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死都不怕了還怕活著么」的觀點?

最近學校有一個大四的學姐自殺了,和室友們聊起了這件事,有一個室友張口就說「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連死都不怕了還怕活著」。
我跟她說:「對很多心理疾病患者來說死亡並不一定比活著更可怕。」她對此的回答是那當然,因為可以逃避責任了。
認同這種說法因而不理解自殺者的人在我認識的人裡面還蠻常見的,我並不認同,但我又不是一個有專業知識的人,因而不是很確定。
希望知乎的心理學大大們能跟我分析一下這種說法啦。thx~~
加一點兒描述啦,其實我主要想問的是,這個說法在譴責自殺行為時是否站得住腳,以及在寬慰內心抑鬱的人的時候是否有積極意義(?"?"?)


因為你室友不了解生不如死的痛苦。

在她看來,抑鬱自殺就像失戀的小女孩喝農藥自殺,或者是學業受挫,經受不起失敗的孩子跳樓。

她的邏輯可能是,受到挫折,情緒低落,內心脆落,逃避情緒(責任導致),要死要活。

然而抑鬱嚴重到想死,更像是絕症晚期時,精神肉體受到巨大的折磨,不得已想要離開人世。


首先,明確一點,抑鬱症是疾病,不是一般的情緒低落或傷心。

具體而言,抑鬱發作時,有以下表現,看她是否能夠忍受。

1 無助感。他們感到不同程度的厭倦、絕望與孤獨。他們認為自己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別人也幫助不了他們。

2 快感缺乏。他們逐漸失去了對平常活動的興趣與樂趣,沒有了慾望,也沒有動力。食物不再可口,性生活不再有樂趣,也不願意和朋友聊天,有的甚至早上也不想起床。

3 食慾與睡眠紊亂,偏離正常。他們有些人徹夜難眠,也有人一天睡15個小時以上。

4 精力衰退。他們每天都感到非常疲乏,姿勢經常停滯,而說話前也有很長的停頓。

5 無價值與內疚感。他們覺得自己在各方面一無是處,並拚命尋找自己做錯事的證據,同時感到內疚,對不起身邊的人。這種信念很容易讓人萌生自殺的念頭。

6 思維困難。他們思考困難,不能集中注意力,記憶力衰退。

7 精神性疾病。有些人還會出現妄想和幻覺等癥狀。

這是單相抑鬱發作的癥狀,雙相抑鬱還會有躁狂的癥狀。

最近說一句,無知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知還自以為是。對自己不了解的領域保持敬畏,不枉下斷言是起碼的自知。

以上


抑鬱症到了一定的程度,對死亡本能的恐懼感會減弱,而內心的痛苦又太難以承受。所有的自殺行為,都不應該被譴責為「不負責任」,而是應當讓我們這些活著的人反省,如果我們能夠懂得相關的知識、及時的察覺、及時的給予關注和愛,我們可以避免很多的悲劇。所有活著的人,對於自殺身亡者,都是要負一份責任的,然而太多的人卻抱著居高臨下的態度事不關己。
所以我想說的是,在疾病的影響下,活著比死亡難太多太多。無論是選擇了自殺,還是選擇了活下去的人,我相信他們都付出了莫大的努力,堅持在我們看不見的黑暗和泥濘之中。我從來不認為自殺是一種懦弱的行為,我只是覺得它過於沉痛和沉默。自殺者生前的呼喊,可能都沒有被我們聽到過。
愛,尤其是自己對自己的愛,是阻止自己走向自我毀滅的唯一途徑。「每一次癥狀都在發出一個自己很難聽到的聲音——溫柔地對待我,無條件地愛我,不論我是什麼樣子,因為痛苦和孤獨需要在愛中被止息。」
謝謝邀請。


