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後重讀哈利波特還會有感覺嗎?

小學的時候看的,以後20多歲30多看還會覺得它有趣精彩嗎


這是我前幾天看了幾篇知乎文章有感寫的,只發在了自己的公眾號上,轉過來。

我前幾年從霍格沃茲出來了

我前幾年從霍格沃茲魔法學院出來了,經過幾年的適應,我終於開始慢慢適應麻瓜的世界。雖然身邊都圍繞著麻瓜讓我有時候會恍惚是不是真的有過在霍格沃茲的求學歲月,但是枕頭底下的桃木獨角獸芯的魔杖會提醒我曾是個正正經經的巫師,偶爾深夜坐在窗前也會被嘭的一聲給嚇到,這是我的朋友派出了貓頭鷹給我送信,這隻年老的貓頭鷹總學不會鑽空隙,只會用頭撞窗戶,可能是它視力退化了的緣故。我也會經常收到由「光輪速遞」發來的包裹,它們總是突然出現在只有我一個人的時候,牛皮紙和細麻繩里裹著比比多味豆新品或是聽裝的黃油啤酒。這些總是在我累於工作,忙於俗事後讓人思緒遷往過去閃閃發光的日子,那時候,我也是個想要屠龍的少年。

當我第一次坐上鮮紅的「霍格沃茲特快」時,就看到了印在車身上的霍格沃茲的校訓「Never tickle a sleeping
dragon」,不要挑釁睡著的龍。不過據說我們魔法世界的首席傲羅當年在校時可從不把校訓當回事,雖然經常在報紙上看到這位大名鼎鼎的英雄在說「現在的和平來之不易,請大家珍惜家人」,但是額發起伏時閃現的閃電狀疤痕卻讓人對他的年輕時的過往神往不已。哈利波特經常回霍格沃茲,造成數次的學生大規模騷動,麥格校長非常生氣,據卡多根爵士的「大道消息」(這個愛吹牛的爵士總說「英雄從不傳小道消息」)稱:麥格校長把這位傲羅指揮部主任單獨叫進辦公室,神色不善。還說麥格校長怒吼「波特,你總是做危險的事,做事有沒有動動腦子!」不過,這些消息應該不太準確,因為很多人看到閃電英雄走出辦公室時手裡明明拿著兩塊麥格校長最喜歡的生薑蠑螈餅乾!

在學校里我們上好多門課,我最喜歡魔葯課和黑魔法防禦課,當然保護神奇生物課也不錯,如果海格教授在海格教獸後不讓我們吃他做的餅乾就更好了。魔葯課的教室是整個學校最亮最大的教室之一,透過綠色的玻璃窗外是波光粼粼的湖面,在難得的陽光天氣里教室的地面總是汪著翠綠的光斑,一閃一閃,非常美麗。我們一直很奇怪這件事,魔葯課的配料藥劑大多需要儲存在陰暗乾燥的地方,為什麼要選擇這麼明亮的教室也是學校無數未解之謎之一。現在的我已經將各種魔葯的配方和比例幾乎都忘了,但是我幾乎記得每一次調配成功後藥劑飄散的各色霧氣以及不可名狀的成就喜悅。

我也想念學校的大禮堂,四張長長的桌子上出現的食物從不會叫人失望,那種混雜了各種美味的香氣簡直可以穿山越湖飄揚萬里。在我們每次進餐時,小小的廚師們會來到我們身邊,急不可耐又殷勤萬分地推薦自己做的菜品,盛情難卻的結果就是他們彎腰恭送已經撐腰打嗝的我們走出禮堂。不過,有時我們也會向他們討教一些小精靈咒語,比如如何只用指響來控制食物漂浮和降落。有些小精靈胸前佩戴著「S.P.E.W」的胸章,他們會定期參加組織的集會,每次集會回來都會帶一隻襪子作為紀念品。到現在我也經常穿兩隻不對稱的襪子,麻瓜好奇問起來,我就笑著說「襪子也有選擇的權力。」

在學校有一些定期舉辦的活動讓人懷念。我也曾經是魁地奇球場上的萬眾矚目的找球手......的粉絲。每一次舉辦魁地奇校際賽都是我們學院(我當然是格蘭芬多的)和斯萊特林學院由平時的朋友變成對手敵人的時候,我們會編唱諷刺打擊對方球員的歌大聲地吼,甚至有專門在魁地奇賽期間才組織的合唱團「鄧布利多軍」。吃飯時唱,上課時唱,經過學校長長走廊時唱,最終爆發在賽場上。有一次魁地奇決賽的早上,我明明看到了哈利波特和他的好朋友羅恩韋斯萊從禁林方向走出來,羅恩臉上好像還有一條被什麼抽打過的紅印。不過我再眨眼看時,兩人就不見了。

