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保持一段友情,讓自己壓制要改變別人的衝動?

=============================
總結了一下大家的建議
1、尊重別人自己的選擇和權利,就算提出意見也要適可而止。
2、在與朋友的交往中要將兩人置於平等的地位,在包容中接納彼此,更多看到別人的好,並明白自己也並非完人。
3、放棄在小方面上的斤斤計較。
4、世界之所以美麗 就在於我們的不同讓彼此看到生活的多樣姿態。

謝謝大家,不管什麼我們都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才這麼做。


我就不給你灌心靈雞湯了題主。

我不是來抨擊你的,我只是糾正你的一個技巧性的做法。

從頭說吧。

你要把握住一點,朋友,就是【篩選出來】的。我在說【朋友】,不是【玩兒伴】。而題主你,顯然把這兩者搞混了。

【朋友】,是要在大方向上基本契合,三觀上基本合拍,比soulmate低一個檔次,的一種類別。其重要程度可以約等於家人。

而【玩兒伴】,那就是個【陪著你】的人,可以隨時換,隨意換,彼此開心的一個類別。

OK

來到正式話題。

對於朋友應該如何?

唯一正確的方法是,【坐下來談談】,或者用【非常平和】【真誠】的語氣,在他或者她認真聽你說話的時候,認真告訴TA,什麼是你感覺不好的,你可以理解,但是,你確實覺得不舒服,希望以後不要這樣了。然後,交流你們的矛盾點,並且,務必得到保證。並且,雙方都要有【退讓】,達成共識。

我再強調一遍,你們需要【坐下來談談】,而不是【我講了他幾句】。你在眾人面前【講了你朋友幾句】,題主,你是做死么?是個人,都會摔臉子的。

【坐下談談】是基於兩者的三觀基本相同才能施行。三觀不同?不要改變TA,你要做的是【篩選】,面子上過的去就行了,敬而遠之。

和【三觀不同】的人做朋友,遲早會出事。

至於題主你舉的第二個栗子我不評價。青春期男孩兒友情好感傻傻分不清也是有的。【朋友】二字這麼容易給出去,草率的讓人不放心。

以上。

盼有助益。

新年快樂,馬年吉祥。


1. 交一個朋友,就明白他身上一定有你喜歡和不喜歡的部分。這是不需要被證明的常識。


2. 不止朋友。老師、愛人、父母都是如此。學會接受事物的真實性是生活能力的一部分,而且每個人在這方面學習的速度和效果不同 - 比如說我的父母現在還很難接受別人不按他們意志行動這件事,再比如說我已經接受了他們就是這樣的人這件事,對我來說他們給我帶來的一些煩惱在逐漸變小。


3. 認識到世界上只有三件事:你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可參見《遇見未知的自己》。

陪父母吃年夜飯,先寫到這裡。


你已經意識到了改變別人這種行為不好。其實說白了,是缺乏包容心態。包容,就是突破自身個性的枷鎖去理解和接納別人。這是種境界。所謂想去改變別人,往往是沒有意識到自身的性格給目光和思維帶來的限制,所以不能從他人角度去理解他人的行為。
楊絳有句話,世界是自己的,與別人無關。這句話讓我改變了很多。因為我也曾好為人師。雖然還是會犯說教毛病,但是我能及時意識到自身行為的的狀態並有效的相應調整。


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他對我說,「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斯科特·菲茨傑拉德 《了不起的蓋茨比》
In my younger and more volunerble years my father gave me some advice that I"ve been turning over in my ever since.
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one, he toldm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Scott Fitzgerald The Great Gatsby
————————————分割線——————————————

