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直覺」?直覺可信嗎?女人的直覺真的更准嗎?
最近在看一本心理學家的書(曾拿過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思考,快與慢》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785583/ 。對直覺的認識有所改變,特此更新答案。(原答案在分割線後)。
此書的基本內容都與直覺的成見相關,雖然並沒有確定給出直覺的定義,但他卻用系統1來概括了直覺的範圍。書中定義人類大腦的兩種思維模式系統分別為系統1和系統2:系統1的運行是無意識且快速的,不怎麼費腦力,沒有感覺,完全處於自主控制狀態。
系統2將注意力轉移到需要費腦力的大腦活動上來,例如複雜的運算。系統2的運行通常與行為、選擇和專註等主觀體驗相關聯。
系統1(即直覺)大致的案例:確定兩件物品孰遠孰近;察覺語氣中的不友善;在空曠的道路上開車;下象棋時看出一步好棋(前提是你是位象棋大師)等。 系統2的案列:保持比平常快的步行速度;數出文章中a的出現次數;檢驗一個複雜的邏輯論證的有效性;在陌生的狹小空間里停車等。
可以看得出的分別是系統1大體上是無意識的,其中的很多能力被當作與生俱來的。而系統2是必須集中注意力的,耗費腦力的,往往伴隨瞳孔擴大心律增高(實驗結果)。這兩個系統的分工非常高效:代價最小,效果最好。在通常情況下,這種分工也很有效,因為系統1很善於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在熟悉的情境中採取的模式是精確的,所作出的短期預測是準確的,遇到挑戰時作出的第一反應是迅速且基本恰當的。然而系統1存在成見,在很多特定的情況下,這一系統易犯系統性錯誤。你會發現這個系統(直覺)有時候會將原本較難的問題作簡化處理,對於邏輯學和統計學問題,它幾乎一無所知。
案列問題:
球拍和球共花1.10美元。球拍比球貴1美元。問球多少錢?
直覺性的答案是球10美分。但這導致總共花費1.20美元。那些說球為10美分的人讓我們了解到這樣一個重要的事實,就是這個人沒有認真檢驗這個答案是否正確,而他的系統2傾向於直覺性答案。驗證根本不需要費什麼事兒,只是大腦工作幾秒鐘(這個難度)。認為答案為10的人顯然不愛動腦子,沒有給出這個錯誤答案的人顯然思維更活躍。
關於這個問題的市調結果也很有趣: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和普林斯頓的學生50%以上給出了直覺性的錯誤答案;而聲譽差一點的大學則有80%以上的學生沒有驗證就脫口而出。這個問題也是次數的主題:很多人過於自信,過於相信自己的直覺。他們顯然覺得認知努力沒什麼意思,會盡量避免思考。
所以回到你的問題,直覺可信嗎?回答是,多費神驗證一下你才能知道他是否可信。而最後一個問題,只有女人才有直覺嗎?當然不,而且除了人類,動物也有直覺。
(很強力推薦這本書,它讓我意識到理性的反義詞並不是感性。非理性很可能是因為我們思維中的某些認知誤差,而不單單是情感因素造成的。)
PS 此書為串爺( http://www.zhihu.com/people/huchuan )推薦給我的。
12/9/10
————————————————————————————————————————————
"人類好像從很早就開始形成一種傾向,即處理問題都有某種特別的根據。假定我們手頭的任務是砍柴,是將一個馬群趕進峽谷,或者是為捕獵一種龐然大物製作一架捕獸器,所有這些工作都是此時此刻的問題,而且通常情況下,超出他們本身是沒有甚麼意義的。。。。大體來說,史前的祖先們不必超過當時情況本身來考慮問題。」(p5,失敗的邏輯)推而論之,「我們的思維模式中的某些傾向--諸如一次只做一件事,因果關係,還有線性思維--的確合適過去的簡單世界。」(德爾納,失敗的邏輯)