我的好多魔法物件都在來麻瓜世界前存到了古靈閣,除了魔杖和一個會飛的火弩箭Ⅴ模型,有時我會兩手交叉放在後腦勺躺在床上,看這個小小的飛天掃帚在屋子裡飛來飛去。

哎,不知道該再說些什麼了,那些記憶在漸漸模糊。有時我也不太記得老師們上課的內容,不太記得上課的時間,不太記得一年去過幾次霍格莫德村,不太記得《魔法史》的作者是巴希達還是巴瓦特,不太記得妖精戰爭和月球表面覆蓋的是冰還是老鼠......那些精彩玄妙的魔咒,會說話的畫像,會飛的掃帚,會唱歌的美人魚是不是真的屬於這個充斥著雞毛蒜皮的世界呢?曾經聽說過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力戰魔頭的英雄,攜手戰鬥的夫妻,為愛而死的母親,以及就在報紙上活靈活現的哈利波特和他的傳說「大難不死的男孩」遙遠的就像個兒童童話,當然童話里也可以有死亡。最終,陽光普照,綠蔭滿地,日長如年,一切平凡。或許,每個人的平凡生活才是英雄們的最高功勛。有一天,英雄們收起魔杖,親吻家人,在早晨微笑醒來,每一道傷疤都沒有再疼。

我也是曾經想屠龍的少年啊。想像著面對兇險和恐怖能夠歪歪扭扭站起來,用學過的各種咒語向它發射,直到它翅膀垂落,口鼻的火焰盡熄,徒留可笑的一縷黑煙狼狽散去。然後轉過身,歡喜的風撲進寬大的袍袖中,好似鼓出了一群鴿子,再迎接朋友和愛人們的擁抱歡呼。

現在,龍沉沉睡在地下最深最深的地方,地上平穩。我收起魔杖脫下長袍走進麻瓜世界,也有時會失望於過於平凡冷漠的社會,有時會挫敗於不講衣缽只講裙帶的人情,有時會防備於不是魔咒卻更具迷惑性的言語文字。但其實沒關係,我早就在霍格沃茲學到了能應付一切麻煩的咒語,卡多根爵士說的「向前!向前!」。

對了還有值得一提的校園記憶。學校里的「有應必求」屋裡有一面牆一直貼著一些人的照片,每幅照片下面都有一些不可塗改的字跡。

鄧布利多:教授,今年送給你的聖誕襪子收到了嗎?

小天狼星:大腳板,爸爸讓我來看你,他說比起「爺爺」來,你更喜歡我叫你「大腳板」。

盧平、唐克斯:泰迪很好,他今天的頭髮是紅色的。

費雷德:喬治叔叔讓我對你說,「我依舊沒能習慣你不在旁邊的商店櫃檯。」

多比:親愛的多比,也給你送了一雙襪子。

斯內普:你好,教授,我也叫西弗勒斯,我爸爸說是為了紀念你。

詹姆和莉莉:爺爺奶奶,爸爸很好。

還有一副照片,一隻威風凜凜的貓頭鷹站著,羽毛齊整,驕傲神氣。


現在也算是若干年後吧,再讀,如會一個老朋友
一直陪伴左右,與我成長,像是我的呼神護衛守護神
還能陪我在冬日的黃昏溫一壺黃酒

1、有雙胞胎韋斯萊的情節再不能讓我開心起來了。
不論是取樂他們的弟弟還是球場上的英姿
是越過火焰杯的年齡線長出了可笑的山羊鬍,還是離校前那場瘋狂的魔法把戲
我總是想起「洞聽」,想起剩下一個人的落寞
我從來分不清誰是George誰是Fred
又何必分得清呢

2、韋斯萊是我們的王。
我相信在很多人在哈利波特的立場上等能成為救世主
可沒幾個人能在羅恩韋斯萊的立場上成為韋斯萊王
作為古老血統的巫師、作為救世主的基友、作為格蘭芬多的學生
他一直做得很好,他是書里最完整意義上的人
對我而言,整部書的開始
不是嬰兒面前閃過的綠光、不是混血巨人送來的生日蛋糕和不停歇的貓頭鷹急件
而是火車上兩個小男孩的相遇
多味豆、巧克力蛙以及:

「雛黃、甜奶油和陽光,把這隻傻乎乎的肥老鼠變黃」

這才是故事的開始
每次重讀,這裡總會微笑

3、一直期待他們再相聚
後面的故事裡,總有人在離去
魔法世界裡,人死後可以變成幽靈
每次讀到皮皮鬼、血人巴羅、桃金娘和差點沒頭的尼克
我總會想:
若是他們也都在漂浮在禮堂上空會多有趣
四個好基友聚在一起,大腳板和尖頭叉子沒完沒了的調戲新生妹子和無辜的混血王子,月亮臉無奈的搖頭,蟲尾巴在一旁傻笑
湯姆被蛇學院的學生圍著討教禁忌魔法,被飄過的鄧布利多教授拿魔杖「bang」「bang」地敲腦袋
塞德里克又一次擊敗佛雷德被評為霍格沃茲年度最帥幽靈,羞澀的對赫奇帕奇的小女生們說:「抱歉,我沒辦法給你們簽名」
、、、
可是他們去的地方都不同,不能變成幽靈在霍格沃茨相遇了

4、禁錮的小精靈
抱歉的說一開始我是很討厭多比的,他的出場方式我沒覺得滑稽可笑只覺得好糟糕,總是不停的惹麻煩
慢慢的我們熟悉了多比,知道了他的故事,了解了家養小精靈的往事,可我還是不喜歡他出場
多比每次露面都預示著又有一個大新聞,然後從側面反映出鐵三角的遲鈍和拙計
更別提他每次對哈利表現得那種崇敬,眼睛裡金星閃耀,它的主人只不過是從馬爾福變成了波特,也許他覺得他很開心,他自由了
在霍格沃茲的後廚很開心,在鳳凰社的閣樓很開心,在地牢里為他的恆星而死很開心,他以為他是自由的家養小精靈,其實他從來沒有自由過
我沒被他感動只是有點感傷,中二的想問他為什麼這麼傻,羅琳肯定會救哈利的,多比你不用死啊,黑魔頭就要完了,你應該好好活著去做馬丁路德金做甘地,沒了黑魔頭的巫師們還是需要家養小精靈,你的同胞們最多得到一個虛假的平等然後欣喜若狂
希望以後的故事裡,有一位小精靈帶領他的同胞們真正的自由了,預言家日報的記者去採訪他時得到這樣的回答吧:
大戰後,我一直致力於小精靈(對不起,現在已經沒有家養小靈精這個稱呼了)在魔法世界裡獲得自由公正平等的待遇,這一切都源於我之前在霍格沃茨廚房的經歷,在那裡我認識了多比

5、你任何為人稱道的美麗,不及他第一次遇見你
重讀HP,肯定會留意那些兩個人的相遇
「我那時真是害羞啊,只敢在母親身後偷偷瞄你一眼」 --金妮
「一個滿臉雀斑的傻子坐在那念著不著調的咒語,我已經看不下去了」--赫敏
「別人都叫你瘋子,我卻是你的傻子」--納威
「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女人,骨架子和我一樣大的」--海格
「最高貴的巫師血統在愛情面前也抵不上一個麻瓜的青睞,我顧不上以後,我只想要現在」--梅洛普
、、、
「想時間停在十歲那年,一直看著你綠色的眼睛」--斯內普

6、想買他代言的洗髮水
知道結局後,書再讀總是悲傷,唯有他能使人心情明快
我們的魔葯課老師吉德羅·洛哈特(國際知名人士和作家,梅林爵士團三級勳章獲得者,反黑魔法聯盟榮譽會員,五次榮獲《巫師周刊》最迷人微笑獎。)
從蘿莉學霸比如赫敏,到全職主婦比如韋斯萊夫人,所有的女人都為他癲狂,抱歉~抱歉,我沒說你啊,麥格教授快把魔杖放下
還好還好,金燦燦的他一直沒受傷害,什麼?你說腦袋被打壞了?明明之前才是壞的好不好!
就讓洛哈特教授一直在聖芒戈享受著護士姐姐的寵愛,花體簽名越寫越美,粉絲們的慰問信源源不斷,讓全世界的哈迷想起他的時候,都會心一笑

7、笑靨如花
在離題的路上越走越遠
說幾句書中的幾位姑娘吧
格蘭傑小姐,聰明、漂亮、隱忍、剛毅。能擊敗拉文克勞所有的學霸成為年級第一,能在火焰杯下與克魯姆翩翩起舞光彩奪目,聰明如她肯定早就明白麻瓜出身在這世界的艱辛卻不讓朋友察覺,擦去照片時她知道今生可能與父母永別。羅琳真的很寵愛她,給了她所有的好品質。你們別再說羅恩配不上赫敏了,你們有赫敏聰明嗎?
秋是每個學生時代都受人追捧的漂亮姑娘,最後飄散在各自曾經的故事裡
真沒想到那個羞澀小蘿莉會出落成一位拽姑娘,總覺得哈利在婚後會被修理的服服帖帖
怎麼能不提媚娃呢,芙蓉是每個男人的幻想,她的出現拉高了整條街的顏值。霍格沃茲的男生們根本把持不住啊!看我認真臉,我一點都沒有黑羅恩,你在你也約

