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證理解「吃虧是福」?

能否從生活實際出發,切身體會的談一談做到這一點給我們人生帶來的改變和啟發。謝謝


很多人把「吃虧是福」的含義理解錯了


「吃虧是福「的真實含義是指:「一個能吃虧、懂得忍讓的人,大概率上是個有福氣的人」;而不是很多人理解的「一件事上你吃虧了,你就得福了」


換句話說,「吃虧是福」表達的是一種人格特徵所帶來的人生而不是一種個體行為所導致的結果


這樣理解「吃虧是福」在邏輯和常理上就很明白了:一個肯吃虧的人,大都是有一定人際素養、懂得謙讓、不輕易與人發生爭執的人,這樣的人無論在生活中還是職場里大概率上不會被人猜忌、打壓,給人的感覺比較厚道;很明顯,這樣的人經常會得到一些能力之外的收穫


這就是所謂的吃虧是福


別人吃了虧,忍了,不鬧事,不聲張,就是大家的福氣。


說「吃虧是福」的,往往不是吃虧的那個人。


吃在明處的虧才是福,吃在暗處的虧……就真的是虧了。


  • 吃虧是福不等於「受騙上當是福」

很多人誤解「吃虧」和「受騙上當」,甚至以為兩者一樣,這就錯了。

「吃虧」是自己願意放棄一部分利益,這是主動的讓利,主動的選擇放棄;

「受騙上當」是自己被動的被人欺騙,損失錢財;

選擇主動的「吃虧」,體現的是一個人的仁慈之心;

被動的受騙上當,說明你智慧不夠,說的難聽點你要麼貪小,要麼愚蠢

很多人受騙上當以後,用吃虧是福來安慰自己,這沒有什麼,人之常情。但我們要經常的反省自己,為什麼自己受騙上當,難道真的只是因為我們是「老實人」嗎?還是說我們想貪小便宜了?

虧可以吃,小便宜千萬不要貪。

  • 吃虧是福,是因為「禍福相倚」

吃虧能最後變福的,這種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
有大智慧的人和普通人的區別是,他們看得更深、更遠,不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擾動。

我們現在常說要看「長遠利益」,但很多人一看好像這個一開始賺不了錢,我就算了。

如果馬雲這樣想,淘寶和阿里巴巴搞得起來嗎?

如果劉強東這樣想,京東還能活到今天並且蒸蒸日上嗎?

如果雷軍這樣想,小米能從強手如林的手機製造商里殺出重圍嗎?

一開始吃點虧不要緊,是因為這些人對自己的選擇很有信心。這才叫吃虧是福。


吃虧是福這件事情,其實是一項精簡過的真理,從紫微斗數和面相來看,會發現越看得開的人,就越富貴,實務上我研究了很久,發現關鍵是不計較的人,他們朋友圈會比較廣闊,朋友關係也會比較久遠,敵對關係也比較不會長久。

而有一句話說,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正是印證了這個狀態,因為他不計較,就不容易樹敵,雖然這次吃虧了,但下一次也可能有機會合作,自然在生意上就發展的比較長遠。

久而久之,就越來越好,這就是吃虧是福的一個狀態。


所謂吃虧是福,在這裡我們不妨限定一下語境:被人強暴還忍了那個當然不叫吃虧是福。我理解的吃虧是福,是說:一個人不介意在某些場合放棄點兒自己的個人利益,那麼這樣的人是有福的。

下面都是按這個意思走。

這句話要看對誰來說了,對別人這麼說當然很沒意思,對自己這麼說的話我覺得挺對的,儘管並不是任何時候都能做到。道理非常簡單,普通人不可能在任何情況下都一碗水端平,考慮一件事情也多是從自己立場出發,個人利益很容易就影響你對一個事情的判斷而不自知。你是這麼做的,別人也是這麼做的,出現矛盾或者爭端以至於難以調和總是不可避免吧,到時咋辦。別看我乎上的人講起道理頭頭是道,碰到真事兒上,誰也難容一個處處針尖對麥芒、甚至把這種作風升華成做人風格的人。自退一步,給人一個台階兒下,是給別人面子,也是給自己面子,讓人願意接近你,戲才能接著唱下去。非要為這點事情做成孤家寡人,沒意思也沒水準。要是為英特納雄耐爾奮鬥終生孤苦無告那也就算了,為自己一點兒私利,忒沒勁了。

