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如何獲得心流(flow)?


綜合而言,心流是指的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的忘我愉快的狀態,而它的產生依賴於個人能力與這個事件挑戰難度的匹配。心流理論在創建初期提出的觀點是:如果一個人的能力低於他做一件事情所需要的能力,他就會覺得太難了,感到焦慮;而如果能力高於這件事情所需要的能力,他又會覺得太簡單了,感到無聊。只有當能力剛剛與挑戰難度相等時,人既不會感到焦慮,也不會感到無聊,才會產生心流。也就是說,人要產生心流,就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來決定自己要做什麼事情。這個事情應該對你來說不太難,又不太簡單,剛剛好有那麼一點挑戰性,又具有實現的可能性。


在此後三十多年的研究中,心流的理論被進一步發展完善。現在心流研究者普遍認為只有當能力與挑戰難度都處於較高水平的時候,才會產生心流。而如果能力與挑戰難度都比較低,即使能力和挑戰難度是相匹配的,現在也被認為不屬於心流的狀態,而屬於一種叫apathy(中文一般譯為冷漠,總體來說就是有點無感)的狀態。這種apathy的狀態雖然不屬於心流,但也屬於一種比較舒適的狀態,是比無聊、焦慮要好的狀態。


因此,要產生心流的先決條件是自己的能力與所要做的事情的挑戰難度都比較高,並且能力與挑戰難度相等。那麼接下來有兩種情況:

  • 你的能力已經很高了。
    • 那麼這個時候非常簡單,你只需要去做那些與自己能力相等的事情即可達到心流的狀態。
  • 你的能力比較低。
    • 這個時候,你是不具備獲得心流的先決條件的,因為獲得心流的先決條件是能力要達到比較高的水準。這時你可以做的是,首先保持自己在apathy的狀態里,即能力與挑戰難度都比較低,且能力與挑戰難度相匹配。去做那些比較簡單的事情,直到熟練掌握了這些簡單的事情的技巧,這時候你就會發現你的能力已經高於事件的挑戰難度。這時候再做同樣的事情你就會感到無聊,於是你就該把挑戰難度提高到與你現在的能力水準相當的地步。這時候你的能力應該勉強足以應付新的挑戰難度,而在多次嘗試這種挑戰難度以後,你的能力也會自然提高到可以輕易應對這個難度。這時候又該繼續提升挑戰難度。以這種方式,一步一步地逐漸提升你的能力與挑戰難度,直到能力與挑戰難度都進入了較高的水平,就可以達到心流的狀態。

放在工作中,就意味著要設置合理的工作目標,即,那些挑戰難度與自己能力相匹配的目標。對自己來說不要太難,也不要太簡單的目標。並且隨著自己能力的提升,逐漸地把目標設置得更高、迎接更大的挑戰。


這裡要說到一個工作自由度的問題。有些人的工作自由度比較高,可以隨意自己設立目標,這時候就可以很方便地根據自己的能力來設置和調整目標。但有些崗位自由度比較低,可能是由上級指定的目標。如果上級所指定的目標對你來說太難或太簡單,無法跟上級溝通改變目標的話,那就看上級指定的目標是太難還是太簡單:

  • 如果上級設立的目標太簡單
    • 你可以為自己設立一個更高的目標。這個更高的目標需要建立在完成上級本來指定的目標的基礎上去設定。
  • 如果上級設立的目標太難
    • 你可以試著把這個目標分割成多個步驟,每一個步驟都是一個為上級所指定的目標服務的子目標。這些子目標的難度應該由易到難,根據你的實際能力水平去制定。目標可以包括完成總目標的某個部分,也可以包括去百度學習某個部分應該怎樣做。這樣你一直就在完成與你能力匹配的目標,直到這些目標全部完成,也就完成了上級的目標了。同時,因為你的能力一直隨著子目標的完成在提升,當你開始設置那些較為困難的目標時,你就也具備了進入心流狀態的前提條件。

**************************************
以下是對部分知乎社區和日報上提出的問題的回復:

1、能力指的是客觀的實際能力還是主觀感受到的能力?
回答:是主觀的。人不可能在做每件事之前都進行一個「客觀能力水平測試」。但人的主觀認知會根據過去的經驗以及在做事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反饋進行調整,所以通常是比較靠譜的。比如說假設我的工作是「在知乎回答問題」,我想知道我有沒有能力在知乎回答問題,我可以根據我到底能不能成功把答案碼出來並且發布、大家有沒有給我點贊感謝收藏和分享、我的回答有沒有被摺疊、有沒有被專業人士反駁等等我能夠看到的現象來判斷。這些都是我可以得到的反饋。過去的心流研究中用客觀和用主觀來做的實驗都有成功的案例。也有研究進行了客觀設定然後再請受試者主觀判斷一下,證實過這兩個之間有一定關聯性。

2、興趣是否是比能力和挑戰更重要的因素?
回答:能力和挑戰的平衡是心流產生的必要前提。興趣不是心流產生的必要前提,但可以是心流產生的後果。興趣可以培養,而產生心流是培養興趣的好方法。

3、但我有的時候做一些特別簡單、遠低於能力的工作,過程中可以做一些延伸的事情,依然能夠感受到心流?
回答:如果你感受到的狀態真的是心流的話,那麼實際上當你開始做這些延伸出來的事情的時候,本質上應該就已經是在設立衍生的目標,從而導致你的任務被擴展或重新定性,變成了與你的能力相等的目標。並不是只有主線任務才叫目標。

4、體力工作者是否有此體驗?
有體力工作產生心流的案例。另外在運動中也可以感受到心流。


轉載:

心理學家米哈里齊克森·米哈里 (Mihaly Csikszentmihalyi)將心流 (flow) 定義為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生時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米哈里齊克森認為,使心流發生的活動有以下特徵:

1.我們傾向去從事的活動。
2.我們會專註一致的活動。
3.有清楚目標的活動。
4.有立即回饋的活動。
5.我們對這項活動有主控感。
6.在從事活動時我們的憂慮感消失。
7.主觀的時間感改變--例如可以從事很長的時間而不感覺時間的消逝。

以上項目不必同時全部存在才能使心流產生。但米哈里齊克森也提出一些方式使得一群人可以在一起工作使得每個個體都能達到心流的狀態。這種工作群體的特徵包括了:

1.創意的空間排列。
2.遊戲場的設計。
3.平行而有組織的聚焦。
4.目標群組聚焦。
5.現存某項工作的改善(原型化)。
6.以視覺化增進效能。
7.參與者的差別是隨機的。

米哈里·齊克森米哈里可能是第一個將心流的概念提出並以科學方法加以探討的西方科學家,不過他並非第一個注意到心流現象或發展出心流技法的人。

超過二千五百年的時間裡,東方精神傳統實踐家--如佛教家及道教家運用心流技法為其發展精神力的重要技法。日本禪宗使用心流來決定其表現形式。在佛教圈中,心流早已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辭。

在教育領域中,「過度學習」似是心流的一項重要因素--至少在技術層面是如此。同時,許多現代運動員也在運動中經歷心流,他們稱此經驗為「在心流區」中。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心流的概念已廣為東西科學家、精神大師及運動員所共同認識,只有齊克森米哈里將心流的概念應用到改善西方文化構成(如遊戲場設計)的領域中。東方精神實踐家曾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心流理論來促成精神力及個人之發展與自我提升。

涌流(flow):一種幾乎是自動的、不須花力氣的但又高度集中的感覺狀態。

這是奇凱岑特米哈伊著名的觀點。在有些地方這樣的狀態被稱為「顛峰狀態」。我總是在回顧工作這十年的經歷時,難以忘懷惠州那三年的老師生活。現在看來,那就是「涌流」狀態。「涌流」對經歷者而言,表現為一種明顯的愉悅感。包含下面這樣九種顯著特徵:

1、每一步都有明確的目標
2、對行動有迅速的反饋。行動自然得到矯正。
3、在挑戰和技巧之間有一種平衡。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力相對於挑戰弱,我們會沮喪和焦慮;如果潛能大大高於表現機會,我們會乏味。恰好處在乏味和焦慮二者之中,才能真正的愉悅。
4、行動和意識相融合。注意力集中在我們的行動上。由於挑戰和技巧相匹配,因而要求一門心思。由於目標很明確,又能不斷得到反饋,就能夠做到這一點。
5、摒除雜念。由於高度集中注意力,使我們擺脫了日常生活中導致壓抑和焦慮的害怕。
6、根本不擔心失敗。集中心思工作,根本想不到失敗。內在的原因是:涌流狀態下,我們很清楚該幹什麼,而我們的技巧又正好足以迎接挑戰。
7、自我意識消失。太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往往是日常生活中的負擔。涌流中,我們太專註於所作的事,根本沒有心思來關心自我。但當一個階段的涌流狀態過去之後,我們一般會以一種更強烈的自我概念出現,知道已超越了自我,甚至會覺得自己擺脫了自我的界限,至少暫時地成為了一個更大實體的一部分。(這種狀態很多人都應該體驗過)自我通過遺忘自我的行動得到了擴展。
8、時間感被扭曲。一般會忘掉時間。
9、行動具有自身的目的。一旦上述情況出現,我們就開始享受由此產生的這種體驗。我們的行動變成一種autotelic,希臘詞,意思是本身具有目的:從事活動的理由在於能感覺到由這些活動提供的體驗。

「涌流」的意義在於,「很大程度上,獲得幸福生活的秘密在於,學會儘可能地從我們必須做的事情中得到涌流的狀態。如果工作和生活變得自身具有目的,那麼生命就不會虛度,我們所做的一切本身就值得我們去做。」


關於「心流」是什麼以及如何達到心流狀態,已經有一些答主提供了解答,但我們看到,某高贊回答中對於「apathy」的解釋可能會對大家造成誤導,所以在此做出更正和補充。


在此之前,先來幫助大家更為直觀地了解一下,

什麼是心流?