不知道怎麼評價瘋姑娘盧娜,我太喜歡她了,難以客觀

8、韋斯萊家的男孩們


小時候看:

鄧布利多這老頭兒真逗
海格這胖子真逗
德思禮這一家子真逗
赫敏小時候好討厭 學霸了不起啊
哈利小時候好萌
卧槽被馬爾福小時候驚艷到了
高爾和克拉布是煞比嗎
斯內普為何如此浮誇
伏地魔長的好嚇人
麥格教授變身好炫酷
魁地奇好炫酷
玩笑商店好炫酷
赫敏為什麼會跟羅恩在一起!!
哈利為什麼會跟金妮在一起!!
卧槽鄧布利多這就死了??
卧槽斯內普是好人??
卧槽最後決戰哈利和伏地魔對了一下波就完了?
卧槽這就結束了??

現在看:

我去鄧布利多第一次用熄燈器好虐哭成狗…
我去哈利第一次看見光輪2000好虐哭成狗…
我去赫敏第一次進禮堂說「這不是真正的天空,是魔法。我在《霍格沃茨 一段校史》上讀到的」好虐哭成狗雖然不知道哪裡虐…
我去每次看喬治騙韋斯萊夫人說他是弗萊德好虐哭成狗…
我去盧平第一次用呼神守衛好虐哭成狗…
我去小天狼星死了好虐哭成狗…
我去穆迪死了好虐哭成狗…
我去Fred死了好虐哭成狗…
我去老鄧死了好虐哭成狗…
我去盧平死了好虐哭成狗…
我去斯內普死了好虐哭成狗…
我去達利和哈利握手了好虐哭成狗…
我去韋斯萊夫人大戰貝拉特里克斯嘴裡念叨著你敢碰我女兒好虐哭成狗…
我去哈利的兒子叫阿不思西弗勒斯好虐哭成狗…
我去哈利和馬爾福點了一下頭好滄桑死了好虐哭成狗…
我去竟然就這麼完了好虐哭成狗…