自有有文明和交流以來,看似單一的事件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蝴蝶效應。在紛繁的影響要件里完美地理出對應當下問題的因果或線性邏輯關係往往對個人來說是不可能做到的(除非你擁有超級計算機,演算每個變量的無限可能性)。這使得「邏輯的理性思維」不一定能對解決複雜問題帶來非常高的成功率。我理解的「直覺」就是綜合大腦意識里、潛意識里、下意識里包含的所有的變量可能性而對事情的發展做下的預期。關於潛意識和下意識里的要件,我們基本稱之為「感覺」或者「直覺」,那是含混不清的,似有且無的,當然也並非完全的。
對「直覺」的研究主要屬於認知心理學範疇。讀的還不夠多,這裡就只當補充前幾位了。 直覺是在不充分條件下憑過往經驗和知識對事物形成的判斷。
對科學家來說直覺是不可信的,對藝術家來說直覺很可信,對女人來說直覺是可信的,對男人來說直覺應該沒那麼可信,對自信的人來說直覺可信,對我來說直覺可信。
女人信賴直覺是因女人本身就是感性的,女人做出判斷的時候並不需要充分的客觀條件充分的論證,我們更相信自己的經驗和內心的感受,但詭異的是往往很准。例如在電話里因為一個停頓可以判斷對方的心情。
男人也有直覺。在1q84中有詳細描述過偵探牛河憑直覺判斷青豆暗殺領袖的原因。網上有這樣的帖子,某男某天老覺得內心不安家裡會出事,結果回家發現妻子出軌了。。。悲催的直覺。。。
投了屈默默的贊成票,特別欣賞屈默默的這句話:「直覺是在不充分條件下憑過往經驗和知識對事物形成的判斷。」,但屈默默說:「女人信賴直覺是因女人本身就是感性的。」似還可深入些。
女性因為承擔撫育的重任以及抵禦能力相較男性為弱,需要感性和直覺。這種直覺甚至能感覺到許多細節的含義。如嬰兒啼哭和表情變化時,母親要立即有所敏感反映予以照料,特別是女性面臨的危險因素多於男性,需要敏銳地注意到不利因素,等不到深思即要有適當的避險行為。既要照料下一代,又要自我保護,需要並培育了女性的直覺。
男性也有直覺,但不如女性突出、準確和廣泛。當男性因強壯和自信而不在乎一般的危險時,直覺就弱化了,也會忽略許多細節。除非是特別的危險,需要的則是理性、智慧和勇氣。但男性也會有直覺,如碰上一個人後,第一眼看他的感覺就不好,這樣的直覺男性常常也會有。但男性對此的敏感度和準確率不如女性。
隨之而來的是,男性立即處置直覺的本事,常常不如女性。在社交中,女性第一眼見人感覺不好時,會比較委婉,甚至笑臉相迎,讓對方毫無覺察,這對女性是有利的。而男性則往往會無所謂,甚至當時就有不快的表示。這是從發生的概率說的,具體到人來說,會有差別。
女性和男性的這種差別,雌雄動物中也有一些相似行為,觀察一下母雞的公雞,稍有一點危險因素,孵小雞的母雞就會警覺,而公雞則不在乎。但這種差別,更多地是和人類歷史的歷史進程及性別角色定位有關。
有過一次驚喜的直覺例子。本人參與摸獎抽獎之類的活動,從來都沒份,因而從來心如止水。偏偏有一次在飛機上摸獎,乘務員宣布摸獎時,心裡就一陣竊喜:此次肯定有我,結果果然是頭獎也。至今不解,覺得有點聊齋。感覺直覺就是你的大腦進行了一次快到你無法察覺的分析。比如你直覺某個第一次見面人很討厭,可能是你曾經遇到過某個和他有相同特質的人,那個人剛好給你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個人認為沒有什麼無緣無故的直覺,我的強烈直覺基本能找到其根源。比如我見到短髮的中年男人腦袋大脖子粗那款,會直覺這個人非常不好相處,是因為我和這類人有過爭執而且非常不愉快。初中一次放學回家覺得情況不妙,是因為只有我媽一個人在家,這個時候她應該在書房玩電腦,而客廳亮著燈,走廊和樓道燈關著說明應該沒客人,那麼我媽很有可能是特地侯著我。
這一系列的分析可能在我看到樓道燈和客廳燈的時候就完成了。
生活中常常出現這樣的情形:當一個人在醫院被意外檢查出身患某種重大疾病,無論檢測手段是如何地準確和高明,好的醫院一般都會讓病人再次複檢。這是為什麼呢?
