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閱讀的危害是什麼?


碎片化閱讀最大的危害是容易讓人把「知道」當成「懂得」。

閱讀的本質是獲取信息,盡量追求系統、全面,所以閱讀盡量精讀,因為精讀能最大化的提取信息、收穫知識。可畢竟需要篩選且內容優劣不一,所以有的書簡單涉獵即可,粗度、淺讀。

讀的太零碎,就不習慣集中精力閱讀了。

碎片式閱讀是過於「淺」了,打開一個網頁看個標題就關閉了;看別人的答案掃完第一段就開始去寫評論了;知道某本書,看個序言就覺得自己讀過了。碎片式閱讀慢慢變成自欺欺人,不懂裝懂,連自己都騙。

比如知乎大行其道的勃學,動不動就吐槽知乎編程相關的live,國外多少免費的公開課,這些live是收智商稅。可真正看過那些公開課的人有幾個,聽過live的人有幾位?無所謂,反正知道國外有免費課,live收費,就可以噴了。先匿名,再掛人,還顯得挺正義的,似乎在行俠仗義除暴安良。這就是碎片閱讀的壞處,看待事物只看表面,看不到事實(評價的前提是認識,兩邊都沒看過,就妄圖下一個結論,自然脫離事實沒說服性)。

有人過於習慣碎片閱讀,無法集中精力,每天把網上的熱門新聞標題看一遍,就覺得自己囊括天下時政了。真正關心時政的人,往往要看各種數據,各方面的知識儲備做參考,才能談一點有用的個人見解。

輸入,產出。
輸入的越精細,產出的就越優良。
碎片閱讀肯定是junk food,零碎時間打牙祭沒問題,但長期依賴當成主食,身體肯定有問題。

合理分配碎片閱讀的時間佔比,才是讓人舒服的閱讀方式。

開通了個人公眾號——sparetime2017 / 姜大白,在哪裡我把關於自學英語的內容系統的整理了,現已開門迎客,歡迎大家去看一看,有朋自遠方來~

http://weixin.qq.com/r/szrexuPEML5Prael92_h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會讓人患上嚴重的閱讀障礙。

然後評論區。

看到這裡我心都碎了。


各位我是來顛覆這個問題的。

先拋結論:

面對閱讀這件事,如果你不能看出碎片閱讀的好處和必要性,而一味抨擊它的局限性。那麼你在一切自學過程中必然面臨開頭就碰壁,抑或是學的過程很苦逼。

在討論碎片閱讀之前,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兩件事。

第一,你如今的知識體系,是從哪裡開始的?

第二,你如今擅長和掌握的一切技能,剛開始的學習過程有沒有什麼規律?

然後開始放觀點:

自學之所以很困難,是因為傳統的學習順序根本就是反人性的。

無論任何種類的學習,最最最忌諱的反而是在一開始就體系化學習。

我個人總結出來,對新事物最高效的學習流程如下:


第一階段:啟蒙認知,心理適應,培養成就感,獲取學習初期的巨大動力。

第二階段:重新「開始」,從頭系統化的學習知識體系,構建框架。

第三階段:按照宏觀框架,拆分步驟,得出可量化的積累步驟。

第四階段:學習基礎的「tricks」之後,用排列組合的方式,把tricks疊加,把知識點連接碰撞,是以產生近乎無限的創造性。

第五階段:對第三階段所統籌學習的內容,進行細緻入微的精鍊。再次鏈接,再次拆分精練,由此對該領域的專業水平不斷深化。

而碎片化的學習(碎片化閱讀),恰恰是被絕大多數人忽略的最重要的過渡部分。

為什麼第一階段如此重要?

現在回到讓大家思考的兩個問題。

為什麼你所擅長的一切都有以下規律:

1.
你所擅長的領域,絕對有在接觸它之前,就產生興趣的因素。

比如,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體驗,你擅長歷史,很可能是因為小學三國戰略遊戲玩得多,學到該部分歷史的時候動力十足。

你擅長數理化,很可能是在小時候就耳濡目染「勾股定理」「相對論」這一類名詞,儘管沒有任何了解,卻調動了興趣。

你擅長心理學,很可能是覺得「弗洛伊德」「心理學xxx現象」這些概念聽起來很牛逼。

諸如此類。

2.
你會發現,是先有好奇,然後無意中的一些碎片化積累,是你在客觀或是心理層面上,產生了優勢,正是這種優勢,讓你對此事物有了更濃厚的興趣。由此正循環。

總之,是先有成就感而後喜歡感興趣,並非先有興趣後有擅長。

三分鐘熱度,歸根結底就是因為,碎片化的信息讓你在心理層面產生了優勢,於是有了興趣,但興趣並沒有後續的成就作為支撐,於是正循環被打斷。

比如,小時候個個都在玩泥巴,你閑著沒事多讀了幾本故事書,到了小學優勢一顯露,你瞬間就對文學產生了興趣,在這種碾壓同齡人的快感下,你又讀了更多書,優勢越來越大,最後閱讀寫作成了特長。

比如你小時候被爹媽押送去學跆拳道,逼著學一門樂器,某天無形裝了個逼,從此這門特長就成了你最愛。

當然,現在鋼琴和吉他越來越大眾,就是因為社會預支給了你一個快感,你學會了,就能xxxx。

3.
你所擅長的一切,在一開始都是碎片化的堆積,然後回頭把碎片化整合得到體系框架。人的心理適應規律就是如此。

比如為什麼你花了大價錢去報培訓班為什麼過程十分的枯燥,你買了零基礎教你xxx系列課程,為什麼總是難開頭執行,你收藏了一大堆所謂體系全面的乾貨,為什麼讀都讀不下去。

為什麼,他們講的不對嗎?不是,恰恰是太對了,太全面太學術化了,讓人無從適應。

你買的跑步機,成套的新書有錯嗎?當然沒有,只是作為一個連散步都沒習慣的人,就算包下了健身房,也沒什麼卵用。

我在帶人練舞的初期,就遇到過那種熱情滿滿要來從頭學起的人,卻總是在我耗盡心血和她滔滔不絕把音樂的分層、舞蹈的標準…都講完以後。

第二天就沒來了。

後來我累了倦了,再有人來,我就懶得廢話,直接不負責任的教他一個動作,自己玩去,練會了再來學下一個。

正是這個意外,讓我發現了過渡的必要,人沒法在一開始就全盤接受一個陌生的領域。

一開始不但要確認已有一些碎片知識作為理解和興趣的支撐,而且要刻意去積累一些碎片化的東西。

回到最初的問題。

碎片化的閱讀有什麼害處?

你把碎片化知識這種新手村必學的技能,用來砍boss,發現沒用以後就得出新手村不該存在這樣一個結論。

還在新手村的人,和滿級大神一起吐槽,這個出生自帶技能太垃圾了。

哈哈哈哈哈哈。

越吐槽越覺得很開心,然後興沖沖的去越級學體系化的絕招,失敗以後得出自己不是xxx的料。

心甘情願的給大神們做分母。

所以為什麼我不直接回答碎片化閱讀的壞處?