說簡單點,就是大度。

以上言論不是鼓勵任何人吃虧是福,各位想吃什麼繼續吃就是。


「這是胡扯。」

上次一個姑娘跟我說他爸教他的,她覺得特別有道理,然後我是這麼回應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這並不是什麼「極具哲理和智慧的話」。
大部分傳統美德的本質都是對於不公平待遇的容忍,我隨便說一個:

「賢惠」

你感受一下。

吃虧是福道理很簡單,人們潛意識裡會對那些看起來溫順純良好欺負的人抱有安全感。因為萬一有什麼衝突和糾紛這些人從習慣上選擇迴避和妥協,也不敢怎麼樣。

但是這樣的「好人緣」有個屁用啊。

再聽到別人告訴你吃虧是福的時候想想另一句話,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拿相關關係胡亂確定因果關係是行不通的孩子們。

吃虧和有福很明顯不是確定的因果關係,至少至少至少,絕對不是因為吃虧所以導致有福,相反很有可能是有福所以心寬,所以不會斤斤計較。

但我個人認為應該是第三種關係,那就是,背後有一個更加隱蔽的因素,這個因素使得一個人不愛斤斤計較(肯吃虧),同時這個因素還使得這個人比較有福,所以讓肯吃虧和有福這兩個現象相關性比較高。

這個因素嘛,往先天特性里找咯。


被迫吃虧是衰,主動吃虧是爺。
我從來不惹那種,過的不差並不需要吃這個虧,還主動吃虧的的人

我只跪拜他/她們。


不用辯證,辯證這樣的字眼常常包含著一種難於覺察的,不敢於承認的自欺。。。

我父親常常在我小的時候這麼教我,每當我在外面受到一些小孩欺負,羞辱,回來跟他們講的時候他們總是要我忍耐,隱忍克制自己的那些不滿、憤怒、憎恨的情緒的表達。。似乎如果我去一如自己真實的情緒反應做出真實的表達了之後,便會遭來別人的報復,仇恨,以及什麼不測。。。這個懦弱的父親從來沒有在我需要他的保護與支持的時候站在我的處境與感受上說話,為我的遭遇聲援,反而總是基於他自己內心的不安去要求我對自己的這些合理的情緒反應進行壓制。。。

這個懦弱的男人也要求我去接受那種不要尊嚴的活法,那種不在去捍衛自己合理權益自己尊嚴的,總是得夾著尾巴做人的處世哲學。他是靠著這樣的處世哲學在自己的童年當中避開了別人對他的變本加厲的打擊的。在那些耀武揚威的人面前認個慫你就暫時安全了。。他靠著這樣的處世哲學(包含但不僅限於「吃虧是福」)渡過了自己的動蕩不安的童年。並以此發展出一整套的生存策略,理念,人際互動之中獲利與「保護」自己的模式。。並在他兒子遭受著同樣的經歷的時候不假思索地要將這一套他認為無比寶貴的策略、哲學傳授給我。並認定如果我不照做將會在進入社會的時候會招來禍害。

而事實上他不知道的是,他在意識層面給我傳授著這樣的哲學與策略的時候,無意識層面卻是給我傳遞過來了那些他童年之中便不得不壓抑著的對於衝突的恐懼,對於別人的攻擊反應的深深的畏懼。認為去捍衛自己的權利以及尊嚴是一件極為危險的事情。而為了將這一切的退縮性的反應模式合理化,還必須要藉助相應的一些觀念理念,也即某種生存哲學當中常常有意去傳授的。什麼「吃虧是福」、「忍一步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感謝傷害你的人」、「槍打出頭鳥」、「禍從口出」,等等,這樣的一種所謂的箴言無不潛在地包含著一種隱匿著的深深的恐懼,那種對於那些受到的戕害的不敢控訴,不敢於直面我們是某些人的某些做法的受害者的這樣的事實。因為這樣的深深地必須要壓抑著的恐懼,所以那些大道理,那些箴言,那些辯證法就為人們所需了。語言和道理常常都是用作掩飾現實真相所用,用來抵禦著我們內心深處的一些不敢於去感受、體驗到的恐懼、無助、痛苦的感受。