心流,指的是當人們沉浸在當下著手的某件事情或某個目標中時,全神貫注、全情投入並享受其中而體驗到的一種精神狀態(Csíkszentmihályi, 2008;Carter, 2015)。奇克森特米哈伊曾描述道:「你感覺自己完完全全在為這件事情本身而努力,就連自身也都因此顯得很遙遠。時光飛逝。你覺得自己的每一個動作、想法都如行雲流水一般發生、發展。你覺得自己全神貫注,所有的能力被發揮到極致。」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Apathy到底是什麼。

正如很多答主提到的那樣,心流的產生與一件事情的挑戰程度和我們自身對應這件事的技巧程度息息相關:


如果挑戰程度中偏高,技巧水平卻很低,我們會對這件事感到不同程度的焦慮(根據具體的挑戰大小)(Anxiery, Worry);

如果挑戰水平中偏高,技巧水平偏中,我們會對這件事感到「被喚起」,有興奮、有緊張、但不會感到無聊;

如果挑戰程度偏低,技巧水平偏高的事,我們做起來會感到放鬆;挑戰程度適中,技巧水平偏高的事,則讓我們感到「有掌控感」。


而如果挑戰程度偏低,技巧水平也中偏低,我們就會對這件事感到不同程度的無聊,又無聊自己又做不好的事,最容易讓我們陷入一種「徹底的無感(apathy)」里;


相反,如果挑戰水平中偏高,技巧水平偏高,我們就比較容易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進入心流。所以幸福的感覺並沒有那麼容易獲得,如果你一直做簡單、毫無挑戰的事,你不會從中得到心流的幸福感。而面對挑戰,你還必須掌握足夠的技巧——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事都是剛做的時候覺得沒意思,投入一定時間學習、練習之後才會覺得有意思,就是這個原因。

(圖片來源:Wikipedia, 翻譯:KY主創)


我們需要強調和指出的是,Apathy並不像那位答主說的那樣:

奇克森特米哈伊認為,apathy(無感,冷漠)不僅不會「比無聊或焦慮狀態更好」,反而是會帶來「非常消極的後果」的——「放鬆是好的,因為你還能感到舒適,但無聊(boredom)就會產生反作用了,而無感(apathy)則會帶來非常消極的後果,因為你覺得自己根本就沒有干出什麼實際的事情,你既沒有在運用你的技能,也沒有接受到任何挑戰」(Csíkszentmihályi,Ted2004)。

可以這麼說,在奇克森特米哈伊看來,放任自己處於無感(apathy)的狀態非常消極。在這個圖表中我們也能看出,「apathy」是與「flow」完全背道而馳的狀態。

不過,人們的狀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Csikszentmihaly(2004)認為,人們可以通過調整事情的「挑戰與技巧」來讓自己達到心流的狀態。比如,當一個人處於「焦慮」的狀態時,便可以通過學習新的技能以應對挑戰,幫助自己進入「心流」的狀態。

那麼,到底如何才能讓自己進入心流的狀態呢?

以下的tips可能可以有所幫助(Cherry, 2016; Csikszentmihaly,2008):

1. 嘗試更多的事情。

正如奇克森特米哈伊所說,在為喜歡的事情努力時、當內在動機存在時,人們會更容易進入心流的狀態。而只有通過實踐去嘗試做一件事,你才會真正知道自己對它的感受。靠想像、分析和測試都是並不能真正幫你做到這一點的。

2. 對「挑戰」與「技能」的評估與調整。

當你發現一件事情充滿挑戰,而自己卻技能不足時,應當及時學習新的技能以應對挑戰;相反,當一件事情挑戰不足時,適當地增加難度,也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進入心流的狀態。

3. 設立明確而具體的目標,並主動尋找反饋。

當目標越明確時,人們對於自己能否勝任就越有把握,也越能夠專註地努力,而不會左顧右盼、猶豫拖延(Lee, 2005)。而尋找反饋,能夠幫助人們根據反饋做出及時的調整,避免反覆碰壁而消耗熱情與精力。

4. 另外,在完成某一項具體的任務時,以下的小技巧能夠幫助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Carter, 2015):

  • 明確拆分任務進程表,清除雜念:當開始做一項任務的時候,什麼時候能完成這件事、還有哪些任務尚未完成等等念頭使得我們無法集中精力完成手頭的事。因此,用清單列表將一件事情分解成若干個具體的任務,並為每個任務分配時間。在每次開始一項任務時,對照列表,明確自己目前的進展,能幫助清楚雜念——因為你知道在這個時間裡你什麼都不用想,只要把這件事做了就好。
  • 減少外界干擾。在你準備開始之前,你需要了解哪些東西容易對自己造成干擾,並提前阻止它,例如將手機調至靜音或者暫時屏蔽一些群消息等。
  • 深呼吸、白噪音、輕音樂、或者冥想等都被認為是很好的準備工作,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進入狀態。

在最後,還想補充一點。

前面有答主提到了心流發生的七個特徵:

1. 完全沉浸;注意力高度集中,你感覺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充滿熱情。

2. 感到狂喜(Ecstasy);你覺得自己從日常現實的瑣事中脫離出來,進入另一種現實狀態中,類似於宗教人士在宗教場所所感受到的喜悅,或普通人在劇院/舞台等所感受到的喜悅。

3. 內心清晰;你知道什麼是需要被完成的,以及目前為止自己做的怎麼樣。你了解自己的目標,並且清楚地認識到當下與目標之間所需要做的努力。

4. 力所能及;你知道儘管這件事情可能存在挑戰,但仍然是自己所能勝任的。

5. 平靜感;毫不擔心自己,甚至喪失自我覺察,連自己的基本生理需求都無法意識到,例如,有些人在全神貫注地寫作/打遊戲時,進入一種廢寢忘食的狀態。

6. 時光飛逝;由於全身心地投入在當下的事情中,時間便在不知不覺中飛速流逝,比如專心致志地做某件事情時,猛然抬頭髮現窗外早已從白天到黑夜。

7. 內在動力;你覺得自己做這件事情源於內心的渴望和對該目標的認同。並且,一種「心流」的狀態又能幫助你完成這件事情、實現該目標。例如,一些作家在創作過程中,對於新作品的渴望,令他們進入一種「忘我」的境界,而這種境界又使得他們的創作充滿了創造力。


在這裡需要強調的是,以上描述都來自於人們對自己處於「心流」時的感受的回憶和總結,對於心流的感受無法被正處於其中的人所描述。換句話說,「心流」更多時候是一種在回溯中才能被意識到的狀態(Foster Lloyd, 2007),而這正是因為,處於心流中的人,投入而忘我,甚至喪失了對自我意識、感官,乃至周圍的時空的覺察力。所以,當你太過刻意地想要去尋找它時,可能不僅會破壞可能出現的心流,還會適得其反。


有時候,忘記自己,就跟看見自己一樣那麼重要。


以上。


相關文章:知乎專欄 |一種掌握「幸福感」的實操途徑:「心流」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謝謝邀請,我理解中的心流,是一種全心投入、物我兩忘的境界。


這種境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首先是莊子追求的自然,隨後是佛家領悟的禪意,接著是陽明修鍊的心學。心學綜合了道家的自然,佛教的禪理,以及儒家的有為。這種精神追求和境界,啟發了近代中國的諸多政治人物,也影響了近代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形成。所以下面談到工作中的心流,可能會綜合以上幾類哲學精神的思考。


這樣一個日本禪話:一位相撲家體格強壯、技術精湛,公開表演時卻總是被人打敗。他去求教一位禪師。禪師指示說,「那麼,今晚就在這兒廟中過夜吧。想像你就是那種巨大的波濤,已非一個怯場的摔角手,而是那橫掃一切、吞噬一切的狂濤巨浪。你只要如此做去,不久就會成為全國最偉大的摔角家了。」


禪師休息去了。大波開始打坐,嘗試將自己觀想成為巨浪。起初,他雜念紛飛,想了許多別的事物;但不久之後,他對波浪愈來愈有感應了,夜愈深而波浪愈來愈大。波浪捲走了瓶中的花卉,甚至連佛堂中的佛像也被淹沒了。黎明尚未來到,只見海潮騰涌,廟也不見了。


