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訓練寫故事的能力?
問題中的寫故事並不僅指的是寫小說,不針對提高文筆這方面,而是強調創作故事的能力。(順便補充一下,題主正在自學漫畫,所以要練習寫漫畫腳本,如果可以的話,希望能在如何寫腳本以及如何訓練這方面得到一些指點。)
非常感謝!
1,衝突!衝突!衝突!!
故事沒有衝突,就像川菜不放辣椒。
衝突≈願望+危險
願望:k君要在一天內漲粉十萬!
無論你覺得k君是傻逼還是k君勇氣可嘉,你都有興趣知道一天後k君有沒有實現願望。清晰的願望是天然的懸念。
但只願望,未免單調,k君有危險。
危險:k君決定上淘寶刷粉,而管理員007號已經盯上她,一旦她刷,007就封她號、掛她人,讓她受人民群眾的鄙夷。
22:00,k君在家興緻勃勃地上淘寶。
知乎公司,007一邊吃泡麵一邊盯著k君的數據變化,隨時準備給k君一擊。
2,主控思想——給故事一點深度。
人與人的衝突無非幾種,吵架、打架、說壞話、使絆子,很容易寫重複。只有衝突承載了你的思想,才會與眾不同。
你打算通過故事傳達什麼思想?
K君為公司經營知乎帳號,掉粉嚴重,領導訓斥:管你用什麼辦法,再不漲粉滾蛋走人!此時k君經濟狀況一團糟,開除就交不起房租,唯有鋌而走險。
007也是一個苦逼職員,被公司勒令抓一個刷粉大號,以儆知乎的不良風氣。007為了保住工作,不得不得連續加班盯緊k君。
007和k君本是老鄉,然而都背井離鄉,一個去了寧波,一個在北京漂,每天都要加班,工資僅夠生存,加班常到凌晨。
這個故事不僅僅講了管理員和刷粉者的故事,還講了現代職場的殘酷競爭下小人物的命運。
3,人物設計
登上故事舞台的人都精心設計過。
這種設計包括人物性格和人物關係兩方面。
人物性格有三點:撕得起來、撕得好看、撕得可持續。
具體見這個答案:怎麼樣才能構思出一個好的人物形象? - 寫手K君的回答
人物關係反應了人物的處境。既然我們要表現殘酷職場競爭,那麼馬屁精同事、性騷擾領導、口蜜腹劍的搭檔都要來兩份。一個經歷職場殘酷的新人,可能遭遇到的痛苦都可以具化成實實在在的人物關係。
當主角經歷危險,這樣的人物關係大洗牌時,高潮就來臨了。
4,定位,找准自己在讀者心裡的位置
故事給誰看?TA關心什麼?TA害怕什麼?TA處在什麼樣的社會關係中?
如果你向花火投稿,故事就面對16歲高中女生,她們關心初戀、高考、交不到朋友、父母的期望、對未來迷茫、焦慮、憂鬱。
如果你寫肥皂劇,故事就面向40歲左右家庭主婦,她們關心家庭、子女、親戚的矛盾、小三出軌、性和愛情。
我先生給我講過,十幾年前,人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很接地氣,講的都是小夥伴在鄉間偷地瓜、爬山、逮知了猴的事情,農村的小夥伴很喜歡。忽然一天,教材變成了氣墊船、摩天大樓、郵局、汽車。小夥伴們從來沒有見過郵局,想了很久都不明白書里說的是什麼。
寫讀者感興趣的事,寫讀者熟悉的事,才能夠打動讀者。
很顯然,這個例子發在知乎,才會寫知乎管理員007的故事。如果發在豆瓣,就是豆瓣管理員007的故事。
最重要的一條,當你面對一個空白文檔開始構思時,請務必按照4、3、2、1的順序構思!!!
最重要的一條,當你面對一個空白文檔開始構思時,請務必按照4、3、2、1的順序構思!!!
最重要的一條,當你面對一個空白文檔開始構思時,請務必按照4、3、2、1的順序構思!!!
有知友問為什麼不4,3,2,1這樣介紹。原因很簡單,寫作一年也許能做到1,寫作兩年能做到2……寫作n年才能做到4。n年後,作者已經習慣了想構思衝突,忘記要先構思定位了。
這個問題真好,感覺每年都能補更一次,且每年的答案都會不同。
說說我的發現吧:
1,孕育故事和講故事是兩種能力。
前者是無中生有,所謂原創;後者是表達能力,所謂結構。
也可以區別為:講什麼?怎麼講?
2,講什麼?
創作過程中最艱難的一步是什麼?對我而言,是新建文檔的那一刻。
這是我的弱點。
我有一個很棒的idea,作為一個系列短篇小說它已經醞釀了十年,但現在只完成了三篇。
這是我完全原創的故事,卻是寫起來最艱難的一個。
十年後我發現,這跟寫作技巧沒有關係,卻跟世界觀緊密相連。
當初我只是信筆由韁,靠靈感。靈感很棒,現在它依然很棒。但為什麼所有的故事繼續到某個程度就無法再前進了,為什麼?
困擾我許久。
後來我發現,當你試圖表達什麼的時候,你應該言之有物。也就是說,你可以表達一個「!」,一個「。」,一個「……」,但你不能表達一個「?」。
你不能把「困惑」當成故事的主題——對,你可以討論「困惑」,但你展示的不能只有「困惑」。你可以展示思考過程,但不能只有過程,沒有結果。
那時候我明白,哦,原來作家需要閱歷是這麼一回事哦。
不管你打算說什麼,它必須是有價值的——你不能跟讀者說廢話,沒有人要聽廢話。
但如果你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困惑卻沒有答案時,你又能說什麼呢?
當然你也可以學別人講話,借用別人的觀點,把它當成自己的,盡量講得理直氣壯。但something wrong,對嗎?
直覺上你感到痛苦,這個痛苦很難啟齒卻無比簡單——你發現自己頭腦空空如也。
難道真要為賦新詞強說愁?
故事,故事到底是什麼?
起承轉合?曲折的情節?似乎是,似乎又不是。
表達欲和講故事是兩回事,區別在於利己和利他。
小時候父母給我講睡前故事,它們絕非勝在情節奇巧,那是什麼讓我感到了驚喜?是什麼讓我看到了另一個世界?
哦,大概是智慧——人類的智慧。它不是野外生存指南,它是教你被父親拋棄到森林時,要記得在路上做標記。我三、四歲的時候擔心過被父母拋棄嗎?我三、四十歲的時候會擔心被誰拋棄?我不想被拋棄,我有什麼辦法?對,我可以在被女巫關起來養肥之前,跟妹妹互相掩護假裝自己骨瘦如柴,不讓她吃了我。多麼可怕故事!而三四歲的我在這個故事裡又學到了什麼?我學到了冷靜。不管遭遇多少不幸,你或許逃亡成功,或許再次被捕,不要放棄希望,也不要驚慌失措,你要很冷靜地觀察,學習, 想辦法。
這是我找到的答案——故事,應該講人類的智慧。
不管它是被挑戰的,還是拿它去挑戰其他。
為什麼你直覺上會反感段子?因為它背後的邏輯太直白太有規律,每一次發笑之後,都會有種被愚弄的感覺。
作為觀眾,我們想看到真正的頭腦。作為作者,我們必須得自詰是否有頭腦?
