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在做事時克服完美主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困惑,就是做一件事時往往做了一半,突然覺得某個部分不夠完美,於是全部推翻重做,這樣做雖然走後可以得到一個比較滿意的結果,但往往浪費了完全與收穫不對等的時間,請問我該如何克服這種總想把事情做得完美的心理?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之來處」。


很理解題主的心情。我之前有也有類似的經歷和感受。

完美主義就是一個雙刃劍,過分追求完美會讓自己一方面對自己很嚴苛,一方面導致拖延。在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追求完美,是一種負責和敬業;但是如果不顧一切追求完美就是偏執了,有時候就會壞事,有時會讓自己變得反反覆復,心情焦慮,這就是強迫症了。

克服這種問題的關鍵在於立刻行動,同時不要對結果太過苛求,自己儘力就好。

最近寫了一篇關於完美主義者的文章,與大家分享。

——————————————分割線——————————————————————

為什麼人們不喜歡跟完美主義者合作?
2016-05-26

文/溫雅

「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當一個人這樣說自己的時候,他的語氣里一般都會帶有很強的優越感。這句話的信息,一方面告訴別人,他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所以他成為了今天的自己;另一方面提醒別人,在滿足他的要求時,要拿出高水準的東西,接受他挑剔的檢驗。

如果這個人就是你本人,那麼,你的完美主義不會輕易放過你,你總是為無法達到「完美」的結果而陷入沮喪和懊惱;如果這個人是你的朋友,他會總愛挑你的毛病,教訓你應該怎樣怎樣,讓你懷疑自己是個「笨蛋」;如果這個人是你的合作夥伴,你要準備好隨時配合對方修改你們的工作方案;如果這個人是你的直屬上司,那你的日子就不太好過了,每天你的心都要被無數細節的苛求碾壓成粉末。

1.努力洗刷「失敗」的恥辱感,證明自己是優秀的

完美主義者對一切追求完美,注重細節,對人對己都有嚴格的要求。不少完美主義者,從小生活在要求嚴格的家庭,父母對自己寄予很高的期望,自己也能通過努力,取得不錯的成績,隨之是父母更高的期望。完美主義者會把這樣的心理期待複製到自己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一旦達不到期望的狀態,他們就容易將「不完美」和「失敗」等同起來,心理上產生挫敗感,然後會付出更多的努力洗刷「失敗」的恥辱感,從而證明自己是優秀的,整個人活得特別累。


我的整個學生時代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尤其在我的中學時代,我不能容忍自己有一門功課達不到優秀。我在各科功課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我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報,但就是在體育這門課上,無論我如何努力,都與優秀無緣。

中學時的我個頭矮小,體質一般,體育成績總是在及格邊緣。我獨自去操場練習投擲鉛球、跳遠、翻雙杠,練了很多次,進步很小,最後體育考試的成績只比及格線高出一點點。儘管體育課當時並不計入總成績,但是它從此成了我的陰影,導致我害怕上體育課,總覺得各種競技項目都會讓我出醜,無比自卑。

工作後,我發現有些同事有非常耀眼的學歷,有些同事有出類拔萃的業務能力,有些同事有專業水準的業餘愛好,有些同事有神通廣大的人脈……但這些優點很難全部集中在一個人身上,而有一些方面是你如何努力都難和別人比肩的,就像我那該死的體育成績。意識到這一點,我才逐漸放下對於完美的執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在這個基礎上,逐漸地改善、提高,用一頓美餐、一個懶覺、一件新衣服來獎勵自己的小小進步,逐漸擺脫了不完美給自己帶來的無力感。


2.毫無瑕疵的人不能打交道,因其沒有真性情

其實,世界上從來不存在「完美」的標準。誠然,追求完美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是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對於事情的結果,對於你所相處的人,則不要苛求完美,否則就像水中撈月一樣讓你失望。

在這一點上,古人看得很通透:「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如果在你面前真的出現一個十全十美、無可挑剔的人,你反而不相信那是真實的人了,因為這樣的人更像神一般的存在,一點都不接地氣。

在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心目中,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可交的,他說:「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這句話的意思是,一點瑕疵都沒有的人是不能打交道的,因為他是沒有真性情的。

經典電視劇86版《西遊記》播出後,豬八戒成了繼孫悟空之外最受觀眾喜歡的角色。豬八戒又丑又懶,有時還有壞心眼,為什麼會有人喜歡他?因為他很真實,他是原著中最接近人的角色,他有很多人性的弱點:貪婪、懶惰、好色、愛說大話,一遇到困難就嚷嚷著分行李、散夥;他也有一些人性的閃光點:風趣幽默,有時還表現得比較耿直、仗義。

