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違反直覺或常識,但非常有價值的人生智慧?
相關問題:在你的專業里,有什麼基礎知識是和普通人的認識不相符的?
排名第一的答案不一定是對的;
「反對排名第一的答案」也不一定是對的。
模仿是最好的老師。
大多數人對於模仿有一種天生的偏見,總覺得是山寨別人,違背創新。
事實上,如果你剛進入一個行業,不知所措的時候,模仿策略能讓你快速達到行業的中上水平。不管是作為企業戰略還是個人規劃,模仿都是最好的老師。
講個故事:
我剛上大學的時候,十分羞澀。(當然,現在也還是很羞澀)。
當時非常內向,不太會說話,所以十分擔心在男多女少的工科院校找不到女朋友。
後來聽別人說,幽默的男生最討女生歡心,於是我決定變得幽默一些。
但是怎麼才能變得幽默呢?!
當時我的一個室友說話非常好笑,於是我決定山寨他的幽默風格。
每次室友在寢室講了一個黃段子,我在哈哈大笑的同時,都用手機把段子記下來,倍的滾瓜爛熟,講給別人聽。
每次室友講了個莫名其妙,卻十分好笑的話,我都會研究一下,笑點在哪兒,為什麼好笑,於是掌握了打破預期、製造反差、自我降格等幽默技巧。
漸漸的,大家聽我說話發笑的次數越來越多,我也越來越好笑,甚至到了後來,室友開始學習我的說話方式。最終,我成為了一個大家公認的「笑柄」!
再講個故事吧,前兩天,有人托朋友的前女友找到我,說自己做了個網站,不知道怎麼推廣,想請教一下我。
我說:做seo(搜索引擎優化)吧!
他問:怎麼做?
我說:發軟文,鋪百度知道,換外鏈,優化關鍵詞,優化網站代碼。
他問:具體怎麼操作呢?
我心裡想:我就是一江湖大忽悠,你問這麼具體,我哪兒答得上來。
沉默了一炷香的時間,我回答他:你看看競爭對手是怎麼做的,在百度搜一下競爭對手的名字,看看它們在哪些地方,以什麼形式發了軟文,鋪了外鏈,或者採取了其他什麼措施。
你們依葫蘆畫瓢就行了。網站的關鍵詞設置也可以參考競爭對手…….
任何人,進入任何新領域,初期都會十分迷茫。光靠自主學習,不管是查資料、聽課、請教專家,作用都是有限的。
最好的策略是:找一個優秀的,信息披露充分,資源相匹配的對象,進行模仿。
為什麼要模仿?
假設關於成功,有100個關鍵細節、不管是查資料,聽課還是請教專家,最多也只能掌握30-50個細節,沒法窮盡。而模仿本身,保證了你的系統性和一致性,能夠幫助你掌握60-80個關鍵細節。
模仿策略既然這麼厲害,為什麼各行各業還有這麼多平均水準之下的公司、產品和個人呢?!
