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人會感到不幸福?


謝邀。

辛勤工作,升職加薪,為自己為家庭掙一個物質保障,感覺好開心好幸福。

讀書學習,提升自己,成為一個有見識有涵養的人,好幸福好開心。

知乎答題,得到認可肯定,在輸出中學習提升,好幸福好開心。

與粉絲私信交流,解決別人的困擾,學習別人的人生,好幸福好開心。

陪伴愛人,一起聊天,一起做家務,享受安寧,好幸福,好開心。

朋友交際,編製人脈圈子,既多一條出路,也能收穫友情,好幸福,好開心。

好幸福,好開心啊,這是我2016年真實的體驗,簡單,幸福。

今年開始,有越來越多值得幸福開心的事情。

成了其他平台的簽約作家,可以兼職賺外快。

受邀請參加線下的活動,認識更多厲害的人,更快的成長提升。

嘗試做課程,在課程中梳理知識體系,走出自己的舒適區,看得見的成長。

每周兩三篇的原創文章,看著後台的留言和評論,成長了自己,幫助了別人。

。。。。

好多好多幸福開心的事情!!

好多好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好多好多學習成長走出舒適區的事情!!

但今年的二月份到五月份,卻是我有生以來最不幸福,甚至是出了點心理狀況的艱難期,低谷期。

我想靜下心來靜靜讀書,但腦子裡提醒我,還要去寫一篇文章,看書就變成了翻書,靜心就變成了鬧心;

我想享受難得的家務時間,跟愛人聊天時間,但腦子提醒我,有一篇專欄約稿要交了,於是家務變成了任務,聊天變成了應付;

我想靜下心來思考粉絲留言,但後台的留言太多,從一個問題思考十分鐘,變成了一分鐘解決一個問題,淺薄而低效;

我想享受難得的友情時光,一起吹牛逼一起哈啤,但每次想到屁股後面還有一堆事情,時間只能壓縮壓縮再壓縮,然後就沒有了!

。。。

我成功的把自己從一個幸福的人,變成了輕微的心理問題攜帶者。

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怎樣才能變的幸福?

我帶著這個問題重溫了積極心理學和幸福課的內容。

以色列心理學家做過一個研究,評估婦女一天的情感狀態,研究發現,婦女並不享受與孩子共處的時光,這很讓人驚訝,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分析,這些婦女非常愛她們的孩子,但當她們與孩子共處時,並不是真正全身心投入,而是一心多用,家務,打電話,工作,等等。單獨看,她們享受與孩子共處,享受工作,享受與朋友間的電話溝通,但事情攪和在一起,就影響質量了。

打個比方,想像一下你最喜歡吃的兩種美食,比如水煮魚和西紅柿炒雞蛋,每個單獨拿出來都是10分,但如果攪拌在一起,會是20分嗎?肯定不是,很可能是0分,你根本就不想吃,不敢吃。

就好像,看書和寫作是我很喜歡的事情,但一個小時之內,又要看書,又要完成一個回答,這就成了不得不做的事情,我不可能體會到興趣愛好,只會有無盡的壓力。

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我們都很貪心,不放過每一個可能有意義,可能會讓自己幸福的事情,於是我們待做的「讓自己幸福」的事情,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幸福的事情,填滿了任務清單,然後,幸福的事情就變成了必須要做的事情。

過猶不及,人生需要做減法,這是我這段時間最大的感觸。

相信很多人會質疑,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變化日新月異的社會,簡單生活真能幸福嗎?