樓主,我不建議你去容忍或者強迫自己認同他人的觀念或者根本視而不見,而是選擇以「探源」的方式理解那些你真正care的人為什麼他們會有你無法接受的行為或者觀念。
自己在上中學的時候母親曾經和我說過「在你身上的一切都是投資,我對你的一切做的一切你都應該好好感恩」「你不要整天給我臉色看,我供你吃供你穿,你就應該笑著對我。」青春期的我完全無法接受這種忽視我內心世界的說法,當時無數次晚上覺得自己恨透了面前這個女人。
但是事實上呢,當時家裡出現了很多事情,據後來母親說自己最窘迫的時候六張銀行卡每張都只有一百的餘額了,現在的我無法想像當時母親這樣一個愛面子的人承受的是什麼樣的壓力。
記得小時候無數次的欺負自己的表哥,長大了之後問他你當時為什麼不還手,表哥說:「當時你整天被阿姨姨夫逼著學習,壓力比我大多了。「 瞬間兄弟基情感MAX。
記得初中班級里有一個很胖的同學總是會做一些明明就讓人覺得很low的事情但是還是樂此不疲地各種耍帥,後來想想在一個大家都需要證明存在感的歲數一個長得不好看學習又不好的人心裡是多麼的焦慮。
記得小時候看到有乞討者的時候家裡人對我的教育都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不是像別人的爸媽說:」不好好學習就和他一樣。「而是」你要是出生在他的家庭你也會一樣,所以要感恩。「(好吧我真是生活在一個要銘記感恩的家族)


To sum up:
1 題主對於朋友有看著不舒服的行為是正常的,需要做的事就是對於你想深交的人了解他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問題。
2 想想自己是否真的能忍受他的原因,可以的話就繼續當朋友,不可以的話friendship就慢慢fade away吧。
3 題主你才17能想到這個問題已經比同齡人超出很多了,好多人在這個歲數只會說,哎呀我就是不喜歡他呢。
4 能反思永遠是件好事。

祝你新年快樂,也祝我家裡所有人新年快樂,因為我太傲嬌不好意思直接和他們說。(也是有cause的好嗎!)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離婁上》


我有過跟題主差不多的心境。

舉個例子,高一時我的同桌(男)跟我是挺好的哥們兒,那時候午休時候嘛,大家有時候會摸出個mp4看看電影啥的。我午休,他在我旁邊「偷偷看電影」。
對,沒錯,是偷偷。我有時候睡覺頭換個方向,明顯感到他在旁邊嚇得一抖。很久以後他也跟我說過,「那時候特別怕被你看到我在玩」

我之前說了,我們是挺好的哥們兒,他卻有這樣的想法。一是因為他覺得我是那種嚴肅挑剔的人,即使對好朋友。二是因為,(那時候)我確實是這樣的人。

再綜合題主的情況,大概就是「嚴以律己」並且把這樣的要求也帶到別人身上。

但其實,題主你(和我,以及其他人)都是有許多毛病的,比如我也有這很多自己認為理所當然的想法,在上大學時與不同環境的人接觸時,這種衝突更明顯。比如「門必須要輕輕帶上」、「在宿舍里當然要……」。其實這樣的想法要求自己沒有問題,但是按照自己的標準當成理所當然就不太好了。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長環境,生活理念。你的想法或許真的很棒,你的處事原則性格養成沒有問題,但是不好的一點事你把這些想放在別人身上。

如果你的想法成真了,世界上不就是千千萬萬個你,這樣真的沒關係么?
世界的有趣在於它是多種多樣的,有時候別人即使不那麼好,不那麼幹練高效,不那麼三觀端正也沒關係。我覺得只要不給別人添什麼麻煩的話,「不那麼好」也是挺好的。


而且,我覺得我那麼多毛病,世界都包容了我,題主也應該想著咱們反過來可以包容一下世界,尊重多樣性。

大概就是這樣。


靈魂只能獨行。

以前看過的一篇文章,是這樣描述友情的:
看穿了你所有的軟弱和不堪,我仍舊願意送你一把傘,我也只能送你一把傘,因為你只能一個人走進風雨。

你們的路本不相同,你不能因為看不慣他的路風雨太大而把他拽進你的路的里,你能給的只是一把傘。
而這把傘正如很多回答所說的,一次心平氣和的談話,一個小小的建議又或者是你對朋友信任的心。

讓你的朋友獨自上路吧,沿路是獨屬他的風景。


應該是-足夠的尊重

尊重別人的權利,選擇,生活方式等等。有了足夠的尊重,你才能把握給別人提建議的方式。

提出建議,互相討論,是你能夠做的部分,然後是否採納和如何實施都是對方的權利,需要尊重。

友情,親情都需要這樣的尊重。比如做父母的不要強加給孩子自己的判斷和想法,而是要引導孩子自己做正確的決定。

另外,需要克服的可能還有自負。你怎麼知道自己一定是對的?如果對方照你的想法決定而不是因為自己決定選擇,你要如何承擔責任?有沒有想過自己是不對的?如果你錯了呢?
小到買口香糖的口味選擇草莓還是橘子,大到選擇學校的專業,甚至結婚選哪個姑娘。你不能替別人做選擇,因為你不是他,適合他不適合他還要他自己決定哦。