那是因為模仿本身是有門檻的。
模仿的目的是什麼?怎樣選擇模仿對象?哪些環節需要模仿?如何控制模仿的風險?這些都是要仔細考慮的問題。
不過很幸運,各位能讀到這篇文章,所以剛才說的問題再讀過這篇文章後,都不是問題。(有時候真為沒有關注我公眾號的人感到可惜)
1.模仿的目的
模仿的目的是:快速達到行業中上水平。光靠模仿,是很難達到頂尖水平的,但是能夠幫助一些水平較低的個體或者團體快速達到行業中上水平。
上世紀七十年代,日本足球處於低谷,連中國隊都踢不過。於是日本足球開始模仿巴西足球,派遣留學生到巴西訓練,請巴西教練來日本執教,用巴西隊的戰術來指導日本足球的訓練,甚至讓一些巴西人入了日本籍,代表日本國家隊出戰。
這幾十年,日本足球迅速崛起。在亞洲是橫掃所有對手,但是跟歐洲和南美的強隊比賽,還是處於下風。所以模仿策略是有局限性的,它只能幫助你從一個較低的水準快速達到行業中上水平。 但要想成為頂尖,光靠模仿是不夠的。理解了模仿策略的局限性,才能更好的去運用它。
2.模仿對象的選擇:
優秀的模仿對象,不僅要水平更高,更重要的是:信息可獲得,資源相匹配。
a.信息可獲得:就是你能夠獲得模仿對象的大部分信息。比如你在街上開了一家壽司店,你如果想去模仿日本銀座的米其林三星壽司店——二郎壽司,這就是不合理的選擇。因為你根本無法了解到二郎壽司足夠多的細節,相比之下,把模仿對象定在200米外的迴轉壽司店,可能更適合你。
當你不知道請幾個壽司師傅時,你可以去迴轉壽司店看看;當你不知道從哪裡招到合適的壽司師傅時,你可以去迴轉壽司店看看;當地痞流氓找你收保護費,你不知該怎麼應對時,可以觀察一下迴轉壽司店時怎麼應對的。
你的大部分無從下手的問題,都可以通過模仿迴轉壽司的策略解決。這對於剛入門的新手是十分有幫助的。
b.資源匹配性:模仿對象的選擇,不是水平越高越好,還有一個重要的篩選標準,就是和自身資源相匹配。
比如上文說的日本足球模仿巴西足球,為什麼日本足球不去模仿西班牙、義大利、德國、英格蘭,這些國家也是世界足球強國呀。
這是因為亞洲人的身體素質,遠遠趕不上歐洲人,而西班牙、義大利、德國、英格蘭的戰術,極大程度上依賴於他們本身優異的身體素質。即使日本足球的戰術素養達到了上述國家水平,也沒有足夠的身體條件將戰術執行到位。
而反觀巴西隊,技術細膩,靈活快速。戰術不太依賴於身體的強壯度和衝擊力,這對於身體條件一般的日本人來說非常適合。這也是為什麼日本隊模仿巴西隊如此成功的重要原因。
3.哪些環節可以模仿:
簡而言之,拿手的環節不需要模仿,不太擅長的環節才需要模仿。
就拿我開公眾號寫作這事兒來說吧。一般做自媒體,有用和有趣都很重要。
在「有用」環節,我還是比較拿手的。不管是理論的專業度,思維的系統性,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從出道以來就是被大家非常認可的。(認真臉)
但在「有趣」的環節,我一直覺得自己還做得不夠好。(不過即使這樣,還是秒殺大多數同行啦)。所以自己也經常學習那些以「有趣」見長的頂尖自媒體,常常揣摩它們的選題方向和寫作技巧。所以你如果長期讀我的文章,偶爾會看到羅永浩、顧異、咪蒙等人的影子。