因為對於絕大多數入門階段的人、入門階段的時間,碎片化的必要性遠遠高於其弊端。

至於走出新手村還想一招吃遍天,那是智商問題,不在此討論,學習的後面四個階段,遇到合適的題目我會再詳解的。

最後給一個建議,以閱讀為例,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興趣點作為出發,四面八方延展出好奇心,有廣度的碎片化涉獵。

然後才輪到從中挑取有意義的部分,進行深入專攻。

否則你所謂的天賦,很可能並不是天賦,僅僅是在小地圖範圍內,相權最好的一個。

不擴展地圖,真正的天賦領域都還沒展現,就耗盡了開荒的熱情。

這才是最大的危害吧。


謝邀。

有位知乎朋友給我發私信,說她最近壓力大,晚上睡不著非常痛苦,問我冥想是否能夠治療失眠。

我回復道,當然可以。

過了一會兒,她發來消息,說自己前幾天按圖索驥,找了個知乎贊數最多的貼子,按照上面所說的方法嘗試了一下,但睡眠質量卻越來越差,不知道是不是看了假的知乎……

我忙問她,用了什麼方法。

她回答說,就是最簡單的呼吸冥想,吸氣時默念吸,呼氣時默念呼,心神集中在呼吸上。

聽她如此一說,我倒迷惑了起來,按理說這算是最簡單的冥想方法,極難出錯,而且呼吸冥想確實對緩解焦慮、緊張、失眠非常有效。

不對,一定是有什麼地方不對。

我翻了翻手邊的資料,給她發消息:你的壓力有多大?

很快,她回復:「太爺,這麼跟你說吧,我現在頭髮掉的厲害,吃不下東西睡不著覺,需要告訴你具體原因嗎?」

看完了消息,我似有所悟,回復道:「不用說了,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葯不對症」。

心理學實驗早已證實,恐懼、焦慮、緊張等情緒及其引發的生理反應,可以通過有意識的放鬆、冥想等方式予以消除,使身心恢復平靜,但是前提是,負面情緒應當"微弱"(因人而異)到能被放鬆、冥想平復的地步。

換而言之,負面情緒是有等級的,放鬆、冥想這樣的常規手段,適合於處理較小程度的負面情緒;但要是想應付較強程度的焦慮、緊張,要麼勤加鍛煉放鬆、冥想能力,要麼通過認知去理性排解、削弱負面情緒。【知道為什麼有些人考前排解壓力無效,甚至適得其反了吧】

心理諮詢根據上述原理髮展出"系統脫敏療法",該療法鼓勵求助者根據個人情況,將自己的焦慮從低到高排序,然後想像某個情境以激發相應等級的焦慮,再利用放鬆、冥想等方式去平復,若無法平復就降低焦慮等級,若能夠平復就提升焦慮等級,通過從低到高一級級練習,不斷提高冥想能力,最終搞定較強烈的負面情緒乃至失眠。

這才是利用冥想治療情緒性失眠的全貌。

而這個妹子的問題,在於只看到了一種治療方法,卻沒有深入探究這種方法的適用範圍和具體情況,就貿貿然去嘗試,壓力不能小到被冥想平復,所謂的冥想只是負面的自我暗示,能有效果才怪!

舉個形象些的例子,就好比這妹子得了感冒,有人現身說法自己喝雙黃連口服液效果很好,結果妹子也去買了,還用了。

只能說,她膽真肥。

美國亞特蘭大埃默里大學的教授馬克·鮑爾萊因在《最愚蠢的一代》里,鮮明地提出了一個觀點:互聯網的危險之處,在於它的知識與信息資源過於豐富,人們便誤以為,再也不需要把這些知識與信息整合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拿來即可用。

碎片化閱讀最大的弊病,莫過於此。

我們從小到大,所受的都是系統教育。這種教育方式,能夠將整個學習過程看做一個完整的體系,在這個體系里,有著成熟的框架、分支和重點,因而我們能夠輕易地歸納出一張知識地圖,輕鬆做到學以致用。

在進行碎片化閱讀時,信息之間往往缺乏直接明顯的關聯性,從而導致了這種學習方法無法形成一個理想可靠的框架。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當然無法學以致用,盲目亂用,只會帶來沉重代價。

其實,發揮碎片化閱讀效率的根本,是我們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知識體系。

現在我們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將碎片化閱讀所獲取的信息,作為我們既有知識體系的補充,又當如何呢?

這就好比,我們在街上遇到了三塊磚,形狀不一,姿態各異,卻怎麼拼都拼不到一起。

但是如果我們有一座在建的房屋,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三角形的,可以用作閣樓封頂;長方形的,可以當作迎賓台階;就算是橢圓形的,稍加打磨,也可以用作梳妝台的背石。

這麼想想,碎片化閱讀的意義,是否就大了許多呢?

碎片閱讀作為一個大趨勢,其本身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我從不覺得,碎片閱讀與傳統的塊狀閱讀相比,會低上一等。

讓我們累死累活的,高能低效的,事倍功半的,甚至中毒的,並不是碎片化閱讀,而是認為通過碎片化閱讀可以替代系統學習的這種想法。

學習,重在積累,重在構建,重在體系,僅僅碎片化閱讀是遠遠不夠的。

還有一位漂亮姑娘,也犯了類似的錯誤。

這位姑娘的導師因緣際會,得到了一本前輩大拿撰寫的牛逼論文,這姑娘聽說後,一時鬼迷心竅,把那論文偷了,換了個地方刻苦研讀。她本以為有了論文在手,自己就能出人頭地,怎奈何她好死不死只偷了論文的下半部,卻沒拿到上半部的綱領性摘要和基礎理論性內容,加之個人理論修養實在太差,拿到了下半部也不知怎樣開題,只能胡亂撰寫,最終弄得自己狼狽不堪,下場極為凄慘。

這個姑娘,大家都認識,她叫梅若華,她師父給她起了個響亮的名字,叫梅超風。

學習不打基礎,只想走捷徑,你不走火入魔,誰走火入魔?

Ps: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高太爺」,致力於心理、學習。後台回復「筆記」,獲取心理及學習類圖書學習筆記。


曾有一家報社搞國學知識競賽,找專家出了一套國學題目。其中有一道為,胡蘿蔔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如果你能把它變成系統的知識,那它是有用的,但是假如一個人並沒有這樣的意願和目標,他只知道胡蘿蔔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這樣的知識對他不僅沒用,還可能產生負面影響。因為他知道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答案,心裡一陣竊喜,並特別想讓人知道,想讓人問他。於是這顆蘿蔔就把他一輩子拴死了。(這是誰寫的我忘了)

瑣碎的知識帶來虛假的獲得感

德國哲學家尼采寫過一篇文章叫《我為什麼這麼聰明》。他的結論就一句話:我之所以這麼聰明,是因為我從來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費精力。無聊的知識會讓人變的無聊,瑣碎的知識會讓人變的瑣碎,甚至猥瑣。孔子的學生夏說過「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但是「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瑣碎的知識形不成體系

在影響高效學習的誤區中,有一個便是認為「知道=學會」,但是如果知道的東西只是零碎的分布著,沒有形成系統,你是很難去應用的。這就好比你只會做填空題,而做不了論述題、應用題一樣。

零碎的知識,最大的危害在於,你會僅僅把自己獲得知識當做用來記憶的「知識點」,而不是你實踐的指導原則或者壓根沒想到要去應用。

有兩種類型的知識,一種是記住就好,類似於填空題,是一個個獨立的知識點,你知道就知道了,不知道就不知道了,而你應用的方式似乎就是應對考試;

