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像全世界都在說買不起房,但各大樓盤依然能夠把房子賣光?

這個倖存者偏差的現象反映了買不起房的人什麼心理?或者反映了什麼社會本質?

另外就是,為什麼這個問題會出現倖存者偏差?

更詭異的是,我們總能發現身邊的親戚朋友同學同事,都買房了!!!!!!!!

但是一上網,不對啊???????


因為中國的財富絕大部分是掌握在那些過去二十年乘坐改革春風的大叔大媽手裡的,這些人不會上各種論壇談房價高不高,而是有錢就買房,有錢就供孩子出國買房。

而上各種論壇討論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小年輕,當然買不起房的多。

簡單來說就是,過去二十年努力賺的錢肯定比現在二十年努力賺得多,而上網的更多是現在二十年努力的人,可惜房價的水平是根據過去二十年努力的人標準定的。


說起來這個事,我說一個我智商持續捉急的小故事。
內什麼,我前年買了套房,然後加了個業主群,然后里面幾個業主經常吐槽房開無良什麼的,這算背景。
我的那個房子是這樣的,房子先賣,車位是過了幾個月後再開始賣,然後價格么比想像的要高。然後業主群里就炸了,紛紛控訴房開想錢想瘋了,然後還發起拒購倡議,說好大家都不買,讓房開降價什麼的。
然後,我信了……當時我家也沒多少資金,其實湊湊買個車位還是有的,就是以為大家這樣么,也就不在意車位了。
後來有次去房開,說的車位,我發現,那種離自己樓近的車位早賣光了…我最後買了個下樓要走100米的車位…價格還漲了。
後來我就覺得,那種說買不起的人,要麼就是哄你不要買,自己趕緊去挑了好的;要麼就是不吭聲,自己有錢就默默去買了。而我們這種購買能力稍弱的,反而就容易被影響。


對中國人來說,富是一件好事,但露富卻不是。

儘管現在很多人在面對土豪的時候已經能不假思索地喊出那句「爸爸」,可實際上,中國社會骨子裡仍然是一個仇富情緒深重的社會。

我們會追求經濟層面上最大限度的富有,可是在立場上,經驗告訴我們脫離普通人民群眾的做法是危險的。「打土豪分田地」只不過是幾十年前的歷史而已,很多親歷者都還健在呢,《活著》里替福貴而死的地主龍二,是一個極具震懾力的冤魂。

當然,歷史經驗只能轉化為民族品格的一小部分。近幾年,最具警示意義的是類似於「我爸是李剛」和「郭美美」這樣的事件,這些事實告訴所有富貴人家,民怨能有多沸騰,富貴就有多脆弱。

退一萬步說,哪怕每一分錢都是乾乾淨淨掙來的,遠了也怕被不法分子盯上,近了,則怕親戚朋友來借錢。

所以說在買房這件事兒上,無論你真實的經濟狀況如何,是真的買不起房還是已經買了十幾套房,口徑無論如何都要統一:

窮,買不起房。

如果買房的事兒藏不住就說:

窮,還不起貸。

總而言之,你永遠窮,只有窮,人民群眾的大門才對你敞開。如果非要給這件事加一個期限的話,星爺說,至少也得是一萬年。


叫喊我是底層的。。。。。。在他們之下的,在他們眼裡,都不是人。

叫買不起房的。。。。。。不是核心位置好學區,大戶型,有雙車位。這些破房子在他們眼裡就不是房。


因為你每天固定上的網站、進的論壇、加的QQ群、你生活的圈子裡面的人買不起房子,所以你以為全世界的人都買不起房子,建議你換換環境。


不要老上知乎,上上籬笆網等裝修論壇,你會發現裡面沒人討論房價,討論的都是怎麼在上海市中心裝修400平的別墅,而且下面一個噴的人都沒有。


微軟的中文郵件列表大家都已經在討論怎麼做房地產了,我可能是假的微軟員工(


女大學生裸條貸,買了LV包包,那是她買得起嗎?
窮困少年賣腎,買了蘋果手機,那是他買得起嗎?
我背負血海深債,花掉父母一生積蓄,然後每月還著比工資少不了多少的房貸,苟延殘喘。
是,我確實買了房子,但這就叫買得起?
如果這算買得起,我無話可說!