4.風險控制:
模仿策略和其他所有策略一樣,都有風險。所以做好風險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建議在大規模、全方位、大投入模仿別人之前,先小規模、單環節、小投入的試水一下,看看效果。
比如你看到朋友賣XX保健品一夜暴富住上別墅了,你別著急選址開店代理囤貨。
你代理這個產品不一定能發財,因為你所在的地方的笨蛋數量可能趕不上你朋友所在的那個地方。
你應該先單買幾件XX保健品,放到朋友圈裡測試一下,或者放到你二大爺開的小賣部里試銷一下,要是走貨情況良好,再考慮加大投入。
小結:
任何人,進入任何新領域,克服初期的迷茫和手腳無措,最好的策略都是:找一個優秀的,信息披露充分,資源相匹配的對象,進行模仿。
模仿的目的是:快速達到行業中上水平。但模仿策略本身,沒有辦法讓你達到最頂尖的水平。
優秀的模仿對象,不僅要水平更高,更重要的是:信息可獲得,資源相匹配。
拿手的環節不需要模仿,不太擅長的環節才需要模仿。
模仿策略和其他所有策略一樣,都有風險。所以做好風險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建議在大規模、全方位、大投入模仿別人之前,先小規模、單環節、小投入的試水一下,看看效果。
如果在我的微信公眾號「whdkad」里,回復「成長」二字,可以查看更多讓你瞬間功力提升的超級乾貨內容
想要閱讀更多的乾貨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吳寒笛可愛多(也可搜索whdkad)
http://weixin.qq.com/r/VkyRiUjEoxXcrQzq9xlE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通向地獄之路,常由善意鋪就。
善意本身並無不妥,但只要過了那麼一點點,以善意之名行越界之事——這非常容易說服自己是在做好事,也容易說服自己容忍別人以同樣方式對待自己——便可能造業。若有天才給出崇高名義加以煽動,以造就天堂的名義集體行為,通常會造就最邪惡的地獄。相反國富論提出,人人自私自利,倒會安居樂業,市場豐富,自私的人不允許他人侵犯自己邊界,小惡當道,讓大惡無處藏身。
這,和直覺得來的結論是相反的吧。好多人對知乎上的「人生智慧」深信不疑~
但最有資格給你人生指導的那批人可能不上知乎~
知乎大部分用戶都沒有過完自己人生的一半~~~
以上~~~
理解萬歲?信了你才是傻瓜。
------------
我一直以為,人們都渴望理解。走的路多了,才發現,人們對誤解的渴望不亞於理解。
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陽光燦爛,是想讓別人誤認為自己很快樂,很幸福。如果你看穿了華服背後的孤獨,笑容下面的寂寞,千萬不要告訴她:你其實好像並不快樂!
