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去追求幸福呢?幸福應該是什麼呢?
總有人說要幸福,祝某某人幸福,可是人為什麼一定要去幸福啊,幸福是什麼呢?
幸福之所以是幸福,因為有不幸福。幸福也好,不幸福也罷,其實在人。享受幸福和享受不幸福才是重要的。
你看那梧桐,春吐芽,夏繁盛,秋結實,冬靜眠,蟲鳥巢之,一陣微風吹來翩翩搖擺,此為幸福。
倘若烈火來襲,枝熾葉焚,蟲不能穴,鳥不能巢,迎風不舞,此為不幸福。 但是,你看那葉的灰燼,隨風而行,或落入泥土滋養眾木,或浸入水中自在江湖,或遠行千里樂其逍遙,卻也是一種幸福。
所謂的幸福難道真的是幸福?所謂的不幸福難道真的是不幸福嗎?恐怕只是我們自己一直困在自己的圍城吧。本性使然。
很少涉獵這方面的東西,所以我很難給出有關幸福以及快樂的定義。但是,個人認為這兩者都有一個共通之處在於:它們吸引著你,是你樂於去做的,是能讓你感受到愉悅的,而並非是你厭惡著的對象。既然如此,我想對於人而言追尋幸福就是類似於草履蟲趨向於糖水一般的行為,趨利避害而已。
套用《拆掉思維里的牆》的 話,幸福是一種「越來越近」的過程。
小時候,聽到明天要去公園,是不是前一天晚上非常興奮?(這是最幸福的時刻)
你在為ta買禮物的過程中,是不是在憧憬ta收到那刻的喜悅?(這也是你最幸福的時候)
以上2個小例子,只是為了說明「越來越近」這種狀態。當你距離目標越近,你的幸福感最強。這也解釋了另一個現象--為什麼有時在達到目標後,沒有想像中的喜悅?反而帶點遺憾、失望。
所以,不斷設置一個高層次的目標,不斷提高目標,不斷地在追求~永不達到,永遠處於這種「越來越近」的過程。
我正玩遊戲玩得正歡呢,老強給我打了一個電話。
「你丫在幹嘛呢,我寫了一首詩做新年禮物送大家,你丫打開QQ。」
啊哈,這個老不正經的傢伙,他發來了一段音頻。我打開音頻就笑了。
音頻的名字叫........叫《強姦我》。啊哈,這個傢伙。
我打開了播放器,邊玩遊戲邊聽。
咳咳,他開始說了。哎呀這配樂選的,真是有點太舒緩了,害我打遊戲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他的嗓音,嗯,低沉,還有些凝重。
中文涅槃的兄弟姐妹們,大家新年快樂。我是海君。在論壇中,號稱「強姦我」。
在論壇這十年當中,我從一個朋克青年變成了一個政府工作人員。從最初的亢奮、反叛到現在的沉默。因為對詩歌的一種鍾愛,我總是將自己寫的一些詩,發在論壇上。這讓我感覺有一種尼采所提倡的自由意志。
我始終認為一個人對於生活要有一種激情,並且,要將這種激情融入到自己的內心之中。把一切美好的記憶都停留在心中。我希望自己用那不可磨滅的信仰去審視自己的生活。我不想去憑藉什麼環境、生活狀態或是個人選擇對於自我的依據,也不想去改變任何人的想法。
同時,也不想要別人來說明我的方向。
我只想從內心去聆聽悅耳的音樂,用筆去書寫安靜的詩歌。並且用我還算清澈的眼睛,來屬於我自己的時間。
在論壇里結識了許多朋友,也感受到了這個家園中的幸福。我非常感動小朋克劉君風能到這荒涼的戈壁灘來看望我。非常感謝也非常激動我們的張老貓同志一次次寄送給我的每一張卡片和賀卡。我感覺到那種感情,我覺得非常驕傲。
這種感動在於論壇中對於我的詩歌、給予我的鼓勵和讚美的朋友。這些,都讓我感覺到幸福。
青春全浪費在年輕上了。但是我們用自己的方式愛著每一個人。愛著這個世界,愛著清晨的陽光。用文字、音樂、照片表達著我們所有的幸福和祝願。
中文涅槃十周年快樂。家園所有的朋友幸福。
仍然去朗誦我的一首詩歌,獻給所有的朋友。
時間
給我一個能看見海的位置/
即使我不知道海是什麼顏色/
卻讓我想起一個人/
也許他坐在合適的地方/
看著最後的日落/我想那應該是個夏季/
總會有點多愁善感/
唯一的語言/
隨著寂靜停留在心底/
我記住了每時每刻/
卻忘記了你的面容/時間會守望住什麼呢/
時間走得越快/
我在荒蕪的寂靜中/
會失去多少的回憶/
我選擇在時間到來之前/
燃燒在夕陽中/