直覺彷彿在告訴我們,檢測儀器出錯的概率一般都很小,我們既然被檢測出了重病,那也就八九不離十了,再次檢測還能有更好的結果嗎?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在其著作《思考,快與慢》里將人腦分為兩種系統。系統一是人類的直覺,控制著人的感性反應;系統二是人類的理性,表達著人深層次的思考意識。
無關性別,直覺是每種生物特別是動物的一種本能,是它們在應對世界的生存挑戰時對環境的即時反應。時刻處於大自然叢林法則下的動物,練就了一身無與倫比的直覺系統,因為這不僅關係著個體的生死存亡,也關乎到一個種族的延續。因此,直覺是所有動物與生俱來對世界的第一層感知。
然而,人類的特別之處在於,除了直覺,還有一種偉大的理性統治著人腦。正是因為理性的光輝,我們才能在世界的殘酷生態環境下脫穎而出,成為地球的主宰。
不過,生活中,直覺和下意識的反應是最迅速的,這符合大多數人日常生活的體驗。
這種直覺既有先天的成分(直覺源自我們的祖先當初在叢林里時對可能到來的危險的一種自我保護,這種自我保護被我們一代代繼承下來),也有後天的訓練。比如,當我們學會了熟練駕駛汽車時,對汽車的操作就變成了我們下意識的動作,從而成為一種類似本能的潛在直覺。
這種源自亘古時期的本能反應,至今仍然根深蒂固地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自然而不矯揉造作的反應往往讓我們感覺最舒適,因此我們對它是如此地深信不疑,面對生活中各種問題時,我們都會在第一時間憑著直覺去做判斷和決定。
然而,跟著感覺走,就一定能抓住夢想的手嗎?
直覺可信嗎?
下面我們來談談生活中的直覺陷阱。
讓我們看一個場景:
當你參加一個娛樂節目,主持人告訴你,面前有三扇門,只有一扇門背後是一輛特斯拉電動汽車,另外兩扇門背後什麼也沒有。你可以選擇其中一扇門,如果選中了,你可以領取大獎,如果選不中,只能遺憾離場。
你很開心地選擇了第二扇門。主持人這個時候打開了另外兩扇門裡的一扇,門後什麼也沒有。這個時候他讓你在未打開的兩扇門中重新選擇。請問,你會堅持原來的選擇呢,還是改變你的選擇?
相信大多數人會覺得,剩下兩扇門只有一扇門有車,任意選擇一扇門拿到大獎的機會都是二分之一,因此選擇哪扇門都無所謂,於是,很多人就會堅定原來的選擇,這就是直覺告訴我們的結果。
但是,通過理性的計算,我們才知道,原來我們應該馬上更換自己的選擇,堅定地選擇另外一扇門,因為另外一扇門拿到大獎的概率是第二扇門的兩倍!
讓我們來看看這種違反直覺事情背後的理性邏輯。
對於是否能贏得幸運大獎,我們可以將中獎和不中獎的情況畫一個表格來說明,以下是三種可能的大獎分布情況。
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換了門,我們有兩種可能中獎,是不換門中獎概率的兩倍!這就是直覺帶給我們的誤區。
接下來,我們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場景:
假如一個人去醫院做健康檢查,意外檢查出自己身患某種重大疾病,普通人的第一直覺反應就是,現在醫學這麼發達,既然醫院已經檢查出了重病,那我得病基本就是鐵板釘釘,再次複檢的意義何在呢?
