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丟失童年的記憶?
人為什麼要失去小時候(如3到7歲)的記憶,在少年的時候還能記住一些,隨年齡增大就失去的越來越多(如六七歲到10來歲的記憶也會模糊不清)。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這是因為小時候大腦發育不全根本記不住?還是其實有記憶但是被遮蓋了,在特定的環境下還會被喚起?從進化來看,這對人的個體的生存發展有什麼好處嗎?
目前在科學界來看,所有關於記憶形成和存儲機制的問題都是沒有被很好回答的問題。我們有描述記憶形成、存儲的模型,但是還不能從根本上去理解其機制。這個回答僅僅從現有的模型出發,去儘可能的解釋該問題。
問題描述
嬰幼兒時期記憶的丟失,被稱為infantile amnesia或者childhood amnesia,即幼兒期遺忘。最早由Sigmund Freud (弗洛伊德)描述和定義,並提出模型[1]。但是弗洛伊德對該現象的解釋模型,跟其他弗洛伊德的理論一樣,由於充斥著經驗主義、牽強附會的特性,逐漸被科學界摒棄。
當我們談論幼兒期遺忘時,我們談論的是長期記憶(Long Time Memory, LTM)的丟失,而不是短期記憶(Short Time Memory, STM),LTM與STM之間有著明顯的機制差異。一般人在成人階段,不會記得2-4歲之前的任何事情,而且十歲之前的記憶,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湮沒[2]。相對的,在兒童階段,我們很可能會記得幾歲時候的一些事情。
腦部發育
幼兒時期,人腦處在快速發育的階段,上圖是關於幼兒腦部的MRI影像[3] ,在發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
1.腦部的體積在增加(上圖中第一行)
這種增加不僅體現在整體上的腦容易,還體現在腦皮層、小腦和邊緣系統以及腦幹組織(上圖)[4]
2.腦部的白質發育變化非常的明顯(第二張圖第二行,圖像中亮黃色部分),白質部分主要對應神經纖維束和包裹在其外部的髓鞘,是連接腦部各個區域的信號導線。說明人在剛出生的一段時間,腦部各個區域之間的聯繫還沒有很好地形成/建立。
而且,灰質體積比白紙體積變化更明顯,說明在剛出生一段時間的發育過程中,神經細胞還處在迅速的形成/發育之中。
在嬰幼兒階段,腦部的結構還沒有成型,關於長期記憶的海馬體和杏仁核還處在發育過程中。我們存儲長期記憶的載體(杏仁核、海馬體)還處在快速的變化,而且功能不夠完善。我們關於記憶機制的腦部各個區域之間的連接,也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早期的連接可能經過一段時間的發育就被破壞了,記憶因此也喪失了[5]。
視覺
談論到長期記憶,不得不提到所記憶的內容。在長期記憶的內容中,視覺佔有很大的成分。而對嬰幼兒來說,他們看到的世界跟成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不能以為然的在嬰兒身上期待我們在成人中所看到的視覺反應[6]。
嬰兒眼睛的分辨能力在最初的十個月又一個快速的上升階段[7],在幾個月的時候,嬰兒甚至都不能看清眼前的物體。
此外,嬰兒對顏色的感知也是與成人不同的[8],其對空間頻率的感知像是一個低通濾波器,而成人的更像是一個帶通濾波器。
嬰兒看到的世界並不清晰,而且也不色彩斑斕:
在視覺信息不清晰、不準確的情況下,我們是不能指望有清晰的記憶的。
語言
在嬰兒階段,一歲以前基本沒有語言能力[9]。在沒有語言/語言能力缺乏的時期,我們對記憶的編碼會遇到困難。對於長期記憶,我們需要經常的回憶才能保持特定的記憶或者強化,而語言編碼在回憶中是非常重要的的。
自我意識
由於腦皮層還沒有成熟,嬰兒的行為主要受皮層下組織的驅動。這時他對任何身體的需求都是直接表現出來的。因此嬰兒時期還不能通過鏡子測試[10]。他對周圍世界中事情的參與度很低,更像是一個旁觀者,而不是一個主動的參與者。隔岸觀火跟身臨其境畢竟不同,我們在旁觀的情況下對事情的記憶,顯然沒有參與其中來的好,這也是為什麼提倡沉浸式學習的原因。
[1] Freud, Sigmund.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 Macmillan, 1915.
