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腦需要做創造性活動的時候應不應該聽歌?

比如藝術創作?文學作品創作?科學家進行思考和演算?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如果聽歌是提高工作效率還是會干擾效率?最好有相關研究的可以說說


不該。

但剛剛在做實驗的時候我又想了想,有種情況,「聽音樂」是有助於「做創造性工作」的。那就是當你的創造性工作不需要準確度和速度,而是強烈的情感沉浸時,音樂 應該是最佳幫你變化情感情緒的——因為有些時候,創作需要「走神」,才有新想法嘛。(2015.7.9補充)

記得高中的晚自習的時候,班主任不准我們邊聽音樂邊做作業,但我自己一直認為「播放音樂反而讓我更集中注意力」,所以用各種方法 藏著掖著戴耳機聽音樂。為此我還開始留長發。
但實際上,至少從基礎的心理物理學和腦成像實驗中我們就很容易看出來,環境中有越多越複雜的非目標任務(target irrelevant tasks) ,目標任務(target task)的準確性、反應速度就會越差。

雖然還沒有見過專門針對「創造性工作時聽音樂」有無影響而做的靠譜實驗,但從最基本的視覺和聽覺任務來看,雖然我一直不想承認,但現在的神經科學業內 還是認為,即使你不注意正在耳邊播放的音樂,「聽音樂」本身就會佔據你的工作記憶。

當然,要非常信服地回答這個問題,需要考慮很多方面,譬如說 除了工作記憶, 工作肯定需要各種認知功能,怎麼樣一一測量呢?而創造力會不會可以被無關的音樂所激發呢?這些需要同時考慮的因素太多,現在還不能在我們常用的實驗素材和方法來做可行性實驗 來直面回答這個問題。

————————

看完這篇文章還不過癮?來吧來吧,帶上這本《大腦使用指南》,讓我們一起互相傷害!各大電商平台都有售:噹噹、亞馬遜、文軒、京東、淘寶、天貓 等等。當然,你也可以在各大城市的實體書店看到它~ 最近新書做活動,客觀喜歡就別猶豫!麻利兒的!

=====補充最新的研究====
實際上,今天早上的Journal Club里我才分析了兩篇上週才發的,和多任務(視覺和聽覺)的認知研究。我覺得是兩個和此問題有些相關,建議感興趣的小夥伴,以這兩個普通、但非常新的論文為起點,往周圍去看看。

我偷懶,直接把自己的部份PPT截圖過來,大家不要嫌棄,能看就行。也別笑我的PPT水平...每週都做的5分鐘presentation, 隨意就好~~~ (就是給自己找藉口)注意地是,這兩篇文章的結論和results都有缺陷,請只看它們的實驗設計。

兩個論文的references:
Miller, T., Chen, S., Lee, W.W., Sussman, E.S., 2015. Multitasking: Effects of processing multiple auditory feature patterns. Psychophysiol n/a–n/a. doi:10.1111/psyp.12446

Plakke, B., Hwang, J., Romanski, L.M., 2015. Inactivation of Primate Prefrontal Cortex Impairs Auditory and Audiovisual Working Memory. J. Neurosci. 35, 9666–9675. doi:10.1523/JNEUROSCI.1218-15.2015

第一篇是關於「多任務」的,以聽覺為主,但設計的實驗還很不錯,是一個很不錯的研究 聽覺中 非目標任務 對 目標任務 的無意識的干擾。

第二個是一個猴子實驗,是針對同時process 聽覺和視覺信息的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的一個猴子實驗。它通過將猴子的prefrontal cortex 的特定區域 冷卻來達到 inactivate 這個區域的認知功能,來看猴子的聽覺和視覺工作記憶有沒有受到影響。

Again,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實驗,但這兩個實驗都是圍繞你的問題而發展出來的 普通但最新的研究報告。你可以了解一下,我指的「基礎實驗」是什麼。(懶人手動截圖...一會兒修改...)