看這拼音一點都不想回答……

說白了就是主客混淆的結果

有人怕死不代表所有人都怕死,當壓力超過一定限度的時候活著會比死亡更痛苦,因為活著沒有任何希望,死亡在這裡成了迴避手段。

感謝死亡,雖然我覺得死後的世界未必是美好的……甚至死後的世界根本不存在。

至於別人,用主觀態度去替代客觀態度完全是因為沒有面臨那些壓力和環境——站著說話不腰疼。


一,

聽聞有人自殺,有扼腕嘆息的,有報以同情的,當然更多的是不理解。

「為什麼有錢人要自殺?難道錢太多壓得喘不過氣?」

「為什麼窮人要自殺?自殺前為什麼不去搶個銀行或者小妞什麼的爽完再死?」

「為什麼美女要自殺?為什麼不找哥哥安慰安慰?」

「為什麼丑逼要自殺?你要知道依你的尊容都可以撐到現在,是何等的奇蹟?為什麼要讓之前的努力白費呢?」

二,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為什麼?因為理解太難,難如登天。原因有二。

1 當你理解一個東西的時候,你就不理解別人為什麼不能理解。比如你絞盡腦汁得出一加一等於二之後,有人問一加一等於多少啊?你會說「你怎麼那麼笨啊,這都不知道?」

2 當你正在經受某種痛苦的時候,你會覺得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但之後你會覺得這根本就是小事。比如感冒。

三,

死為什麼可怕?因為對生有渴望。

就像你害怕你女朋友,是你渴望跟她來一發,假如有一天你膩了,自然就對她不害怕了。

你不能理解是因為你對生活有渴望。

四,

我不理解你為什麼要自殺,但我尊重你的決定。


以上


以自身閱歷與體驗去解讀他人的人生,是狹隘無知者最常見的表現之一。


站不住腳啊,因為說這句話的人一方面不知道活著是什麼意思,另一方面也不理解死是什麼意思。


你不知道有「生不如死」這個成語的存在嗎?


如果我死了,一切的問題都解決了,哦,或許還沒有解決,但對我來說都結束了。

可我還活著,每一天,都是接踵而來的一個又一個問題,我無力解決,我無法逃避,我躲起來崩潰,我假裝自己很好。

你說哪個更可怕?


以前我也很認同你室友的話,有次跟老媽聊天的時候她也說過這話,可是慢慢的,我覺得事情真的不像他們說的那麼簡單。
人類最基本的天性應該就是生存了,每一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生命首要的事情就是解決如何活下去,其次應該才是傳宗接代,獲得尊嚴。
可是,自殺的人們摒棄了最最基本的天性,那我想他們應該是遇到了很大的痛苦,他們無力承受。
羅馬非一日建成,就算是從小嬌生慣養的孩子被別人罵了一下,他不過生氣,憤怒,可絕不會選擇死亡阿。
我不敢妄自揣測他們結束生命的原因,更不敢想像他們結束生命前無數個難眠的夜晚,只願他們在世界的另一邊能夠開心一點。
也確實,越來越能理解吸毒的,賭博的,殺人的,跳樓的,這個世界索然無味,讓人提不起半點興趣,活著也好死了也好,只是一種方式,又能怎麼樣呢?


我就是一個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但我忍不住答兩句。

死,
在心理上,在生理上,都是極為恐怖的。
但是,
死絕不是最恐怖的。

人會遭遇的,只有兩種,
死後的虛無,
和生所帶來的一切。
自殺的選擇,說明在他的眼裡有比死,
在生理和心理上,
更不能接受的東西,
死,已經成為他比活著更想要的東西。
這是必然的,這是肯定的,這是絕對的。
這是這篇回答的基礎。
不相信?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
孟子《魚我所欲也》里的這句話,證明了一個人,可以有比生更想要的東西。
當然,可以是死。
如果不死就會失去「義」了,
比生更想要的東西便是死。
人們便會提倡自殺,
「捨生而取義者也」
大家背得有多熟呢?