[2] Robinson-Riegler, Bridget, and Gregory L. Robinson-Riegler. Cognitive psychology: Applying the science of the mind. Pearson Higher Ed, 2013.
[3] Sakai, Tomoko, et al. "Differential prefrontal white matter development in chimpanzees and humans." Current Biology 21.16 (2011): 1397-1402.
[4] Knickmeyer, Rebecca C., et al. "A structural MRI study of human brain development from birth to 2 years."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8.47 (2008): 12176-12182.
[5] Josselyn, Sheena A., and Paul W. Frankland. "Infantile amnesia: a neurogenic hypothesis." Learning Memory 19.9 (2012): 423-433.
[6] Atkinson, Janette, Oliver Braddick, and Fleur Braddick. "Acuity and contrast sensitivity of infant vision." Nature (1974).
[7] Norcia, Anthony M., Christopher W. Tyler, and Russell D. Hamer. "Development of contrast sensitivity in the human infant." Vision research 30.10 (1990): 1475-1486.
[8] R Wilson, Hugh. "Development of spatiotemporal mechanisms in infant vision."Vision research 28.5 (1988): 611-628.
[9] Kuhl, Patricia K. "Early language acquisition: cracking the speech code."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5.11 (2004): 831-843.
[10] Gallup Jr, Gordon G., James R. Anderson, and Daniel J. Shillito. "The mirror test." The cognitive animal: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animal cognition (2002): 325-33.
在其他回答提到的理論中,我認為『編碼未完善理論』和『索引失效理論』比較靠譜。
2歲以前沒記憶應該是因為大腦發育未成熟,也就是編碼未完善。我還沒看見有哪個回答說自己記得1歲剛能走路或剛能說話時的事情。完全『沒有』的記憶不是『時間久遠』能解釋的了的,即使問一個8歲的小孩,ta也不會記得2歲前的事情,但ta會記得很多5歲的事情。所以2歲前無記憶應該歸咎於大腦發育不完善,無法儲存記憶或者用現在不能解碼的原始方式編譯了記憶信息。