總之,買鞋子這種事,終歸還是要自己試試走走啊,俺們都是37的腳,你穿舒服我穿就不一定啊。是不是~

以前我也有這種覺得自己肯定對的時候,但想到如果百分之一我錯了我都無法負責的結果,就慢慢不太激進咯


看到這裡,我想到了我的高三生活,那是一段極其黑暗,無光,壓抑又痛苦的時光。
學業的壓力,加上人際交往上的困惑,以及青少年時期本身不成熟又自相矛盾的心理狀態,讓現在的我每每回想起,都格外感嘆。
讓我好好想想怎麼來描述。

那個時期的我們,敏感又輕狂,一方面以不屑的態度示人,另一面又小心翼翼的在乎。講到這裡,必然要提一下《發展心理學》裡面關於青少年時期心理特徵的描述,記得當時學到這裡的時候反覆看了很多遍,才慢慢更好的理解了當時的那個自己:

(1)閉鎖性與強烈交往需要的矛盾。青少年期的青少年自尊心強,思想情感、個人秘密不願輕易向他人吐露,如果長輩不能正確對待,他們極易造成心理上的閉鎖性。這種閉鎖性導致了他們與父母、師長及交往熟悉的人之間產生距離,由於感到缺乏可以傾訴衷腸的知心人,於是產生了一種難以名狀的交往需要,二者構成了一對難以排解的矛盾。

(2)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一方面,尤其是自認為已經成人的青少年,強烈要求自作主張,竭力擺脫家長的管束,在思想言行的各個方面都表現出極大的獨立性,表現出心理「斷乳」願望。然而另一方面,他們對父母、成人及長輩又存在較多的依賴性。因為青少年閱歷還不夠豐富,面對陌生或複雜的環境時,往往缺乏信心,難作決斷;同時,在經濟上大多還靠父母,對家庭的依賴作為一種慣性影響仍然存在,青少年要擺脫這種影響並非易事,報考大學、選擇就業、甚至擇偶都要聽從父母的意見。

(3)求知慾強與識別力低的矛盾。青少年具有極強的求知慾,這有利於增長知識,但由於識別能力低,往往瑕瑜不分,糟粕不辨。這一矛盾在青少年心理發展的過程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必須正視這一問題,給予適當引導。

(4)情感與理智的矛盾。青少年情感豐富,情緒不夠穩定,往往容易感情用事。雖然他們也懂得一些世故道理,但不善於處理情感與理智之間的關係,常常不能堅持正確的認識和理智的控制而成為情感的俘虜,事後往往為此追悔莫及、苦惱不已。

(5)理想與現實的矛盾。青少年多朝氣蓬勃,富於幻想,胸懷遠大的理想與信念,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然而他們往往又是急躁的理想主義者,他們對現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阻力估計不足,以致在升學、就業、戀愛等問題上遭受挫折,或一旦困惑於現實生活中某些不正之風,又容易引起激烈的情緒波動,出現沉重的挫折感,有的甚至悲觀失望,嚴重的陷入絕望境地而不能自拔。

(6)性意識的發展與道德規範的矛盾。到了青少年時期,特別是青年期,個體身體發育幾近成人,尤其是性機能的成熟。隨著第二性徵的出現,男子日益壯美,女子越漸豐滿。性意識的覺醒,產生了對異性的愛慕,並且這種愛慕會越來越強烈,於是男女交友、戀愛、婚姻等問題自然出現。這個時期的男女交往有一個特點,就是極其敏感、容易衝動,常表現為激情,而他們此時思想尚未成熟,道德觀念不強,意志力薄弱,強大的生理衝擊力有時會使他們做出違反道德規範的行為,給身心帶來嚴重的不良後果。所以這個時期就應特別注意將性科學知識教育與倫理道德教育結合起來,使他們的性意識發展走向健康的道路。

