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讓人覺得跟你說話不累?

我朋友說,跟我說話累,我自己到是沒什麼感覺。
我問過我朋友,他們說,每次跟我說話都要說的非常明白,我才清楚,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交流不經過大腦,只能看到表面的意思。
但是我覺得我不是這樣的,我只是想確切的知道,他們到底什麼意思,而不是我猜的,我到害怕猜會猜錯別人的意思。
舉個例子:我問一個朋友一個問題,裡面有兩個選項,我問那個好?
他給你分析了一下,說兩種差不多,第一種有點啰嗦
我又跟他說了一個特殊情況,問他第二種還好嗎?
他說:那你就用第一種吧
我覺的,好像還沒處到主題,問題相當於沒問,我又說了 第三種辦法, 又問他這 三種那個好?
他就說,自己覺得那種好,就用那種吧
然後:我就誇獎了他一句,「問問你啊 仙人指路 總比自己閉門造車 好吧 這3種你覺得那個最好 」
他就說:只要思路清晰 能解決問題 就行了
我覺的他根本 答非所問嘛,不是我要的答案,感覺像是在敷衍,雖然3種選項差不多,但是總有一個是最好的,他卻沒說那個最好, 我就追問了他一句,「你覺得到底那個好」
他就不回話了,估計是覺得太累了

我想問問大家, 從我舉的例子看,跟我說話累嗎?或者身為高人的你看到我思維有什麼問題,請給我些指點,讓俺變的更好。。。 在此謝謝你們了


只針對你提的這個案例,我有如下槽點:

1.提問題的時候一口氣把問題說完,簡明扼要,別啰啰嗦嗦後面才加一堆條件。
2.不要死腦筋地以為一個問題只有單一解(從你的言談可以看出你是這樣認為的)。
3.注意察言觀色,人家都說「自己覺得那種好,就用那種吧」了,明顯已經不想理你了,你還糾纏不休。
4.有點主見,盡量在自己已經有了初始決策的前提下向別人參考性地諮詢,而不要完全依照他人的觀點總結答案。
5.找個和你關係好點的人再問。


從例子看,和你說話累,真累。

一開始他就說的很清楚,他覺得兩個選項差不多。後面你再怎麼追問,他還是覺得差不多,同一個答案,要從不同的角度回答好幾遍,自然覺得累。

不是你問問題,別人就一定有答案的,多從對方的角度想想,盡量清楚的表達自己,就不會那麼累了。


車軲轆話沒完沒了的問。真的很累,看著就累,想想更累。
沒有人願意為你做出最終的選擇,繼而承擔相應的責任。都是成年人了有點主心骨好嘛,事無巨細都騷擾別人很煩的。

我也來舉例。
小紅:我是買短裙還是長裙呢?
我:隨便,都好看。
紅:你說嘛你說嘛,我沒主意。
我:短裙吧,涼快。
紅:我腿粗,不好看。
我:那長裙。
紅:長裙好熱哦。
我:……喜歡什麼買什麼唄。
紅:哎喲我不知道嘛,你說嘛你說嘛~~
我:……我也不知道。
紅:你肯定知道,你說嘛你說嘛~~
我:@#%$!……

我今天穿短裙還是長裙?
黑色還是白色?
披髮還是束髮?
隱形還是框架眼鏡?
出門前要不要洗頭髮?
……
……

有完沒完!
有完沒完啊!


我身邊有你這樣的人,你們的問題在於,特殊情況考慮太多,沒有抓大放小,不是朋友和你聊天累,而是你們本身就沒有很好的邏輯去分析問題,舉個例子:
晚上吃米飯還是麻辣燙呢?
這種問題的答案本身是沒有對錯的,你們卻偏要問;似乎考慮的更周到,但是沒法回答。但是沒辦法,朋友問了,給個意見吧:
麻辣燙吧,好吃!
好了,意見已經給了,但是你們給了一個反例:
麻辣燙沒有營養,吃多了身體不好。
媽的,你都說了身體不好,我還能說什麼呢,只能說:
你說的有道理,那就米飯吧,吃了胃比較舒服。
然後你又給了一個反例:
天天吃米飯,都有點沒胃口了,話說偶爾吃一頓麻辣燙問題也不大吧?
這種判斷條件,可以給出來很多反例,你讓我怎麼回答,只能說:
偶爾一次確實沒關係,想吃就吃吧!
然後你們接著反例:
不過現在很多店的麻辣燙,原材料都不新鮮……

我真的是沒有辦法再回答下去了!