想想你的朋友或者愛人,是不是都因為有一些小毛病而顯得更可愛呢?這些缺點的存在讓你們互補,從而達成一種微妙的平衡,讓你在處理友情或者親密關係的時候才能學會包容。而若他們沒有一絲缺點,完美得如同一座座聖潔的雪山,讓你敬畏到不敢接近,讓你很難用一種平等的心態維繫彼此的關係,而平等正是友誼乃至婚戀的基石,沒有平等的心態,就無法真正參與彼此的生活和成長,你們的關係也會名存實亡。


3.無限度追求完美會誤事,增加做事的成本

與完美主義者合作很痛苦,無異於一種折磨,無論他是你的老闆、同事,還是你的合作夥伴。

一個完美主義者,一定是苛刻的、挑剔的。他對自己如此,對別人很難有例外。想想你那些信奉「完美主義」老闆吧,是不是因為一個無關大礙的細節上的瑕疵,都要勃然大怒,把你罵得狗血噴頭?為了達到完美的效果,哪怕約定的deadline迫在眉睫,也要將deadline一改再改,不惜付出失信於人的代價?無論手下的人如何改進工作,到他那裡總是差一層意思?

最後實在不能再拖延了,這樣的老闆才對團隊的作品勉強點頭:「就這麼著吧。」語氣中還流露著不滿,整個團隊的勞動得不到老闆的肯定,每個隊員都為自己達不到老闆的要求而懷疑自己無能。

信奉完美主義的同事和合作夥伴雖然不見得對你耳提面命,但你們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他為了達到完美而糾結於細節,你就不得不陪著一起加班。若不是到了非加班不可的地步,不顧及別人的時間安排,影響別人正常的休息時間,說得嚴重一點,是自私的表現。這樣的人,不會成為受人歡迎的合作對象。

而無限度地追求完美,必定會在一定程度上耽誤工作,增加工作成本,甚至給團隊造成很大損失。

我之前在一家日報社工作的時候,每天的工作節奏都像打仗一樣,每個版面都有固定的簽版時間,人與人的工作環環相扣,如果這個環節晚了,就會影響下一個環節,最後影響整個簽版時間,進而影響報紙的印刷、出版時間。不能按時印刷,就意味著不能準時將報紙推送給讀者。而日報的生命只有一天,領導告誡我們不能過於執著地追求完美,每篇報道都是有遺憾的作品。如果不能按時出版、發送,再完美的報紙都沒人買、沒人看,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整個團隊的勞動都白費,所以,新聞界信奉一個普遍的規則——「一快遮百丑」。


4.接納全部的自己,追求可能的卓越

完美主義者的做事習慣一般和強迫症、拖延症有關。他們在處理事情時,對自己的選擇不確定,總是懷疑自己做得不夠好,然後重新來過。然而,重複的結果未必會使他們滿意,從而陷入否定再否定的惡性循環。在這個過程中,就浪費了不少無謂的時間成本。

當完美主義者看到別人的一些瑕疵,會感到遺憾、憤怒、厭惡,甚至憎恨。這在心理學上就是一種「投射」效應。這說明他在別人身上看到了與自己類似的缺點或者是被自己壓抑的品質,因為要求完美,所以不能接納這些缺點,就把這些不接納投射在別人身上。

網易公開課幸福講堂講師、哈佛教授TalBen Shahar曾說過:「完美主義其實是一種對失敗的失能性恐懼。」據他解釋:「所謂『失能』是因為害怕失敗而徘徊不前的畏懼,尤其是在他在意的事情上,會保持某種執著的態度。

Shahar認為,完美主義者有較強的自衛性,害怕他人將自己視為失敗者,他們渴望以走最快的捷徑到達成功,世界對他們來說,總是非黑即白。

這位教授建議人們將自己「追求苛刻的完美」變成「追求可能的卓越」 。苛刻的完美要麼遙不可及,要麼虛無縹緲,不如把自己的目標變成一個個階段性的、可操作性的小目標,從完成小目標的過程中,積累信心和成就感,肯定自己的進步,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彌補自己的不足,既對事情的結果有要求,又能享受做事的過程。

更重要的是,要接納全部的自己,用平和的心態改善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讓自己每天都有或多或少的長進。經過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留下了很多讓你或欣慰或感慨的回憶,這比你想要的「完美的自己」更能打動你的心、豐富你的生命。