這確實是折磨,確實是折磨,毫無疑問。
戲劇是什麼?把靈魂放在火上烤。
賣文為生意味著什麼?你選擇了一個令人崩潰的職業。如果你很愚蠢,那麼這將是人盡皆知的愚蠢,你除了笑笑卻無法否認這個事實。
所以,針對「講什麼」這個問題,解決似乎只有一條:不停學習。
3,怎麼講?
相比較講什麼,怎麼講容易多了。
我簡單粗暴地把這個問題的答案偷換成了「結構」——是我的心得。
這個「結構」既是名詞也是動詞。
忘記我們對故事「問天」式的追尋,給你一個一句話梗概,你能花樣翻新地講幾個?
對,就一個起點,你能折騰出幾種不同來?
順序、倒敘、平行、環形……或者做個複合,套餐一樣疊加起來。
這最容易取悅觀眾。
很多燒腦片,其實玩的就是這種「把戲」哦,比如《前目的地》,《盜夢空間》。
觀眾買賬就好。
我認為討好觀眾,是編劇的基本功也是天職。而對故事質感的追求,更多的使命交在了小說作家的肩膀上。
編劇不能在故事質感上無限度地追求。
不能。
我們要做的是對情感和情節外科手術式的精確剝離,敲打或是按摩觀眾的情感,讓他們自覺感知了一切卻不意識這些其實早在設計之中。
電影不是藝術。
當然,你可以把它當藝術一樣來欣賞,就像壽司大神捏米飯時不是為了登壇,但他捏的太尼瑪好了令人覺得那簡直就是藝術。
我們做故事不是為了表達,我們做故事為了引起共鳴。
目的性很強,很功利。
你想賺大多數人的錢?你就得取悅他們。做生意得公平,不能一邊把手摸向觀眾兜里一邊教育觀眾,那太不要臉了。
那些牛逼的電影從來不是生而為了牛逼的,它只是做的太好了,把這門手藝玩得太精湛了,我們是被技術的美感打動的。
那種情緒跟你看到一個精美的明代瓷器是一樣的,跟你看到一個牛逼的印度阿三做飛餅也是一樣的。
說到底,這門講故事的手藝到底有多少秘密?
總之它跟靈感是沒有關係的。
實在是太有趣的話題,我沒講完,甚至沒有開始講,但話題太大我只能點到為止。
4,講給誰?
如果你同意我的創作觀,我們才能聊這個話題。
也就是說,你得認同編劇其實是項目經理,而非藝術家。
這應該會成為一個長文。
給你個寫故事的萬能公式: 目標+阻力+努力+結果+意外+轉折+結局
這是個基本框架,你寫故事沒思路時,就拿去套。
以最近上映的電影,摔跤吧爸爸為例。目標是拿世界級的冠軍。阻力是重男輕女的社會思想、匱乏的飲食和訓練條件等。努力就不用說了,結果是培養出了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大女兒並獲得了全國冠軍。意外是去了學校被教練耽誤,接受了錯誤的方法,屢屢在國際大賽上失利並喪失了信心。轉折是父女解開心結,重新接受父親訓練。結局當然是獲得了國際大賽冠軍。
按照這個公式填充劇情,就能起到跌宕起伏的效果,也就是所謂的不斷製造衝突,是不是很神奇?
但這還是最初級的,這樣寫出來的故事容易深度不夠。那麼怎麼才能使故事更有深度?
最簡單的做法是把這個公式的前兩項:目標+阻力替換成 :夢想+原罪
比如人民的名義里的祁同偉,一個正直上進的農家子弟和緝毒英雄最後卻墮落了。他的夢想大概是改變農家子弟的命運並跟心愛的姑娘在一起,這並沒有沒什麼錯。然而在權力被濫用的特殊環境中又運氣不好,他想實現夢想就只能走這條路。所以在客觀環境限制的情況下,想要實現階級上升這本身就是原罪。
這樣換個花樣就上升到人文哲理的高度,看上去有深度了許多。
依大家要求,回來更新了!
前面說的是偏中長度的故事線,比較適用於電影這類的。接下來說說這公式在長故事線和短故事線中的運用。在比如在小說中,因為故事線會比較長,需要這個公式反覆套用。而在短故事中要迅速抓人眼球,又需要對這個公式進行變形。
網路小說(比較yy的那種爽文),基本是單條故事線,一般中間部分的路數是:目標+阻力+努力+結果+意外+新的目標…這樣子循環。為了一直讓你爽,在阻力部分會弱化它或虛設阻力(比如故意扮豬被老虎欺負然後吃掉老虎)。在努力部份會奇遇不斷,其實也是進行弱化處理。然後在結果部份讓爽點集中爆發。之後通過意外引出新的目標,進入新一輪的循環來持續推進劇情的發展。
傳統小說一般會有多條故事線,我就選取一條來說。傳統小說也是讓這個公式不斷循環,不過跟網路yy小說對比: 傳統小說的故事會把重點放在阻力上,通過不斷添加新的阻力來推進劇情。而網路小說是弱化阻力不斷添加新的目標。不過傳統小說中的神太多,套路變化太多,只說常見情況。
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想寫個短故事抓人眼球,可以將這個公式的轉折+結局提到前面來,然後順著公式解釋意外產生的過程,這樣就把衝突擺在了最前面,獲得了關注。舉個例子:我是一隻駱駝。我戀愛了。我現在在北極捕魚。然後進行解釋...
好了,大家喜聞樂見的套路就先寫到這了,以後有想到再補。接下來就是枯燥的技巧了...我更新一個試試。
1.營造兩難處境。
在阻力部分,想要寫得吸引人,最好的辦法是營造兩難處境。但兩難處境不能只流於表面形式,必須使讀者產生共鳴才能代入。我舉3個例子大家感受下。
A.小明的媽媽和老婆同時掉入了河裡,他不知道先救哪個,陷入兩難。
B.射鵰中,歐陽鋒和楊康殺死了江南六怪嫁禍給了黃藥師。郭靖必須為師父報仇,但這樣勢必辜負黃蓉情意甚至反目成仇,陷入兩難。
C.大話西遊中,紫霞被抓走。至尊寶只有戴上緊箍咒變身孫悟空才有能力救她,但這樣就要扛起重任不能和紫霞在一起了,陷入兩難。
第一個故事中,情景不合理。讀者腦中第一時間會蹦出我老婆會游泳等各種想法,構建失敗。
第二個故事中,是仇與愛的兩難,我們可以接受,但因為遠離生活,所以代入少,對這個場景的印象也不深。
第三個故事中,最後至尊寶和紫霞恩愛得站在牆頭看著孫悟空的背影笑著說,你看,那人好像一隻狗。看到這裡,一下淚奔。我本凡人,戴上緊箍咒變身孫悟空擁有了保護你的能力,但再也做不了那個整天陪你一起玩鬧的至尊寶了。就像在現實中,我抱起磚頭,便不能抱你。我放下磚頭,便不能養你。其實我活得像只狗...這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鳴,成為了經典。
對比這三個故事,發現沒有,兩難處境不能憑空構建。必須得找到這個時代人們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困境,把它戲劇化到故事中,才能引起人們的共鳴。故事源於生活也就是這個道理。
關於兩難處境的結局導向: 兩難處境不化解,那就只能二者選一,以遺憾和悲劇收場。如果想要好的結局,化解兩難處境的常見辦法是虛構兩難處境。比如第二個故事中,最後一轉折,郭靖最後發現殺害師父的並非黃藥師。原來前面的兩難處境是虛構的。
有點怕把技巧寫得像教材那樣枯燥,所以都是用自己的理解寫得,看看效果感謝知友們的資瓷~
在部分公眾號看到了這篇文章,
麻煩需要轉載公眾號的私信我下,感謝~
————————————
介是個好問題,又到了半夜寫知乎的時間啦~
——————————
我的以下答案,都是基於如何訓練 戲劇性故事創作,用戲劇創作的方法和經驗來談一談故事創作,希望可以給題主一些幫助。
首先要說一說,戲劇性,啥叫戲劇性呢?拋開資料論述,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解讀為——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那為什麼要強調故事創作的戲劇性呢?因為戲劇性滿足了人自身對故事的渴望和期待習慣。
我們看古希臘,俄狄浦斯王弒父娶母,看似是不可能的預言,是戲劇安排一步步完成宿命。
我們看莎士比亞,羅密歐以為朱麗葉的假死是真死所以自殺,這就是戲劇化的邏輯。
然而,現在的故事和幾百年前有啥不一樣嗎?