到了天明,禪師發現大波仍在打坐,微笑著拍了拍這位摔角家的肩膀,「現在,什麼也不能煩惱你了,」他說,「你可以橫掃一切了。」


這天大波參加摔角比賽,大勝而回。自此以後,全日本沒有一個人可以把他打敗。


在禪話里,相撲家通過想像巨浪的樣子,獲得了巨浪的力量。這或許就是心流的力量,工作中的心流,不僅把工作看成一種生計的工具,而且把工作看成一種熱愛的藝術。如果進一步把工作能力發揮到極致,簡單地僅想獲得某種內在的滿足感,尋求身心合一、充滿活力的內在感覺,那就達到了工作的最高境界——工作之道。


「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沼水無痕,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閑,人常持此意,以應事接物,身心是何等自在」。這是《菜根譚》里的一句話。其中「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沼水無痕」,這是唐雪峰和尚的上堂語,表達了動中取靜、物來順應的境界。這種境界下的待人處事,身心自在、物我合一。而這種境界的取得,需要領悟一定的禪理。所謂「諸法空寂,佛無定相。悟則坐卧皆禪,不悟則坐卧皆非禪。」不拘形勢,破除我執,專註當下,成就現在。即阿含經說的,「莫念過去,勿願未來;過去已滅,未來未到,應思現在所有之法」


我們此時此刻的內心,總有很多此起彼伏、紛繁錯亂的雜念。這些雜念可以看成一些內在對話,始終在自己的心頭爭吵不休,生成內心矛盾糾結的情緒。它們可以是未曾挖掘的寶藏,也可能是阻撓行動的泥漿。而心學就是讓我們也去打掃這些東西,去分類整理取精去糟。並通過整合簡單的感官,獲得更高級的超感官知覺能力。只要掌握某種用心狀態,並且知道哪些東西有待觀察,就可以把「簡單的感官」轉化為「超感官能力」。最簡單而又最好的方法,是有規律地讓注意力集中在某個感官能力上,而且最好每天都照著固定的順序來做。


這些修鍊內心的藝術,在日本武士里也有體現。武士道不僅講究刀術,也講究心術。心術包括一心、無心、殘心。所謂一心,就是全然活在當下的一種心理狀態,腦子裡的意識和思想完全集中在某個單一的想法、經驗或行動上。消除了心理的恐懼和遲疑,當這種狀態持續擴大,並將所有感官知覺一起包括在內時,就到到「用心"的境界。所謂無心,就是心裡沒有任何思想、情緒,或者感官知覺的一種狀態。把不必要的雜念和沒有建設性的情緒,從腦子裡清除掉。所謂殘心,就是全然地集中注意力,並對周遭的狀況和眼前可能出現的變化保持一顆敏銳的心,同時,它的心思卻不受任何特定想法或期望的影響,也不產生偏差。這三種心是彼此聯繫的。想要「一心」,先要「無心」,通過「無心」,構建「殘心」。

如果你想改變自己目前的狀態,在工作中達到這樣的境界。可以先從這些簡單問題入手:改變的原因是什麼?改變的方式是什麼?


改變的原因是什麼?這意味著你改變的動機在哪裡。達到工作中忘我投入狀態,首先要有足夠的內在動機。所謂的內在動機,是把個人熱情、生命目的,和工作任務成就目標結合起來,在心中確定和真誠期望這樣一個結果的實現。傳統儒家也說,立業先需立志。一般來說構成強烈的內在動機,有以下幾個因素:

生活的目的:我們為何而生、為何而活,每個人的答案恐怕都不一樣。不過,重要的不是答案是什麼,而是追求答案的過程。只有在追索生活目的的過程中,我們才能真正獲得內在動機的平衡。

時間的緊迫:有的人有很強烈的內在動機,是因為他對時間有很強的緊迫感。這可能和自己對生命的理解有關。有的人可能很早就接受人終有一死,生命沒有那麼多時間揮霍。自己就再也不會因循拖延,會抓緊運用每天的分分秒秒,每天都有用不完的動機。當然在思考生命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對死亡的恐懼擔憂。但對死亡的哲學體驗中,也能鍛造自己的價值和精神,強化自己的信心、勇氣和實力。

投入的熱情:在全身心投入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快樂、活力、成就和滿足感,可以說是內心整體感的體現。投入熱情和尋找生活目是相輔相成的。只有確認自己真正的生活目的,才能感受到生命擋不住的熱忱。當然全身心投入的過程中,也更容易發現自己的生活目的。

超越的理想:這是基於內心的標準,產生內在的推動力。正是在不斷追求的過程中,我們會達到越來越高的境界。而貌似並不理想的外部環境,或許不該成為自我設限的借口,而是測出我們真實勇氣的試金石。


改變的方式是什麼?在佛教中,領悟禪理經過「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和「見山還是山」三個階段。就是從無知到有知,再到自知的階段。我們可以由此劃分學習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茫然無知的狀態,這階段自己雖然很想獲得結果,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努力。這個時候的自己缺少足夠的自知力,弄不清楚自己不該做什麼,哪些方面還有所缺失。這導致我們雖然心裡很急,但是始終無法滿足自己的需要,產生挫折、憤怒和無助的情緒。

第二階段:有所感悟的狀態。意識到自己在一些方面還存在著不足,還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強化和補充。這個階段的自己,有點明白事情該如何去做,才能取得合適的效果。這會讓自己產生某種衝動或者所動機,去糾正自己某些方面的錯誤。雖然有了動機和方法,還是處在淺嘗輒止未能融匯的狀態。

第三階段:對自己有更深了解。在嘗試去做事補過的過程中,我們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自己。意識到哪些些事情是能力所能及的,並在在自己能力和心理的範圍內,不斷開動腦筋、發動努力去重複方法修正結果,同時努力把自己和事情融為一體。這個過程類似《大學》所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第四階段:自動化的忘我狀態。這個階段,你已經不需要去思考自己該如何去做了,甚至可以忘記自己曾經努力學習過的東西。因為,你之前努力學習的哲學、心理、行為,都已經深深引入你的意識深處,和你的情緒、知覺和本能融為一體。

只有經過了這四個階段,並把心力用在適當練習上,才能培養出敏銳和內在的感應能力。 


說了那麼多,總結下就是,心流就是內心自由流動的狀態。只有在自在的狀態下,心才能最大可能發揮原本的潛力。而要獲得這種境界,要破除的不僅是外界的障礙,更是自己內部的障礙,從動機,從觀念,行動上,真正地讓工作和內心打破隔膜融為一體。


歡迎認同的朋友點贊:)


1

以往看到「心流」這個詞,都是在關於工作的文章中。這些文章往往都是在描述進入心流狀態,就可以心無旁騖地高效工作。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心流」是一種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就像是一隻沒有什麼副作用的香煙,給我們的工作提神用。

直到今天讀了一本書,才發現原來「心流」絕不僅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是通往幸福的鑰匙。

這本書叫做《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是世界知名的心理學家,積極心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心流」(flow)這個概念的創造者。

米哈里之所以提出這個概念,並不是為了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相反,他是為了解答一個更大的問題:我們在什麼時候最幸福

2

米哈里 1934 年生於東歐,經歷了人類歷史上最風起雲湧的時代:二戰、冷戰,之後是人類科技、資訊以及財富的大爆發,可是他發現,人類並沒有因為更富有、更智慧、更科學而變得更幸福。

於是,米哈里開始思考關於幸福的問題,他決定像最優秀的人發問,他採訪了數百位藝術家、企業家、運動員、醫生,都是各自行業內的領軍人物,他們都向米哈里描述一種奇妙的心理狀態。

當米哈爾又把自己的研究對象進一步拓展到各行各業的普通人,甚至是偏遠山區的老嫗、納瓦霍族的牧人時,發現大家都會經歷這種體驗,連描述的辭彙都大致相同。

他將這種最接近於幸福的體驗,稱之為「最優體驗」。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心流」的概念。

3

對於如何定義心流的狀態,他給出了八個標準。

他訪談的人在談到「最優體驗」時,往往會描述出這八種體驗的幾種甚至全部。

第一,面臨的是可完成的工作;
第二,全神貫注於這件事情;
第三,明確的目的;
第四,即時的反饋;
第五,投入到行動之中;
第六,感覺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動;
第七,進入「忘我」狀態,心流體驗後,自我意識又變得更強烈;
第八,時間感改變。

4

心流的概念,米哈里曾經在一次 TED 演講中有過精彩的介紹。

視頻封面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談流動youku.com視頻

不過在演講中,米哈里只是對心流做了描述,卻並沒有談到可能最重要的部分:我們如何尋找心流

好在,在《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中,米哈里給出了答案。

他的答案基於一張圖表

縱軸是挑戰,橫軸是技巧,在米哈里的理論中,心流的獲取,靠的是個人能力水平和接受的任務難度之間的微妙配比

以學習網球為例,如果是一個初學者,不懂任何技巧,他唯一的挑戰就是把球打過網,這時他的狀態就是A1,這時他很可能會感受到心流,但是時間不會太久。

經過練習,他的技巧進步了,這時他變成了A3,他感到的是無聊;