以上。


1995年出生。
突然想起來接觸最早的竟然是在親戚家玩哈利波特的遊戲,但那個時候並沒有意識。
直到《鳳凰社》出版後,我才買了第一本書《魔法石》,當時我是三年級,我媽陪著我看,讓我看著積累一些好詞好句和認字。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魔法石》里學會了一個字:面面相覷的覷字,如今這個拼音與注釋還留在我的《魔法石》上,用鉛筆寫的,字體稚嫩,已經有點淡了。
還有,我會把裡面涉及到的整個魔法世界的構建部分都圈了起來,然後整理在自己的電腦上。那個時候我才三年級。比如貨幣金融系統,比如各類咒語,比如霍格沃茨的運作。那個時候我還沒有接觸電影,但我自己的內心已經在構建這個世界了。
不知道為什麼就是突然瘋狂地熱愛起這本書,然後買了《密室》、《阿茲卡班的囚徒》、《火焰杯》、《鳳凰社》,好像大約半個月左右的時間,我利用各種各樣的時間(主要就是在家裡睡前看),把五本書看完了。
前三部,我自己認為是很純粹的兒童文學,因為《魔法石》、《密室》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的結局都是純粹的Happy Ending,總是好人戰勝了壞人,沒有人死亡。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看完《火焰杯》,心中有種說不出的難受,可能那是我第一次感受死亡。
死亡啊,在那個時候並沒有很多的感觸,因為還沒有真正接觸過,但是知道有這麼一回事。我在低年級的時候會偶爾夢見外婆去世,然後我會特別特別難受,然後會緊緊抓著她的手。反而不會夢見外公去世,因為在我心裡,外公要比外婆堅強很多。
總之《火焰杯》無疑是哈利波特系列的轉折點,看完《鳳凰社》更是,小天狼星死的時候,我曾經有過放棄繼續看哈利波特的想法,因為我不想去想像死亡,去想像身邊我關心的人的死亡。
但畢竟,我的身邊沒有人離開。所以,這種想法也散了。從那個時候開始,我追電影,追周邊,當時玩論壇,我愛哈利波特俱樂部、哈利波特愛好者俱樂部、哈利波特崇拜者俱樂部,都挺活躍的,而且也認識了很多大神。逛過的哈密瓜應該都知道,其實不只是與哈利波特有關,但彷彿找到了一個屬於我的地方。
2005年春節期間,我的外公在我生日後幾天去世了。第一次接觸死亡,我哭得很厲害。因為我從小就是外公外婆帶大的,我記得我每晚都哭,想到就哭,睡不著覺。我外婆和媽媽會抱著我睡覺,但是只會被我影響到一起哭。那個時候我在52逛的比較多,認識了一個很好的大哥哥,他也一直在網路上開導我。雖然一直很難過,但感受到了來自陌生人的溫暖。
然後,四年級的第二學期,我轉校讀書。當時在一個新的班級里,很難融入,而且當時我整個人都是很悲傷的,不願意交朋友。剛好有兩個男生在看哈利波特,然後我跟他們討論了起來,也迅速的成為小學階段最死黨的兩位朋友。剛好,這兩位朋友在班上的「影響力」蠻大的,所以我慢慢融入了這個新的班級。後來,《混血王子》出版了。
我記得我等不及中文版出來,還去小學附近的小書店買了一本盜版書,我記得連名字都是印錯的,赫敏印成了郝敏等等,總之不堪入目(這本書還存在家中),我還沒看完我就選擇放棄了,因為實在讀不進去。那個時候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於是我就慢慢地盼來了中文版正版。
看到鄧布利多死的時候,我哭得很厲害。
因為鄧布利多在我的心中,就好像是我外公一樣。我第二次有了放棄追哈利波特的想法,因為我已經接觸過死亡了,我知道死亡是一件多麼令人難過的事情。而書中的那些夥伴們,也與我很熟悉了,不希望他們死去。那個時候我會不停地重讀前三部,因為前三部能給我帶來快樂,我多麼希望我就一直活在前三部的記憶里。
不過人總是要成長的,總之小學就這麼結束了。然後到了初中,在2008年的時候,我去英國學習。我是堅定不移地要去英國的,只是因為哈利波特對我的影響實在太大太大。然後在那裡買了人生中第一本英文小說——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在中文版出來之前,我已經了解完第七部的劇情了,不過這個過程無疑是痛苦的,因為我記得我從第一章開始就不停地查字典了。那個時候,才初一。
後來中文版出來之後,我又重新痛快地看了一遍。總之,最終的大結局是很好的。雖然很多我喜歡的人死去了,我會難過,但不至於逃避,因為比小學稍微成熟點的我已經能用稍微成熟點的視角去看待小說,看待小說里的死亡。而且也會突然笑了起來,因為我會看到莫麗為了保護她的女兒,講了一句粗口,然後把貝拉特里克斯擊倒。
後來我回國了,但是真的特別高興能參觀一些取景地。
哈利波特的電影版的最後一個系列上映的時候,我跑去了電影院。那個時候已經不小了,但是我看著看著就哭了,不是單純因為死亡也不是單純因為正義終將戰勝邪惡,而是一種很複雜的心情,就好像我高考完去看了《青春派》落淚一樣的感覺。
偏題偏了那麼久,終於要進入正題了。
20歲,也就是今年年初的時候,我重新把七本書放在床頭,開始重新看,大約兩三天的時間就看完了(一整天除了吃飯睡覺就基本在看書)。
重讀是一種什麼感覺呢。
就是把整個童年、青少年再回憶一次。正如上面的所有感覺與經歷幾乎不需要用腦子去搜尋這個回憶,就是那麼深刻不可磨滅。
就是會看著曾經幼稚的筆記會突然笑了起來。發現自己的文科生、商科生特質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培養起來的。
就是會看著一些已經無法更加熟悉的場景會突然眼眶一濕。
就是會成為自己一個莫名其妙的動力,我的最高夢想就是去英國讀大學,去感受這種文化。現在機會來了,學院有一個去英國讀碩士的機會,如果不出太大意外,基本明年就要滾過去了。雖然不是完全為了哈利波特,但也算是動力之一吧。
於是我想不管多少年後重讀哈利波特,感覺一如當年,看到當初那個什麼都不會的我。再對比現在,突然覺得很夢幻。