還有一種知識,是能夠用來指導你的實踐,給你提供行動準則、思維方式的知識,這種知識可以是感悟,可以是系統的方法論。

如果你每次獲得的僅僅是零碎的知識的話,那麼人們會下意識的根據他的形態去選擇對待他的方式。比如你今天看到一個很有哲理的句子,那麼你就去「記憶」,並且在適當的場景去背出來,或感嘆出來;而你卻不會去認認真真地思考,這個句子為何會讓你印象深刻,這個句子對你的觸動又該怎樣具體地、適當地應用到你的現實生活中去,因為沒有系統的方法論,你看到就以為自己懂了,其實你只是記住了而已,根本就沒用。


零碎的閱讀,可能帶來零碎的認知,而零碎的不系統的認知,則可能造成碎片化、焦慮不安的人生。

這就是碎片化閱讀帶來的長久危害。

但是我們還要繼續思考下去。(下面劇情反轉)

首先,其實我們都忽略了一個事實:絕大多數的「知識」都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的。而碎片化也是獲得知識的一個重要方式和途徑。

所以你不應該對「從零碎的途徑獲得零碎的知識」這一情況排斥,而是將其作為除了系統習得知識以外的一種有益的補充。


而且在某種情況下,碎片化的知識甚至比系統化的知識的作用更大。比如在需要創新時,偶得的觀點或知識點往往能刺激你實現突破。


你可以更深入一層地去理解:


碎片化的知識作為「知識點」,作為偶然的「頓悟」與「啟發」,在你進行創新、謀求突破、企求質變時,往往能發揮關鍵的作用;


而「系統化知識」的本質是對「結構性思維」的追求,每一個具體的知識系統只是結構化思維的具體表現形式。


系統化知識可能在你看待一個項目或事物之處及積累的過程中需要你去掌握,是用來全面地、持久性地打牢地基;而碎片化知識往往是量變到一定程度時,促進質變的那一點。

其次,接下來我們來討論,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系統化知識」

很久以來我也對此很困惑,為什麼我總會從不同的途徑吸收各種不同的知識,這些知識都是零碎的,該怎麼更好地實現體系呢?


後來在讀書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個問題同樣存在,為什麼呢?書上不是有完善的體系嗎?


確實是有完善的體系。但是對於我來說,我在大多時候不需要這些現成的「完整體系」,特別是「完整的學科體系」。


一個完整的學科體系,至少包括發展歷史、理論知識、實際應用三個層面,如果我因為工作需要去掌握一些心理學的知識,但是我真的覺得自己沒有必要去掌握心理學的發展歷史啊,反而只是心理學中某些零碎的知識點對我有莫大的幫助。


所以我在思考,我們苦苦追求的「知識體系」究竟是什麼?


其實,可以將之理解為兩個層面


第一,正如前面所說,與其說我們追求「知識體系化」,不如說我們追求「思維結構化」。你想一想,除非你是想系統地研究某一科目,不然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大多困難是你在面對一個問題時,你只能想到一個角度、一個維度、一種視角、一種理論,這個時候你就會覺得自己的知識不夠系統化,但是其實是你的思維方式不夠結構化。而「知識體系化」只是「思維結構化」的一種體現和具體載體。


第二,我們在生活工作中追求的知識體系,往往是圍繞我們的實際應用來的,無論是書本還是學科的體系,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或者說最適用的「體系」,我們想要的體系是「圍繞我們的實際應用,構建的最適用實際工作的個性化的知識體系」。

然後,我們來看,該怎樣有意識地學習「系統化知識」,怎樣圍繞我們的需求和應用充分發揮「碎片化知識」的作用,並在必要的時候將其系統化

前面說明了幾個問題,


第一,知識大多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


第二,我們獲取知識的途徑也是碎片化和多元化的;


(以上兩點告訴我們不要排斥碎片化的知識和碎片化的途徑)


第三,我們的目的除了追求純粹的「體系化知識」外,更是追求「結構化思維」;


第四,我們要建立的是圍繞個人需求和應用最適用的「知識體系」,而非一切現成的,不適用的套路、模板;


(以上兩點是明確我們需要的是適用的知識體系以及結構化思維)


我們下面解決這兩個問題:


第一,怎樣將碎片化知識的作用最大化(並非成體系才能最大化,將碎片化知識整合成體系是其中一種方式)


第二,怎樣建立「知識體系」,並最終形成「結構化思維」


首先來說第一個問題,將碎片化知識作用最大化


碎片化知識零碎、單蹦個、隨機性的特點,註定其發揮作用的形式之一是「奇兵」。人有三性,感性、理性這大家都知道,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悟性」。你很難說在某一瞬間的「頓悟」,究竟是感性還是理性,他就那麼難以捉摸,但在某一個時刻確實就出現了,這就是愛因斯旦所說的那「百分之一的靈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


這個好像說的很玄了,那麼究竟該怎麼觸發這難以捕捉的悟性呢?就像武俠小說中的習武天分一樣,有的人終其一生都難以頓悟。但並非沒有規律可尋:第一是積累,就是在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要把他的結構,把他的基礎打老實了,把你能想到的,能借鑒的先都做到位了;第二是打開自己,這個尤為重要,我看過很多人的傳記,那些作家或作曲家,往往在創作到一定程度時便會去放空自己,做一些不相干的事情,但是不要認為他們純粹在碰運氣,在此之前,他的積累已經在心裡沉澱了很久,就差那麼一點「靈光」了,他們現在更像是跳出了條條框框的限制,就像獨孤求敗最終不再使用任何武器和招式,拈花摘草皆可傷人。跳出限制,不再苦苦陷入這一特定事物的同時,讓萬事萬物的感受都能直通到心理,這個時候你就很容易被觸動了。說的可能有些玄了,舉個例子,你冥思苦相一篇稿子,你把背景材料、人物關係、細節畫面都準備的很到位了,這個時候你放下這些東西,去投入到生活,讓生活中的每一個點來幫你刺激你的構思,這樣的話,你很容易就找到。我往往想一個道理想不清楚之時,便會放空自己,隨便做些什麼,但與此同時隨便做的事情一直在刺激心中想的那個道理,很快我就能取得一些突破了。


碎片化知識發揮作用的第二種途徑,就是將其「整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系統化」。具體怎麼做,我們在下面討論第二個問題時說明。

第二個問題時,怎樣建立學習系統化知識,建立知識體系,最終實現「架構化思維」。


其實很簡單,在《刻意練習》中作者已經描述的很明確了,在業已規範的領域內如何進行系統化的刻意練習,從而快速達到最高水平。第一,找到行業里的教練、老師,讓他們告訴你,比如我當時健身時一開始是自己摸索,總是半懂不懂的,而找了教練後就好了很多;第二,找行業內的頂尖人物,作為標準和你自己對比,找出差距,並找出差距的原因,然後進行練習。在這裡在說下去就偏掉了。


我想說的是學習系統化知識最簡單的是找個教練或老師式的人手把手指導你;


而建立一門學科的知識體系,最簡單的方法是去看那本《XXX導論》《XX學》《XX原理》這種最基礎的書,然後畫出知識樹狀圖。以後你每遇到一個相關的知識點,你就在這個學科的知識樹上找他的枝丫添加上去,如果不能直接添加,你就找聯繫,一個從來沒有的聯繫就是一個創新發現。