我們看趙本山,讓沒事的范偉生生買拐,也是看似是不可能的啊,
我們看小時代,讓楊冪去以為那個誰誰誰死了可實際人家也沒死,這不還照樣拍了三部么…
故事的素材各有不同,但是講故事的路子千百年實際並沒啥變化。
很早的韓國廣告,《因為是女子》,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個,這個mv的故事吧,就很戲劇性,但是也很狗血,據說很多韓劇的故事模式都是在這個mv後出現的….
大家真的不要恥笑我,創作這事兒就是要用最簡單最有力的方式給說明白…
也可以一邊點開聽歌一邊看我的後文..
Kiss - 因為是女子 韓國天后 流行音樂 天籟視頻
接下來步入正題
--------------
在這之前,請看我曾經的一個回答:
如何果斷地寫劇本的第一筆? - 曹效聰的回答
好了,有了第一筆,我們可以繼續了,
根據我個人受到的戲劇教學學習和實踐,我認為故事創作可以總結為六個元素。
一 人物
1 人物塑造
大家都在談我們缺好故事,本質上是缺一個好人物。
好人物在我看來就是有血有肉,生動鮮活。不假,不標籤,不臉譜。
人不就是個複雜的動物嗎,一定要讓你的人物保持 『可愛』。最壞的壞蛋也有可愛的一面,這個可愛就是,我們可以理解這個人物,可以感受到這個人物。
一個殺手不抽煙不喝酒就愛樣花喝牛奶奇怪嗎?
舉例說
這個mv里的倆人物,男主攝影師,帥氣,敬業,單身,還有條狗!
女主,理髮店洗頭老妹,漂亮,清新,有禮貌,笨手笨腳。
這個設定就很容易讓他們產生接下來要說的人物關係。
2 人物關係的塑造,發展和轉變
在這一點一定要明確循序漸進,是有層次有邏輯的。
相知,相識,相認,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但是在人物關係的設定上,重點在巧。
這mv里,
兩個人相識,洗髮老妹無意闖進了攝影師的鏡頭留下一張照片。
這個既合情,又合理,還有點小清新呢…
而且後面這張照片有很強大的物件作用呢。
人物關係塑造後,開始進入發展,
攝影師來洗頭,老妹兒支開別人,自己給他慢慢的洗,不小心擦到了攝影師的臉,被經理罵了。攝影師笑笑,老妹兒心理這個美啊。
這不就是人物關係到發展嗎!而且完全用的是戲劇性的動作。
誰都能看出來,倆人互相看對眼了啊,然後他倆的人物關係就轉變了——
毫無懸念的在一起了。。。。
二 情景/環境
情景絕不僅是故事創作的背景環境,更多的設定在於,情景可以為矛盾的產生提供合情合理的必要條件。
倆人談戀愛,船撞冰山了,這就是情景。
倆人談戀愛,戰爭爆發了,這就是情景。
倆人談戀愛,天要下雨/娘不同意/前任騷擾/房價壓力/異地分局/劈腿小三….
這些都是情景。
只有選擇合適的情景,才能讓故事發展更為流暢自然。
接下來在插一個我的問答話劇應該如何壓縮故事情節以適應場幕的限制? - 曹效聰的回答
這個問答在此題的意義在於如何為情景選擇場景。
然後我們看mv,倆人在談戀愛後,有個重要的情景安排就是暗房。
表面看,攝影師在這裡洗照片看老妹兒秀恩愛,可洗著洗著,一拿藥水,完了,眼睛瞎了。
於是整個故事的矛盾開始了,也就是,事件存在了。
三 事件
在任何故事,無論是大故事還是小故事,無論是大片還是微電影,大戲還是小品,都自始至終的有一個核心事件。這個事件決定著人物在情景要幹嘛。
《教父》,教父死了,咋辦?
《肖申克的救贖》,瑞德入獄了,咋辦?
《大逃殺》,熊孩子被關進島里了,咋辦?
……
再看這個mv,正是因為攝影師眼睛瞎了,構成了一個事件,所以觀眾才期待後面的發生。
些故事經常容易發生的一個情況就是,故事並沒有多大,事件一大堆。
相信我,大多數的故事,設定並完善好一個事件的處理就足夠了。
四 任務/行動
當發生一件事的時候,一個人一定要有所作為,這就是行動,而他的一系列行動,都是奔著明確的目的,這就是任務。
mv里攝影師瘋狂飆車,然後把自己的東西給了朋友,這是他的行動。
而他的任務就是,把自己的眼睛換給老妹兒。
故事是這樣,沒啥意思,可這不意味著,講故事的方式要按照故事來!
mv里攝影師走了,沒說幹嘛去了,緊接女主出院。
所以這是這個mv在講故事方式上巧妙的地方,留下懸念。但這點後文在表。
在這一點我要說的是,完善故事/矛盾的解決辦法,但是我們可以先讓觀眾猜怎麼做。先給予一個結果。 所以很多人都覺著戲劇和電影沒啥關係,可電影是剪輯的藝術,剪輯和編劇有著直接的聯繫,而編劇那不就是戲劇敘事嗎…….好吧我承認我說的有些絕對,但道理絕對是絕對的。
說回來,其實故事中的任務和遊戲設定很像。
遊戲里我們就有一個任務,而且會賦予行動。打怪干boss闖關就是任務和行動。
在任務中,還存在最高任務。相當於人物的終極目的,在這一點超級英雄類電影的故事更佳明顯。總之,作為創作者,要時刻記住人物的任務,因為這直接會決定上述一切元素的存在和發展。
五 懸念
觀眾看一個電影,都想知道最後主人公是咋地了,
觀眾看一個節目,都想知道哪個歌手贏了,
觀眾看一個熱鬧,都想知道最後怎麼解決問題,
這就是懸念。
懸念首先需要前面一系列的鋪墊才會有效,設置懸念並不難,難得是如何渲染懸念感。
在這個mv里,懸念就是男主幹嘛去了?
後來女主各種找,然後最後通過最初的一條狗,發現,啊,男主瞎了。原來,人家把自己眼睛給老妹兒了。
這其實就是故事懸念的本身,只不過加上音樂,加上視聽語言,就顯得煽情好多。
拋開外化條件,懸念其實是故事已經完結後的一個解釋。
最典型的例子是《迷霧》,最後一分鐘救援來了,懸念揭開。
很多人說這是影史最佳的反轉結局………..
可是這個片子重點講的是這一分鐘之前的故事啊!!!!!
還有這個被無數解讀的小玩意……….被解讀為各種開放式結局….