來源:十里堡打卡(ID:shilipudaka),本文已獲授權發布,如需轉載,請與@十里堡打卡 取得聯繫。


請你記住,一定不要把完美主義當作優點。
完美主義者其實內心是害怕和恐懼的,特別擔心別人的否認帶來認知上的錯覺,所以拚命去不厭其煩的做到極致以達到被別人認可的目的。
這樣長期下去的後果是,你會對自己要求越來越苛刻,但實際上你的精力達不到所企及的高度,而有一天覺得撐不住的時候,會變成懶散的拖延和抑鬱情緒。
改變的方法是需要循序漸進的。
1 首先認識到完美主義是缺點,認識到人無完人的道理,儘力說服自己
2 去豆瓣的完美主義的小組多學習學習
3 給工作或學習的各類事物做好分類,做好輕重緩急的準備,緊急而重要的事可像以前一樣,不重要的事情,請務必務必做的有瑕疵,看看有什麼後果?什麼惡性後果也沒有?那你就更強化了消除完美主義的意念。
4 如果你有伴發性的強迫症,請多聽聽心理FM之類的輕鬆句子,會舒緩你的焦慮情緒。
5 多運動,少玩電腦。


2015.10更
時隔一年,再來看答案,自覺拖延的無處不在。光靠一個答案帶來的衝擊和感悟是遠遠不夠得。針對完美主義和拖延我有了新的進益,原答案也有些地方說理不甚清晰,最近正在實踐遊戲化理念和自然解決法。敬請期待反饋~

2014.10更
去年自己寫給自己的一些話,現在看著真的很不夠水準,竟也有知友贊同感謝。謝謝你們,過段時間我定會來完善答案。


題主的問題我全都遇到過,我和你一樣,不算是很嚴重的完美主義。剛好今天看完n多知友回答中的TED《完美主義》。但是在答案里直譯講座的內容略不負責。演講者也是曾經有次問題的人,只不過概括能力比我們好,就有了那個廣為流傳的講座。所以若你看了這個回答覺得有點用,希望能進一步,形成自己的想法。歡迎評論。

1.最重要的,擺清自我認知。
我一直跟自己這麼講:「我不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更不是一個極端的完美主義者,但我長期具有完美主義傾向。」那些成天嚷嚷著"我有完美主義啊"的人究竟是職來職往看多了還是想不經意抖點優越感呢?拜託你真的是個完美主義者嗎?不要給完美主義貼上追求卓越的標籤好嗎?
完美主義者和追求卓越者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模式,但行為體現很可能是一樣的。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後者時刻享受行動的過程,前者不斷面對下一步行動的壓力。完美主義者的初衷往往是好的,追求一個最快達到目的地的途徑,但是也往往違背了一個現實,就是人的本性包含著犯錯。完美主義者們在實踐的過程中,很難包容錯誤,不論這個錯誤是有心無心,是來自自己還是他人。他們達到目的的當下會覺得成就感升高彷彿「之前的一切都值了」,但這種暫時的快感實際上是一種壓力釋放,不像追求卓越者將途中的彎路、錯誤、失誤看做一種有價值的經歷,從而獲得一種長久的滿足感。你是否能正確分辨自己內心想要成為哪種人?

2.在邏輯上成功的取反不是失敗,很多時候可以是部分成功。
但是遇到實際的得失這種理智很難保持的。很多時候完美主義者都把持資源利用最大化的原則,要麼干到最好,要麼不幹。舉個例子,曾在暑假被老師交代一個做學校內刊的任務,為此我決定學CorelDRAW,但下了軟體發現一時不好上手就拖延了,一直拖到開學再沒敢跟老師聯繫,至今也沒學會CDR......後來我發現用自己擅長得ppt其實可以實現一切圖文編輯,就明白當時不必那麼糾結......另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是有一學期的2門水課我瞧不上眼,花了整整兩天申請免聽,結果兩門課都只拿了80分。靠我是免聽好不好!期末成績至少90好不好?!憑什麼算我平時成績加權?!但是你懂的。廢話這麼多就是想說,事情是人乾的,規矩也是人定的,沒必要給自己太多「必須怎麼怎麼樣「 「要麼最好要麼不幹」——過一兩年,不用太久,你就會發現真得沒必要。所以,接受自己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事實,並對失敗有自己的定義。但我還不能像擁抱他人的失敗那樣去擁抱自己。我已經開始從曾經的失敗中總結,並開始一種的自我學習。當然對於完美主義者來說,仍然不適合一日三省,尤其對於小事情,做不好就算了真的。

