人類從農民的身份中解放出來,職業變得更加多樣化。屠夫和國王對於未來所擔憂的事情或許完全不同,但他們產生的焦慮情緒則可能毫無區別。

現代人類相比過去越來越多元化,對於未來的選擇越來越多,每個人對於自己未來的期待也越來越不同。從我們出生開始,父母得擔心我們的成長,上學後我們需要對自己的考試分數感到擔憂,走入社會,我們需要面對更嚴峻的生活壓力,職場問題等等。即使並不是人人都有嚴重到焦慮障礙的程度,但想必每個人都在人生中有過焦慮時期,而我們都很明白,有沒有工具大幅度提升效率,有沒有娛樂與享受,對我們以上的焦慮沒有太大的關係。

適度、短暫的焦慮可以讓人達到做事更加積極的效果,但慢性、過度的焦慮,則可能對生活和工作帶來負面影響。所以,比起考究現代越來越焦慮的因由,我更有興趣了解現代人如何面對焦慮和處理焦慮情緒,這也是我們每一位必須面對的問題之一。

在生理上,規律的生活是預防焦慮情緒的良好辦法之一。壓力如果影響睡眠,就容易造成惡性循環。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的運動,營養的飲食結構,都是面對壓力與焦慮情緒的良好基石。

在心理上,面對焦慮最好的辦法並不是降低對於未來的期待,而是把這種期待向積極的方向引導,並且增強自己對於壞結果的承受能力。同時,要學會不刁難自己,正常地看待自己,學會正面解決問題,告訴自己焦慮是人之常情。感情生活方面,要經常與家人和朋友接觸,保持良好的關係,在需要的時候,他們可能是最重要的精神和物質支柱。

現代人或許是變得越來越焦慮,而我們選擇學習心理學的目的,正是為了幫助大家更加了解這些情緒,讓人們的心態變得更加積極和健康。


「贏文化」

人類生活的下限是溫飽,而上限隨著社會發展不斷拉高。
互聯網時代讓這個世界越來越透明,一切不僅可望,而且可及。
崇拜強者鄙視弱者的人際交往法則。

都想贏,且世界逼你要贏,而贏越來越難,也就越來越焦慮。
慾望膨脹,無力消解,不能平靜,只有焦慮。


你是八百年前一個村的鐵匠,整個村幾十戶人家都知道老王家打鐵最棒。甚至名望都已傳到了其他村去了。村裡的孩子有志想要做鐵匠都準備拜你為師。 你看中了村裡最漂亮的女人——小芳。 你雖不是什麼帥哥,但好歹也相貌端正,為人也是實在,不像那個成天四處想和吳媽睏覺的阿Q油嘴滑舌、猥瑣不堪。小芳對你也是芳心暗許,她也知道你是這個村裡面手藝最好的一個人,嫁給你日子也是能安穩且不失體面的過下去。

然而一切都變了。

你是整個鎮最優秀的廚師,但是還不夠,再往上就是比鎮更繁華的市、一省之會、一國之都。那裡群英薈萃,你只能在一個小鎮吹噓自己手藝最好。甚至,村裡面見過去過大城市的人只會覺得你的菜還不錯,但是終究不夠三星米其林,八大菜系那些大廚們燒的菜。。
你看中了鎮上最漂亮的女人——晚晴。但是她卻看不上你。她知道男人還有很多種,你為人老實卻不夠有趣,不管是電視劇電影上,還是大城市的許多男人都比你更有趣,更有錢,更有地位,更有知識。
------------------------------------------------------------------------------------------------------------------
先回答問題吧,我認為和平年代下的古代普通或說是底層人民焦慮程度相對現代大眾會低。

現代社會的一個極大的折磨和痛苦的事實就是:不是你沒有機會,而是你不如別人
古代社會平民的第一等大事便是生存,其次才是生活。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很少會考慮還能不能活命(極端情況除外)

說焦慮,不得不提到幾個問題:誰在焦慮,在焦慮什麼,為什麼會焦慮(原因),如何緩解焦慮?
現代社會當中,似乎只要是個人都會焦慮。

  • 我們焦慮什麼?

很多時候都是身份的焦慮(第二天能否活下去這種極端情況不列在內。)

什麼是身份?
狹義來說就是你在社會中的職業。也可以說是你在不同社會情景的角色
更為廣義的就是,你在他人眼中的價值和重要性

稍加思考和聯繫自身實際,往往發現人與人的比較會引發對身份的焦慮,進而產生煩惱。但是人與人的比較也會有限定——我們不會和馬雲、任正非、劉強東他們比誰錢多。但是公司內和你同職的A比你先升職了,隔壁鄰居從凱美瑞開上了奧迪,而你依舊開著個十幾萬的本田。這些事情會讓大多數人難以忍受。那麼我們可以得出進一步的結論:處於同一或者相近層次的人相比較時會刺激焦慮產生,但當階層差距過大時候則會加強距離感,削弱真實感,因此減弱了比較的效果。

  • 焦慮的可能起因
    • 物質進步

如今的我們,享用的東西對於過去古代人來說簡直是天堂,但是我們依舊焦慮。
我們可以坐飛機去千里之外的地方
坐在家中就可以和幾千公里的人通訊。
空調冰箱這些即便是秦皇漢武、凱撒伊麗莎白這些人都不能享受。
過往那些上層社會才能享用的東西如今都已經落到家家戶戶——拿破崙用鋁碗顯示自身高貴,但是現在誰會用鋁碗呢?
物質進步是一個外因,物質和現代社會媒體所宣揚的相結合的時候則會會加速焦慮產生。