第一個:

第二個:


7.11
因為看到一些類似「我做數學題時聽音樂更集中注意」的評論,所以highlight了幾句話,想表達的是:1,我並不認為做數學題就一定不能聽音樂,都說了「個人認為」……;2,不是說畫畫就不需要注意,我只是覺得它跟音樂會有更多聯繫所以也許有啟發的作用;3,這事兒歸根結底還是看個人習慣。
--------------------------------------------------------------------------------------------------------------------------------------------
這個問題提到的「創造性活動」定義比較寬泛,「藝術創作、文學作品創作、科學家進行思考和演算」不管從直覺上還是神經活動上來說都很不同。比如寫作對於主要負責語言處理的腦區的調動肯定比較多,數學演算的話應該是前額葉主導,不過因為這些活動本身就是極為複雜的,不可能將其定位到某些腦區,所以也就不多說了。

但是,正因為任務本身不同,所以該不該聽音樂這個事就很難定性地研究。聽音樂是一定會佔用注意資源的,這點毫無疑問。比如做數學題這種需要集中注意的任務,我個人認為聽歌就不合適,但類似畫畫這種活動有可能就會被音樂啟發(比如某些旋律會讓人聯想到一些場景什麼的),而作曲的話……大概會被聽到的音樂干擾吧。所以具體到不同場景,還是看個人的習慣吧

這個問題肯定繞不開多任務處理,那麼接下來我從這個角度說一下。已有的很多研究都表明同時處理多個任務會導致任務表現降低,注意、工作記憶等方面都會受到影響。但是也有一些研究發現,同時處理兩個任務時,一個任務上的「成功」會促進另一個任務的表現。這方面的研究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搜索attentional boost effect和temporal yoking effect(不知道中文該怎麼翻譯,這兩個effect的英文名字都比較詭異……)

下面主要講一個比較有趣的實驗:
實驗刺激由視覺刺激與聽覺刺激兩部分組成,每個試次中電腦屏幕上會呈現一個男性面孔或一個女性面孔,同時被試會聽到一個高頻率音或一個低頻率音(可以看這個頁面中的視頻感受一下,點Experiment 1就行:JiangLab Demos)。被試的任務是,在高頻音出現的時候按空格鍵,與此同時盡量記憶所有出現的男性面孔。這個學習階段結束後會有一個測試階段,用來檢測被試對面孔的記憶成績。這個檢測既測了對男性面孔的記憶,也測了對女性面孔的記憶(不要怪主試「騙人」說不用記女性面孔……)

實驗發現,當被試聽到聽到高頻音(目標音)時,對屏幕上出現的男性面孔(目標面孔)的記憶成績更好。當聽到的音不是目標音,或聽到目標音但看到的是女性面孔時,對看到的面孔的記憶都沒那麼好。於是,聽覺任務上的「成功(探測到目標)」就促進了視覺任務上的記憶成績。

但是也有人會問:你怎麼知道是探測到目標音促進了記憶,而不是沒探測到目標音抑制了記憶呢?實驗者當然也想到過這個問題,比如在這篇The attentional boost effect really is a boost: Evidence from a new baseline 文章里,有的時候圖片單獨出現(基線水平),有時候圖片和另一個任務中的目標刺激一起出現(目標刺激條件),有時候圖片和另一個任務中的干擾刺激一起出現(干擾刺激條件)。實驗發現當圖片和目標刺激一起出現時,對圖片的記憶好於基線水平和干擾刺激條件。所以人家文章標題都取得那麼懇切,really is a boost……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促進作用呢?有的人認為是另一個任務的「成功」提高了人們的喚醒水平(arousal),感性上可以理解為「更精神了」這種感覺吧,那可用的認知資源就會變多,分配到記憶任務上的資源也就會變多,於是記得更好。也有人認為是兩個任務同時進行,於是人們很難將這兩個任務「分開」做,所以只有在兩個任務上都探測到了目標物(聽到的是目標音,看到的是要記的圖片)時表現才會好。

總而言之,這個領域還需要更多探索,比如使用的任務的難度就可能影響結果。如果太難的話會需要很多認知資源,那麼也許另一個任務就只能干擾不能促進了;如果很簡單,另一個任務也許就會起到維持「喚醒水平」、保證有足夠注意資源投入、讓被試不要睡著的作用,從而促進表現。

最後再強調一下我對問題本身的看法,做對於注意需求比較高的事時就不要聽歌了,但像是畫畫這種本身很「藝術」又不需要注意高度集中的,看自己咯。

最後謝謝 @劉柯邀請,最近比較忙,所以拖了很久才來答。


不知道題主說的「創造性活動」指的是什麼,先吐個槽,認真答題在後邊!

