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影響一定就是傷害么?擺脫原生家庭真的是解決很多問題的方法么?
自從了解了心理學原生家庭這個概念以及看了豆瓣上父母皆禍害的小組,遇到很多人生沮喪或者無力的境遇時會有意無意把責任推到原生家庭,這種心理學的分析方法讓人有種宿命論的感覺,因為大多數人很難擺脫父母的影響尤其是在儒家文化崇尚孝道的社會背景下,想要完全擺脫不具有可行性。最讓我困惑的是,原生家庭這個概念很容易讓人暗示自己我之所以這樣都是家庭的原因,沒法辦改變,從某種角度說,這是推卸責任么?
我仍然認為「原生家庭」是理解一個人、甚至自己最好的途徑。
也許很多人認為「原生家庭」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進而甚至決定了一個人的生命軌跡的話。
我覺得心理諮詢或心理治療的最大意義就在於,重新還予個體選擇的自由。
這種「自由」基於,諮詢過程中對自我、對原生家庭的探索,而形成的一定程度上的認識(精神分析會說成潛意識的意識化)。
這種對於既往生活的認識,才能給人在今後未來的生活里提供不同於以往、不同於原生家庭的選擇。
人才能從原生家庭中重獲自由,甚至在原生家庭中發現力量、產生感激之心等等...
我想更重要的是,這是兩個人才能完成的,一個人走在這樣的路上,無益過於危險,大概這也是心理諮詢、分析諮詢、心理治療的意義所在。
我們也許有時改變不了原生家庭,更談不上消滅,但諮詢師最需要告訴來訪者的大概是,你可以選擇,可以在今後選擇,做自己的決定…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想推卸責任的人,莫非沒有「原生家庭」這個定義,他們就不推卸了么?
反過來,對願意認識自己的人來說,多一個視角就多一個通向內心的窗口。
決定某個東西好歹的,不是那個東西,是用它的人。
不過你的眼光很敏銳,確實不單單是圈外人容易對你提到的概念產生曲解,連很多——很多很多!所謂「諮詢師」,都弄不清楚自己到底該是什麼立場……
這裡可能有個特別常見的誤解:
心理治療的理論,講的是「因果」論——這是完全錯誤的。正確的說法是——「相關」論。
如果某人死揪著這個不放,而無意認識其它因素,那麼就成了你提到的「推卸責任」;
而再反過來,如果另一個人對別的因素興趣盎然,偏偏就愛忽視這個渠道,那就叫「防禦」了。
我曾經在做完諮詢後特意回到家呆坐了兩個小時,腦袋裡面一直在思考:如果我是求助者,生長在一個沒有愛、沒有寬容、沒有耐心、沒有溫情,只有暴力、冷血、慾望、無情的家庭環境當中,我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我想了無數個答案。
我會反抗,在面對父母的拳打腳踢以及虐待之時,忍不住拿起兇器,朝他們的身上猛刺,結束他們的生命,來擺脫命運對我的折磨。
我會忍耐,等著吧,再過一段時間,考上大學就徹底遠離你們,不和你們在一起,也不會管你們了,愛怎麼樣怎麼樣,我只會過我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會消極,怎麼他們會這樣對我呢?難道我不是他們的孩子嗎?為什麼我要忍受這麼多的痛苦,他們就能理解我?
遺憾的是,無論我怎麼去思考、去面對這些問題,都無法代替求助者的任何一種想法,他們或許還會有其它緩解傷害的方式,比如參加「父母皆禍害」小組這樣的組織來抱團,通過大家的傾訴和困擾,來尋求社會慰藉,讓自己的心理好過一些。
如此看來,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說法是比較貼切的。
你又不是當事人,沒遭遇那些事,你怎麼能主觀地去想像、去面對那樣的環境?如果「你」是「我」,我們換個位置,情況又會怎麼樣?
有時仔細想想,生在一個不幸、貧窮的家庭裡面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跟富二代相比,強大的心理落差讓你很不好受,你會經常想:「哎,要是我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裡面就好了。」
但是世界上唯獨有兩件事情是無法做出選擇的,一是出生的環境,二是死亡的到來。這不是人的意志能決定的。就好比說我要吃西瓜,當有人拿出蘋果給你,你可以生氣地擺擺手說:「我不喜歡吃蘋果,你給我拿西瓜去,不然我就不吃!」
難道你可以說「這家好窮,一點都不好,我要換個家庭去當富二代」,這說法行得通嗎?
肯定不行。
人間是很殘酷的,從一開始就決定了一個基調,你在什麼樣的環境,你就得去面對什麼樣的世界,不管是好是壞,你都得獨立去面對你的生活。
若不信,還可以再思考一下,假如我生在美國,生在英國,生在芬蘭,生在埃塞爾比亞,那又會是什麼樣的一種情況?
好的環境能讓我過的舒服開心一些,差的環境則會讓我活的辛苦一些,不管怎麼過,都是「活著」。
我向來不喜歡「擺脫」這一說法,我更喜歡的是「面對」。擺脫一有逃避之意,二有推卸責任之心。不管怎麼說,「擺脫」就意味著你輸了。
假如是「面對」呢?那就證明了你有勇氣去改變,有想法去解決,也有堅強去抗打擊,不拼一定會輸,但拼了後也會輸,但萬一贏了呢?