這裡我並不是否定努力的意義,也並不是鼓勵,消極的停止奮鬥,事實上,心理學家對任務與幸福度(創新,效率)的關係做過通過,它們是呈現倒U曲線:

曲線的最左端,是拖延癌患者,雖然什麼都沒做,但卻是幸福度最低的,因為他們內心是最糾結的;

曲線的最右端,是包括前段時間的我在內的工作狂,被無窮無盡的工作淹沒,低效而痛苦;

真正幸福的人,也是工作最高效的一小撮人,他們的工作量適度,時間安排緊湊但不忙亂。

在快節奏的社會,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著,有限的精力和無限的幸福追求間的矛盾,但幸福的人能根據自身的承載限度,對出現在眼前的「機會」、「成長」、「快速致富」等「良機」果斷取捨,專註而高效地處理力所能及的事情,工作時專註,休息時專註,在一段高強度的工作後,能有充足的調整期。

現代人做事,不缺速度,不缺拼勁,不缺狠勁,但缺休息,缺停頓!

可持續發展,這個詞用爛了,但這是每個追求幸福的人,追求持續成長的人,要牢牢記住的一個根本法則。

為什麼在物質財富越來越富裕的今天,大多數人感到不幸福?

因為能夠讓人幸福的事情太多了,我們有一顆饕鬄的心,試圖抓住所有的幸福,但卻沒有饕鬄的胃,最後只能消化不良。


我慢慢明白了我為什麼不快樂,因為我總是期待一個結果。

看一本書期待它讓我變得深刻,跑步游泳期待它讓我一斤斤瘦下來,發一條簡訊期待它被回復,對別人的好期待被回報以好,寫一個故事說一個心情期待被關注被安慰,參加一個活動期待換來充實豐富的經歷,這些預設的期待如果實現了,長舒一口氣,如果沒有實現呢,自怨自艾。

可是小時候也是同一個我,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看螞蟻搬家,等石頭開花,小時候不期待結果,小時候哭笑不打折。

《允許自己虛度時光》——馬德

可以看看我的其他回答:

凡羽:能不能給我一個活下去的理由?

大學裡的戀愛經歷教會了你什麼? - 知乎


微信:卡小柔 微信ID:kaxiaorou520


因為愛比較!!


你所有的不幸福感,都是因為你愛跟人比較。。

從小到大,我們被各種人比較著。。。

Baby的時候,我們的親媽就會把我們抱出去跟差不多大的同齡小寶寶比較。

「哦你們這麼胖啊,我們比較瘦,哎,是不是缺什麼營養啊?」

「你們這麼白呀,牙都長四顆啦,哎呀頭髮這麼好。。。」

我們會因為不夠胖,不夠白,牙長得不夠快,頭髮長得不夠長而被比較。。

那個時候傻乎乎的我們,並不知道母親大人心裡的泄氣。。

明明我們什麼錯事也沒做啊!不是么?

只是長的早晚的問題呀。。。。


上學的時候,我們會被老師拿來和鄰座的同學比較成績。

也許你已經很努力,可就是比不過你的那個同桌!

天知道,你每天按時按點的寫作業念書為什麼還是念不過他!考不過他。。

看著他一次又一次的超過自己,你感到泄氣,不幸福。。。


終於,你熬到了大學畢業。。

你的室友早就找到了這樣那樣的工作,而你卻沒有。。。

好不容易有個單位決定錄用你了,可工資只給了2000塊。。。

為什麼同樣沒經驗的同學一畢業最少都5-6000,還有的甚至年薪10萬直接被某些知名公司簽走,

而你只能在這幾個人的小破私企,《甄嬛傳》般的工作環境中,兢兢業業的掙著2000塊工資,操著20000塊的心。。。

你感覺心好累,不幸福。。。


到了適婚的年齡了,你終於從月薪2000漲到了月薪5000塊。

你盤算著以為單身狗的日子,苦一點會有些盈餘。。

可每月你都會收到幾封紅色炸彈,來的比大姨媽還要準時!

你的各種認識的不認識的,熟悉不熟悉的,同事、朋友、同學、遠房親戚,他們結婚了。。。

你被安排坐在各種鄰居二伯,隔壁王叔,街坊李嬸旁邊,經意或不經意間提醒你,差不多該結婚了。。

當你忍不住,借口尿遁的時候,他們還在背後嘲笑你,不知是你「硬」實力不行,還是「軟」實力不行。。


終於,你老媽坐不住了,答應她李嬸給你安排去相親!