或者他面對了一個專業對手,發現原來還有很多很多應付不了的挑戰,這時他進入A2,他感到的是焦慮。

那麼如何進入「心流通道」,答案變得清晰,如果感到無聊,就提升挑戰,如果感到焦慮,就提升技巧

5

比如在書中,米哈里提到僅僅是簡單的走路,也可以進入心流狀態,我們要做的就是確定目標、提升挑戰、保證自己需要投入全部精力,這樣我們就很容易把最無聊的走路,變成一種可以進入心流的運動。

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做了一個小實驗,我在從地鐵站走回家的十多分鐘里,給了自己一個挑戰。挑戰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保證三步一吸氣,兩步一呼氣;
第二,心中默記自己走過的步數。

為什麼要三步一吸氣,兩步一呼氣呢?如果是兩步一吸,兩步一呼,因為太有規律,很容易進入到一種下意識的模式中,而三步一吸,兩步一呼,我必須有意識的調整呼吸和步伐的配合。

有意識的控制步伐和呼吸,心中默記自己的步數,再加上還要注意看著路,幾乎已經佔用了我的全部注意力。在走路的中間,配合最完美的時候,我確實感受到了全神貫注、即時反饋、自由控制自我的行動以及「忘我」的狀態。

也就是說,通過給簡單的走路增加一點點挑戰,我們就能進入到心流的愉快狀態之中

6

那麼還有哪些場景,我們最容易感受到心流呢?

米哈里在這本書中分析了我們會可能遇見的各種場景,並給出了答案,總結起來,有以下 9 條。

  1. 運動和健身
  2. 舞蹈
  3. 性和愛情
  4. 食物
  5. 思考
  6. 閱讀詩歌
  7. 寫作
  8. 閱讀歷史
  9. 研究科學或哲學問題

當然,在這些情景中想要體驗心流,也要遵循「心流通道」的原理,注意根據自身技巧調整挑戰的難度,避免焦慮和無聊。

7

這裡比較讓我驚訝的是,對於性和愛情,米哈里也建議我們採用心流的思路來面對。

一開始,性的愉悅甚或樂趣都唾手可得。凡夫俗子年輕時難免墜入愛河,初次約會、初吻、第一次性經驗,都是非同小可的挑戰,足夠一個年輕人好幾周都沉浸在心流之中。但是對於很多人而言,這中狂喜的狀態一生只有一次,初戀以後所有的感情可能都不再刺激……

如何維持愛情的新鮮感?答案跟其他活動一樣。雙方關係要樂趣盎然,複雜性一定要提高;而要增加複雜性,雙方就得不斷在自己和對方身上尋求新的潛能。要達到這個目標,他們就必須在彼此的身上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了解伴侶的思想、感覺與夢想。這是一種持續的努力,是一輩子的事情。當一個人真正開始了解另一個人時,他們就能一塊兒展開各種冒險:一塊兒旅行、閱讀同樣的書、撫養子女、擬定各種計劃並付諸實現,這些事會越來越有趣,越來越有意義。

為什麼這段讓我感到驚訝呢?因為這段話拓展了我的思路,原來「心流」不止可以用在一個人的情景中,兩個人的互動時,同樣可以利用「心流」的思維來獲得更多樂趣和幸福。

推而廣之,面對父母、朋友、同事,我們也可以用「心流」的原理,來讓彼此相處的更融洽。

8

最後,說說工作。

雖然在網上的文章中提到心流時,最多的事例都是發生在工作中。但是在《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米哈里卻說工作與心流之間存在著一個悖論

他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工作中即使已經進入心流,動機仍然偏低;休閑時儘管體驗品質很差,動機仍然很高。

也就是說,哪怕我們在工作中專註、有創意、發揮超常、感到快樂,在閑暇時無所事事、遲鈍、懶散,但是大家仍然寧肯少工作,而擁有更多閑暇。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自相矛盾的情況呢?

米哈里的解釋是,人們往往堅持傳統文化對工作根深蒂固的成見,而無視當下的體驗品質,認為工作就是強加的限制,妨礙他們的自由,所以必須儘可能地逃避。

至於如何拋開成見,真正能在高效工作的同時,也能享受樂趣,連米哈里自己都沒有給出答案。也許這也是為什麼越是行業內的精英,或者是全身心投入的創業者,越樂於描述在工作中的心流體驗吧。

看來,如果你還沒有找到自己真心愿意投入的工作,那麼想要藉助心流達到高效工作,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 ● ● ● ●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章魚讀書」,查看更多文章。

回復「書單」,給你看我的精選書單。

回復「讀書」,給你看我的讀書方法論。


心流的原理和原則之前的答案都說的很清楚了,我這裡只說一點小細節,希望對題主有輔助的作用。

1. 很多人都談到了任務要細化拆分,設定合理的難度等等。可是怎麼才算細,怎麼才算合理呢?!我的經驗是超過2小時的任務都不夠細。這個時間的概念其實是之前一個同事提的,我試了一下感覺是對的。以過去這麼多年上學、開會、參加各種培訓、演出的經驗來看,一般都不會超過2小時,比如電影大片很少超過2小時,音樂會不超過2小時,大學上課不超過2小時,一天的培訓中間2小時休息一次等等所以你如果設定一個目標或任務叫做:「今天把XX做完」基本就廢了。因為目標太大,沒法下手。所以要把目標分解到2小時以內。但是每個人精力能hold住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所以如果你的注意力還要差一點的話,最好繼續分解,甚至把目標分解到30分鐘,然後用番茄鍾做。

2. 很多答案提到了及時反饋,如何才能及時反饋呢?我的經驗是:做晨間日記。晨間日記中間的一個內容就是每天早上把昨天的成就記下來。所以當你今天完成工作完成的比較好,有成就的時候,就會想:「自己好棒,明天又有一個成就可以記錄了!」這樣就可以達到反饋的目的,可以促進心流。

3. 有關任務難度。很多時候有些任務太難了,沒法上手,可以向比較懂的人請教,讓他幫你梳理工作流程,工作流程梳理詳細以後,再下手就會輕鬆很多。如果沒有人懂,你自己也可以先思考工作流程,而不是先做。可以把工作流程寫在紙上或者電腦里。然後評估是不是可以2小時內做完,這樣可以幫助自己更快的進入心流。

4. 然後是一個小小的技術,就是冥想。冥想可以幫助你更快的進入心流。如果你每天早上冥想10分鐘,進入心流的能力也會增強。如果你早上起不來沒時間,也可以用吃完飯到下午工作的間隙冥想。這樣可以增加下午的工作效率。冥想的具體方法簡單來說就是關注呼吸,關注當下,不判斷等等。具體就要你再查了~ 這裡可以推薦一個冥想的錄音:【簡小單XD】2015最新簡小單XDmp3下載

5. 最後,是你要有意識的記錄一些自己有心流的工作內容,這樣可以增加對自己的了解。比如我自己在跟人談論一些理論性話題的時候,搜索新的信息的時候,算數據的時候等等會有心流,所以我就盡量在工作中多做一些跟這些有關的工作(比如研發)。這樣就可以增加工作中的心流。同樣,你也可以觀察一些你做哪些工作最容易拖延,想想是為什麼,是覺得沒興趣?覺得沒有價值?還是不會做。然後想辦法處理,比如多花時間做,找人教你,或者分給別人做等等。


前面幾位從個體層面介紹了在工作中如何獲得心流體驗,接下來我想從組織機構層面簡單談談工作設置和心流體驗的關係。
在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要承認,相對於玩遊戲,對大多數人來說,大多數情況下工作都更加無聊。雖然我們有機會在工作中體驗到心流,但是相對於遊戲,這種體驗既不強烈又不頻繁。所以,多少年來,管理者一直在探索遊戲化管理之路,為的就是讓員工像熱愛遊戲一樣熱愛工作。當年盛大遊戲以殺龍分(DKP)為核心的經驗值量化管理體系(如下圖),就是遊戲公司管理革新的一次創舉,雖然我們看到這套管理體系還主要是基於經驗值的獎賞系統,核心是任務完成後的成就感激勵以及目標激勵。

為了更好的運用心流理論設計遊戲化管理,我們需要回到心流理論和遊戲理論中去尋找答案。下面是經典的心流理論的圖示:

如圖所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任務難度不在一個合理的線性範圍內變化,那麼將會導致挫敗感或無聊產生,反之將有望帶來心流體驗。但這無疑是個理想化的模型,並沒有考慮其他變數的影響。現實情況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發展路徑,體驗常常大相徑庭。因此,我們需要加入人和路徑兩個因素來對模型進行修正。