這說法很像「阿Q精神」,一種自我安慰的精神,自嘲、自解,自我陶醉。我們知道阿Q精神是一種自欺欺人的騙術,但是它也有合理的一面,豁達大度,遇上不順心的事能夠緩解心理壓力。要解決問題,需要的是這麼一種精神。
有時候想問題得這麼想,別人傷害我了,我拿刀捅他,這感覺很好;但其實還可以這麼思考,別人傷害我了,我通過努力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讓別人羨慕,不也是一種高尚的「報復」嗎?雖然報復這詞用的有些過了,但我相信那個時候你的心情是愉悅的。
「瞧!有什麼困難難不倒我的,我不是就這麼挺過來了么。今天你對我愛理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就是這樣的,遇到問題首先不要想著「擺脫」,不要想著「逃避」,而是想著「解決」和「處理」,我怎麼解決他,把他幹掉!我怎麼處理他,把他摧毀!
而解決的問題方式就是多種多樣的了,你可以忍耐當烏龜,我活的比你長,你都死了我還在,就贏了;你也可以當雄獅,面對困難毫不留情地腳踩對方在地,用事實戰勝質疑。但無論如何,都不要踐踏別人的價值觀及任何觀點,別人怎麼看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看待自己。
這樣看來問題就能解決了吧。
很多傷害確實來自於原生家庭,但當事人好的品質也來自於原生家庭。因此原生家庭的影響不一定是傷害,還包括很多滋養。
為了答題,已經加入「父母接禍害」小組……現在居然還要申請才能進。
勒內·斯皮茨研究了那些一出生就被遺棄在育嬰堂的嬰兒,他們能夠獲得生理層面的照料,但卻被剝奪了養育性互動。這些孩子無一例外的變得抑鬱、孤僻,甚至體弱多病、行動遲滯、無精打采,甚至死亡。(《弗洛伊德及其繼承者》)
這項研究在從側面證明家庭對兒童的照料不僅在吃飽穿暖層面,還包括情感上的互動。如果情感層面上缺乏互動,或者養育者向兒童輸送了大量的負面情緒,則會影響兒童的性格養成,甚至身體健康。
每個人與他人產生依戀的方式是由先天+養育者互動造成。安全性依戀的養育者,通常具有較高的敏銳度和反應力,能比較清晰的知道孩子的需求;迴避型依戀的養育者和孩子的情感交流很少,甚至養育者會覺得孩子是個「麻煩」;矛盾紊亂型依戀的孩子,他們的家長在帶孩子時缺少規則和界限,根據自己的心情來養育孩子,這樣就會給孩子無所適從的感覺。
因此不良的養育環境將會讓後代在人際關係中出現各種困難。
但是當我們批評養育者時,必須要了解,在絕大多數家庭中,孩子是能夠得到足量的照料,以便讓他們成長為一個正常人(這裡需要區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健康的差異)。他性格中的缺點很有可能來自於原生家庭,但其性格中的優點也同樣來自於原生家庭的養育。
A曾經對我說過他小時候的一種感受,他將其命名為「冰釋前嫌」。小時候他一旦成績不好,就會遭到親媽的一頓打罵,隨後被關在卧室反省。但通常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後,老媽就會進來,板著臉跟他說:「趕緊吃飯來!」那一刻,A感覺整個僵化的人瞬間產生了「活性」,感覺自己的情緒被融化了。這種體驗非常的重要,這讓他相信,一個人不會被自己永遠激怒,對方總有情緒緩和的時候。於是他養成了一個「優良品質」,就是敢於在自己做錯事之後,主動賠禮道歉承認錯誤(很多人缺少這種能力),並且A能夠很敏銳的。
B女士成長於一個和諧的家庭,她從小到大沒有見過爹媽臉紅過,更別提爭吵或者動手打架。但是在親密關係中,B女士卻很痛苦,因為她不懂得如何讓憤怒的丈夫平復情緒,換句話說,她不會處理人際關係中的矛盾。原因在於她從小沒見過兩個人是如何產生矛盾,進而化解矛盾的。(本案例來源於李侖老師講座)
上面兩個例子是為了說明:有衝突的家庭不一定給的全是創傷,和諧的家庭不一定能給到營養。
那麼人們為什麼如此熱衷於將問題歸結為養育者呢?
因為這是一種典型的不可控外歸因,而且有無數科學證據證明了這一點。當人們使用這種不可控的外歸因時,最大的感觸就是「責任不在我」,將自己放置在被害者的角色上,能夠幫助人們緩解來自於現實生活壓力的內疚感,從而讓人們繼續堅持留在被害者的角色中惡性循環。
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自我防禦。
堅持抱有這種信念的人,多少都接受了精神分析理念,但因為某種原因,他們只是被「分析」了,而沒有被修通。換句話說他們只是發現了問題,但卻沒有解決問題。因此只能停留在被害者的位置上。而解決問題後,他們依然會相信是養育者的不當照料給自己帶來了傷害,但對這一現實不會抱有憤怒和敵意。因為,確實,已經無可挽回,還是選擇自己做些什麼來解決問題更靠譜。
http://weixin.qq.com/r/ATjZwb7EgOP-rfqi920T (二維碼自動識別)
題主的疑問很有道理。
不可否認,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有著深遠的影響。但是,對於原生家庭這件事情,應該本著一種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態度,用一種資源取向,而不是找到問題然後推卸責任。
我們常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痛苦是成長的養分,可為什麼到了原生家庭這裡,就不從這樣的角度去思考呢?