    • 觀念更改

列一個粗略的公式:自尊=期望-成就

      • 富人和窮人觀念的變化
        • 古代對窮人的態度--地位雖卑賤,但不可或缺。

這個語境裡面,窮人基本可以等同於農民。因為我們熟悉的古代歷史基本都是處於農耕社會。

中國古代古代社會強調士農工商、商人基本上在歷朝歷代都是地位最低賤的存在(南宋除外)。這和中國長期處於農耕社會,過多人口從事經商會導致糧食產量不足進而顛覆社會穩定等嚴重問題的出現有關。
同樣的,根據本人淺薄的歷史認知,在西方到中世紀一直也是強調階級,強調農民的重要性(這和農民是賤民並不衝突)
在古代無人權保障,高死亡率,恩格爾係數極高、階級板結基本沒有什麼流動的情況下。人們會對自己的階級抱有認命的態度。領主或是地主的一絲施捨便可以讓他們感激涕零(類似斯德哥爾摩癥狀)

因此,幾千年來長期佔據人們頭腦的思想並非人生而平等,也不是什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而是類似印度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一樣的觀念。各個階層各司其職,做好本職即可。由此而來的即是我們現在常排斥嘲諷的小農思想——這與宣揚階級固化 合理化不平等現象(多利用宗教、天註定、降低期望)密切相關。我們現代人所相信的人生而平等也不過兩三百年歷史。

不必過於探討古代富人是如何。只需想像當今當今底層民眾對於有錢人的觀點有些(這表明了對於富人觀念的轉向)是認為有錢人為富不仁,貪婪無恥(基本上是資本主義初,資本原始積累時期資本家的形象。)

對待富人觀念的轉變往往意味著資產階級已經興起並有掌握話語權和更多權益的慾望。
以往富人所沾染的概念更多的是為富不仁 姦猾狡詐。具體可以看高老頭這些人物形象。對於富人的否定可以給其他底層帶來安慰以麻痹他們。
而為了維護自身,將錢沾染道德等屬性是非常絕妙的做法——我有錢,所以我有能力,我有錢 我做善事所以我人很好。 現在大家都這麼認為的,那麼多人崇拜馬雲、巴菲特、蓋茨等,更多時候是欽佩他們賺錢的能力。

題外話說一句。大概是在文藝復興時期,也就是中世紀黑暗即將迎來曙光的時候,窮人和富人的觀念轉化已經興起了。 恰巧這也是資產階級力量逐漸積蓄,逐步掌握話語權的過程。
以前認為是窮人是勤勤懇懇的螞蟻&蜜蜂,雖然身居底層,但是供給了往上階層的養分等。正是因為有窮人 農民墊底才能襯托貴族等人的高貴,而窮人也是這麼認為並且基本不會身懷不滿。
到文藝復興逐漸轉變為,持續到現在並且知乎上非常多人贊同的:窮是因為你沒能力,窮是因為你自身不夠努力,窮人是骯髒 低賤的,窮人對社會生產並不能帶來多少效益,反而會增加社會損耗。(數數看,自己對窮人的看法中了幾條?)
再往後,就是經濟學的開山鼻祖亞當斯密了,他肯定資本和市場的作用,另一方面來說是不是為資產階級的發展 擴大正名和合理化呢?

      • 現代平等、自由思想的興起

但是現代平等自由的思想打破了人們思想的樊籠。人生而平等深入人心之後,人們開始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去實現他們的夢想。
從這一點來說,美國的建立有著深遠意義——改變了身份排序的基礎、不承認貴族制、建立了一個全新的社會,即每個人都應按照他們所取得的成就來獲得社會的認定或者說社會身份。而這一成就往往著重強調經濟地位——錢。

但是很少人注意到的是。現代社會不停宣揚人有無限的可能,可實際上囿於環境、體制等因素,真能改變的只有極少數,可是媒體的放大鏡將之放大後卻令我們以為大部分人都是如此。
這反而和古代社會的農民形成一個絕妙的對照——既然天註定我當農民,那我就接受; 不產生想與之平起平坐的想法;也不去懷疑自己的境遇公正與否
正是因為人人平等的觀念興起,所以帶來了勢利傾向,令人產生了嚴重的焦慮——我要為我個人負責,每個人都有能力去追求並實現。但是目前的處境和理想境遇的落差讓人產生了認知失調。

      • 勢利傾向的存在

勢利:片面強調個人在某方面的價值,以此作為評判他人的主要標準。

消費主義興起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焦慮產生原因之一是因為我們沒有達到預期。我們將預期定義為好的或是更好的,那麼現狀自然就是壞的或是不夠好,中間這個落差是我們想要填補的。

誰設定了這種預期? 誰渲染了預期正面屬性,誰又在不停製造預期&現狀的落差? 媒體功不可沒。廣告現在除了滿足消費者功能需求之外,更多的是在於挑動人們對現有生活方式的不滿(但不是對社會所規定的這種生活方式的不滿,不然就要鬧革命了) 簡單例子:買車,很多時候不是看車內配件等,而是看車品牌象徵的符號。


在我看來,這世上似乎再也不會有什麼新發現了。我們的社會完全是從老一套里抄抄改改,衍生出來的。我們是第一代再也無法發現新事物的人類,再也無法破天荒第一遭見識新事物。我們眼睜睜地盯著各色世界奇觀,卻兩眼無神,心裡膩味得很——《蒙娜麗莎》也好、金字塔也好、帝國大廈也好,叢林動物受襲,古冰山倒塌,火山噴發,在我目力所及,不管哪一件了不起的事,我都可以立刻從電影、電視節目或者該死的廣告片里找出類似橋段。