再回到原題,「怎樣保持一段友情,讓自己壓制要改變別人的衝動?」, 不得不說,這樣做,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看到題主總結的幾點:
1、尊重別人自己的選擇和權利,就算提出意見也要適可而止。
2、在與朋友的交往中要將兩人置於平等的地位,在包容中接納彼此,更多看到別人的好,並明白自己也並非完人。
3、放棄在小方面上的斤斤計較。
4、世界之所以美麗 就在於我們的不同讓彼此看到生活的多樣姿態。

這些無可厚非是正確的,但是每一條做起來,都是非常難。尤其又加上高三時期的壓力和傳統教育,讓人很容易壓抑自己強迫自己,不管是在學習上每天早起貪黑的背知識點,還是在人際上努力壓制自己為獲得「友情」迎合對方。這樣要求自己並無不妥,只是沒有經歷困難與挫折,僅僅是在思想中正確從而讓自己行為也向此靠攏,反而會矯枉過正。題主或許也要做好,在高三的這段時期,乃至大學的三年四年都不一定會達到這種狀態,一直在一邊摔跤一邊探索,的準備。

但是,題主既然已經敏感的認識到了,就已經是一個很好的開頭了。想要改變別人的想法是因為對對方某些方面的不滿意。人際交往中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鏡子,希望你仔細考慮一下對方哪裡是你不滿意的,你身上有沒有相類似的地方?這個地方是不是你沒有但羨慕的?對方和你親近的人比如你的家人身上有沒有同樣的性格?


對別人的不滿很大程度上是源於還未達到與自身的和解,也就是自己不喜歡自己身上的某些地方。試著把對對方的關注放在自己身上,多多認識自己吧,不帶任何評判挑剔的眼光來認識自己,包括你認為的 好的,壞的,能接受的,不能接受的。

或許在今後的某一天里你會發現,其實友情裡面對方是怎樣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對待友情的態度;或許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理解了你一直討厭的東西,並覺得它其實也是很可愛的一件事呢。或許有一天你會發現不再對友情苛求的時候,友情反而會主動來到身邊。

如果你問「這一天什麼時候來」 其實我也不知道,不過,衷心祝福你的這一天能早點到來!(*^__^*)


雖然想要改變別人是痛苦的源泉,但是門應該輕輕關 集體宿舍要為他人考慮難道不是基本素質嗎?你們憑什麼仗著好為人師不好就特么覺得自己都對啊!
我才想一巴掌呼死那些連基本素質和道德都沒有的人呢。
雖然我知道自己改變不了他們。


有些懷疑LZ和她們的友誼程度。因為從頭到尾,LZ都在說她們的缺點,不能忍受之處,卻從來沒說過她們作為一個獨立的人身上讓你喜歡,讓你欣賞的地方,或是你沒有的優點。除了外表。她們的為人性格如何?對朋友是否講義氣,心地是否善良,是否斤斤計較,是否喜歡勾心鬥角,是否樂觀或好玩有幽默感。全部沒提。如果只是這樣,那你們只能算經常在一起玩的好玩伴而已。

也許你是一個很優秀,對自己要求很高的人。你和她們接觸久了之後,不由得用一種比她們高的角度看待她們,希望她們變得跟你一樣好。這真心不是朋友保持久遠之道。真正的朋友,首先應該是平視的,並能互相包容對方的缺點。在一些時刻能相互扶持。對他人,學會接受包容遠比拒絕接受好。大言不慚以自己為例,朋友都說剛認識時覺得我各種NB,熟悉之後都感覺這貨咋這麼SB了。並常常以我各種囧錯醜事集體鄙視教育我,但我們依然是朋友,大概是因為無論怎樣,我終究還是個好人。有缺點並不可怕,也不要因此而完全否定一個人,畢竟,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人類呀。


年輕的時候人都覺得自己有改變他人的能力,這源於我們內心的強烈自我認同。然而這實際上只是一種自負的表現,因為很多事情根本沒有什麼好與壞,你所希望的只是別人的所作所為更能滿足你的評價標準。但事實上,沒那麼多對與錯,沒那麼多好與壞,你永遠不可能用對待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他人。

在這裡送上一段自己很喜歡的話:

「剖白是為了溝通,溝通是為了理解,理解是為了共識,共識是為了同行。

我希望一路有你同行,但我更尊重你選擇的權利。」

既然對方本非志同道合者,想強行改變別人沒有什麼意義,倒不如尊重別人選擇的權利。


從性格色彩來說,這是典型的黃色性格:強烈的控制欲!女性中的代表人物:武則天、鄧文迪。。。所以就像你說的自己的人際關係還不錯,這隻能說明你是一個社交高手,但其實情感並不是你世界中第一位的東西。。。我相信你有一天可以做到包容自己並不認同的人,因為黃色性格以目標為導向,執行力極強,當你認識到有些朋友對於事業、生活是那麼重要的時候,你總能打造出一個又一個的朋友圈。
也有可能是因為現在的你還不夠優秀,還在糾結於生活中的瑣碎,當有一天你的視野更開闊,能在更高的層次看問題的時候,這些所謂的缺點已是點點塵埃,怎能入你的法眼?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你會要求一隻猴子每天按時洗澡嗎?即使你知道不洗澡是多麼不衛生。如果你能絕對優秀,身邊的人會自然而然地以你為榜樣,向你的一舉一動靠攏,也就是所謂的「王霸之氣」。。。
不要糾結於這點,沒什麼大不了的,不是每一個人在相處過後都能成為朋友,你只是太努力,努力想讓身邊的人都喜歡你,都能和你一樣優秀,以便讓你們的友誼能夠長久延續下去,但這可能是世界上最不能勉強的事之一,不僅是你做不到,從來就沒有誰做到過!如果你願意學習我們這些懶人,不喜歡的人叼都不叼他,沒有付出過,自然不會糾結,生活也許沒有那麼成功,也許做不成一個強者,但會愜意很多。另外,一個人一生總會找到幾個志同道合又或臭味相投的摯友,相信緣分,明天總會更好的!


你和我室友一模一樣啊親,每天都煩成個p了,什麼都要管啊,而且都是舉著高尚的道德情操來管的,她用水比較省,我用水比較多,她會說我們國家這麼缺水你應該環保一點,她會幹涉我的細節啊親,事無巨細都tm要管啊,知不知道我一巴掌把她甩死的心都有了。
在此我想說,你不要自以為是的覺得你的做法就一定是對的,別人的在你看來不適合的做法不一定有什麼不對,ta之所以為ta就是因為和你有那麼多不同,包括在你看來的優點和缺點。像你們這種人就是一種深度自戀,總覺得自己啥都是對的,總想看著別人什麼地方你看著不舒服就讓人改成你的做法。管好自己就行了,不要干涉別人的行為。
合得來就相處,合不來就保持點距離


個人覺得知道自己的本分,做好本分是很必要的,你因為朋友的膽小邋遢而疏遠等等,你忘記了你只是他們的朋友甚至不算是朋友,這些都不是你需要關心的事情,我們不會因為朋友的感情問題而覺得他有問題,因為我們就是朋友而不是戀人,我們不會因為別人的家裡的事而覺得他不好,因為我們只是朋友。 處在某段關係就做好某段關係中自己扮演的角色,不要越界,讓自己遭受不必要的問題。 很同意第一個答案,包容別人,寬以待人。。同學家裡亂,跟你沒關係,她沒去你家搗亂,跟你出去沒有邋遢不尊重你,這就夠了。祝你幸福。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可大多數人都把這弄反了。


看問題要看本質

你看到朋友不在一個好狀態 想要讓他改善 這點本身沒有異議肯定是對的

但是問題的本質在於他究竟想要不想要改變

如果他不想要改變 你卻硬讓他改變 這就是有問題的

另外我覺得樓主沒有必要抑制自己改變別人的衝動

你需要的是方法

我建議你可以把說 改成做

如果你朋友家裡非常邋遢 你就帶他去你家

你把一切都做的非常好 他會羨慕你 而羨慕能成為人改善自己的理由

而別人對你的羨慕又成了你的前進動力 這樣的良性循環正是我非常提倡的

反過來你天天督促他改善 也許在督促他的同時你確實做到了 但是給人一種強制別人的感覺 必然不好 所以只去做 如果他看了你沒有改善的意思 可以略提點一下 但是不要太深入