高考之前為了鍛煉抗干擾能力決定邊聽歌邊做題,從鋼琴曲到流行歌曲,到最後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可以邊聽小蘋果邊打拍子邊唱出來邊做數學題。
結果到高考的時候發現,沒有音樂聽了!大腦一片空白!
結果考砸了。。。。。。

好吧認真答題了。
首先個人經常聽的音樂可以分成這兩類:
1.純音樂,主要是鋼琴曲和交響樂(我聽的交響樂基本上都是電影原聲)
2.歌曲,語言上包括大陸歌曲,粵語歌曲,英語歌曲和日韓歌曲
首先,如果學習的時候,個人感覺最適合的是鋼琴曲,舒緩的節奏可以使大腦保持放鬆狀態。
不過如果題目比較簡單的話,可以嘗試交響樂,如果節奏夠快的話可以提升做題速度。另外可以嘗試做題的時候聽馬克西姆的鋼琴曲,我覺得很適合。(我現在就在聽)
歌曲這東西我不建議大家沾,原因見上文。如果一定要聽,那也只能聽英文歌或者日韓,因為國語我們能聽懂,後果就是分散注意力從而影響工作。好吧如果一定要聽國語,那也僅限於語文英語,因為聽著國語歌根本做不了數學。再有,如果聽多了,容易產生學習時聽歌的條件反射,後果見上文。
對了如果有人聽搖滾樂能做數學題一定要告訴我,我一直在嘗試都沒做到!
如果是搞創作的時候,就會比較寬限了。寫代碼的時候各種音樂都OK,喜歡就好。(反正我不怎麼會寫代碼)寫文案的時候依舊是除了國語歌曲都OK,至於畫畫的時候最好還是聽一點有意境的純音樂吧。
利益相關:寫這篇答案的時候聽了一首鋼琴曲一首英文歌和一首《童話》


當我真的絞盡腦汁思考的時候,任何音樂都會嚴重干擾我。但做無聊的重複性勞動的時候也許來點音樂或者聊天都不錯


人都是單線程的。所謂的多線程,「一邊聽歌一邊寫作業」,只是內存夠大,CPU反應速度夠快而已。


我覺得這需要分狀況,不能一概而論。

首先我是贊同 @趙思家 的答案前部分的,但抱歉後面的部分我這個神經學門外漢的確不想大半夜的一邊查不會的術語單詞,一邊把後面的論文看完了,所以沒看。

至少我贊同聽音樂的確影響注意力,會有干擾。但我覺得這無法完全說明工作和學習時就一定就不該聽音樂。

題主明確的表達了,最好從科學角度證明個人感受就免了,但我並非相關專業,所以我說的仍然是一份經歷,當然這經歷肯定會包含主觀感受,但絕對不是簡單闡述一下主觀感受那種不痛不癢的東西。至少可以當給大家提供一份參考資料吧。

畢業後我在北愛的第二份工作期間,曾經被借到老闆養父的公司去工作了一段時間,於是我那段時間臨時從平面設計師轉職為了消防工程CAD製圖員。說實話兩者職業聯繫真不大,但老闆養父的公司在消防系統設計這方面的確做得名聲在外,期間見了不少政府工程的圖紙(當然沒什麼涉及機密的機構),所以忙的也的確灰常缺人,竟然把我這號都頂上去了。

但忙歸忙,公司里每天只要開始上班,前台就會打開收音機,本地有個電台(具體名字忘了),無廣告、沒主持人說話,從早到晚不間斷的只有音樂音樂音樂(我一直不知道這電台怎麼掙錢的),而且全部都是POP,大部分節奏還挺快。

一開始我挺詫異,但後來慢慢地也就習慣了這每天的背景音樂,一直放著音樂會對人的注意力有影響,最明顯的是前台,碰到喜歡的歌,她會跟著唱兩句自己喜歡的詞。

而其他公司成員(包括我、和我一樣的繪圖員、老闆娘、老闆),聽到喜歡的歌也會跟著哼、下意識的用腳打打拍子、甚至走動過程中扭兩下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

出現這種狀況,的確可以算影響注意力了,然而這並沒有影響效率。現在回憶起來,雖然那時每天的任務很重,工作強度不比回國後乾的一些工作低,同樣大家都是弦綳得緊緊的狀態。(連我這種八杆子打不著的人都借來了,可想而知。)

但是音樂加上每天上下午各15分鐘的Tea Break,在那家公司工作的那幾個月竟然是我到現在為止工作效率最高的時間,除了最開始一倆星期上手速度慢點,後面每天出圖無論質和量都很高,而且每天心情愉快,回家覺得疲累是有的,但是不會影響第二天的工作狀態,一次都沒有。

