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穿越里反覆吟唱的詩有什麼深意?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雖然智慧的人臨終時懂得黑暗有理,
因為他們的話沒有迸發出閃電,他們
也並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善良的人,當最後一浪過去,高呼他們脆弱的善行
可能曾會多麼光輝地在綠色的海灣里舞蹈,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狂暴的人抓住並歌唱過翱翔的太陽,
懂得,但為時太晚,他們使太陽在途中悲傷,
也並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嚴肅的人,接近死亡,用炫目的視覺看出
失明的眼睛可以像流星一樣閃耀歡欣,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您啊,我的父親。在那悲哀的高處。
現在用您的熱淚詛咒我,祝福我吧。我求您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作者 / 狄蘭·托馬斯
翻譯 / 巫寧坤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ood men, the last wave by, crying how bright
Their frail deeds might have danced in a green b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Wild men who caught and sang the sun in flight,
And learn, too late, they grieved it on its w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rave men, near death, who see with blinding sight
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meteors and be g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e sad height,
Curse, bless, me now with your fierce tears, I pr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Dylan Thomas
在諾蘭新片《星際穿越》里,一位老物理學家不停地在念叨這首詩,活著也在念叨,臨死了還在念叨:「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這詩句彷彿他的聖經,但也更像是一個夢魘。
狄蘭·托馬斯,這個浪漫的煙鬼和酒鬼自知活不長,所以對生命充滿了緊迫感。他一生所著圍繞「生、欲、死」三大主題。語言有力的像炸彈,自成一派大師。這首《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其實是在詛咒死亡,「良夜」即死神帶來的無邊黑暗。
然而這首與科學毫不沾邊的詩,在這部科幻電影里卻顯得無比熨貼,原因何在?因為對地球上的物理學家來說,有一個比死亡還令人痛恨的夢魘。
古典宇宙觀認為:宇宙是無限大的,時間也是永恆的,它既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並且一直勻速向前。既然是「無限和永恆」的,那麼人類反倒輕鬆了,因為我們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去處理無限和永恆的事物,那是上帝的事兒。但是現代物理學發現:宇宙是有限的,時間也是可以隨著引力而變化的——無限和永恆消失了。然而這一革命性的發現並沒有叫物理學家們歡欣鼓舞,而是更抓狂了,因為他們看到:宇宙太大了,大得離譜,大得不合理、甚至不合情。
既然宇宙是有限的,那麼它就是可以被感知的、被探索的。上帝創造了有限的宇宙,又創造了我們,並且賦予我們以靈性,不就是為了讓我們去解讀宇宙的奧秘嗎?但是你看看這個宇宙,直徑137億光年(這只是最保守的估計,來源於人類推測出的距離最遠的星體)。首先,我們無法突破光速,造不出光速的飛船;其次,就算造出了光速飛船,要穿越宇宙,沒等走到億分之一,一代人就死光了,這有什麼意義?所以,現代物理學家們有三大恨:一恨宇宙太大,二恨壽命太短,三恨光速太快(某種意義上,他們更恨光速太慢,遠處的星球上發生的事情,上百億年才能傳到地球,這還有個鳥用?)
上帝給出了一個希望,然而這竟是個比絕望還令人絕望的希望,「臣妾做不到啊!」
但人類是這樣一種奇怪的生物,它具有永不枯竭的好奇心和「不甘」心,仰望星空一團漆黑之後,他們索性低頭拿起了放大鏡。在對微觀世界的探索中,他們發現:物質是十一維的!
十一維的世界什麼樣?無法想像,我們連四維世界都無法想像。假設我們在紙上畫一個小人,他活了,變成了個二維的「紙片人」,他們眼中的世界,只是一些長長短短的直線,而我們眼中的「二維人」,將比螞蟻還要脆弱,我們隨便伸一手指,就能戳破他們的大腦和心臟。那麼,假設有四維世界裡的生物,那麼在他們眼中,我們這些三維人類,是不是也比螞蟻還要脆弱?