原生家庭的缺陷和傷害,就像我們每個人天生的心理弱點一樣,不去在後天的努力中去歷練和改善,反而說我天生就是這樣的啊,沒辦法、改不了,這就是一種懦弱和推卸責任。
答主提到的擺脫原生家庭真的是解決諸多問題的方法嗎?我覺得不是。因為原生家庭可以擺脫,但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產生的影響卻很難消除。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是能夠消化和解決掉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到那時,原生家庭才不是問題,也無所謂擺不擺脫。
很喜歡愛迪生的一段話,有著永不言敗的勇氣和智慧:
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後,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麼。
所以,我覺得對於原生家庭,也以這樣一種資源取向的態度去看會比較好。至於如何分析、看待和逆襲,那就是每一個人自己的人生功課了。
是否決定不再推卸責任、是否願意努力和改變,是自己的選擇。能不能改變,能夠改變多少,那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畢竟,這不是一個輕鬆簡單的事情。二、「全是因為我有那樣的父母」
當我們學習了一些心理學知識後,開始意識到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對這個人有可能造成深重的影響,一些早年的體驗被重新喚醒,並因此感覺非常痛苦時,我們有時會傾向於把所有的責任推向父母:全是因為他們不夠好,所以我今天才這麼痛苦。是的,也許真的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是,他們曾得到過嗎?我們沒有辦法要求一個乞丐為我們提供一座金庫。也許他們只能為我們提供一塊發了霉的麵包,那雖是有毒的食物,但對於他們來說,那已是他們所能擁有的最好的。
也許,在他們的成長中,他們吃到的有毒的東西更多,為了讓我們活下去,他們已經努力將毒性最小的東西給了我們。
一方面是父母的沒有能力,另一方面是我們對他們的過高期待,這樣的落差,最終導致的,只能是我們自己的痛苦。當我們期待我們能擁有不一樣的父母,期待父母是全好的,能完美地滿足我們的時候,其實,在我們自己的內心,還有另外一部分的運作,就是拒絕承認自己作為一個成年人已經擁有的能力。
在成年人的社會裡,一切的獲得都是以付出為代價的,承認自己已經長大就意味著要為自己的生命承擔責任,就要放棄希望自己不必做什麼就可以被滿足的期望。我們將對自己的感受停留在那個完全依賴父母照顧的小嬰兒,也就無法讓此時的自己真正進入一個成人的狀態,去感受自己早有能力照顧自己。
同時,如果他真的是那個嬰兒,似乎也就獲得了某種特權,可以讓他更自由地用責備來拴住照顧者的目光,從而可以在沒被充分滿足的時候,用哭鬧來向照顧者抗議。
可現實又是殘酷的,這個世界上,沒有誰真的會願意一直照顧一個幾十歲的嬰兒,所以這個大寶寶的方式,最終會讓周圍的人都怕了他這個吸血鬼,躲開遠遠的,以至於真成了他感受的那樣「我的生活被你們破壞了」。其實,真正在進行破壞的,恰是他自己。
三、每個人都是帶著自己的人格特質出生的,這些會影響到今後的生命走向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在長大的過程中,經歷了超乎尋常的苦難,但依然可以成長得很好。但是另一些人,即便是已經被很好的照顧,依然感覺是父母毀掉了自己的人生。這個不同是因為,實際上,我們感受世界對待自己的方式,早於感受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
如果一個孩子從一出生,就帶來許多生存的能量,他就有更多的能力耐受因為自己的弱小所帶來的傷害感,也就有可能與父母發展出更好的關係;而一個孩子如果從一出生帶來的破壞性恐懼就非常強,感覺世界隨時都可能傷害他,那即使得到了父母非常好的照顧,依然會感受到父母充滿了傷害,因為,那些傷害體驗實際上來自他的內部,而不是現實中父母對待他的方式。
我們對關係的感受來自我們成長的早期,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的確可以影響到我們今後對世界的解讀,但這只是形成解讀的一部分原因,另外一部分,或更重要的部分,來自我們自己。所以,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為另外一個人的生命狀態完全負責,也沒有人可以完全推卸掉屬於自己的責任,將責任推給他人。當我們試圖將責任全部交給父母時,也必然要為父母不可能像希望的那樣完全滿足我們,而承受相應的失望,同時也會因自己沒有擔負起原本屬於自己的責任,而失去感受自己能力的機會,進而失去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後的心靈自由。
當然,如果我們真的可以找到一個人,他可以完全地為我們的生命負責,我們就像是生活在了上帝的身邊——這的確是一個誘人的幻想,在這幻想中我們差不多也擁有了上帝一般的能力。可現實是,我們的父母都是平凡人,如果我們始終無法接受父母的平凡甚至是有缺陷,那最終承受煎熬的,也只能是我們自己。
——節選自《沒學好的心理學,反而可能會傷了你自己》作者:王雪岩
30歲以前看山是山,以為是自己的性格天生扭曲,很多地方和其他人不一樣,高考報志願的時候一心想報心理學,被老師一句話打回,你是學理科的沒法報這個專業。34歲懷孕後開始研究一些兒童早教方面的東西,逐漸發現自己的各種問題大多是原生家庭帶來的,比如父親的缺失,母親的冷漠以及家裡傳統重男輕女的影響,恍然大悟後抱怨忿恨,到了看山不是山的階段,孩子出生後,體會到養育的不易,慢慢感同身受,逐漸理解父母那代人自己有很大的局限,可能做的不夠好但已無法挽回,而且通過不斷溝通,母親已經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且在幫我帶寶寶的過程中不斷修正,雖然很多時候她的言行經常觸動我敏感的神經,但轉念一想,能很快放下,正在接近看山還是山的階段,可能永遠也達不到那種層次,但未來還有時間慢慢修鍊。
我覺得這套理論呢最適合以父母為主的大人們去了解學習,以便他們在撫養孩子時留心,盡量避免傷害孩子,影響心理健康。已經長大成人的就別陷在裡面不出來了,知道家庭因素對人的成長有影響就可以了,應該把精力集中在提升自己身上。哀怨懊悔甚至仇恨於事無補,浪費時間,浪費感情。你知道了原生家庭環境重要,你可知道從現在起改變心態也很重要嗎?