而2歲以後,能記得一些記憶碎片對一般人來說很正常,但也只是碎片而已,都是跳躍的。也就是說無法回憶起那個碎片前後發生的事情。這段時期內我認為『索引失效』是原因,也就是說其實記憶都在,只是由於好久沒有用到,所以能到達那塊記憶的主神經元已經退化,而其他鏈接那塊記憶的索引又是非邏輯的,一般情況下很難觸及。能觸發的情況會比較例外,比如在催眠中,通過潛意識來幫助查找這條通路,往往會有意外的結果。再比如,由於身在某個場景中,場景的味道、視覺效果、體感、某種非邏輯的感受能幫助搜索到某段記憶,從而產生了『Deja Vu』的感受。有人提到的不想回憶的記憶,也屬於『索引失效』,只不過不是因為時間長而失效,而是由於潛意識為了保護主體,主動掐斷了這塊記憶的邏輯索引。
這個問題從能應用的角度來說,可以讓一個剛剛會寫字的孩子開始寫『回憶錄』,從記得起的最早的記憶開始寫,在父母的提示下估計會寫出很多細節,最後寫到最近的日期也就變成了『日記』。當然,過一段時間就看一遍之前寫的回憶錄,這樣自己的記憶才能一直保持色彩,不然過10年後再看這個就會感覺像是別人的回憶錄一樣了。預計這種習慣對於孩子的長期記憶是一種很好的鍛煉吧?2016-02-04
童年的回憶,都哪裡去了?現在我知道了,如果我能記起那時候發生的事,那才叫不同尋常。很少有成年人能做到這一點。這一現象甚至還有一個專門的術語——「童年失憶」(childhood amnesia)。這個詞是由 Sigismund Schlomo Freud 在 1910 年發明,指的是成年人很難回想起自己生命的頭三四年里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在大約七歲以前都缺乏牢靠的記憶。那麼我們對於生命初年的記憶是否被隱藏在大腦的某些區域,只需要一點兒線索就能重見天日?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不斷有研究者在這個問題上爭執不休。當我們試圖通過回到熟習老地方的影像、聲音、氣味和觸感,從大腦深處揪出那段頑固的記憶。但是研究顯示,我們在生命初年形成的記憶純粹只是「消失」了而已。
Freud 認為,我們會因為性創傷(sexual trauma)而壓抑自己的早期記憶。不過到了 1980 年代,大多數研究者都同意另一個假說:我們之所以對於童年早期沒有任何記憶,是因為我們那時還創造不出記憶。事件發生了,然後就過去,不會在嬰兒的大腦上留下任何持久的印記。但在 1987 年,埃默里大學心理學家 Robyn Fivush 及其同事進行了一項研究,消除了人們的誤解。他們的研究證明,兩歲半的兒童就能記住自己六個月大時發生的事了。
但那些記憶到哪裡去了?我們大多數人都想當然認為,我們之所以在成年以後就想不起小時候的事,是因為這些記憶屬於太過遙遠的過去,所以現在很難想起。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在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已經失去了那些記憶。
紐芬蘭紀念大學心理學家 Carole Peterson 曾進行了一系列研究,試圖確定童年記憶究竟是在什麼時候消失的。她和同事們找來一群年齡在 4 至 13 歲之間的兒童,請他們講述三個最早的記憶。這些孩子的父母會在旁作證,看他們的記憶是否屬實。研究發現,就連其中最年幼的孩子,也能回想起大約兩歲時發生的事。
兩年之後,研究者對這些孩子進行了回訪,看他們的記憶是否已經發生變化。在 10 歲及以上年齡段的孩子里,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依然保有他們在第一次實驗時講述的記憶。但是較為年幼的孩子——特別是那些在第一次實驗時最年幼的 4 歲兒童——卻大多失去了當時的記憶。無論對於兒童還是成年人,記憶之留存與消退,都有其怪異的「選擇性」。他們的結論是,如果記憶帶有強烈的情緒,那麼孩子在兩年之後仍然記得的可能性將是其他記憶的 3 倍。密集記憶(dense memory)——如果他們清楚事件的人物、經過、時間、地點和原因——比不連貫的記憶碎片更有可能保留下來,而且保存下來的可能性是後者的5倍。不過還是會有一些稀奇古怪而無關緊要的回憶頑固地留存下來,比如那慷慨饋贈的餅乾。這常會讓那些試圖探究自己生命初年的人感到十分沮喪。