碎片化的知識,就是通過不斷與主幹知識樹相聯繫才成為一個體系的。


另外,千萬不要忘了,你建立知識體系是為了應用,不是為了讓你對著人誇誇而談你了解多麼完整的知識體系。所以你的這個知識體系一定要緊密圍繞你的實際應用和需求來。比如,課本給出的知識體系可能包含了很多層面,而你實際工作不需要那麼多,那你就大膽的刪改,直到最適用你為止,到這時候,才會真正內化成你的東西。

結構化思維說白了,就是知識體系更加抽象化、概括化的表現。是思維的結構、模板、框架。


先寫到這裡,有時間再把這一部分補充完整。


那些不同的聲音,像不同方向的風,只是將你變成一株搖擺不定的草。

它們會一會兒讓你向左,一會兒讓你向右。一會兒讓你向前,一會兒讓你向後。你感覺自己一直在走,其實你在原地。並沒有進步。

你會覺得他們這樣說好有道理,那樣說也好有道理。其實那些你覺得好有道理的道理,並沒有真正引領你,它們只是在迎合你。迎合你內心原有的價值、期待,你仍是你,你並沒有變好。

一個從不曾閱讀過經典的人,上網閱讀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因為你們會很容易相信某些似是非常的道理,很容被說服、煽動、改變。

只要作者有強大的說服力,每一個公眾號都可以是一門邪教。

例如,篇篇文章眾口一辭地教大家:好看女孩自帶燒錢屬性,男人不愛便宜的女人,你要做自己的奢侈品……幾千年的文學史、從國內到國外,都沒有推祟過這麼拜金的價值觀。然而在微信時代,應運而生,為了某種利益不停地推出來給大家洗腦,讓很多傻瓜信以為真。(PS:我公眾號前天轉了類似廣告文,不是我寫的,不要怪我,我希望粉絲看了這麼久的文章,有自己的辯識力。)

她們在騙你。你以為你擁有好的東西你就會很好?如果你沒有真正努力去提升自己頭腦,用任何東西也不會成就更好的你。你只是在成就所有把東西賣給你的人,讓他們成為更有錢的他們。

碎片閱讀帶來的思想上的影響很可能是不正確的,經不起推敲的。

如果你要改變自己,不要寄希望於碎片閱讀,它更多的是幫助你消磨時間,或許帶給你一些趣聞,增加你的話題量和辭彙量。

真正能指引你人生的,必須是深度閱讀那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希望 有一天,你在茫茫書海里找到與你靈魂碰撞的那本書。

它會讓你寂靜下來,讓你知道你是什麼人,你真正需要什麼,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碎片化閱讀,如盲人摸象。你可能會摸到柱狀物體,軟質管狀物體,硬質錐狀微彎物體,但是你摸不到整體。

下次需要你來告訴別人,什麼是大象時。如果你記性不錯,你會告訴別人,大象是個管子,大象是個硬錐子。記性不好的大多數人,只能說大象摸起來不錯。

你不可能告訴他:大象是長鼻綱哺乳動物,有巨大門齒,體重3噸。你見到的是亞洲象,但是世界上還有非洲象,沒見過的那種你不能妄下定論。

但是可悲的是,很多人就把自己摸到的那點部位當成了整體。在運用的時候,其他的部分就全靠腦補了。

碎片化閱讀的危害正在於:

你接觸了局部,卻給了你接觸整體的錯覺。

你接觸了表層,卻給了你「不過如此」的錯覺。

你接觸了一部分,卻給了你掌握整個知識體系的錯覺。

說到底,推動碎片化閱讀的人才是最懂你的人。閱讀後有沒有收穫暫且不論,但他們給了你一種收穫頗豐的錯覺。體驗,比什麼都真實。

這是很多人沉迷遊戲的原因:遊戲是假的,體驗可是真的。沉迷碎片化閱讀,比遊戲似乎高了一層,那有一種「我是在學習,不是在玩」的優越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空留一身疲倦而無所得,那才是碎片化閱讀最大的危害。


一家之見:

以前的女人不剖腹產是怎樣生孩子的? - 渭水徐公的回答 - 知乎

古代神話中有哪些鮮為人知或細思恐極的細節? - 渭水徐公的回答 - 知乎

如何看待大眾點評必吃榜? - 渭水徐公的回答 - 知乎

取消高考英語是明智之舉嗎? - 知乎

為什麼許多人很喜歡誇大勤奮、貶低天賦? - 知乎

阿茲特克人為什麼要用活人做祭祀? - 知乎


我覺得碎片化閱讀帶來一個很大的問題——閱讀時的「視而不見」。

舉一個很小的例子:經常有人加我微信然後說「你好」。表面上看很正常,其實這是件匪夷所思之事。

我的微信號只有一個公開渠道,就是我的個人資料里,而我在其中清晰地告知,只說「你好」不會得到回復。

這種網路快速瀏覽中的視而不見,已經泛濫成災。


謝邀!碎片化閱讀是否有害,取決於幾個因素:

一、在碎片化閱讀上花的時間。
如果花的時間很有節制,則沒啥危害。大不了把碎片化閱讀看成是下班了打半個小時的遊戲放鬆放鬆。
如果花費的時間太多,那危害就大了,這類似於無節制的打遊戲。

二、當事人的認識。

如果當事人很清楚碎片化閱讀就是圖一樂、最多也就是開闊眼界,很清楚系統性的深度學習更重要,那麼碎片化閱讀的危害就不大。

如果當事人太高估碎片化閱讀,忘記了系統性深度學習更重要,那麼碎片化閱讀的危害較大。

三、當事人的處境
一個窮大學生,打算靠專業技能吃飯,就不要花太多時間搞碎片化閱讀。一個成功的生意人,不打算成為任何領域的專家,遇到麻煩也懂得請專家解決,他在做好生意的前提下多花點時間搞碎片化閱讀危害不大,財務自由人士大搞碎片化閱讀總比大搞黃賭毒好。

四、當事人的人生目標

無論窮富,企圖當專業人士、學者的人,碎片化閱讀要節制。

企圖當一個有智慧的人,碎片化閱讀也要節制。(所謂「智慧」,是集中精力思考深刻的大問題獲得的

沒有上述目標且對自己生存狀態滿意的人,多搞搞碎片化閱讀問題不大。


試試看能不能說清楚:

1. 碎片化閱讀近來受到批評比較多,不是因為碎片化有問題,而是因為閱讀這件事被寄予了過高的期望。

2. 「碎片化閱讀」的對立面,不是「成體系的閱讀」,而是「不閱讀」。

從第一點開始說。我們一直覺得讀書寫字兒是神聖的,但凡白紙黑字兒的東西,它應該是一種精神食糧,閱讀是為了自我提高。我們之所以這麼想,是因為信息爆炸、文盲率下降,都是最近幾十年的事兒,在此之前,我們長期生活在信息匱乏的環境里:擱幾百年前,方圓幾十里就一個會寫字能讀文告的人,這就是文曲星下凡。老百姓看到寫著字的紙,會有崇敬的感覺,因為這張紙要麼是聖賢書,要麼是官府文告。