不知時間能做到嗎2011年2月1日 海君敬上
中文涅槃是很久以前的一個論壇,我們在上面交流詩歌與文學。多年前互聯網不像今天這樣錯綜與嘈雜。老強是「我們」中的一員。他的ID叫,強姦我。
他大學畢業之後志願去了戈壁。一個叫做大柴旦鎮的地方。在那整個戈壁上,只有一條街,很少的房子,他就住在那裡。
我不解他名校畢業為何做這樣的決定。問他。他說,就你丫話多,喝。
反正,他就這樣時不時跟我分享他的詩歌、文學和生活。直到現在。
他是在追求幸福嗎?肯定是的,他的詩里總是提到「幸福」。
但是如果認為他的最終追求的也就只是幸福,那麼我不同意。
阿甘的媽媽說過一句特別簡單但是很正確的話,「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個吃到的是什麼味道。」
她說得多好。我更願意認為人生追求的是「豐富」而非單純的一種味道。有可能「幸福」在山尖上,中途是各色滋味,你得一路嘗過去最後才知道甜為何物。「幸福」也可能在山腰間,你不知不覺間吃過了,回頭嘗到苦才恍然大悟自己擁有過。
至於題主問,人為什麼要去追求幸福?幸福應該是什麼?
不知道,這一切都並沒有標準答案。
老強有老強的答案,你有你的。
但是你儘管認真地去生活,反正最後會有知道謎底的不是嗎。想那麼多虛的不如去喝一壺呢。老強是吧。
「就你丫話多。」從個人理解來看,幸福是一種內心的狀態或是感覺。可以通過兩種方式的到「幸福感」,一是對比,二是自我滿足。
《求求你表揚我》裡面的范偉說道:「幸福就是,我餓了,看到別人手裡頭拿著個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見別人穿了件厚棉襖,那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個坑,你蹲那了你就比我幸福!」
這裡面體現的是對比而來的幸福感,當我們挫敗沮喪的時候,是不是常有親友勸我們:「看那些乞討要飯的,你有啥好抱怨的,你比他們幸福多了。」
這就是對比出來的幸福,但同樣,對比也會產生不幸福,因此這種幸福是狹義的,相對的。
另外一種幸福就是自我滿足的幸福,所謂」知足「的幸福。」知足「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並非不思進取、隨遇而安就是知足。當我有能力將父母接到身邊,讓他們享受天倫之樂,我會感覺很幸福,同樣,為實現這個目標而經歷的挫折苦難都是值得的,每一點進步都是幸福的一個節點;此外,我們在自我價值實現時,我們在看到子女進步時,我們在全家團聚時···通常都是幸福的,這就是一種自我滿足的幸福。自我滿足指的是自己內心的滿足感,可以不與參照物對照,是一種絕對的幸福。
當負能量太多時,我們往往需要第一種對比的幸福來激勵自己;更多的時候,我們僅需要尊重自己的內心,偷偷幸福就好。麥兜說,火雞的味道,沒有吃和吃了第一口之間已經是它的最高峰了,此後不過是既然吃著,就把它吃完罷了。
幸福就是麥兜的火雞。人們追求幸福,因為幸福就在追求的過程中。人的本性是空虛的,人需要靠不斷地追求和寄託來獲得存在感、實在感。當得到了滿足,擺脫了空虛,那就是幸福。這也是人的意義的由來。
人民追求幸福可能存在的假設原因
1.覺得現在不夠幸福
2.應該有比現在更幸福的階段,如果自己能得到某些物質,或者人際關係
3.這種幸福通過追求是可以得到的
人民追求幸福的普遍結果,
1,得到當初要的物質,和人際關係,但沒有幸福感,於是覺得可能需要更多的物質和人,又開始追求的過程,
2.害怕失去現在的物質和人際關係,帶來焦慮,不安,比以前不幸福了。
3.開始發現幸福好像不能追求的。
原來,幸福是自己內心的滿足,和感恩的心。幸福原來早就在你心裡。幸福是愛,和被愛。幸福是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是人於神的和諧。心中的,愛,喜樂,平安。愛的無私付出,和愛的自然回報。幸福就這麼簡單。
剛寫的公眾號文章,你參考。
嘮嗑(十九)你幸福嗎?