3.如果你在一開始就極力避免失敗,好像失敗是中途停靠站點的扒車高手。
我覺得一個人怕輸會有很多原因。比如我是因為高考失利。但是除了我們為自己添加「人生污點」啦「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啦之類的觀念之外,難道這個環境就一點責任也沒有么?我不敢說「形象標杆」在中國社會的主旋律中佔有幾分色彩,但是類似又紅又專,內褲外穿這種大牛格調,肯定是少不了的。成年人世界少不了,同齡人世界也少不了。我不清楚別人怎樣,反正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也不會怎麼關注別人,至少我確實被這種外界評價困擾了很久,但我內心其實不認為自己就此成了loser。因為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我也不會放棄進步。生活的常態既然可以是「防止」什麼發生,為什麼不能是「期待」什麼發生。

最後,我不認為完美主義者可悲或可憐,他們只是確確實實有一些麻煩的人,恰好他們有A這個問題,不是B/C/D,僅此而已。所以對別人的說法,好壞都先攬下來,保留意見,別動不動就受到刺激就去拜訪積極心理學什麼的。
我們不需要印證什麼,不然跟有病亂百度有什麼區別呢?
反正無非兩個結果:
「呼,我沒事~」
「靠這麼嚴重嚇死我了!」
結果你還是完美主義。


拖延症從根本上說是一個複雜的心理問題,成因有很多,歸納一下基本上有以下幾點:
(1)對成功的自信不足;
(2)討厭被指派任務;
(3)注意力分散和容易衝動;
(4)目標和酬勞太過遙遠。

如果一個人擁有完美主義,那麼內心肯定恐懼失敗,而且非常追求完美。當完美主義成為一個問題的時候,拖延也會隨之成為相應的問題。完美主義者有一個觀點:要麼全部,要麼沒有,總想著一次性解決所有的問題。

解決方案:
注重腳下,一旦事情啟動了之後就需要持續跟進,在一段時間內只需要專註於某個特定的步驟,不需要分心在其餘的事情上。在取得一定的成績之後,無論這個成績多麼的渺小,都需要及時的給自己鼓勵。以免讓人產生一種得到回報需要很長的等待的這種感覺。如果能夠在每一個環節都放下對完美的執著,長遠來看一定會完成更多的事情,而且萬事無需完美,做到既可。做事情遇到的困難只不過是一個需要去解決的問題,它不是做事者的個人價值或者能力的反映,只是一件事情而已。此時需要做的就是建立自己的安全感。好比一張安全網,失敗和過錯都不能夠阻止你,因為你不回讓它們帶走你的自我價值感和採取行動的動力。

放棄「我必須要做到十全十美」的消極想法,用「我是一個凡人」的觀點來代替。越是想完美,越是自責,著手開始一個項目時就會覺得非常困難,因為你知道它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此時,在項目的開始階段,一定要快,而且不需要太完美。


試試checklist方法。
當你列出了長長一串代辦事項時,相信你的完美主義病就從你身上滾蛋了!!!
而且每完成一個代辦事項在checklist上打鉤時,你最多只會保證這件事情已經合格的完成了,而不會太關心它到底完成的有多好。


當然,checklist方法不適用於確實需要完美主義的工作,比如藝術家和設計師,還有也不適用於當你的上司是個神經病的完美主義傻逼的時候。


無計劃的盲目完美主義屬於拖延症。


更新:
玩玩《東方永夜抄》吧。
過關不能的話就直接搜對白。
看看幽幽子的態度還有那個角色本身是怎樣的一個角色,
覺得信息不足就繼續入坑…

或許你會理解一種類似於「道法自然」的哲學道理的「完美」吧?…
====
克服?
發酵之力是神之力
想像一下這世界是一壇酒吧
如果該腐壞的不會腐壞會怎樣呢?
即便是醜陋的屍體也可以到處行走了。
所以腐壞的現象不可恐懼
而是要敬畏,尊重,和順應。

該腐壞的會腐壞了,你才能發現,
什麼更完美
什麼更不該腐壞。

多花時間吧,想要成就什麼。
這是必要的代價。
而回報也必定是豐厚…
不…
是會令你滿意的完美的澄澈清冽吧。
大概…
所以我說,「要花時間」,

不能心急。……

不然不完美哦~

而花夠了總會找到那麼一個完美的狀態的,
令你滿意的。

慢慢來,追求卓越,成功自會找你。
你不用去太在意審視成功與否時得到的結果的。
成就完美的,不只是運氣。
更多時候還有準備和計劃,多重的plan,多方面應對的策略,對所有可能發生的可能性的全面的考慮。


先完成,再完美


不需要克服,錯的不是完美主義,是懦弱和焦慮,發現危險沒有錯,錯的是過於害怕危險由此嚇得不敢不能去跟它對抗。即使自己有解決10個這種危險的能力。其實完美主義這個詞很曖昧,你所說的完美主義需要克服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正確的,因為伴隨著恐懼和焦慮的完美主義叫完美主義,而沒有恐懼和焦慮的完美主義叫最優主義,能力是10 最優主義發現危險,得出結論危險是1 解決掉,完美主義發現危險,因為過於恐懼和焦慮,影響判斷力,認為危險是11。直接嚇癱了,而普通人根本發現不了危險,也發現不了機會