是的,當我們尋求否認自己的真實感受,出於種種的原因想要迴避,壓抑,扭曲,掩蓋自己那些無助恐懼的時候,所謂的「道理」與「哲學」就格外被需要了。只有藉助這些東西,我們才能去偽裝,掩飾自己所懼所羞的那些真實的情緒反應,情感訴求了!只有我們不敢於去對抗、反抗、控訴那些我們遭受著的侵犯、掠奪的時候,我們才會需要「吃虧是福」這樣的理念。。。不用去辯證,再辯證也改變不了我們吃著虧卻畏懼於反抗的事實。。。

---------------------補一些我自己的心路曲折---------------------

拜這樣的「家庭教育」所賜,我小學到初中的時候,幾乎沒有能夠逃離過那種在學校遭受那些具有攻擊性、侵略性的小孩的欺凌羞辱。變現的畏縮,退讓,確實會在不少的時候使我躲過一些「災難」。但是這些畏縮退讓也讓我失去著太多無比重要的東西。。當一個人再也不能依照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訴求去生活,而總是在遇到一些可能產生對峙的情境總是下意識的讓步的時候,他的權利,尊嚴是無法被保護與捍衛的。。。從小學到初中,那個與人發生衝突的深深的恐懼使得我持續地在人際往來當中無度地退讓妥協著,但是這樣的局面使得我在彼時極要自尊心的時候深感折磨痛苦。初中的時候我遇到了同班的一個男生,我發現父親給我傳授的那種別人侵犯我隱忍一些避免麻煩的做法開始不奏效了。這個砸碎在你越是退縮的時候他越是逞勇,命運已經把我逼到了牆角了,我不得已回身面對。跟他打了一架,打了之後我發現天並沒有塌下來。這對於彼時年少的我產生了一種深刻的鼓舞,雖然依舊是膽怯軟弱,但是卻願意一次次地豁出去去面對自己原先所不敢於面對的種種的處境與對待。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在一些痛苦無助恐懼的體驗之後,我知道那種原本的妥協性、退縮性(常常也包含著自欺性的)那些人際互動模式是可以結束的,也應該去結束了。。。而那之後的一些歲月,逐漸地成為了我生命當中的新紀元。而那些又是新的故事裡的內容了,,但是在這裡我還是很想提一下,後來一些年的時候,我跟我父親說,當時就在那個同學那裡,我決心改變自己原本軟弱的性格了,並且真的有著很大的突破與改觀了。。。然後我那個父親對我說,「那你之後你還是該感謝這個同學的「。聽到這樣的反應我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咋反應過來,之後後面才了悟到這句話當中所傳遞出來的那種遭到背叛跟出賣的感覺。你兒子在學校被人欺負多次了,你一點憤怒的反應都沒有流露,反而總是用那些所謂的道理來粉飾現實。(事實上他失去了對於遭受侵害後的合理反應的能力,故而才會如此秉持那種自欺的生存哲學)。。。這是一種怎樣的孱弱!

相關回答:校園暴力的「受害者」是否存在普遍特徵? - 知乎


我始終默記魯迅先生的一句話:

「損著別人的牙眼,卻主張寬容反對報復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你吃虧,我享福。


吃虧是福,吃虧是福,吃虧是福啊!

截止到現在,80個答案,鮮有能夠從生活實際出發,切身體會的談一談做到這一點給我們人生帶來的改變和啟發。

為什麼?

因為&<吃虧是福&>這句話的可證偽性,值得商榷。

在此首先需要補充的是另一個概念:焉知非福。

&<焉知非福&>和&<吃虧是福&>,是兩個截然不同且容易極其容易被大家混淆的概念,很多人錯吧&<焉知非福&>當做&<吃虧是福&>。

這二者的區別在於:確定性

已知&<吃虧,是福&>,那麼未來是確定的,你只需要吃虧吃虧吃虧就行了。

而&<焉知非福&>則在於不確定性,我吃了虧,有可能是好事,但也有可能是壞事,可誰知道呢?

