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看,所謂的「正能量」究竟是什麼?

是一種情緒影響,比如獲得一種愉悅的情緒?還是認知問題,比如改變了我們對某些事物的看法?


首先題主用引號引用了「正能量」說明題主是懂心理學的。
「正能量」這個詞的發源一定是大眾傳媒和偽心理學。
我的一位心理學導師談到:能量沒有所謂正負。任何能量都可能帶來正面積極的意義,同樣也可能帶來負面消極的意義,關鍵在於你如何去認識它。

我的理解是這樣:能量代表著一種喚醒水平,它指的是一種警覺狀態,表示個體在心理和生理上(主要表現在自主神經系統)是否做好了反應的準備。能量高,我們對於面臨的事件感受度就高,感覺就深刻,相反我們就比較淡漠。

喚醒水平是不能說有正有負的,我們只能說喚醒水平的高低。
所以,能量只有高低之分,沒有正負之分。

如果我們不管高低,就以大眾理解的情緒(上面獲得贊同的答案都是這種簡單的理解)來解釋看:
積極的情緒就代表著「正能量」,消極的情緒就是」負能量「嗎?
答案是否定的。
請看這個問題:負面情緒存在的價值是什麼?

我就不引用了,我要表達的就是:負面情緒不是「負能量」,它也有它的價值和意義。只在於我們如何去認知一個事件給我們帶來的情緒和事件本身意義的關係。同理,「正能量」也不是正面情緒。

那麼你非要說,大多數負面情緒都給你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和難受,我又可以請你看另外一個答案了:為什麼心理諮詢要把接納自己作為一件很重要的事去強調?

所以結論是: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正能量」。

如果你非要創造一個「正能量」的概念,那麼題主描述中的後半句話是更加合適的解釋。

沙赫特和辛格(Schachter Singer,1962) 提出了情緒認知理論,他們做了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

他們給被試注射一種藥物,並告訴他們這是一種複合維生素,目的是測定這種新葯對視力的影響。但實際上注射的是腎上腺素和食鹽水。注射腎上腺素能引起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手發抖、臉發熱等情緒生理反應。
被試分為三組:正確告知組、錯誤告知組和無告知組,分別給予不同的指示語。對於正確告知組,即告訴他們注射這種新葯會出現心跳加快、手發抖、臉發熱等反應。對於錯誤告知組,有意錯誤地告訴他們注射這種新葯可能無感覺、會發麻、發癢、頭痛等。對無告知組,主試什麼也沒有告訴他們。注射食鹽水的所有被試都列為無告知組。
然後,人為地安排了兩種實驗情境;一種是欣快的環境,一種是憤怨的環境。所謂欣快的環境,是由主試的助手同被試一起唱歌、玩耍和跳舞。所謂憤怒的環境,是主試的助手當著被試的面對主試要他填寫的調查表表示極大的憤怒,不斷咒罵、斥責並把調查表撕得粉碎。實驗後,主試詢問被試當時的內心體驗。
結果錯誤告知組的反應最容易受助手的高興所感染,正確告知組的反應不容易受環境氣氛的影響,無告知組的反應則介於上述兩組之間。同樣,他們對憤怒的環境的反應也是一樣的。該實驗說明,注射腎上腺素雖然引起了典型的情緒喚醒狀態,但它的單獨作用不能引起人的情緒;同樣,環境因素也不能單獨決定人的情緒。在這裡,認知對人的情緒的產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所以,一個外界刺激到底給你帶來正面還是負面的感受,決定於個體對外界刺激和自我情緒體驗的綜合認知。
在上述實驗中,正確告知組因為知道自己的心跳加速等反應是由於藥物導致,因此當情景中有刺激我憤怒和高興的刺激的時候,我也不把這種刺激帶給我的生理反應歸因於環境,而是歸因於藥物,因此不會感受到太大的憤怒和高興。而錯誤告知組則相反。


如果,創造出的這個「正能量」概念,它變成一種可以傳遞的能量,那麼 @賀宇的答案是個不錯的解釋。這時,我們通過認知評估了環境,並且作出了利他行為的時候,我們就是傳遞了「正能量」,作出了「正能量」的行為。


要從「心理學角度」看吶……那麼就不知天高地立論曰,是「關係」「連結」或者說「愛」吧。

那種叫「吸引力法則」的東西,玄乎其玄,積極的想法會吸引宇宙間的正能量,以致徹底改變生活狀態、心想事成,據悉「正能量」這詞就是從那裡來的。我略反感該詞,因為讓我知道吸引力法則的朋友整天像打了雞血,推銷行業……
更毀這詞兒的恐怕是跟風習大大的那批濫用,濫而生厭。
陳述以上是為更好拋開個人情緒。