因為這已經不是,你想不想做單身狗瀟洒自由的問題了,這顯然上升到了,人格和體格根本因素的質疑問題了。。


你坐在陌生的咖啡屋裡,等待著陌生女子上門,覺得自己就像貨品一樣等待著被人挑選,你想走,想逃,可又拗不過老媽聲淚俱下,明裡暗裡的威脅:「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在你跑與不跑的天人交戰中,那個女子出現了。。。

她穿著一身紅色的緊身裙,踩著細跟的高跟鞋,凹凸有致的扭坐在你面前,像一朵帶刺的野玫瑰。

就連路過的服務生都忍不住多看了她幾眼。。

你忽然覺得有的時候聽媽媽的話,也並不全是錯的!

你好想和這謎一樣的女人繼續交往,等結婚的時候,把那幫收份子錢的孫子們都挖出來,讓他們看看,什麼才叫---「我找的媳婦」。。。

可聽完你的介紹,她性感豐潤的小嘴對你輕蔑一笑:"哎喲,你就掙5000塊也好意思說喜歡我啊,哼。。"


還是那樣凹凸有致的身材,扭著扭著,又那麼快的消失在你的生命里,就像當初,悄無聲息的到來一樣。。。


你甚至都來不及辯解和挽留。。。


最後,你終於找了個,她不嫌棄你一個月只掙5000塊的人。

當然,你也沒嫌棄她走形的身材,和臉上的兩團雀斑。。。

終於,沒人再嘲笑你是單身狗了,但是,你仍然感覺不幸福。。。


承認吧,你只是愛比較,卻並不是愛努力。。

你不知道為什麼同桌是學霸而你是學渣,因為你只看到他和你一樣完成了作業,但並沒有看到他奮筆疾書熬夜苦練的夜晚;


你不知道為什麼你畢業只2000月薪,而你的同學一畢業就有10萬年薪,因為你沒看到寒暑假去做實習生的辛苦,你更沒看到他為了應對以後的畢業需求,在你躺宿舍里打電動時,他去念選修。。。


你不知道那個妖嬈的野玫瑰,其實後來嫁的老公也是一個月入5000的人,你沒看到她坐在自行車上和他嘻嘻哈哈的笑。。。


你輸在沒行動,卻怪責老天爺區別對待。。。


這樣的你怎麼會幸福?

差知識,,就去學啊,什麼時候都不晚!

差動力,,就去做啊,什麼時候都來的及!

不要只怨天尤人不行動啊,否則,你永遠都不會感到幸福!

致:又愛比較,又不努力,像差評師一樣對待人生的你。。

-----------------------------------------------

歡迎關注我,加我的微信交流~

微信:卡小柔 微信ID:kaxiaorou520


我覺得幸福是一個心態問題,同樣的生活水平,在不同人眼裡幸福感是不同的。而幸福感這種感覺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比,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沒有對比就沒有幸福(或不幸福)。

過去信息不暢通,我們是小農經濟,咱們家旁邊鄰居可能都是跟咱們差不多的水平,生活水平差距不大,幸福感可能不覺得多麼糟糕,還湊合。

進入近代以來,人們經歷了民族壓迫,侵略,戰爭,饑荒等災難,啥不幸都經歷了,那個時候大家應該是都不幸福的,因為大部分人都一樣,相比於我們自己的過去,我們是不幸福的。

建國後,和平穩定安居樂業,物質雖然匱乏,但勝在安定團結,計劃經濟下,人們的差距不大,與過去對比,與周圍人對比起來,沒啥差距。不會感到不幸福。

這之前,信息流通都不暢通,人們信息的對比都是很少發生。但是改革開放後,信息變得暢通,變得泛濫起來。再加上生產力發展,人們用更少的時間就能糊口,有更多的閑余時間都用來胡思亂想,潛意識裡對比,看看人家王思聰,美女金錢都不缺,多幸福。看看某某美女,經常換包包。哎。自己咋這麼屌絲。


因此不幸福的原因,直接原因:
信息爆炸,自己接觸了大量的娛樂信息,有了對比的材料。

根本原因:
胡思亂想的對比心態,與同時代其他人的攀比。

其實幸福既然是一種感覺,那麼就是人可以調節控制訓練的。那麼一個人怎麼避免感到不幸福呢?

