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拿不同「屬性」的投資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都說錢裡帶屬性,然而這些屬性有可能造成怎樣的影響,如何造成影響,有哪些造成了影響的例子,卻鮮有人詳述。還請各位賜教


最基本的區分是戰略投資和財務投資。財務投資者更注重短期的獲利,對企業的長期發展則不怎麼關心。而戰略投資者試圖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中獲利,投資期限一般比較長,在投資的同時會帶來一些先進的管理經驗。按階段劃分,則從前至後是天使、VC、PE。而作為文化產品(如影視),因為更多是項目融資而非公司,融資方式有許多,比如好萊塢通常有:類似於大製片廠的融資形式(The Studio Model), 電影基金(Film Fund), 國外版權預售(Foreign Pre-sales),合拍(Co-Productions),最大限度利用稅收優惠政策(Maximize Tax Incentive) 尋找拍攝地區, 廣告植入(Product Placement), 後付(Deferals),自己投資,運用眾籌融資(Crowdfunding)的網站平台融資等等。

不管是什麼投資,目標都是利益的回報,項目投資往往收益清晰,不容易有糾紛,公司融資則經常發生令雙方不愉快的情況。其實,如果機構必須要迅速套現,便不能怪機構有始無終;倘若找的是財大氣粗的純財務投資,也不要抱怨對方幫不上忙。股權、資本就是控制,投資人都會想方設法來確保他們的投入安全與收益。中國人認為:創始人=老闆=實際控制人,西方認為:創始人&<董事會&<股東會。想走得更遠,就一定要站在資本角度上思考。

我熟悉的領域是天使階段,所以只能對這方面做些評論。有很多人會問「為什麼資方任由我自生自滅,難道這對他們不是損失么?」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有很多風險投資人,多半比較偏向是財務投資,亦即以提供財務上的資本的協助居多,其他方面的幫助則較小。很多時候創業者會遇到這樣的一位投資人,他對你的產品很感興趣,儘管他分析得天花亂墜,還有豐富的產業經驗,但你很難從他們的眼神里看到一絲一毫的雀躍。最後,那其實是一場沒有火花的交流。網路的時間變化是以秒計,投資人的世界是以「年」計,兩者有很大的差距,思維當然也大不相同。如果風險投資人都不用功、不了解產業,更別奢談懂得風險與利潤了。

互聯網相關的產業起起落落,這個產業吸引人的地方在於:無論創業者有沒有過成功經驗,一旦產品成功,就有可能短短的時間內爆紅。比如最近一年多的手遊行業,造富神話很多。如果你是創業者,你可能會想「他可能只是運氣好」;如果你是一個不懂這個「瘋狂」產業的 VC,你可能會提出類似「反正看不懂,投上一百個團隊總能中籤」的迷思。但鮮有人會去留意其爆紅的背後,包括了多少次的嘗試(冒險),舉個國外的例子,OMGPOP在開發出你畫我猜之前,一共獲得 1700 萬美金的融資,曾經發行了 35 款不同的手機遊戲,全部都無法引起風潮。但耐得住性子的是其背後的投資人,相信團隊可以做出對的東西來,而允許他們不斷大膽地嘗試,中間也包括轉換方向,嘗試了社交遊戲,事實上一開始 OMGPOP 並不是這個名字,也不是開發遊戲,而是一種競標式的交友網站。「The entire company started as a joke, honestly,」(其實那整個就是由一個玩笑開始。)已經離開該公司的創始人 Charles Forman 在專訪中這樣響應了紐約時報的記者。該公司原本募得的資金,經過幾十款遊戲的不斷嘗試,錢已經快燒完了,距離它們被 Zynga收購,不過是兩個月的差距而已。

談到運氣,不可否認地,真的占創業成功很大的成份,而對於風險投資人來說,這種運氣其實就是風險與獲利的兩面——想要有高獲利的可能性,當然也得相對挹注對團隊信任的信度,允許甚至要鼓勵他們冒險、嘗試。如果你投資了一個你認為對的團隊,其實是需要持續關注、投入你可能掌握的資源,提供其冒險的空間,協助其成長,因為,你也是這個事業的一分子——事業夥伴。