長大了再回頭看。才發現哈利波特教會了孩子們多少重要的人生課。


每個假期都要重溫哈利波特,有人說幼稚,有人說無聊,但它卻是我的整個童年,陪我走向青春。十一歲那年一度以為會有貓頭鷹來給我送信讓我去霍格沃茨上學、半夜在被窩裡偷偷看混血王子結果被父母發現把書撕了然後就蒙著被子哭了一個晚上、冒著大雨去看鳳凰社的首映結果最後一雙干鞋子也濕透了、死亡聖器的第二部上映了一年也沒捨得看因為我知道這是最後一部了看完了就沒了再也不會有了…父母老師從小就教育我們說看書看電影要看一遍有一遍的收穫,但是每次看哈利波特都談不上收穫,更多的是對過往的懷念、看到熟悉情節的激動和鋪天蓋地的感動,收穫或者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可能吧。以前覺得電影和原著比起來差好多,因為很多情節沒有拍出來,但現在覺得,如果沒有電影,可能哈利波特也達不到現在的高度,雖然丹尼爾長殘了,但是艾瑪越來越女神了呀,是電影讓這個故事成長和豐滿,十年的時光。想想當年看魔法石的時候連裡面的字都認不全,但心裡隱隱約約卻知道生活嘛,總要有愛和一點點勇氣。就像圖片上這個男人,我恨了他六本書,卻在最後一本時喜歡的死去活來。嗯,他就是全書中最偉大的男人,沒有之一。


Always.


我第一本是小學看的,最後一本出的時候是我高考那年。現在還是覺得很好看啊,快三十了。


無論幾次都會有感覺的


小時候看故事,長大後看人物。


After nineteen years, all was well.


先回答題主問題,我今年23,前幾天剛又看了一遍哈利波特(原諒我扔著一堆論文不寫、不看),感覺就是會心情超乎平常的平靜。從小學五年級才開始看,那時候出到鳳凰社,一口氣看了五本,這是第一次有手不釋卷的感覺。

看著哈利,也回想起自己年輕時的一幕幕。


謝邀,
對於哈利波特這個故事,經常性地會翻一翻,看一看。
雖然到現在都沒看過原著。
拋開這部書究竟寫得如何,事實上,不需要是哈利波特,就算是其他的文學、動漫作品,當它在你的童年、青春中閃亮登場,並為你所喜愛。那麼,它將和你那段逝去的時光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未完待續——————


只有長大了才會明白斯內普對莉莉深沉的愛,原來生活中不能因為某人不招人喜歡就去討厭他,越是人性中好的一面,越難以被人發現;

只有長大了才會明白鄧布利多沒有想像中那麼完美,他年輕時也在家庭和事業間抉擇過,他利用斯內普對莉莉的愛讓他做雙面間諜,卻從未真正信任他、告訴他哈利終將赴死;

只有長大了才會明白哈利為什麼因愛護他的人為他而死痛苦萬分,一個角色的死在讀者看來可能推動了劇情發展,但長大之後在外打拚,你最見不得的,就是愛你的人漸漸老去,你願意用你有的一切來換取他們能陪你一生;

只有長大了才會明白愛的魔法真正強大的地方,愛能讓你為了一個人讓自己變得更好,讓你體會家的港灣之外更多的酸甜苦辣,愛是一種信仰,一種依靠,甚至可以穿越生死、跨過時空。


這個問題太適合我回答了,答主92年人,最開始接觸哈利波特是小學三年級左右,和全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了,本來安排是全校的觀影活動,不過那次電影院跳票了,我們只好在班裡看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那會太小,魔法世界帶來的奇幻感很快就忘記了,直到發現這個系列的小說的大熱,我記得那會也就小升初的時候吧,我在書店租了第一部的小說,然後一發不可收拾,就這樣追到了初中畢業。期間還和大家去看了哈4的電影,我還記得同期上映的是無極,我們幾個在冬天暖氣不給力的電影院哆嗦著看完了兩個多小時的哈四已經是二十二點多,丹尼爾是從第四部開始顏值徹底變化的,那部的鄧布利多太激動了,讓我有點失望。我還記得升高中之前國外哈7已經完結,國內只有某大學愛好者翻譯版的盜版書籍,為了儘快看到,我不得不買了那個愛好者翻譯版的盜版,然後……那個版本的結局翻譯的太草率,我沒看懂……

於是,儘管這樣也算是完成了一直以來的夙願。哈利波特就這樣被我淡忘,後來聽到電影完結的消息,因為自己熱情褪去,也就沒去看。 …………………………時間的分割線…………… 然後,就在一個月前,十一假期在寢室沒事幹,室友和我打算看電影,我突然說那就看哈利波特吧,然後我們兩個怪阿姨一臉痴漢的樣子對著小哈利流口水。花了八個晚上看完了電影,我又再次補完了小說。然後再一次迷上了這部作品,即使現在再看,我對哈利波特的熱情依然不比小時候差,甚至因為年紀漸長的緣故能夠看到作品中更細節的地方,以及現在有條件八卦各種信息。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一句話,無論什麼時候看,我都會對羅琳創造的這個世界著迷。最後,前幾天看到一個對話,翻譯過來大致意思是A:如果有十分,你對哈利波特的愛有幾分 B:九又四分之三