原生家庭的定義:基本上 ,人一生有兩個家庭;一個是自己出生、成長的家庭,另一個是進入婚姻生活後所建立的家,也就是自己「當家」的家。原生家庭就是指個人從小成長的家。
原生家庭對人的性格,人際關係,親密關係都有影響。我們探討原生家庭的意義,不是為自己無理的行為找借口!而是對自己現在行為模式成因有一個了解,在一些固定模式出現在時候及時保持清醒,更快的成長更好的生活。心理學研究發現,很多成年人對個人生活的不滿足感,以及很多成年人遇到的問題和困擾,都不是成年後的生存環境造成的,而要追溯童年時期在家庭中(原生家庭)所受的影響和限制。
一個小孩從出生到長大成人,都會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父母和兄弟姐妹對他的影響會成為他生命中最深刻的烙印,這種影響有時會伴隨他一生。
薩提亞女士(Virginia Satir)是全球知名的家庭治療創始人,她一直認為,無論舊有的成長模式帶給我們怎樣的經歷和感受,都值得尊重和接納。同時,薩提亞女士也相信每個人本身就是一個奇蹟,不斷地在演變、成長,永遠都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家庭三角關係圖解
一、最佳的家庭關係------「等邊三角形」
這種家庭關係中,父母之間有很好的關係,父母與孩子之間也有很好的關係。只要父母給孩子的力量是同方向的,大小相等,孩子就會在父母的幫助下勇往直前,最終實現欲達到的目標。
二、較為容易實現的家庭關係-------「等腰三角形」
三個人的關係要做到是「等邊」的有很大難度的。但是,只要父母處理好相互之間的關係,就能夠給孩子很大的支持力。這種狀態就是「等腰三角形」的狀態。
三、容易給孩子造成困擾的家庭關係-------「任意三角形」
1、母子關係過近(父親功能性缺位、缺位、虛位)。
導致孩子在家庭中出不來,與母親同一戰線,保護母親相依為命,在感情中容易出現問題。女性往往獨立能幹一心為母親著想,練成女漢子,內心自尊低。兒子易出現成性別認同困擾,要不成為懦弱的媽寶男,要不成為早熟的小男人。
2、父女關係過近。
女兒性格孤僻,驕縱、依賴。與女性相處容易出現問題。對戀愛對象要求高,戀父情結。
3、父母之間的距離很大
當父母之間的距離拉得很開的時候,孩子就成了一個很重要的焦點,這時候家庭的三角形就成為了兩條平行的直線,父母給孩子的任何力量,都不可能讓孩子前進,只能使孩子原地不動。
這種情況出現在父母即將離婚,或者是已經離婚,或者是父母關係極為緊張。這個時候,年齡較小的孩子,常常會認為是自己的原因,導致了父母之間的問題。這讓孩子很痛苦,他常常會採用一些極端的方法,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使得父母能夠呆在一起。
這三角關係對家庭的提示:
·夫妻關係大於任何關係(男得能力,女得愛)
·母親對兒子/父親對女兒:不含誘惑的深情(原則)
·父親對兒子/母親對女兒:不含敵意的拒絕(控制)
這三角關係對我們的啟示
·原生家庭是我們成為今天這個樣子的一個重要原因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不是絕對的
·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
·沒有完美的父母,但是我們可以在自己為人父母的時候,儘可能地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因為原生家庭,所以,當你沒有感受到愛的時候,並不代表愛不在身邊。也許每一個人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同樣,當你覺得受傷的時候,並不代表別人故意要傷害你。
如果親情和愛情關係想獲得成功,就必須符合愛的法則
·幸福的婚姻不是選對了人,而是用對的態度接納了選擇的人;
·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注意溝通的方式,因為即使你說的是真理別人也不一定要聽你的;
·給對方想要的,而不要給對方你想給的;
·要有好的分寸,才有好的感情;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生氣的時候不教育,教育的時候不生氣;
·學會自我治癒,是生活的必修課;
改變可以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所以離開有時候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我記得我特好的一個同學說過。逃避不一定躲得過
面對不一定最難過
推薦你關注閱家長 微信公眾號
http://weixin.qq.com/r/xEV9ZRfEOEpHrVMG9xDW (二維碼自動識別)
題主所提的情況在我看來絕對是推卸責任。許多來訪者都是在用原生家庭做借口來逃避自己現在做做出的錯誤決定的責任。實際上,我們不能不著手於原生家庭,因為那是一個人成為現在的樣子的一個重要依據,問題的根源皆來自於成長,這在心理學中是不變的共識。可是,我們幫助來訪者分析原生家庭的目的並不是要從頭來過,事實上也不可能從頭來過。
這是一個很容易令人迷惑的現象,如果我不是現在的樣子,我就不會遭遇如此多的痛苦,那麼是誰令我成為這樣的?我的原生家庭……問題都是這樣被逃避掉的。
這個思維本身沒有錯。只是,這種假設本身就帶有原生家庭的影子,父母常常把自身遭遇的不幸推卸到社會、道德、不公平甚至是要撫養孩子身上,這種推卸責任的思維被來訪者承襲了。
