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著怎樣的人生以及怎樣的處世態度的人才不會感嘆時光荏苒,白駒過隙?

我是一名來自二三線城市的大學生,成長的步子走遠了,各類各式的話難免有所聽聞,其中我發覺大部分人在回顧自身過往經歷或者在展望他人時都不免發出時過境遷的感慨。
我們是應該面對成長、接受老去的事實,但我仍對此存著疑惑。是否「感嘆時間飛逝」已成為人類所共有的認知,只是有些人吐露了,有些人隱沒著。
那麼在這社會間是否有人壓根兒沒過類似的想法呢?
本人小白 大一狗有什麼表述不清還敬請見諒
謝謝各位


春節,五一,中秋,元旦,嗖,一年就沒了。

有段時間很困擾,日子突然過得很快,好像沒幹什麼,就老了一歲,想一想,還挺惶恐的。

怎麼辦呢?

小時候過的慢,除了要應付考試作業,還要不斷學習新東西。作業現在不必做,但可以學點什麼。

學了,感覺還不錯,但時間還是過的很快。

深入的思考後,發現了關鍵,歸根結底,

是記憶的缺失。

想不起來上星期做了什麼,甚至兩三天前的事情,都很難在腦海里拼湊完整。更不必說上個月,上一年了。

那些說過的話,做過的事,遇過的人,一點點的褪色,直到了無痕迹。如果那些經歷,我們再也想不起,那些喜怒哀樂,只留下大段的空白和零星的畫面,曾經在意的在意,努力的努力,都如水面上的漣漪,消失後還有什麼意義?

而今天,也會於下星期的某個時刻,永久忘卻,

那當下還有什麼意義?

但是,作為理工科學生,只抒情是不夠的,還要想辦法。

記不起來,有兩種情況,一是衰退,二是提取失敗。衰退是真忘了,就好像背了一遍的單詞,一個月後全無印象,大概原理是,大腦受刺激後形成了的某種神經元圖樣,後來不複習,圖樣恢復了。這就是真忘了,但忘之前能複習幾遍,就可能形成長期記憶,能存挺長時間的。

提取失敗,更常見,不是忘了,而是缺乏線索,像不知道關鍵字的搜索引擎,無從下手。往事孤零零的散落在記憶里,一點點凋零。

解決辦法,很簡單,寫日記。

不必長篇,不必感慨,不必傾瀉情緒,也不要寫日後看了尷尬的文字。寥寥幾筆,做了什麼,吃了什麼,遇見了誰,白描即可。

不發朋友圈,不放微博,不求別人點贊,不由他人評說。這是一個歲月的索引,寫下來已是心安,偶爾看看,還能想起某天的畫面。

大概寫了一年多,睡覺前幾分鐘寫完,也有漏寫的時候,漏就漏了,沒有關係。

日記,是一個人的歷史。


謝邀。

三種人。

一種,腳踏實地積極朝前看的人。
我在故鄉鄉下,認識一些這類人,大多質樸無文,但很忙碌。朋友多。講道義。好熱鬧。哪怕是在自己小小的村子裡,都算是「場面上的人」。
他們不太感嘆時間流逝,是因為隨時隨地感受得到時間流逝。在城市裡,時間流逝讓大家嘆惋,對他們則是生活必須關注的:因為事關生活。務農的人,對歲時、氣候、季節、孵蛋、插秧、水流、結冰這些是隨時關注的。恰好因為隨時關注,生老病死時間流逝就在身邊,所以不感嘆。

一種,已經感嘆過很多遍的人。知道說來也無益,不如不說。
辛棄疾那首《醜奴兒》,說得很是明白: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心裡太苦的人,不一定會說出來了:知道說了也不會有積極反饋,罷了罷了。

一種,根本苦到沒時間說的人。
城市邊緣住在窩棚區里的人。等著快倒閉的單位報銷拖延了一兩年幾十元錢葯款的人。醫療下鄉檢查身體時一身病還呵呵笑說方言的人。縣城醫院長椅上拿著城市裡孩子寄來的錢等著拿止疼葯的老人。大城市住宅區里八個人合租30平米房子、騎自行車送飲用水的人。
他們很多人詞不達意,也不懂感嘆。太苦太累太忙了。對他們而言,感嘆時間流逝,太矯情了。他們想不到這麼遠。

莊子說人生如白駒過隙。呂后勸張良不要辟穀時說白駒過隙。桓溫感嘆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這些人能感嘆,是因為他們多少不愁飽暖,見識過人生,可以居高臨下感嘆,說出話來也有人聽。
大多數不飽不暖,或者自知說出話來也沒人聽的人,或者隨時在感受著時光流逝的人,就來不及感嘆這個。
能說出來的苦,從來就不是真的苦。