你知道那副玩膩了的腔調:「見識過啦」。我還真的是見過了一切,而最糟的一點在於:二手經歷總是更妙。圖像更加清晰,觀點更加敏銳,鏡頭的角度和配樂還操縱著我的種種情緒,而現實根本望塵莫及。

到了這一步,我已經不知道,我們其實是有血有肉的人——跟大多數人一樣,我們伴著電視和電影長大,眼下又來了互聯網。倘若遭遇背叛,我們心知該說的台詞;倘若所愛的人死去,我們心知該說的台詞;倘若要扮花叢浪子,扮愛抖機靈的「聰明鬼」,扮「傻瓜」,我們也心知該說的台詞。

我們都脫胎自同一個陳舊的腳本。

在當今的年代,做一個人極其不易,做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東拼西湊地糅合起一些人格特質,彷彿從沒完沒了的自動售貨機里挑選出種種個性。

如果我們所有人都在演戲,那世上就再無靈魂伴侶一說,因為我們並沒有真正的靈魂。

一切似乎都不要緊,因為我不是個真正有血有肉的人,其他人也不是。事情竟然已經到了這一步。


從個人的體驗來講。焦慮的根本原因是可控性的喪失。

你會焦慮丈夫出軌,焦慮找不到好工作,因為這些往往不是你能控制的。

對世界的認識越多,就越會焦慮。

因為當自身能力的成長遠遠跟不上認識的腳步的時候。
這種落差越大。
相對你而言,這個世界就越失去控制。

過去信息不那麼發達的時候,每個人的世界其實就是周圍的一個不大的圈子。
就比如,在過去,
城市裡的人要比農村的人焦慮,就是這個圈子變大。
住在村鎮,所有的事情你都了如指掌。
隨著你能力增強,你在當地往往可以掌控很多事情。
但當你到了城裡,每天都是不認識的人。
今天對你有所照顧的老闆,會不會明天就是拖欠工資的惡人。

而現在,你每天都能了解很多事。;
而你能做的,很少。
經濟危機,戰爭,這些宏大的字樣每天都會出現在人們眼前。
食品安全,空氣污染,總是不停在滾動。
討論,評說。但是最終只不過是無能無力,和祈求安寧。
但實際上,自古以來作為普通人都是渺小的,從前人的死亡率遠遠高於現在。
只不過從前人們不自知。
而現在變得都清晰明白,什麼都了解,但不變的只有無能無力。
這樣如何能不焦慮。


《從前慢》: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以前,效率低下,想做的事和想做好的事不多。
現在,效率高,想做的事和想做好的事很多。然而經常做不來那麼多。


不請自來……
我覺得首先應該請這麼說的人亮幾篇能支持古代人與現代人在焦慮上的差別的文獻……
相比較而言,人們很容易有一種盲目美化過去的傾向,這倒是被更多實證研究所支持的結論……


焦慮源自缺乏安全感。
而沒有安全感,才是現代人類最正常不過的事情。
時刻處於警戒狀態,其實才是我們生活的常態,從祖先在樹上上,到祖輩在山洞打獵時,直至今天在辦公室時,都一樣。
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分清那些是實感的危機,那些是想像中的危險。

所謂的幸福感,其實就是無牽無掛,安心安全的那個狀態。
此時,貓咪和狗都會露出肚皮,伸長了身子,呼呼大睡。

如果要嚴肅地討論這個話題——

作為一個動物學方面的專長者,我認為對焦慮的界定必須回歸到基本情感的限度之內。即,以進化生物學的方法,在其生境內,研究並區別包括人類在內的高等社會性動物所共有的情緒、情感、社會互動的固定行為模式等,予以辨識並界定。同樣,這也是實證性的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這樣實證的觀點比泛泛而談要好得多。
目前,應用習性學或所謂的動物行為學區別出了四種基本的情感,這也是所有高等社會性動物包括哺乳動物和鳥類所共同擁有的——
1、性慾-愛情。包括動物及人類所發展出的種種浪漫的求偶儀式和相關文化;其核心情緒是憤怒。→普遍的殺嬰後再交配,不太普遍的動物界盛怒下弒妻
2、分離-焦慮。最初親子間母子間的強烈聯繫,斷乳焦慮,與主人分離焦慮,各類與場合物品相關的恐怖症,等等,其核心基本情緒是恐懼。→無名焦慮,恐怖片的來源。次級情緒是悲傷。
3、社會-依戀,結伴關係,友誼,……其基本情緒是安樂。即,平和安定的歡樂。→動物發展出的各種安撫儀式,狗的安定行為,馬的安定行為。人的禮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共性
4、探索-好奇心,遊戲。持續終生的幼年,發明創造,次生文化,MEME,其基本情緒是喜樂,即快意的動態中的那種歡樂。創造中的幸福感,捕捉獵物中的不斷發現的滿足感&>最終捕獲獵物的滿足;〖補充〗更多的實例不斷加入

就焦慮而言,界定到與與分離相關的基本情感之後,就更好分析了。

同理

訓練焦慮症的人正如訓練分離焦慮症的狗一樣,

進展

越來越以實感的眼光看待自身及棲息地空間。不再或更少受情緒波動的影響
〖補充〗敏感易焦慮的狗的品種,易焦慮犬只的幼訓,特種兵特訓時的情緒控制

【文章】馬犬vs.德牧的稟性分析
【文章】現實,實在,感覺,實感,銳感,鈍感之分析

(未完待續)

