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兒童的一生是怎樣的?

家裡姑姑的孩子是自閉症,曾去過自閉症學校,學了幾個月,家裡經濟不太好就放棄了,現在九歲了,沒有任何語言。表達,和行為,不如兩歲寶寶,這樣的孩子以後的一生都靠什麼活。現在小,以後老了怎麼辦,我想知道四十歲的人,自閉症是什麼樣子的,包括孩子以後該怎麼辦。現在是爺爺奶奶帶,以後怎麼生活。

孩子沒有戶口,是黑戶,所以去不了殘聯的免費教育,姑姑在北京打工,孩子父親在我妹妹一歲的時候就進了監獄,只能我爺爺奶奶帶,接受不了好的教育也沒有好一點的人能帶,現在就是餓不著,磕不著,只能保證身體上的健康。這就是最大的能力了。


儘管在這個行業從事多年,看多了這樣的家庭,但是鼻子還是酸酸的。曾經有一位家長跟我說「面對孩子,我們一次次挫敗,一次次重新開始。為孩子留下一大筆錢,他們會懂得花嗎,這也根本不是錢能解決的」這位家長的憂慮,也是全世界眾多自閉症家長的最大心病。
就我身邊的家庭而言,有的孩子通過治療恢復達到一二年級孩子的水平,可以去學校上課了,這是很欣慰的情況。也有的孩子還在治療中。因為經濟條件放棄治療的家庭也有,孩子在家裡,情況不是很樂觀。
我知道有一位這樣的自閉症媽媽。女兒很快就滿18周歲了,她不能像同齡孩子一樣去參加高考,書寫自己的未來。她的未來在哪裡?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嗎?這一直是壓在媽媽心中的一塊石頭。機緣巧合之下,媽媽開了間針線盒子。一方面, 作為孩子高中畢業後重新書寫未來的地方,可以學到一門技藝;另一方面,避免跟社會隔絕,為提供了一個跟社會接觸融合的窗口;再者,在手工技藝逐漸淡出我們視線的今天,讓更多人重拾手工技藝,體驗到針線活的樂趣。
對於心智障礙孩子的就業,其實很難在社會上謀求一個為他們量身定做的崗位。目前全國成年自閉症就業率是10%,深圳更低,僅為1%,就業單位可能了解和接納這類孩子也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家長們可以通過自己或者聯合其他家長群策群力,共同為孩子找出路。


這一問題讓我頗有感觸。我是個殘障青年,由於長久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對於自閉症,理解起來比常人更為透徹。不過,既然我能夠坐下來,認真回答這個問題,又恰恰證明我不自閉。儘管我的身體存在不便,但心靈還是挺高遠的,當然個別時刻除外。

針對自閉症,或許人們一下子就會聯想到電視、電影之中那些沉默寡言又記憶力非凡的人,事實上,真正具備此功能的自閉症患者少之又少。電影的意義,更多的是彰顯弱勢群體的優勢,不要人動不動就同情或貶低他們。自閉症患者往往智力水平偏低,因為與人交流、互動就是增長智力最有效的辦法。他們就像是待在荒島上的人,整天面對「茫茫大海」,對身邊的一切漠不關心。

自閉症和抑鬱症一樣,它們都不是單純的心理疾病。因此家人的心理干預固然重要,但配合醫生治療,合理用藥也是不可或缺。


1、父母活著的時候依靠父母的愛心和錢
2,父母死了依靠父母留下的錢,還有社會福利機構的責任心,以及財產監護人的責任心。

反正靠不了自己
我女兒七歲,嚴重自閉,我拚命攢錢,並提前寫好遺囑公證,並委託了親人以後做她的財產監護人。

沒有辦法,其實自己死後,孩子就是聽天由命了。我理想是親人因為對我的一點感情,不要害她,讓她順利用我的錢能在福利機構中終老離去,必要時安樂離去,不要受太多苦。


請參照李連杰,文章主演的那部電影。


請問題主,您姑姑的孩子是在哪兒被診斷為自閉症的?他現在多大了?他是低功能還是高功能自閉症?如果是因為經濟原因失學,可以去找當地殘聯和特殊教育學校,國家政策沒有拋棄特殊人群,如果家裡有殘障的兒童只要你送去公辦特殊教育學校,所有的學費學雜費包括生活費全都是政府撥款,每年還有經濟補貼,千萬別把自閉症孩子 「圈養」在家中,這對他的未來的發展和適應社會根本百害而無一利,趁著他年紀小一定要送去特殊教育學校,儘管有自閉症,他的未來發展的潛能也是無限的。


我沒有什麼經驗,是因為我現在妻子的孫子有自閉症,這個孩子和同齡的孩子不一樣,很多都不會,有一點就是喜歡看地下停車場和進去玩,給他的玩具,不管是什麼,都愛往地下摔,不和別的孩子在一起玩,也不和孩子們交談,今年四歲多了,在幼兒園愛咬別的孩子,真的不知道怎麼辦。


首先要解決掉孩子的戶口問題,這樣才能讓孩子得到一些免費的訓練和治療。
其次,現在國家似乎並沒有那種可以讓自閉症兒童帶上一輩子的福利院(如果有,肯定也是收費的,還可能會考核孩子的病症的輕重狀況),所以,自閉症兒童長大以後,依靠的只有家庭。
所以從現在開始,一定要在家裡教會他兩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能力:
一是生活自理能力。不要求他事事能親力親為,起碼要保證吃飯,穿衣,上廁所等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沒有問題。
其二是情緒控制能力。很多自閉症兒童往往伴隨著一系列的行為問題,輕的可能是多動,喜歡亂喊亂叫,重的可能有自殘或者攻擊人的行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時刻規範他的行為,一旦發現不對的地方要立即糾正,不是一次兩次或者十次二十次,而是每一次。


推薦閱讀:

自閉症兒童的思維和普通孩子有什麼根本性的差異?
自閉症患者長大以後何去何從?
目前針對自閉症兒童的干預,主要是找人陪伴、溝通,但強迫自閉症兒童與他人交流一定是有利的嗎?

TAG:自閉症 | 身障人士殘疾人 | 心理輔導 | 特殊教育 | 致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