責怪原生家庭的潛意識根源其實是不自救的一種想法,是自暴自棄的,類似於自己懦弱的父母的性格,這種根源其實是把改變的權利和選擇交給了原生家庭,只要原生家庭不改變,自己就不改變。
但我們都清楚,自己已經成長,有了獨立和能力,為什麼還要把改變的權利交給別人呢?父母是不能改變的,自己是可以改變的,雖然放棄改變父母是一種深刻的悲傷,要哀悼很久,但是,起碼主動權在自己這裡了,不用企盼原生家庭的改變帶來生機,等待別人控制自己的命運才是問題的根源,許多來訪者從小就被原生家庭操縱,活在被操縱的命運下,而現在卻還傻傻的等著原生家庭發生突變,依然慣性的活在原生家庭的操縱下。
真正意義上的脫離是情感上的,而非物理上的,真正意義上的強大也是終於有勇氣自己決定並自己承擔,而非向父母傾瀉憤怒。
另外,健康的原生家庭,會帶給人們活的更好的勇氣。
我個人的觀點是:原生家庭的影響當然不一定是傷害,擺脫原生家庭也當真不是解決很多問題的方法。
首先,把原生家庭定義為不可顛覆的災難之源本身就是對這個中性詞的妖魔化。一來世上並不是沒有足夠好的父母,只可惜一部分孩子沒有那樣好的運氣遇到。二來「宿命論」從心理層面看,也可以說是「強迫性重複」,那是當事人基於早年創傷無意識中不斷在生活里創造出類似體驗。不過一旦我們能意識到自己正在重複,打破宿命就產生了可能。
其二,當一個人試圖通過擺脫原生家庭來解決問題時,本身就說明TA依舊和原生家庭緊密相連。因為人的發展從完全依賴到相對依賴到獨立本來就應該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但某些原生家庭的創傷卻剝奪了當事人正常依賴的權利。而一個沒有真正依賴過父母的孩子,也很難在長大後發展出真正的獨立,有時候反而會以「假性獨立」的形式表現出來,內在卻依舊是深深的匱乏。
其三,一個人終其一生都不可能完全擺脫父母的影響,那畢竟是我們來至此世的原因。表面上的擺脫恐怕也只是通過情感隔離的方式防禦了內心的痛苦。但我們卻可以了解自己到底如何被影響,一旦當事人的自我洞察越來越清晰,就對自己的人生擁有了更多的掌控,那麼原生家庭是好是壞或許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最後,「推卸責任」,這個說法似乎有點貶義。我更願意理解為在一個抱怨原生家庭的孩子身上,確實存在著父母沒能為其提供良好成長環境的嚴重創傷,因此當事人感覺憤怒並指責父母是很正常的。但指責完畢之後是原地踏步,還是嘗試自己做出一些改變就是當事人的不同選擇了。
講真,我不是一個脾氣很nice的人。
有同學在背後指指點點,也並不在意,只當是年少輕狂、特立獨行。
直到工作以後,林子里的鳥見多了,才知道,冥冥之中行為背後——有股操作力量叫「原生家庭」。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一剎那,彷彿所有的異常都有了解釋、發泄的通道:你看,
我這麼好勝,是因為有個重男輕女的奶奶;
我這麼愛錢,是因為小時候家裡很不寬裕;
我這麼冷漠,是因為父母經常吵架,關係不好;
我所有的脆弱是因為受過不待見的傷害,我的成長是與此不同,我的父母難辭其咎,我的性格18歲以前就被他們固定死了,我無能無力只是個無辜的寶寶,所以,我變成了今天的樣子,4個字:命中注定!
父母皆禍害?
這種心理暗示一旦發酵就如同進入一種死循環,所有的不甘與不滿都能將屎盆子扣在「父母是禍害、原生家庭不完美」的現實,並屢屢找到實證。
畢竟,在中國,多少年輕人,因為父母,而選擇不是自己心儀的人生軌跡,成為「肯德基的雞」(一眼望到頭的命運:生下就註定被吃掉);
多少獨生子女,不敢死,不敢放浪,不敢遠嫁,因為父母尚在苟且,自己放不下心去尋找詩與遠方。
我的一個同事,本科就從出國留英深造,就讀歷史悠久的名校,長達8年。畢業後,他在英國拿到了頂尖投行的offer,還交往了一個優秀的女孩子。然而,身為獨子的家庭使命,迫使他不得不放棄在英國的所有,隻身回國。女孩子要讀博,無法跟隨,於是分手;投行沒有中國的分支點,無法調撥,於是離職。
繞了一圈的世界,最後他還是回到國內,和我一樣成為千千萬萬普普通通蟻族的一員。雖然他從沒表示過對家庭的不滿,但是看他常常給我們講述在英國的故事,微笑著展示每一張生活的照片,我知道,這個男孩打心底里愛死了日不落帝國,喜歡那裡每一條街道,每一座房子,每一條河流,然而,便也只能在父母的殷殷期望中作罷。
還有一種父母,喜歡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架構在子女的身上,期待「一代更比一代強」,逼著子女做不喜歡的事,發哪門子的強!
我的好朋友小X就攤上了這麼個老媽,30多歲就下崗在家、不事生產、不做飯,打麻將、想東想西,50多歲了卻開始努力,每天電話轟炸,要求小X 天天向上,成就功名偉業。
「每天一睜眼一閉眼都是她的簡訊,你吃了么?今天幹什麼了?有沒有和男孩子約會?你老大不小了,該成家了。你還沒有北京戶口,該找個有戶口的工作。什麼?你還在睡覺,今天什麼都不想做,那怎麼行?喂,你怎麼不回我簡訊,知不知道媽媽為了你,流了多少淚,覺都睡不好?」
Balabala,循環往複,小X眼如紅桃,面如豬頭,整個人奄奄一息。
愛,是期望對方更快樂更自由,而不是用來綁架對方達成你的期望與目的。孩子不是你追夢的寄託,更不是你攀比的工具。
何況,父母是孩子言傳身教的榜樣,中國古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你不能自己過成螻蟻、像個慫瓜對命運繳械投降,卻要求自己的孩子腳踏七色彩虹、成為蓋世英雄吧?