對於人這個變數,新手和硬核的舒適區是不同的,硬核更容易在高難度挑戰中獲得心流體驗,而新手則更傾向於在低難度任務中經歷心流。在管理實踐中,對新入職的員工,除了需要傳統上的入職培訓和一定的試用期幫助新人成長和適應外,在工作內容和難度進階的設置上應該以鼓勵為主;而對團隊中的高手能人,就應該設置更多挑戰的機會,適當的挫折反而更可能激發任務過程中的心流和成長。
而對於路徑這個變數,如何確保選擇不同路徑的人都能獲得心流體驗,常常是考驗規則制定者的試金石。要想正確掌握這一技巧,需要從一開始就知道你面對的是什麼類型的玩家、也才能推測他更傾向於選擇什麼樣的路徑,進而設置能夠激勵他產生心流的具體任務和任務流。
這在MMORPG (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中也有專門的理論對應,即玩家的巴圖分型(感興趣可以參考MMORPG中的科學原理--巴圖模型(原作者wylemon))。

當然在實際工作中人們遠不止四個類型,即使巴圖模型後來也經歷了拓展,從四個玩家類型拓展到八個。但是因人而異的任務設置與個性化的職業發展通道仍舊可以借鑒巴圖模型和心流理論在遊戲設計和運營中的經驗。實時了解員工的興趣與需求,評估能力與抗壓力,對構建未來個性化的工作崗位、工作任務和培訓內容非常重要。


從技術上來講,心流(flow)可以被定義為,當我們的感覺和行動都處於最佳狀態時的意識狀態。

心流是一種「如有神助」的體驗。

德勤尖銳創新中心的聯合主席John Hagel III說道:「公司高管報告,當他們處於心流狀態時,效率會提高5倍。」

那麼,我們有沒有什麼方法,能打開心流的開關呢?

心流基因組計劃告訴我們,原來心流真的有觸發器,一起來看個究竟吧!

【一】環境觸發器
心流的環境觸發器是指能夠驅使人們沉浸到更深層次的心流當中的環境品質。

1敢於冒風險
當我們極端專註時,心流會伴隨而來,而往往事情的結果總是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當我們敢於冒風險時,我們的專註力就會自動的被調用。

只有我們承受了某種程度的風險,無論是情感的、智力的、創造性的、社會性的,我們才更容易進入心流的狀態。

很多成功的企業家事業上源源不斷的動力,竟然是來自於年少時,冒著被身邊的朋友,家人,同學不理解,小看的風險,才一直堅持下來,也讓我更好的了解了沒有被人當過傻逼的人生是不圓滿這句話。

2豐富的環境
豐富的環境包括了新異性、不可預測性和複雜性3個元素。

如果你一直呆在同一個環境中,你會發現很難達到心流狀態。

比較好的方法是,盡量去獲取更多新的體驗機會,無論是工作,還是旅遊,我們能通過這些機會認識新的人,從而創造出新的可能性,這些可能性會讓事情足夠複雜,幫助你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

3深層體驗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很多同學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能記住,還要記筆記。

如果從探索心流的角度來看,就是為了獲取深層體驗。

邊學邊實踐是最容易得到深層體驗的方式,當我們學習一門學科時,比較好的方式是,理論學習+實踐+分享。


【二】心理觸發器
心流研究人員希斯贊特米哈伊(名字好長)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找到了觸發心流最關鍵的3個因素。

1明確的目標
如何定義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不是看你的目標多宏大,而是看你的目標能否分解成最小可執行的一個一個小任務,並且為每個小任務設定對應的目標。

如果你要寫一本書。你每天晚上坐在電腦前面跟自己講,我要寫這一本書,這樣肯定會完蛋,比較好的做法,就是今天我就寫一篇文章吧,壓力一下子小多了,你才願意坐下來寫,才會有心流的產生。

2即時反饋
我們做一件事情,即時反饋是十分重要的,反饋周期越長,你的事情越難辦成。吳伯凡老師講精益創業的內容時說,做產品,產品迭代就好比一個口吃的人跟別人聊天,因為口吃嘛,別人聽不懂,然後就會問它什麼意思,一來一回,如此循環。

因為你聽不清楚他在講什麼,你問他,他停下來重複了,然後你就清楚了,這就是即時反饋的力量。

3挑戰/技能比
調查發現,任務的難度與我們的能力存在著某種特殊的關係時,我們的注意力集中是可以得到保證的。

如果難度太大,我們就會焦慮。
如果難度太小,我們就會厭煩。

心流一般出現於厭煩和焦慮之間的中間值附近,在心流通道上,任務的難度足以激發我們去努力想克服,同時又不會讓我們產生畏難情緒。

【三】社會觸發器
有一種心流叫群體流,也就是集體版的心流。事實上,除了運動員外,在一個初創公司,群體流是十分常見的!

因為初創公司每天都面臨著不同的可能性,有利於產生心流,如果你的創業團隊能創造出越多的心流,你們成功的機會就越大。

1親密感
一個組織有了共同的語言與知識庫,內部的交流也是建立在相互的理解的基礎上的,在面對新的見解時,大家總能達成共識,而不是進行無休止的解釋。

2集體交融
當不同的人同時專註於一件事情的時候,會產生一種集體交融,所有人都能參與進來,貢獻力量。

3控制感
你有自主權,自由做你想做的事情,同時也有自我掌控權,做好你想做的事情。

但是你選擇自己想要克服的挑戰,獲得必要的技能。

4深度交談
當你跟別人進行深度交談時,有沒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你不需要思考下句話怎麼接,問題怎麼回答,口上說的,就是心裡想的。

5做加法
互動的時候,不需要去爭誰贏誰輸,而是努力完善對方的觀點,為對方做加法。

創新總是產生於不斷放大彼此的想法和行動的過程中。

好比你跟你的異性朋友吃完燭光晚餐去散步,她說,今天的天空好美哈,很浪漫,然後你很不識趣的說,這麼多烏雲,一點都不美呀,其實你親手扼殺了一段你們之間的心流。

你可以換一種方式說,對呀,今天晚上和你一起看天空真的好特別!

好吧,大概就是這樣。

【四】創意觸發器
創造力的本質是模式識別和風險承擔。

模式識別:大腦把所有新想法鏈接起來的能力。
風險承擔:大腦把這些新想法呈現給這個世界的勇氣。

這兩種體驗都會產生巨大的神經化學反應,幫助我們進入心流狀態。


有一點確定的事實是,心流無處不在,無論你是誰,你在哪裡,只要熟練的掌握前面說到的多個觸發器即可。

從技術上來講,心流(flow)可以被定義為,當我們的感覺和行動都處於最佳狀態時的意識狀態。

德勤尖銳創新中心的聯合主席John Hagel III說道:「公司高管報告,當他們處於心流狀態時,效率會提高5倍。」

那麼,我們有沒有什麼方法,能打開心流的開關呢?

心流基因組計劃告訴我們,原來心流真的有觸發器,一起來看個究竟吧!

【一】環境觸發器
心流的環境觸發器是指能夠驅使人們沉浸到更深層次的心流當中的環境品質。

1敢於冒風險
當我們極端專註時,心流會伴隨而來,而往往事情的結果總是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當我們敢於冒風險時,我們的專註力就會自動的被調用。

只有我們承受了某種程度的風險,無論是情感的、智力的、創造性的、社會性的,我們才更容易進入心流的狀態。

很多成功的企業家事業上源源不斷的動力,竟然是來自於年少時,冒著被身邊的朋友,家人,同學不理解,小看的風險,才一直堅持下來,也讓我更好的了解了沒有被人當過傻逼的人生是不圓滿這句話。

2豐富的環境
豐富的環境包括了新異性、不可預測性和複雜性3個元素。

如果你一直呆在同一個環境中,你會發現很難達到心流狀態。

比較好的方法是,盡量去獲取更多新的體驗機會,無論是工作,還是旅遊,我們能通過這些機會認識新的人,從而創造出新的可能性,這些可能性會讓事情足夠複雜,幫助你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

3深層體驗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很多同學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能記住,還要記筆記。

如果從探索心流的角度來看,就是為了獲取深層體驗。

邊學邊實踐是最容易得到深層體驗的方式,當我們學習一門學科時,比較好的方式是,理論學習+實踐+分享。


【二】心理觸發器
心流研究人員希斯贊特米哈伊(名字好長)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找到了觸發心流最關鍵的3個因素。

1明確的目標
如何定義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不是看你的目標多宏大,而是看你的目標能否分解成最小可執行的一個一個小任務,並且為每個小任務設定對應的目標。

如果你要寫一本書。你每天晚上坐在電腦前面跟自己講,我要寫這一本書,這樣肯定會完蛋,比較好的做法,就是今天我就寫一篇文章吧,壓力一下子小多了,你才願意坐下來寫,才會有心流的產生。

2即時反饋
我們做一件事情,即時反饋是十分重要的,反饋周期越長,你的事情越難辦成。吳伯凡老師講精益創業的內容時說,做產品,產品迭代就好比一個口吃的人跟別人聊天,因為口吃嘛,別人聽不懂,然後就會問它什麼意思,一來一回,如此循環。

因為你聽不清楚他在講什麼,你問他,他停下來重複了,然後你就清楚了,這就是即時反饋的力量。

3挑戰/技能比
調查發現,任務的難度與我們的能力存在著某種特殊的關係時,我們的注意力集中是可以得到保證的。

如果難度太大,我們就會焦慮。
如果難度太小,我們就會厭煩。

心流一般出現於厭煩和焦慮之間的中間值附近,在心流通道上,任務的難度足以激發我們去努力想克服,同時又不會讓我們產生畏難情緒。

【三】社會觸發器
有一種心流叫群體流,也就是集體版的心流。事實上,除了運動員外,在一個初創公司,群體流是十分常見的!

