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們有哪些關於「老年」的印象,其實是不準確的?

比如老年人更容易遭遇情緒問題,但實際上老年人遭遇的情緒問題更少,他們更積極,比年輕人體會到更複雜的情感。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有備無患的老年人生,更多「老年心理學」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每年在老年心理學的第一節課,我都會讓學生們寫下3個形容詞來形容一個典型的65歲以上的老年人,以下是一些答案:

睿智
遲緩 易病

Move slowly; forgetIve;keep
repeating things

Slow;gentle;patient;白髮蒼蒼

悠閑的;嘮叨的;滄桑的

Wisdom;boring;sick

Peaceful;slow;caring;

Kind;generous;tender

Grey-haired;slow;forgetful

從數量上來說大概1/3是正性的詞,2/3是負性的詞。從內容上來說,基本可以看出4類不同的老年刻板印象:

1)
生理上:慢,生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2)
認知上:糊塗,健忘,無法學習新東西;

3)
情緒上:抑鬱,不開心,有心理障礙;

4)
社交上:孤獨,與社會隔絕,與家人朋友失去聯繫。

後面是教科書打臉的部分

1)
儘管老年人確實會患各種慢性病,但他們的健康狀況、生活並不會因此受到很大影響。例如:中國數據顯示,大約只有2.7%的老年人報告自己的身體狀況會導致生活不便或受影響,81%的老年人會報告自己的健康狀況屬於中上水準,美國大約只有5%的老年人需要專人照料。


2)
認知上,儘管老年人記憶、思維、處理速度會隨年齡增長而下降,但他們的日常生活並不會因此受損。再說健忘的問題,健忘確實是老年人常見的問題,但比例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高,我們來看一個柳葉刀的統計,其實在80歲(因為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男性74,女性77)前的老年人,健忘症甚至是老年痴呆症的比例真的不高。

3)
老年期精神疾病的發病率是各年齡層中最低的,例如中國抑鬱症的發病率是4%-6%,而老年人的發病率僅為1.3%。下圖則是美國各年齡層,各種精神疾病的發病率

4)
社交上的就更不用說了,老年人的關係滿意度是最高的。

大家先湊活著看,其他的等我想到了再補充吧。

References

Cavanaugh,
J. C. Blanchard-Fields, F. (2010). Adult Development and Aging (6th edi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han, K. Y. (2013). Epidemiology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other forms of dementia in China, 1990–2010: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nalysis. Lancet, 381, 2016 – 2023.


老年人節儉,步履蹣跚,為了孫子孫女瞎操心,或者為了幾個小錢斤斤計較,保守。。。

我婆婆和我公公,為了慶祝公公70歲生日,下周去夏威夷玩十天。半自由行。
前幾天婆婆還要我幫她挑選比基尼!
比!基!尼!
我自己還是穿的分體式泳衣呢!

我還挺著個大肚子懷孕嘔吐水腫的,老公出差了。。。公公婆婆真放心,把一個高齡初孕婦扔家裡不管了?(雖然我也是一直在工作出差的,而且健康體力都沒問題。但是畢竟是孕婦啊!)(公公婆婆鬧了很多年矛盾,今年才緩和一些。所以,其實我很支持她們旅遊的。別誤會哈!我是孝順又通情達理的好兒媳婦)

還有籌備娃娃的物品,老婆婆給我支付寶轉賬了幾萬塊錢就再不過問了!婆婆以前是兒科護士長啊!後來還當過新生兒科的醫生啊!居然,一點建議都不給我!完全不過問啊!問她電動吸奶器和手動吸奶器,包被還是睡袋,她要麼說「你喜歡就行」要麼說「兩個都買吧!」

預產期是春節,請不到月嫂,我媽不靠譜不能來照顧我。婆婆退休了,雖然有返聘和各種兼職,但是每周還有2-4個下午或者晚上是休息(她現在是游泳乒乓球各種健身,也沒有閑著),她居然說春節她要去俄羅斯看雪,讓我和老公多去月子中心,多花點錢就能請到月嫂了!然後,她老人家又新找了一個兼職,居然比現在工作還要忙,全天工作的,一個禮拜只有半天休息了!晚上還得上班!!她要體現人生價值,需要人家喊她x院長!而不是孫子叫奶奶!