你的問題並不足夠具體,所以大家的分析和建議也都只能泛泛而談。如果能更詳細地說明你的狀況,應該會得到更有針對性也更有效的答案。
———————————————————————————————————————————
我的完美主義傾向起碼和你一樣嚴重。

這種完美主義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拖延症。
但是我的拖延症並不針對所有事情,只是在自己特別想要做好的事情嚴重發作。反而是一些自己並不十分看中的事情往往輕鬆拿下。

一個現實性的後果是,我失去了許多機會。浪費時間本身並不可怕,或者說,時間本身並沒有浪不浪費一說,可怕的是在這段時間裡,有對我可能更重要的事情發生了。但是因為我沒有解決手頭的任務,便無法得到(甚至都發現不了)這個機會。

另一個後果是,內心嚴重的焦慮和自我懷疑。這種問題的嚴重性我覺得更勝於前者,而且會一點一點瓦解掉自己的自信,而且越想做好的事情越難以做好(這是因為我並不總是有足夠多的時間來完成「完美主義計劃」,當事情很重要而且很緊急時,可能會遭遇失敗,這種失敗對自信的傷害可想而知),從而成為了惡性循環。

克服這種完美主義的方式,綜合自己周遭的經驗和知識,重要的有這麼兩點。
1 養成相對規律的生活習慣,保持輕鬆的心態。我曾經問過自己的老師,怎麼克服焦慮情緒。他的答案很簡單,「每天工作八小時」。相對地,熬夜、白天睡覺、飲食不規律都會造成我們情緒的波動。

2 提前開始任務,不要趕deadline,甚至拖過deadline。不得不說,有時候,我們說自己因為完美主義而反覆修改,其實是我們確實做得很差。所以,必須要強迫自己早早著手,花時間和不花時間的區別我們都知道,彎路總是要走的,早走彎路比遲走彎路造成的壓力會小很多。

觀察身邊的一些朋友,我覺得完美主義和性格本身有很大關係,每個人都有性格上弱點,有些人可能脾氣暴躁,有些人不善交際,有些人獨立性差,甚至過分花心可能也算一種。那就把完美主義當作自己一生要克服的性格弱點吧。

其實並沒有說到什麼之前的答案沒有提及的東西,僅作共勉。


答主是完美主義晚期,也曾經浪費過很多時間來推翻重新做一件事。
在我看來,大多數人心裡並沒有一個完美的模子來進行無限逼近,而只是靠著自己的直覺來進行感知「是否完美」。其次,很多人對完美的標準會隨著心情和時間上下浮動。

簡言之,完美主義的主觀性以及不確定性會讓你不自覺地浪費時間來追求不存在固定標準的完美。

那該怎麼辦呢?
追求工作的速度的話,就把完美先死死框在一個模子里。凡事在做之前,在腦子裡先將每個步驟的每個細節都仔細地想一遍。如果你認為這樣的做法是完美的,那麼就按著腦子裡的想法一步步去做好了。


這裡舉個很簡單的栗子:比如你想用紙和刻刀來製作一朵玫瑰花對你暗戀的女生示愛。
請迅速在腦子裡將所有的步驟列出來,並設計固定的「完美」預期效果。
1 玫瑰花會分為花瓣(紅紙)和花莖(綠紙)
2 花瓣的粗略形狀以及花瓣片數,線條該怎麼勾勒。(倘若不怎麼會畫,在網上找素材應在這一步完成)
3 花莖帶葉子好看還是不帶葉子好看,花莖的粗細程度與葉子大小程度該怎麼和花瓣相匹配。
4 花莖與花瓣應該是內刻還是外刻,花紋在刻畫時應該留多寬才不至於刻破紙。(用以往經驗大致推算)
5 花莖與花瓣該怎麼上膠水,花瓣部分應旋轉多少角度才能讓兩者之間的聯合處看起來自然些。
6 如果這個方案你不喜歡,或者認為不夠完美,請不要開始動手做,不要開始動手做,不要開始動手做,請換另一個方案來思考。

