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看來,愛情是否為一種嚴重的我執或顛倒妄想?能否使用佛教觀念描述愛情現象,較好解決愛情本質難題?

第一問只為拋磚引玉,期望善知識集中討論第二問,回應越具體越好,儘可能不要籠統,最好能具體到某一分支(比如小乘,藏傳,唯識,禪宗等)可能對愛情的看法。


謝大德邀請。

第一問正確。

第二問,愛情是欲,是(愛別離)苦,是我執,是顛倒夢想,是生滅變異。
除本質為外道的藏密強調愛欲,一切大乘小乘宗派都強調離欲。雖然也強調恆順眾生,普度眾生,廣結善緣,同事利行,但目的都是大家共同信佛、見佛、成佛,而非愛欲本身。愛欲越重,越難解脫,越難成佛。

解決愛情的問題,必須認清愛情的本質,與眾生廣結善緣的同時,不過分攀援。

繼而精進修行:通過 無相念佛 提升動中定力,爭取能夠斷我見,斷我執,乃至更高次第。

南無佛法僧


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

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濕、胎,隨力強弱,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

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啖,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盜貪為本。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唯殺、盜、淫,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

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

——《楞嚴經》


楞嚴經-----
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內。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是故眾生,心憶珍羞,口中水出。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貪求財寶,心發愛涎,舉體光潤。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阿難。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濕不升,自然從墜。此名內分。

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因諸渴仰,發明虛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持咒印,顧盻雄毅。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事善知識,自輕身命。

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沈,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愛情的最高境界是自私】

所謂愛情,愛什麼呢?愛自己而已。愛自己什麼呢?愛自己的感覺。什麼感覺呢?對方給你帶來的感覺。當對方給你帶來相似的幸福之感時,你就會為之癲狂;當對方給你帶來的感覺變了時,幸福就不在了,就會分手,會離婚,不是嗎?


假定你愛的是對方這個人,是人本身而不是你自己的感覺,那麼不管過去多久,人還是那個人,可你為什麼會抱怨他、嫌棄他呢?一句話,自私的感覺不復存在,還要將責任推給對方,說對方變了。當然,也有終其一生相守如初的,但那也只是對方給你的感覺保持久而已。所以,愛情是自私的、為己的;慈悲是無私的、是為人的:兩者方向相反。


愛情本身沒有錯,站在三界五行中更沒有錯。三界是有陰必有陽、有陽必有陰,孤陰不長、孤陽不生,陰陽交媾萬物生焉,這表明愛情是符合太陽系內的規律的。像儒家所說「食色,性也」,一般人根本沒辦法避免,所以孔子是主張人結婚的。他對愛情的觀點是「發乎情,止乎禮」,是一種中庸的態度;對家庭、對夫妻,他更強調恩義,感情是退而其次的,因為情是一個浮泛的東西,恩義才能長久。

其實,佛教也有一些經典(多為小乘)是歌頌愛情的,還有教人如何做夫妻的,比如佛教用四個字───同心異形來形容夫妻的融洽,的確很經典。但佛教不是站在三界之內,而是從無窮的時空來看問題,所以佛又說了「三界往返愛為基」「十方世界,有女人處,即有地獄」等大量排斥愛情的經文,愛情成了顛倒的、無意義的,甚至是魔王手中拉人輪迴的最有力的武器。

既然佛教有時讚頌愛情,有時又反對愛情,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做呢?

對於聖道門的修行人來說,這個問題如果不搞清楚,會有很嚴重的後果。經中說,一個人一生中即使只有一次性接觸,他來世連做大梵天人的資格都沒有,就別提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了,更不要說出六道了。


而對於專修凈土的念佛人來說,我覺得還是那句話,「不用辦,佛來辦」。因為凈土法門是特殊的法門,不需要我們換一種根機來修習,當然能換更好。

只是大部分人實在根機不堪,阿彌陀佛又號「無礙光如來」,凡夫只要自己的願生心不被自己的女朋友或男朋友、丈夫或妻子所牽絆,能專復專地念佛,在往生西方這件事上是沒有障礙的