為什麼傳統行業的投資人或公司只能做好PE卻往往很難成功做成天使投資,因為他們對產業不了解,甚或根本沒接觸過,完全憑藉過去在其他產業的操作經驗在看待這個投資額可能只是過去經驗值 百分之一,但潛力可能是百倍產業。換言之,風險投資人對創業團隊如果只是財務上的協助,那麼價值就等於 1,甚或小於 1,而任何可以提高團隊或產品價值的協助,都會是加分。如果創業者選擇一個不懂得產業特性的投資人,凡事都要參一腳,那麼他的時間其實都耗在窮於應付、教育投資人,而非事業上的嘗試了。

因此,廣撒網策略對於不懂行的投資人之所以很難有效,就在於他們並不十分清楚什麼時候需要參一腳,什麼時候需要壁上觀;同樣,他們也很難知曉哪些團隊值得在失敗後繼續給予支持以換取更大的成功可能性。

而在略為懂行的投資人中,最好的有兩種,一種是廣播種的土豪,他們有名聲有資金,而且行事正規,只要滿足他們最大化利益獲得,相安無事,各取所需;另一種則是深耕耘的專家,他們不一定能給出土豪般的價碼,但他們能提供各方面的業務支撐,其中有部分屬於戰略投資者。

但糟糕的戰略投資者是毒藥,他們可能有的不良目的有很多,比如:限制公司發展,可以優先低估值收購;吸納團隊人員,以投資為名行吞併之實;以小博大,用空頭支票換取高股份;利用控制權在公司成功後使其空殼化;消滅同類對手,形成區域壟斷;用比較誘人的承諾取得對象企業的信任,掌握控制權後不完全履約;為母公司提供概念價值,低成本進行試水;等等。不過,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環境種,好的戰略投資者也越來越多,並且越來越鮮明、口碑越來越好。

如果你遇到的投資人,專註於你未來可以賺多少錢,而不是創造出多少價值,你可以考慮在他的名字上劃一個 X 了。這個過程更像是結婚擇偶。找一個較適合你的對象(懂行且守信的投資人),而不只是穿著光鮮亮麗(有很多錢的投資人)的花花公子,才能讓你安枕好眠。總不能婚後每天大吵大鬧吧?

在選擇投資人的時候,鈦媒體上有過這麼一篇建議:

1. 優先選擇長期耕耘相關領域的投資人 ── 舉例來說,如果你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則已經投資其他應用發行商與開發商的VC會對你很有幫助,他除了可以告訴你其他新創公司的成長途徑,讓你比較能夠預期自己的規模化過程,也常常能提供最前線的產業情報,縮短你摸索的時間,並且減少錯失機會的情況。

2. 先選人,再選公司 ── 有些時候,得到上下游企業的業務支持,的確可以大大提升你的競爭力。但即使你能說服這些企業投資你,並不代表它就能在業務上支持你。實務上,多數企業的投資部門對業務部門的影響力非常有限。因此「誰」投資你比「哪家公司」投資你重要許多。另外,欣賞認同你的那個VC合伙人,往往也是未來代表參與你董事會的人,這讓選人更顯得重要。

3. 別被美好承諾所惑 ── 當VC傾向要投資你,有些人會開始畫大餅,承諾未來要幫你做這個,介紹那個。這些承諾聽起來很美好,可惜有時只是引誘你的手法。真正好的投資人應該是直接開始幫助你,不會非要等到投資之後才有作為。

4. 跟他已經投資的 CEO 們聊聊 ── 如果是一個行得正、坐得直,非常很努力幫助 Portfolio 的投資人,他會非常樂意提供這個名單,請你儘管與他們聊聊。如果創投對提供這樣的名單有所保留,那很有可能是一種警訊。