皮鞋擦的鋥亮,西裝穿的筆挺,是為了讓別人認為工作優雅,品位高雅,事業成功。如果你遇到了,一定要投過讚許肯定的目光,忘記他上班送了一天的貨。
夾雜幾句英語單詞,吐出幾個專業術語,引用幾個名言典故,只是想暗示你,我其實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豐富的閱歷,有深邃的思想,千萬別把我當成送外賣的。
我真的不希望你看出我口袋沒有多少錢,肚子沒有多少墨,生活拮据,前途灰暗……
我做了這麼多,只是希望你能給我多一些誤解,少一些了解。
誤解萬歲!
避免產生「我要回到以前的狀態/水平」或者「找感覺」的想法。
這算是我自己總結的一個小小體會吧,不知道是不是適用於別人。
每當自己的人生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比方說初中進高中,高中進大學,我經常會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對即將面對的環境估計不足。換句話講,就是在準備較少的情況下進入新環境。
這種情況往往會導致落差感,比方說新環境里人際關係比以前淡薄、工作難度加大、挫折感增強,或者其他的一些不適應。當然,人是想往好的方向去努力的,改善自己的處境,但是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就往往會產生上面說到的那種想法。
我分析過自己為什麼經常會產生這種想法,第一點:可能確實之前取得的成績比較耀眼,一旦遭遇挫折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過去的成就;第二點:對以前的環境產生戀舊心態,進而抵觸當下環境。
這些想法給我造成過不小的負面影響,比如說拖延、消極、挑剔、不願面對現實、人際關係不良等等,但是當時沒有意識到是這種思想所延伸到的價值判斷出了問題。
後來自己很慶幸的改變了看法,不過不是通過什麼雞湯或者堅定目標,是疾病讓自己認識到:把握現在的一切才是是生存與發展的唯一途徑。
人生智慧?我對這個詞比較恐懼。
看了會兒答案,感覺談的比較空洞,我補充點粗淺的社會心理學吧:
1.焦慮合理化
人不是因為喜歡別人而對別人好,而是對別人好才喜歡別人。——托爾斯泰
我們不僅會傷害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同時也不喜歡那些我們傷害的人。所以不要「秀誠意」,讓人感覺到傷害了你,往往會被對方轉化為「你應該被傷害」。愧疚絕不是好工具。
2.回歸平均值現象
當你一貫給人印象不好時,偶爾表現的和平常人一樣,反而會得到嘉獎。
而你一貫表現良好,但有一次只是普通,也會讓人失望。
比如我們學校超市的服務員一貫面癱冷語,只是有一天轉變為一個服務員本該有的態度,就讓我陡增好感。但一貫對自己無微不至的家人,只是偶爾的一個疏忽,就會令我怒火中燒。
同時,這也是那些無微不至掏心掏肺的往往是備胎,那些懂得若即若離欲擒故縱的「壞男人」總是志得意滿的原因之一。
又比如,心情不好時,你會去大吃一頓,拋掉熱量的擔憂,我們心情就會變好,但其實你回去悶頭睡一覺起來心情也會轉好,只因為回歸平均數,無論你的心情如何大起大落,如何大悲大喜,你總會回歸到不好不壞的常態上。
3.沉沒成本
你多愛一個人不在於她對你付出了多少,而是你對她付出了多少。
4.不要輕易和朋友共事
這似乎是一個共識了,但因為 to young to naive,今年我還是不信邪的嘗試了。
5.個體絕大多數情況下所表達的態度與實際行為無關
認為作弊可恥和不道德和你是否會作弊沒有半毛錢關係。
如果你希望一個人形成對某個事的積極態度,那麼就引導他,是他致力於這一事物。
如果你希望一個人對某種錯誤行為的道德判斷溫和一些,那麼就引誘他做出此種行為。
相反,如果你希望一個人對某種錯誤行為的道德評判更苛刻一些,那麼引誘他,但不足以使他做出這一行為。——《決策與判斷》
6.自信往往是無知的表現
害怕別人不相信的虛弱讓我們自信,主要是為給自己打氣,只有騙了自己才騙得過他人,但結果卻往往是為了自欺而欺人。
7.焦點效應
曾幾何時,看《讀者》那會兒,裡邊有一篇文章講,一個成功人士在同學聚會上大家顯擺,最後醉的不省人事時,口吐真言,「都是因為你們笑話我寒酸,每天都穿同一條褲子」,結果是,沒有同學還記得這回事。
事實上我們常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並且高估別人對自己的注意度。拜託,我們所受的折磨別人沒投入那麼多注意力,並且很快就會忘掉,別再一廂情願了。
9.自尊保護
運動會那會兒我總是在前一天特別刻苦的訓練給人看,然後總會受點小傷。因為我對第二天的額比賽不自信,我需要這點傷來告訴別人「如果不是傷的話……」。