可是諾蘭在這之前已經把故事講完了啊!!!!!
所以看到有些動不動就說自己這個故事是開放式的朋友…..
編不下去不要找別的理由好嗎…….
說到這點,還有一個些故事經常出現的現象——
啊,原來一切,都是我的一場夢。
…...
你要是把前文這些元素都做好,這夢還值。啥啥沒邏輯,沒感情,沒理由,那您還是繼續睡吧...
------------------------
以上,為我的自己一些總結,雖然我盡量朝著乾貨努力,但還是理論成分較多,相信題主你要是有心買幾本編劇書,人家都比我說的好得多得多。
而我之所以要寫這些,主要是因為我很熱愛創作,在這個過程里我會很滿足。
各路大神勿噴勿裝,學術交流,歡迎指教,若遇裝x,我絕較勁。
而樓主,我衷心希望我的回答可以有所幫助你。
此外,不說我想你也知道,創作這個東西,沒有什麼捷徑,就是——
繼續看,繼續學,繼續聽,繼續寫寫寫寫寫寫寫寫寫寫寫寫….
@yolfilm (作者)
看大仲馬、莫伯桑一類的法國作家,學長篇、短篇,學如何扣緊主題。
看狄更斯、柯南.道爾一類的英國作家,學連載,學每一章每一篇都有起承轉合。
跟金庸,學佈局,學人物和環境的衝突。跟瓊瑤,學耐性,學感情……。
總之,跟老作家學講故事的手段,莫要看太多的村上春樹一類新作家。
(雖然我也是村上春樹迷)。
我覺得yol寫在評論里的答案很有用,我也是照著做的。
小說與電影、戲劇劇本的區別,分別是什麼? - yolfilm 的回答
(評論區)
另外我自己有個硬幣理論,是說一面硬幣分為平面和背面,用平面吸引觀眾,用背面打動觀眾,這是我寫設定類故事的慣用套路。
——
硬幣理論就是,只要其中一個硬幣(盲點)翻轉,你就可以看到所有硬幣的反面——之前你不知道真相的事情,可能會因為另一件事情的真相知道整個事件。
看了最高票答案,可能你還是覺得不知道怎麼寫。那麼就來看這裡吧。我為諸位提供一種思維方式。
我覺得@向陽的羊說的不錯,想寫故事,肚子里必須先有故事。
一個肚子里沒貨的人除了抄襲,就不會再寫出其他東西了。 而怎樣才能肚裡有貨呢? 我推薦如下幾種方式。
1.關心更多領域
新事物創造新話題,新話題帶來新故事。
沒有蒸汽機,不會有蒸汽朋克。
沒有個人電腦,不會有網遊小說。
2.學會關心外界
很多人做不到這點,他們眼前的色彩非黑即白。 但生活可以很神奇。
舉個例子來說:
老奶奶坐在路邊是為什麼?
因為她在等初戀。
今天樓下的狗為什麼一直叫?
因為鄰居家的雞突然長了四條腿。
路過的小店有了新店員,老員工去哪兒了?
因為老員工去當傭兵了。
3.神經病風格的思路
什麼叫神經病風格的思路?
舉個例子。
薩摩家的門壞了,因為送外賣的是大象。
這是正常思路。
薩摩家的門壞了,因為它不會做飯。
這是略開放的思路。
薩摩家的門壞了,因為它多了個新鄰居。
這是恐怖片風格。
薩摩家的門壞了,因為它的外賣有一個盒子。
然後它的鄰居叫薛定諤。
沒錯,薩摩其實是只貓。
以上我稱為思維的拓展。
我寫故事的時候常常會用到這些方法,方便好用,不需要太多想像力。
這個話題說上幾年都說不完。
李安曾經把講故事當做做菜,這是我目前覺得最貼切的比喻。如果廚師就是講故事的人,那麼,他講故事需要三個東西:食材,工具,廚藝。
目前幾乎所有教授講故事的書都在教廚藝的練習,但一個廚師僅僅有廚藝是無法做出好菜的。
他需要合適的食材和拿手的工具。
阿城曾經說過兩種創作方式:一種是把自己五臟六腑冒著熱氣全部拿出來端給觀眾。夠生猛,夠鮮活,但這個作家基本也就廢了,這種作家不少,日本專門有個詞稱呼:一書作家。
還有一種,拿出自己一截腸子,精心切開烹炒,最後加入佐料裝盤拼花。而後者是阿城更認可的創作。
比喻很難完全貼切,但總體來說,廚藝是可以學的,甚至大同小異。但好的食材卻難得,並且差異最大。食材並不僅僅是所謂生活閱歷,要說閱歷,監獄裡的人、精神病院的、退休刑警、六十以上的人,他們的生活閱歷都比一般作家要高,但他們未必有能力寫故事。
只有當一個人有人生活見識,然後用受過訓練的手法以故事形式講出來,才算是成熟的故事。那句被聽的無感的「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真是至理。
如果最初李安拿一個講述父子情的故事出來,很可能被國內所有影視公司槍斃,這個食材毫無話題和賣點,但李安有自己高出常人的見識和廚藝,換別人可能就是國產連續劇的撕逼戲,哪怕撕出花,撕得起伏跌宕欲罷不能,但也只是撕逼。但李安可以拍出《推手》。類似劉和平的《大明王朝》換別人可能就是男版《甄嬛傳》,劉老師的技巧當然沒得說(甄嬛傳的技巧也是一流),但字裡行間透露出的歷史修養和見識才是最牛逼的東西,這也是創作者最重要的東西。
最初學故事可能關注在情節設置笑點段子懸念上,慢慢發現結構最難,後來知道人物和情感才最重要,最後會明白,隱藏在故事下的、關於生活的比喻,關於人類內心潛藏的心理,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寫故事有套路,我本身學營銷的,編故事,瞎扯是基本功。
以前剛入行時,看了100多個套路,也寫過不少套路,總結了一下。最簡單 的方法就是
許榮哲在他的《小說課》中的套路,他講過一個故事創作的結構。任何人只要回答下面7個問題,就可以在3分鐘內構思出一個有開頭,有結尾,有衝突,有轉折的完整故事。
這7個問題如下
問題一:主人公的「目標」是什麼?
問題二:他的「阻礙」是什麼?
問題三:他如何「努力」?
問題四:「結果」如何?(通常是不好的結果。)
問題五:如果結果不理想,代表努力無效,那麼,有超越努力的「意外」可以改變這一切嗎?
問題六:意外發生,情節如何「轉彎」?