我的觀點其實一開始就說了,麻辣燙好吃,當我這麼說的時候,我已經把身體、健康什麼的排到第二位的。當你舉出反例的時候,其實不是邏輯上你對了,而是你的判斷標準和我不一樣,而判斷標準這個東西,本身沒有對錯,所以我沒有辦法堅持自己的觀點,只能站在你的角度認可你的觀點。而且更為要命的是,如果你能堅持你的判斷標準也就罷了,你的判斷標準還是一直是變的。所以你不停的舉反例。

朋友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蟲,其實從你問類似問題開始,不管朋友回答什麼,你們都會找出來反例,你並不是尋求朋友的意見,是拿朋友當一個你各種顧慮的應答機。但是正常的人類哪有耐心這樣子跟你耗下去,和你說話不累才怪!

怎麼改正?
多思考,多自己做判斷,出了事,自己承擔責任,時間久了才會有獨立判斷的能力!
問問題之前,把客觀條件 簡單 清晰 的表達清楚,給別人的問題一定要明確。
最後,不要在別人回答了之後加特殊情況,那個朋友沒有打你,說明還是挺珍惜你這個朋友的。


別說聽你說,我看著都很累。就事論事:
1.(舉個例子:我問一個朋友一個問題,裡面有兩個選項,我問那個好?
他給你分析了一下,說兩種差不多,第一種有點啰嗦)

他已經給了你答案,他選第二種。題主仔細看。

2.(我又跟他說了一個特殊情況,問他第二種還好嗎?他說:那你就用第一種吧)

他給了你答案,你不信,反而舉了另一個特殊的例子,在我的理解是想讓他選另一個(這是我的理解),他已經很不耐煩了,因為他感覺你想讓他選另一個,要是我也會這麼想(你要是不懂朋友為什麼第一次選那個答案可以為他為什麼這麼選,而不是再出一個問題,感覺在否定別人)。所以他說你就用第一種吧,是想終結這個話題。

3.(我又說了 第三種辦法, 又問他這 三種那個好?他就說,自己覺得那種好,就用那種吧)

再次否定對方,同上一問,他認為你心裡有答案。基本教養在保持他的理智。

4.然後:我就誇獎了他一句,「問問你啊 仙人指路 總比自己閉門造車 好吧 這3種你覺得那個最好 」
他就說:只要思路清晰 能解決問題 就行了

很好的答案啊,要是我說不定就不鳥你了。你的對話太假了,不知道你們的關係,不評論。

5.(我覺的他根本 答非所問嘛,不是我要的答案,感覺像是在敷衍,雖然3種選項差不多,但是總有一個是最好的,他卻沒說那個最好, 我就追問了他一句,「你覺得到底那個好」 他就不回話了,估計是覺得太累了)

他的最好就是題主的最好嗎?如果不是那?題主會不會覺得他在騙你?在忽悠你?
題主原話(但是總有一個是最好的,他卻沒說那個最好)。我也是挺無語的。難道咱們的思維不是一個維度?