不管你有怎樣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哲學,『時光荏苒、白駒過隙』的感覺是永恆地存在的。
也許,你越有好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哲學,這種感覺越真切。

生命的意義,在於她的有限性。
道理很簡單,倘若你有一天得知你將永恆地活著,永遠永遠地活著,你會不會覺得每一天都有意義?
當然不會,你絕對不會;反而,你會陷入更大的空虛與恐懼,因為每一天,每一分鐘都毫無意義。每一天都變得無足輕重,因為有無數的天等著你,你荒廢不荒廢,你躺著站著奔跑著,都無所謂,因為無數個可能性等著你。
甚至,你會想到死。因為一切都變得毫無意義了,即使你要為全世界謀幸福,可是時間永恆存在,謀幸福之後你幹什麼?之後的之後又幹什麼?人類文明生生死死之後你要幹什麼?
我相信,如果真的給我永恆活著的權力,我也會在人類壽命差不多的時候自己結束自己的生命。

以我們現在的人類進化狀態,我們還沒有能力理解真正『永恆』的概念。

我渴望在生命中能夠分得清輕和重、快和慢、遠和近、堅持與犧牲、愛戀與離別。
如果一切永恆,這一切都和『熱寂』一般的宇宙一樣,處處無差別,這不是生的永恆,而是死的永恆。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乃是這個世界告訴你『生命美好』的一種呼喊。
好好受用吧。


你的問題里有個詞,白駒過隙。出自於《莊子·知北游》: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類悲之。解其天韜,墮其天帙。紛乎宛乎,魂魄將往,乃身從之。乃大歸乎!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將至之所務也,此眾人之所同論也。彼至則不論,論則不至;明見無值,辯不若默;道不可聞,聞不若塞:此之謂大得。

如果你懂了這段話,就會明白什麼白駒過隙不是人生感嘆,是在描述事實。這個很重要,因為我們總是將聖人審察生死時用智慧創造的辭彙來為感性服務,只停留在其表面涵義上,所以往往不能深入了知問題的根本。

就像白駒過隙這個詞,就像一個孔,等著你鑽進去。進去之後,就會看到上面一段話,然後就能看到《知北游》,然後就是莊子的所有著作,然後就老子,釋迦牟尼等等。看通看透過去,然後世間一切問題的答案,都清晰無比。


給你推薦個ted視頻,教你如何在關注「過去」和「未來」之餘,更好地關注「現在」,即當下。
這也是我冥想所收穫最多的事情,在這之中,生命的寬度和長度都獲得了延展——真的,你覺得每一秒都更加的長——這是因為你的意志集中於當下,所以體會的程度更深,時間相對就更長。
而更多關注未來的人,在焦慮中逐漸失去了現在。
並不是說不考慮未來,就像我們走路要抬頭一樣,否則你會看不到前面的電線杆而一頭撞上去;但不要過分關注,而白白折損自己。

視頻鏈接在此:【TED】一切只需十分鐘的專註

祝好!


佛說人有八苦,其中就有生死。
《心經》里有一句話,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這句話雖然意思是世界是無二的,是一個整體,不存在生死,我們只是世界的一部分。
我們一直是世界的一部分,只是偶然因緣和合而成人,然後死了之後組成你的元素依然存在。
所以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這是聖人的境界。

但我們做一個普通的人,至少可以理解到的是。
如果沒有死,就沒有生,沒有生就沒有死。
一切都是相對的。
你出生了,就開始面臨死亡。

當你明白生下來的意義,就是在你全力向死亡奔跑的時候享受著這花花世界帶給你的體驗和經歷。

人是時間的動物,人是經驗的動物,我們的過去只能是一種註定的命運。
如果你沒有懷揣未來的認知,你回到過去依然還是會做同樣的選擇。
我們擁有的只能是當下,和未來的死亡。

只是在奔向死亡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跑的更帥氣一點,跑的更漂亮一點,然後多注意一下周遭的美好,多注意一下周圍可愛的人兒,多去嘗試自己喜愛的事情,其他的一切都是虛妄的,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讓自己過得幸福才是真的。

享受幸福,追求幸福,乃是人生的意義,功名利祿2000年後終回塵土。
只有你體驗到的東西才是真正的意義,你的身外之物全部都會在歷史中化為過眼雲煙。
讓自己超越,讓自己獲得更大的幸福才是真理。

但幸福不是說享受,而是需要讓自己追求智慧、真理、藝術、物質等等,讓自己不斷超越,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強大,讓自己的腦子更加富有智慧,讓自己獲得維持你精神生活的物質,這樣,幸福將會離你越來越近,同時享受這個過程這才是追求幸福,享受幸福本身。

因為快樂就在生活里,快樂就在事情中,快樂就在歡笑間,快樂就在你心中。

我們是活在未來的理想主義者,但是我們又是活在當下的現實主義者,但絕不會是活在過去的多愁善感者。

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也。


長得丑的人,活得慘的人。

(標記後答)


努力做一個溫柔的人吧,盡量讓我給出的每一顆糖都去了該去的地方。

珍視我們所遇到每個人,因為有一天,驀然回首,你會發現,那個給你許多痛苦的人,卻也是你的救贖。

還有一定要過得開心一點兒!