原創 2017-01-04 天瓶雲水 閑人碎語
友:一直在拜讀您的文章,受益匪淺。我想請教一個問題:中國現在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為什麼調查數據表明,中國人的幸福感在下降呢?尤其是白領階層?
我:這是個世界性的普遍現象,只是中國更嚴重一些,因為中國人沒有信仰,靈魂空虛就更加感受不到幸福。就世界範圍來說,在物質豐富的同時,人們的幸福感在下降,這是規律也是難題。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萊恩博士經過研究得出:在最近40年間,自認「非常幸福」的美國人一直呈下降趨勢。一項統計顯示:在1960-2000年期間,按不變價格計算,美國人均收入翻了三番,但認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卻從40%下降到30%左右。在法國、英國和美國等發達國家,最近十幾年間,精神抑鬱的人數卻在與年俱增。
英國的邁克爾·威爾莫特在《複雜的生活》一書中指出:「在過去50年里,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並沒有使人們增加多少快樂。這是進步的悖論。今天的一代人比以前更富裕、更健康、更安全,享有更多的自由,但他們的生活卻似乎更壓抑……」。
西方人拚命賺錢,努力奮鬥,追求成功和事業,當他們擁有足夠的物質財富後,突然發現現狀與他們當初所設想得到的幸福生活相去甚遠,精神上的空虛、煩惱和痛苦讓他們對未來感到迷茫和恐懼。
英國經濟學家理查德·萊亞德在《幸福》一書中指出,「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的人均收入已經翻了兩番,我們擁有更多的食物、衣服和汽車,房子更大,中央空調更普及,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海外度假,一周的工作時間更短、工作待遇更好,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身體更健康了,但人們沒有因此而感到幸福。」
過去,人們雖然不富裕卻能同病相憐,相互照應,充滿著人性的關懷和溫暖。今天有錢了人們卻變得愁眉不展、焦慮而不安,人與人的真情漸漸蕩然無存,誰也不關心別人的死活。要我關心嗎?可以!拿錢來!一切以錢說話!冰冷的交換已經取代了溫暖的親情和友情,赤裸裸是索取已經吞噬了充滿愛心的無私付出。當這一切潛移默化地進入了我們的生活,當冷漠的面孔、虛偽的表情、狡詐的算計在我們的周圍紛紛登場之時,孤獨的人們這才如夢初醒,他們苦苦追求和奮鬥所取得的成果竟與他們的初衷背道而馳,金錢不僅與幸福沒有直接關係而且還能腐蝕人們的靈魂。怎麼辦呢?到哪裡去尋找夢寐以求的幸福呢?人們彷徨著、渴望著、找尋著······
幸福不是物質財富,而是精神上的幸福感受。它是一種內心的滿足感,現在的人沒有幸福感實際就是沒有滿足感,人要有滿足感必須控制自己的慾望。
幸福快樂問題是古今中外的老問題了。一百多年前,尼採在他的《悲劇的誕生》中,就已開始了對現代文明的批判。他說,儘管物質財富日益增多,人們卻沒有得到真正的幸福,因此,必須對人生意義做出新的解釋,當然,他也沒有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他勇敢地殺死了作為神的上帝,卻忽視了資本作為新上帝的厲害。
縱觀世界,美國作為一個擺攤兒的出現這個問題可以理解,我國是個千年老店也出了這個問題就值得深思了。顯然,我們已經丟失了我們的文化。你看現在社會上的人們,大家都在追逐金錢,有人說,我有了一百萬就滿足了,到了一百萬,往周圍一看,有一千萬的人,立即不開心了,轉身又去拚命了。人的慾望是永遠也得不到滿足,錢是賺不完的,不知足,幸福感從何而來?