坐標北京,做房地產投資,別的城市不清楚。


大部分人覺得房價高,沒錯,但覺得房價不高的人比例雖然很小,絕對數卻很大,何況還有一些覺得房價高,但還能砸鍋賣鐵咬牙切齒在城市邊緣買個屌絲房的這一群體,比如我。

真實經歷,2016年我調研過的某房地產名企一樓盤,戶型很好的改善盤,地理位置一般,近地鐵還是在建的,周邊塵土飛揚鳥不拉屎,總價要800-1200萬,單價居然要6-7萬。當時我就想,誰買誰傻逼。

後來的事大家應該都能想像出來,對,我才是真正的傻逼啊!開盤當天我沒在,我同事家離那兒近就去看了眼,據同事說,現場那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能選上好房的都是地產公司關係戶,沒關係選個一般的房都靠搖號的運氣,國人怎麼這麼有錢呢。

同事說,有一對男女,不知是準備結婚的男女朋友還是新婚小夫妻,運氣不那麼好,雖然選上了號但是比較靠後,快輪到他們選房時,發現看上的800萬出頭的房子沒了,只剩下近1200萬的大戶型了。眼看就要和心儀的樓盤失之交臂,女的當場淚如雨下,男的在一邊勸「沒關係啊寶貝兒,首付不就差不到200萬嗎,稍微湊湊就出來了嘛,咱買那大的沒問題哈,別哭了寶貝兒」。

不到200萬,稍微湊湊,羨慕嫉妒恨!!!


1. 房子是給所有有房票的人中最有錢的那一部分人輕鬆買的,在一線城市,有上千萬的常住人口基本盤,即使只有萬分之一的人有能力買,那也好幾千了,一個新樓盤才多少套房子,這還不能算上外地來的投資客。何況這部分人裡面,許多人都不會只買一套房,個個都是房蟲,什麼是房蟲,就是燕郊即使最近兩個月狂跌了一萬塊,人家拋售出去還是穩賺,因為他們都是幾千塊時入手的。

2. 還有許多打定主意在這個城市立足的夫妻檔,他們屬於傾家蕩產,耗盡雙方家庭三代的積蓄可以湊夠首付的群體,這個群體不可低估,佔了較大的比例,他們是房價最大的維穩器,相當於香港的終生供房中產群體,天天堅定房價漲,但其實只有一套自住房。

3. 一個地方的房價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市場上用真金白銀買出來的,沒有畸形的價格,長期看所有的房價都會價值回歸,這個長期在沒有政策干預的情況下不會超過五年,比如當年的溫州和鄂爾多斯。而所謂的14年回落,那純粹是干預下的產物,只要一放水,馬上就報復性上漲。

4.所有喊買不起房子的人都是盯著自己夠不著的目標喊的,比如一個四線城市出來的人,他本來在老家父母有一套房,父母給他再買一套綽綽有餘,但是他一般會盯著省城的房子,說自己買不起,而二三線的則盯著京滬了,實際上真的買不起嗎?你忘了那個逃離北京,回到成都,也因為買不起房子而痛苦的人在知乎的提問了嗎?你盯著東大路,成都金融中心的房子,你買得起才怪呢。

---------------------------下面進入故事時間======================

說到2014年這個最後撿漏的機會,我還是挺有感慨的,這個時間點是給有房票的剛需族準備的最佳時機,但是大部分人都愚蠢地錯過了,我認識的所有下手買入的,幾乎都是本來就有房子的人,當時在廣州罕見地出現了新房銷售要像賣保險的一樣主動打電話推銷了,之前火爆的蘿崗盤更是一下子跌了百分之三十,甚至更多,我記得當時去蘿崗看盤,那個地方同時五個新盤,每個盤的銷售都跟瘋了一樣抓著人就要往樣板房裡領,一定要記住你的手機號碼,每天都打電話推銷,物業費幾萬幾萬的送。