要形成長期記憶,我們必須協調一系列生理和心理變化,但是大多數兒童都缺乏這樣的協調機制。我們從生活經驗中獲取的感覺信息——影像、聲音、氣味、味道和觸感——都是記憶的原材料。它們抵達並記錄於我們的大腦皮層,完成認知的過程。但這些感覺信息必須在「海馬體」中經過組合加工,才能最終形成記憶。海馬體是一個位於大腦皮層之下的大腦結構,得名於它如同海馬一樣的形狀。海馬體不僅可以把我們的多個感覺信息捆綁在一起,創造出一個單一的新記憶;它還會把影像、聲音、氣味、味道和觸感,跟已經存儲在大腦里的相似信息進行關聯。但是要等到我們進入青春期後,海馬體的某些部分才能完全發育成熟,所以兒童的大腦很難完成長期記憶儲存的整個過程。
另外,年幼的孩子對時間順序的理解也非常模糊。他們還需要好幾年時間才能讀懂鐘錶和日曆,因此他們很難確定某一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他們也沒有足夠的辭彙來描述事件。如果沒有足夠的辭彙,他們就無法進行「因果敘事」——而 Peterson 發現,這正是形成穩固記憶的基礎。而且孩子還未擁有十分明確深刻的自我意識,所以不會在其激勵之下積累和反思自己的生活經驗,組成日益增長的「人生敘事」。
孩子們的記憶實在太脆弱了,很容易受到所謂「粉碎過程」(shredding)的影響。在我們生命的頭幾年裡,我們在海馬體中一個名為齒狀回(dentate gyrus)的區域製造了大量新的神經元,它們會在我們的餘生里不斷生長變化,只是速度大不如前。多倫多兒童醫院神經科學家 Paul Frankland 和 Sheena Josselyn 發表過了一項研究,指出這種名為「神經發生」(neurogenesis)的神經元生長過程,實際上會打亂已有的記憶迴路,造成記憶丟失。
我們的記憶還可能發生扭曲。或者因為他人對同一事件有著不同的記憶,或者因為你獲得了新的信息——特別是當新信息與已經存儲在我們頭腦中的舊信息十分相似的時候。比方說,你新認識了一個人並記住了他的名字,但之後你又認識了另一人,而他的名字跟之前那位十分相似,於是你就搞不清第一個人叫什麼名字了。當連接神經元的神經突觸因為長期不用而退化的時候,我們的記憶就會丟失。Bauer 告訴我們:「如果你從來都沒有提取過這些記憶,那麼神經突觸就會去處理別的東西。」
當孩子漸漸長大,他們的記憶就不再那麼容易受到「粉碎」和「干擾」了。我們帶入餘生的大多數穩固記憶都是在所謂「回憶高峰」(the reminiscence bump)時期形成的。那是從 15 到 30 歲,我們投入大量精力探索一切,試圖搞明白自己究竟是誰。按照 Bauer 的說法,我們在此期間經歷和遭遇的事件、文化和人物,將會陪伴我們度過一生,甚至會讓我們的現在顯得黯然失色。那時候的電影是最好的,那時候的音樂、時尚、政治領袖、友誼和羅曼史也是最好的。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但也總有人能記住更多童年往事。似乎記憶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家庭參與程度的影響。這一發現可以從文化的角度進行闡釋:中國人不像北美人那樣重視個人的特性,因此他們不太可能花大量時間關注個人生活中發生的事件。相較之下,加拿大人更喜歡強化個人記憶,因此可以讓在背後支撐個人記憶的神經突觸保持活力。紐西蘭奧塔哥大學心理學家 Federica Artioli 和同事在 2012 年進行了另一項研究,發現來自義大利擴大式家庭的年輕人,比來自義大利核心家庭的年輕人擁有更早、更密集的記憶,很可能是因為前者的家族參與程度更高。
畢竟,我們對人腦的了解還是太少了。
記憶遺忘有很多解釋。挑幾個比較流行的觀點。
一,記憶衰退理論,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流逝,人的記憶會逐漸衰退,兒時記憶年代久遠,存在大腦中的信息,也會受到影響,如垃圾般被遺棄。除非是比較深刻的。這可能和形成記憶的突觸和神經有關,久久不用,自然就報廢了。