人類眼中的宇宙之所以顯得這麼大,是因為我們是三維世界裡的生命。三維、光速、引力和時間是人類認識宇宙的天花板。我們有理由相信:上帝是十一維、甚至超越十一維的,宇宙之於上帝,真的就像一個後花園,是他幾分鐘就能走到頭的散步場地。
在劉慈欣的《三體》里,我最喜歡這一段:歌者,一個外星高級生命里的低級公務員,一邊唱著古老的情歌(在歌中,他把一塊像海藻泥一樣柔軟的時間作為禮物,送給了心上人),一邊拈起一張小紙片樣的「二向箔」,漫不經心的隨手一扔,就毀滅了太陽系(其實不是毀滅,只是把三維的太陽系變成了二維)。
更高維度里的智能生命在人類眼中,像上帝一樣無所不能。他們能在短時間內橫穿宇宙,也能像《星際穿越》影片中所言:時間之於他們也是有形的,他們可以隨時閑逛到唐代的山谷,也可以爬上「未來」的山峰。
說了這麼多,再回到這首詩。在上帝和宇宙面前,人類有兩個選擇:一是承認自己不是「上帝的選民」,安心做回三維生物;二是努力去突破天花板。顯然,有些人類選擇了第一條路,溫和的走進了良夜,而另一些人類則選擇了第二條路。但是第二條路過於漫長和痛苦,人們不得不一邊走著,一邊發出怒吼。我們怒斥死亡,怒斥飛奔的光,怒斥龐大而玄妙的宇宙。這怒斥記載了我們的不甘與熱望,它告訴上帝:我們也是宇宙中的「歌者」。
(轉載,侵權刪)
這首詩即是老布蘭德的信念,早年他就已經解出方程,也知道了A計劃是絕望的。所以他花了40年去維護B計劃,每天都在絕望又必須掩飾絕望。維護一個彌天大謊,他憤怒、自責但必須堅強。他已經做好了放棄人性的準備,但他需要一個信念去堅持。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這裡的good night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生命的夜晚,即是死亡,也可以宏觀理解為地球的末日,人類的滅亡。
不要順從命運安排的死亡。
咆哮,反抗,那行將消失的最後時光。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長者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前進!不擇手段地前進!
一首詩解讀《星際穿越》,文科妹這樣看諾蘭
@故園舊夢 不要臉也請有個限度吧。
(更新)剛剛看到這個回答已經被摺疊啦。
感謝各位,請幫我把我這個回答也送進摺疊區吧,再次感謝QUQ。
從一個觀影者的角度說說這個問題:
當影片開始,老布蘭登開始念叨這首詩的時候,敏感的觀眾可能會感覺到這首詩挺契合主題。為什麼,因為它老說我們要走進那個良夜,影片裡面的良夜是什麼,自然是光和星相互追逐的廣袤宇宙。主角們即將走進的就是那個黑漆漆的,看上去是無盡黑夜、其實又包含一切的空間。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他叫我們不要那麼溫柔,應該就是要大膽點勇敢點,有想像力點了,那也對,怎麼可能這麼輕易地完成逆天改命的任務呢?就是提醒主角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啊!這伏筆埋得不錯,明明白白又略顯高深,高分。
一眼萬年,黃粱一夢的橋段出現了,在第一個星球上多呆了一個多小時,使得布蘭登小姐和庫珀先生的時間跟地球家人的時間出了岔,再說就落淚了。庫珀體會到了光和引力給他的感情傷害,hold不住感慨也哭了。。
這個時候迴響一下那首歌,不要那麼溫柔地走進那!都叫你了。。觀眾,我是一個,也感慨了,這真的不是一個簡單的,溫柔的問題呀。開始庫珀以為就是上個太空找到答案就能回去救女兒一家團聚了,但能不能回去不是吼一句I『ll be back 就能搞定的問題,裡面包含了用現代物理計算出來的滄海桑田。