但是我認識的剛需族,很少有人買的,有個東北大哥甚至說,你現在讓我買房子,你當我是二呢?傻逼都知道房子要崩盤了,我要等明年半價入手。我認識的真正下手買的是一對兒剛來廣州工作三年的夫妻,他們下手買的原因就是三年前蘿崗還沒破萬的時候,首付湊不夠,不好意思問家裡借,一直沒買,結果每年存十幾萬,然後那個房子就正好又漲了十幾萬,三年來基本上對應房價就是每年都白乾,然後今年好不容易跌了一點,趕緊用各種方法湊夠首付,上車了。我的外地的二代同學,想都不想就都來廣州搞房票買房子了,還有當時我做項目的公司的幾個中層,也都這時候離婚,又買了兩套地鐵房。他們的說法和那個東北大哥正好相反,他們都說,如果幾年前你得求著銷售才能買的房子,現在他們都主動出擊了,所有人都捂緊錢包覺得房價要拐點了的時候,基本上是補倉的最佳時機了。

因為教訓並不遠,就是許多人在2010年左右賣掉了海淀朝陽的房子,等待拐點,到第二年再半價買回來的教訓。我這些年認識到的最深刻的道理就是,大部分人都是抓不住機會的,就是大部分人永遠買股票追漲殺跌被套牢,買房子低估的不要,搶著買的才要一樣,不會自己去研究政策和判斷趨勢,永遠聽風就是雨,所以錯過了大部分的機會。這一輪廣州房價大漲,屬於高位投資的最佳時機,許多人也是錯過了,因為限購前,明明增城的地鐵盤才一萬出頭,蘿崗的也不到兩萬,去年年底的時候我推薦了許多人趕緊入手,只有一個師妹拿出所有積蓄,又問家裡要了錢,買了兩套增城不限購的房子,當時年前我們聚餐時,所有人都覺得她瘋了,然後轉過年來限購後誰都知道發生了什麼,增城個別臨近地鐵快線的盤一度飆到了三萬一平。現在她準備把兩套全部賣掉,準備買入天河核心地段的樓盤。你會覺得她家裡有錢,收入很高,其實家裡條件一般而已,只不過想買房和真的想買房的人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而已,前者只是想想而已,後者會在各處省錢,開源節流,各種方法湊首付,計算現金流,一旦合適就入手房產。我見過最極端的案例是2014年看蘿崗盤的時候,一對兒廣州夫妻,剛工作,只有十萬存款,愣是用各種手段湊齊了接近四十萬的首付,買下了蘿崗的房子,我看了他們信用卡,首付貸,小額貸的賬單後我都五體投地,一個長長的清單,但是計算的非常嚴密,把風險降到了最低。

所以,我的結論就是喊著買不起房子的人根本就沒打算買房而已,他們從來就沒認真考慮過買房這件事。


--------------------------------------------

那麼一直忍著沒買的人在想什麼呢?我來告訴你吧,他們在想,房價最好能夠回到十年前,然後自己的收入還保持現在的水平。

------------------------------------------


另一個 租一輩子房會不會後悔? - 知乎


半年前寫的 你為什麼除了買房子,別無選擇?


我們那鄉旮旯里

我表哥北大研究生畢業 分到上海的研究所工作 他的老婆在上海海關 畢業兩年後 他們在上海買了房 自己省吃儉用 然而大部分是雙方父母到處借錢湊夠的首付

我堂哥大專畢業 工作五年後已經混上了某行業銷售總監 工作十年後在上海買了一套小居室 首付200多萬 一是我堂哥這麼多年賺的錢 另外一部分是我大伯大半輩子省吃儉用到令人神共憤給兒子的

我同導師男生在讀時已經買好了車房 他父親是一家化肥廠老闆 最後被國有企業收購

我室友畢業時買了一輛車 畢業一年後全款買了一套房子 他爹是牙醫

我同事和他老公剛畢業兩年 父母均是背朝黃土面朝天的農民 他們的工資大概是每人各5000左右 前兩天買一套房 本來只準備了五十萬的首付 結果房東要全款付 於是兩家老人愁白了頭 整天商量如何湊錢 據最新消息 好像錢湊夠了