【插圖示例001】
【章節列表】題目——焦慮及其內在的情緒控制,從動物訓練→人類診療
一隻有焦慮傾向的半歲母犬是如何克制自己的情緒,按主人命令,遂行遠距離無繩長時〖坐延緩〗的……amp;https://pic3.zhimg.com/fc03d421833502f8e4c39625939f6712_b.jpg&" dw="2000" dh="1500" w="2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fc03d421833502f8e4c39625939f6712_r.jp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himg.com 的頁面">https://pic3.zhimg.com/fc03d421833502f8e4c39625939f6712_r.jpg&"amp;>

【說明】
我的狼狗Luna是一隻比較敏感並有焦慮傾向的小母狗。
她若順利成長,會成為一隻優秀的護衛型工作犬。在幼年時代,她顯示有分離焦慮的傾向,尤其是在與主人分離的時候,哪怕短時間也會焦慮不安。
在無干擾的室內環境下,只要知道我在,(哪怕在別的房間,也)可以很好地執行長時間的坐延緩卧延緩之類的指令。但在戶外有人有車的干擾環境下,就容易有分心和焦慮的傾向。
這是她半歲時在戶外的訓練照片。可以看出,她坐得很端正筆直,眼睛專註於主人的方向,隨時等候下一個指令,但耳朵卻轉向不同方向,注意著車與行人的聲音。她的嘴巴閉得很緊,(正常情況下,比如在室內熟悉環境中的狗,早應該張開嘴巴,放鬆嘴唇,大狗舌頭伸得老長老長了)泄露了她內心的焦慮。
稍微懂狗的人就可以看出,這條本來傾向於焦慮的年僅半歲的小狗,基於對主人的信任感,在相對陌生的訓練環境下,剋制自己想要逃離/探索/征服這片未知恐懼地帶的衝動,與主人保持著情感與情緒的溝通與一致,從而顯得從容鎮靜。

由訓犬案例可知

焦慮的產生與克服
我覺得焦慮,【面對情緒性(而非實在性)之未知の緊張性/恐懼性情緒反應】與基本信任密切相關。
如果一個人在幼年社會化的關鍵時期,如這隻狼犬一樣,建立起了對於母親,主人,同類,自己所處環境的基本信任感,它在日後的成長中,就不容易有焦慮。
它會積極探索,快樂遊戲,並與主人建議起更深刻的信任關係。

所謂焦慮症的人類,正是被這種【基本不信任感】所苦者,同類,玩伴,乃至父母兄弟家人,周遭環境都充滿著〖想像中的〗巨大黑暗與危險


【章節】列表 從現代情緒心理學與認知心理學——回顧弗洛伊德的若干經典
待續

【章節】白色惡魔 從發瘋的白羽雞→咬死老人的杜高犬
更易於焦慮傾向的動物的一個紹介性的評論。
【小節】啞嗓子:我的兒時大公雞
典型對於白羽來般雞育種的典型論文的回顧,中國引種及蛋用雞的歷史變遷,大公雞的一個小段子
【小節】霍期坦:我所認識的一匹黑白花的伊犁馬
【小節】原來是聾子:斑點兒與遛狗老者
下面是 藍眼睛,真的白化症。

【章節】之【目的】在前一章節討論完自然選擇對包括人類在內的社會性動物性情/稟性的影響之後,再用若干實例討論人工選育對包括人類在內的家養動物的性情/稟性的影響。


所有的現代性焦慮都來自於高等文明的人性訴求和自然不可抗性選擇壓力之間難以調和的衝突。

··························································

樓上各答主從很多細微方面探討了這個問題,本人醫學專業,當然醫學的現代性轉換中也出現了醫患的焦慮。但在更大的層面上,似乎還沒有人討論自然的選擇壓力與文明訴求之間不可調和的衝突。粗略探討一下,局部焦慮以醫學現代性轉化為例。(當然這個問題還可以從進化心理學角度探討,基本觀點是現代人的大腦和幾百萬年前的大腦差別不大,而現代文明才出現幾千年,所以難以適應現代繁雜的信息和社會交互方式。但人的學習能力相當強大,這個角度有待思考)

············································································································································

生物進化壓力來自於環境,也就是個體在系統的壓力下,需要變得更多的降低熵增加來維持系統的平衡(曹家樹,
2010)。由此便在系統中出現淘汰和競爭機制。環境壓力下,個體遺傳物質的改變是進化的本質體現。但如果從另一角度把進化因素再細分,可分為環境(偶然因素,系統變化)、個體(機體健康,適應改變)。大部分的生物都是因為這兩方面因素使得優秀的低熵體得以遺傳和優化,而不優秀的則被淘汰。但人的出現試圖影響這一亘古的高效的自然規律。文明的出現,社會結構的產生,使得知識技術得以傳承和積累。文明發展到一定地步後,文藝復興運動、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的興起,使人們開始審視自己,重視自由和平等的價值。而平等和效率是衝突的。所以,人的精神成為了影響進化的第三個因素。

所有的現代性焦慮都來自於高等文明的人性訴求和自然不可抗性選擇壓力之間難以調和的衝突。

落點到醫學上,古典醫學主要解決單因素、偶然環境造成的身體障礙,遠遠不至於對抗自然的進化壓力,也難以引發文明的焦慮。在古典醫生所及能力有限的時候,他們更多的對病人安慰和共情,才有了那段著名的墓志銘: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特魯多。「有時治癒,常常緩解,總是勸慰」,古典醫生清楚自己能做有限,於是通過安慰病人,共情病人,來緩解病人的痛苦。雖然疾病不能治癒,但卻體現了醫療的本質——人性的科學。患者和醫生和諧相處,互相信任。這在中世紀很多藝術作品中體現很多。例如1891年路克·菲爾德作的《穆瑞醫生》中,展示了醫生堅毅、從容博愛和睿智的形象。