問題七: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把上面的七個問題簡化,就可以得到故事的公式:
1目標——2阻礙——3努力——4結果——5意外——6轉彎——7結局
我們先來看看,一個具體已存在的例子。
儒勒凡爾納的《80天環遊世界》的故事:
1. 目標:主人公霍格跟朋友打賭,他要在80天內環遊世界一周,並以全部財產作為賭注。然後,霍格從倫敦出發,展開追趕世界的目標。
2. 阻礙:一、霍格被誤認為銀行大盜,所以沿途遭警察各種阻攔。二、霍格是個軟心腸的好人,常出於各種善意而耽誤了行程,例如:他從印度婆羅門教徒手中,拯救了一個即將被陪葬的印度女孩。
3. 努力:主人公用盡各種方法追趕時間。例如:冒著生命危險騎乘大象抄捷徑,走進死亡叢林;搭火車強行飛越底下是滾滾江河的斷橋……好幾次差點喪了命。
4. 結果:環遊世界一周,回到倫敦。霍格一共花了80天又5分鐘,輸掉了比賽。
5. 意外: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根據出發地英國倫敦的日期顯示:霍格只花了79天又5分鐘。
6. 轉彎:情節大逆轉——因為地球「自轉」的緣故,導致各地時間不一,形成了「時差」。所以當霍格往東走,繞地球一圈,花費的總天數就會減少一天;反之,如果往西走則會多出一天。
7. 結局:主人公不只贏得最後的比賽,還因為好心腸而抱得美人歸。
再說通俗小說的兩種玩法,此道大成者非 金庸 莫屬。
通俗小說一般兩種故事情節
這兩種故事情節,一種是奪寶,一種叫復仇。
比如《基督山伯爵》的故事,小說開頭,主人公慘遭迫害,被關入打牢,結果受人指點不僅掏出牢籠還獲得了驚人的財富,於是展開一場精心策劃的復仇行動。
比如《笑傲江湖》,第一章的題目是「滅門」。福建福威鏢局滿門被滅,結果只逃走了一個活口林平之,於是就出現了本書第一個主線:復仇。而福威鏢局滿門被滅,其實是為了爭奪《辟邪劍譜》,這和《葵花寶典》一樣,成為整部書里大家互相殺來殺去的理由。而練葵花寶典以及辟邪劍譜都是為了爭奪武林盟主,這就是一個「奪寶」的故事。
金庸小說里的寶物太多,所以每一本都有一個奪寶故事,《少林七十二絕技》、《九陽神功》、《九陰真經》、《四十二章經》等等。至於瓊瑤阿姨的作品,裡面爭奪的寶物,就是美人、家產。《80天環遊世界》,理論上說也是個奪寶的故事,只不過那是一個目標。
所以,如果你想寫一本通俗小說,故事的結構可以隨意選擇復仇或者奪寶,或者是復仇加奪寶。
看了我的套路,我們智力測試下:
先複製黏貼故事的公式:
1目標——2阻礙——3努力——4結果——5意外——6轉彎——7結局
我自己先玩一局:
1.有目標 看上一個姑娘
2.沒有阻礙 姑娘居然沒有拒絕我
3.沒有努力 都沒使出撩妹大法 姑娘就開脫了
4.有結果 開始做愛做的事
5.有意外 出現另一個男人
6.沒有反轉 本該要為姑娘干架 卻開始3p
7.有個結局 顏完走人…
坐等你腦洞打開。
比如5年內我要先把中國第一錢莊首富馬雲幹掉。
複製黏貼:
故事的公式:
1目標——2阻礙——3努力——4結果——5意外——6轉彎——7結局
該你上場了
…………………………………………………………
…………………………………………………………
微信公眾號 李闖闖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見萬個人,更需要獨立思考。
我也在學習寫漫畫劇本,至今也寫不好……
但也是無數次的在思考這個問題,如何才能寫好一個故事呢??這裡,我就說幾點我血的教訓把……
其實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不是一個人的寫作水平,也不是一個人的閱歷,而是如何看待自己構造出來的那個世界,還有自己筆下的人物。只有把他們當作一個真實完整的世界,當做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才能在執筆的時候順暢,才能勾畫出一個讓人動容的故事。這是最近最深刻的感悟。所以有的時候,才會愛上自己故事裡的人,也會一再的揣摩筆下的世界裡應該是這樣這樣的樣子,甚至會和畫手爭的面紅耳赤。自己的文字就像自己的孩子嘛,作者先全面的了解了他,才能拉出去給別人看嘛。
第二點呢,我覺得是創造力了。對一個故事的熟悉度和規劃程度決定的是這個故事寫起來的圓滿程度。在真正執筆的時候,特別是漫畫劇本,會根據編輯的提議修改各種地方,只有自己完整的掌握了這個故事的世界和故事人物的心理才能在這時候做到臨危不亂(好吧,又強調了一下上面的低一點,我真是個啰嗦的老婆子)。而創造力的鍛煉實際上有些難,除了天賦以外就只有靠吸收了。看小說的時候不要囫圇吞棗,否則寫作的時候只能抓耳撓腮提筆忘字了!血的教訓啊!看動漫的時候自動的去分析裡面的故事結構和人物語言,笑點什麼的也要用心的去記,再加上一些自己的加工,這些東西很有可能會有大的用處!總之,就是去體驗,用心的吸收,多積累經驗。我也沒啥可推薦的書,本來我就是個」泥腿子「,有一搭沒一搭的過,寫的東西說不準還木有樓主好。
第三點,堅持。每個漫畫,每個故事都有一個總體的格調,這個格調是貫穿整個故事的」魄「,所以沒有靈感的時候好好看看前面的文章,硬著頭皮向下繼續寫,寫著寫著就融入到故事的格調里了,也就寫順了。大多數失敗了的作者不是說文筆不好,也不是肚子里沒有東西,而是沒能堅持下去。一開始協作時提起來的那一口氣可能過了那一會就消散無蹤了,這時候就是論成敗的時候了。持續的寫吧,多寫,就算起初被人笑話,也總有潛龍出淵的一天~
就說這三點把~希望對樓主有一絲絲的幫助~
揮揮~
1. 寫自己的傳奇經歷,或者寫朋友的傳奇經歷。
2. 像我每天這樣奔波於食堂和教室的人,自行忽略了第一條。只能各處取材,翻新。
3. 看書不多,沒材可翻,自行忽略了第二條。只能靠一枚赤子般紅亮的腦洞。。。
這是我高中上語文課時無聊的腦洞。寫的是坐我前面的同學。
【 李氏女沿緣,自幼家貧,無布匹以成衣,食之惟以草芥。隨其父以胸口碎大石為生。
可憐一纖纖女子,雖一錘不可負,其鄉人憐之,每遇城西,亦當舍與半文。
一日,李於城東拾一鼎,香氣四溢,冷冽冽似酒,加之已不食不飲十日,李舉鼎一飲而盡。頃之,面紅耳赤,絕力大無窮。奔赴城西,其父已整待,李以二指執千斤大鎚過頂,俄而一擲而下,石板炸裂不復存,其父血濺當場,氣絕而亡。】
下課後給她看了,反響不錯,就繼續寫她的同桌。
【思宏者,旦氏九世之傳。其父乃硤石之大財主也。
宏者修九尺而形貌昳麗,有一枝泥花壓海棠之勢。所到之處,每遇女子,必呼「俊兄,俟吾與!」 相逐十八里,久之遂善足。
一日偶遇風寒,其父命人之九十里尋醫,行八十日返,宏已成痴兒,期期艾艾,見人若笑,乃不識其母。可憐一超世之才,積微成災,其人禍也歟?其天意也歟?其母終日以淚拭面,舉家上下莫不悲乎。