既然幸福是精神上的東西,那麼經濟無論怎麼發展,國家無論如何富裕,都與幸福無關,錢可以讓你吃飽穿暖卻解決不了心裡的幸福問題。人們總是天真的認為物質可以改變精神,財富能夠帶來幸福,於是整天瞎忙活,娛樂和消費文化的形成就是源於人們精神的空虛,你看看有些朋友,到了下午就開始打電話了,到哪兒吃飯唱歌啊?都是心靈空虛造成的。其實,金錢可以買來的快感是最廉價和短暫的,最不值得追求。古人講究治心就在於此。一個人要做一個智者而不是一個強者,因為強者是很苦的人。
友:嗯,我認為人只要有信仰和追求,精神上富足,物質上差一點也無所謂。這樣就平衡了。現在大家有吃有喝了,精神上卻空虛了,熱衷於競爭和拼搏,只知道信仰錢,沒有快樂沒有幸福。
我:是的,現代人不知道「財富就像海水,飲得越多,渴得越厲害;名望實際上也是如此」。從幸福感來看,今天的人們不如古人。智慧與古人相比差得很遠,人們已經忘了我們古代聖人和智者的快樂境界。
智慧的古人深知,人生在世就是圖個心情舒暢,物質財富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他們放棄名利,追求自由快樂,宋朝的朱敦儒的一首《西江月》很好地詮釋了古人的快樂境界:「日日深杯滿酒,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且喜無拘無礙。青史幾番春夢,黃泉多少奇才。不須計較與安排,領取而今現在。」這就是看破名利的境界,君不見,無數的帝王將相英雄豪傑都如一江春水向東流了,有什麼值得計較和安排的呢?你又能安排什麼呢?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還沒有來,安定當下這顆心就是幸福。所以,朱敦儒千方百計棄官不做,在家裡優哉游哉地喝喝小酒,賞賞花。他流露出來的愜意和淡泊是令人神往的。
友:是啊,養養花,喝點小酒,這才需要幾個錢?你說今天中國人基本上都可以達到這個消費水平,怎麼就沒有古人的境界呢?
我:就是一個貪字在作怪,貪名貪利貪色,要虛榮,要顯擺。根子就是我執無明。古人重視修身養性,去除名利之心,今天的人們恰恰相反,從來不修行,從早到晚像動物一樣刨食,總是試圖在名利里獲得幸福,這樣就找錯了地方了。
友:老師說得對。說實話,我的經歷可以證明了這一點,大學畢業後,我一直為了名利拚命,一直不停地給自己加壓力,奮鬥努力,爭取最大的成功,把成功當成了我人生的意義。十幾年的折騰下來,今天在別人眼裡也是個成功人士了,可我自己卻感受不到幸福。想想前一段時間還經常以成功者的姿態給下面的員工上課,講狼性競爭等等,真是可笑。看了您公眾號文章對叢林法則和弱肉強食的批判,我現在回頭看看過去的自己,就是一隻四處覓食的狼。
我:看來你也到了不惑之年了。要知道,折騰十幾年是你肉身的命運,但你的心跟著一起折騰就沒有智慧了,可見你沒有按照聖人的教誨修心。
友:您說的對極了。我大學是學生物工程的,傳統經典讀得很少。我是偶然的機會看到你的公眾號《天下第一等功夫——擺脫煩惱》一文,非常吃驚,感覺找到了生活的意義。接下來讀了您的多篇文章都非常上心。我覺得能看到您的文章,而且還和您建立了聯繫是我此生的幸運。您的學問是落地靠譜的,是真學問,可以解決我心上的實際問題。接下來我會把您的公眾號文章讀完,再按照您的指引多讀聖賢書。
我:哈哈,看來幸虧我沒把公眾號刪除,否則你就聯繫不上我了。你能對自己進行反思就是一種覺醒。狼是殘忍血腥的代名詞。人是高等動物怎麼能反過來向低等動物學習呢?傻子都知道,今天中國人所謂的勵志打雞血就是多賺錢,所謂的成功也是多賺錢,所謂的事業還是多賺錢,根本沒有什麼高尚和智慧可言,人們無非是用這些名詞標榜自己,自欺欺人。無知的媒體也在宣傳這些東西。
一個人在謀生階段努力工作養活自己和家人是無可厚非的,但很多人不管擁有多少財富,還是貪婪地攫取,結果就是終身都在謀生。他們不知道,生命是有限的,財富是無限的,以自己的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財富就愚蠢了。難道人到世上來就為了吃苦受累?