5. 先一起工作 ── 如果可以的話,想辦法先跟這個創投一起工作,再決定要不要給他投資。深入討論策略、商業模式也好,一起拜訪重要合作夥伴也好,從這些過程中,你會更了解雙方是否能有默契。

6. 啤酒測試 ── 不是測試對方酒量,而是一起吃個晚餐,喝杯小酒,卸下防備與面具,能更了解雙方的為人與價值觀。

7. 親身參與協商 ── 協商是找出兩方利益平衡點的過程,也是了解對方如何處理利益衝突的機會。如果你跟你的創投能夠理性、愉快的完成這個過程,那代表未來股東關係會較容易維持。

8. 了解價格與價值的不同 ── 越好的服務價格往往越貴,這道理在募資的世界也相通。不要純粹為了較高的估值(較低稀釋) 就選擇某一投資人,也不要純粹為了提高估值就讓投資條款變得繁瑣複雜。當價格在類似範圍時,投資人本身的好壞影響會遠遠大過估值。當投資條件非常複雜時,有時會嚇跑未來想投資下輪的創投。所以一切應該以全局的觀點來看,而不是著重在單一項目的優化。


現實總是成王敗寇,即便瞎貓捉耗子般撞上明星企業的VC,也會吸引無數人的眼球,讓人趨之若鶩。同時,很多人以謀生為由草草地接受不負責任的投資,最終依然導致失敗命運,卻因為人輕言微,無法讓後人了解到選擇好的投資者是多麼重要。其實,如果當前只有糟糕的投資者願意投資,最好的辦法應該是繼續尋找好的投資者、自籌資金,或者乾脆暫緩創業。

但無論是成王或敗寇,過程中總有些值得我們欣賞的,特別是,會令人感動的,往往都是過程,而非結果。在選擇投資方的時候,你選擇了你自己的立場與判斷下所做的決定,即便錯了,人生也還長。沒有創業過的旁觀者,永遠是冷漠的,因為事不關己,所以無法同理看待。

有的創業者會問,我沒有那麼多時間來了解各個VC,難不成只能在爛蘋果中挑選?可惜真實的世界裡,都是這樣的選擇。世間萬物,沒有完美,只有好與比較好,以及好與比較不好。我們中國人不乏優秀的頭腦,但往往缺乏自信,患得患失。反觀一些外國的學生,最有趣的是美國的學生,剛好是完全相反狀況,他們或許學科能力差,但卻勇於探索各個未知的領域,擁有充足的學習動機與熱誠,當然他們有過於自負的傾向。然而知識本來就應該活用,縱使這些知識沒有存在他們的大腦中,卻知道遇到問題時到哪裡去搬救兵。若是對自己有信心,即使遇上不會的問題,也相信自己能通過詢問或找資料來解決,認為自己能突破困境,這是一種持續學習能力,這樣的人就能夠不斷邁向成功。所以我總是覺得,好的創業者應該勇於在網路上不斷地回答問題而不是僅僅提問。

對於投資方預期的不同,往往反映的是創業者對於「成功」的不同認知。在創業的不同階段與不同面相裡面,成功這個詞其實代表著不同的涵義:

1. 成功的產品
通常創業的第一步是追求一個成功的產品,也就是受到消費者歡迎的產品。當然一個今日成功的產品,如果沒有持續更新、與時俱進,就會變成一個明日失敗的產品。而如果只有一個成功的產品,卻無法產生足夠現金流去支應未來營運、維護、更新所需要的成本,那麼創業終究還是難逃失敗。

2. 成功的商業模式
基於成功的產品之上,創業者必須架構出成功的商業模式,也就是 LTV &> CPA、可重複且可規模化的客戶取得、經營、變現、留下,以及原物料取得、加工體系。在這個過程中,你必須不斷抵抗 LTV 的地心引力,持續面對 CPA 的通貨膨脹,並且優化現金滾動的速度,才能維持商業模式的效率。當然如果商業模式本身有產生現金流,但無法支應組織營運它的開銷,那麼創業還是要失敗。