首先是你怎麼定義你的幸福。
其次如何做才能最大化你的幸福感。

第一個問題,我不好說。因為我不是你,我不知道怎麼給你定義,我只能舉個例子(我是學生,那麼我給自己定的幸福就是讓自己每天學到新知識,充實感就是幸福,腐敗墮落就是不幸福。)呃,自己的定義很簡單粗暴。

第二個問題就是如何最大化你的幸福感?
昨天我參加一個會議,講到了情感適應(hedonic adaption ),是應用到消費後消費者感知滿足感的變化,我在草稿紙上畫了一個圖,有兩種曲線A 和B ,A比較抖,B 比較平緩。

縱軸是滿足感,橫軸是時間,曲線與橫軸縱軸夾住的面積就可以表示幸福感。

那麼我們可以很清楚的得知,B 曲線相比A 曲線有更高水平的幸福。

那麼我們怎麼樣將自己A 變成B 呢?

生活充滿各種不幸運小挫折,這些不幸小挫折就是將我們A 曲線變成B 曲線的關鍵。我們只要正確面對,積極解讀,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幸福也會更持久。

呃,寫的好像還不咋地。


因為大多數人的確不幸福啊!

就像你問為什麼大多數小學生都覺得自己成績不夠好?廢話么不是?本來就是大多數小學生成績都不怎麼好,真正好的一個班就那麼幾個,就那麼幾個里最後能考上大學的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雖然知乎一貫歧視二本,但是能考上二本的都已經是前10%了。

人生也是這個道理,學業順利,事業有成,兒子票子房子車子妻子都齊活,那是少數幸運兒的人生標配,絕大多數人不是缺一門就是缺幾門,幸福感立馬大頭朝下。



這是人類社會群體DNA所致,人類社會是一定要發展的,如果要發展,必須讓人類對現狀不滿足,只有不滿足,才能進一步發展的動力。

如果一個社群滿足於現狀,自然淘汰的結果就是滅絕。

當然,在這紛紛擾擾的世界中,一個人類個體要是清心寡欲還是沒問題的,知足乃幸福之母。


什麼叫幸福,就是 慾望得到滿足的那種心理感受。


為什麼不幸福?
一,我們的慾望很難得到滿足。
類似於,女神當我女朋友,迎娶白富美,出任CEO,走向人生巔峰。。。。但是,短期內又達不到。


二,一些小的慾望滿足後又有新的大的慾望不斷湧現,以至於小慾望被滿足後的幸福感被大慾望沖淡。

類似於,今天拿到手月薪2k,但是我會向著月薪5k努力,本來可以很嗨的2k,因為5k這個目標存在,會變為比較嗨。


最後,給出一個保羅.薩謬爾森幸福公式


幸福=慾望÷效用

效用:慾望被滿足那種心理感受。


PS:選擇越多越痛苦


1 慾望熏心
2追求超乎自己能力的東西
3 糾結過去
4不放過自己
5窮
6丑
7矮
8功利主義太強
9為了趕路 忽略路邊的風景
10 說說而已 從不行動


得非所願,難償夙願。


因為大多數人對自己的要求高於自己所能達到的地步,雖說對自己有高要求是好事情,但是你若一直都不能達到自己預期的目標,哪裡來的幸福感。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很容易滿足的人,那就保留住這個優點,這是很多其他人都求之不得的東西。