有人問我:賺錢有錯嗎?我說沒有啊。貧困者希望富貴是人之常情,司馬遷說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但人生如果僅僅滿足於賺錢,那就和動物無異了。阿貓阿狗一天到晚刨食是正常的,但我們是人,是人就要像人一樣活著。人與動物的一個根本不同之處,就在於人不僅是攝食的動物,而且是觀念的動物。人靠食物充實自己的肚皮與軀體,靠觀念與信仰充實自己的靈魂與思想。
還有人說,勵志奮鬥有什麼錯?古人不是也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嗎?其實那是兩碼事,古人的意思要抓緊時間學習增長智慧,跟錢有什麼關係?古人說立志、自強不息等等都是指增長學問,探索真理。孔子「吾十五志於學」是立志做學問,這與勵志賺錢有本質的區別,一個是高貴的精神追求,一個是庸俗的物質追求。
友:公眾號是一定不能刪除的,我從中受益良多啊。讀了您的文章,越來越開心了。老婆孩子也感覺到我的變化很大。接下來該怎麼生活我已經有自己的想法和計划了。只是您說的命運問題我還要慢慢領悟。謝謝老師的啟發。我剛才突然想到,拜你為師可以嗎?
我:這個就刻意了,再說我也沒資格做誰的老師。雞蛋好吃就行了,管它是哪個母雞生的呢?大家多交流是一樣的。
友:好吧,謝謝老師。
有人說,一個人的幸福很渺小,我們本來就很渺小,我們至少確保家人很幸福就夠了。
有人說,自己越幸福,你周圍的人也能感到更幸福。
我說,那算一種幸福吧,我的幸福不同。
TA問:你的幸福是什麼?
我回答說:幸福本就個性化,隨心隨性,沒有固定的幸福。
我看到孩子的笑臉的時候我覺得幸福,
我為大家做了事情的時候我覺得幸福,
我在知乎上分享了一些經驗的時候我覺得幸福,
我得到家人的支持的時候我覺得幸福,
我得到真誠的友誼的時候我覺得幸福,
有的時候覺得能睡覺也很幸福,
有的時候覺得吃飽了飯也很幸福,
有的時候覺得有房子了很幸福,
有的時候覺得讀了大學有現在的成績很幸福。
幸福積蓄力量,煩惱消耗力量。
在這種平衡中生活,我理解的人生與幸福就是如此。
幸福其實多半藏在渴望中的,而不是滿足之中。就像很多很容易得到滿足的人往往沒有幸福感,是因為他們失去了對事物的期待。
幸福就是精神上的一種愉悅感,和快樂本質上一樣的,只是程度更深更為持久。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本我是遵循快樂原則的,本我的唯一目的就是去追求快樂和避免痛苦,如果同意這樣的觀點便可以認為幸福是人的本能追求。
記得在哪看過一點東西:
快樂與喜悅 是兩種概念。
快樂是身體直接得到滿足後可以表現在臉上或行為上的東西。(買到了一直想買的東西(拿在手上))
喜悅是一種被某種事物牽制,然後突然擺脫後的感覺。(買到了一直想買的東西(拿在手上,開始回憶之前的辛苦))
而幸福一定是要基於一定的痛苦才能感覺到的。
拋磚引玉:
美國大學公開課視頻里有個《幸福課》,裡邊講的是心理學的一個新的流派「積極心理學」。(積極心理學的主要研究者是塞利格曼。)
可以到那個公開課視頻里找答案,也可以看塞利格曼的積極心理學4部曲。其實,我不贊同追求幸福這個說法。我覺得幸福是發自內心的。幸福是可以自己生產的。只要你樂觀了開朗了,往美好的世界去想,你就會很幸福啦!
