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鋼琴演奏家最多可以記住多少首曲譜?
約瑟夫.霍夫曼
Josef Hofmann
(1876年1月20日-1957年2月16日)
18歲時,霍夫曼在安東.魯賓斯坦的指揮下舉行了他的回歸音樂會,演奏了他老師的《D小調鋼琴協奏曲》,這部作品終其一生都是霍夫曼的保留曲目。從此霍夫曼開始了他的音樂會生涯。他並不是那種毫無主見,只在一個有限的節目單裡面的湊合的人。他不停地工作,建立起了一個巨大的曲目庫。在俄國,霍夫曼極其受歡迎。1912年他在聖彼得堡演出的時候,連續舉行了21場門票告罄的音樂會,期間沒有重複一首曲目,一共演奏了255首不同的作品!!!他的記憶力絕對可靠,但更讓人吃驚的是他很少練琴。一部新作品一到他指下,就能呈現出出色的地方。事實上,他確實不需要樂譜。他可以在聽到一部作品後立即在鍵盤上複製出來,一個音符都不差!
也難怪魯賓斯坦稱他為「音樂世界前所未見的奇蹟」。羅西娜.萊文涅(Rosina Lhevinne,1880-1976,美籍俄國鋼琴家,著名教育家) 很喜歡講霍夫曼到第比利斯(喬治亞首都,Josef Lhevinne一戰前曾在此任教)旅行演出的故事,他們下午時經常聚在一起。有一次,約瑟夫.萊文涅(Josef Lhevinne,1874-1944,俄國鋼琴家、教育家)彈奏了一首霍夫曼沒聽過的曲子。萊文涅告訴他這是李斯特的《羅蕾萊》(Lorelei,長度大概6-7分鐘)。「請再彈一遍」霍夫曼說。然後大家共進晚餐,隨後一起陪伴霍夫曼去音樂廳。「他彈的太棒了,」羅西娜回憶說。「第一次安可的時候,他走出來向我們眨眨眼,然後就像我的約瑟夫(萊文涅)一樣彈奏起那首《羅蕾萊》。」
wiki關於霍夫曼的記憶能力和龐大的曲目庫:
Hofmann"s repertoire was mostly confined to music written before the
start of the 20th century. Much like Rubinstein"s seven historic
recitals of 1885, he gave 21 consecutive concerts in St. Petersburg without repeating a single piece, playing 255 different works from memory during that marathon cycle in 1912–1913.見上面255首曲子的故事,不過這裡面說的21場音樂會是1912-1913年間。
[32]
In the diary his wife kept during his 1909 Russian tour, she mentions his raising his eyebrows when he saw Brahms" Handel Variations
on a program—a piece he had not played or even looked at for two and a
half years. He played the work at the concert without hesitation.[32]
這個是他妻子的回憶,在1909年俄國巡演中有首勃拉姆斯的《海頓變奏》,霍夫曼有2年半的時間都沒有彈奏,甚至沒有看過,結果演出的時候沒有半點猶豫就彈下來了……
Although a poor sight reader, he was said to possess the ability of Franz Liszt and Camille Saint-Sa?ns to hear a composition once and play it back correctly without seeing the printed notes. Rosina Lhévinne recalled that Hofmann heard her husband Josef Lhévinne play Liszt"s Lorelei,
a piece Hofmann had never heard but went on to play it "just like my
Josef (Lhevinne)" for an encore at his concert later that day.[33]
見上面萊文涅的故事。
Maurice Aronson, who served as Leopold Godowsky"s assistant, recalled Hofmann learning Godowsky"s Fledermaus
transcription. Godowsky and Hofmann met in Berlin in 1900, becoming
friends until Godowsky"s death in 1938. Hofmann would visit Godowsky"s
studio and listen while Godowsky was composing Fledermaus. A week
later Hofmann visited Godowsky again and played the entire
transcription, and he had never seen the music. Godowsky, in fact, had
not yet written it down. Schonberg has added that Godowsky"s Fledermaus is one of the most resourceful and complicated stunts ever written for the piano.