我還記得幼時的我,那時日子過得很慢很慢。
還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將要下雨的那個時候,有大風吹來,跑到天台上張開手臂迎著風,那種清爽舒服的感覺很喜歡,很快樂。
還記得表姐帶我們這些小孩子一起躲在房間里看恐怖片,那種害怕又帶著期待的心情想起來也好幸福。
還記得小時候住在爺爺家,他總是一大早起床去市場上賣雞蛋,我們起床的時候他慢慢地推著那輛黑色破舊的三輪車回到家裡,但記憶中的爺爺總是帶著笑容的。爺爺總是會給我們帶好吃的,總是特別期盼那些小小的驚喜,很簡單,也很幸福。
小時候的暑假總是特別長,還記得白天的蟬鳴,夜晚的蟲聲,叮得臉上手上到處都是的紅包,搖晃著嚀嚀響的老舊電風扇,在涼席下的翻滾,紅色的西瓜。
還記得跑到一個很遠的地方,不知道回家的路,結果一邊哭一邊亂走,碰上隔壁的阿姨,對我無奈而寬厚的笑容。
還記得春天裡的金黃的油菜花,夏季里茂密的綠葉,秋天的紅葉和成熟的稻穗,冬天紛飛的雪花。明明很簡單的東西,我卻覺得很幸福。
那時無憂無慮,只想快快長大。
那時很任性,總是怕上學,總是賴床,故意讓自己生病。
那時,我還可以感受到很多幸福,哪怕現在看來微不足道。
現在學會妥帖照顧自己,無論發生再大的事情都懂得盡量不要影響自己的生活。
四季的更替,假期於我只是衣服的變化。
記憶中的人都已不在,奔赴遠方了。
只記得每日的熬夜,手機拿在手上翻看著各種信息的無趣,第二天早上看著臉上又冒出了幾顆痘痘。
明明在笑,卻覺得這笑容沒有感覺。
明明在哭,卻忍著不哭出聲。
大事小事一件一件堆積在那裡,抬手好像都覺得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但是也懂得了禮貌待人,不會讓自己的負面情緒影響到別人——大約,只是盡量而已。

這樣也並不是不好,有時候會想:我這是被現實打敗了嗎?我變了嗎?
但也會反證,這個世界還是需要大人的,我需要承擔責任,新生總是一代接一代的。
——什麼年紀該做什麼事。

幸福嗎?

是啊。在每日的平靜下,也會有讓人開心的事情啊。

看一場經典的電影。
在大街小巷亂逛一場,發現了一隅的咖啡店。
向著目標一步步的前進,不用擔心不知道下一步做什麼。
在公交車上抬頭,一掠而過的綠葉,細細碎碎的陽光點點。
愛上聽歌,日語歌,歐美歌,古典音樂,民謠,都會聽聽。
最愛的還是純音樂。
簡單。
幸福坦然而瑣碎。


不幸福才是人生的常態,幸福是對比中產生的短暫優越感,如櫻花墜落,短暫即逝。


可能是因為人的慾望吧。永遠不會滿足的。現在的需求滿足了達到了你又會想要更好的更多的,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抱怨自己的生活,覺得不幸福。就是這樣吧。


因為,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
因為,太久沒有過戰爭了。

先說前者:這個時代註定讓我們比前一代人接觸到更多的信息。可是,捫心自問一下,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信息嗎?
信息超過我們的所能承受的。看到別人比我們快樂,再看看現實,反而傷心;這個社會的正能量太多了,多到讓人厭惡。而信息的傳播更加速了這個過程。你看看網上所能接觸到的,不是大款富豪富二代就是打架鬥毆惡性事件,為了博人眼球媒體什麼都做得出來。準確說,就是什麼噁心來什麼,怎麼噁心怎麼來。噁心到了,心神不安了?正中他們下懷嘛。不然怎麼消費,不然怎麼拉動經濟?要是每個人都理性合理的看問題,誰還去買買買?
想想小時候沒有網路的時候,想想剛畢業的時候,開心的是不是很純粹?踏入社會後就有各種洗腦的存在,被洗腦是不是不舒服?當然,不洗腦怎麼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不洗腦怎麼讓人服從?
不立起來一個大眾偶像,怎樣能服眾?
扭曲,變形。以前殺人用硬刀子,現在用軟的,無形且無處不在。
再說第二條。這世界太久沒發生過戰爭了。誠然,戰爭有它不好的一面。而且現在打不起戰爭,因為核武器。但是矛盾始終會有,並會越積越深。就像溫室效應被悶在裡面,得不到解決。社會被壓抑,人性被抑制。這些都要去買單。