及加冠,其疾不見好轉,日日閑趨於市庭。見城西有一女以心口碎大石者,驚懼之,速去。又見城東一道士做法,喜之。就而視之,道士大喜:「汝骨骼精奇,乃習得仙法之善才也。吾於此候汝多時,汝果來。」宏不語,以二指指道士,嘻之。道士云:「噫?豈非大智若愚也哉? 無傷乎,速去取二千銀,待吾師清華半仙調教之,它日定成大器。」宏任不語。道士嘆曰:「果真智者,知吾假汝,罷了,僅一千九百九十九銀九十九錢足矣。」宏遂大喜而歸。
歸與尋錢,其母大惑曰:「此清華半仙究何許人也,恐欺吾兒。」宏不與,乃以馬糞草紙席三千銀返。
返至城東,道士執劍念念然,聲似「俺們思度彼」。傾之風雨大作,飛沙走石,天坼地裂,一鼎圓似UFO者破地而發。道士攜宏飛身而上,宏者掛於東南枝,道士以頭朝下,竟落一歪頸也。
起視四境,一洞上著「盤絲」者,寒氣襲人,似有異象。宏曰:「噫,此非西遊記也哉。。。」就之,忽聞奇音入耳,亦高亦低,由遠及近,宏大恐。道士慰之曰:「無傷乎,此吾師誦愛情買賣也與。聽之一二,耳清目明;聽之二三,腑臟舒暢;積年累月,則百毒不侵,康直俊健似吾與。」 宏視其形容枯槁,面黃肌瘦,遂捂耳。
及至洞內,見一仙人立於青蓮之上,目態安然,旁飾一鶴一蘭。
待續。。。】
想起以前小學課本里的《莫泊桑拜師》:莫泊桑拜福樓拜為師,其中福樓拜講的幾句話,至今依然使我印象深刻。
福樓拜給我的感覺是注重觀察準確、材料正確,大概是這樣的幾個小故事1. 勤練習
一天,莫泊桑從鄰人那裡聽來幾個故事,覺得既新鮮又生動,便打算在這些故事的基礎上寫小說。但他又有點拿不準,就來請教福樓拜。福樓拜對這位虔誠的年輕人說:「我看你還是別寫這些故事為好,希望你做一做這樣的練習:騎著馬出去走一圈,一兩個鐘頭以後回來,再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記下來。」聽了導師的話,莫泊桑便打消了聽別人的故事寫小說的念頭,並按導師的指導騎著馬出去跑了一圈,回來後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
2. 觀察細緻
「當你從一位坐在自己店門口的雜貨商的面前,一位吸著煙斗的守門人的面前和一個馬車站前走過之後,請你給我畫出雜貨商和守門人的姿態,用形象化的手法描繪他們包藏著道德本性的身體外貌,使人不會把他們和其他雜貨商與守門人混同起來,還請你只用一句話就讓我們知道馬車站有一匹與眾不同的馬。」
所以現在養成了每天坐地鐵上班都會認真觀察行人的習慣——穿米奇T恤的女孩;矮個子的乞丐婦女,又或是每天賣肉夾饃的大哥。
顯功力的地方是在於如何向他人描述一位在你眼裡很特別的人,這裡你或許會添加一些聯想,他是從哪裡來的?或是今天早上從出租屋出門的時候與男友吵架等等
福樓拜強調寫作的獨創性。他對初學寫作的莫泊桑說:「如果一個作家有他的獨創性,首先就應該表現出來,如果沒有,就應該去獲得。」如何獲得呢?福樓拜說:「對你所要表現的東西,要長時間很注意地去觀察,以便發現別人沒有發現過和沒有寫過的特點。最細微的事物里也會有一點點未被認識過的東西,讓我們去發掘它。為了要描寫一堆篝火和平原上的一棵樹,我們要面對著這堆火和這棵樹,一直到我們發現了它們和其他的樹其他的火不同的特點為止。」
這些不為人知的細節逐漸構成你的獨創性。
個人覺得小學中學的語文課本上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寫作方法及技巧,名家經典所言甚是。不要鄙視課本,好好學習,認真練習。
謝謝邀請。
推薦兩本書:1. 《詩學》(The Poetics),作者著名古希臘老頭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可以說是西方一切「有戲劇性」的故事的老祖宗。網上可以找到中文版。
2. 《故事》(Story: Substance, Structure, Style, and the Principles of Screenwriting),作者羅伯特麥基(Robert McKee)。側重電影劇本,但也值得一看。中文版很容易買到。
先從這兩本書開始吧。
希望對你有幫助首先你要確定你要寫的風格。不管雞湯也好,毒雞湯也罷。走文藝,走清新,走邏輯,走情感,,總之你要有一定的風格。
下面的詳細的。
1:寫清楚,尤其是流暢。作為一個文科生,我都感覺邏輯很重要。身邊有的朋友寫故事,因為,所以,然後,後來,再後來,再後來,每一句里都有轉折遞進的詞語,沒有必要,其實這種詞多了,對故事的流暢性是一種分割。讓人讀起來有點啰嗦,給人一種婆婆媽媽的感覺。比如因為我愛你,所以嫁給我,然後我們一起生猴子,在後來我們一起生活,再後來我們做彼此的天使。
2:邏輯。很多寫故事的高手,寫的不是故事,是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把他們的思考的邏輯寫出來,其實這是一種很難得到本領。身邊的有的人說起話來有時候說了半天都不知道說的什麼。一篇邏輯感強的文章,就算文筆差了點,讀者讀起來最起碼也是朗朗上口,知道所云。
3:多看,看的過程是了解學習知識的過程。多寫,寫的過程是思考。
新人求贊!嘿嘿嘿嘿。我是一名野生編劇加小說寫手 坐標美帝國主義,來扒一扒如何帶著編劇思維寫故事。
故事裡的矛盾:
人物和人物之間的矛盾,人物內心的矛盾,人和外在因素或自然的衝突。好故事必須涵蓋這三個矛盾。
舉個栗子:
今天我要說一個小男生想成為超級英雄,最後他做到了的故事。聽起來很蒼白對不對?
但我把這句話增加為,一個平凡的小男生希望能夠成為漫威世界裡的超級英雄,可是他家境貧窮又出身卑微,小男生戰勝了心中的自卑勇敢去追尋心中的正義,終於打跑了強大的壞人,成為了他喜歡的小女生心目中的超級英雄。
明顯的,第二個故事比第一個更好,因為它滿足了三大條件,家庭貧窮算人與外在因素的矛盾,小男孩和壞人之間是人與人的矛盾,內心的矛盾是自卑與勇敢。
驅動故事的根本因素:
我們說,驅動故事的因素有兩種,一個是story driven,一個是character driven。
所有的故事都是或多或少兩者結合,但一個好故事一定是人物驅動多於故事驅動。
啥事故事驅動?舉個例子,就是天上掉餡餅,砸中了主角———比如說主角無意識的捲入家族紛爭,無意識有了超能力等,這些都不是主角主動得到的,而是被動得到的技能。
反之,人物驅動就是,主角非常想去做某事,他的意念驅動這件事情的進展,比如肖申克的救贖,主角是一隻有越獄的堅定信念在驅動著他的行動。
人物驅動比故事驅動重要的多。
舉個例子,我們熟悉的套路,一個美麗的女主角被牛逼哄哄的霸道總裁愛上,霸道總裁身邊的各種女人使計陷害女主,女主在遭遇各種苦逼事情之後和男主終成眷屬。
我知道你肯定會說!啊傻逼套路!白蓮花劇情不愛看!