不錯,醫學檢測的手段已經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精度。當一個確實身患重病的人,在醫院被儀器確診的概率是99.9%;同時對於健康的人而言,診斷為健康的準確率也是99.9%。這似乎給了我們極高的自信,我們究竟有沒有得病,醫院的檢測可以一錘定音。
但是,在以下這個例子中,我們得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結論,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來看看:
假設人群總共有1億人,某重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為萬分之六,也就是說這裡面只有6萬人是真的患者,而且由於我們的檢測只有99.9%的確診率,那麼其實這6萬人里只有59940人會被檢測出患病,剩下的60人是沒有患病的。而且,就算是這1億人里被檢測為健康的99940000人里也有千分之一的可能會被誤診,這樣,我們在剩下的99940000人中會檢測出99940人患病。
本來只有60000人是真實的患者,現在我們的檢測手段卻導致了159940個人被檢測出患病。於是,我們就看到了這樣一幕:在一億人中,被機器認為是患者的人們站在一起,其中有近三分之二卻是健康的!
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個人被醫院診斷為重病時,醫院會建議病人再次複診的原因。
第一個例子是誕生於美國一檔電視節目的「蒙提霍爾悖論」,第二個例子是鼎鼎大名的貝葉斯定理,它們都是概率論與人的直覺反差較大的經典例子。
跨越直覺這一步,是人類能夠超越現實、進入世界本質的重要里程碑,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理性的偉大勝利。
所以,當你下一次再用直覺判斷事實的時候,一定要停下來想想:
跟著感覺走,會不會掉坑裡頭?
作者: 黃逸文(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出品:科學大院(ID:kexuedayuan)
大院是由博覽運營的院官方科普微信公眾號,歡迎訂閱,爭取集齊中科全家桶。
說個有意思的,之前和男朋友在一起的時候,總是夢到他出軌的夢,有五六次。後來他出軌了,時間和我做夢日期吻合
後來分手後過了幾個月某天,突然覺得他死了!過了一個月,朋友告訴我他一個月前出車禍,開顱手術,下了好幾次病危通知。。。
至此以後朋友們都說我預知夢,開光嘴。。。
我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想笑
分人。我老公的直覺簡直吊打我N倍,我壓根就沒直覺。但凡我覺得怎麼著的,幾乎就是錯的,這個概率也是沒誰。
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問題。自我介紹下,我很污但是很可愛,其實可以用一張圖來詮釋。。。
昨天,女朋友出去玩了,我約了個妹子陪我剪頭髮。她回來問我和誰去的。這是一道送命題啊。這個時候不能有任何心虛的動作,和平時一樣的姿勢和語氣,音量大小都不能變。因為不管多了哪些細節,就算她不特別注意到也會有那種感覺的,萬一她一較真,要跟我討論一下女人的直覺的話,就尷尬了。。。
直覺很多時候往往不是直覺,或者說不是你想像的那種虛無縹緲,無中生有的「靈感」。其實更多的時候直覺是對你人生經歷的一種詮釋。其實大部分時候直覺比本能來的更有根據性。