古典醫學時期面臨的疾病,隨著城市排水系統建立、公共衛生醫學形成和青黴素的發現等進步,逐漸被人類攻破。而醫療系統的完善,比如外科無菌術等觀念的建立,使得醫療水平上升,但難以避免的是醫患之間的交流共情由於物理隔離而減少。另外一個方面,信息交流的增加,使得規範化治療成為可能,各種疾病都建立起規範化的處理手段,顯著的避免了人為失誤造成的醫療事故,但這也使得醫生從經驗傳承轉換為手冊學習,醫生儼然變成了精準的技術工人,個性化治療和規範治療顯然也難以調和。技術進步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醫生診斷和治療越來越依賴技術標準,各種物理診斷的影像,化學診斷的數據,這些都使得醫生難以關注人文。從這個角度來說,醫學和人文難以調和。


現代時期,傳統的人類感染性疾病多以得到控制,人類壽命大大延長,但進化壓力仍然存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人類難以攻破的是部分傳染性疾病和衰老相關疾病。傳染性疾病如艾滋病、變異型流感病毒等;衰老相關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腫瘤。因此,隨著壽命的延長,人類的疾病越來越難以攻破,醫療成本也越來越高。但是,人人平等是現代社會的價值基礎,每條生命都值得同等對待,這就導致醫療福利投入不斷增加,即使這樣,進化壓力也由昂貴的醫療費用維持著。這種情況下,患者總是焦慮的,醫療的普及性使得醫生的工作壓力也大大增加,這方面來看人文和醫療也難以調和。人們只能盡量爭取平等,但絕不可能對抗進化壓力。


看起來人似乎沒有選擇。那該怎麼面對這樣難以調和的困境呢?


在法國菲利浦·福雷有一本講述三位日本藝術家的傳記——《然而》(菲利浦·福雷, 2007),其中一位是日本古典詩人小林一茶,他的俳句對自然和人性有著超脫的見解。在他經歷了晚年兩次幼子夭折之後,寫下了洞徹般的俳句:露水的世,這時露水的世,然而然而;或可譯作:我知道這世界,如露水般短暫,然而然而。當經歷世界的徹底虛無和無意義之後,最打動人的,恐怕還是那份無法超脫的心情。縱然超脫也是面對死亡焦慮和自然不可抗力的一種方式,但並不比妥協或反抗來的更好,也不更壞。悲喜交加,人性的掙扎,恰恰人生的全部意義所在(小水, 2009)。


讓現代社會人陷入焦慮和惶恐的,不只是醫學的現代性轉換,還來自各個方面。終其原因,都是人類的精神力和環境選擇之間的衝突不可調和。越是發展到文明的更高層次,這種衝突會越來越明顯。一方面人們渴求自由平等明主,另一方面自然選擇壓力卻難以抵抗,所以醫學的現代性焦慮其實是人性和自然矛盾的局部體現。


當我們能夠清楚意識到,這種焦慮和矛盾無法緩和,並且存在於現代文明的各個方面時,我們能做的不多,最好的情況恰如小林一茶:露水的世,這時露水的世,然而然而。

References:

曹家樹(2010).
"基於生物適應進化原理論證生物進化的動力." 遺傳(08): 791-798.

菲利浦·福雷(2007).
然而,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張大慶
(2007). 醫學史十五講, 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一方
(2013). "現代性反思與好醫學的建構." 醫學與哲學(A)(01): 4-5.

王一方
(2015). "生命之思與醫學之悟." 中國醫院院長(10): 92.

小水(2009)."然而,然而.」 豆瓣網評論.然而,然而。 (評論: 然而)


因為大部分人被隔離安置在工業和信息鏈條中,對整體概念把握的缺失,讓人產生不確定感。工業和信息鏈條越龐大,人在整體中就越渺小,這種日益增長的差異,是人越來越焦慮的原因。

現代人是否比農耕文明時代的人焦慮水平更高需要數據支持,但顯然那個年代沒人做過這樣的統計。但也不妨將此假設作為大前提,我給出一個可能的解釋。

題主提到了現代人的異化和人們關係的疏離,很好。我就以此為基礎給題主解釋為什麼這會導致人越來越焦慮。有一點還得不厭其煩地強調一下,這裡分析的是廣泛的焦慮情緒,而非病理性的焦慮症,還請區分。

既然將農耕文明與現代文明相比較,那麼顯然兩者之間的文明是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的,那就是工業文明。京特安德斯(比較陌生的話,這樣介紹好了:他是海德格爾的情人漢娜阿倫特的前夫)在《過時的人》中認為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產生一種「普羅米修斯差異」,且不用管這個名字,意思是人類生產力大幅度提高的同時,倫理上的想像與情感卻沒有達到相同的水平。而這種差異的原因在於:人被安排為工業鏈條的一環,而對他的工作成果沒有任何概念。當時工人在製造原子彈的某一個零件的時候,對最終形成的物體和其造成的後果是未知的,也無法想像,他對這件事情的全部認知只限於手下製造的零件。