心血來潮的我真的就刻了一朵玫瑰花。其實仔細看看邊界的線條還不是很完美,但殘缺在藝術里本身就是完美的。

後文:
在做一件陌生或者複雜的事情的時候,做事情花的時間總會比考慮事情的時間要多。題主熟練掌握這個方法之後,還會融合其他感官的想像,這樣有助於提高做事情的效率。

當這樣的做法壞處是會讓我們的靈感跑掉,可能你太專註於將腦子裡的過程做好,而忽略了作品本身的完美與否。說到底其實也就是將完美主義者的重點從結果放到了過程中來。

想根治完美主義,就請擁抱完美的不確定性吧。


前面的答案已經很好了,我只補充兩點。

1. 經驗很重要。 2. 知道什麼樣的情況可以被允許 比 知道怎樣是最好的 在 希望有效率地做成一件事 的情況下重要的多。

注釋:
1. 第二點中我的措辭為「情況」,而不是「錯誤」。
2. 第二點中「情況可以被允許」的標準隨事件的不同而變化。
3.第二點的實現基於第一點。
4. 經驗的得來可以由自己探索,也可以總結歸納前人的經驗。

PS: 我一直認為對於心理問題,從改變規律上著手是很困難的,相對容易一點的是改變認識。 比如有人看見未知的物體覺得害怕,你讓他看見時不害怕是不太可能的,只有讓他不認為那是「未知物體」,才能調的回來。 完美主義也是一樣,只有認為某些不是最好的情況對於整體來說也是「完美」的,事情才能有所轉機。

如果不同意我PS里的內容就純當看個逗比吧。 所有內容不保證準確有用。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留著力氣給下次一次機會吧。


完美主義者總想維持自己的完美性,可是殊不知少了些許人性,使得失去了生而為人的最大意義。在烏托邦中沒有干擾,維持完美而終成神可以輕而易舉,沒有意識或體驗過人間生活倒還好,至少可以一直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可是一旦四周裂開一個小縫,通向人間的窗口打開,從此成了一個飽受折磨的人。當然,現實沒有這麼極端,往往的情況介於極端之間。舉例來說,就像是我的思想體系是一個完美的圓,這也是我自己認為的完美的圓,因為在我的認知中世界非黑即白,非此即彼,自己認為正確的收錄其中。可是有一天,內部完美的圓產生了衝突,封閉性里產生了矛盾,是完備性不夠?我不得而知,或許是變數增加了,由自己添加了別人,更甚於還加上了耦合關係。圓漸漸打開,開始吸收外界的面積,這時候,會發現漏洞太大,可以說是高危漏洞,精神的崩潰,甚至一度極致到精神的匱乏。為什麼呢,或許衝擊太過強烈,直接動搖了根基。原來不只是0和1,還有中間態,還有離散,還有量化,還有連續。甚至不止一維,直接到了無限維。我是一個維度,你是一個維度,姑且不論正交與否,至少你我的解讀都只是真相或者事實的一個側面,都只是高維物體在低維空間的投影。可是當圓收起來以後,我卻發現似乎圓的面積並沒有變大,只是開開合合與外界做了交流,播下了一個種子,讓自己成長起來。有時會突然惋惜或者悔恨自己的過去,沒什麼的,不需要道歉,只需要往前走就好了。有時發現勝利是如此不堪一擊,勝利讓人不堪重負。其實沒有人是對的,接受與不接受都是一種選擇,只是選擇一種選擇,走下去吧。有一種疼真是全身都疼,身體上,精神上,就是那麼一根神經,每一次碰到都會疼。


說說本人吧,一道題做不出來,知識點瞬間崩塌,一個知識點忘了,整個體系崩塌,滿腦子都是:怎麼能是錯的,萬一別的地方也有這樣的錯怎麼辦,必須從頭再整一遍,知識體系必須是純粹的,無暇的。物品不能存在任何瑕疵,否則內疚很久,內疚很久,內疚很久。衛生徹底,否則感覺巨臟,時刻感覺世界充滿危險,我只要一點點點點不小心就掛了,所以平時感覺有點髒的都不帶碰的,每次看到瞬間滿腦子全是符合這個情況的傳染病。買東西不分析一倆星期那是不會買的....忙的的時候,時時刻刻感覺到趕不上進度是不行的,平時遲到不存在的,除非是故意的。吃飯速度賊快,準確的說忙起來幹啥都快,嚇壞過室友,都感覺我不是人,在自虐。必須列計劃表,計劃表任何一個步驟出問題瞬間失心瘋,感覺整個人生都不好了,然後抑鬱。
可能有的人看著覺得很好,但是實際上非常的痛苦,而且有些時候,這些習慣看起來還挺對的,可以讚揚的樣子,其實是狗屁啊,純粹浪費時間,折損精力。我誘發完美主義的原因在於我個人的思維習慣,總是想往下走一步。我總在模擬下一步可能出現的n種情況,久而久之,我做事就朝著我預估到的最好的方向努力,但事情發展的不是我想的最好的情況時,我就無法接受了,感覺特別難受,就是那種看到五十塊錢沒撿起來的難受,沒佔便宜就算虧的感覺。而且威脅其實在這種思維下也會變得無限可怕,老覺得一個小問題可能引發賊多的大問題,而且自己能想出來引發的問題。然後就不能出現錯誤,能做到無暇的必須完美。同樣,心理上覺得失敗就是自己努力不夠,當初再怎樣一下就怎樣的,然後就拚命了努力,做事必須百分百認真,否則後悔,實際上,有些事努力不來的...
後來,我意識到自己這個往下看幾步的毛病簡直是無聊且神經的,因為並不是所有情況都適用,生活本就是失控的,自己永遠想不全面。按照我的思想,我下一秒死的概率也是百分之五十,那豈不是現在就該準備去死了?所以我就換了個人生觀,認認真真活在當下就好了。。。