人越長越大,在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後,下次你再碰見類似的事情,你的思想和身體會去回憶上次發生這樣的事情之後的結果,然後視情況套到這一次上面。在事情發展的過程中,事件走向是不斷變化的,那麼你回憶的結果也在不斷變化,試圖找出最合適的那一次,如果走向和某次事情越相似那麼結果也和那次越相似。比如我在高中讀書的時候,做選擇題,很多時候我不會,但是我能猜的很准。大家都覺得我直覺很准,其實我能感覺得出來,答案不是憑空出現在我腦子裡的,是我腦子根據以前做過的題,即使和這個都不一樣,但是總有相似之處,然後在潛意識裡將以前的經歷組合處理,再告訴我哪個答案的可能性最大。所以說為什麼人生經歷很重要,經歷的越多那麼你對某件事結果的可預見性就越強也越準確。因為你有太多相似的經歷。
而上面有回答說,科學家是不相信直覺的,藝術家是相信直覺的,男人的直覺是不準確的,女人的直覺是準確的。我覺得其實每個人都是相信直覺的,直接的準確性大多數時候也不取決於性別,好吧,也可以說性別有一定的影響。
科學家其實很多時候都是相信直覺的,因為直覺是無處不在的,沒有人會毫不在意他。很多研究就是以直覺為引導才可以進行下去的。而且有的時候實驗的結果本來就是一次次試出來的,而試多少次才能成功,先試什麼才能減少試驗次數,有的時候直覺也會是個很好的助力。
而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女人的直覺更準確。其實女人的直覺更多的時候準確在感情方面。因為女人本來就對感情更加關注和敏感,所以她們更注意細節,並習慣去記住感情上曾經的經歷和其中的細節,所以你要是沒有足夠的表演天賦卻又喜歡出去偷個腥,那你就慘了。女人記憶中有足夠的經歷和細節能讓她們推算出你大概幹了什麼。然後當然gg了。當然,正因為女人的敏感性,所以對周圍的任何事物,不僅僅是感情,她們都能記住更深的細節,所以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女人的直覺更准。但是如果一個男人也有這樣的敏感性,而且經歷的更多的話,那他絕對比女人有更準的直覺。因為大多數男人的邏輯思維還是要稍稍好於女性。但是如果你女朋友出去偷腥了,如果她演的稍微像一點,如果你不是智商情商夠高的話,呵呵呵。送張圖。
好吧。我只是喜歡胡思亂想這些東西,我覺得思考是很有意思的東西,喜歡去思考本質,當然,我說的不一定對。自己的想法而已。
不喜請噴。。。
胡適曾經說過:
&>意義又從何來呢?有人說:意義有兩種來源,一種是從積累得來,是愚人取得意義的方法;一種是由直覺得來,是大智取得意義的方法。積累的方法,是走笨路;用直覺的方法是走捷徑。據我看來,欲求意義唯一的方法,只有走笨路,就是日積月累的去做刻苦的工夫,直覺不過是熟能生巧的結果,所以直覺是積累最後的境界,而不是豁然貫通的。
看到這裡實在有趣,胡適沒有學過認知科學,但是如今看來這句話其實完全是可以用認知科學來解釋。如同日本的黑川雅之,作為一代設計大師,也沒有學過認知科學,但是卻是可以從設計的源頭出來,說類似符合認知科學原理的觀點出來。
人的心智分三個層次:
- 自主心智:跟繁衍、生存相關,譬如餓了想吃;
- 演算法心智:跟邏輯推理、分析相關;
- 反省心智:跟抉擇和選擇相關。
一般而言,人面對眼前所發生的事情一般會優先採取自主心智,就如在卡爾曼的《思考快與慢》書中所說的進程1和進程2,所謂進程1也就是自主心智,譬如你看到蛇會害怕,站在高樓往下看會恐懼,這其實就是來源於基因裡面的記憶。
而進程2當你需要分析事情的時候,大腦需要佔用大量的資源和能力,是一個相當費精力的過程。如果持續使用進程2來做某一件事情,久而久之,這些知識就會以組塊的方式模式化,變成自主心智的一部分。這就例如其實國際象棋大師跟普通人的區別其實不在於對方的工作記憶,或者大腦有多厲害,只不過國際象棋大師在過去的練習當中已經把成千上萬個棋譜的知識封裝起來,在正在對弈的時候,有時候甚至可以不用想,直接靠「直覺」就知道怎麼做,而且往往都是對。
當然這個「直覺」也就是往往女生所說的「第六感」,「第六感」不能濫用,因為如果面對的事情在過去沒有經過長時間的刻意練習,這種「第六感」一般都是錯誤的。直覺就是猜,可是從知覺原理來看,什麼不是猜?