因為改變自己必須是發自內心的 他自己沒注意到的話別人可以提醒他 但是督促他改是不管用的


「每個人不論卑賤貧富聰明愚笨,都理應被認為是人格獨立的精神個體。」

朋友,我從你的敘述中能夠感受到你出於無私友情對別人的用心。這種真誠與負責,是很難的的,我相信你在將來會成為一名非常好的「諍友」的。不過,既然你來講你的苦惱。那麼還是要看下面的分析~(因為後面將的可能真的很殘忍啊,我在解剖你的話語喲。)
題主的提問有n個前提假設,我來一一做一些拆分吧:1我給朋友提的缺點的判斷一定對的。2我為了你好你就一定要聽我的。不聽就是木有良心。

解構你的假設1:朋友不要那麼著急地下結論嘛~為啥那麼言之鑿鑿地認為自己對他人的判斷就一定是」對「的呢?為什麼」軟軟的性格「和」沉默清高氣質「一定是不好的呢?這個世界本來就因多樣而變得豐富美好。另外,解釋和觀察這個世界的方式也不是單一的呀。比方說,狗的眼睛裡面的世界就是只有黑白兩種顏色的。

解構你的假設2:現在我們假設你的假設1成立,就是說你指出的對方的缺點是相對客觀上正確的。那麼是否他就一定要修正自己,並且感恩戴德呢?有一種不自由叫做強制。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是不是一定要」己所欲,施於人「呢?」軟軟的性格「的知道自己這樣子非常吃虧啊,她已經很努力地去對別人」兇巴巴「一點啦,可是就是改不了啊,她人好就是人好沒辦法。你要知道,人的本性是好難改的呀。除非遇到人生大的變故。反倒是你一直在責備她」軟軟的性格「給她造成的不好影響,可能強化了她這種性格的負面作用,為什麼不換個思路去強調和鼓勵她」軟軟的性格「的積極正面的作用呢,比方說親和力好朋友多之類的呢。再舉個例子,你自己」控制別人改變別人「的性格,你自己也覺得非常不好,那麼你需要多久能夠改正呢。恐怕也非常難的啊。。

建議:不妨以一種溫和而真誠指出其你認為的「錯誤」,並且強調這是「你覺得的錯誤」。是不是真的錯了由他來定,改不改也由他來定!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一些關鍵節點。到了那些關鍵節點,如果你判斷別人準確的話,一點,這個人就會覺得通透很多,可是如果火候還不到,你即使再浪費口舌也是無意義的,只會引起雙方一堆不必要的煩惱。子曰: 可與言而不與言, 失人; 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 亦不失言。

說幾個生動活潑的例子:
本人之前是一根筋,覺得世界上解釋事物的方法只有一個。可能受傳統的學校教育做題多了有關係吧。大學以後接觸了一些自-由主義思潮,思想激烈地反對當下社會制度、以前歷史事件的敘述以及毛-澤東本人。家裡的老人,從毛年代過來,對問題看法自然與我不一樣。產生激烈爭論,我心裡也曾憤憤地想,他們怎麼會那麼糊塗呢?
後來,一兩年後這個問題自然想通了。那一代的人與我的知識結構不一樣,自然不可能得出一直結論。唱紅-歌、革-命文化這些東西已經深深地成為那一代人的文化基因的一部分,而且現在人很多已經不把其作為意識形態的一部分了。我去否定這些人的這些偏好就是在否定他們自身是在對他們進行侵犯。這也是蠻殘忍的。

交朋友嘛,兩個自由個體的連接。處得來的人,就好好處彼此珍惜,處不來違背了你的底線準則,就散了唄。誰也不比誰擁有更高的資本。。別因誤會,錯過一個真心相見的人,這還是蠻讓人覺得惋惜的。朋友之間,很多事情不能強求。我們對朋友,對父母戀人,對孩子,其實哪裡有什麼不同呢?作為平等的個體尊重對方,不是很好嗎?

突然想到了《一代宗師》裡面一句話:」你的脾氣啊就是爹年輕的時候,眼睛裡只有勝負,沒有人情世故。「你也大可不必對自己不滿意。能夠意識到問題的人,都不會太無可救藥。別讓這種自責情緒成為心理負擔。

不論以上我說了什麼都不構成我對我最開始說那個判斷的否定。那就是「我從你的敘述中能夠感受到你出於無私友情對別人的用心。這種真誠與負責,是很難的的。」

註:本文不包括簽訂契約的兩個雙方實體。朋友之間做買賣,如果不成,很容易鬧不愉快。個人感覺很難做到」買賣不成仁義在「啊。如果雙方能夠把事務與生活層面分的相當開就沒問題。

可能對你有用的一個鏈接:
避免政治討論是否是尊重?如果不是,為什麼我們總會避免去討論政治(包括立場不同的問題)?