如果家裡有錢,毫無疑問是家裡付錢

如果家裡沒錢,也還是家裡買單

全世界都說買不起房 因為全世界都要買房 無論哪種方法 總要買房

我不知道各大樓盤有沒有賣光房子 但我知道 周圍的人無論窮富 男生幾乎已經全部買房 女生也有一部分自己買了房 那些沒有買房的人 也都在在即將買房的途中 忘記說了 我是85後


每次考完所有人說考試難,成績出來怎麼個個80+


房地產行業是國家精心設計、掌控的行業,一定能做到居者有其屋。

你感覺身邊人都說買不起房,其實就跟女人總是感覺沒衣服一樣,他們總是缺一套自己內心裡最嚮往的、買不起的一套房子。買得起崇明的人在想:我買不起嘉定;買得起嘉定的在想:我買不起閔行;買得起閔行的在想:我買不起徐匯。這樣可不就是:全世界都在說買不起房么。

心比天高個,命比紙薄。掙多少錢就買什麼樣的房子。不能說在徐匯工作就要買徐匯的房吧?沒道理啊。

還有,在天朝,說買不起房也是對自身隱私的保護。

中國人么,大家都懂的。哪天你要是說你在大上海買了房,哪怕都挨著隔壁省去了,只要沾了香海倆字。在各路親戚朋友、同事同學嘴裡,你就是土豪了。整天沒事了拿你開涮,彷彿有了房就成了原罪。不管說什麼,都可以扯到你有房,所以你XXXXX。

萬一您老通過自己努力,又攢了點錢想再投資一套。天啦嚕,可不能讓親戚朋友、同事同學知道了。你已犯下滔天大罪了,哪敢說買得起?

天朝人愛八卦,愛刺探隱私的天性。在對你房產的詢問 中,獲得的是一個家庭資產規模的評估。知道了你的資產狀況,如果比詢問者低,那麼好,你暫且安全,詢問者心滿意足。如果不小心你的資產規模比詢問者高出不少,那麼好,恭喜你又犯罪了。於是,在詢問者與你的共同圈子裡,一定都會知道你們家庭的資產狀況。你的家庭資產這個隱私會在你們朋友圈作為重量級談資被廣泛傳播。

誰樂意?


知乎房地產板塊基本就這麼幾大問題:房價什麼走勢,什麼時候買房合適,該不該買房,房價為什麼那麼高,房價什麼時候回調。
參照股市散戶的幾大特點,以及經常問的問題:股市未來什麼走勢,股市什麼時候能抄底,某某股票為什麼漲那麼高,股市什麼時候回調,該不該買這隻股票。
你見過牛逼的散戶或者主力遊資成天在股票群里說話么,肯定不會吧,因此真正想買的人,根本不會去問,自己的決定自己買單,在知乎里問、吐槽的人,基本上是很少敢去買房的,因為怕,永遠想抄底。
參照股市,底部有倉位的永遠敢空中加油,底部沒有倉位的,只能看著股票漲,不敢買,最後下定決心之後,被套在了最高點。
從03年到14年,十年的時間,如果真正下定決心早買房的人,早就不會在這裡問了,我是從事房地產開發人員,我們家03年在北京買的第一套房子,4000一平,之後在8000,15000的時候又買了兩套。
我總結的規律就是,敢下決心買房的人,會繼續買房,從一開始就觀望的人,有可能觀望到現在不敢買。當然和朋友圈子有關係,你周圍的人都買房了,對房產的增值有預期,你肯定或多或少會買一套,你周圍的人都不買,覺得房地產肯定跌,你自己會傻了吧唧的去買一套房子?
所以,知乎不要再出現這種問買房子和房價的問題了,回答了有啥用,錢是自己的,你真的覺得他們會相信知乎大V的回答去買房子?別傻了,他們從內心就不願意買才會糾結。
回到問題本身,正是因為一直糾結不敢買,才會希望房價跌下來,房價越高,這種下跌的期盼就越大,下跌的期盼越大,越不敢買,這就是一個死循環。
中國股市散戶為什麼虧,總想抄底,等啊等,終於等到了底部放量啟動,又覺得漲的太快了,不敢買,等到漲到山頂的時候,覺得得買了,最終站在山頂上喝西北風了。