二,提取失敗學說,有人提出,我們之所以不能回憶起過去的經驗,那可能是因為我們依賴回憶用的線索不存在了,也就是說,我們沒有足夠的線索來幫助我們回憶過去的事情,一但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相關或相似的場景或事物,是不是有種隱隱的熟悉感。曾有學者大膽假設,如果將現實中的事物都擴大,從而使成人擁有兒童時期的視野,那麼是不是會使我們想起兒童時代的事情。
三,無效編碼,誠如有些人所認為的,大腦在年幼時期尚為發育完全,那麼在記憶方面的相關結構未能將信息稱成功編入長時記憶,故而腦海中本不存在的東西,又怎麼能回憶出來。
四,壓抑學說,這個比較適用於少數有難過童年經驗的人。對於過於所遭遇的東西,潛意識的忽略。
其他的就不介紹了,比較偏。雖然點贊高票答案,但感覺題主的要點和那個答案要說明的幼童時期記憶能力較弱有點分歧
我想說明的是,人腦的記憶能力是和腦發育和活躍期同步的,所以一般是5歲左右到青壯年時期比較良好,如今生活優越了,青壯年從過去三四十歲延續到五六十甚至更老,只要腦還比較活躍,記不住的情況就較少
題主顯然是個20歲左右的年輕人,如果過個幾十年,就能體會到老人家更記不住的感覺了,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欠嚴謹。到底是用什麼年齡階段做比較來說明幼年期較差,只是用你能記住最近的事而忘了過去的事?那你活越久就會忘越多的。用你的記性不好來說明所有人都是如此么?人類多種多樣,有些人沒有6歲前的記憶但6歲後記憶清晰得驚人,如《冒險與艷遇》的作者卡薩諾瓦,更多的人只要能活到四五十以上,總是不斷重複敘述10歲左右到30歲左右生理健康鼎盛時期的故事。這些都旨在說明年輕人身體健康有活力,腦力也足,幼童和老人都差一些,綜合上就是如此
所以,題主問題補充中前半段和後半段以及大題目是不能混在一起問的,您個體的情況要具體分析,而人類統計上普遍的情況要另說,扯到進化論更是有點開腦洞,這就是個生老病死的自然現象,Owl of Minerva部分說明了細節上的一些過程
最近看的書是說,你以為你遺忘了,其實你的潛意識裡都還記著,並且在無時無刻的影響著你的生活。
2種可能,
1 沒有長期記憶的能力
2 因為,初生嬰兒神經突觸連結最多,在大腦發育過程中,大量連結被主動剪除,長期記憶被刪除人的記憶是有限的,人在不斷地記憶更新中,記憶不深的事時間久了就會淡忘。
我以前出了一次事故,一歲以前的記憶都丟失了??(???????)??。
我長大後,常聽見母親描述我小時候的事情。每當興奮處,她都會問我:你還記得嗎?以期獲得我的回應。如果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她都佯裝懊惱地說:怎麼會不記得。而往往,我都記不得她口中的事物。她不厭其煩地把當時的情景描述一遍又一遍,更詳盡地重現當時的狀況。而我依然豪不為所動,大腦一片空白。
久而久之,我產生了一個疑問,我的年幼時的記憶去哪裡了,母親口中關於我的精彩片段,都去哪裡了?
當我對童年記憶丟失感到失望時,她一般都會安慰道:好吧,太久遠了,你忘記了。一直以來,我也認同是時間太久遠了的緣故,想不起童年的事情。
難以回憶起童年的事情,並不是我一個人的煩惱。早在1899年,哲學家弗洛伊德就曾為此第一次創造出一個詞語:童年失憶,他的解釋是我們生命頭三年的記憶被「性創傷」壓抑了。與此相對,更為被心理學家認可的理論是:年幼時的記憶根本不存在,因為年幼的我們還創造不出記憶。這個說法持續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都十分流行。
1987年時,埃默里大學的心理學家羅賓·菲伍打破了這一局面,他的研究表明年僅兩歲半的小朋友就可以能記憶6月的事情。徹底否認了我們年幼時並不是不存在記憶,也並沒有被壓抑。那什麼最終造成了「童年失憶」呢?