偶爾見面,也就是給我零花錢,摸摸我肚子,說幾句「力氣活就讓兒子做,別累著。」「累了就辭職回家吧!不要在意錢」之類的。從來沒有想過,她自己年近七十了,她才是那個「辭職回家吧,不要在意錢」的那個人吧?


不是抱怨婆婆。我很理解她。我自己老了,也應該是她這樣子的度過晚年。
但是婆婆確實刷新了我的三觀。


對男男女女的事情沒有什麼慾望了,對金錢沒有什麼追求了,對生死不那麼看重了。


老年人對新事物的看法更為積極


萊因哈特可不會這麼認為


十六歲那年,我在高中閨蜜家裡做客,吃完飯她父母開始打掃戰場,我和她就來到了她的房間。

我看她坐在書桌前,心煩意亂,唉聲嘆氣,出於對閨蜜的關愛,我輕聲的詢問她:「怎麼了?」

她猶豫了一下,很糾結的說:「我......我昨天......撞見我父母那個了……」
雖然當時我也有點尷尬,但是依然安慰她說,「沒事沒事,忘了這個畫面就好了」 。

她幽怨的看著我說:「畫面感那麼強,怎麼忘? 他們都那麼老了,大白天居然還做這種事情,噁心死了……」

彼時,我們倆16, 她父母.....嗯,應該也就42,3 吧。確實,太老了……真不應該.........


老年人沒有性生活~~~


越老越糊塗是不對的。

正常的認知損害(MCI,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各個年齡階段的人都存在。這種認知障礙更像我們常說的「怎麼最近這麼健忘」中的健忘,沒有什麼臨床意義,也不影響生活,很多可以通過改變作息飲食方式進行改善。

阿茲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並不是一個正常的衰老特徵,而是一種病,只是老年人多發而已,而且沒有特效藥。這種病和我們說的健忘,有本質性的不同。

所以大家身邊如果有阿茲海默的老年患者,請不要叫他們老年痴呆,這真的是一種疾病,得上了不可逆。請大家多關心。


知錯不改就是老,因為錯誤通往過去。


很多人認為:
老年人對於新事物是抗拒的,不願意學習,或者學習能力太差
老年人就是節約的
老年人就應該給兒子買房,給兒子錢娶媳婦
老年人就應該幫兒子帶孫子的
老年人就應該認命
老年人的思想頑固
老了,就不要折騰了
老了,就很多事做不了了
……
我所見的很多老年人都不是這樣的,他們都有顆好學的心,並深知自己的文化程度,反而更願意去學習,只是需要作為子女的我們更加耐心的去引導和教。

老年人節約是不想給兒子增加負擔,想能省點就省點,可稍微有點超前意識的都會開始關愛自己,自己想吃什麼就吃,還能吃多少?自己能放鬆去聊聊天就去聊聊天,老天給自己的時間還有多少?還是要穿好看點,畢竟現在生活條件比以前好太多了…… 這些問題作為子女的我們是否有去關心過?
老年人就應該給兒子買房,花錢娶媳婦嗎? 從你離開父母的子宮開始你就是一個單獨的個體,父母努力辛苦的給你創造好的生活條件,自己沒有讀書就儘可能的讓你多讀書,他們的義務也只是培養你離開學校,後面的生活就要靠自己創造了,還需要伸手向父母要錢買房,買車,取媳婦的,你們是什麼樣的心態?