純從供求關係來看,一個城市只要有1-2%的人能夠買得起房,在土地供應量有效控制下,房子能夠保證被賣完。

這套模型其實變數挺單純的,每年入市的房子數量可控,人口預期也可控,全城市前1%的富人並不在乎多持有一套到兩套房子。

舉個例子,杭州每年入市量為5-6w套,人口為950w,前1%覺得自己能承受,人數為9.5w人,正常情況上消耗完供應沒啥問題,而萬一碰到外地投資客潮湧,10w套兩年的供應量在一年內被搶完也是很正常。


三年前去陪伯父去買過房,北京西山那邊,挺遠的。但的確是個比較貴的樓盤(五萬多一平?),看樣板間和搖號我都跟著去了→_→我主要是去吃那免費的自助hahaha?_? ...心塞
當初搖了三輪伯父都沒搖上號,怒了…直接通過關係打招呼拿到了貌似是首輪十號左右的號。
(大門口貼的北京**公正處的公告是從百度圖片上down下來的嗎?搖號的時候旁邊的公證員是cosplay的嗎??(????)咩咩咩流氓)
選戶型那天我也去幫忙搶戶型,旁邊大爺大媽都在議論:這房子好貴啊,這麼偏還五萬多一平…… 而我伯父跟我說,你看這房子多好多便宜… 哈哈哈逼都被你裝了 我還能說什麼?_?
選戶型的時候,本來想選個帶閣樓的→_→ 前面幾個人都快選完了,只剩最後兩個。 伯父剛想選,開發商總經理突然過來抱住伯父,嘻嘻哈哈的過來客套,大概意思是:老哥,這帶閣樓的都給人預留了,老哥換套唄~ 然後塞給伯父一套除了沒閣樓其他都是最好的戶型…… (可見關係更硬的人還是大有人在滴)


可見啊……雖然像我這種100年都買不起房的大有人在,但還是比不過這些購買力強的啊 還不搖號不限購……
技不如人,甘拜下風
手動gg


你看那個最近曝光的馬部長。

人家跟商人借600萬在北京付個首付,然後買個十幾套,然後過兩年房產升值再賣出去,把首付還個商人。


因為覺大部分都是在投資。小部分在自住。
投資一套房子。
期房便宜,北京周邊更便宜,小戶型80平。
比如你買的時候2萬。

先貸款30年,每個月還款3000左右。
等房本下來了。
基本都是2年。
保守估計那時候房價一平3萬5。

每一平掙1萬5,小戶型80平。
2年掙了120萬。
也就是一個月也就是掙5萬。

你有一個月掙5萬的項目。你天天在外面亂說。哪有空啊。早就出去旅遊,環遊世界了。


其實我想回答一下,但是又不想寫,怕寫了被和諧掉。
因為是職業的原因。我是從事房地產銷售工作的。大學一畢業就進入了地產行業,而且堅持做一手房,不染指二手房。很多人都說房地產銷售屬於一個暴富的工作,其實,不是的,我第一年工作,一年只有18000的收入。如果說有些人掙了多了些,我覺得也是應該的,一年近乎無休,每天工作絕對在13小時以上。如果說一份付出,一份收穫,是不是應該的。
跑題了,我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可能沒有邏輯。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看,我只是想說而已。
首先,很多人說自己買不起房。有幾個原因,一是錯過了一次又一次機會,我就有客戶,也見過太多的客戶,看房子看三年兩年,不敢下手,最後也沒有買,回過頭來發現,買不起了。能買得起時候不買,嫌這個不好,怨那個不行的,但是回過頭來想想,當年買哪個都行。這樣的人,可能覺得自己掙錢不易,(但是誰掙錢容易啊)不想買一個不是自己理想的房子,但是最後害了自己;二是猶猶豫豫,想買的戶型猶豫著猶豫著沒了,難受傷心置氣,不買了,後來也買不上了。還有很多原因,歸根到底,自己的原因佔了大部分。這不是我推卸開發商或者市場責任,現在想想,是不是當年買哪個都合適。
二,都說買不起,房子還在哐哐的賣。為什麼呢,一是之前買房的人,從這個上面掙了一點錢,不斷地在置換,從一套到兩套,從京郊到市中心,從小面積到大面積。二是,這個世界有錢人是挺多的,而且有些人趨向於理財類產品,有些人趨向於不動產類產品,每個人的傾向不一樣。
最後,想說,房子沒有十全十美的,管他什麼樣子,先買。