視覺是典型猜的產物,接收到光刺激轉換成信息在大腦內進行加工,瞬間找到對應的記憶,辨識出對象,而大部分視錯覺也是因為如此,從記憶中找到近似的對象與實際不符。於是我們需要認知得更加複雜具體,定睛一看,獲取更多的信息,信息加工的工作量加大,進而得到更符合實際情況的解答。如果要觀察一個巨大的物象,免不了盲人摸象,觀察一個細微的物象,免不了無能為力,這時候就要藉助工具間接測量,再得到信息進行腦內加工,得到想像出的但又是符合實際的答案。同理,將間接的信息聯繫起來,賦予語言,形成邏輯,推理得到符合實際的答案,就是所謂的抽象邏輯思維。這一切從簡到繁的認知過程,都沒有脫離根本的認知原理,認知是一種「像」而非「是」,準確的說,認知像「像」而非「是」,當然「是」這個字眼約定俗成的作為「指向」來用並沒有問題
由此可知,直覺是較為簡單直接、較為原始、工作量較少的猜,更複雜間接高級工作量大的猜被稱作觀察、推理、理性認識等,直覺的可信度概率上是相對較差的,但不代表在一個具體問題上,直覺會不如高端猜的答案。所以,從階段性的結果看,當直覺勝過大工作量認知的時候,被當作神奇的事情,是因為投入產出比倒置
而高端認知有時候因為佔用大腦系統資源,會對官能感知造成負面影響,從而加大認知誤差。比如:快閱速讀誤錯列排句的子及以注力意高集度中造的成乏缺宏察觀覺。呵呵,覺得這句話彆扭的同學是從第幾個字開始發現彆扭的呢?發現越晚越說明在這句話上對直覺依賴越差哦,如果加粗這句話引起注意又會是另一種效果。直觀接受信息,減少大腦加工,更容易察覺各種細節
顯然不是女人才有直覺,因為普遍觀念中認為女人思維簡單缺乏高端認知訓練,更依賴直覺,所以總有些「女人的直覺」的說法。如果說女人有直覺,小動物的直覺豈不是比女人還敏銳? 當然,女性有其不同於男性的感知和思維方式,比如更有同情心和耐性,有時候也被歸結為女人的直覺
除了官能的直覺,也有思維的直覺。記憶儲備越豐富,猜的選取樣本越豐富;思維越活躍,猜的效率越高;大腦加工的經驗越多,猜的命中率越高。所以直覺也是可鍛煉的,需要靈感的人更容易得到靈感。但這始終是低端的猜,在看上去像之後,還需要高端的分析加工來確認,沒猜中就再猜一次吧
至於其它的直覺,在能分析出過程原理之前任由其歸為神秘主義也無妨
去年我媽過生日的時候坐汽車回家,包里放著我姐給我媽過生日的幾千塊錢。
車上人多,只有最後一排還有兩個位置,我便坐了上去。旁邊的大叔可能看我惺忪著眼,想睡覺,就提議跟我換位置讓我靠著窗,我萬分感謝地換了座。
一路上我睡的昏昏沉沉的,中間只醒來兩次,一次是壓在我和車窗一邊的包掉在地上了。一次是旁邊的大叔站起來,好像跟前邊的姐姐要什麼東西。。。
我就這麼迷迷瞪瞪地繼續睡著,忽然不知道像是受到什麼驚嚇似的。。。。。就這麼不帶過渡的,無比的清醒了。。。
赫然發現我的包就在剛才給我讓座的大叔手裡,拉鏈都開了一半。。。
「你包掉了,我給你撿起來。」
說罷他把包塞回給了我。。。
我也是膽小,怕他有同夥。摸著數了數包里的錢,沒少,也就沒再吱聲。。。
到了下一站,大叔下了車,我數了數,一同下車的還有三個人。。。
後來我就在想,他從我身下拿走我包我都沒感覺,怎麼他拉開包,要拿錢的時候,我突然就醒了呢?