因為初創公司每天都面臨著不同的可能性,有利於產生心流,如果你的創業團隊能創造出越多的心流,你們成功的機會就越大。

1親密感
一個組織有了共同的語言與知識庫,內部的交流也是建立在相互的理解的基礎上的,在面對新的見解時,大家總能達成共識,而不是進行無休止的解釋。

2集體交融
當不同的人同時專註於一件事情的時候,會產生一種集體交融,所有人都能參與進來,貢獻力量。

3控制感
你有自主權,自由做你想做的事情,同時也有自我掌控權,做好你想做的事情。

但是你選擇自己想要克服的挑戰,獲得必要的技能。

4深度交談
當你跟別人進行深度交談時,有沒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你不需要思考下句話怎麼接,問題怎麼回答,口上說的,就是心裡想的。

5做加法
互動的時候,不需要去爭誰贏誰輸,而是努力完善對方的觀點,為對方做加法。

創新總是產生於不斷放大彼此的想法和行動的過程中。

好比你跟你的異性朋友吃完燭光晚餐去散步,她說,今天的天空好美哈,很浪漫,然後你很不識趣的說,這麼多烏雲,一點都不美呀,其實你親手扼殺了一段你們之間的心流。

你可以換一種方式說,對呀,今天晚上和你一起看天空真的好特別!

好吧,大概就是這樣。

【四】創意觸發器
創造力的本質是模式識別和風險承擔。

模式識別:大腦把所有新想法鏈接起來的能力。
風險承擔:大腦把這些新想法呈現給這個世界的勇氣。

這兩種體驗都會產生巨大的神經化學反應,幫助我們進入心流狀態。


有一點確定的事實是,心流無處不在,無論你是誰,你在哪裡,只要熟練的掌握前面說到的多個觸發器即可。

從技術上來講,心流(flow)可以被定義為,當我們的感覺和行動都處於最佳狀態時的意識狀態。

心流是一種「如有神助」的體驗。

德勤尖銳創新中心的聯合主席John Hagel III說道:「公司高管報告,當他們處於心流狀態時,效率會提高5倍。」

那麼,我們有沒有什麼方法,能打開心流的開關呢?

心流基因組計劃告訴我們,原來心流真的有觸發器,一起來看個究竟吧!

【一】環境觸發器
心流的環境觸發器是指能夠驅使人們沉浸到更深層次的心流當中的環境品質。

1敢於冒風險
當我們極端專註時,心流會伴隨而來,而往往事情的結果總是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當我們敢於冒風險時,我們的專註力就會自動的被調用。

只有我們承受了某種程度的風險,無論是情感的、智力的、創造性的、社會性的,我們才更容易進入心流的狀態。

很多成功的企業家事業上源源不斷的動力,竟然是來自於年少時,冒著被身邊的朋友,家人,同學不理解,小看的風險,才一直堅持下來,也讓我更好的了解了沒有被人當過傻逼的人生是不圓滿這句話。

2豐富的環境
豐富的環境包括了新異性、不可預測性和複雜性3個元素。

如果你一直呆在同一個環境中,你會發現很難達到心流狀態。

比較好的方法是,盡量去獲取更多新的體驗機會,無論是工作,還是旅遊,我們能通過這些機會認識新的人,從而創造出新的可能性,這些可能性會讓事情足夠複雜,幫助你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

3深層體驗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很多同學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能記住,還要記筆記。

如果從探索心流的角度來看,就是為了獲取深層體驗。

邊學邊實踐是最容易得到深層體驗的方式,當我們學習一門學科時,比較好的方式是,理論學習+實踐+分享。


【二】心理觸發器
心流研究人員希斯贊特米哈伊(名字好長)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找到了觸發心流最關鍵的3個因素。

1明確的目標
如何定義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不是看你的目標多宏大,而是看你的目標能否分解成最小可執行的一個一個小任務,並且為每個小任務設定對應的目標。

如果你要寫一本書。你每天晚上坐在電腦前面跟自己講,我要寫這一本書,這樣肯定會完蛋,比較好的做法,就是今天我就寫一篇文章吧,壓力一下子小多了,你才願意坐下來寫,才會有心流的產生。

2即時反饋
我們做一件事情,即時反饋是十分重要的,反饋周期越長,你的事情越難辦成。吳伯凡老師講精益創業的內容時說,做產品,產品迭代就好比一個口吃的人跟別人聊天,因為口吃嘛,別人聽不懂,然後就會問它什麼意思,一來一回,如此循環。

因為你聽不清楚他在講什麼,你問他,他停下來重複了,然後你就清楚了,這就是即時反饋的力量。

3挑戰/技能比
調查發現,任務的難度與我們的能力存在著某種特殊的關係時,我們的注意力集中是可以得到保證的。

如果難度太大,我們就會焦慮。
如果難度太小,我們就會厭煩。

心流一般出現於厭煩和焦慮之間的中間值附近,在心流通道上,任務的難度足以激發我們去努力想克服,同時又不會讓我們產生畏難情緒。

【三】社會觸發器
有一種心流叫群體流,也就是集體版的心流。事實上,除了運動員外,在一個初創公司,群體流是十分常見的!

因為初創公司每天都面臨著不同的可能性,有利於產生心流,如果你的創業團隊能創造出越多的心流,你們成功的機會就越大。

1親密感
一個組織有了共同的語言與知識庫,內部的交流也是建立在相互的理解的基礎上的,在面對新的見解時,大家總能達成共識,而不是進行無休止的解釋。

2集體交融
當不同的人同時專註於一件事情的時候,會產生一種集體交融,所有人都能參與進來,貢獻力量。

3控制感
你有自主權,自由做你想做的事情,同時也有自我掌控權,做好你想做的事情。

但是你選擇自己想要克服的挑戰,獲得必要的技能。

4深度交談
當你跟別人進行深度交談時,有沒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你不需要思考下句話怎麼接,問題怎麼回答,口上說的,就是心裡想的。

5做加法
互動的時候,不需要去爭誰贏誰輸,而是努力完善對方的觀點,為對方做加法。

創新總是產生於不斷放大彼此的想法和行動的過程中。

好比你跟你的異性朋友吃完燭光晚餐去散步,她說,今天的天空好美哈,很浪漫,然後你很不識趣的說,這麼多烏雲,一點都不美呀,其實你親手扼殺了一段你們之間的心流。

你可以換一種方式說,對呀,今天晚上和你一起看天空真的好特別!

好吧,大概就是這樣。

【四】創意觸發器
創造力的本質是模式識別和風險承擔。

模式識別:大腦把所有新想法鏈接起來的能力。
風險承擔:大腦把這些新想法呈現給這個世界的勇氣。

這兩種體驗都會產生巨大的神經化學反應,幫助我們進入心流狀態。


有一點確定的事實是,心流無處不在,無論你是誰,你在哪裡,只要熟練的掌握前面說到的多個觸發器即可。


心流:過程即獎勵。

獲得心流:用心體驗當下(mindfulness)+ 不太難不太簡單的任務

-

心流,根據契克森米哈伊到說法,就是個體完全地沉浸於體驗本身,而體驗本身就是最好的獎賞和動機。在心流狀態中,我們的感覺和體驗合二為一,即「行為和覺察融為一體」。

我們都有過沉迷於閱讀或寫作的經歷,有時連別人叫我們都聽不見;或者當我們在專心烹飪、和朋友談心、在公園打球時,經常幾個小時就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這些就是心流體驗。

在心流狀態中,我們享受了巔峰體驗(peak experience),同時也做出了巔峰表現:我們既感受到了快樂,又展現出最好的狀態。運動員把這種情形稱為「在狀態」。無論我們在心流的境界里做什麼,踢球也好,雕刻也好,寫詩也好,學習也好,我們對正在進行的事情採取的是一種全神貫注的態度,沒有任何人或事可以打擾我們或使我們分心。在這種最佳狀態下,我們能夠更有效地學習、成長、進步並且向未來的目標邁進。

根據契克森米哈伊的解釋,擁有清晰的目標是心流體驗的前提。雖然目標有時會發生改變,但我們的行進的方向是不能錯的。當我們全心全力投入去實現目標,不為任何其他的誘惑所動搖時,我們才能獲得心流體驗。同時,當下以及為未來的益處在這種狀態下合二為一:遙遠的目標不但不是阻力,反而可以幫助我們感受正在經歷的意義。心流體驗所帶來的是更高層次的幸福,它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變成了「現在的快樂即未來的成果」。