信息時代來臨後,人接觸世界的方式產生了巨大的改變,再也不用出家門獲取,只需要電視、手機、電腦將信息送進家門,也因此有了第二個「真實世界「。信息被製造,而製造者和接受者可能相距萬里,人被隔離了。不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疏離,人與世界也被信息、技術、工業和生產方式等分離。信息碎片化是當下很熱門的一個話題,誠然信息大量和高速的傳遞讓人們獲取更多知識內容,但於知識框架形成確實是有負面影響的。對整體概念的缺失會讓人產生不確定感,這種不確定感,在我看來,是許多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

從前生產力落後時,生產鏈條和信息傳播鏈條都很短,人可以把握鏈條的頭尾,而對鏈條之外的事件充耳不聞,種田織布,自給自足。現在購買到的手機,我們並不知道它是如何被製造,而且作為使用者,我們反而需要適應手機的速度和功能。

舉個易懂的例子,在高中時,我始終無法理解各種函數,原因在於一方面我不能靠生活經驗理解它的用處,就像學加減乘除;另一方面因為對數學整體概念的缺失,我也無法理解它在數學體系中起的作用,這是我在學高中數學時最大的困惑,再加之本身對數學一科天性愚鈍,結果可想而知。毫不誇張地說,對數學不理解的是我高中最主要的焦慮情緒來源,並非因為考試分數不理想,而是焦慮於在數學的領域我就像身處於龐大迷宮中的某個偏遠的角落,我一方面能意識到自己的迷失,一方面對這種迷失始終無能為力。

現代人在學習、工作、生活、娛樂方方面面都像身處於一個紛繁複雜的大迷宮中,看似周遭繁花似錦、五彩繽紛,實則每個人都被囿於一隅,只擁滄海一粟,很難弄明白迷宮到底是怎樣一個形狀,而自己該往哪裡走。


確有其事!
為什麼會產生焦慮啊?只有我們在追求某種東西,但我們並不能完全能得到的時候,才會出現焦慮。
看看吧,現在是個經濟時代,人們都在追求財富,每個人在追求的過程當中,都會出現焦慮的情況。


主要是消費主義的深入影響。


因為通信技術發展超過了人類智商發展


首先同意「現代人越來越焦慮」的說法,以下將根據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來解釋。簡而言之,就是因為工具發達,效率提高,人才會更焦慮。


學生看法,請多指教。

麥克盧漢是誰?就是伍迪艾倫《安妮霍爾》里的這位:

因為《理解媒介》是一本兼(luan)容(qi)並(ba)包(zao)的著作,人們對他的解讀常常匪夷所思,逼得老人家在電影里對掉書袋的教授強行打臉。

根據麥克盧漢的理論,我們都處於重新部落化階段,大概對應題目「現代人」的概念。在這個階段,眾多電子媒介:電話,收音機,電視產生;再後來,互聯網誕生,手機和電腦成為現代人時間的重要支出。

麥氏說,電子媒介是人中樞神經系統的延伸,人需要適應自己的延伸。


比如汽車是人腿的延伸,剛開車也需要適應其運動速度。


而人中樞神經系統的速度,有時會快於人的身體器官,比如一些語言能力失調的兒童,不因為其思維能力有限而沒有說話內容,而因為其大腦思考遠快於口舌動作。


自從電子媒介和互聯網延伸了人類的中樞神經系統,人類和自己身體的交流變得非常少,你的工作可以通過在鍵盤上打字,滑鼠點擊,迅速即時完成。


當你下一個簡單指令,你的電腦讓你等待超過3分鐘,你就會想換一台更快的電腦。


而你的身體,還是那麼慢,所以許多原本正常的事都需要「堅持」,人習慣速度很快地做事,迅速得到反饋。而人類社會中一些最重要的指標,如學歷學位,職稱,維持家庭,都需要人的肉身以一定強度長期持續地積累。


我們剛在跑步機上跑動時會感到非常無聊,因為我們的身體在運動,而大腦接受的視覺信號變化很小;當我們從跑步機重新在地板上走時,眼前景物的移動速度遠遠大於之前大腦習慣的視信號處理速度,甚至會感到眩暈。


當下情況就是把此過程倒過來,所以好多事都好「無聊」。


因此就有一些難以適應這樣社會生活的人,「抑鬱」,「焦慮」,「ADD」。這些癥候都隨著電子媒介、互聯網誕生之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而群體化,所以是「現代人」的「心理問題」。

抑鬱是什麼?是行動力不足;為什麼行動力不足?
因為得不到即時反饋;為什麼需要即時反饋?因為我們在電腦上的行為一直都可以得到即時反饋,而在現實生活中很難。

焦慮是什麼?對還沒來的危機想太多。為什麼想太多?因為大腦想事情比身體做事情快很多,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想點事。

ADD是什麼?成年人注意力缺失。什麼叫注意力缺失?就是容易對當下做的事感到無聊。為什麼感到無聊?你瀏覽網頁時,玩遊戲時,看美劇時,接觸到的是屏幕另一邊的專業人士千方百計用來吸引你的內容,像這樣

這樣

和這樣:

給你服務到這份兒上,還讓你可以隨意迅速地轉換窗口;


你的工作和學業,各種deadline,相較之下,是不是像個討債鬼而顯得面目可憎?