因為不開心的人生就是一場過勞死!

有時候想,為什麼人會越來越麻木。


也許就是一個人在遇到外界挫折的時候,幫助TA挺過來的東西全是負能量。這些負能量在TA內心深處留下了很多坑洞,最終徹底地削弱這個人再去愛、去相信的能力。


如果你不想過冬,那就來我心裡吧,我內心深處有一個關於宮崎駿的夏天。

你要一直都住在我心裡,玩著紅白遊戲機,吃著冰鎮西瓜,過著無所事事的夏天。

分享一些城南舊事的截圖


謝。這世上無人可以逃脫對於時間的感慨。只是有一個度的問題。是很感慨,或是偶爾感,但絕不會有人從不感慨。

為什麼無人可以逃脫這種感慨?因為人是三維動物,人無法長生,無法從自身的經驗中去回到之前而改變。所以,人在成長變老的過程中,一定會有遺憾。因為你既不是永生,也無法回頭。有遺憾,就必然會在生命中的某一刻對過往的時間有感慨。人無法擺脫生而為人的宿命,也無法擺脫人性。

然而,每個人對於白駒過隙的感慨確實會有度的不同。人性是奇妙的東西,所以去定義某種人對於時間的感慨是處於一個什麼度,其實是比較複雜的問題。 我比較同意_@羅登的觀點,那就是,越是見識過這個世界越多的,思考越多的人,越容易有這種感慨。

兩個極端就是,什麼都不想的人,就不會有感慨。而想的最透的人,則會永遠感慨。然而我說過,人為人,所以不能達到極限值。我們所有人都分布在這兩個極值中。

所以該感慨感慨,記得活著就好。


坦然接受事實的人,或許會比較少感嘆一些。這個事實就是,我會老,也會死。
這就是生命的一部分。而我也和絕大多數常人一樣。
於是,我現在的每一天,都在為我的老去,我的死亡,而不斷準備。
我希望從容地老去,從容地死亡。
像這樣的處世觀,我也是在28歲以後才明晰。


謝邀。慢慢活,都會有答案的;或者,你就不想有答案了。


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


謝謝邀請。
我是一個理科生,所以上大學的時候,老師要求我們要言之有物,把話給說清楚,看樣子,題主是文科生,我硬是看了好幾遍,才明白你的意思,是問什麼人才不會感嘆時間過得真快。
我想了一下,我好像沒有感嘆過時間過得真快。想想原因,早上七點起床趕車去上班,到了之後就開始工作,工作需要3-5個小時完成,剩下的時間,看看書,然後,下午五點下班,要趕去做第二份工作,酒店的晚班客服,基本上,一年下來沒有什麼空閑的時間,有了也是抓緊時間陪陪自己老婆和孩子。所以,我想第一種人:沒有時間,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生存上的人,應該很少去感嘆這個,因為沒有時間,而且,也沒有這個意識,累的倒頭就睡,哪有那個精力和時間,是吧?
我們為什麼要感嘆時間過得快呢?我覺得應該是現在的生活過得很不錯,我很珍惜,所以更害怕時間可以留下,比如,皇帝都想說,我還想再活500年,而過得生不如死的,每一天都掙扎或者,每一天都活在痛苦之中的人,應該不會覺得時間有什麼好流失的,所以第二個應該是過得不好的人。
我們在小時候,無憂無慮,不用承擔任何責任,前幾天,還有一個同事A跟我說,小時候多麼舒服,什麼也不用管,現在什麼事情都要我們來承擔,而另一個同事B插嘴說,以前都是你爸媽幫你頂著,現在你都是幫你老婆孩子頂著,當然會這樣。我認為A可能會比較容易感嘆時光流逝,而B可能就很少去感嘆時光流逝。
在古人的詩文中,感嘆時光流逝的目的,其實是讓人把握當下,珍惜眼前的時光,而不是感嘆時光流逝本身。其實,時光的流逝帶給人的只有記憶和一些經驗,過去了就過去了,它很難給人帶來什麼體驗,就像昨天我吃了牛排,覺得很好吃,但是,今天答題的時候 我在吃口香糖,我只感受到口香糖的味道,而沒有牛排的任何滋味。