最讓我毛骨悚然的是,一些父母居然脫口而出這樣的「金句」:
--老子把你養這麼大,你就該聽老子的!
--老子為你付出這麼多,你怎麼還不聽話?
—別人家的xx怎麼樣,你怎麼這個鳥樣?
—你要是混不出來,就別回這個家!
這種變態和蠻橫,真讓我無言以對。
別把髒水都潑給父母
桐華的小說《最美的時光》里女二麻辣燙,因為小時候被姐姐許秋欺負,心理留下了深重的陰影,她喜歡畫畫卻不敢拿起畫筆,因為怕被姐姐嘲笑;她喜歡演講卻不敢再登台,因為怕被姐姐捉弄,等到她發現自己一直喜歡的人原來也是姐姐的舊情人、自己的腎臟原來也是姐姐的遺贈,整個人都崩潰了….
直到女主角蘇曼對著她耳朵大喊,這一切有姐姐許秋的錯,你自己又何嘗不作為呢?她奪走了畫筆嘲笑你的畫作,但是沒有奪走你的夢想啊,何必因為她的干擾而放棄自己呢?
不可否認,原生家庭確實會對一個人的人格形成產生不容小覷的影響,很多時候我們是在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不知不覺中學到的一些行為,所以才會有「三歲定終生」的說法,但是人的一生很長,有許多階段,每個階段都會遇到特別的人特別的事,或多或少影響我們的性格、塑造我們的形態。父母可能只是生命源起的那十幾年短暫的陪伴,後面能走多遠,幸福與否,靠的其實是個人的掌控力。
即使父母真的是禍害,在我們少不更事時的年紀留下了不愉快的回憶,但如果我們把髒水全都潑給父母,讓原生家庭成為阻礙我們前進、不肯長大的借口,遇到問題,都來那麼一句:「我……是因為小時候遇到……」,實際上是對自己的極大放縱和不負責任。
我很喜歡看的一個自媒體作家叫「咪蒙」,她說自己又矮又胖又挫是個女屌絲(姑且信了),但是十幾年雜誌社首席編輯的經歷讓她在喧囂的公眾號紅海里自成一格,而她的原生家庭簡直是嗶了狗,堪比狗血八點檔,生父習慣性出軌還酷愛賭博,360天有300多天不在家,把一對母女生生虐成苦菜花。
如果咪蒙沉浸在這種無助的現實、母親的眼淚里,遲早不瞎也得瘋,還好我們今天看到的咪蒙依然是那個活潑向上的女流氓,有深愛的羅同學還有可愛的寶寶,一天到晚扯著嗓子要吃小龍蝦,公眾號每天的打賞,哎,不說了,多的簡直讓我泫然涕下。
原生家庭不能決定人一輩子,成熟的人應該學會對自己負責任,而不是讓不能選擇的開端毀掉了生命餘下的N種可能性。
你不是灰姑娘,沒有王子會帶著水晶鞋來救你,幸福與否,主動權掌握在每個人的手心。認識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只是你成人的第一步。停滯不前,一味的拿原生家庭的傷害作為捆綁,扮柔弱、裝失意,何嘗不是一種懦弱的逃避?
就像選秀節目里一個個以「比慘」博出位的選手,見得多了,大家也不待見了,因為父母是他們那一代,而你是獨立的個體,雖然遭遇了一些命運的捉弄,但接下來還是要靠自個兒實力翻盤啊。
學會寬恕與治癒
我很少和別人提起,曾經在某個階段,心裡曾經怨恨過父母一段。
作為一個女孩,從小到大,我接受了許多匪夷所思的信息:
1、 你得靠自己,因為家裡的所有財產將來都是要給你哥的。
2、 你結婚得自己帶孩子,因為以後我是要給你哥帶孩子的。
3、 你長大如果有本事,要幫襯你哥。
4、 你要是個姐姐,能照顧哥哥就好了。
可能聽得太多乃至麻木,我上大學前都覺得這些是正常的,只是後來看到其他女同學的家裡都不是這樣的,她們被愛護的那樣好,可以肆意的玩耍,消費,交朋友,而我的生活里只有賺錢、養家、照顧父母,出人頭地,心漸漸變灰了。父母並不知道我的變化,常常和我打電話,一打全是說我哥的那些破事,耳朵都起繭了,神煩!
於是,我的叛逆期雖然來得有點晚,但還是開始了。我不再像以前那樣乖乖聽話,常常對他們發怒,說難聽的話,讓他們以後老了靠兒子去吧。
引發思考轉變的是,同學父親的驟然離世,及2016年身邊的好朋友各種生猴寶寶。
我看著這些小姑娘從戀愛里的小公舉變成屎尿屁全接的老保姆,從每天刷淘寶給自己美美的捯飭到變成屁顛屁顛給孩子買東西,突然想到記憶里,母親也為我做過這些:
小學時為了討好狗屁校長,張羅過好幾次飯菜去接待;
中學時為了有個讀書的好環境,不讓我住校,而是租房子、親自照顧
大學時每次回家都會餓著肚子等我到家才開飯,走的時候一定要送到站。
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可能他們的愛並不少,是我自己選擇屏蔽,強化了一些不好的記憶,沒感受到愛,並不代表愛不在。
捫心自問,如果我當了父母,會不會比他們做的更好?