為什麼要克服完美主義?


(把我在另一個問題的回答貼過來,這裡關注的人比較多.....)

首先得弄清楚完美主義是什麼

完美主義是尊重科學

現在越來越理解,為什麼有些人會極度苛刻和完美主義,因為,追求精確,確實有他的道理

因為精確,所以高效,聚焦,明確,不亂,不困擾

喬布斯對極簡主義的追求,對製造工藝和工業設計的苛刻,這並不奇怪,不理解的人自然會困惑,但理解的人知道這很重要,這滲透著科學和自然的道理

其實科學本身也是一種對於經驗的挑剔,將定性的經驗定量化,精確化,規範化,這難道不是一種極度的挑剔嗎?


我的完美主義

那麼完美主義的人呢?比如我

以前的我大致可以貼上低端完美主義的標籤,整髮型,整服裝,隱形眼鏡,嗓音,運動姿勢,節奏……不說了,已經聽到很多鄙視的聲音了……

現在的我似乎釋懷了很多,甚至比一般人還要忽視,很多時候別人看到我像是個不修邊幅的人,頭髮有點亂,鬍子不刮,衣服也經常馬虎搭配,還有你們看不到的內衣也是什麼都穿,但發現我竟然還是個完美主義,只是極度的苛刻表現在了其他方面。


拿工作來說

找工作,換工作,選行業,選公司……雖然現在只是踏入了半隻腳,但一直是夢寐以求的行業,一開始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才發現,這是個典型的完美主義泛濫的行業,因為它的職責就是對客戶進行挑剔的改造,對各方面都要求精確控制,對數據,對流程,對結構,對市場,對很多細節……對自己自然也是很苛刻。

不理解的人覺得這很累,但其實,這只是符合我們自己而已。

以上是對事業的挑剔


另外,

對信息接收的挑剔,比如微信公眾號的分類,過濾

對時間管理的挑剔,比如時間切塊,效率至上

對想法的挑剔,比如反覆推敲,不斷演化

另外,研究本身也是一種挑剔,比如對事實的發現,對現象的探究

太多了,算是看清我自己了,不過你也是,只不過你沒發現


其實很多人都是這樣,特別是那些糾結的人。

當你沒有辦法去完美的解決問題時,你僅僅只是一個糾結的人,當你可以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時,你就不是一個糾結的人了,反而是一個高效的開拓者,同時也就走上了兩條路,一條通向比爾蓋茨,一條通向希特勒,當然,路是有距離的,這要取決於你走多遠。

完美主義不是修飾人的

這裡打住,我可不想這麼高調,也沒有上面說的那麼可怕

其實完美主義不是形容人的,是形容人對於某些事情的態度的。或者說每個人對待特定的事情都有一些完美主義傾向

比如一個很不注意衛生的朋友來你家做客,肯定會導致主人一定程度的反感,這種對比就會被別人稱為一種完美主義傾向

但換一個比你還要注意衛生的人來你家,你的完美主義就消失了

所以,這叫對事不對人,並且在對比中才會被意識到。也印證了上面的完美主義的定義,是修飾特定行為的。不是修飾人的。

完全不挑剔的是動物,或者是如同動物的人,受純粹的慾望驅使,不過想想你家的小貓也蠻挑食的……有差別就有挑剔


完美主義的正義與邪惡

成功者往往對很多領域都有很高的要求,邪惡的人也同樣,因為完美主義分正邪兩派,希特勒就是一種極端

另一種極端是什麼?

