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是偽善的,做的壞事至死都沒被發現,那麼他究竟是不是真的善良?

感謝大家回答,看了很多,我自己也覺得好像有了答案:善惡要分為主觀和客觀,現實來說也就是自己和他人,自己觀心,他人觀行。


怎樣看待自己腦子裡冒出來的邪惡想法? - 馬前卒的回答

護法戰爭期間彭德懷當探子,被北洋軍抓起來毒打。他事後承認,當時每天晚上他都想:第二天再打我就招(他通過許多老朋友打探情報,他要是招了,會有不少人完蛋)。但每天早上他都堅持了下來。最後北軍抓不到憑據,臨走把他放了。彭德懷算不算好漢?當然算。

然後我們看這個知名對聯:

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
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
人類社會為什麼是善良的?因為我們把那些沒做出什麼成績,但是有善良出發點的事情歸為好事。

同時,不會造成明顯壞處的事情——比如你在家裡建祭壇詛咒鄰居——即便出發點是傷害別人,法院也不會處罰。正常社會不應該有思想犯,更沒有腹誹之罪。

至於那些出發點不好說,想法很難判斷,但最後有很好效果的事情,肯定還是算好事。努力去做的,都算英雄。

上面的幾句話總結一下,就是我們判定「善良」的標準比較寬鬆,判定「邪惡」則比較謹慎。然後我們宣布社會是美好的,正義是有希望的。這是虛偽嗎?不,這是文明的基石。大多數精神上美好的東西都是裝出來的。但不要緊,裝一輩子,就是真的。懦夫壯著膽子裝勇士,裝到戰爭結束就是英雄。董存瑞在碉堡面前未必沒有猶豫過,那又怎麼樣?黃繼光對著美國機槍的火光會不會害怕?不重要!岳飛岳大帥說了:【初次上陣,手握得槍住,口有唾液可咽,即是勇也】。類似的,愛情、義氣、忠誠、善良,都可以裝出來——只要你裝的時間夠久。

所以還是前面的結論:這個「裝」字是文明的基石!討論人性善惡是個沒有意義的問題,文明社會讓人文明起來,進步的文明社會給善良更多的傳播機會。

(注意這裡「人」的定義,奴隸不算人,南非當年的黑人也不算,文明不等於現代標準的文明)

最後說一句,就算真的是壞人,偽善也是邪惡對正義的最高敬意。能偽善,說明終究是邪不壓正,說明邪惡尚未上陣,已存三分怯意。

我曾經也苦惱過,自己無償獻血,心裡想的並不是幫助別人,只是把這當作一個有趣的經歷,我是不是很自私,不夠善良
直到我看到督工這篇回答,豁然開朗,貼在此處,願諸君共勉
(不是自己寫的所以匿名了,覺得有幫助請給原作者點讚)


記得伊斯蘭教有個說法
------------------------------------------------------------------------------------------------
------------------------------------------------------------------------------------------------
一個人若有一個壞的念頭,但是沒有實施,那麼他會有好報;
一個人若有一個好的念頭,但是沒有實施,那麼他也會有好報。
------------------------------------------------------------------------------------------------
------------------------------------------------------------------------------------------------
辯證的看的話真的很有哲理
如果一個人內心有惡意,但是自己能夠約束住自己去作惡,
那麼這人起碼不是壞人,他還有善惡之分。
如果一個人內心充滿善意,但是限於能力或者其他條件而無法行善
那麼這個人肯定也算是好人。


應邀,
當然不是,你標題已經說明這個人是「偽善",只不過因為沒有機會作惡,也就是說只要有機會就會作惡。

所以問題的根本不在於他的行為,而在於他的思想,因為有時,思想上的「偽善」比害人更可怕。
————補充說明————
雖然木有說清楚,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表面行動上沒有作惡但心存不善的人,不作壞事的同時,肯定也不會做善事,舉個栗子,一個人將死,他不會上去補上致命一擊,但是他也不會上前救人而選擇無視,導致此人因錯過最佳搶救時間而死,那麼問題來了,他並沒有做壞事呀,但是你還會認同他是善人嗎?我所表達的思想上的「偽善」便是如此罷了~


就算他這些年是裝的,我也願意把遺產贈予他——老教授贈遺產給照顧自己十幾年的學生,法庭上面對國外兒女起訴質疑時說


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寒門無孝子;
百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行而不止,真君子也