但這種劇情失敗在哪裡呢?最重要的原因,是女主從始至終都是被動的、無意識的參與故事其中。
長得好看不是我選的呀,被霸道總裁愛上不是我故意的呀,被迫害好無辜的說~
確實,儘管故事安排了女主也愛總裁,但故事的主要情節都不是她自主推動的。而是被動的在她身上發生。因此我們會覺得故事是失敗的。哪怕把全世界的美德加到女主身上都沒用。
我把這個故事改一改:
一個長相平凡的女主,因為一心想出人頭地所以決定不計一切手段去吸引男主,包括干翻男主身邊的所有妖魔鬼怪。可是她自私的內心最後被男主的正直和高尚的品德融化了。可他發現男主早有所愛,她在自私和無私中選擇了成全男主,卻發現男主愛的白蓮花其實是一個披著天使面具的魔鬼。於是女主決定化身阿修羅去保護男主,最後終於贏得了愛情。
這樣寫,是不是有趣多了?一個剛開始看起來壞到不行的女主,似乎也沒有這麼壞了。
這就涉及到故事的第三個重要因素:轉變。
故事人物的轉變:
很多人把這一點膚淺的理解成人物的黑化——比如說一直忠心耿耿的秘書突然摘下了善良的面具,童年摯友其實是殺死父母的真兇等等。
我要說的,是主角在故事中的轉變。
永遠問你自己,我的主角在故事中成長了嗎?
一開始懦弱的上班族,最後變成了敢於挑戰權威的勇敢的人了嗎?
一開始物質至上的拜金女,最後有沒有為愛拋棄大款包養,成為一個洗手作羹湯的快樂主婦?
人物的每一次轉變,從細微的,到嚴重一點,到再嚴重一點,到最後推向高潮的加碼,每次轉變都應該配以能夠相當的事件。
一個從小就被金錢洗腦,愛錢之上的拜金女,是不會隨隨便便參加一個慈善晚會就改變三觀的,她的改變,要配上能夠相抗衡的價碼。
寫在這個回答的最後,和你動筆之前,請一定一定記得,把人物的小傳刻畫精準。
不要籠統的歸為貌美膚白純潔善良,或身價過億武功蓋世。而是把人物小傳刻畫到細節。
他性格如何,受過什麼教育,業餘時間愛幹什麼,有什麼小怪癖和小毛病,小時候發生過哪些大事,爸爸媽媽是什麼樣的人,愛穿什麼牌子的鞋,喜歡什麼樣的音樂。
當你的人物小傳刻畫的十分細緻,你把它們放到紙上的時候,他們自己就能說出故事,你只是負責把它記錄下來而已。
藝無定法,人有常情。
結構情節的辦法和原則,去看看麥基或者希德菲爾德,已經講得很全面了。
然而,這並不能足以讓你講一個好故事,倒是有很多故事,在結構上不那麼完滿,卻感人至深,催人淚下。原因就是我開頭說的那八個字。藝無定法,人有常情。在資訊爆炸的今天,網上點擊一下就能下載一本麥基,而實際上我們往往了解了太多技巧,寫出來的東西卻常常空泛、匠氣、俗套。什麼人物情節環境,什麼戲劇衝突,懸念設置,性格動作。一個剛看過兩本書的文門外漢,可能比一個成熟的劇作家,講的更加有聲有色,但是寫起來一塌糊塗。
原因就是,我們往往了解技巧,卻不了解人。故事寫的是人,看故事也是人。一個人骨骼出了問題,他依然是個人,但如果沒有了靈魂,就不能稱之為人了。故事也是一樣。
首先要了解你的人物。你的人物的喜怒哀樂就會帶動觀眾的喜怒哀樂。你要在自己的心裡先孵化出你故事中的人物。你是他們的朋友你是最了解他們的人。他們的每一次呼吸每一顰一笑你都懂得。
第二要了解你的觀眾。什麼時候觀眾會緊張?什麼時候觀眾會放鬆?什麼時候觀眾會焦慮?什麼時候觀眾會覺得不滿足。在這個基礎上去理解情節,去理解故事的架構才真正有意義。
第三要了解你人物所處的時代。時勢造英雄,同樣的人生在不同的時代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命運和性格。
以上3點不是某種技巧,而是一種體悟,在你觀影的過程中,在你生活的過程中,在你寫作的過程中。不斷的去領悟,讓你內心的世界更廣闊更鮮活。唯有如此,你才能寫出好故事,我所認識的每一位好編劇莫不如此。當心中有情,有人,那時候學起技巧來,就水到渠成,如虎添翼,輕而易舉了。
欲速則不達,永遠不要以為你掌握了技巧就會成為一個好的講故事的人。學習講故事,是一個自我垂煉的過程。讓自己變得敏銳而豐富。不要把自己陷入單純研究技巧的泥沼。這是我走過的彎路。與君共勉。【題主的問題重點是創造】不是怎樣讓故事鮮活,人物形象,而是怎麼創造一個故事,一個讓人停不下來想看下去的故事。
我寫作的時間雖然剛剛半年,但是同樣也拿到過所謂月榜以及各種榜的第一,在這裡獻醜談談個人見解。
第一,談到創造,你要有意識的放空自己的大腦,每天給自己一段思維空白的時間。
這個時候你可以纏膠帶擦窗子做各種機械的事情,讓身體保持一個行動的頻率,然後開始發散你的思緒。
讓靈感在亂七八糟的想法中出現。
之所以談這個,是因為你平日很容易被各種電子產品佔用碎片化的時間,而這個時間對創作而言非常珍貴。
放空你的大腦,各種有趣的主意會一點點的冒出來,平時無意看到的新聞、物件、場景等等都可能觸動你。
第二、捕捉並且有意識的加工。
初期的時候你可以訓練自己,隨便抓一個腦海中飄過的元素當做一個故事的開始。
用已經被創造出來的故事不太好,我隨便想個東西舉例子。
鶴。
如果寫古風玄幻,你可以想像它是天神的使者,是誤服奇丹的儒生,是穿了羽衣誤而化身飛禽的少女,也可能是避世的道人。
如果是古風正劇,它可以是助一軍奪得大勝的慧鳥,是將軍最得意的幹將,可以是一個家族的象徵,又或在錦衣玉食里見證過一個皇族的興起和衰頹。
如果是都市,它可以是一對戀人婚禮上叼來戒指的驚喜,可以是小孩子童年裡深深的執念,也可以是一個在商海沉浮多年的老狐狸最心愛的寵物。
如果是科幻,它可以是被利用遷徙原理傳播種子又或者什麼鬼的自然工具,可以是最後快要滅絕的鳥,可以是一個人選擇的擬態,她選擇擬態為鶴,可能是因為什麼信仰。
在這裡,你要做的是讓隨處可見的一個東西,成為一個入口,一個新世界的入口。
從這個東西身上,你可以看到無限的可能和後續。
第三,把元素加工成情節或形象後,進一步擴展出這個世界的設定和相關延伸
第四,運用交換和強烈反差進行進一步創造
第五,運用反轉和逆向塑造進一步創造
這幾點是可以同時進行的,什麼意思呢。
舉個例子,我的下個坑是這樣誕生的。
和男票在烏鎮轉悠到很晚的時候,水邊的燈全都關掉了,只有幾盞漆黑的夜燈在照亮前方的路。
男票嚇我說,小心有水鬼,我自動腦補白衣和長發,但是隨口捧哏道:「然後抓起來上交給國家!」
然後就成了一個很棒的腦洞啊!!!
把路邊的野鬼上交給國家!
然後繼續腦補!