【年幼的記憶不牢靠】
我們年幼時可以產生記憶,但和成年時相比,年幼時的記憶並不牢靠。年幼時的記憶並不是年代太久遠才很難被回憶起來,而是留下的記憶本來就很少,更多在童年時代就已經丟失。
科學家曾通過讓人們回憶童年時光做出了如下童年記憶曲線,研究表明,我們無法回憶起2-3歲之前的事情,只能在4-7歲之間產生一些零碎的回憶。
4歲恰好成為一個明顯的記憶轉折點。這是為何?原因是語言充當了記憶很好的幫手,擁有完整的語言組織能力有助於提高記憶。一個「火警實驗」便可證明,1984年,一個幼兒園的火警突然鳴響,警察經過一番忙亂地排查後發現只是有人爆玉米花造成了警報。老師為了安撫和教育孩子們,把事情的原委講給了兩個班的孩子,分別是3歲和4歲。
兩周後這兩個班的孩子被研究人員召集出來,讓他們複述警報發生的狀況,4歲的孩子大都能完成講清楚當天的情況,並且指出警報是由爆玉米花產生的。而3歲的孩子則難以說清楚當天到底發生了什麼,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當天置身其中,更不要提觸發警報的原因了。語言能力造成的記憶差異在七年後的回訪研究中,變得更明顯。當年4歲的小朋友如今仍然能清晰回憶起整個事件,其中三分之一複述得格外突出;而當年3歲的小朋友幾乎沒人能達到同等回憶水平,甚至其中很多人忘得一乾二淨。
【神經組織主動遺忘】
雖然語言在積極地幫助我們記憶,但和記憶息息相關的神經組織海馬體——長期處理學習和記憶聲光、嗅覺、味覺等的腦組織,卻不是這樣做的。童年裡,海馬體對記憶的影響,更多是扮演著搗蛋鬼的作用。
年幼時,海馬體發展非常迅速,幹細胞不斷地產生新的神經元,重構海馬體,因而覆蓋住原有的記憶迴路,使得這些區域很難再被激發,消除掉之前的記憶,成年鼠和嬰兒鼠的創傷實驗可以說明這個狀況。
科學家們將一批成年鼠和嬰兒鼠分別隔離在兩個相同的籠子里,先給予它們相同的電刺激,然後將小鼠帶走。一段時間後,讓小鼠回到之前的籠子。成年鼠一直記得曾經受過的傷害,因此表現得精神抑鬱,小心翼翼不去觸碰開關,相反嬰兒鼠則並沒有什麼慘痛的回憶,毫無顧忌,很不幸地再次被電激。另外小孩子幾乎不記仇,估計也和海馬體的更新不無關係。
其實海馬體對我們記憶的消除不光在童年時起作用,成年後,它也幫助著我們遺忘。實際上,並不是記憶越多越好,大腦一直都有遺忘策略,最近發表在《cell》子刊上的文章說,我們需要記憶消除機制,大腦需要忘掉不重要的細節, 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對現實世界有用的信息上,遺忘有助於適應新環境。
這就不難理解,我們童年碩果僅存的記憶都是一些大事件了,親人去世,弟妹出生,和小夥伴分離,或者第一次吃到麥當勞……
除此之外,我們的記憶有時候也會發生扭曲,例如張冠李戴的狀況,不過這並不是童年記憶特有的,長大後也存在。
【童年記憶消失了,感受還在】
童年的記憶註定要丟失,但一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保存記憶,現在十分便利的電子設備,手機,電腦,相機和攝影機等等都可以記錄過去的時光。拋開外界的影響,母親的談話能力也能很好幫助我們童年記憶,有研究表明,童年時常被母親要求複述當天發生的所有的事情的小孩子,不僅語言能力更突出,長大後對童年的回憶也更多更準確。
雖然年幼時的記憶消失了,並不代表我們過去完全喪失了情感,很多時候即便已經回憶不起某個地方的面貌,但是整體上的感覺是愉快或者痛苦都會伴隨著你。可能大多數人都回憶不起幼兒園老師對你做過的具體事情,但對這位老師是嚴厲還是和藹有很清晰的判斷。
童年的記憶必然要丟失,不過也不必感傷,我們在垂垂暮年時細細品味的記憶大多數都來自記憶巔峰期——15-30歲,這個階段的記憶會成為一生的養分,成為你年老色衰時和朋友小酌追憶的青春,和孫輩分享的風雲歲月抑或是在爐火旁仔細品味的孤獨。
記得自己趴床邊學走路的情景 記得只會咿咿哦哦的時候爸爸在對我笑 記得有些大人以為我不懂所以不避諱的行為和話語 問題來了 只要記憶留下了解碼記憶片段的含義是遲早的事兒 嚴重警告大家不要以為所有幼兒的鏡頭蓋都沒有打開!