這種說法是屬於惡意揣度別人,是最大的惡。wenge中這種誅心之論大行其道,對他人持有這種想法的人,格局都不大。


當一個人的世界觀架構的足夠大時,會發現這個世界上其實並沒有什麼對錯真假。


顯然不是
真正善良的人從來都是發自內心的認同自己所做或要做的事的。外界的評判標準不會成為他們言行的依據,他們的言行本身自成因果,甚至可以這樣說:他們自己便是道德的化身。「善」,一直都是很稀有的品質,不然,聖人豈不是會很常見。
因此,一個終生言行都符合「善」的標準的人反而未必是真正善良的人。
因為「善」本就沒有固定的準則可言。若為了求善名而行善那麼行的便是非善。「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老子早就說過這樣的話了。
也不要用「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這樣的話來欺騙自己,這句話本身是沒有指導意義的,在此引用這句話對回答問題毫無幫助。這就好像一個人問為什麼驢肉火燒非要用驢肉時,你們回答說:「真無聊,用什麼肉你都會問為什麼啊。」答非所問。
若想儘可能正確地去評價一個人,我們就必須了解一個人自身言行背後的動機,而不僅僅是言行本身。舉例來講,雖然追求你的很多男生都會對你噓寒問暖,但有人是想和你上床,有人則是想出任CEO,還有人是真的關心你。總之,不同的動機是會賦予同一件事不同的意義的。
若是整個社會總是熱衷於在道德方面建立體系或樹立模範,那麼人就必然會變得越來越虛偽,真正的道德也會慢慢地淪喪殆盡。這無疑是很可怕的結果,而且現實也真的是不容樂觀。
最後,問題中的人雖然稱不上是真正善良的人,但是也無可厚非,畢竟常人多是如此


其實古人已經很好的回答了你的問題了。

百行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寒門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我就想到一句話:不可證偽的問題是沒有意義的。
具體到這個問題我還是想說一句:是的,他是善良的。


一個人怎麼想的和他事到臨頭如何做的一般差別挺大的。最近經常有這樣的發現,舉幾個例子發一下感慨。估計會跑題~

比如我一直以為我喜歡貓,好幾次跑到動物救濟中心想去領養一隻,看到成年流浪貓又冷又狠的眼神心裡一顫,當時就萎了。後來面對不管是朋友家的貓,還是主動跑到家門口求包養的流浪貓,我都沒法跟它們愉快的玩耍。就躲著還被貓撓了兩回。最後我終於承認我喜歡的是網上的萌貓,不是現實中會撓人會大小便臭氣熏天的活生生的貓...

比如我與法海同學談戀愛,我經常想愛情是不中用的,一旦有機會,我一定要出軌,分分鐘甩了他找個高富帥。這樣半賭氣半認真的過了四年,頭幾年和法海感情低谷期時我經常跟閨蜜吹牛,大談愛情無用女人當自強,也認真的安慰自己膽小不要緊,先從亂搞養備胎開始也可以。結果就是發了這麼多年的狠還是一點行動都沒敢做出來。後來法海同學結束了結婚恐懼症這想法也就自然消散了。要按題主的設定,我有這種分分鐘發狠要出軌的想法,也屬於思想犯了,不過我和法海都認為,慫,也是善和忠誠的一種~~


我在想
去掉道德標準,善良與偽善,差別究竟又有多少?


極力避免著做壞事的機會,為何不是善良


在《看見》里看到這麼一句話,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

我覺得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題主你啊,就跟女生一樣,從不看別人做了什麼,只關注別人真正想的是什麼。
你看看那些個企業家,他們捐款做慈善竟然是為了間接給自己打廣告!
你看看x大大反腐,也想為了黨派掃清障礙,竟然還談什麼樹黨風!
你再看看胡文海,人家雖然殺了那麼多人,但也是為民除害,那些貪官該殺,乾的漂亮!

所以說啊,最初的動機很重要,知乎的程序員們啊,你去修電腦,就不要想著過夜,否則後果很嚴重啊!!
千萬別問我為什麼知道,我是瞎猜的。


問題被改成了這個樣子

一個人是偽善的,做的壞事致死都沒被發現,那麼他究竟是不是真的善良?

那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這要看從誰的出發點來看待問題,
從上帝視角來看,也就是知道他做了壞事的人的角度來說,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善者,壞人。
但是你也說了,沒被發現。
那麼從沒有發現的人的角度來說,他就是一個真正善良的人。


裝一輩子就是真的


我們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機會遇到檢驗自己真善還是偽善的機會吧。只有你自己知道。


推薦閱讀:

還值不值得善良?
如何看待仇恨?
當你善待他人,卻被惡意相對時,你會怎麼想?
真正的謙虛是什麼樣的?
有沒有某一瞬間,發現自己身上人性的惡突然覺醒?

TAG:人性 | 人性善惡 | 人性觀 | 人性本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