估計像我這種擁有神一般謎之直覺的女孩子,命里不該丟錢啊!!哈哈!如若神秘性是對複雜事物的好奇與敬畏,那麼我認為直覺很神秘。當問自己什麼是直覺時,直覺告訴我我並沒有找到答案。這個確實的否定聲音彷彿來自遙遠的宇宙某一地,亦彷彿來自最近的心底。它的含糊不清是最大的神秘來源。
直覺是可能性之和,就像以某點為中心發出的光,它會向各個方向輻射。它來源於時間,直覺是時間流動並且向前的特徵表現。換句話說,人們常以為的那種帶有方向感的直覺—發自心底,無中生有的聲音來自虛擬精神化的理智,你只能看到照射到你的光。直覺是一種虛無。
人為什麼能夠將一朵凋謝的花與它在盛開時聯繫在一起?大腦對事物進行認識時,是一個分解,然後又結合的過程。首先提取特徵,然而大量的特徵並不能完全描述事物本身,但是大腦的還有另一個功能:自動填補特徵與特徵之間的空白,它會造成完整的錯覺。
那麼直覺為什麼看似能夠迅速作出判斷?事物以特徵的形式儲存於大腦之中。認識世界時會用到歸類法。就像在眼前放置一片過濾鏡,光能夠從鏡子上的已知特徵穿過並進入人眼,未知部分則是黑暗。造成的結果就是進入分析階段的已知特徵大腦會進行整合,大腦將黑暗處自動變亮。大腦的這種認識過程是種本能。開燈的一瞬間,就會有光照耀,光經過過濾鏡然後在牆上形成亮斑也是一瞬間。
直覺客觀上來說,就是:潛意識邏輯(這個詞不是術語,是我自己組合的)
潛意識有邏輯的推斷出這個人有問題,但是顯意識無法察覺,只能體會到這種強烈的情感,那就是這個人有問題。
「為什麼有問題?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有問題!」
但是如果你能誘導深一點就能把他潛意識裡的邏輯誘導出來,這時候他可能就會和你說: 上次怎麼怎麼了,剛才怎麼怎麼了,以前怎麼怎麼了。。。。。
其實邏輯是很強的。
女人因為人類進化和社會處境,很多話不會直接說出口,這也是女人說話往往拐彎抹角內涵豐富的原因。
長期以來不會直說的習慣,導致大多數東西被埋在潛意識裡,所以顯意識只能感受到強烈情感,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女人看上去往往感性,所以女人往往直覺准。我覺得是女人缺少理性判斷和不能看清現實逃避現實才總是靠直覺。
從看過的書中回憶。
1).女性的視野是男性的2倍,感官靈敏程度是男性的10倍,可以同時從事/思考多件事情而不衝突,而男性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在一點。這些優勢導致在和男性合作時,可以領先捕捉一些男性無法觀察到的現象,表情,肢體預言等,進而早於男性做出判斷。在科學方法普及以前,這種現象在男女雙方看來都非常神奇,因而賦予了「直覺「的稱號;
2).在1)的優勢條件下,女性的思維方式開始偷懶。既然看到的多,感覺得多,多線程工作,有的時候把事情一一列出來,結論就可以直觀的做出了。這種方法在男性看來缺乏邏輯思維,而且男性還不知道女性到底多掌握了那些條件,所以賦予了"直覺"這個酸酸的名詞。大夥可以回憶,男性在誇女性直覺的時候,多半帶有一些哭笑不得的表情。直覺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不論男女,但對女性而言,更容易依賴直覺思維,這方面表現的也會敏感一些——因為女人是感性的。
很多時候,直覺披著的外衣,叫做「靈感」、「預言」、「職業嗅覺」或是「頓悟」,我個人覺得這是人的身體和大腦,接觸外界正常的一種反饋,也是一種有效的自我保護和進化機制。
我常常大言不慚地說自己從不相信直覺,但是有很多次,正是它拯救了我的學業和生活,並逆轉了一些看似要輸掉的官司。
後來,經過理性思維——我悲劇般的發現,我習慣於懷疑自己的直覺,但總是輕信別人的直覺。摘抄新世界一段解釋:
"雖然女性也是有小我的,但是小我在男性的生命形式之中比較容易紮根生存,這是因為女人不像男人那樣與他們的心智認同。女性與內在身體和有機體的智性是比較有聯結的,而直覺的本能也是源自於此。女性的生命形式也不像男性那樣封閉,對其他的生命形式比較開放和敏感,更與大自然比較合拍。"
我拚命否認我的直覺對我的行為選擇進行干預,但是事實證明,直覺真的很准!