很多人錯吧&<焉知非福&>當做&<吃虧是福&>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他們故意弱化了吃虧帶來的負面結果,而不斷強調小概率性福報,這其實是一種&<倖存者偏見&>。

於是,活下來的都是摔斷腿的,而真正吃虧的人,都已經在戰場上死去。

說白了,&<吃虧是福&>只有「吃虧了,有可能是好事」,而沒有後面那一句「也有可能是壞事」。


接著,我們再來體會一下說&<吃虧是福&>時候的語境。

事前:「吃虧是福,吃虧是福!」

事後:「哎,吃虧是福,吃虧是福。」

事前說吃虧是福,其實夾雜著一絲賭徒心理:我明知道做這事有極大可能會吃虧,但我還是想搏一搏。

事前說吃虧......起的是一種鼓舞的作用。

事後說吃虧,則是自我安慰:我已經知道此事有極大風險,果然,吃虧了,除了自我安慰,還能怎樣?

於是,說了&<吃虧是福&>,鼓舞有了,安慰有了,但「福」呢?這能證明真的吃虧是福嗎?不能......


最後,我舉兩個符合題主題意,從生活實際出發的兩個例子: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言論「如果日本沒有挨原子彈,他的經濟根本不會發展那麼快。」

「如果德國沒有二戰,怎麼可能會有現在的德國?」

「慶幸有了自然災害,災後重建讓當地發展更加繁榮。」

......

以上有可能是"吃虧是福"最終極的版本,但你會覺得有道理嗎?

可能有些道理,但會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為什麼?

因為大家忽略了一個變數,就是如果這些地區、這些國家沒有吃這些虧,沒有經歷二戰、天災、原子彈,他們的財富積累以及經濟基礎會更好。

換句話說:如果其他國家想要變得同德國、日本一樣擁有高速發展的經濟,是否需要像他們之前一樣打場二戰,挨顆原子彈?

顯然,不是。吃虧,同上。


於是,關於如何辯證理解「吃虧是福」?

對不起,題主,我打歪了。

以上。


吃虧是福,前提是大家看到你的大度與包容,你的忍讓能有效轉變為博弈的籌碼;同理,吃啞巴虧就是蠢,因為大家看的的是你好欺負,你自以為是的退讓不但不能成為籌碼,還為自己招來下一輪的欺辱。


吃虧是福不是受了委屈,忍辱負重,打腫臉充胖子。
而是不把短暫的得失放在心上,為人豁達大度,才是福分。


總覺得這句話是一句心靈雞湯。

如果你是皇帝被大臣玩了後會心裡想著「吃虧是福」?

不砍了你九族就不錯了。

只不過是受欺負後,只能忍氣吞聲來安慰自己的一句話。


吃虧後心會產生各種負面情緒,用這句話來撫平心裡的不滿而已。

這很阿Q。


至於某些
「不跟你計較」
「惹不起我躲得起」
「老闆找你加班不給錢」

個人覺得不符合「吃虧是福」。


抓大放小、有舍有得。

可惜的是,許多人白白吃了虧,付出卻沒有回報。


一眼看出,你這是作業吧


吃都吃了,難道說是屎?


有的人總在吃虧,有的人總在佔便宜。

吃虧的人說「吃虧是福」,佔便宜的說「有便宜不佔,是個王八蛋」。

不過是為了讓自己心安理得罷了。

「吃虧是福」的福就體現在這句話本身,吃了虧,受了委屈,難受,壓抑,只要在心裡喊上一句「吃虧是福」,立馬就舒坦了。


推薦閱讀:

《十面埋伏》中章子怡為何不喜歡等她三年的劉德華而喜歡京城武?
生活中有哪些典型的「證實性偏見」現象?
什麼是性別認同障礙(GID),它和跨性別者(Transgender)有什麼聯繫?
如何不那麼苦逼地單戀?
為什麼會想不起來喜歡的人的樣子?

TAG:生活 | 心理學 | 人際交往 | 人生哲理 | 心理學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