兒時的記憶如同雜亂無章的閣樓,塞滿了各式各樣的記錄。科學家說,記憶是一種特別的生物電迴路。它一旦產生,就會放在那裡。一直到很久之後,偶然某天受到一個什麼刺激,讓同樣的電流再次經過這個迴路,於是過往的記憶就會突然浮現出來,就像從來沒有遺忘過一樣。
還記得有一個更為美妙的比喻,寫完上面這段話突然間浮現在我的腦海:當劈柴然後的時候,那些過去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就在噼啪作響中,一下子重新被釋放出來。這個問題問得好!
作為半吊子社會研究愛好者,心理學愛好者,人類行為學愛好者,生物科學愛好者,歷史愛好者。
好多愛好啊,還都是自封的。。。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題主,別說童年記憶了,我連昨天中午吃的什麼飯,都特么忘了。。。。。
。。。。。
。。。。。
好吧,我還忘了一點,我還是個相聲愛好者。
我是來搞笑的,逃~我還依然記得大約兩歲多時候的事情,那時候我媽媽生了我弟弟~我比他大兩歲,最久遠的記憶是炎熱的夏季媽媽幫我把小腳丫洗乾淨帶我一起上床午睡~睡醒後她會告訴我寶寶在踢她肚子然後我就爬在她肚子上聽~後來生弟弟那天姐姐在院子裡帶我,那天喝了椰子汁~好開心的記憶
我極其堅固的認為:我是一個外星人,我是一名偉大的先驅者。
在數兆同類中被篩選出的我是我們那個星球智商最高的人,於是KDH-07這個艱巨的任務就由我來執行,前往藍星做一名卧底。
在這個快瓦解的社會體系中,我將為一部分有資格的人傳達我們星球的思維體系和社會模式,以及相對應的科學技術。
首先,我需要降臨在一個五歲的男孩身上,並把他的記憶儲存在2%的腦容積裡面。
然後,我會把我的知識儲存在97%的腦容積裡面。
之後,我像一個在沙漠中等待獵物的蛇或者沼澤中張著血盆大口的鱷魚,等待時機到達的一天。在這之間,用僅剩的1%腦容積進行本能的生存,例如吃飯,上學,考大學,找工作,相親,結婚生娃。
你想問我什麼時候才是時機到達的那一刻?我會告訴你們,大約在冬季。
(((o(*?▽?*)o)))
哈哈,我也非常記得我小的時候~我還記得我兩歲的時候做過一個夢,我兩三歲的時候和我表姐在我後面外面的茅坑拉便便,她拉出了一根死的蛔蟲→_→ 然後我還記得我4歲的時候和小夥伴在院子里玩,我講故事給他們聽,還有5歲那年出天花吧,把我兩個小侄女都給染上了天花,出天花的時候我午睡夢見有個瘋瘋癲癲的叫花子來搶我雞腿吃。。。後來天花好了我媽媽叫我打傘去上學,我就想,這麼熱怎麼會有人打傘,反正還有很多很多記憶都記得很清楚吧,感覺自己在很小的時候記憶也都還在
人為什麼會丟失童年的貞操?