契克森米哈伊的心流理論還指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說法代表我們必須承受極度的壓力,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的,才能發揮100%的潛力,實現至高的目標;但在心流體驗中,痛苦本身並不是巔峰表現的最高境界;相反,有一個區域是在過難和過易之間,在這個區間內,我們不但可以發揮最大的潛力,還可以享受過程中的快樂。如果想達到這個境界,任務的挑戰要難以適度

如果任務難度大而技能不足時,我們會感到焦慮;相反,如果技能高超而任務太簡單時,我們就會感到乏味。只有當難度和技能匹配時,心流體驗才可能出現

兩種學習動機模式
「溺水模式」與「性愛模式」

溺水模式有兩個特點,(1)有蔥痛苦中解脫的強烈願望;(2)一旦解脫,我們常會把那種舒適誤認為是幸福。如果把一個人的頭按進水裡,這個人會痛苦,會掙扎著要出來。如果他在最後一刻離開水,他第一件事就是拚命地呼吸,接著便是那醉人的解脫感。

當然學生們的情況沒那麼恐怖,但這種動機的性質(避免失敗)卻是相同的。在每個學期中,他們沉浸在自己不喜歡的作業里,因為考試失敗會讓他們感到恐懼;可一旦蔥書本、功課和考試中解脫,他們即可就可以擁有那種輕鬆感,而這種感覺很容易被誤認為就是幸福。

從孩提時代就被刻在我們腦海里的這種先苦後甜的模式,是我們唯一熟悉的生活方式,然後,「忙碌奔波型」就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有吸引力的選擇了。

但「性愛模式」卻提供了一種不同的學習方式,一種可以同時得到當下與未來幸福的模式。那些美好的學習時光,無論是閱讀、研究、思考還是寫作,都可以將其視為性愛的前奏。學生們的經驗表明,當知識和直覺的界限消失時,即當我們找到答案時,就像是性高潮的感覺。在「溺水模式」里同樣會有這種達成目標後的高潮,但在「性愛模式」中,我們卻是從一開始乃至每一件事里都能得到快樂。

讓學習本身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是每個學生的責任,尤其是在大學和研究生期間,因為那是最獨立的學習時期。但是,通常多數學生進入這個獨立時期的時候,已經養成忙碌奔波的習慣。他們從父母那裡學到的觀念就是用名譽和成績來衡量自己,他們最大的責任就是拿到好成績,而不是去享受學習的快樂。父母與老師都希望孩子們得到幸福,但前提是他們自己要先相信:幸福才是至高的、最重要的財富。孩子們對暗示極端敏感,通常他們會把父母和老師的觀點內化,即使這些觀點並不明確。

在學校里,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們去追求快樂同時有意義的學習方式。如果一個學生對做社會工作者感興趣,並開始考慮這個選擇的得失,這是老師應該鼓勵他,而不是告訴他做生意可以賺更多;如果他想從商,父母也應該支持他,而不是告訴他從政是他們對他的期望。如果父母和老師都相信幸福是終極財富,那麼這種鼓勵就是最自然、最符合邏輯的選擇。

-

當強調成果(實在的目標)多於養成對學習的興趣(無法衡量)時,學校其實已經是在鼓裡忙碌奔波的信念並且抑制孩子的情感成長了。「忙碌奔波型」所相信的就是成果比情感上的快樂更重要,因為他人只會對成果表示讚賞,而情感卻會影響成果的獲取,所以最好壓制它或是根本不要理會它。

具有諷刺的是,事實上情感不僅是追求終極財富(幸福)的必需品,而且也是追求物質的必需品。丹尼爾-戈爾曼在《情商》一書中說到:「心理學家們一致同意,人類的智商對於成果的幫助只有20%,其餘的80%則來自其它的方面,其中就包括我所說的情商」。「忙碌奔波型」的想法本身就喝情商相衝突,更不要說既快樂又成功的生活了。

那麼,老師和家長們應該做些什麼來幫助學生在學校過得更開心,同時又不影響學業呢?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在其「心流理論」中,教導我們如何創建適當的家庭和學校環境,來幫助其成員平衡當下與長遠利益,同時獲得快樂的意義。

-

心流,根據契克森米哈伊到說法,就是個體完全地沉浸於體驗本身,而體驗本身就是最好的獎賞和動機。在心流狀態中,我們的感覺和體驗合二為一,即「行為和覺察融為一體」。

我們都有過沉迷於閱讀或寫作的經歷,有時連別人叫我們都聽不見;或者當我們在專心烹飪、和朋友談心、在公園打球時,經常幾個小時就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這些就是心流體驗。

在心流狀態中,我們享受了巔峰體驗,同時也做出了巔峰表現:我們既感受到了快樂,又展現出最好的狀態。運動員把這種情形稱為「在狀態」。無論我們在心流的境界里做什麼,踢球也好,雕刻也好,寫詩也好,學習也好,我們對正在進行的事情採取的是一種全神貫注的態度,沒有任何人或事可以打擾我們或使我們分心。在這種最佳狀態下,我們能夠更有效地學習、成長、進步並且向未來的目標邁進。

根據契克森米哈伊的解釋,擁有清晰的目標是心流體驗的前提。雖然目標有時會發生改變,但我們的行進的方向是不能錯的。當我們全心全力投入去實現目標,不為任何其他的誘惑所動搖時,我們才能獲得心流體驗。同時,當下以及為未來的益處在這種狀態下合二為一:遙遠的目標不但不是阻力,反而可以幫助我們感受正在經歷的意義。心流體驗所帶來的是更高層次的幸福,它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變成了「現在的快樂即未來的成果」。

契克森米哈伊的心流理論還指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說法代表我們必須承受極度的壓力,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的,才能發揮100%的潛力,實現至高的目標;但在心流體驗中,痛苦本身並不是巔峰表現的最高境界;相反,有一個區域是在過難和過易之間,在這個區間內,我們不但可以發揮最大的潛力,還可以享受過程中的快樂。如果想達到這個境界,任務的挑戰要難以適度

如果任務難度大而技能不足時,我們會感到焦慮;相反,如果技能高超而任務太簡單時,我們就會感到乏味。只有當難度和技能匹配時,心流體驗才可能出現。


-

把愛好當事業是很可怕的事情嗎? - 邦迪藍的回答(心流的好處)


在《意志力:關於專註、自控與效率的心理學》這本書里,佛羅里達大學的心理學家鮑邁斯特講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

2010年前後,一個心理學家受五角大樓邀請做了一個有關時間管理和資源管理的講座,在講座期間向一群高級將領提了一個問題:現代將領到底如何做計劃?

為了給那群高級將領熱身,他讓他們總結一下管理方法並寫在紙上。為了簡短起見,他要求每個人用詞不超過25個。這個練習讓大部分將領感到為難。這些穿著制服的優秀男人,沒有一個人寫出點什麼東西。

唯一寫出點東西的將領,是在座的唯一女性。她從軍生涯非常出色,從士兵一步步做到將領,在伊拉克戰爭中受過傷。她這樣寫道:「先把事情按輕重緩急排序,然後,劃掉排在3以後的所有其他事情。」

其他將領也許反對她的方法。因為每個人都有不止兩個目標,而且某些項目的要求不止兩個步驟。但這位女將領卻告訴了我們一些東西。她的方法是其策略的簡版,這個策略就是:在長期與短期,精確與模糊的目標之間求得平衡。

她追求的是心靜如水。

與這位女將領相反,許多人工作很有動力,但目標太多,帶來的是心緒煩亂,顧此失彼。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商場如戰場。在爭鬥的激烈程度上看,有時商場比站長還慘烈。企業在競爭過程中,目標設定更為極端。

阿里巴巴「富可敵國」,創始人和集團主席馬雲說:

「看見10隻兔子,你到底抓哪一隻?有些人一會兒抓這隻兔子,一會兒抓那隻兔子,最後可能一隻也抓不住。CEO的主要任務不是尋找機會而是對機會說NO。機會太多,只能抓一個。我只能抓一隻兔子,抓多了,什麼都會丟掉。」

這樣的感悟背後,是無數次的大大小小的挫敗。我記得在一本書中,馬雲說道,「阿里創業15年,滅頂之災有100多次。」

讓我們回到這個主題,如何在學習和工作中產生愉悅感。

1. 在一個特定時間段里,有效目標只可能有一個。

學習、工作有許多愉悅的方式,例如閑聊八卦,等等。

但高級的愉悅必須建立在成效的基礎上。

工作要有成效就必須有目標,為了有顯著的成效,目標只能有一個。

因為有些學習任務和工作內容非常複雜,要分不同的階段,但是,這不是理由。對於高效能人士來說,在特定的時間段里,一定有一個壓倒一切的目標。他們在一點上投注所有的注意力,產生突破。