處在貧困線上的人沒時間感嘆白駒過隙。


謝邀。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李白《宣州謝佻樓餞別校書叔雲》


謝邀,都不行,痛苦是永恆的,快樂也是。

無論你現在過的是不是比王思聰還好,你都有可能會後悔、會遺憾。

當然,患有神經性疾病的人估計沒有這種感覺。


頻頻回首,往往都是因為我們感到不安。
傷感悲憤,仔細想來不過是終究意難平。

過去真的很美好呢。

春天裡雨停得太快,我的右肩膀還未完全被淋濕,對方就只剩一個飄然遠去的背影。我左手撐著傘,不想讓風太快吹散她留下的淡淡香味。

小城裡那條巷子太小,紅紅的夕陽還未完全落下去,我們就走到了要分手的十字路口。牽著的手再如何緊扣住,卻也是擋不住過往車流滴滴的催促。

冬天的雪化得太急,堆的雪人還沒有看到春天的花,就只留下一個矮矮的小雪堆。拍了再多的照片,也留不住那特意用口紅塗抹出來的微笑。

看的電影時間太短,她睡著時流的口水還沒有流到我的手上,只留下嘴角淡淡的印跡。寫再多的影評和心情,有再多的深思和感動,也不如就靜靜看著她睡著時抿著的嘴。

街角的火鍋店招牌換的太勤,那條磨得有些發黃的長木座椅也換成了紅紅的皮沙發。縱使換成了有名的連鎖餐館,窗明几亮,但再去吃也覺得沒有了彼時大快朵頤的歡暢。

寫著共同小秘密的本子那麼薄,一不小心就翻到了最後一頁。那些稚嫩的字,青澀的話,還有可有可無的雞毛蒜皮。

凋謝的紅玫瑰,落滿灰塵的木吉他。
如果把書籤永遠停在那一頁,是不是人生就可以永遠也不用翻篇。

誰不願意要一把更大的會一直都在的傘,來抵得住路上突然殺出的風風雨雨。誰不會想可以牽著手走到白首相依,人來人往不過過眼雲煙。誰不會想永遠活在自己最喜歡的季節,就好像抓住那隻叫個不停的蟬,以為可以一直把夏天握在手心。

如果說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那麼別離是不是這世上最殺人的猛虎。

現想起過去那些別離,心中還會有萬分的遺憾和不舍,不甘心接受這已成現實的形容陌路。總是固執的想找一個答案,究竟是什麼東西把曾經恨不得互為血肉的兩個人變得陌生的一無所知,為什麼曾經我們如此用力在彼此生命中銘刻下的痕迹會這般淺薄,不過幾十上百個日夜就消失殆盡。枉費當初找遍大街小巷買到最艷麗的花卉,卻也變成了垃圾場腐臭的爛泥。曾經想就這樣燦爛的跳躍著過完這一生,卻不想長吻過後是更久遠的分離,彷彿整個世界突然就從秀麗風光變成了一片廢土。

然則時間難倒回,往事只能成追憶。為什麼為感嘆,會難以釋懷?因為不安於難再尋到往昔的那種美好,因為不平於今時已不同往日。

要如何才能不為過去感傷?

我也不知道。

但如果一成不變,今天就會和昨天一樣。要想明天會改變就必須從今天開始改變。縱使昨日美好已失去,但至少已經證明這世間有著值得追求的東西存在。那麼,為何不能稍稍對未來多些期待呢?

你我並非是被昨日所拋棄了,而是生活讓我們去體驗其他更多的美好。青春正濕潤,為何不多換幾個姿勢呢?


我這樣的人


白天的時候犯睏覺得上班時間好長

晚上失眠睡不著覺得夜晚時間好長


我沒有抖激靈!這是真的!


企圖自殺以結束這一生的,以及生活在痛苦中無法自拔的人,不是「白駒過隙」,而是「度日如年」


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體驗,而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

來自楊麗萍


推薦閱讀:

一哥們有不少別人送的BV Prada Burberry的錢包,但平時從不喜用錢包。這在心理學上怎麼分析?
關於《巨嬰國》,對現在90%的人是巨嬰有什麼建議么?
為什麼洗澡或者閉著眼睛洗頭的時候心裡總是很害怕,會想恐怖的東西?
跟男朋友說沒有安全感 男朋友不理我了 姐妹們 我該怎麼辦 在線等 挺急得?
人們常著衣的心理:既想掩蓋,又愛展露,請問這是種什麼心理?

TAG:生活 | 成長 | 社會心理 | 社會現象 | 心理學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