難說。(我一直挺學霸的,做我的孩子估計也很累吧,sigh)
如果我們僅僅止步於發現他們在教育中的問題、指責他們,那麼恨意和傷害就會變小點嗎?
不,比掙扎更重要的是學會寬恕和接納——接受自己的原生家庭,治癒自己的傷痕,擺脫這種暴力的輪迴,面對不完滿而成長,才是一個新開始。
起碼演員孫儷是這樣處理的。12歲時,父母離異,當時孫儷媽媽只拿到了人民幣2000元的扶養費,處境艱難,媽媽白天在商場做售貨員,下班後還去朋友公司當清潔工,看著媽媽辛勤勞累的她,想到父親的無情,孫儷有很長一段時間恨透了父親。
成名之後,孫儷擺脫了七年居無定所的生活窘境,在上海買了大房子還給母親在豪華游輪上慶生。當她得知爸爸再婚,與繼母生了一個女兒,靠經營雜貨店勉強支撐,生活拮据,她卻並沒有感到報復的快感,反而五味雜陳,以為自己會放不下多年的怨恨,但是看到父親日益蒼老奔波的背影,孫儷還是會控制不住的牽掛。
後來,是丈夫鄧超發現矛盾,告訴她:「父女之間有什麼過不去的?天下沒有哪個父親是不愛自己女兒的,你爸那樣做,肯定是有他的難處,你如果和他這樣較勁,將來後悔的一定是你。」
善良的孫儷選擇了原諒,為繼母與爸爸購買了一套房,而且還將妹妹所有的學費都承包了,對妹妹十分照顧。現在一家過的十分幸福。
(前幾天媒體曝光孫儷的妹妹,據說叫孫艷,初中二年級,曾客串過《甄嬛傳》里的玉嬈一角,孫儷對這個妹妹疼愛有加,經常帶她玩,很多衣服都給了妹妹)
同時她也沒有因為父母的離異失去對愛情的嚮往,和鄧超是圈內公認的恩愛夫妻,一對兒女等等和小花也是萌的不要不要的。
施比受幸福,愛比恨更有力量。她改寫了自己的命運,活的幸福而有溫度。我們又為什麼非得停留在原地,放大那些已經過去了的痛苦,而不是選擇揮手向前看呢?
讓過去過去,讓未來到來。別把「原生家庭」當做你是loser的借口。命苦不能怨政府,你弱不能怪父母。
你就是你孩子未來的原生家庭,當真的理解了過去、不再重複錯誤而是勇敢去改變,便一切釋然了。
(文/By Rosy, 歡迎來我的公眾號Rose Lady,ID:roselady1215,一起玩耍唷)
原生家庭肯定不都是負面影響,也不能擺脫,只需要面對。擺脫是擺脫不了了,除非去死,只有面對才是唯一的解決方法,而且這是世間你必須面對的事,因為那是你生命的來源。
其實我個人認為首先為什麼要外歸因到原生家庭,是為了讓自己了解目前的性格及情緒的合理性,是有外界因素的,先不要責怪自己。然後再內歸因到自己的態度,ABC理論,為何別人也是這樣的家庭卻沒有情緒問題,其實自己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去了解父母的成長經歷,去接納父母。這樣自己的情緒問題才能內外都合理化,合理化以後你才能慢慢地去接納自己。
我認為大多數的心理問題就是糾結、不接納,完全的恨及完全的愛都不會有什麼情緒問題,就是這種既不能好好恨又不能好好愛才會讓自己糾結讓自己痛苦及不爽。
我認為心理諮詢師的幫助就是讓諮詢者學會接納他人接納自己,接納了就不會痛苦了。接納不是逃避,接納不是原諒,原諒只是原諒父母犯的錯誤,但不是認為父母是好的,還認為父母必須改變,自己想努力去改變父母。而接納則是理解父母的性格原因,不僅原諒父母的錯誤,而且理解父母的認知高度,不想去責怪他們了,也不想去改變他們了,這樣你才能看到下面的愛,只有你不想去抱怨他們及改變他們之後你才是接納了他們。然後來接納自己,發泄或處理好覆蓋在上面的委屈及憤怒等情緒,不要再責怪自己,原諒自己的行為及錯誤,理解自己當時的能力有限,只有當接納自己以後,自己才會愛自己,才會珍惜自己,才會放下那些背負了多年的包袱,輕鬆和快樂才能回來,才能去體會生命的價值及意義,心理問題才能被療愈。
所以,不管用什麼方法或手段,處理心理問題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學會接納。為何很多人信基督教信佛有效果,就是接納了,一切皆有罪,上輩子欠下的債等,最終效果都是這樣。原來的小孩子為什麼都不怎麼在乎被父母打,被父母罵,因為那個時候大家幾乎都這樣,大家都認為是正常的,所以沒有誰會在乎,沒有糾結,所以不會有什麼心理問題,而現在社會風氣不同了,理念不同了,孩子們更希望做自己了,所以才需要我們調整我們的教育方式,不能用原來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方式了,不僅要愛也要提出期望及建議,幫助孩子們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真正被原生家庭傷害的人,不是不努力去維護和改變的人,而是不停的嘗試卻不停的被所謂最愛你的人傷害的人。
不要說雞湯,什麼失敗是成功之母,當你在外面受到委屈傷害回家的時候面對的是比外面更加鄙夷和厭惡的面目,你連一個喘息的機會都沒有就被這最後的稻草壓趴下。
當你從來沒有被擁抱過的時候你永遠都不可能明白愛是什麼。
所謂原生家庭帶來的最大的傷害大概是從未感受過愛是什麼吧。
一家之言。當你不能改變系統的時候,離開它。
當你能夠改變系統的時候,你已經不需要改變它。
看到很多不靠譜的回答特別無語。 說真的,深受家庭負面影響的人真的特別難走出來,那種非常悲哀無助又深深無奈的感受,不是深受其害的人根本無法感同身受。
說推卸責任的,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你知道那種傷害是怎麼樣的?