今天呢?我此時此刻就在打字,這是一件神聖的事兒嗎?不是,不僅不神聖,一會兒有人看見這些字覺得不爽,還可以留言罵我,更有甚者,罵我的話也是白紙黑字的。這就有意思了。今天,寫字、閱讀,作為全社會所有人交流的一種方式,已經稀鬆平常了。既然是全社會共享的媒介,那就要體現全社會的價值追求,就難免會有三俗、有娛樂、有快餐。我有時候閱讀就是為了爽的,和精神寄託、學習進步沒有任何關係。所以,不要道德綁架碎片化閱讀、看小黃書、看八卦新聞,這些東西本質上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種閱讀,不過是玩兒而已。

這就來到我們說的第二點了,碎片化閱讀的對立面不是成體系閱讀,而是不閱讀。

100年前,只有上流社會才能開汽車,因此開車、坐車是一件優雅的事情,今天,汽車已經成為非常普及的一種工具。如果你看到有人開皮卡拉水泥,就覺得和前人比起來,開車已經變得如此low,這是不對的。開車拉水泥的對立面,不是開著車去看歌劇,而是拿肩膀抗水泥。

那些以朋友圈爆款文章為唯一信息源的人,在沒有朋友圈、沒有智能手機前,他們閱讀嗎?除了《知音》和《故事會》,基本不讀。那他們在幹什麼?坐地鐵的時候打盹,晚上在家沒事兒看肥皂劇,早上蹲廁所里在發獃。只不過是,智能手機和朋友圈把他們發獃、娛樂的方式變了而已。

我認識的有長期閱讀習慣的人,基本沒有因為刷朋友圈就放棄了讀書的,對他們而言,碎片化的閱讀是一種補充。我認識的沒有長期閱讀習慣的人,很多都因為刷朋友圈而不再認真看電視了,對他們而言,碎片化的閱讀是一種替代。

所以說,看到這個問題下面羅列的各種碎片化閱讀的危害,我趕緊反思了一下,我原來睡前是不是每天都要看半個小時的加繆、柏拉圖,現在變成刷知乎了?哦,好像不是。那就好,碎片化閱讀可能對我沒有什麼危害。


在2013年我剛下載微博的時候,當時微博的廣告還比較少,當時有些微博號為了成為大V開始發布很多乾貨信息或者生活百科,例如:100種收納方法都在這裡!男性服裝搭配大全!電腦如何翻牆上網!這20種拍照手勢讓你遠離「旅遊照」

每當我看到這些帖時,我都會先隨意閱覽一遍,然後轉發到自己的微博下,並附上「轉給需要的人」或「先轉,等需要的時候再看」。

可惜,最終的結果是我再也沒去翻閱過。

在我需要收納東西的時候,我忘了我曾轉發過這種貼;在我想電腦翻牆的時候,我不會去翻微博,太麻煩,直接問身邊的朋友就行;在我準備去旅遊時,我只會百度搜如何拍照,完全忘了曾經微博轉發過這種貼。

這種情況我相信大家都發生過,當你在知乎,微博看完一篇乾貨文,你會覺得「哇,這個作者好牛B,講的好有道理」,然後收藏+轉發,然後繼續逛其他內容,然後,就完全忘記這篇文章了。

因為像微博,知乎這類平台很新的太快,大家都是「刷」微博,「刷」知乎。你很難像看書一樣「停下來思考」。另外,大部分人都是在零碎時間來翻閱文章,即使你想思考,你也沒時間思考。

碎片化閱讀的另外一個缺陷就是:將複雜的事物簡單化。它們往往只告訴你表面上的東西,卻不會告訴你背後的原理,以及它與其他事物之間的聯繫。

例如:在小編剛寫作時,很喜歡一次性列舉二三十個點,爭取一次性將乾貨抖出。但是後來我漸漸的發現,這樣根本無法將乾貨完整的抖出,每個點只能短暫的寫幾句話,根本無法將精髓寫出,這樣對讀者而言是不負責任的。

所以,小編現在一篇文章只闡述一兩個點,爭取更多方面的描述乾貨內容,將乾貨完整的,多角度的闡述。

我們所說的「知識」,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客觀事實」,二是「內在聯繫」。「客觀事實」決定了你的知識廣度,「內在聯繫」決定了你的知識深度。

如果你了解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則很容易推理演算出下一步驟,也就是所謂的「推理」。但如果你不了解它們的內在邏輯,即使你知道 1234你也是沒辦法得出567的。因為你不會將1234放在一起比較,也找不到他們的內在聯繫,更別提連在一起了。

當我們接受碎片信息時,我們實際上是在擴充「客觀事實」,但並沒有增加「內在聯繫」。長此以往,會使我們的知識結構變成一光點圖:孤零零的知識點漂浮在各個位置,卻缺乏一個將它們有序串聯起來的網路。

所以,碎片化閱讀有兩個最大的缺陷

1.閱讀時間短,不能促使我們思考
2.文章短,只能知道表面的知識,無法得到背後的知識和各事物的聯繫

所以,你現在所需要做的事是

點個贊-放下手機-拿起身邊的書-開始翻開第一頁

就是這樣

走心


謝邀

碎片化閱讀的危害是什麼?

看了很多答案,說的都挺有道理。可惜這個世界並不講道理。

真實世界中,除了學生之外,絕大多數人擁有的都是上下班路上或者茶餘飯後的碎片時間。

如果我們只有碎片時間,為什麼要關心碎片化閱讀有什麼危害?


談談我對碎片化閱讀的幾點看法:

  1. 無論是否喜歡,碎片化閱讀是趨勢;
  2. 無論是否碎片,讀書就比不讀強;
  3. 同樣是碎片化,讀專業書籍比讀小說收穫多;
  4. 同樣是碎片化,不同方法讀書的收穫並不相同;
  5. 既然是碎片化,就更要篩選高質量的書籍;
  6. 既然是碎片化,就用最方便的閱讀設備挖掘潛在時間;
  7. 即使是碎片化,讀完一本再讀下一本收穫更大;
  8. 即使是碎片化,讀完之後仍然需要整體回顧和做筆記。

首先開始閱讀,然後開始讀非虛構,然後開始讀精選,然後做好回顧和筆記,做完這些再去思考碎片閱讀有什麼壞處吧。


就我個人體驗,真正有害的不是碎片化閱讀,而是因為怕碎片化閱讀有害,乾脆什麼都不讀


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怕什麼閱讀碎片,讀一字有一字的進益。


碎片化閱讀的危害,取決於讀者自己。

我在自己的領域看了足夠多的大部頭,但我還是會經常找些零零碎碎的文章看,目的不是用它來構建我的知識體系,而是起到一個啟發和填充的作用。而且我也不是無目的的隨意看一些文章,我通常都是主題閱讀,圍繞一個知識點,到處找文章看,比如貼吧,知乎,果殼,甚至知網的論文等等。雖然都是碎片化的知識,但對我起到的幫助還是挺大的。

但有些讀者鑒別能力比較差,知識儲備不豐富,並沒有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別說微信文章,他看書一樣會去找那些《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誰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這種沒太多知識含量的書。

那看這種書就沒危害了嗎?我覺得恐怕危害更大。

一個願意學習的人,他一定會去找到大部頭的書去啃。而那些只看零零散散文章,不願去看專業書籍的人,有想改變的慾望,但動力不足。你不讓他碎片化閱讀,他一樣看不進專業書。說到底,這類碎片化的文章,根本作用不是提供系統的知識,而是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讀者看了以後,會覺得自己沒有在浪費時間,而且學到了不少東西,於是他的焦慮得到了緩解。