具有這些癥狀的人常被建議要多運動。從腦科學的角度解釋,運動可以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和內啡肽;從媒介理論看,運動可以使人習慣以身體,而非以電力完成一件事的速率。

總之,當大腦已經習慣電力媒介的高速率,人就難以與自己緩慢的肉體溝通,也容易對緩慢的社會生活感到厭倦。

介紹一下麥克盧漢,他是一個拿文學作品和自身經驗論證社會和歷史問題的神棍(誤)。

在他的著作里,你完全找不到精確的數據論證;這個加拿大老頭的思路還極為發散,喜歡創造新分類,給我們上新媒體課的學生造成了無盡的痛苦,被列為既大鬍子馬克思之後最大的痛苦製造者。

哦對了,他是傳播學媒介學派的一代宗師。被譽為20世紀的「先知」、「聖人」。因為他在《理解媒介》中預言了地球村,而書出版時離第一台計算機出現還有25年。

雖然沒有論證,但他說的話莫名有些道理。有的觀點只有一句話,本身就可以寫一篇社會學論文,現在都被認為是正確的。他一本書里這樣的元觀點成百上千。

在這裡列舉一些麥氏論述,他對現代人類生活的審視很有意思,大家隨意看看。

1.一切媒介及技術都是人的延伸。

你的阿瑪尼是你的延伸,你的自行車是你的延伸,你的嗶哩嗶哩是你的延伸(而我只有後兩者)。你的手機,電腦等電子媒介,是你的延伸。

這句話還有後半句,延伸即截除。舉個栗子:汽車雖然延伸了你的雙腿,但你雙腿的功能卻因此得不到充分施展,而影響身體協調;再舉個例子:我們的構造適合在樹上蕩來蕩去,但現在我們每天把兩隻前爪放在桌面上,怎麼可能不出現頸椎問題?

2.麻木性自戀

意思是:人迷戀自己的延伸,而無法自我認識。

綜合來說,人的延伸對人有反作用,感覺上麻木,功能上截除,不容許人的自我認識。

3.媒介影響人的感知比率

拼音文字的發明強化了交流過程中的視覺,從此,視覺比聽覺優先。所以在原始部落中,男人看到躶體並不興奮,何談什麼蒼老師。而在現代化的社會中,你懂的……

4.還有一個我切身感到很有道理的:數字延伸人的觸覺。

簡直神總結。作為一個工科出身的處女座,我希望我看到的東西都能像卷福看到的一樣自帶色度長度標籤。我們出野外時,所取岩石樣品的類別成分,常常不能由肉眼判定,最終通過化驗得出各種數據,再來分類。
數據使人的觸覺客觀化。


最後,推薦大家《理解媒介》,可以當語錄體讀,可以用來裝x,又兼助眠利器,你知道,因為焦慮,很多人的睡眠質量都不比從前了...


品質輸給了量產,格調敗給了錢財,愛情死於現實,理想正在被生計蠶食,名利親手殺掉了善良和真摯,這是一場謀殺。
「我想過的更好些。」
這沒有錯。
「我們都想過的更好些。」
這個社會太擁擠了,其實,總有一些人註定過不好,雖然也不會太差。


好比你在下棋,對手思維敏捷,每一步棋都應的很快。你不知不覺,出於模糊的好勝心或者僅僅只是想要讓節奏合拍。漸漸地,你試圖讓自己應棋的速度變得和對手一樣快,疲於奔命。然而這並不是你的節奏。


陳丹青說:現在的年輕人,是找答案的一代,而且考試裡面更要答案,結果卻什麼也沒找到。到頭來,只有單一得不行的生活,單一的教室、單一的房子、單一的社交……
「現代人越來越焦慮」的說法,可能反映了我們對單一生活從麻痹到覺醒再焦慮的過程吧。沒有人使我們焦慮,所有人都變得焦慮。
生活就是做出選擇,以及那些選擇對人們所起到的作用。我們選擇焦慮,生活就忙得不可開交。這彷彿已經是常態了。曾有對「千禧一代」的調查顯示,詢問他們最重要的生活目標是什麼,超過80%的人認為變得有錢是一個重要的生活目標。50%的人認為要變得有名,成為網紅明星。

當社會意識對大眾進行潛移默化,社會留下的印象就是告訴大眾要不斷努力工作不斷為之奮鬥。時間就是金錢,金錢就是生命,當生命變得焦慮,我們自然地會失去很多很多。
哈佛大學項目主管Robert的觀點是:只有維護好的人際關係,才能避免焦慮、創造幸福生活。
確實,這是一個側面的例證,我們的焦慮可能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和諧引起的。當然還有工作、社會等其他原因。
小編很佩服這個社會調查項目已經持續了75年,到Robert接任的時候已經是第四任了。他告訴我們保持一生幸福的奧秘,其實與財富和名利無關,那些與家庭、朋友的關係很好的人他們會更開心、更健康長壽,同時他們的幸福感也最高。
他說好的人際關係可以使我們更快樂更健康。但孤獨感是有毒的!

只不過有些觀點認為孤獨才是一個人擁有空間時間的時候、孤獨是創造力的源泉。小編是這樣覺得沒有哪一個人喜歡孤獨終老吧,但不排除有人願意這樣。

其實,孤獨不關乎你交友的數量,也不關於你是否在戀愛或婚姻中,而關於你與你在乎的人之間的關係。
我們可以寧缺毋濫孑然一身,但我們需要家人朋友的陪伴。我們可以不做網紅交際花沒有那麼多朋友,但有那麼一兩個包吃包住的朋友就足夠了。

用面對面的時間代替看視頻的時間,或者一起做些新鮮事情來激活一段生鏽的關係,散步或者約會。或者與數年未說過話的親屬取得聯繫。不覺得人生突然很有意義了嗎?