因為天天上微博上知乎喊著房價高買不起房的的都是二十多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小年輕,這批人按照社會發展規律是一定買不起房的,這並不是中國的特色,全世界通用,這批人數佔比不大,卻是中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主力,大家熙熙攘攘在網上踴躍發言,給人一種房價已經爆炸人人都買不起房的樣子。實際上呢?買得起的人諸如各位的父輩,是根本不會上知乎微博的,最大的樂趣無非是玩個歡樂鬥地主,他們是網路時代的隱形人,卻是構成這個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遍布各行業中高層,是買房買車各種高消費行業的主力,但卻永遠不會在網上發言,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房價一直被喊高又一直扶搖直上的原因,真正買得起的人並不是天天喊貴的人。
還有一點,就是房價高的問題,事實上中國只要北上廣深和幾個二線城市房價才算高的可怕,這幾個城市剛好也是互聯網化最深的幾個城市,年輕人沒幾個不玩微博不上網的,他們面對高高在上自己又碰不到的房價,比如我,肯定經常會在網上發言,但在人數佔比上卻不佔優勢。中國有更多的人是生活在各種地級市縣級市甚至縣城村鎮里的,這裡的房價相對還比較穩定,這裡的年輕人也並不怎麼愛上網逛知乎,少部分女生會玩微博什麼的,大部分年輕人也僅僅是qq用戶和lol愛好者,北上廣深和他們沒有關係,房價高就高吧,小縣城生活還是平靜的。


在一個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如美國(美國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二次分配被當權的資產階級抑制(如美國人民都要窮得吃草了,特朗普還要給富人減稅,美其名曰解放生產力,促進社會生產。),社會財富的分布是這樣的,前1%的人口擁有接近50%財產,前10%人口擁有接近70%的財產,後50%的人口擁有1%的財產,其中最後的25%擁有的財產為0。中國由於以前是社會主義國家,有相當的福利房,但已經全面向資本主義轉型,我稱之為非典型資本主義。中國新建的房子大部分被前1%的人買走了,作為理財儲蓄。你再看看一個大城市商業中心區的商業樓群鱗次櫛比,裡面包含了海量的財富,但是跟這個城市裡的普通人有任何關係嗎?在典型資本主義國家,10個人裡面的住房情況是這樣的:從下到上,5個人租房,個人財富趨近於零。3個人有房,但大比例按揭,如果房價沒有大幅攀升,個人財富也趨近於零。1個人有房無貸。最後一個人有多套出租房,為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就財富分配來說,這世界絕大部分群眾都是打醬油的,你們一千個等於他們一個。

本人即將推出長篇文章「解讀競爭的本質」,歡迎關注閱覽。


推薦閱讀:

對於商業地產而言,PE、REITs、上市、CMBS、信託這幾類融資方式的特點、模式、差別是什麼?
為什麼中國現代沒有以石料為主要建築材料的建築?鋼筋混凝土建築是不是目前世界建築的主流?
膠囊公寓會不會被推廣?你願意入住膠囊公寓嗎?
如何看待 2016 年初上海房價一天飛漲 70 萬元?
想要查尋某一個項目的施工單位是哪一家,通過什麼渠道可以查到?

TAG:房地產 | 買房 | 倖存者偏差 | 加拿大房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