第一次看到《哈利?波特》是在《少年科學畫報》還是《小哥白尼》上已經記不清了,那是2000年,中文版的書還沒正式出版,報紙上登了一篇很短的片段打廣告,內容是三人組去拿魔法石剛過了路威,往下跳到魔鬼網上的那一段情節。那時候,我上小學四年級。後來我媽悄悄給我買了《魔法石》和《阿茲卡班的囚徒》,於是便一發不可收拾。

你說為什麼現在都能記得?這就是愛呀。有些愛,一輩子都忘不掉割不下。

從小到大我都是個書狂,看的書不計其數,重複看不止一遍的也很多。然而《哈利·波特》是唯一一套沒有刻意去記,卻記住了總共看過多少遍的書。這個數字的增長直到2011年,我21歲的時候暫告一段落,那一年,是60。究竟為什麼會記住,我也不清楚,大概還是愛吧。

之後經歷了考研、求職、工作、再考研等一系列成長和波折,看書的進度也停了,但是去年開始逐漸穩定下來的我又恢復了看書的念頭。這周一,2016年1月11號,我開始利用上下班時間第61遍閱讀《哈利·波特》,五天下來,並沒有覺得物是人非,我覺得愛還在。而且隨著步入社會,經歷了一系列挫折起伏,對書中的很多現實成分有了全新的感觸。就拿第一章「大難不死的男孩」來說,有兩三處以前完全沒有在意的地方,現在看起來覺得感慨萬分。

《哈利·波特》在這幾年的發展我並不喜歡。我討厭第三部及之後的電影,討厭羅琳的政治正確,更討厭在小說之後畫蛇添足的二次設定,比如同性戀校長、追球手詹姆。我的HP,只存在於小說和前兩部電影之中,他們已經定格。

說個題外話。在2000年,我喜歡上了同班的一個女孩,直到現在。那年我進入了魔法世界,那年我也遇見了她。時至今日我們是朋友,是死黨,雖然已經不太可能,但我覺得,無論怎樣都好,愛就足夠了。

還有件事,我小的時候,外貌非常像11、12歲的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初一我給自己選的英文名Daniel,就是由此而來。

最後點題吧。現在能算是若干年後了吧?我也馬上26歲了。我要說,重讀《哈利·波特》,感觸大有不同,但又一脈相承,最重要的,愛還在。


我的答案是不會了。

倒不是因為已經熟知了故事情節,而是因為,我已經不是十一歲的時候了。

當海格告訴哈利他是個巫師,從此,哈利便擁有了一個非同凡響的命運,他不在是姨父姨媽眼裡的怪物,不再是麻瓜,而是一個巫師,而且大難不死、拯救過世界。

而我,學習一直不出眾,老師和父母基本都很為我的升學發愁,這種悲觀的情緒也一直困擾著我,我從來都不是那個站在主席台上講話的優等生(比如我堂姐)。不過,我小努力了一把,在考中學的時候,放了個衛星,進入了全市的重點中學讀書,可以說是驚呆了所有認識我的人。我覺得,我的人生一下豁然開朗,我也不再是從前那個自卑的我,我有了強大的自信,我甚至能感受到,我在和哈利一同成長。

進入校園,這裡優越的教育資源,加之名校的榮耀光環,都讓我覺得高人一等,與眾不同。校園之於我,也是霍格沃茨一樣的伊甸園。

當時小說只出到鳳凰社,很明顯,所有波特迷的閱讀速度肯定是大大超越書籍的出版速度的(鄙人曾經一夜讀完了混血王子),所以,重讀一遍是緩解閱讀饑渴的精神鴉片,但是在當時的年齡的我並沒有因為讀過了幾遍就喪失興趣,相反,哈利的精彩奇遇還是讓我欲罷不能。這一切,只因為,當時真的是無憂無慮。

我每每回顧哈利發現自己是巫師的情節時,其實不自覺的重溫著我升學成功的榮耀經歷。

當我和哈利都長大了些後,哈利最終消滅了所有的魂器,擊敗了伏地魔,而我,卻因為各種煩心事而焦頭爛額,比如:新的升學挑戰,感情的風波不平,同學的各奔東西,讓我開始覺得,哈利一直是那個非同凡響的哈利,我終究還是平凡的我。

我開始覺得,我的輝煌時代沒有了,我「不是」哈利波特。

是的,當我真正的意識到,我不是哈利波特的時候,好像突然有一悶棍,打醒了一直做著春秋大夢的我。

我告訴自己,是時候告別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了。

我把哈利波特,連帶我當時美好的記憶,一直封存了,只在偶爾,才會看看。

另外,我想說下我最喜歡的一節

「操場上寂然無人。沒有一絲風吹動禁林的樹梢;打人柳一動不動,一副天真無辜的樣子。........