就是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想盡一切辦法讓別人成長,就像要求自己一樣,大家都感謝這個幫助自己成長的人,不管是否有過摩擦。

這就成就了影響力,造就了此類型的領導者。


不過有時候,之所以出現,「我一心為了你好,為什麼不聽我話呢」這種情況,只不過是方法論的差異,或者是他們面對著不同的人。

其實挑剔和鼓勵是有交集的,交集就是完美主義的初衷,而這兩者也代表著完美主義傾向的兩種最終形態。

完美主義的初衷

在影響別人的過程中,為什麼往往會遭到人的排斥和抵觸,產生摩擦。上面說了是方法論的差異。

初衷其實是把身邊人的事情當作了自己的事,而他們對自己的要求很苛刻,就會自然而然的挑剔身邊的人,有時候會沒有耐心

所以看重事業,看重愛情,看重友誼,看重子女發展的人都對身邊的人有極高的要求,這是好事,從根本上說是在打造最匹配,資源效率最大化。

這同樣是認真生活,珍惜時光的典範。


搞了半天原來是在誇自己啊……

這是在尋找自己,然後順便解決點問題

我常被領導說糾結,我也知道啊,你就讓我糾結吧,糾結完就好了……我想等我做了領導了以後就得換個詞了,叫注重細節,精益求精,穩健,完美主義……打住,希望不要被領導看到

糾結的人很多時候是對他所面對的東西很看重,而自己的能力又無法解決,就是人們說的,想太多,做太少,或者是執行力弱或者眼高手低,結果停滯不前,怎麼辦呢?到底好不好呢?

結合以上的想法,糾結就是挑剔就是完美主義,這很好啊,只是在黑暗裡行走的時候,沒有看清,不敢亂走,就得像個盲人一樣摸來摸去,謹慎行事,也像近光燈和輪胎的距離,這恰恰指明了方向,我們只需要不讓燈光灑太遠就好,只要開著近光燈慢慢開就好。而我之前的確有時候只開了遠光燈,看不清腳下的路。

從小的地方開始提升,從簡單的做起,一步一個腳印,跟著近光燈的方向,直到走出這片森林。


產品迭代。


我也是完美主義,因為一篇故事基本克服

先說說我自己~以前在街上走路,中間稍微絆了一跤,就會想:哎呀路人會不會暗地裡笑我,哎呀我怎麼這麼不小心,之後鬱悶好幾分鐘

在公交車站,每當有車來的時候,就想某些等車的姿勢被車上人看到會不會覺得可笑,然後不斷調整

前陣子在知乎上發表了一篇護膚的文章,點贊迅速破了2K,但評論區有罵聲,甚至還有人在其他專欄發帖懟,當時就想,辛辛苦苦把以前碰到的坑寫出來讓大家少走彎路,居然罵我,**!雖然支持我的聲音很多,但總有些不舒服

現在回想來,別人都不認識你,更不會管你,在意他們看法真是浪費生命!

令我克服完美主義的是一個書上的故事:

有位畫家想畫出一幅人人喜愛的畫,經幾個月辛苦工作,他把畫好的作品拿到市場上去,在畫旁放了一支筆,並附上說明:如果你認為這幅畫哪裡有欠佳之筆,請在畫上標上記號。

晚上畫家取回畫時,發現整個畫都被塗滿了記號,沒有一筆一划不被指責,畫家心中十分不快,對自己畫技深感失望,他決定換一種方法,於是他又拿著同樣一幅畫去市場上,這次他要求每位觀賞者為其讚美的地方標上記號,結果是,一切被指責過的地方,如今全換上了讚美的標記。

最後畫家感嘆道:無論自己做什麼,只要使一部分人滿意就足夠了,因為在有些人看來是丑的東西,在另一些人眼裡往往是美好的

完美是不可能的,十全十美的那是神不是人,但追求比較完美是現實的

像提問中所說的:覺得某個部分不夠完美,於是全部推翻重做

我就經常一頁1000字的日記最後一個字寫錯了於是撕掉重來,這無疑會浪費時間降低效率

所以完美主義發作的時候,可以降低自己的標準

比如1000字的日記,允許錯那麼幾個字

發表一篇文章,允許別人反對亂噴

這樣你的生活會輕鬆許多!

覺得有用請高貴的點贊


完美主義強迫症在我看來,大概是馬克思理論裡面重點論沒學好……


推薦閱讀:

經常咬手指,很焦慮,強迫症,該怎麼辦?
我不敢看三四年前寫的日記,覺得害臊,甚至埋怨自己怎麼寫得出這麼zuo的東西,簡直「不忍直視」,為什麼?
分手後把對方的聯繫方式拉黑刪除,不再聽對方說話,也不再見面,形同陌路,這是什麼心態?
有什麼樣的遊戲(線上或者實體)是成功激發出人的恐懼感的?
知道自己患了抑鬱症後反覺得開心是什麼心理?

TAG:心理學 | 強迫症 | 心理調節 | 完美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