沒錯,人際關係是凌亂而複雜的,是處理家庭和朋友關係的繁重工作,它並不性感或迷人。它並不能夠帶來實際效益也沒有金錢收入。我們得到的是心靈慰藉與精神食糧,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

推薦觀看:

【TED】幸福是什麼?
馬特:想更幸福嗎?留在那一刻
【TED】創造幸福的7條定律

(煩請知友們理解,由高層所逼放出小廣告。ヽ〔?Д?〕丿)


不分析原理的說,
各種加速的媒介傳播和放大了現代人的焦慮。
有時候焦慮也是微博啊朋友圈各類社交平台分享的一個點。


因為作為認識主體的人的精神性知識的缺失。(第一句話就很拗口。。。以下內容是作一個歷史維度的考察,有些哲學專業術語,並不是從心理學角度切入的,請慎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福柯的《主體解釋學》)
什麼是精神性呢?法國思想家福柯將其定義為,主體為了達致真理而用來塑造自己的探究、實踐與體驗。福柯在閱讀古希臘羅馬文獻時發現,「關心自己」其實高於「認識自己」這一戒律,那時的人們如何「關心自己」呢?就是採取一系列修身實踐,如聆聽、閱讀、寫作、死亡思考、良心檢查等,前面三個自不待言,所謂死亡思考就是把思考問題的時間背景放大到每個人都將面臨的死亡那一刻,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當人意識到這一必然性時,又會如何審視當前的生活呢?還會為一些瑣事斤斤計較嗎?還會為片刻的得失而喜怒嗎?

「死亡的思考和訓練只是一種手段,以便對自己的一生有一個側面的觀察,從而讓人可以把握當下的意義,或者是在人的記憶上打上一個大結,從而讓人可以總結一生,如實地反映它。」

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認為,

「在心底里關照一下我們終將到來的辭世之日,這對我們最有幫助。」

所謂良心檢查,就是一種反思的習慣,類似於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塞涅卡的睡前三省是「你今天治癒了你的什麼病患呢?你又拒絕了哪個缺點呢?你在哪個方面還有待進步?」這是當時非常流行的一種鍛煉精神修養的實踐。
然而啟蒙運動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笛卡爾將「認識自己」作為達至真理的唯一條件後,精神性的知識被拋棄了,精神性的修身實踐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舉個例子來說明認識性知識和精神性知識的區別,一部電影,我們一般可以從兩個維度去評價,一個是拍攝技術、剪輯、色彩、服飾等角度,這個角度是客觀的,純粹技術性的,也就類似我們所說的認識性知識;另一個是電影想傳達一種怎樣的三觀,這就類似於精神性的知識。笛卡爾哲學的二元論將靈與肉割裂開來,認識自己與關心自己的關係逐漸發生逆轉,甚至出現認識維度的單向發展,進而呈現為古代德性主體與現代認識主體之間的對立,而將認識作為通往真理的唯一道路的後果則是,認識只會沿著無止境的進步方向走下去,人們不知道終點何在。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浮士德,浮士德開篇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焦慮的學究的形象,這位精通哲學、法理學、醫學等各種知識等學者並沒有因為這些知識而取得內心的安寧,反而因內心的焦慮和魔鬼簽約,走向墮落。這就是精神性知識缺失的後果,福柯精闢的總結道,

「主體無法期望這種認識性知識為他自身的改變提供點什麼。不過,浮士德想要從這種知識得到的,就是哲學、法理學、醫學無法給予他的精神價值和效應……我認為這是隨著啟蒙的出現而消失的精神性知識的最後輓歌,是對認知性知識的問世的悲傷的致意。」

認識性知識體系的日漸複雜就像一個無底洞,人在這種無窮無盡的知識面前喪失了主體性,成為了這種知識的奴隸,而這種知識背後,往往又是精細化的政治權力(還記得布迪厄所說的,當代教育實際上是階級再生產的工具嗎?),因此,當代的普遍焦慮實際上是應當同時作為認識主體和道德主體的人的道德主體性喪失。我們忘了,

「人是為自身而活的。」


我認為焦慮的最大的原因是擔心事情的發展沒有達到自己預期或者目的。
就好像如果你在上班的路上,突然出現塞車,或者地鐵有情況延誤或停止運營,你有可能因此遲到而扣工資扣獎金,這例子就是事情發展讓你覺得準時上班的預期就要達不到了,於是你就會產生焦慮。
對於一些嚴重的焦慮情況就是,突發情況都沒有發生,你就開始擔心遲到,不斷地看錶來確定自己是否在不遲到的範圍內。
而更嚴重的情況是,你在睡覺前已經擔心明天會遲到,於是導致你失眠。如果再繼續加深就會變成無時無刻都在擔心遲到。

上面只是以遲到作為例子,當然讓人擔心的不僅僅只是遲到這麼點小事,還有很多很多其他事情讓人擔心。

現代人之所以更加焦慮的原因是,因為現代人的生活豐富,追求得更多,要求得也更高,於是要擔心的也就更多了,當各種事情都要擔心的時候,你自然而然的處在上述的嚴重焦慮的情況,於是就更焦慮了。


推薦閱讀:

表白被拒後說好繼續做朋友,怎麼克服矛盾的心理?
想要努力,但悔恨,自責,焦慮等不良情緒不時襲來,心理備受摧殘,整個人快要崩潰了。求心理分析。?
如何更好理解詹姆斯 · 蘭格的情緒理論?
你心情不好暴躁的時候你會怎麼發泄?
為什麼秋天人容易心情低落,哪些事情獨居的人秋天做了會心情變好?

TAG:心理學 | 情緒 | 人際交往 | 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