哈利放下水杯,正要回到床上去,這時什麼東西吸引了他的目光:有一個動物在銀色的草坪上徘徊。

哈利衝到床頭櫃邊上,抓起眼鏡戴上,再奔回床前。不可能是不詳.....別在現在.......別正好在比賽以前......他又向窗外操場上看去,狂亂的搜索了一分鐘以後,找到了。現在它正在禁林邊緣緩行........」


儘管危險和麻煩離哈利很近,但在溫暖的,有強大的咒語保護的巫師學生宿舍中,透過窗子,看到操場上奇異的蛛絲馬跡,真是很帶感,很愜意。

這段文字我印象很深,她就在《阿茲卡班的囚徒》第十五章,你們如果真心喜歡哈利,就快去看看吧。也許你們也會與當時的自己不期而遇。


2001年看的哈123,然後就入了坑,現在22歲。

哈利波特依然是我獨自吃飯時唯一鍾愛的小說。

體驗就是,淚點越來越低了。
第一次看:小天狼星死的時候,默默的抹了幾滴眼淚;鄧布利多死的時候,震驚但是沒有哭;多比死的時候,特別傷心的抽泣了好一陣;弗雷德死的時候徹底崩潰但是淚眼模糊堅持看完了最後一戰。

現在:
幾乎全程熱淚盈眶,別說死亡聖器那本了幾乎一邊哭一邊看,哪怕前幾天看魔法石到最後格蘭芬多贏學院杯都覺得嗓子眼裡酸酸的…………

好像融在血里越來越深了。


看過很多遍了,現在也是有時間就看看,有時候看書,有時候看電影,從來沒想過要扔書,或者把電影刪了,總是走哪帶哪…
我想,哈利波特,之於我,早已不再是一個作品,而是一段回憶,從他們11歲開始,我也差不多大,到整個故事結束,我也進入了大學…那伴隨了我的整個年少時光,那就是我的青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活中有太多不易,而我們的老師和家長卻總是教會我們如何去學習,在和哈利波特一起成長的日子裡,我學會了太多,忠誠,勇敢…這些都不再是一些名詞,我想透過這個系列,我是真真正正懂得了這些詞的含義,讓我明白,以後的生活中,面對再多的東西,也要有勇氣說出那句always,總要明白: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東西,值得讓我們奮鬥到底~


在英語課上看到的這個問題,本來想等會再來回答,但對著英語口語,母語口音都怪怪的英語老師…我還是來答了吧…
哈利的第一,二本書是我在我姐姐放在車庫裡的書櫃里翻出來的,小學時看的,第一次看還把一二本順序弄反了(沒錯我是先看的第二部 ),所以我現在還清清楚楚地記得第一章有弗農姨父揮舞著叉子對哈利大吼大叫,濃密的鬍子上還掛著他吃剩的雞蛋。
順序反了並沒有影響到我對這部書的熱愛,後面慢慢地收集到了後面幾部,讓我認識到這個奇幻的世界,讓我無比地感謝那天下午自己鑽到車庫裡,找到了那兩本有些破舊的書…
我現在虛齡19,可能不符合題主的要求。但我想說,這一部魔幻巨作,在愛它的人眼裡,不管是二、三十歲,八、九十歲再拿出來,也會感嘆一番吧。

看完這部書,誰沒有哭過笑過想過夢過和愛過呢?

這部書,既通俗易懂,又不絮絮叨叨,羅琳創造的這個世界,這麼些人物,一直存在於我們這些相信魔法的人的心裡。我十一歲的時候,也曾認為我的窗外,會有一隻貓頭鷹,腳上綁著羊皮紙,在敲我的窗(我英文那麼差怎麼辦~&>_
在我心中,它不再是七本書而已了,浸滿著無數的回記和躲在被子里哭得稀里嘩啦的夜晚。

亂七八糟說了這麼多,謝謝有人一直看了下來 ,只是些我的感想,么么噠~


推薦閱讀:

有哪些諷刺網路 YY 小說的小說?
《紅樓夢》真的很好嗎?
為什麼語文老師要求多看名著,不讓看網路小說?
你看過或寫過哪些唯美的古風愛情故事?
能夠讓人真心大笑的小說有哪些?

TAG:小說 | 調查類問題 | 回憶 | 哈利·波特 | 英國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