倘若你說這是古老而過時的道德,
然而,
紅軍的那些故事依然宣傳至今,
魚我所欲也仍要求熟背……

回到正題。
取義的事情在這種和平時代已經不可能出現了,
至少人們不認為現在這些自殺者自殺,是為了取義。
人們已經普遍認為,比生更想要的東西不可能是死。
因為上述「人會遭遇的僅有的兩種東西」,分別以「生」和「死」為前提,
所以人們的這種想法其實就是「不可能有比生更想要的東西」。

自殺,就是「有害」。
自殺就是純粹的「惡」。
凡是自殺,生活中很多情況下,大家只會聽到批判,和幾聲可惜的嘆息。
注意,不是憐憫,
是可惜。
「真是完全的糟蹋自己!」
千萬不要混淆了憐憫和可惜,
他們不會像憐憫殘疾乞丐一樣,第一眼想到的是
「究竟是遭遇了怎樣的天災人禍才會這樣?!真可憐!」。
他們不會的。
自殺就是純粹的惡,自殺者也不過是另一種歹徒。
生你養你,給錢給你溫暖,爹娘把你拉扯到這麼大,這不是不孝嗎?!
或者
有那麼多人愛你,親戚老師朋友同學,你對得起他們嗎?!
或者
還有那麼多應盡的責任,你這連懦夫不如吧?!
對!
拋棄這些,不過是戰場逃兵!

什麼?!你說自己沒爹娘,爹娘原來是會給予溫暖的,真是可惡,這一路冰冰冷冷,原來是可不遭受的,若健在,也不用這般痛苦,而且千辛萬苦,也前功盡廢,沒能抓住絲毫未來的轉機,如此如此,自己已經一無所有,無論是權利,還是責任,孤獨的將來不可期待,也不準期待,再說我已經和至親摯友皆反目成仇,眾叛親離,現在還不是更糟的!更糟和最遭都竟然明顯地埋伏在將來……
咳咳,別管了。你也不看看所有人,一提到自殺,必然首先是批評,這你還自殺就是非蠢即壞,如果自殺了有人還在意你,說不定會憐憫你一下。可自殺就是不行,走投無路了也不行,七八年後你還不是淡然了,不淡然也肯定心死了,再回顧如今,肯定也覺得自己蠢……
……
總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
一切都會真的好起來嗎?

中間插入這段真是瞎寫,看官們無視好嗎?
求你們了。
總之,
對於這種明顯的惡,題主,您的室友當然會張口就說:
「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我們來看看您的室友說的另一句話:
「死都不怕了,還怕活著么」。
沒錯。
自殺,就是世界上絕對的蠢,
你可不會覺得,活著比死可怕吧?怕活不怕死?!
哈哈,果然蠢,邏輯哪去了?再說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世界上有什麼過不去的坎!
正如前面所說的,我這兒的所有人有誰不是看淡了那些年的是是非非的嗎!
你不也肯定看淡過那些年的是非么!

呵呵。
他們理解「情人眼裡出西施」,
就是不理解自殺的那刻,自殺者眼裡死的分量在相比之下有多輕!
生不如死,哪怕這句古話就擺在這兒呢!
他們就是不知道生,有時候可是真的不如死的!

回到正題,說到如何看待這裡觀點,就不能忽視這觀點背後有什麼。

題主您的這個室友這種人,注意,是指這一類人,
雖然一味批判,卻不是愚蠢。
他們只是在社會主流對自殺的全面
且絕對的批判與嚴重的厭惡
的影響下,
堅定而畏懼絲毫的動搖地
否定自殺。
如果要說他們愚蠢,那麼這肯定體現在
把否定自殺者等同於否定自殺。
這兩種否定中,前者的動搖便是後者的動搖。

他們的眼中,
自殺者的實際情況已經無所謂了,
以己度人,這種常見情況,上述的文字大家從中窺見全豹的一斑了吧。
自殺是絕對的惡。實施惡的行為的人當然是惡,監獄、生活中的哪個人不是這樣的。
就算不以己度人,他們也會不想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
批判,就足夠了,自殺就是不好嘛。
他們對誰都是這樣。
偷盜?仇殺?
批判,就足夠了,偷盜殺人就是不好嘛。
管你有什麼苦衷,偷盜了殺人了就該往死里整。
這麼說,可能會有點極端?
但是,下述的絕不極端:
你要是提前告訴他那小偷的悲慘生活和遭遇無情,
謀殺者的深仇大恨之如山如海,
被殺者的不可饒恕和殘忍非人,
他又會如何戲劇而滑稽地改變態度呢?
大家在網路,在電影,在身邊,在歷史,
見過多少活生生而震撼的案例呢?