雖然題主描述的只是一個示例,但這能反映你生活中真實的情況,就是一定要從別人嘴裡得到一個結果。

看了一些回答,很多人在告訴你怎樣揣測對方的意思、不要輕易否定別人、表述要清楚等等。都有道理,但是我最想告訴題主一句話:

不要讓別人為你的事做決定,換言之,不要讓別人為你買單

你給了朋友兩個選項,選項可能只是兩件裙子,也可能是兩份工作,還可能是兩個追求你的人。

每個人都會遇到這種難做選擇的時候,這無可厚非,你可以向朋友訴說、幫你分析,聽取他們的建議,但是記住,最終的決定還是自己做,不要強迫別人給你一個明確的答案。

對於一件裙子也許脫口就幫你選了,但是你會輕易聽從一個人說「選這個工作沒錯」或者「選這個人沒錯」這種建議嗎?不會,你不會放心的聽從,否則你不至於如此糾結,朋友也不應該這樣說,因為一,如果在以後你因此有不愉快的遭遇呢?朋友會覺得有愧疚,因為他感覺這是他給你的結果;二,任何事情,置身其中的是你自己,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事情本身,包括細節和道不出的感受,哪怕是家人或者最好的朋友,他們的話只能作為參考。

這不是信任與否、忠誠與否的問題,這應該是人與人之間一種默認遵守的原則,別人可以幫你,但是不要問結果,不要讓別人因此為你背負責任。


唔我覺得可能不是說話累不累,而是你要學著自己做決定,不去依賴別人。任何人都可以給你建議但不能代替你去決定,自己決定是有風險的,你要承擔後果,但接受別人的決定,或許會讓你覺得好一些,部分責任轉嫁了,是別人的選擇我聽他的話,所以如果結果不好,也不全是我的錯。所以你想弄明白別人究竟給你指的什麼路,而這種情緒可能轉移給別人,讓別人覺得焦躁有壓力。個人感覺哈~


你要知道作為人,很多時候說出來的話都是廢話,而你則計較這些廢話。

你的求知精神,與其說求知,或許應該說是謹小慎微、害怕大義帶來的後果懲罰。

其實你這個問題很簡單,你想想假如你是「馬雲」的話,就算半夜把你朋友從被窩拉起來,聊聊人生、理想、未來,從中國的天氣聊到大西洋彼岸去又如何?

不過這個對很多人來說來太難了——難於上青天了。所以你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然後在堅信自己,記住你已經長大了。

((千萬不要懷疑自己


我曾經也被人跟我說過,說跟我說話很累,不過跟題主不一樣的是,我只被那一個人說過,我的其他朋友都未曾說過。後來我問了我那個朋友,他說因為大家腦迴路差太遠,價值體系也不太一樣(不是道德方面的,而是對待人和事的態度方面),所以就會造成遇到問題的時候,我覺得重要的東西他覺得不重要,他覺得重要的東西我覺得不重要,那麼在遇到問題互相求助對方的時候,自然會不滿意對方的答案,但是雙方又無法認同對方理想的解決方法,就會覺得心累了。


當一段對話中有人覺得很累,多半是在於對對話場景判斷的差異:一個人嚴肅對待,而另一人表現敷衍。

假設一對戀人的對話:

女(嚴肅):你要給我父母帶什麼禮物,我喜歡A/B/C,但是A如何,B如何,C如何,怎麼辦?
男(敷衍):親愛的聽你的~來先親一口~
女:……

女(敷衍):我們辦公室來了個女的,長得XX,穿的XX,對男的XX,對我卻XX,煩死了~
男(嚴肅):你這是妒忌。妒忌是XX之根,妒忌是XX之源。亞里士多德說X。錢鍾書說X。陸琪說X。
女:……

你們的對話場景在你看來,也許是正式的,你在真誠地請教問題,認真尋求解決方式。而對於你的朋友,這段對話是隨意的,他對你的困惑心不在焉,卻也不想給你不正確的引導,乾脆擺出要終止對話的姿態。

如果不希望對話中有人覺得累,就應該統一對對話場景的判斷。

將對話環境變得正式:先告知他你對這件事的重視,簡明扼要地陳述問題,尋求答案。
將對話環境變得隨意:從他第一次的疲乏開始,見好就收,不再糾纏。至於他所建議的解決方式,隨意聽聽便罷。