現在的白領其實都有著焦慮。一方面自己好像已經到了大城市,有了體面的工作,似乎實現了階級躍遷。但其實這一切都太過脆弱,高企的房價讓他們無所適從,工作的技術含量說穿了也並不高,哪怕是程序員,也隨時可能被更年輕更能吃苦的人替換,完全沒有不可替代性。而且家鄉也沒有了他們的位置,那裡是一個熟人化社會,有著高度複雜的利益關係網,所有合適的位置都被定好了,你根本寸步難行。

所以,對於這些焦慮的年輕人來說,碎片化閱讀就是他們的鎮定劑。而這最大的害處,就是沉浸在提升的錯覺中,沒有向前邁進一步。


我們可以把學習過程分為以下兩類:

  • 記憶型
  • 推理型

碎片化學習的價值,僅體現在記憶型任務上。你可以利用碎片時間背幾個單詞、一首宋詞,但你很難利用碎片化時間去編程或解一道數學壓軸題。


生活中我們都有類似的體驗,對於這類推理型強的任務,想要進入高效的工作狀態往往需要10min左右的預熱(warm-up)時間,類比操作系統進程調度上下文切換所需要開銷(overhead),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工作記憶等大腦模塊會逐漸被新任務所必要的資源所佔據,等到上下文切換完成,大腦才開始高速運轉。而對於碎片化學習,等到10min左右的時間片結束,你的大腦才剛剛結束預熱。這時你卻強制關機或轉而開始新的任務,於是又需要新一輪的預熱... ...很明顯,在這個過程中,大腦的實際工作時間近乎可以忽略,因為大多數時間都用來進行低效率的預熱了。


碎片化學習不適合推理型任務,而高質量、真正有價值的學習過程,卻必然要涉及推理。


這一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閱讀,低效的閱讀是記憶型任務,以「知道」為目的,旨在增添茶餘飯後的談資,你所的知乎答案、公眾號文章,多屬此類。高效的閱讀必然以推理為主導,在這個過程中,你的閱讀會不斷與你自己的主觀經驗相鏈接,並不斷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比對、取捨。而對於這類高質量的閱讀,10min左右的小碎片顯然不夠。


最後,閱讀的方式不取決於文章類型。哪怕你讀的是咪蒙,推理型的閱讀會讓你分析她的排版、起承轉合以及如何更好地調動受眾的情緒,而記憶型閱讀只會讓你記住賤人、lowB,滿足自己對「認同」與「娛樂」的需求。


碎片化的信息往往沒有前因後果,沒有來龍去脈,只有一個結論。來看看下面的幾句話,注意對比:

兔子不吃窩邊草; 近水樓台先得月。
一個好漢三個幫; 靠人不如靠自己。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拔了毛的鳳凰不如雞。

這些古語都有道理,都是古人幾千年生活積累下來的智慧結晶,可即便是這些古話老話,在不同的場景下都有著完全相反的結論,更別說碎片化的信息了。

比如現在網上流行的一些故事、雞湯、知識,很多本身就無法自圓其說,但經過寫手和編輯們的潤色和包裝後,極具煽動性和誘惑性,讓人看了後覺得"茅塞頓開、醍醐灌頂"。你以為你學到了什麼知識、得到了提升,其實毫無用處。

即使在這些垃圾信息中,你過濾再過濾,得到了一些乾貨的知識,如果沒有很強的梳理能力,把碎片信息構造成知識體系,也很容易回到之前提到的那些古話俗語的圈套之中。

無論對於科學還是社會學,理工還是人文,知識都是有體系、有架構。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我們做中學數學題的時候,如果忽略了一個條件,或者缺少了一個未知數,那麼得出來的結果肯定千差萬別。而碎片化的信息基本都是一個條件配一個結論

「30天做好這些你就考上清華了」
「女人這麼做才有男人愛」

「手把手教你從年薪30萬到年薪100萬」

這些玩意兒,可以說連知識都不算,只能算經驗。這些把經驗和經歷打包成知識販賣出去的文章,請一定不要當做學習的資料。天上不會掉餡餅,人生的捷徑也沒有那麼多,即使有,那也需要各種前提和條件,當你讀到這些文章的時候,請一定保持清醒的頭腦。

還有很多事情明明是靠運氣和天賦,他硬要和你說是靠技術和努力。即使技術和努力很重要,但也不一定就是他分享的技術和努力方法,即使他的方法都對,也不一定適合你。


最後我想說,在現代這個時期,無數人已經開始鼓吹「知識經濟」,甚至號召「知識付費」了。這沒什麼錯,但我覺得這更像是另外一種「粉絲經濟」甚至是「喜歡經濟」,切不能把這些東西當做秘訣法寶,更不能當做救命稻草,因為這些知識絕大部分都是碎片化的信息,絕大部分都是大V們積累一定粉絲和流量後、希望變現(掙錢)的產物。所以不要把他們當做人生導師,最多當作你成長路上的夥伴,好的方法和經驗吸收進去,沒用的信息能夠判別而且果斷丟棄。


多讀一點經過實踐時間考驗的書,多親身去經歷一些事,並從中培養起自己獨立的思維方式和判斷能力,這才是你最寶貴的財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學習;

逛一萬個知乎大V主頁、瀏覽一萬個公眾號10萬+雞湯職場文,這些是消遣、娛樂、心理按摩。

後者本身沒什麼危害,除非你把它當做了學習,甚至替代了學習。


本回答已整理後放到我的公眾號「喝粥小爺」,只寫原創的見解、清奇的觀點,歡迎關注。


---

相關回答:「這社會 95% 以上的事情都是高中生知識水平就能解決,最關鍵是跟人的溝通相處能力」這話對嗎?


做新媒體運營的老大叔:六爺筆記 ID:cysh28

在公眾號談點技巧,談點體系學習新媒體!

新媒體運營工具有哪些比較好用的? - 知乎

微信公眾號如何運營? - 知乎

---------------------------------------------------正文---------------------------------------------------------

說說碎片化學習優缺點,有危害就有至陽面好處。

這個問題我用兩個層面來說

深入閱讀 與 碎片化閱讀

知識的結構:已經從金字塔向蜘蛛網轉變,已經不可逆,更多的是如何在碎片化的知識體系裡面,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碎片重構------------------------------------------------------

從一個小故事開始:

房間地上擺放著一些陶瓷花瓶,幾個還在不知什麼時候溜進來,在花瓶間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追逐中一個孩子摔倒了,碰到一個花瓶。這下麻煩了!看著一地的陶瓷碎片,幾個孩子壞怕的哭了起來,鑰匙大人知道花瓶碎了一定會打他們的,旁邊有個小的孩子沒有哭。他想了一會,一個人跑了出去不一會,就箭塔搬了一大坨泥巴進來。大家不知道他要幹嘛,只見他不慌不忙做子啊小板凳上,將泥巴塑成花瓶的形狀,然後將地上的那堆陶瓷敲的更碎,然後將這些碎片撿起來,貼在膠泥的表面,其他還在看了,明白了他的意思,也開始尋找合適的碎片,一起拼起來。