是啊,人為什麼「一定」要幸福呢?可以不幸福的,痛苦也是種人生,痛苦也催生出很多藝術,痛苦生活的人群到處都是,痛苦、幸福、愉悅、憂鬱、憤怒等宏觀講就是感受,沒有為什麼,微觀講是生理狀態,實質上是心理機制在發揮作用,它有利於生存、適應環境,其實,本人覺得關於很多心理學上的很感性的情緒的定義都可以用進化論的原理來下、、、
相對於痛苦,幸福有很多好處,真正幸福的人思路相對開闊,不容易鑽牛角尖,拿得起、放得下,能很好的處理記憶而不影響接下來的生活
1本人覺得人人都可以幸福,無需有錢、有愛情等一切你認為必須擁有的,只要你還有顆會思考、會感悟的心
2相信第1點
3有勇氣放棄世俗的觀念,當它約束你的自由時
4這不是法輪功,生病時還是要吃藥的^_^
「幸福就是。。。。。。」
大家都紛紛列出了自己的幸福定義和案例故事,索性我也這樣來湊個熱鬧吧?——
「幸福就是大家來閑扯幸福的話題!」 哈哈哈!
其實,如果你要是對幸福真的是認真的,就請去認真看看「幸福心理學」(積極心理學,網易公開課頻道——哈佛幸福課)吧!
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戀人們說,幸福是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天冷時有雙溫暖的大手捂熱冰冷的小手,有人與你共賞明月,能喝上用愛煲成的粥,能過上平淡的日子,能兩個人一直慢慢變老,就是幸福——這就是愛情。父母說,幸福是有子女陪伴在身旁,子女比他們過的好。幸福是聽到子女回家看著熱呼呼的飯菜說的那一句「爸媽,我回來了!好香啊!」幸福是一家幾口圍著一張桌子有說有笑吃飯,洋溢著溫馨的笑容和話語——這是親情。朋友們說,幸福是在你難過的時候,有人在你身邊安慰你;在你孤單的時候,有人在你身邊陪你;在你哭泣的時候,有人為你擦掉淚水。離別時的一份祝福,一封來信;見面時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次擁抱,一回團聚,一張合照——這是友情。
幸福沒有標準,金盆銀匙、錦衣美食的人,不見得幸福;粗衣布履、粗茶淡飯的人,不見得不幸福。這個世界的一枝花、一滴水,都可能成為幸福的源泉。幸福從來都與貧富無關,與地位無關,「人之幸福,全在於心之幸福」。
其實,幸福就是一種感覺,是人們對它的理解和感覺所賦予的。就像是古人詩中形容的那些感覺,可以感受「獨釣寒江雪」的孤傲;感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洒脫;感受「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委婉;感受「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的豪放;感受「江畔向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惆悵;感受「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愴然;感受「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的哀怨;感受「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豁達;感受「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自憐;感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觀;感受「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的幽靜……
幸不幸福,與外在世界並沒有絕對的聯繫。就如同幸福不是你房子有多大,而是房裡的笑聲有多甜;幸福不是你開多豪華的車,而是你開著車平安到家;幸福不是你的愛人多漂亮,而是愛人的笑容多燦爛;幸福不是在你成功時的喝彩多熱烈,而是失意時有個聲音對你說:朋友別倒下!幸福不是你聽過多少甜言蜜語,而是你傷心落淚時有人對你說:沒事,有我在。其實,幸福並不複雜。餓時,飯是幸福,夠飽即可;渴時,水是幸福,夠飲即可;裸時,衣是幸福,夠穿即可;窮時,錢是幸福,夠用即可;累時,閑是幸福,夠暢即可;困時,眠是幸福,夠時即可。愛時,牽掛是幸福,離時,回憶是幸福。正所謂: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故事的主人公是赫拉的祭司庫狄普(Kydippe)。
有一次她要去神廟參加眾神舉行的慶典,平時她都是乘牛車前往,不巧這天拉車的公牛放
牧未歸,她的兩個兒子克琉比斯(Kleobis)和比同(Biton)就將自己套上了牛嚼,代替公牛拉車,把她送到了神廟。她們的母親備受感動,懇求眾神
賜予兒子人間最大的幸福。赫拉徵得了眾神的同意,諭旨讓他們在睡夢中安然離世,因為人間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在少年時代悄然死去。
(恰似跑題了。。。)
推薦閱讀:
※家庭主婦如何保持和老公一起成長?
※2015年你買的哪樣東西最讓你幸福感爆棚?
※如何降低對事物(感情)的期望?
※如何提升吃蛋炒飯的幸福感?
※無法把自己的心安放在這個世界的某個位置上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