況且,正像對殺人者的憐憫,這份動搖,便是脫離社會的主流。
於是,他們對於自殺者,
拒絕主動換位思考,
拒絕主動深入思考,
畏懼所有,可能使他們變成異類的思考。
這還是說輕的。

自殺者實施這種惡,
不是對人的,而是對自己的。
可能的對人的影響,大概是引發連串的自殺事件,這才是我們反對自殺的其中一個原因。
自殺,是一個渴求渴望的人,最後的——飲鴆止渴。
他們或許做錯了,但他們理應得到理解、憐憫和體諒。

最後,題主的另一個問題,我想說:這話不能寬慰。
如果對方認為「你根本不了解我遭受的痛苦,那生不如死」的話,反而會成為刺激對方的話,最後要是真自殺了,說這話的人說不定要自責一輩子。


活著的人總覺得死亡很可怕,赴死的人也覺得活著很艱難。任何一種選擇都需要勇氣。
不要跟死人比慘,也不要跟死人比勇敢,誰都有走到窮途末路的時候,誰都有走到窮途末路並且不再指望柳暗花明的時候。


有一種狀態叫生不如死。


抑鬱症的人死了,其實就是病死了。就跟有人得了癌症以後,病死了一樣。難倒癌症病人病死了,還要譴責嗎?


送別過一個抑鬱症的朋友所以有特意了解一下抑鬱症,尤其最近一位偶像的離去令人扼腕,在相關新聞底下我又看到了這句話,越看越不贊同。
想了很久今天想到了一個對我來說可能比較適合的解讀。
在有些人心裡,死亡是一件令人渴望與滿足的事,也許是因為病情,也許是因為主觀本身的想法,既然死亡比活著要輕鬆,那趨利避害不是本能嗎?
貿然放棄生命固然是一種讓大多數人無法贊同的事情,但是對於那些已經深受心理疾病困擾而試圖尋求解脫的人,再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說出這句話,就好像對我說:「你那麼喜歡吃好吃的,還不喜歡吃難吃的嗎?」
是啊本來就是啊,難道你放著好吃的不去吃要去吃難吃的嘛?

希望這個世界能夠多一點包容,讓心理疾病患者們能夠有更大的勇氣去對抗,好好活著我們一起去吃好吃的。:)


求生比求死難得多。
但是面對抑鬱症患者要明白這是一種心理疾病,她是生病了而不是害怕了。


求死之人對生與死的感受與常人是對換的,所以常人觀點不適用。


余虹在他的書《一個人的百年》裡面寫過:「事實上,一個人選擇自殺一定有他或她之大不幸的根由,他人哪裡知道?更何況拒絕一種生活也是一個人的尊嚴與勇氣的表示,至少是一種消極的表示,它比那些蠅營狗苟的生命更像人的生命」。
所以,即使不能理解,也不要妄加褒貶


怕活得憋屈才想到了死,怕死才想到了去活著。這是進退兩難的糾結,不是痛痛快快的死還是活。如果你有那份快意,那麼看看你是怕死還是怕活著?是不是當你生病了,我也應該對你說「活著都不怕,還怕死嗎?」


有的人把死當成了歸宿,當他拿著武器在這個世界對抗一切,鮮血淋漓,死——或許是最好的休息方式。他閉著眼睛走向死亡,帶著微笑和期待。
有的人把死看成了結束,看成了世界戰勝他的方式,所以他把死當成了最大的失敗。他需要一直戰鬥。
誰是對的嗎?不見得。視角不同而已。
如果有一天有人做了一件你不能理解的事,你嘗試站在他的角度,經歷他經歷的事,也許那就是答案。


你連活著都不怕 還怕死?

微笑著活下去


推薦閱讀:

親密關係恐懼怎麼辦?
從內心抗拒與人交流,並且情感冷漠,這是種心理疾病嗎?應當如何改善?
下大雨還穿小白鞋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
你有哪些「強迫症」?
為什麼有的父母會吹捧孩子樸素,拒絕讓孩子打扮,認為孩子不可以穿著好看的衣服?

TAG:心理學 | 自殺 | 社會心理學 | 心理疾病 | 心理學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