自由就是永遠對自己所說的話所抱有的信念不報那麼確定和偏執的精神。同樣,以上說的可能也未見得都對。供題主和大家借鑒~


每次看到這種問題,就覺得像是在檢點自己啊。

年紀漸長,你應慢慢明白鬍適先生所說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我們企圖去改變他人,出發點大多時候是好的,這固然沒錯。但是不該認為這就能理所應當地讓別人去接受去改變了。你走向前說,「XXX 你這裡不對XXXXXXX 為什麼我都跟你說了,你怎麼不改呢……」你一定心裡一陣氣悶,但是換位思考一下,對方這時候也許也覺得心裡被一棒槌錘了。人呢,都有這種防禦機制在,就是再好的朋友,被自己的好朋友猛的這樣一說,心裡也有一絲怪怪的感覺。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在忍受別人的這樣那樣的缺點的時候,別人未嘗不在同樣忍受我們自身的種種缺點。朋友之間相處,重要的是,你能明白自己的分寸在那裡。

因為各種成長環境不一樣,所以造成我們每個人的個性特質上,都有所不同。但我不認為有一種所謂的完美性格。在我看來最大的不同是,個人如何在處境中做出所認為的當下的最優解。所以不要試圖judge people,而應該尊重他人不同的選擇。在你眼裡的軟軟的性格,也許正是他人的親和力所在,也是他人處事的一種方式。你眼中的清高女神,人人都會有求必應,這未嘗不是人家的一種資本。讓他人更喜歡她?這種問題,旁人是不該多嘴的。你有自己的做事情的尺度、方式,但是請你記得,人人都有個人自己的尺度與方式。某種程度上,我們只是看到的是事物的某些局部,所以有些時候的觀點,只是我們這樣認為罷了。這有時候是一種很大的偏執,而我們不自知而已。所以還是要以寬廣的心,去看待,去接納。

你提到的第一個人,讓我想到我自己一位高中同學X,她真是軟綿綿的性格啊,怎麼都變不了,你可以覺得真是一個爛好人啊,但是就是她,總是很熱心地會在很多時候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樂於幫助別人,心思又細膩。還有一個同學額,真的跟你說的B比較像,但是她每次一求別人的時候,總是那麼萌,雖然我不是拉拉,但是有時候就是覺得自己會忍不住就會幫她啊,而且說話直率,不用擔心她會算計你什麼的,真是單純的要死的性格啊,根本不像有些文科班的女生那樣扭捏。這種人反而做起朋友來很舒服。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要反觀自身,要緊的是如何讓自己變好,讓自己使別人覺得舒服。然後如果時機、對象你覺得合適,那就但說無妨。但在說話之前請好好思量。到底有沒有必要說,到底要不要說,用怎樣的方式說合適?真的這樣說合適嗎?……

「有節制的距離才能成全彼此的尊重。」(安妮寶貝說的,我會亂說。。。= =)

父母、戀人、朋友,皆如此。


僅個人觀點,僅做參考。


你覺得有改變別人的衝動是錯的嗎?
這話太片面了,看到什麼的朋友有不良習慣要改變怎麼了?什麼人都有自己的空間啦自己的習慣啦這句話固然對,但是朋友啦愛人啊相處都是需要互相妥協的,而這些妥協就是所謂的改變部分,更何況你只是要求好朋友們往主流的正面發展,稍微有點正常價值觀的朋友都會理解你的。
不過,我還是給點善意的提醒,上面我說到交往是相互妥協的,重點除了妥協還有相互,想讓朋友改變可能自己也需要一些忍讓,比如改變你的習慣什麼的。so還是有點準備吧如果不想壓抑習慣的話。
P.S.樓主是不是處女座的?(我沒有黑處女的意思)


推薦閱讀:

和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相處太久後是一種什麼體驗?
有一個黏人的女朋友是什麼感受?
怎樣在親密關係中保持安全感?
感覺自己的表現欲很強,怎樣看待這種性格呢?
24 歲了,心太軟心太善算好事嗎?有忠告嗎?

TAG:心理 | 人脈 | 心理調節 | 做事 | 朋友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