吸引力法則可行嗎?我認為可行。當我們努力保持積極的態度與外部環境及個體產生連結時,我們能更多地接收到積極的反饋。持續的積極反饋有利於增強我們的動機,在吸引力法則指導下的明確目的更容易順利達成。健康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需求不同形式的依戀關係,主動的情感表達有利於依戀關係的建立,讓個體的心理結構更穩定,也讓個體的自信水平保持在不低於正常(噗)的水平。宇宙能量這樣的超自然物質浩浩湯湯,非吾輩所能領悟,但是著眼於人與人、人與世界的聯繫,這套理論是說得通的。

我們的社會需要「正能量」嗎?我認為需要。吶,從我的定義出發,關係的反面是分散、不團結,連結的反面是疏離、孤立,愛的反面是厭憎、犬儒。藉由西方文化傳來的現代精神,「獨立、自主、自由、個人」,及其附屬的文化產物,倡導「享受孤獨」「享受物質」「擺脫集體的束縛」。以自己為樣本。在很多時刻,我為能夠不受家長控制決定自己的命運感到暢快。更多時候,我因為缺少與周圍的聯繫而覺得落寞。你可以笑我不夠堅強,我說這是對自己真誠。我評價自己為一個成功去集體化的個體,歸屬感缺失的時候,我會迷茫。

我們管其叫正能量的小東西,洋溢著愛、連結、關係的溫暖。小漫畫,小故事,圖片,這些東西像雞湯,讓我們在冰冷的環境中好受些。不過雞湯終究一碗水,心裡感動過一切如常。社會需要的「正能量」,是通過建立更多關係來削弱戾氣、懷疑、欺詐、自私的氛圍。釋放「正能量」,須要發散出「我意識到你在」的愛。嗯,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在和外界建立聯繫,實際上只是自己在同自己交談。建立關係,必須要懷著愛。

我們傳統文化的價值之一在於(啊且不論僵化教條扭曲?)這種討論了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宇宙的關係。關係總是複雜的,西方更傾向於研究對象更具體化的個體、人群。後精神分析學派開始更多著眼於關係,而我們,還在努力摒棄教條化之後的「傳統文化」的桎梏。

至於所謂「負能量」……主動擺明觀點,擁有正能量的人也有權利消沉和離群索居,打了雞血的不叫正能量滿滿,叫躁狂發作。


所有可以激發人們產生「利他」(對他人有益)意願或共鳴的行為,都可歸結為正能量行為。

所有可以激發人們產生「害他」意願或共鳴的行為,都可歸結為負能量行為。

對於激發人們產生「利己」意願的行為,情況較為複雜,是我們需要特別小心的,因為他們大多披著正能量的表象,從根本上說絕大部分是負能量。


由語言喚起的誇大的自信和自我認同


老邢:
這不是清湯麵……這不是清湯麵……這不是清湯麵……
這是鱔絲面……這是鱔絲面……這是鱔絲面……
這不是小鹹菜,這不是小鹹菜,這不是小鹹菜……
這是溜肥腸,這是溜肥腸,這是溜肥腸……
……
這是誰溜的肥腸?怎麼這麼咸,這麼脆尼???

——《武林外傳——11.扈十娘撒嬌勾展堂,賽貂蟬耍賴訛湘玉》


能量是標量,ok?!


正能量這個辭彙是國內人自己創作出的概念吧,去谷歌學術上面查一下positive energy,裡面出來的一水的都是關於物理的概念,你如果說積極心理學那還確實有這方面的資料。

我查維基的時候:

書裡面介紹:介紹人體有個能量場,要激發內在潛能,先可以表現出一種新的自我,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

看到這句話,我顫抖了,我這麼多年沒找到小宇宙的原因莫非是因為我沒有遇到這位名師。

我又試圖在維基上找到這位老師的光榮事迹,看我還是不是有希望學習到先進文化知識。

我擦了下自己的眼睛,我想也許是維基並沒有這位老師的中文資料,然後我又輸入他的英文名字,然後還是沒有。
我在百度搜下他的名字,我看到一篇博客上寫著:

百度下他的獲得獎項:
2000年,超自然現象科學調查委員會:公共教育科學獎;
2002年,英國科學促進協會:「約瑟夫·李斯特」獎;
2004年, NESTA DreamTime 獎;

「英國科學促進協會」與「超自然現象科學調查委員會」這倆個並不是很學術的機構,而「約瑟夫·李斯特」獎我也沒有查到。

總之我並認為心理學上存在有正能量這一說法。

以前高中的時候我也特別信一些打雞血的話,後來發現這些話對人其實沒太大影響,倒是很容易變成傻逼。不顧客觀規律只相信主觀意志真的很容易一路撞南牆。


「正能量是勵志,勵志是很粗暴的,我說的向上是個人自我發現的東西,正能量是來自集體性的一種很庸俗的、反個性的能量。其實是向下的,不是向上的,那是跟官僚宣傳沒區別的。實際上是不敢面對人生的複雜性,人本來就是有失敗,有沮喪,有悲傷,都是人很正常的一部分,為什麼要一天到晚沒心沒肺的,開心,或者說向上,那其實是一種自我欺騙,是因為你不要面對生活中的悲傷。」 許知遠說的,我覺得對