這點被拖延症談爛了,不再細述。
10.虛假普遍性:
這點所有的產品經理在探索需求時都會走入的盲區。
典型如:QQ 空間用戶主要來源自哪裡?活躍度怎麼樣?為何能夠在全球社交網路中排名第四?它能產生這麼多內容嗎?僅僅依靠 QQ ?
如果我們不是過分高估或低估他人會像我們一樣思考和行事,也不用做什麼市場調查了。
再比如,我有一個朋友,啃老,說過「全中國90%都在啃老」。這是因為,如果要做一件降低自我認同度的時,必須告訴自己這件事並不可恥——「畢竟,人人都會這麼做。"
11.虛假獨特性:
但人類至為矛盾的一點是,我們會把自己優異,提高自我認同度的一面視作超乎尋常,萬里無一,天賦異稟。
很多人在講話中的「客觀敘述」,內心都要補齊主語:「他認為」、「他覺得」。
這事很好,這人很壞,要補齊「他認為這事很好」、「他認為這人很壞」。
這是由於人的天性造成的,由於趨利避害的天性,只要利益不被綁定,發表自己的見解根本沒有成本。具體舉幾個例子。
例子一:別人往往不會告訴你核心問題。
張老闆是一家餐飲店老闆,王老闆是一家奶茶店的老闆。王老闆沒有開店經歷,於是去請教張老闆。張老闆說:你第一次開店吧,最好選一個連鎖品牌,加盟一下,會省去你的大量工作。比如品控、選址、原材料、裝修等等。
王老闆接受了他的建議,結果半年不到店倒閉。
原因是餐飲店的加盟和奶茶店的加盟不一樣,並且張老闆沒有告訴王老闆怎樣選址加盟店,這才是最核心的問題。王老闆加盟的品牌,沒有提供管理、選址隨意、只會出售原料和管理費賺錢,最終導致的是奶茶店人走茶涼。
例子二:別人往往不會對你的成敗負有責任。
小李學生創業,準備做一個攝影工作室。聽聞cos社團的會長A說cos圈常常有找不到棚拍的需求,並向小李保證日後能幫助他進行租棚的推廣。
小李興沖沖地花了5萬元軟妹幣搭起一個日系棚,結果cos社團的會長A因為準備出國,漸漸遠離團隊,導致至今棚拍仍看不清需求。
對於A來說,提一個建議和需求只需要張口一說,而不需要負擔真真意義上的責任。而對於小李來說,選擇裝修日系棚就意味著投入真金白銀,事關生死。結果果不其然,A準備出國,自己調整方向,留下的是整個團隊的損失。
例子三:別人的經驗無法直接借用。
小B生在一個農村,父母都是抱有傳統觀念的人,高考發揮超常上北京讀大學,畢業後很多同學走入互聯網行業。小B當時已經校招成功,但B君父母因為傳統觀念,認為「私企不穩定,一定要找國企的職業」,遂動用今生所有的人脈關係,聯繫到了他們鄉鎮的事業單位職業。
小B雖然很不願意,但是父母認為「穩定壓倒一切」最後還是說服了他,最終二分回省後留在了鄉鎮事業單位。
若干年後,小B的同學年薪是他的數倍,過著小B期望的生活,小B只能後悔選擇不當。但父母根本不能理解,覺得目前很好,離家近還能向鄉親炫耀。
例子四:對人的評價帶有主觀偏見。
大家一定都遇到過被人評價的情況。但是很多情況下會因為站的陣營不同、感情脅迫、懶于思考而使得對人標籤化,從而他可能對你來說就只是好或壞的一個標籤了。
但人是多面的,不可能只有一種標籤,因人廢言和因言廢人,往往是因為自己沒有去了解。
包括知乎的答案,要不要相信在於你,但是千萬別因為權威而相信。
一篇答案很可能會誤終生。
絕大多數人喜歡做的,絕大多數人願意做,絕大多數人能夠做的,絕大多數人經常做的基本都無意義的事情。
-
現代國家(現代市民社會),任何言語文字的討論,都改變不了政治,
體制內,除非參選,除非從政,
體制外,除非示威,除非遊行。
所以,再偉大睿智的公知,說的再多,都是白費氣力,也就是個放屁。
這是常識,但世人總是不信,自古以來,改變世界的,向來不是清談家。
自古以來,清談,最多只能誤國(擔誤、延誤、貽誤)。
最近讀了,羅爾夫· 多貝里《清醒思考的藝術》。我挑書中幾個比較典型,比較有意思的,拿出來說一下吧。(以下內容節選自原作,稍有修改。)
1 ,[確認偏誤]
確認偏誤是所有思維錯誤之父——它傾向於這樣詮釋新信息,讓它們與我們現有的理論、世界觀和信念相兼容。換句話說:我們過濾掉與我們的現有觀點相矛盾的新信息。這是危險的。
赫胥黎說過:「事實不因為被忽視而消失。」但我們恰恰是這麼做的。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也知道這一點,「人類最擅長這樣過濾新信息,使現有解釋仍然成立」。很可能,巴菲特之所以這麼成功,就是因為他了解確認偏誤的危險,於是強迫自己換位思考。
2, [糾纏於沉沒成本]
一本書,你看了三分之一之後發現完全背離價值觀,毫無趣味可言,卻偏偏要繼續看下去。
一個電影,看了一小時後,發現是一部爛片,但你還是會無聊地把它看完,才捨得離開電影院。
一段感情中,儘管你十分愛對方,為她/他付出了很多,但對方下定決心要分手,斷然不可能再在一起。這時你怎麼辦,是不甘心付出太多而繼續交往,還是放棄?