一段愉快對話需要兩個有正常情商的人來進行,很顯然,你們都不是。


應邀!
沒看懂具體問題,不知是建設性解決具體問題還是退行性消磨。
簡單說那個溝通不在一個人頻道的感覺。


用語言準確表達出想法這真的是能力


題主已經知道問題所在了。就是「不去猜測別人的意圖」。我們可以把猜測換成體會。要體會別人的感受與意圖。

體會得越准,交流越輕鬆。甚至會給人心有靈犀,心心相應的感覺。

一開始肯定不準,有經驗了就會越來越好。


我腦補了情景:
T(題主):我要減肥,你說我是跑步呢還是跳舞呢?
A(回答):跑步可以……
跳舞也不錯啦……
都可以。
T:我感覺做瑜伽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啊?
A:……你自己定吧

也許很累吧。


很多交談最後都不得不流於表面。
深刻的交談是需要適合的時間,環境以及對象。
我個人感覺,很多時候感覺跟對方說話很累,都是因為對方太"認真"。
想到前兩天一個段子,說過年親戚都問你一個問題,"什麼時候回來啊?什麼時候走啊",人家其實不是真的想知道。你就回答"前兩天回來的,過兩天走"就可以了。
有很多對話都是無意義的,無非是為了填補時間上的空白,免得尷尬。
所以對話中,少一些"刨根問底""追根溯源""據理力爭".別人說啥你就順著說就行了。
以上


其實不說話最輕鬆,玻璃心的人類又覺得氣氛太尷尬,所以退其次,追求無意義不過腦簡單粗暴的對話。

嗯我把嘴閉上,吶這是我的溫柔…


累。
建議有問題自己先思考一下,把問題分類成「可以自己解決的」和「需要徵求他人意見的」,並且如果不是以一個小組為單位進行分工合作的作業時,請不要拿自己的問題去麻煩別人。
還有就是不要拿同一類問題重複的去問同一個人,真的想聽別人的意見,可以多問幾個人,充分理解對方的意思之後,對對方的看法給予肯定或否定(此時需要充分理由),再進行新的發問,不然對方真的會有「你根本聽不懂我在說什麼」的感覺。


我感覺我是能理解你朋友的!!馬個!!等我回家細說!!


現實中的伸手黨……嗎

一般來說,要向朋友諮詢的,並不是三種方法哪種更好,而是每一種方法有什麼優點或缺點,成功率、成本、潛在風險。全面了解之後,做出最後決定的,還是你自己。因為每個人對方法和結果的偏好是不同的。

比如說切蛋糕,有的人喜歡奶油多一點,有的人喜歡草莓多一點,有的人喜歡不油膩的蛋糕層。那麼面對三塊蛋糕,每個人對於「哪一塊最好」會做出不同的判斷,而且不管選哪一塊都能說出個理由(這也意味著不選哪一塊也都能說出理由)。

話說我似乎和題主的性格剛好相反,我喜歡自己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極其清楚,容易聽錯的地方用重音,容易誤解的地方專門用一句話去強調,就像是沒有網路的時代的信件一樣。不是因為我想節約對方的時間(和精力),而是因為我想節約自己的時間。要是聽了對方半天的回答得到的答案是另一個問題的答案,而錯位的原因是我提問不夠清晰,那我不就2B了么……


你的問題出在不知道一個道理。別人沒有義務替你做決定。
憑什麼你讓別人三選一,別人就一定要給你一個答案?


推薦閱讀:

孤獨感是否是一種非常消極的情緒?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女朋友平時性格很樂觀,遇到未知事情就容易焦慮,有時甚至急躁。我能做些什麼來幫助她有效緩解這種情緒?
生活中有哪些自己給自己套上的枷鎖?
如何辨證理解「吃虧是福」?
《十面埋伏》中章子怡為何不喜歡等她三年的劉德華而喜歡京城武?

TAG:心理學 | 人際交往 | 說話技巧 | 心理分析 | 相處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