到了庫珀發現老布蘭登的謊言時,這首詩又起到了呼應的作用: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A計劃曾經被一代代的科學家努力執行過,為了在人類的遲暮之年作最後的掙扎,這群世界上最先進的人代表全世界的百姓做最後的掙扎,和消逝的時光征戰,詛咒日漸逼近的末日。
對號入座完畢,對於老布蘭登,他們曾近的努力裡面,良夜就是人類最後的黑夜,老年就是現在人類所處的末日時代,怒斥光明的消逝就是他們與時間競速的努力。
另外一種對號入座就是:站在老布蘭登對話主角的角度,這句詩其實是隱藏真相的告誡,這次發射不是一次「晚安」,讓你溫柔進入將給你答案的宇宙,而是一次悲壯的訣別,等待命運審批的人和存續歷史的人們的訣別,將死之人永遠無法看到可能來臨的嶄新年代,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嘆息光陰太快,時間太短。
好了,最後庫珀進入了5維空間,找到了A計劃的關鍵並告訴了他女兒,而布蘭登小姐也在愛的召喚下(吐槽一下)成功實現了B計劃,期間困難重重,千辛萬苦,人類得救了。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好了,這首詩還能起作用,在回首緣起和坎坷,迂迴和到達的時候,那個所謂的良夜意義更加豐富了,在不同的觀眾眼裡,良夜指的可能是 對時間和命運鴻溝的低頭,正如老布蘭登嘆息A計劃不能成功(這實際是講命運對老布蘭登的一次嘲諷,因為A計劃成功了嘛);也可能是指 人類即將歸於的幻滅,因為以宇宙為背景的故事,人類存亡絕續才是最適合的,高度最恰當的主題;還可能是更加哲學的東西,永恆,死亡,真理,whatever。期待各位腦洞大開。
其實來說用「真理」來對號入座也挺講的通的,在三維四維世界裡面,生老病死是一套真理,時候到了就企定定嘛。但是在更高位的世界裡,我們生和死不過是一次摺疊的距離而已。人類用現有的知識體系走進自己認為的世界,自認為的真理,嘖嘖,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有點圖樣圖神婆的感覺。
電影應該沒有談到上帝的問題,是否存在唯一主宰應該在別的電影裡面討論,這裡我看到的更多是人類向更高維度世界的挑戰,以應對自己在已知世界不能解決的問題,只是支配和被支配的矛盾、與解決的問題。
所以吐槽一下高票答案。
作者用到狄蘭的詩自然有他的感情和經驗原因,那詩本來狄蘭寫來的動機思想如何,可以另外討論,庫珀他們應該不知道。
不要對著極夜靦腆
日之將暮,也要歡顏
詠嘆自由於生命之顛
儘管詞義已無法盡顯
儘管笑臉將終被擱淺
不要對著極夜靦腆
沒人會背著夕陽丟棄勇敢
如后羿滿弓的最後一箭
詠嘆自由於生命之顛
即便最後一戰
戰前請讓我肆意慵懶
不要對著極夜靦腆
混沌中已模糊愛人的臉
但微笑卻比平常更展
詠嘆自由於生命之顛
即光在消亡之前
照耀和溫暖怎能從簡
不要對著極夜靦腆
小翻了一下,按電影
雖然已經有很多很優秀的答案,但是我還是想詳細解釋一下。
我跟@傷心豬大腸 的想法是一致的。
從劇情角度看,我認為這首詩反覆的出現是想製造反差對比之感。
這首詩原意(電影中)是激勵人們,即使在最黑暗最絕望的時刻,也不要放棄鬥爭。沒看到布蘭德講出真相之前,觀眾會一直以為這是布蘭德堅持的信念(堅持人性),看到白髮蒼蒼的布蘭德重複這些話時,甚至會很感動。
然而,不斷用這首詩激勵他人的布蘭德所抱持的信念恰恰與這首詩「相反」,可以說他基本與用炸彈解決饑民的政府一樣,人性泯滅。在人類的黃昏,作為少數有能力阻止人類毀滅的智者,居然與愚昧畏縮的勢力同流合污。
黑暗中唯一的一道微光也熄滅了。
39歲就死了,號稱一天最多和18杯威士忌。
天才和瘋子
苟利地球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怒吼並咆哮著 感嘆永不逝去的光明
即使毀滅就在眼前也要最後一搏。
永不向黑暗馴服。
撲哧!!!!!這個廣告,我看了吐血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