我相信直覺是建立在心智和靈性上的。
我的經驗是相信你的直覺,但是不要以此做決定,不然會錯過很多更深的體驗。
我自己確實不太依賴於直覺,而是基本上靠習慣和原則。。。我自己的慾望/意願也是原則化的,就是說,總是可表述並且可以得到justification的——雖然justification的方式是各種。如果說男女在直覺這事上真有差異,也許這是一個原因。我總覺得女性社會化程度比男性低,意思是,男性比較喜歡「扎堆」,或者北京話叫「ta"er哄(hong4)」。學術地說,男性恐怕對那些維持社會團體的存在、能夠「再生產出社會團體」的東西更投入也更認同。不過這很難說是因為「是男性」所以才這樣,還是因為「是這樣」所以才是男性。
不過偶爾也確實有靠直覺的時候。就這不多的經驗來說,我好像有兩種直覺。一種是需要勇氣或者力氣去採納或者執行的,一種是無需勇氣、好像已經有某種東西驅使我去採納或者執行的。或者這麼說,有一種是我知道它是對的但卻往往不會去做的,而另一種則是我無需知道它是對的就會去做的。事實證明,前者往往確實是對的,而後者基本上都是錯的。。。我現在懷疑,事實上整個問題的關鍵也許不是在於你如何獲得一個結論(直覺還是推理),而是在於這個結論所要求於你的,以及你需要為這個結論所付出的。而關於後者的知識,它所要求於你的越多,可能它就越正確。簡單說,這裡的原則是,預算越高的直覺,越可能是對的。所有人都覺得直覺是一種感覺,從我個人的分析來看,直覺是觀察。直覺的有一部分緣由是來自一個人對其他事情的觀察,而做的總結。然而這些細微的觀察,又恰恰是你自己本身就並未發現自己的觀察。
所以有一種說法,女人的第六感很強。我個人認為這並不是因為這個人是女人,而是大部分女人有個共同點,有個細微的觀察力和強烈的敏感,從而出現了第六感。
話說,男人不喜歡注意細節,但並不是所有男人都不注意細節。所以個人認為觀察仔細,容易分辨他人細微變化的人才是真正擁有第六感和直覺的人。
在我看來——
感性和直覺不是一回事。
直覺和腦洞也不是一回事。
直覺不應該是《思考:快與慢》里的樣子,那只是本能反應。
絕大多數人應該是沒有真正的直覺的。
直覺是天才與常人最大的不同之處。
是一種對時空與信息的特異感知與理解。
絕非理性、亦非感性。
語言是貧乏的,不足以表現與形容直覺。
然而可悲的是,要描述直覺,除了使用語言外也毫無辦法。
我們可以把「宇宙信息庫」理解為一個巨大的天然網路,而擁有直覺的人,就像一部擁有WIFI或是無線電功能的機器。這種功能並不是隨時都可以使用的,就像手機會沒有信號、收音機會收不到台。但是一旦連上那個網路,直覺會幫你把信息下載到你的腦子裡,這種信息似乎並不是由你的意識加工出來的、很可能與你現在的情境毫無關係、而你會有種信息被自動「推送」過來的感覺。
我想是否具備直覺,大概和乙醯膽鹼的水平與髓鞘質的發育有關吧?不過這也只是我的猜想。
畢竟我常常聯不上網呢(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