這個故事是霍夫曼和另一位大鋼琴家戈多夫斯基的。他們成為朋友以後,霍夫曼經常跑到他工作室去玩,有一次就聽見戈多夫斯基正在創作《蝙蝠》(施特勞斯歌劇改編鋼琴獨奏——戈多夫斯基創作以改編高難度的鋼琴曲著稱),而當時也只是戈多夫斯基在鋼琴上摸索,甚至都沒有譜寫下來。結果一周後霍夫曼再次到訪,就彈奏了整首曲子……勛伯格(這裡的勛伯格應該是指著名樂評人哈羅德.勛伯格,而不是那位作曲家)特別指出《蝙蝠》是最難應付的鋼琴技術曲目之一。
。
我在讀音樂表演鋼琴系大二學生。鋼琴老師是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博士。背譜對專業學習來說只不過是學習一首曲子里必要的一部分 這就和吃水果之前得洗乾淨一樣。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練習 分析譜例 自然而然的結果。好吧現在回答你的問題。有一次我在公車的廣告上聽到了一句短短的旋律 還不是鋼琴 應該是黑管的。我抓心撓肺的想聽全部 但是廣告里很快就過去了。回學校後 我哼給教授聽(自己都不知道對不對) 教授想了一會 走到鋼琴前 流利地彈了很多類似的片段。。。。然後讓我想是哪首。我當時的表情⊙_⊙。。。。。。其實類似的例子很多 很多專業的演奏家並不只限於一門樂器。我和教授一起經過琴房的時候聽到有學生拉琴或者管樂 他默默來了一句 拉錯音了。。。。
我老師已經好幾年不表演了,但幾個月前有一次我問他鋼琴家能背多少譜,他說現在隨便彈5、6個小時沒有什麼問題。以前表演或者比賽的時候他說大概要會12個小時左右的音樂。
當然有的是憑藉肌肉記憶彈,不一定是完全背譜,可是我以前也在別的地方聽說過rubinstein是可以半夜三更被人叫醒彈任何一首協奏曲都沒問題的。
對於演奏家而言,背譜是職業需求,他的repertoire有多大會背的就有多少。不過我覺得這也挺不合理的,別的樂器都能看譜…
我一鋼琴表演專業大一學生,曲目有三四個小時這樣子。
像那種大鋼琴家一個演出季三四十場音樂會兩三套曲目的很常見,但是一套曲目演出十幾次的也很常見。鋼琴家最多能背多少譜的話,我們怎麼會知道人家最多能背多少譜。。。= =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又沒有專門的吉尼斯世界記錄。也沒看見過這方面的調查。
其實鋼琴家的曲目量都是歷年累計起來的。一般好好學過的曲子其實會刻在記憶深處。比如你十年前彈過的一首協奏曲,突然接到電話問你能不能三天後替補演出,三天內撿起來再背出來其實不是太難的。
Maria Joao Pires expecting to play another concerto:
http://youtu.be/rVO26URqC24
不是說一旦演奏過的曲子就永遠記住了。真實的情況是放兩周徹底不彈就忘了啊,尤其幾個樂章的大麴子。以後再演出是需要拿出來重新回憶的,雖然背演過的曲子很容易。
現在世界上大多演奏家一年只演1-2套獨奏曲目,且往往是一段時間內只彈一套。演奏機會多的人大多彈的是協奏曲。哪個演奏家一年能有3-4套獨奏曲目請告知我,我滾去膜拜。
所以更準確的說,同時腦中只能記住馬上要演奏的一套曲子。積累曲目多的演奏家只是拾舊曲子容易而已,而不是同時記得一清二楚。
當然,天才/特例是有的,但是我想題主問的是普遍情況。。。
怎能不提Helmut Walcha
雖然不是鋼琴家,是管風琴和羽管鍵琴演奏家,但是是盲人。把巴赫所有的鍵盤樂都背下來了。
Helmut Walcha
曲譜真的是要背的嗎?我感覺我是直接記住了旋律以及相關細節,然後讓它在腦子裡轉化成譜,好像沒有背的這個過程,倒是練琴的過程中不斷重複可能造成了重複記憶?我也不知道了......
肌肉記憶吧,有的旋律那麼快,本來就是靠肌肉記憶指法而不是大腦記譜子的。
格萊美爵士大師Kenny Garrett眼中的「中國真正的爵士鋼琴家」,他這樣評價過。
2010年考入曾培養出多名爵士大師的而享譽全球的古巴藝術大學,研習拉丁爵士樂,並受教於國際知名的拉丁爵士鋼琴大師、八次格萊美音樂獎、有著古巴爵士音樂領袖的國寶級人物Chucho valdes的指導。
深受他的鋼琴老師古巴爵士鋼琴新浪潮的Roberto Fonseca的影響,讓羅寧的成為拉丁爵士樂在中國的首席代表,成為拉丁音樂與中國音樂藝術的交流使者。
與其他鋼琴家不同的是,羅寧不但演奏其他音樂家的經典大作,如《perfidia》、《mambo influenciado》、《caridad amaro》、《someday my prince will》、《mo better blues》等經典爵士大作,還同時還致力於爵士樂的創作,先後創作了如《喀什喀爾》、《ELENA》、《未知的旅行》、《哈瓦那》、《七月之戀》、《卡拉庫里湖的晨光》、《玩具熊》、《雨中的丹頌》等爵士樂曲。
非常多。。。就算忘了給我一星期不管多長都撿起來了。。。
推薦閱讀:
※有哪些有趣的古典音樂的段子?
※在十八十九世紀的歐洲,一張古典音樂會門票大概多少錢?普通人負擔得起嗎?
※如何評價 Yngwie Malmsteen 的音樂?
※什麼是融合音樂?判定融合音樂的標準有哪些?
※交響曲中特殊打擊樂器(全曲中只響幾下)的演奏者不會感到很空虛寂寞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