清心寡欲不能讓我們往生,愛情也不能障礙我們往生,只要這個愛沒有取代念佛第一、往生第一的位置。佛法不離生活,生活不離佛法,也就只有這個法門了。

最後送給大家一段話:

當你抱著心愛的人時,不要忘了,阿彌陀佛也同時在擁抱著你們;

當你感到幸福時,不要忘了,還有比這更幸福的地方;

當你說「愛你一萬年」時,應該知道一萬年的許諾,只有在西方凈土可以實現

當你們發願要生生世世在一起時,不要忘了,阿彌陀佛為你們準備了最美的伊甸園;

當你受到愛情的折磨時,應該知道彌陀的愛才是最偉大無私的愛;

當你看破了愛情時,應該知道那是彌陀的智慧之光照破了內心的痴暗。


謝邀。

佛法就是佛法,只一沒二,此乃「不二法門」。宗派只是後世人去把佛法分支。

佛法來自印度傳入中國,經文是以「梵文、巴利文」記載。佛法從來無提過「愛情」二字,這二字是中國字。

愛情細緻描述只一個「貪」字。
愛情籠統描述只一個「執」字。
執是「幻影」。
幻影是「相」。
相是「感覺」。
感覺是「心」。
佛法「說心不說相」。
佛法教人「破執離相」。

什麼是我喜歡、我愛? 只需要問心,佛法就叫人問心。

愛情是凡夫的遊戲,一個遊戲好不好玩,要問心。

如果對手機遊戲贏輸都耿耿於懷,其實沒有條件去參與這個凡夫遊戲。bye。

P.S 佛法會研究以下圖片這些東西嗎?愛情的本質,跟玩手機遊戲,完全無分別,(開心消消樂),如夢幻泡影。

( ^ o ^ )

《情緣、婚姻是上天註定嗎?》

Handsome :無論閣下是否已有家庭,衷心祝願這長篇大論的文章,能帶來啟發,令天下間痴男怨女,有情人終成眷屬,幸福快樂......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7771028/answer/107600856

【佛法所指的「著相」究竟是什麼?】

Handsome:法國名牌「hermes愛瑪仕」,一個手袋可以為賣200,000元......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6845773/answer/103199162?f3fb8ead20=45a04ebbf5a195c35ee2f0b58754591b


愛情是欲界的貪煩惱。不是我執,我執是我見或者無明煩惱,對象是自他的五蘊。愛情的對象當然是別人。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 …

學佛,但遠談不上通曉教義,就談些自己的一些相關理解和所知吧,或可供參考,希望有所幫助。
首先,關於第一問,我想回答是肯定的。而其相關解釋則一併算是放到關於第二問的相關論述中了,詳如下。

先附圖一張,內容主要是別人所說的相關的:

(QQ空間.)
……

然後,我以為,【愛情】之所謂「愛」,起碼有一部分、乃至絕大多數情況下,指的都是我所謂的【喜歡】,而不是我所謂的【愛】。
在對以下兩個鏈接里的問題的回答中,我都談到相關的內容,其中,按個人所理解,我區分了一下所謂【喜歡】和【愛】,也點出了【喜歡】的矛盾性以及其與【愛】的相似性。
分手後怎麼放下 ?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人真的誰也不愛,只是愛自己嗎?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個人以為
——
(1)喜歡一個人或者一樣東西,沒放下的是自己(對那個人或那個東西的喜歡),而不是沒放下那個人或那個東西。
(2)喜歡意味著想親近,從而意味著既有自己想主動親近對方,也有想對方願意自己去親近、乃至對方願意主動親近自己——對於前者,一般其實沒什麼會因其而覺得想要放下的,關鍵更多時候是在於當後者不被滿足的時候才可能會產生了想要放下的念頭,這是有了所謂【求而不得】的苦惱,以及想要脫離這樣的苦惱的意願,而【想要放下】指的是想要採取的離苦的手段是不要【求】,而不是趨於去【得到】。
(3)喜歡一個人或說想要與一個人相親近——是矛盾的——要得到一個人的主動願意親近,需要為著對方好,而想要得到對方的親近卻是為了自己好。而其實如果你更多地懂得了愛,或說,更多地為著對方好,為著自己的也就少,沒放下的【自己對…的喜歡】或說自己的【求】也就少了,難受也就少了。
(4)徹底放下自己心中的【求】,是一件很精細的事情,那很可能涉及到自己心底深處的一些慾望、不少乃至很多心中糾纏的心思,尤其是對於在愛情中的【求】,想來並不是會太簡單的。
……