所謂的創造手法,有些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但是非要用言語來教授技巧的話,就是把不相關的,甚至是強烈不相關的兩個事情強行放在一起。
如呆板科學家和金髮美女(《生活大爆炸》)
如奇犽和小傑,
等等等等……
所以我條件反射的開始設定水鬼X科學家的故事。
一個是飄蕩野外的水鬼,認識老皇城裡各種各樣的奇人鬼怪,
一個是徘徊在X科院的科學家,和他的一幫穿著白大褂戴幾百度眼鏡的兄弟們,
兩個人的相遇,等於是兩個世界的相遇。
就如一護遇到了露琪亞,
就如犬夜叉遇到了戈薇。
接著進一步設定,水鬼的具體形態,科學家的具體形態,和他們的相關。
再次運用強烈反差的手法。
比方說一般人對博士的印象是弱不禁風的瘦竹竿,那我就塑造成肌肉壯碩的高大男人,
但是高大男人有顆會嚶嚶嚶的玻璃心又是一個萌點,
引用一個梗給你們看反差萌的創造:
問直女orgay:成熟男人的寵溺,天真男孩的撒嬌,霸道總裁的壁咚,理科生智商的碾壓,star型的光輝閃耀,暖男的紅糖水。你們更想要哪個?
神回復:
成熟男人的撒嬌,天真男孩的壁咚,霸道總裁的寵溺,star的紅糖水,暖男的智商碾壓,理科生就不要閃耀了,絞盡腦汁地寫上一封笨拙的情書吧。
【不清楚出處,侵刪歉】
然後給你們看一點點我的腦洞擴展——
【順帶求問這個右下角的『激活WINDOWS』怎麼弄,WIN8系統好麻煩啊嗷嗷嗷】
= =發出來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吧,我這篇文這周內開,到時候把鏈接甩進來好啦。歡脫日常向BG文,歡迎進坑~
出去吃個飯,晚點回來寫情節的創造和世界的創造。
世界觀先立——邏輯、結構次之——衝突是發動機——細節是血液——日常積累是基礎
雖然和文字敘事在外在形式上差別不小,但漫畫背後的敘事規律與之也是相似的。大道至簡,重要的法則無非就幾條。
世界觀
這是能否成為一部偉大的作品的決定性要素。漫畫是人類想像力的延伸或現實世界的映射,世界觀可以自成一系。這裡說的世界觀不是馬列書本上的,是邏輯自洽的,你甚至可以完全設計一個和現世脫離的世界體系。
例如,腳本是一個有神性色彩的故事,那麼神界和人界的各自規律,兩者的互通法則,善惡的標準,上古淵藪,都要設計好,不要出現價值和體系層面的bug。可以更大膽地去規劃,因為你就是造物主,全新的造物主。
但注意,不要脫離人類現世的經驗,對讀者來說,太縹緲就失去對照基礎。
邏輯、結構
有了清晰的、科學的世界觀後,故事框架、人物關係、時間鏈、空間鏈就要用邏輯串起,並將其結構化。即要有一個「故事樹」一樣的東西,主幹故事怎麼發展,主幹人物怎麼設置,枝節故事、枝節人物,開頭,結尾,場景等等編排,都要逐一填入故事樹中,枝是枝,葉是葉,做到嚴密的排篇布局。
衝突
相信這個最好理解,所有寫作、戲劇理論都強調衝突的重要性,一定要設計合理的、精彩的衝突。大部分優秀的故事的套路,無非是「一個人有所追求——遇到困難、艱險——他克服了困難或被徹底打敗」,所以衝突是最重要的引擎,讓你的故事不至於流水賬或「歇火」。
細節
任何形式的故事對細節都有最高的推崇。沒有細節的故事無法獲得讀者的信任。細節包括場景、物體、人物動作、內心等。牛逼的細節會充滿深刻的尾巴甚至哲學意味,從而承託了作者的思想體系。
日常積累
積累一是素材的積累,二是靈感的積累。創作不是僅僅坐在書桌前的那段時間,而是要拉長到足夠的時間維度,優秀的作家、漫畫家無時不刻不在創作,在記錄,看到的一字一句,一事一物,都能轉化成他作品的素材和靈感來源。
由於不是漫畫的發燒友,就只能說這些最基礎的創作故事的幾點了,希望能有所參考。我講過一個知乎Live,不過是關於非虛構寫作的,精華整理在此,這座特稿寫作武器庫,拿去不謝 | 「同心圓」和「世界線」是什麼鬼? - 知乎專欄,也一併奉上參考。
能迅速提高或者啟迪一個人寫作能力的,一個是生活,一個是失戀。
我愛寫故事,但朋友們看我寫的故事都會產生一個觀點:陰暗。
儘管我解釋我只是寫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與我無關,並不影射我的生活,也不帶入我的情感。但故事給人的感覺一貫如此。
後來我慢慢地接受了這個看法,那是陰暗的,即使故事的結局是好的,故事裡的人也會因此失去一些東西。
我意識到我的構架里充滿了等價交換。
那時候我還在經歷我最年輕的時候,我感受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佔據著我全部的生活。總去做一些讓我感覺到意義的事,總去想一些荒誕的事。但生活並不會善待你,當然它也不會拯救你,因為它並不認識你。
於是我故事裡等價交換的天平發生了動搖。
它開始充斥了失而不得的無奈,或者是一種拋棄所有而得到的釋懷。其實那並沒有變得輕鬆,而是我將「陰暗」蒙上了面紗。
直到我度過了一段時間,度過了一段事情。我漸漸發現那是很平常的。你明明知道學會滑板就得摔摔摔,你明明知道找到真正的愛人之前就得疼疼疼,你明明知道想到達一個地方就得走走走。
慢慢我的故事開始充滿了平淡,簡簡單單的敘事。加上我喜歡的情景描寫,或許能稱得上白描。就是那樣平淡。而我也不在給故事裡的人物加上結局,我給他們自由。
現在我還在寫故事,做一做微信平台和專欄。儘管看的人並不多,但我寫下的東西有人看,豈非就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平時多讀書 多積累
然後就是 參考一下
黑澤明 說的如下:
我也在畫漫畫,其中也涉及到故事的編排。
以我目前的領會的東西來說
1 故事其實不重要,這裡我理解的故事是情節,是發生了什麼事,是怎麼發生的這些東西。一個漫畫好看與否,我認為重要的是如何講這個故事,具體到漫畫來說就是分鏡頭。因為有大量的事例可以證明故事的內容總是似曾相識的,無論什麼故事總有和它相雷同的存在。而為什麼同樣的情節有的作者畫出來別人愛看,另一些就讓人食之無味呢?我認為是講述的方式,方法,順序,這些東西。
2 故事的編排中我認為一個最重要的能力是對自己要講的事情有清晰的認識
知道自己這段故事要講什麼,要傳遞什麼樣的感覺,自然會想橋段素材去豐富這種感覺。
比如要表現主角很傷心
是因為死了爸媽傷心,還是因為不舉傷心。通過不同傷心理由的選擇,故事就呈現不同的質感。
再比如表現主角很傷心
是因為爸媽死在眼前很傷心,還是喝多了想起8年前的全家車毀人亡而傷心?
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角度下,完全會有不同的效果。
3 最後說一個更重要的事情,在故事的構成中
就是大師們反覆提及的角色。我個人完全達不到那個水準,但是確實有一些體會在創作中。
如果角色是一個性格強烈主動的人,那麼故事真的會順水推舟源源不斷的出來。
如果角色是個悶蛋,就怎麼看他怎麼討厭……
我完全沒有指導別人的資格也在學習中
一點體會,大家交流推薦閱讀:
※怎麼評價漫畫善意的殺人者?
※如何畫好偽娘和偽郎?
※漫威漫畫的體系究竟如何理解?
※如何評價《火影忍者》的大結局?
※中國動漫如果崛起,將會以一種怎樣商業模式循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