咦。。。發上來少了好多字啊。。。怎麼回事。。。可以修改一下嘛~~
想起結構化學老師說的話(講量子力學某處的內容,學渣傷不起):「其實負能量才是穩定的,正能量不穩定,社會應該多負能量啊,呵呵呵。。。」之前只是覺得又是老師的冷笑話,呵呵一笑就過去了,今天看到這個問題,才覺得老師所說確有一番道理啊。
我理解的正能量多少有點打雞血的意味,就像電池充到滿格,精神抖擻,信心滿滿地準備大幹一場,剛剛捲起袖子,發現電量變成了99%,於是有些人就慌了,急忙找來電源線接上,看到充滿再重新來過,反覆幾次,不但沒有做出什麼成績,反而讓自己疲憊不堪。讓人意氣風發的正能量是要有,但就像電池的電量不能總是100%,一路的跋山涉水會讓我們勞累,會挫敗我們的勇氣,不是我們不夠強大,我們是人,不是神,我們可以適當的慢下來,雖然100%的電量看起來很光鮮,但你沒發現60%那一格其實用的時間最久。悲傷失落是正常的,別急著把他們趕出去,也許他是可以給你緊繃的神經鬆鬆綁,也許可以讓你過度膨脹的心放放氣,讓你看到現實,走的更紮實更穩健。
有句話說大多數人都在乎你飛的高不高,只有少數人在乎你飛的累不累。我們太過宣揚正能量了,摔倒了就一定要馬上爬起來,繼續向前一刻不停。興衰起落對於一個人一個國家甚至整個人類社會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正能量太多可能就造成了所謂的浮躁,繼而出現不穩定,這麼一說結構老師還真是通曉大義的好老師啊!最重要是期末沒掛我~(≧▽≦)/~一定要點個贊!
額。。。對不起,好像要從心理學角度啊。。。又跑題了。。。抱歉哦(&>。&<)
變相的雞湯,自欺欺人


正能量就是人採取了一些被社會所鼓勵的行為導致了對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的結果。
負能量就是人採取了一些被社會不鼓勵甚至明命禁止的行為導致了僅僅對自己有利缺損害社會大眾的利益的結果。
正能量可以促進人們做出積極行為。


反洗腦|所謂「正能量」?http://blogapp.sina.cn/html/share.d.html?articleId=61bcfa280102wy9d


大家都在宣揚正能量,只是感覺正能量太多了,就好像心靈雞湯似的。


我是從玩過上古捲軸之後開始自己思考「正能量」這個詞的。遊戲所展現的就是一個充滿各式各樣人間百態的世界,有在惡劣環境下艱難生存的底層苦難者,有為了保護家人不惜犧牲的偉大父親,有在亂世中依然綻放的美麗愛情。當然,也有令人不齒的齷蹉行為。
對比我們常常見到的那些心靈雞湯式的所謂「正能量」,我心裡的正能量就是一種真實,一種世間百態,那種世間百態之下閃耀出的人性的光輝。
借用魯迅的話,「陀氏把小說中的男男女女放在萬難忍受的境遇里來試煉他們,不但剝去了表面的潔白,拷問出藏在底下的罪惡,並且還要拷問出藏在罪惡之下的真正的潔白。」


一種情緒影響
表現為: 真誠、樂觀、積極、陽光、鼓舞人心


是希望


為的是給批判社會扣上散播負能量的帽子


我倒是這麼看的:能量不分正負,就像人的好壞,事物的美醜都是相對而言,各人各異,評判的標準也各有不同。就我的學習和體會經驗來看,所謂的「正能量」更像是社會道德所驅使的積極向上地,盡最大可能實現自己創造社會價值地身心狀態。


起碼中國現在的所謂正能量是一種欺騙,是一種像鴕鳥一樣的把頭埋在沙堆里的自我安慰,是一種聽到君王說了個正能量這樣的詞,就由所有的媒體來花言巧語的欺騙自己的奴性。


就是一泡翔 換個花樣的主旋律 高大上 偉光正


推薦閱讀:

直覺和瞎蒙有什麼區別?
強迫症的我如何改掉在答題卡上塗抹的壞習慣?
為什麼即便原定計劃總是無法完成,也還是忍不住不斷制定計劃?
對死亡的恐懼源於什麼?
有被害妄想症是什麼樣的體驗?

TAG:心理學 | 心理學現象 | 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