開始的時候,孩子們貼的很不順利,怎麼也無法將那些不規則的瓷片拼貼在一起,有時不得不重新將瓷片打碎,加工成合適的形狀,好不容易把地上的瓷片都拼貼上去,又發現原來花瓶的內膜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很難做到剛剛合適。於是他們又重新將泥巴揉成一團,重新設計花瓶樣式。終於一直造型獨特的花瓶又立在了那裡。除了一些碎的不能再用的瓷片外,大部分瓷片都敲到好處的組合起來,瓷片之間的縫隙構成一種細格狀的花紋,別有一番韻味。

晚上,大人們回來,孩子將打碎的花瓶告訴了大人,並帶著大人們看他們重新拼起來的花瓶,大人們眼前一亮,覺得這個新花瓶好別緻啊,不僅沒有打罵孩子,還大大的誇獎了孩子一番,他們用一直特別的膠水將花瓶的縫隙黏結起來,並把這個用碎瓷片拼成的花瓶拿到市場上去拍賣,結果拍得了比原花瓶還高的價格。

-----------------------------------------------

這個故事邏輯可能有點不現實,但是如今我們大家面臨的問題是一樣的,原本我們學習知識,是高度結構化的,由行業專家經過精細組織起來的,每一門學科都像一個精緻的花瓶,現在花瓶打碎了,變成了一地碎片。

按照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是線性,金字塔模式,從淺到深。其核心思想是拓展基礎,循序漸進,又博至專。講究的是基礎打的越寬越好,越牢越好。這種好處可以在某個領域有基礎有深度。教課書就是很好的例子,從第一章到最後一章,層次分明,講究的是循序漸進。但是這種壞處是知識的結構是來自於學習者外部而不是內部的,與學習者的個人興趣及需求未必一致。

移動互聯網改變了這一格局,以完全跟書本知識不一樣的方式出現。以鏈接形式將所以信息知識點連成了一個錯綜複雜的網狀結構,一切知識都成了碎片化,在沒有特別明確的目標下面,你很難獲取一個完整的知識。

蜘蛛網狀的知識結構是一人為核心輻射出去的,在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個興趣背後,可能融合了多個學科的知識體系。隨著知識,經驗的不斷積累,每一個人的知識網會越來越大,解決問題能力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快節奏,時間也被切割成越來越多的片段,很多人都在講碎片化時間學習,時間碎片化,對於再用傳統的方式花很長一段時間去學習看書都比較難,尤其是現在的白領。每天一早趕著時間去上班,路上是可以看書,如果開車看書的機會更少。下班回來,刷完一圈朋友圈幾乎也要休息了,看會書也是碎片化的。

真實的情境也是如此,不像書本上講的那樣簡單清楚,這個是數學,這個是化學,這個是物理。一切都柔和到一起了,一切都是模糊不清。不是結構化,而是零散的,非結構化的,就需要自身去發現、梳理、加工、整合。

說說解決方案,自身對對碎片化的知識就行梳理,進行結構化處理。把碎片化的知識延伸到一個知識體系。以興趣、解決問題為目的,對碎片化知識進行個性化改造,重新構建個人的知識體系。

大環境就是移動學習,移動學習有碎片化、靈活性、多樣性的學習內容,接入學習的方式筆記簡單便捷,過程體驗輕鬆令人感到愉悅,這樣能使在平常學習的時候產生比較強的學習興趣,而不是硬邦邦的理論。

---------------------------------------------尾部反思----------------------------------------------------------

談論壞處,最終卻到了好處!

不好意思,我就是碎片化學習+深入結構化學習的,其中好處我自身收益巨大。

如果偏要說個壞處,就那是太散,梳理很麻煩,眼睛很累!

關注公眾號:六爺筆記

ID:cysh28

在公眾號談營銷運營的5年從業新媒體大叔


碎片化閱讀最直接的效果是獲得碎片化的信息,危害與否要看個人選擇和信息內容與質量,高效的閱讀習慣需要碎片閱讀,但是碎片閱讀不應該成為閱讀的全部。
【積極效果碎片閱讀】
我工作當中有很多時間是在趕路和等待採訪,這種時候難以專註,但一味與身邊人聊天或者發獃就是浪費時間,比如上周六晚上我去了一個慈善晚會,也是鍾逸傑先生的90歲壽辰,出席的人包括梁振英、曾俊華、胡國興等等,現在正值香港特首選舉的最後一周,我們記者都要緊跟這些重要參與人來"撲咪"(等他們對媒體講話談對某事觀點),這個等待過程非常漫長,從晚上五點多等到接近十點,期間需要與會方溝通、與行家(記者同行)探料等等,我們那晚換了三次機位,會場內外奔波不計其數,但最後所有這些重要人物都因為時局敏感沒有講任何與選舉相關的話題,嚴格意義上來講,我們這四個小時等待就是被浪費了,然而我卻並沒有,原因就是碎片閱讀。在這四個小時里,我在有桌子、甚至能夠坐在地上、樓梯間的時間裡讀最近在看的一本英文書《lean in》,斷斷續續讀了六頁,為了防止被周邊嘈雜打擾,我不停用筆勾畫;而在只能站著或者被要求去排隊的情況下,我就拿出手機,研究最近我非常感興趣的新媒體自媒體運營,並且在手機備忘錄上記下筆記。接下來我為大家分享一下我當天的碎片化閱讀結果。

這是麗思卡爾頓酒店的一個雞尾酒會桌(高大上既視感),我在人群到來之前在那裡看書。

這是那天看一個有關新媒體選題文章的碎片化筆記。

我的工作中這樣的等待時間很多,如果不是有效利用碎片時間閱讀,就一定會有消極情緒,但學習讓人平靜,也會讓工作能力和個人素質提升。

【消極效果碎片閱讀】
相信樓主所指的碎片閱讀就是刷微博朋友圈甚至知乎等等,我認為這個也要看平台選擇。社交平台的閱讀其實可以篩選,如果一味看見什麼就隨便看看,腦中充斥著他人碎片甚至無聊的生活分享情緒發泄等等,自然不會有任何收穫,甚至會變成一種強迫症。針對消極效果碎片閱讀。我建議把傳播者「分類」,比如微博上把有價值的賬號分類,微信裡面無聊的人可以「不看他的朋友圈」,知乎的話由於我剛開始使用不太清楚,但看到是可以選擇標籤以及關注話題等等(還望高人指點)。另外我有一個心得——減少手機app推送,不要什麼app都給你推送信息,那樣就很容易被打擾,而是在你需要的時候才去打開並且可控地進行碎片閱讀,並且不要沉溺。


我們自以為碎片化閱讀的是碎片化知識,其實很多時候吸收的其實只是別人的觀點。現在網上的文章都不過千字,大多數還都是直接擺出結論,省去了大家思考問題的過程。


每個人只能活一次,所以站在個人角度上來講,每個人都有自我局限性。作為一個懶于思考的青少年,我以前面臨人生的抉擇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會諮詢父母、老師、朋友,然後他們會站在他們的視角上綜合我給出的條件,告訴我們一個最優解。

現在好了,互聯網時代遇到人生問題,花5分鐘去閱讀一篇感覺「乾貨」滿滿的文章,感覺自己學到了很多解決方法。其實每次只是直接看結論,重複閱讀一個別人的最優解,這個最優解甚至都還沒有綜合你給出的條件。最後發現生活中現實的問題還是沒有辦法解決,然後就回網上抨擊一下雞湯不給勺。