顯然,放棄才是明智的選擇。愛情有時候並不完全是感性的,它和其他事情一樣,是需要承擔沉沒成本的。
糾纏於沉沒成本,只會造成更多的資源浪費。
3,[控制錯覺]
控制錯覺是指:相信我們能夠控制或影響某種我們客觀上無法控制或影響的東西的傾向。
在曼哈頓橫穿街道時,人們會按一個紅綠燈按鈕。事實上他們按的是個不起作用的按鈕。那為什麼還要有這個按鈕呢?就是為了讓行人們相信,他們能影響信號控制器。事實證明,這樣他們就能更好地忍受在紅綠燈前的等待。許多電梯里的「開門、關門」按鈕也是這樣的,它們與電梯控制器其實並不相連。科學裡稱它們為「安慰按鈕」。還有大辦公室里的空調溫度調節開關:有人覺得太熱,另一些人覺得太冷。 聰明的工程師會利用控制錯覺,在每一層樓都安裝一個假的溫度調節按鈕。這樣一來,投訴的數量明顯減少了。
4,[零風險偏誤]
芝加哥大學的兩位研究人員證明了,不管風險是99%還是1%,人類都同樣害怕有毒化學物的污染。這是一種非理性的反應,但很常見。很顯然,我們只信任零風險。它就像燈光吸引蚊子一樣吸引我們,我們常願意投資過多的錢(大於實際價值),就為了徹底消除微小的剩餘風險。從總體經濟學來看,零風險沒有太大的意義,除非後果巨大(比如,當危險病毒從實驗室里泄漏出來時)。
最後,[基於認同而點贊],是一種優雅而理智的行為。
人人生而平等 --- 注意,這句話是有前提的 --- 在上帝的眼裡,人人生而平等。
注意這個前提,就是說,只有在上帝眼裡,他下面的人才是人人平等的,因為這些人對他沒有威脅,他一律視之即可。這個2年多以前的答題,被點贊又浮出來了。我再看了一下,太繞了,沒答好,給鼓勵我的知友們道歉,我重新試答一下,看能不能稍好一點。
此題可能無解。任何貎似違反直覺和常識的智慧,當需要列出來時,本身可能也是常識。
失敗是成功之母,是常識。反之,成功也會是失敗之母,這和盛極而衰,驕兵必敗一樣,也可以是常識。
背水作戰是兵家大忌,是常識。反之,置之死地而後生,卻也有例,這也可以是常識。
常識,是經過反覆驗證具有相當公認性的知識。但常識本身也是可以突破的。
直覺,排除掉所謂女人第六感的說法,他通常是人們經歷很多或在某方面很有經驗,可以跳過思考過程,直接的瞬間感知事物的能力。他經常是對的,但同時是還需要驗證的,不一定可靠的。
如果非要說,從違反常識和直覺中,找出非常有價值的人生智慧來,那就是不從眾而獲得正確的一種能力,而這種智慧,只有在具體處理問題時表現為得當,才能得以證明。當今商界精英中的一些人,當初反常下海,或去干一些在許多人眼中「不三不四」的事,最後成就了一番事業,這中間就有智慧。
不從眾,是因為他們發現了常識和直覺的缺陷,也可能這個時候,他們的直覺顯示為正確。但這個也是需要一些條件的:即個體的獨特經歷,超過一般人的綜合思維能力,以及從現在考量未來,進而反觀現在的視角等。 智慧不是天外來客,有了這幾條,也就有可能智慧在身了。
趁這個機會總結回憶一下平時總是犯的一些認知錯誤——雖然理解起來很簡單,但總是容易陷進去,且易反覆:
——《理解篇》——
1、「單一因果性的理解」:絕大多數文字的討論,也只是抓住了茫茫變數中的很小的一部分而已。不是知易行難,是「知」的能力所限。
這也許顯得很瑣細。不過很可惜,瑣細的結果正是憑著它們的質量而常常成為正確的結果。
2、「遠觀性的理解」:當你站在遠處觀看時,所有的細節都被隱去,看上去顯得非常整潔,只有一個完美的輪廓——你以為你一目了然地理解了問題;當你越深入地看、用放大鏡去看、甚至用更高精度的顯微鏡去看,問題就會變得愈加複雜,你就會意識到你先前的認識是多麼的單薄——所以請深入到問題中來。
3、「對同一詞語不加思索」:對辭彙的立體理解和精準把握,構成理解能力的很大一塊部分。同樣的詞語,在不同的語境、學科背景、範式下,意義各不相同。兩年前的我和現在的我再看同一個詞語,也許會多出很多不同的東西。詞語在我看我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被嚴重低估,它就像一個儲物箱,裡面放滿了相關的知識,構成天然的知識管理工具。有時我會靜靜思考一個詞語。
4、「喜歡剝離的句子」:剝離的句子(正如這篇文章和許多微博那樣)雖然更易於博取讀者的好感和贊數,但由於脫離了使用背景,是一種非常粗淺的編碼,很難在具體的情境中被提取出來。深度的編碼是對這些知識加以更加準確的定位分類,明確它們講的是什麼範圍的問題。
5、「理解的被動性」:先入為主被認為是理解的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它包括預先假定內容的背景和往後趨勢,在與被理解物之間形成了一種互動。理解應該懷有一種主動性,不論說的人或者書本講得有多麼複雜,你都應該形成自己明確的、哪怕是錯誤的見解。