3. 成功的規模化
因此,你必須規模化你的商業模式,讓它放大到能夠養活整個團隊。這代表你必須要在維持 LTV 與 CPA 的前提下,儘可能的擴大你的用戶基礎。同一時間,你往往需要增加團隊的人手來支應這個成長,並且確保有好的文化、制度、管理,來讓成長過程中成本的增長速度低於毛利的增長速度,通常這時候都需要向VC募資,以提高成長的速度,避免被後來者趕上。這個過程中你必須學會管理投資人關係,開董事會,組織也被迫必須要越來越成熟。當這個階段完成,你會得到一個中期內可以成功自給自足的公司。但如果你停在這裡,不久後你會發現既有的商業模式會開始頂天,進入邊際效應為負的領域。這時你的營業額成長會趨緩,但成本卻繼續提升,因此你必須繼續進步,否則又將落回失敗的領域。

4.1 成功的企業
進入創業 2.0 階段。有些人橫向發展,開出新的產品線,發展新的商業模式,或是拓展新的市場。有些人縱向發展,切入上游供應鏈,或是下游通路,來增加商業模式的附加價值。相對應的,你必須發展出更複雜的企業組織與文化,有些人要負責照顧原來的金雞,有些人則負責養小雞,創造未來的金雞。一旦這樣的組織確立,那麼你將會得到一個能長期不斷更新自己,避免落回失敗領域的優質企業。當然,能夠到達到這一步的,全世界只有非常非常少數的企業。

4.2 成功的退場
另一種可能,在第3步時,你發現你的商業模式可以放大,但卻缺乏建立一個偉大企業所需要的領導、核心與意志。這時很多新創公司會選擇加入另一個已經擁有這樣基礎的企業,為自己、員工、股東創造報酬,也讓好不容易創造的商業模式能夠在新的母體中繼續發揚光大。

5. 成功的 IPO
為了要達到艱難的第4步,企業會需要非常高端的武器來幫忙,而 IPO 是取得這些武器重要的管道。一家公開上市的公司,能夠較方便且用較低的成本取得資金,也能夠發行新股進行併購,而它確實有流通性的選擇權也對員工有較大的激勵作用。當然,IPO 之後就必須面對資本市場帶來的負擔與風險,因此企業也必須增加管理這個資本通路所需要的能力,避免因為新增成本的拖累,增加落回失敗領域的機率。

遊戲行業,以項目肇始,但以公司形式運作,加上絕大多數創業者對於成功的期待僅僅停留在第一步,所以很多創業者都不加分辨地選取投資方,最後卻怪罪於投資方,這實在是很不對等的遭遇。在創業的世界,幾乎沒有永遠的成功,著眼於長期發展的投資人,必然會選擇具備同樣格局的創業者,所以真正影響投資屬性的並不完全是投資方,也取決於創業者的屬性。

創新工場這個機構的特點,則在於它本身也是一個創業的VC。「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創業者為什麼要選擇艱難的創業道路,因為創業者像沙鷗一樣,有時會孤傲的月光下飛翔,孤獨、寂寞,但同樣也會在陽光下英姿煥發。一方面,我們作為VC,要計較得失、考量利益,看透社會的現實,讓每一步都走的精實且踏實。另一方面,內心中參與創業的躁動,又讓我們如同創業者一般,在內心中保有一份桀驁不馴、浪漫不拘。「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希望能與創業者們共同去干一番事業,引領未來。

百年後,一切也許塵歸塵、土歸土,但影響過的一代人,總會在歷史洪流中留下印記。創業者們,讓我們相期邈雲漢。


推薦閱讀:

你是花了多長時間找到自己一輩子最忠實的興趣和想做的事的?它是什麼?
如何克服學習焦慮?
到喜歡的人的家鄉旅行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可以通過看英文電視劇學會英語嗎?
怎樣正確對待自己不自信和總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

TAG:學習 | 記憶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