……
不知道題主所說的【愛情本質難題】是指什麼?
如果是指【愛情的本質是什麼,或說,愛情是什麼】的問題,那以上就提了一些個人見解。
如果是指【愛情在其本質上而導致的某些難題,該如何解決】的問題,那或許還得明示一下那些所謂難題是什麼了。
個人以為,在佛法的角度來看,愛情就其本質上而言,如其中的【喜歡】就有如上所述的矛盾性,而其歸根究底是因為其其中的【為己】里有的【我執】。——所以,依此而論,則,了解佛法、修行佛法 就是對治【我執】從而對治愛情的本質難題的最好方法

(而,關於前面提到的「而其實如果你更多地懂得了愛,或說,更多地為著對方好,為著自己的也就少,沒放下的【自己對…的喜歡】或說自己的【求】也就少了,難受也就少了。」——
——一心趨於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做為對方好之事,或說【愛】(而不是喜歡)在我的理解中,這其實是一種 【布施】 了。

……
當戒邪見妄想,誠敬為本,
知、記 :生死輪迴苦深 及其餘 種種煩惱,如實對治,

老實信願念佛為主隨順各自機宜而輔以
了解並修行 其餘善法(如:
四無量心-
六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
四聖諦-
……等等),
並願 所作功德,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同皆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以求 出離生死輪迴之苦、上成佛道、下度群萌,
利於諸眾生可 成種種正善願行、得諸喜樂及諸喜樂因、離諸苦及諸苦因。
……


希望有所幫助。
……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 …


脫離世間愛情,佛就是無源之水。把愛情當成我執的是在敗壞佛之根基,愛情讓個人與人類成為一體,佛原本是渡眾生的「劫」,某些自私自利的人以為佛會渡你去「西方」,那就願佛祖早點送你們去「西方極樂世界」。


在湯顯祖和曹雪芹之類的人眼裡,道極只能成聖,情極反而能成佛。——木心


呵呵噠。

真是醉了。

又要面臨考試了嗎?

作弊通關的人無疑都是聰明人。

願智慧長明。祝君好運。


有緣無需求,無緣莫強求,
緣來何須懼,緣去勿挽留。
名大攬邪風,錢多惹惡魔,
情重招怨恨,愛逝傷白頭!
萬般帶不去,何必苦追求?
隨緣心住定,自在逍遙遊!


是。心如浮萍,隨波逐流


如果連你自己都是夢幻空花,又談何愛人。


世界本是唯心,唯心即是妄想


這是個小問題
俺覺得各位還是先想想為何學佛吧
如果是想成什麼正果
建議再看地藏經(凡夫看了也沒用,學佛不是靠智商和悟性,而是看心胸)
學佛的戒律是為約束對這些執著的人
但並不是說戒律在所有情況下都要遵守
人生在世
一時一刻
一生一世
能渡一人一事
就算不錯了
七情六慾
如何不是渡人


佛教認為愛情被人類自己阻礙了。
人類本應是相愛的,可是人類的祖先卻羞恥自己的身體。自己為自己設置了障礙,阻止人類相愛。人類的愛情從此由人人相愛變為了只能愛丈夫或妻子。
只要去除這個障礙,人類就能回到相愛的狀況下。如何去除呢?那就是「清凈法眼」。當你覺悟到一切都是潔凈的,就會發現這裡就是極樂世界。正如六祖慧能所說:何期自性,本自潔凈;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而出家的意思就是指拋棄婚姻制度。

最後,上一張歡喜佛

知乎專欄 我的專欄 《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佛學 | 佛教分支 | 愛情哲學 | 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