6、「簡單的正誤觀」:所謂「度」的把握,要靠「否定之否定」——正面是錯的,反面也是錯的,來來回回之後你才能對道理本身有較好的理解。
——《心態調節篇》——
1、「即時的反饋」:對堅持的信心,不過是對它的「回報延後性」有更好的預見。
2、「陷入到對重複的不耐煩」:支撐我做許多貌似無意義的同質行為的動力在於,我能夠較為清楚地預料見到在量的積累背後的質變結果。
3、「死磕一個項目」:對於在不同項目上有較大自主性的人來說,一個優化策略是「舒適度最大化」。簡單來說,你在一個項目上待的時間越久,它的舒適度就會越低,這時候任何其他的項目都變成更優舒適度的項目,這個時候不妨把精力放在別的項目上。過一段時間,例如第二天,人的舒適度曲線又會恢復,那麼再進行這個項目即可。(當然現實的情況非常複雜,我必須指出這一點,明確這個知識能在什麼時候派上用場非常重要——這種策略僅僅是對項目安排的優化而言。)
4、「陷入到追求舒適的泥淖里」:如果你感到桌面不整潔就無法開工,如果你對負反饋過於敏感或對正反饋需求過高,如果你有一種優化強迫症,那麼也許你得重新思考下「手段只能是為目的服務」的含義。如果你的人生目標就是過一種更舒適的生活,顯然你走在了正確的路上,但是如果你的目標是完成任務,那麼舒不舒服就是次要的了。(結合上面一點3,我們又對否定之否定有了更多的理解。)
5、「對反饋的作用模糊理解」:外部的反饋比內部的似乎更有效(支撐我不停在知乎上回答的,正是諸位的鼓勵,連我自己也驚異於這兩年知乎對我的改變);其次,反饋也會有邊際作用遞減的效果,所以保證反饋的多樣性、多元化對於我們達到預定目標非常關鍵(千萬不要用千篇一律的方式進行對自我和他人的反饋,外部反饋比內部有效的原因之一也在於外部反饋的多樣性);嚴肅的反饋,要比隨意的反饋帶有更多的作用(嚴肅,就是對不加思索的慣性程序的否定)。
——《人性篇》——
1、「權重的錯誤估計」:人的大腦演算法存在一些不可思議的地方——只要是被人鮮艷意識到的東西,它的權重就會尤其得高,哪怕它的概率和重要性非常之低。人的偏見有時候非常可怕。
2、「表現與實質」:在評判他人的時候,每個人都是行為主義者——既然我們無法深入到他人的內心,那麼外部的表現就是我們唯一認識他人的途徑。這是不言而喻的東西,但是雖然實質與表現常常具有統一性,兩者並非完全等價。而且到底是實質比較重要還是表現比較重要,這是個有待商榷的問題。
4:、「集思廣益」:高質量的決策的要點在於排除無用的噪音而不是最大程度地徵得意見。集思廣益只能是一種美好的幻想,因為大多數庸人的建議根據的並不是最優解而只是他們自己的利益,要麼只是劣質的最優解。所以身邊有一兩個絕對智慧的人是多麼重要。(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擇偶標準的權重應該由此更加合理些。)
3、「完全相信命運」:在有限的範圍內,生命是一個主動攝取的過程—— 我相信是人選擇的品味引向了某個未來——雖然這種品味也是受某種客觀的或偶然的因素所致。未來到底由何決定,也許是某種主客觀的混合物。在人類還沒有完全搞清大腦的物理原理的情況下,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個世界不完全是由物質決定的,人的思想是某種超越物理世界的存在。惡法亦法。
分析法學派的觀點。
看似很扯淡吧。惡法也是法,仍需要遵守。
研究生階段第一堂法理課,我們的法理老師就是這麼和我們說的,其深刻與通俗易懂以至於現在我都記憶猶新。
任何法律制度在設立之處,總是有那麼不完美和缺陷的地方;只有首先得到既定的承認和執行,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之上才能逐步地發展和改進。
退而言之,法律講究的是平衡的藝術,即便是判決一個當事人勝訴了,對賠償的標的、數額,勝訴的當事人亦然又可能不滿意;那麼,法律、法律制度在他們眼中都可能成為「惡法」。
法律有大量這樣利益平衡的考量,如維護市場秩序、交易安全的保護第三人的善意取得制度;如維繫現有秩序的取得時效;如犧牲人格權而對輿論自由的保障;票據的無因性原則;買賣不破租賃。當你站在這些制度,法政策、目標的的對立面的時候,這樣的法,對你個人而言就可能是一部「惡法」。
所以蘇格拉底面對不公的審判仍然選擇了從容就義。我若是逃了,以後所有人皆可以以審判不公逃避懲罰,城邦還有何公正可言?