你想像一下,你四五歲,坐在自行車后座睡著了,你媽發現,邊打你的頭邊罵掉下來咋辦誰讓你睡著的?
你上幼兒園,想討她歡心趁她午休時給家裡拖地,她起來後暴怒:你不知道我風濕嗎?你把家裡弄這麼濕,你害我?
你在外面被小朋友欺負了,哭著回家告訴她,她把你打了一頓:別人為什麼會欺負你?
你「犯錯」了,她說不要你了,你愛去哪去哪就把你推出了門,你在門口哭了半天,直到晚上害怕的不行了,進去抱住她邊哭邊喊媽對不起我錯了我我再也不犯了你別生氣了。
你上小學了,戰戰兢兢好好學習,結果期末有一門考了98不敢告訴她,誰知道她知道了,放學校門口,全是人,她撕扯了卷子摔到你臉上,扯著你的衣服邊扯來晃去的邊罵,一路罵回家。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雖然這記憶跟伴隨著的恐懼讓你想忘忘不掉。最可怕的是日常的瑣碎抱怨釋放不完的負能量。
你揚著笑臉跟她說什麼她不會沒回應,而是用挑毛病、說不愉快的話回應。沒事就對你抱怨咒罵你爸人渣、別人家怎麼怎麼有錢,言語口氣都好像這都是你的錯。
說「推卸責任」的,你覺得這樣的經歷會導致什麼?悲觀,內向所以難以獲得成功?
或許是我自己差的不行了?我的反應是這樣的:幼兒園期間沒有小夥伴,不敢跟人說話。
小學迫於壓力學習很好,但是因為怪異。
上初中開始反抗父母,逃學酗酒打架自殘,也因此喚醒了他們改變。
高中被送到外地封閉式學校,對那的一切有恐懼感,壓抑憂鬱,保持自殘習慣。
大學到了離家幾千里的城市,每天泡在圖書館看哲學宗教心理學,試圖治癒自己。不過我媽在這個時候告訴了我我爸養小老婆私生子(她的猜測),並經常通過電話或放假回家向我講述相關細節或者自己的怨恨與可憐。吃藥自殺未遂。
到現在我的療愈之路有六年了,性格心態已大有改觀,找到陽光溫柔的老公,生活的還算愉快。
有些已經彌補不了了,酗酒自殘帶來的傷害,吃藥自殺造成永久的肝腎損傷,身體很差有慢性病,吃藥維持,已經放棄原來的職業理想追求清閑崗位,可能不能生育。
你所要明白的是,就算是父母的愛也是有條件的 。
非常有影響。
整體而言原生家庭女強男弱。
而母親的強不是能力,是性格。敏感,不願被否定,不願被說教,要求你做的一定要聽她的。跟她對質會很兇,之後會自己哭抱怨家裡人欺負她。當然也有好的時候,特別親切對你,給你做好吃的,也有她的基本禮儀。但是當她不高興的時候那種表情我想到都很害怕,小時候乃至現在都怕她不說話冷眼看你的時刻。(如今她幫哥哥照顧家裡的兩個小孩,對兩個孩子行為依舊像我小時候經歷的一樣,此時作為旁觀者的我內心愈發厭惡)
父親被公認為脾氣好,我也承認。他跟母親有不同意見的時候選擇妥協,事後再自我抱怨…這個過程讓我很不舒服。也許他為了顧全家庭和諧不想計較,但也未曾想過改變。(總告訴我家裡窮,所以讓我爭氣啊什麼的)
一起生活的還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哥哥。自幼不愛學習,早早出去打工,生活的艱辛也讓他很委屈,於是很愛喝酒,我也最煩這樣。思想有限也一直跟隨老人生活,很多時候沒有責任感,有些依賴。相親認識的妻子內心從沒陽光過,總是抱怨,總愛大喊大叫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兩個人都不喜歡自己的小孩,不喜歡跟孩子親近,哥哥陪伴孩子相對嫂子多一點,嫂子很排斥孩子親近。
作為個女孩子長到現在,於是我的性格不可避免有跟他們相似的地方。
敏感,多疑,獨立又依賴,自卑又要強,不願意受心理上的委屈又大大咧咧不在乎,不開心的時候很愛抱怨,情商低導致情緒很容易外露於是說話多諷刺…(可能還有暫時記下的這些)
我很想抗爭,於是很多時候很多事情自我能矛盾很久。我希望我將來有自己家庭的時候減少跟原生家庭的聯繫,畢竟日子要越過越好的不是嗎,我不想自己下一代再這樣。(哥哥的兩個孩子很可愛同時也很可憐,我很想帶他們離開這個環境無奈能力有限,也許這就是他們的命吧)
還有,從小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導致現在最不想聽到別人說我「懂事」兩個字,沒人知道當時小小的我內心的難過。
很多事小時候不懂,長大後才明白。其實我有時候需要去看看心理醫生,有些時候自己跟自己對話已經沒什麼太大效果了。
也相信「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不是單單指金錢,畢竟金錢再多沒辦法彌補內心的缺口。
對於知識探索的過程也是自我抗爭的過程,只希望幾年後我可以擺脫壞的性格,好好的對待愛我的人。
(帶著眼淚回答完了,太難受了,估計今天又要失眠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