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經濟不振的十幾年中,股市上哪些板塊表現的比較好?
比如醫藥、服務業?有投資界人士認為對未來在中國市場選股有一定借鑒意義,你怎麼看?
對內需股而言,情況兩極化,新興的業態和產業(移動通信,便利店,家電量販店,快時尚,連鎖藥店,互聯網相關等)明顯表現較好,表現糟糕的是傳統業態和成熟行業(百貨店,電力,石油化學,鋼鐵,造船等),此外企業自身的經營也比較重要,由於成本削減和服務改善,鐵路運輸行業的情況就不錯,房地產行業的情況也不錯,原因在於泡沫經濟時期雖然房價高企,但相應的,由於沒有盈利空間,大型開發項目基本處於凍結狀態,而今大型項目比比皆是,特別是佔比較大的商業設施。另外,不出意外的,泡沫經濟破裂的緣故,金融業(主要指銀行和證券)和建築業的表現尤為糟糕。而和民間投資與政府採購相關的企業也非常糟糕,比如防衛企業,IT系統集成企業等。
而對於外需拉動的企業(海外市場收入佔比較高的企業),總體情況比內需企業要好,基本要看企業自己的經營狀況,有諸如軟銀,日本煙草,Nidec這樣依靠收購獲益的,也有像豐田,本田,小松,Unicharm,Fanuc,Canon這樣穩紮穩打開發海外市場的,也有開發大型藥物而獲得高速成長的武田,Astellas,以及在海外購買資源權益的綜合商社,技術革新中成長起來的電子元器件廠、特殊材料企業,特種化學企業等。與此相對的,則是對市場把握不準的消費電子企業如松下,索尼,受困於家電業務的sharp,以及在競爭中敗下陣來的半導體廠等。這二十年來,日本企業對海外的依存度大大地提高了,北美市場是相當多企業的利潤主要來源,近年東南亞和中國市場也開始貢獻利潤。
可是日本股市的結構和中國相去甚遠,企業的盈利構成和增長動力也完全不同,而且海外投資者的交易佔到一大半,我覺得對中國股市的參考價值其實不大,況且未來的新興行業與二十年前相比,真的是天壤之別。實在要說啟示,那就是盡量遠離競爭激烈、門檻低和周期性強的行業,考慮經營手段強的企業和競爭格局穩定的行業(如 Capital Goods,Foods)。
當經濟總體缺乏增長動力後,表現較好的板塊往往應該是新興的產業吧。其次,非周期板塊中,會有些企業凸顯出來,但是出現整體板塊的機會可能性不大。另一個方法是可以看看消費者的消費出現了什麼新的動向,或看哪個行業是能夠引領新的消費增長點的,這些板塊應該都不錯。
微信公號:價值發現者(jzfx01),發現投資價值,分享投資機會。
零售業中的優衣庫是其中之一。下圖為優衣庫的母公司迅銷公司(http://www.fastretailing.com/eng/)2004年以來銷售額數據。
數據來源:Shopping at Uniqlo is about to get more expensive沒有找到日本服裝消費數據,用私人消費(total private fi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來代替吧。可以和優衣庫的收入額增長趨勢比較一下。
11年的時候和朋友談到過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在戈登的the great game裡面有談到;哪個章節我忘記了,有興趣的可以去翻一番。
從30年代美國大蕭條,到90年代日本經濟衰退。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最旺的是賣避孕套的和電影院生意。經濟危機致韓國國內避孕套銷量猛增。
有調查機構進行過追蹤調查,家庭控制生育的產品消費(包括避孕套、避孕藥)在09年的前兩個月增長10.2%;可以理解為,一方面,白領們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寧願下班回家和老婆滾床單也不願意外出消費;另一方面,也表示在當時的環境下,白領們對避孕套這類生活必需品寧願今天多掏點錢也不願意明天要掏得更多。這從經濟學上很難解釋,從行為學上可能比較好理解:在外界環境糟糕,人們會減少外出的機會,這種現象在零售領域被稱為蟄居,夫妻、情侶之間蟄居能彼此相互愛撫、緩解生存危機帶來的壓力,彼此之間尋求一種釋放,而這种放松的方式是不需要花錢的,只要一個避孕套就可以了。
有時間再上來補充。
我不認為日本的股市歷史有太大借鑒意義。
雖然資本主義經濟周期可能有一定規律性(經濟學不懂),但是中國和日本在地緣政治上不能對比。日本的地緣是東亞之英格蘭,歷史上就更接近西歐封建體系而非東方帝國體系;中國則自漢唐便是東方帝國,大一統荒蕪地方繁榮中央。
引一句話叫做「地緣乃宿命之分身」,只能順勢而為,逆之則身死國滅為天下笑,要錢財又有何用。日本在二戰之後認清了自身的宿命,不再陷於大陸迷夢,學習英格蘭勾結維京以抵抗大陸,因此才能有後來之發展。 中國則有自己的宿命。
最後,所謂投資,到了投資股票的年紀,大部分人最重要的人生選擇都已做出,投資業已完成。錢財的投資無非是之前選擇的延續,以當今世界金融之發達,A股港股美股任君分配,有大把股票可供選擇,選擇自己熟悉的公司和行業遠比借鑒日本歷史靠譜得多。
在我看來,真正重要的投資在於剩下來的人生選擇:希望孩子在哪裡受教育?希望居住在何處?如果想明白了這些選擇,剩下來的事情水到渠成。沒有數據支持,純靠瞎猜:經濟再不景氣,有些東西還是要買的吧,比如說廚房用品(洗滌劑之類的);或者銷量反而會增加的產品,比如說速食麵之類的。相關公司在日本經濟不振期間,是否比其他公司要更堅挺呢?等牛人回答。
農業改革股,以及第一線的原料股,日本地產缺乏;
說點題外話,日本經濟衰退有美國在後面做推手,但中國經濟一直是受國內政府影響很大,因此有些領域能過遇見他的衰退,比如房地產的相關行業,但是具體的速度和程度都不能以日本為參考,不如多看看新聞。
推薦閱讀:
※如果提前知道紀錄片即將播出能否買入環保股獲利?以往還有哪方面這樣的實例?
※有哪些對股市/大宗商品產生較大影響的經濟指標?它們發布的渠道和頻率又是什麼樣的?
※當下哪些國家正在走向衰落?哪些國家正在走向興盛?
※銀行從業者如何看待 2014 年 7 月銀監會對存貸款計算口徑的調整?
※中國為什麼要去非洲修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