有人會說,既然每個人都有自我局限性,那是不是讀書都沒用,所有的事情靠自己直接選擇就好了?其實不是,幾千年前人類發明了文字,繼而發明了印刷術,最後有了形形色色書籍。這些厚厚的書籍的作用就是把這些古往今來各個視角的碎片拼湊起來,成為一幅比較完整的圖畫。讀很多很多書就是一點一點的,讓我們在這個圖畫里,思考屬於自己的最優解。畢竟5分鐘看完的別人的結論,很快就會被另一節文筆更好的結論代替。


其實從古至今,我們人生中遇到的問題很多人都遇到過。2016年的我們感嘆時間真tmd快的時候,公元前551年的孔子有一天路過河水,也會獃獃的站在河邊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縱觀人類的歷史,只有文字結構是保留的最完整。系統的去一本一本讀厚厚的書籍,是學習人類現有知識結構的最好有效的方式。


別人5分鐘的結論其實對我們的人生並沒有那麼重要。

因為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不知道的事、開心的事、憂愁的事。這個時候,我們就自然想知道更多,變成一個有趣的人。別人翻遍了各種書籍最後得出的答案,如果你沒有去翻,始終不是你的答案。

如果自己啥問題都要在網上5分鐘找到那個沒有過程的答案,人生中本來有的無限狀態的可能性,在我們決定看到滿意的答案之後,不去自己親自找的時候,這些美好的可能性就崩塌了。

很多時候,我們閱讀不是僅僅是為了一個結論,還是為了思考一條自己的路。因為你不親自找出你自己的那條路,別人就會給你一條安排好的路。


先插播一個小故事


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得了諾貝爾獎之後

成為學界大 V,到處做演講

因為每次內容都大同小異

時間一久,他的司機就記住了講座的內容


於是,不甘於做「老司機」的司機

就建議和普朗克玩個「換裝遊戲」

他上台演講,普朗克開車


然鵝,當這個司機在台上背誦全文之後

有個物理學教授站起來提了一個非常難的問題

台上的司機只能死撐著說道

這個簡單的問題,我讓我的司機來回答

。。。

。。。

老司機知識 就是

有樣學樣,僅僅是「背誦全文」

沒有真正消化掉學來的東西

只能膚淺地裝逼

手機讓大家秒變「老司機」


自從有了手機

好學的你利用一切碎片時間刷刷刷

原以為堅持一年可以從俗人變身大牛

三年後就能理解宇宙終極奧義


然鵝,別說一年了,一星期下來

刷了無數文章的你啥都沒學到

唯一讓你有成就感的

就是手機里多了 N 篇收藏


這種缺乏目的性和系統性的刷屏

就像每天聽普魯克演講卻不求甚解的司機


看起來離專家越來越近

誰知道只是知識的搬運工

永遠只懂搬磚,不懂建房

花了不少時間以為越學越聰明

沒想到越學越蠢


這就是咱們所說的「碎片化知識」的陷阱

它讓你成為「知道分子」

極大地接收沒啥卵用的信息

這些信息被稱為惰性知識


惰性知識堪稱知識界的「贅肉」

你不消化、用不上,還佔了腦容量

長年堆積在腦袋裡變成多餘的「脂肪」


如何幫你的腦袋「減脂」?

讓你的腦袋成為信息超重的「大胖子」

不是手機的錯,要怪只能怪

你記幾打開的方式不對


想幫腦袋「減脂」

每次刷手機時記住三個「健腦」秘訣

1、學習總有個目的(除非你已經放棄治療),圍繞這個目的上網,自控力差一點的就在紙上寫三遍,以免扯遠了,把說好的學習小目標變成刷朋友圈。

2、擼完手機,學會將信息根據自己的學習把小目標重新整合。不懂把信息聯繫起來的話,你最多是搬磚界的老司機。記住:信息幫你拓寬知識廣度,聯繫決定你的知識深度。


3、定期拿時間出來撩一下身邊的小夥伴,~交流有助於拓展你的眼界,補完你的知識體系。


發沒發現你越來越依賴手機和網路而越來越少的去讀書和看報?

發沒發現很多公號文章的一開頭出現了「本文共計xx字,大約需要xx分鐘閱讀」?

發沒發現你越來越沒有耐心看長文?相比於文字更喜歡看視頻?

發沒發現網路上遍地都是花樣翻新的標題黨?


我們這個時代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互聯網路的發達帶來了信息的爆炸式增長,信息過量代替了信息緊缺,信息高速流動代替了信息閉塞。

人們意識到了信息和時間的價值,繼而進行信息的大量學習和量販。

由於時間成本的加大,要用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必須將信息進行簡化。

以前一本書的內容,現在要縮成一篇文章。幾本書的內容,要提煉出綱要,擇出金句。

大量的知識信息就這樣被簡化,輸送到網路,進行傳播。

首先,被簡化處理過的信息勢必會刪減掉大量內容,知識容量的減小帶來質量的降低。一本書的信息的豐富度要遠高於它的縮減版。

其次,被簡化的信息一定是經過人為處理,對原信息進行篩選、加工、再製作,因此將帶上加工者的價值觀和理解。原本豐富多元具有多義性的文本變得單一。

最後,簡化信息無法建構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也是碎片化閱讀最致命的。一個知識體系的建立需要紮實的積累和系統的學習。簡化信息你看似了解,其實只觸到了皮毛,你不懂它為何如此又該怎樣。

看明白了嗎?碎片化閱讀是在閱讀經過大量人為刪減、加工的信息。儘管量大,但是少有實質性內容。

其實有點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你感覺你知道了不少,但是回頭想想好像並沒有什麼用。

你在看一個知乎明白了馬斯洛需求,但是回頭想起這個理論時「唉?那個叫馬什麼理論是幹嘛來著」

你可以在朋友面前展示你剛從公號上看到精闢言論,但當朋友追問你為什麼是這樣的,你只能非常尷尬又納悶地回答「它就是這樣啊,有什麼為什麼。」

汪曾祺逝世20周年紀念日,你看到人民日報的悼念微博簡介了汪曾祺的一生,你轉發說「汪老,想你。」而你此前並沒有聽過這個名字。

碎片化閱讀,不僅僅是單位信息質量的縮減,也是人們閱讀心態的變化。重視量,而輕視質。重視花朵,而非果實。


好了,就醬。bing~


其他精彩回答:

有哪些古詩詞是值得背下來的?- 知乎

有沒有渾身負能量的詩人或詩歌? - 知乎

有哪些好的名人傳記值得推薦? - 知乎

有哪些書適合每天睡前讀,有趣又能學到知識的? - 知乎

想看最新最全的電子書

想要最個性化的書籍推薦

還是想要一起嘮嘮文學

那就快來關注我們吧

戳這裡:掌閱書城


推薦閱讀:

多讀書是否可以提高記憶力?
細讀中國歷史,有哪些歷史書推薦?
買書挑出版社是一種怎樣的心態?
如何找到好書?有什麼技巧或建議?
你讀過的書中,有哪些讓你覺得驚艷的開頭?

TAG:閱讀 | 職業發展 | 知識管理 | 碎片時間 | 個性化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