當然這不能說明全部的工作環境都該如此,也不能證明聽音樂一定是有益的,因為當時的工作狀態,初期是老闆在紙質圖紙上幫我畫好,然後我照畫;後面大概了解了相關規則,老闆只需按照標準告訴我一些數據,我自己去畫就好了,最後老闆會檢查一遍給我挑錯。這種工作無論如何不能算是題主所問的藝術創作、文學創作、科學家演算之類的思維模式,畢竟會有一些模式化、機械化工作的成分在裡面,但要說那時大腦完全沒有在進行創造,我覺得也不盡然。

但我現在的工作仍然繼承了幹活開收音機的工作習慣,不過分場合:

無論是寫東西還是做設計,在最初整理思路、寫大綱、畫草圖時,我不會開音樂,甚至可以說根本想不起開音樂。這個階段我會反感任何干擾,如果是人為的,打斷了思路還經常會火冒三丈。至少從個人的主觀感受上來說, @趙思家答案里提出的疑問:

而創造力會不會可以被無關的音樂所激發呢?

我覺得至少在這個階段上基本上不會,整理最初的思路過程當中被無關的音樂激發創造力,至少我覺得無異於等於天上掉餡餅,而且還不知道是豆沙餡還是五仁餡甚至粑粑餡。

但任何一個職業不可能一直處於這種思路要求十分集中的工作狀態,人也的確承受不了,假如一件事情的思考需要人長時間的處於這種狀態,人們也常在一定時間後主動的停下來換換腦子再繼續思考。

所以一旦初始思路定下來,我會開音樂,因為之後工作大多無需將注意力100%的集中。

諾曼的《設計心理學》曾淺顯的講述了我們生活中很多行動都是非意識控制的下意識行為幫助完成的,就如同我們開車時,誰也不會把注意力細化到去控制全身肌肉的每一分力道上去,因為那樣所消耗的注意力我們根本就沒法再注意路況了,這時大腦就是典型的同時完成多項任務狀態。所以沒有哪國法律禁止開車的時候聽音樂或者收音機,我想就是這原因,哪怕的確有人會因為聽音樂走神出事,百度搜「開車聽音樂走神」真能找到案例。

但是不聽音樂,當我們在靠下意識的做出行動時也照樣會出錯,比如說那個著名的上公交掏手機,結果發現帶出來的是遙控器的笑話。再比如很多人都經歷過,進屋想干某種事情,結果進去卻忘記自己幹嘛了,出來又想起來了,進去又忘了。

在大腦允許多任務的並行的時候,這些錯誤本就無可避免,所以我倒覺得這個狀況音樂可以幫助人保持心情愉快和放鬆,甚至還能排除一些干擾,反而是有好處的。

於是乎我的工作室里沒有網路、還專門貼了張NFC,刷一下就把手機靜音+斷流量,可偏偏大部分做首飾的時間,我是開著廣播聽著北京音樂台的。。。不光是有音樂,還有DJ在得得得。。。然而這並沒有壞影響,反而我會不怎麼在意外面走動的人。

大概就是這樣子,所以個人認為:


如果題主說的藝術創作、文學作品創作、科學家進行思考和演算,指的需要100%集中精力去思考的那個階段,那麼的確不該聽音樂,但是大多數工作需要100%集中精力去思考的時間並不多。


比如畫家去寫生,在他取景、琢磨構圖、在心中勾畫所期望的表現形式的時候,聽音樂恐怕的確是種干擾,但是一旦坐下來開始畫的時候,通常聽聽音樂應該沒什麼,反而很可能給自身帶來跟愉悅的感覺,讓自己表現更好,我們不能說後面的這個過程不算創造性活動吧?


這個要看你當下的狀況,如果你有些困意,有點提不起勁,不如聽一些馬克西姆這種激昂的可以帶動你,如果你學的很投入,建議不要再聽歌,無論是輕音樂還是歌曲,因為你已經很投入的在學習,在放音樂的話也只是干擾你。


鞋都抖掉了,怎麼還能用心寫作業


真進入狀態了也聽不見音樂了。
這是因人而異的,題主可以自己在聽歌與不聽之間測試一下。
當然,鏗鏘激昂的和舒緩的也可以比較下


qq空間上看到了一條說說:「很多父母好奇為什麼自己孩子喜歡做作業的時候聽歌,現在我來給你們解答這個疑惑:哪個主角干大事的時候沒有BGM ?」


我高考考數學做到倒數第二道大題的函數時,做不出來

然後。。。

我腦子裡響起了。。。


搖晃的紅酒杯~~!嘴唇上染著鮮血~~!