咋么辦,我1歲到18歲的大部分記憶都失去了。。。
小時候擅長機械記憶,而機械記憶是相對孤立的,直接的記憶,被重新喚起和加工利用的機會更少,也就更容易忘記,因為當時對事物的理解和認識非常的膚淺和片面,只能使用這種方式進行記憶,而且大腦在這個時候也能夠進行高效率的機械記憶,外界信息對於大腦刺激強烈,接觸的信息量也少的多。
而隨著大腦進一步發育,邏輯思維能力不斷提高,大腦發展出了更高效更持久的記憶方法,抽象記憶,這得益於語言能力的完善。而之前建立的記憶,和新的記憶模式缺少關聯,如果缺少外部的提醒和關聯,不能刷新,就會漸漸褪色,而褪色過程對於所有的記憶都是同樣的。
小時候的事情,如果長輩反覆一直提起的事情,隨著年齡增長每年都提起的事情,相信你即使年齡很大,也仍然會有記憶,這是不斷刺激和更新的結果。我就記得不少三到七歲之間的事。
比如我父母有天早上逼我穿開襠褲,我一直哭鬧反抗,那時候還沒上幼兒園;以及五歲以前大便從來不去廁所,是因為怕掉坑裡,必須在後院里拉;還有對當時玩的一些玩具的細節印象啦,黑白電視機里的無聊節目啦,爺爺奶奶睡覺前喜歡在蚊帳里聽收音機里一個講警察探案的故事啦,大院里的花台,裡面種了什麼樣式的花啦,外公經常背著我媽媽給我買的零食啦,洗衣板旁鎖了一隻狼狗什麼的,這樣的記憶還有好多,現在想起來也還算清晰吧。
至於外公過世,被表哥表姐關在屋子裡恐嚇欺負,我媽給我買了一套女生的公主裙,被我爸的自行車絞了腳踝,而且兩次,對幼兒園女班主任性幻想什麼的,感覺已經是之後好久的事情了。並且在惶惑和罪惡感中度過了整個生殖器期。
之所以能這麼確定年齡,是因為後來我爸媽告訴我那個家是在我五歲左右就搬走了。
幼兒園裡印象最深的是我不敢在學校里大便,整個幼兒園期間,不管肚子漲到什麼程度一律憋回家去上。我還記得我那時候的五個腳趾是能像手指一樣靈活運動的,午睡期間老有個同學喜歡抱著自己腳趾啃。有次在課間走到教學樓的後面,看到一個隔壁班的男同學在玩兒自己的屎,往牆上的瓷磚上抹。絕對陰影級別的。
第一次進電影院是看《玩具總動員》,九五年我四歲,那時候剛上幼兒園,由於激動我還把主角的名字搞反了,騎自行車回來的路上我媽抱著我,我一直吵著鬧著要一個「巴斯」,沒錯,我腦子裡想的全是「胡迪」的樣子。後來我父母果真瞞著我去買了價格不菲的巴斯光年想給我驚喜,結果鬱悶收場。從此以後,他倆再沒主動給我買過玩具。
幼兒園上下學都是我爸騎自行車接送我,路上除了叮囑他放學之前一定要第一個來接我之外,還經常跟他討論一些類似「地球的邊在哪裡」這樣形而上的問題。深刻記得那天他笑嘻嘻的說,你看那棵樹就是地球的邊,那條小溝和那間房子也是地球的邊。我感覺自己被玩兒了,「邊」明明應該在很遠很遠的地方才對,腦子一時繞不過彎來著急就哭,見我急哭,我媽也跟我爸一塊笑,他們越笑我越哭,深感這是個荒謬的世界。
九七年香港回歸那天,所有電視頻道都在轉播,大人們關注,我無聊得蹲在門口玩了一下午沙子。特別耿耿於懷的一次是《泰坦尼克號》風靡那年,我爸媽把我丟給我奶奶,消失了一整天去城裡看電影,晚上很晚才回來。那時我剛滿七歲不久。
好吧,我沒有打算回答題主的問題,就是忽然看到,就想起了這些。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記得自己有沒有鎖門?
※如何進行記憶訓練?
※人在看有字幕的外語電影的時候,大腦的注意程度是如何分布的?
※當我們思考的時候,腦中出現的聲音是誰的?
※如何把握住 20 - 29 歲階段大腦第二次發育和可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