老年人就應該幫你帶孩子? 是這樣嗎?父母辛苦把你帶大後,還得幫你娶媳婦,還得幫你帶孩子?真的是這樣嗎?哪怕父母想為家庭減輕負擔幫你帶了,你們應該要懂的感激,並關愛他們,因為這不是他們的義務和責任。

老年人就應該認命嗎?不,如果你家裡有老人是這種思想應該多給他們帶去美好的生活概念,多帶他們出去看看美好的世界,看看花花草草,看看那些樂觀的同齡人,看看他們向上的生活理念

老年人是不是真的思想頑固呢?我覺得就要看你是否真的有走進老年人的心裡,他們心裡真正的想法是什麼,他們頑固的原因是什麼?頑固點是什麼? 還是他們害怕什麼?就如我上條說的認命一樣,去引導

老只是你的經驗,你的年齡,而不是生活態度,該幹嘛還是去幹嗎,來到世界上經歷太多了,目前的世界較他們以前實在是太美好了,應該在有生之年好好看看,不枉進入這麼好的時代。

同時也呼籲年輕人給家裡的老人指引一個向上的生活態度,多帶他們去看看老人們眼中的花花世界


我想,性格決定老年人的生活狀態,文化決定老年人的生活品位,健康決定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經濟 決定老年人的生活層次。


此回答來自一位76歲的老人:
「老年」呢,在過去一般指上了歲數的人,譬如六十歲以上的人們就會被稱為是老人了。現在「老年」的定義標準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也不斷在提高,不是有人這樣說嘛——「六十歲還是小弟弟,七十歲稱為中年人,八十歲以上才算老年人。」過去對老年人的不正確的印象,第一,是覺得他們都步履蹣跚,行動遲緩,不便;第二,在外貌方面不愛打扮,不注重,老態龍鍾;第三,在談吐方面會語無倫次;第四,身體狀況不好,經常需要上醫院。可現在的老年人呢,第一,年齡不再是問題,八十歲也可以經常上老年大學學這學那,樣樣興趣甚濃,這叫老有所學;第二呢,老年人愛打扮了,前段時間網上不是有八十六歲老人還是一個漂亮的女模特嗎?八十多歲的老人唱歌跳舞絲毫不亞於年輕人,這叫老有所為;第三,老年人並不孤獨,他們常會結伴旅遊,結伴開展各類娛樂活動,身心得到充分的舒展,這叫老有所樂;第四,現在老年人都會保養,健身,延年益壽,這叫老有所養。

(以上回答來自A to F in Action的一次採訪內容 )
http://mp.weixin.qq.com/s/yCuGSvOl6M5YXxkOwu69UQ
我們是A to F in Action
我們致力於搭建一個交流的平台,幫助緩解老年人的孤獨感,為他們提供傾訴對象以及情感的抒發口,同時幫助年輕人更多了解老年人們的故事以及經歷,並借鑒他們寶貴的人生經驗,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難題,在人生岔道口做出正確適當的選擇。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Are you with us?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AtoFinAction
同時,有任何問題請直接提問微信公眾平台,主頁君一定會及時解答,也可以發送郵件至:
a_to_f_action@sina.com
你們的支持與關注就是我們的動力!
感謝您的關注!


一貫以來,我會因為把老人畫在弱勢群體中,刻意的去容忍他們,與別人事不過三的原則,在老人面前卻有屢三屢四,與此同時,我身邊也有很多反對的聲音。在這裡,我想提出一個近幾年網路十分熱門的一句話,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可能隨著社會的變革,某些事件的關注度過高,以至於人們的觀點坐井觀天,有片面性,也有局限性。怎麼說呢,人的看法與個人經歷是息息相關的,但是我不得不說,我對老人的理解中,夾雜了很多同情與尊敬,不管人生的成功不成功,走的路多,在生命中的最末端,無可奈何,這樣的感覺,是難過的,多多少少。


推薦閱讀:

越是缺什麼越是表現什麼是過度補償嗎?
在中國大學本科心理學都學習啥?
這種影視里常見的心理學現象學名叫什麼?
今早出現幻覺、耳邊有人說話、而且在向我走來、很真實、能聽到、也能感覺到、但是就是看不到...?
日劇中『奔跑』背後是否什麼深層意味存在?

TAG:心理學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