所以,放下一些東西吧,不需要為社會買單。投入到生活中去吧,生活未必有那麼美好,但卻讓人感覺在活著。不要受一些無聊的東西影響,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完美沒什麼,誰不是呢?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不幸福,是因為我們追求的並不是幸福,而是比別人幸福。


因為大多數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別人幸福。


昨天為止,我還覺得自己很不幸福。
但是今天開始,我決定變得幸福。
讓慾望什麼的滾邊去
讓害怕孤獨什麼的滾邊去
讓害怕跌落的自己滾邊去
享受當前每一秒
既然死亡都想過了
還有什麼好害怕的
即使自己變得很糟糕
即使自己一無所有
即使讓別人失望
那也無所謂,我開心就好
讓我不幸福的敵人
是不肯面對不完美的,自私自利,膽小的自己


因為大多數人都在追求幸福。


這個問題是不是可以反著看,為何只有極少數人會幸福。

什麼人會幸福,純粹的人,活的特別真我的人。這種人有什麼特點呢,心裡不藏事兒,有什麼說什麼;不會跟隨社會同流合污,有著自己秉持的價值觀,並以此為準則要求自己。

還有,傻子很幸福,或許在你我看來傻子多麼慘呀得,但是或許在他的世界很幸福,整天要擔心的事兒除了吃就是睡,再無其他,這種人很幸福。

嬰兒孩子幸福,嬰兒時期餓了哭出來就有奶喝,困了就睡,拉屎撒尿即使到褲子上床上也不礙事兒,這難道不叫幸福?

返回來,大多數為何會不幸福,顧慮太多了,一路走來心裡裝的事兒,經歷的太多了,責任感加重了,慾望變強了,攀比心過重了,更加在乎名利了,會嫌棄自己的老婆老公長得不好看活兒不好了等等等等。

社會的壓力會促使你可能因為一件很小的雞毛蒜皮而起一身雞皮疙瘩,進而抑制不住內心躁動發泄出來,被發泄者就遭殃了,或許是你的女友妻子孩子,或許是你手下員工總之在那一刻開始,彷彿蝴蝶效應一般相互影響以及放大。

不幸福感是會傳染的,真的,不幸福感是會傳染的,因為人類是情感驅使的物種,感情是可以香菇感染的。

所以,幸福感其實也是會傳染的。

如何才能獲得幸福感呢,心態端正了啥的都不說了,都想得到。這裡說說我上周給朋友舉的一個栗子

當時是在吃中飯,點了份黃燜牛肉,幸福感來源於生活,而在這頓飯中,幸福感來源於當你感覺砂鍋里的肉幾乎要被你撈光的時候,無意中的一勺子下去,會帶出一塊兒肉來。這個時候你的內心應該是滿足的,如果你全身心在吃這婉飯的時候是這樣的。

滿足感會帶來短暫的幸福感。而生活中,要是有很多諸如此類的滿足感,那麼可以判斷,那段生活中的你起碼是幸福的。

以上!!!

(看了太多奇葩說,覺得加個「以上」顯得特別叼,即使上邊說的稀巴爛,但最後的「以上」兩個字一出,這一刻,我內心是滿足的,我是幸福的)


推薦閱讀:

做幾乎所有的事都是一個人,會不會瘋掉?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本人女,大學生,覺得綜藝做作,不看熱門韓劇,無男友,沒錢旅行。愛看的書不流行。覺得很孤獨,怎麼辦?
覺得人生不完美就要放棄嗎?
文人「污」起來是種怎樣的體驗?

TAG:人生 | 生活方式 | 幸福 | 努力 | 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