納粹被擊敗後,一位士兵面臨審判,理由是其射殺了逃跑的平民。士兵以「執行納粹政府法律」為理由抗辯;法官判決其有罪。理由很簡單:執行法律是正確的,但你的良心應當要求你的槍口面對平民時要抬高一寸。
英國曾發生過一起著名的「海難吃人」案,幾位落難者競合議抽籤把其中一位傷病員分食掉了。法庭查詢相關判例後發現此前並無危急情況可作為謀殺抗辯的先例,遂判決吃人者有罪;最終英女王出面將刑期縮減為6個月監禁。
前一個故事有很多版本,未必真實。後一個故事發生在1884年,是真實的。無論是哪個故事,都告訴我們:惡法亦法,只要是制度就必須得到執行,但即便是在制度之內,你仍然有很多變通的方法,前一種變通,存在於你的良心;後一種變通,同樣存在制度之內。
總之,法治的實現是一個動態、長期、漸進的過程。惡法亦法,是法治建立的第一步,無此意識,則永無法治實現之可能。請看《思考,快與慢》這本書。
不知道能不能算特別有價值:
EVA里有一句話,大意是想要毀滅一個東西,最好的方法是加速它的進化。
原話是針對一種電腦病毒而言的,但是我覺得也可以運用到生活中,比如「捧殺」這種行為。
但是我更想說的是其他方面:
如果你決心去做一件事,然後別人說會撞南牆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趕緊去做,如果真撞了就趕緊回來,或者說真的撞了你就死心了。
其實在成長中大人總是會跟我們說這樣那樣是不行的,會走彎路,導致很多人真正想做的事都被壓抑,或者說一直不敢做,等待著時機和資本,結果時機和資本來了有時候又不想做了,留下遺憾。
我想,只要不是會付出不可挽回的代價的事,都可以去嘗試,越早越好,當你在等待資本的時候,不要忘記年輕也是一大資本,特別當你很有可能會犯錯的時候。
錯必在我,改之必在我,得亦在我。
循規蹈矩,鎮服己性。以其無我,故能成我。假設你開一家軟體公司,有兩個員工。你讓A去接手B的項目,然後A花了十幾分鐘就把B的項目弄得一清二楚,還把文檔都寫好了。然後你讓B去接手A的項目,結果B花了半天都理不出個頭緒來。你覺得A和B哪個優秀?(A,B兩人的項目複雜度差不多)
直覺會告訴你A真是天才,悟性奇高,實際上有可能是這樣:B才是優秀的員工,他的代碼邏輯十分優美,能讓人快速看懂,而A則寫得相當混亂,讓人無法理解。
------------------------------------
請留意上文的「有可能」三字。射射。
不要跟愛自己但是自己不愛的人戀愛結婚。
這裡面的痛苦你根本不能想像。
所以「到底是選擇一個自己愛的還是愛自己的人」這樣的蠢問題就不要再問了。
推薦閱讀:
※29歲,一無所有!?
※領導說我不會做事,不懂事,不會想事情,怎麼辦?
※如何判斷自己做某件事的興趣是來自於成就感還是做事本身?哪一個是真正的興趣呢?
※每天想做的事情太多做不完怎麼辦?
※985畢業理科妹子,27歲一事無成,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