那不尋常的美~~!難赦免的罪~~!


沒錯,我在題都做不完的情況下不由自主的唱了一整遍王妃還停不下來55555~

雨神我恨你!

我是來胡扯的,都別理我


從小做作業就聽音樂,其實只是背景音樂,因此準確說是放音樂。

人無論做什麼事,都是要專心致志的,不然沒效率。做事的時候放音樂,其實只是給正在工作的大腦找一協處理器,也就是幫工或者隨隊助理之類,有時候就是一按摩師。

我寫程序的時候,總是喜歡放搖滾樂,不過有時寫python時卻喜歡美國村歌,寫proposal時就覺得古典音樂非常合適……其實,當大腦工作的時候,意識是聽不見音樂的,不過旋律會跟緊張工作的神經網路產生諧振一類的潛意識互動,好像(我得加上這個詞),或者提高了效率,或者促發靈感。

說放音樂會導致分神的,估計只是沒找到合適自己的音樂吧。


我們正在做一個認知實驗,有關不同形態音樂背景對人的專註力的影響。國內外確實還沒有人做。
實驗做下來大概需要一年或者更長。
一年後我再來填坑。

關注的人好多,我好惶恐啊……最近開會討論這個實驗,感覺好像要斃掉啊……

原因在於,用我們自己很成熟的這套演算法做的時候,個體差異太明顯了。很可能最後的結果就是不做音樂刺激,換別的刺激了……

whatever,和我也沒啥關係,我一個做演算法的……

實在不好意思了,關注我的各位朋友。國內的點子現在沒人在做。我目前在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計算神經實驗室做關於圖像識別深度學習,希望志同道合之士可以一起討論下相關問題。


印象中當我非常專註解決問題的時候自己會自動屏蔽外界聲音。平緩的音樂提高了環境噪音水平有助於減少被突然的大聲音打斷思路的情況出現。對我來說影響專註的主要是突如其來的聲音變化。所以最好play點pink noise吧


會有彈幕。


我抄的時候喜歡放歌


一般我都聽郭德綱


靈感,當人們創作時,需要尋求靈感以突破之時,就說明了其人已在一個行業中沉浸多時,已有相當的造詣了。把握到靈感後,創作出優秀作品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比普通的精神狀態下是幾何級別的提升。靈感,是屬於人類精神世界中的精神快感的範疇,是屬於中等或中高等強度的精神快感狀態。如何能把握到靈感呢?一、毒品,二、性活動,三、宗教途經的修行(清修派),四、音樂,五、愛情,六、煙,酒,茶,藝術文化作品等。用毒品來尋求靈感是屬於殺雞取卵的方式;性活動只是在高質量的性活動時才能感受到;宗教的清修派要長年累月的修行,只有極少的人才能達到;新創作(感受)的一級音樂(優美)作品,在人體的生命機能旺盛(精充氣足)之時也能感受到;愛情是屬於不穩定(有良性與負性之分)的精神狀態,在偏於良性的狀態下也能感受到;煙、茶、酒、藝術文化作品等東西也是在人的生命狀態非常良好之時才能觸發到靈感的狀態。靈感,是人類生命中最為容易產生創新思維的狀態,但千百年來爭議不斷,其內涵從未被正確的定義過,反對靈感說法的人歷來都不少,這是因為現代科學(醫學)對於人類的精神世界了解的太過局限所致。現代中醫遠行學派對於人類精神世界中的精神快感領域研究極深,所定義的人類精神快感三大原則之一,其中就有「靈感的運作機理」。可以說,靈感是人類優秀文化藝術創作的根源,而且,有可信的論證。中醫遠行學派《天堂、地獄與人類的精神世界(活動)》,《人類延長壽命要論》等論文有闡述。


雖然會分去一些精力,然而音樂當然會讓我愉♂悅,效率也會提升吧


浪費電。


推薦閱讀:

喝酒後短暫失憶,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有科學的辦法找出完整的記錄嗎?為什麼喝到失憶還能做合乎邏輯和理性的事呢?
如何提高個人效率?
如何從「窮人思維」過渡到「富人思維」?
噴子在現實中是否都是可憐人?

TAG:思維 | 大腦 | 創造性思維 | 神經科學 | 腦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