於是他們的學習和工作就是由一系列的小突破的歷程,信心增強的歷程,積小而成大的產生顯著效果的歷程。

為什麼多個目標不行,而只能有一個目標呢?因為只有一個目標才能讓人全力以赴,產生高度愉悅的感覺。多個目標容易讓人顧此失彼難以產生效果,在情緒上容易造成煩亂。

加里寧說:

只有向自己提出偉大的目標並以自己的全部力量為之奮鬥的人,才是幸福的。

加里寧預言了「心流理論」。

積極心理學的心流理論,建立在成千上萬的調研報告的基礎上。科學家發現,人們在行動中產生愉悅有一個共同的模式:全力以赴的為著一個目標努力,例如音樂家彈奏一首高難度的曲子,登山者的攀岩,或者致力於解出一道難題,或者作家努力寫出一部蕩氣迴腸的小說。在那個過程中,他們已經忘我,因為全力以赴。而當努力告一段落,回顧那段時光的時候,卻感到無比的幸福。這種體驗稱之為心流。

這個原理,中國的古人早就發現了,名之曰,「忘我勝仙佛」。

2. 目標必須明確。

許多人把目標和願望混淆了。至少有80%的人不知道什麼是目標。目標必須是明確的、可衡量的、可實現的、現實的、有截止時間的。

考上好大學是願望,在什麼時間、考上哪所大學才是目標。寫一篇好文章不是目標,明天寫一篇閱讀量為5000的文章,是目標。

我要努力學習僅僅是個願望,停止在願望上,可能度過一個又一個自欺欺人的日子。今天刷100道題,是目標。今天寫5篇文章,是目標。

有句話叫做:Deadline(截止時間)就是生產力。

我從生活中發現,Deadline還是愉悅力。

3. 在行動中,必須能夠得到可測量、可感知到的反饋。

反饋告訴我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我們是否在接近目標。

因此,反饋讓我們專註,反饋讓我們改進認知、改進技術,反饋讓我們精進。

在行動產生有效反饋最重要的是,分解目標。

例如,當我寫這篇文章。標題、段落、句子、用詞、結構、整個篇章、校對,每一步都構成目標。

道理,許多人都明白。不同的是,有些人沒有刻意練習分解目標,僅僅是知道而已;而有些人,已經把分解目標的能力訓練到了自動化的程度。

制定目標、分解目標、努力實現目標,是學習和工作的一切技術中的核心技術。

掌握了這個技術,就具有了一項核心能力。

這個能力會對一個人的生活產生深刻的影響。

托爾斯泰說:

要有生活的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段時期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月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天的目標,一個小時的目標,還得為大目標犧牲小目標。

托爾斯泰說的是理想的人生,更是在說方法。著眼於方法,從現實可行來看,剛好應該倒過來。

對於許多人來說,別說定一輩子的目標,即便是定一個月的目標都是困難的。有些人能定出一個月,一個星期的目標,但是做不到。所以,踏踏實實的人,應該從一個小時的目標開始。學會定一個小時的目標,努力達到。然後就有了定一天目標的能力。然後擴展到一個月,一年。制定目標和執行能力是訓練出來,甚至是磨鍊出來的。磨鍊是指在挫敗中的反思和改進。

隨著經歷和閱歷的積累,他才可能知道一個很長的階段應該幹什麼。再隨著閱歷和經歷的沉澱,才了解自己,了解社會,懂得一些自然法則,才知道自己的一生該幹什麼。

這樣的人是自己的人生工程師,把命運掌握在了自己手裡。這樣的人在人群里,不超過萬分之一。他們都像托爾斯泰的這段話所說的那樣,是修鍊出來的。

然而這一切之中最關鍵的是,沒有目標就沒有成敗。

成功意味著達成目標,失敗意味著沒有達成目標。

許多人做事從一開始就失敗了,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目標。

這三點每一點都很難,很難。如果做到了,工作就像是遊戲。水平越高,愉悅感越強,越容易進入忘我的狀態。

4.探測自己效率的極限

科切托夫

人身上潛藏的力量是巨大的,但遠沒有不斷地發揮出來,遠沒有使一切經常地開動起來。發揮出潛能的程度,決定於一個人向前所展開的目標,決定於一個人意識到他已接近目標的程度。

讀博士的時候,我給自己留了一年的時間寫論文。按照均勻的速度,一個月寫一章,9章用9個月,然後花三個月的時間修改。實際上,越寫到後面,越發現論文的諸多重大問題,需要重新調整。

寫到最後三個月的時候,基本上是每個月一個新版本,最後一個月每周一個新版本,到臨近答辯的那個星期已經是一天一個版本了。答辯結束,鬆了一口氣。此前的那一周搞得非常狼狽。

答辯之後很驚訝,原來一個人的效率居然可以這麼高,一兩天改出一個論文版本竟然是有可能的。回想起來,跟大學時代期末考試突擊是一個道理。成功突擊之後,除了心有餘悸之外,也會感嘆,一周學一門課,甚至3天學一門課通過考試,原來是可能的。

後來,我一個哥們兒,在北大讀科技哲學方面的博士,他問我博士答辯有什麼經驗。我說,如果你有一年的時間寫論文,那我建議,你第一月的時候就要寫出一個版本來。當第一個版本出來的時候,我敢肯定,你立即會有重大調整。包括,有些內容要新增,包括邏輯上的調整,等等。

這裡需要破除兩個觀念。第一,認為自己的效能是均勻的;第二,完美主義。我建立的概念就是迭代。所謂迭代,就是儘快拿出一個粗略的版本,儘管很不完美,但是一旦最初的版本出來之後,自己馬上就會發現有哪些方面需要調整改進,甚至是重大調整。而在新版本出來之前,停留在模糊的想像階段,你根本想像不出來怎麼調整。

5、可操作的辦法

提升效能的辦法是,把計劃時間壓縮到原先設想的十分之一。你會高強度的工作一段時間,然後,從容的修改完善,或者通過體育鍛煉、讀書、看電影休息。

對於考試來說,不同科目的輪換可以作為調節。例如,我一向把語文、政治、英語這樣的科目的學習當做是審美,當做精神上的小憩。

這樣,你訓練了爆發力,而且整個過程都是從容不迫的。無論對於應對考試,做項目,還是寫一本書。

自從博士論文答辯之後,只要條件允許,我就這麼做。

例如,我刷知乎就是這套路。有時候一天刷五六篇,有時一天只有一篇,有時沒有。

還是詹姆斯的那句話,「與我們能做到的相比,我們只是半睡半醒而已」。


微信公眾號:核聚(hejupai)

知乎專欄:核


作者:許鐵-巡洋艦科技
鏈接:大腦經濟學 - 混沌巡洋艦 - 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一個是心流容易產生在舒適區和挑戰區交界的地方,你大腦越級挑戰的話,多半會被打回去。而如果光在舒適區,一時的快感會被無聊和空虛取代。

另一個是否及時得到反饋,因為多巴胺的產生是在你決策得到的結果與預期進行比較而來的,如果你的行為不能很快產生結果,那麼正反饋也很難被激活,當然這點因人而異。

最核心的還是你的大腦對特定信號的闡述能力,你可以極為有效的提取在信源里提取信息而不是雜訊。心流屬於作曲中的貝多芬和投籃中的喬丹。

心流中產生的大量多巴胺同時又和Hebbian 定律說的神經系統的可塑性相關。 如果你在一個任務里啟動了心流,你多半會對它「上癮」, 並因此加固了心流。這就是一個人在某個領域形成精深造化的基礎。他所能達到的造詣有多精湛,跟他處在心流狀態的時間成正比。


流需要突破低能勢壘,以及尋找自己大腦的「敏感區」。最後說幾句如何找到大腦的敏感區:

你大腦到底對哪一類信號敏感?觀察情緒給你的反饋,你是對語言(故事),數學(橋牌?魔方?)還是運動?這個還是我在上一篇說的, 只能從你的生活經驗中得來。

但是這種方法獲取的信息往往很少,因為很多人可能直接掉入打遊戲看黃片一類。這些事情被選擇是因為太容易了,勢壘為零。 它們的本選中僅僅是因為要求的心理能量較低,而非真正的最優解。如果你被這一類事情迷惑了,就是中了低能陷阱,即你以為是跟著你的心走,實際上是躺在心靈的谷底睡大覺。

所以要第二條路:在一些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對進行剖析,把複雜事物分解為基本元素。 那些複雜的任務包含的基本思維過程是不是你喜歡的呢?

我的假設是,任何一個人生的範式,都可以被分解成某種節奏性的信息。比如你所做的事情如何給你反饋的頻率

比如一些人是無法做科研的,因為它是一個反饋的節奏極其緩慢的事情,你所從事的大部分時間是boring的基本試驗,而且不確定度極高,你幾乎不能知道結果好壞。但是科研的好處是它最大的調動你的創造性潛能,而且它不停的進行因果性思維。如果你對因果律敏感,容易滿足於自己內生的思想,那麼科研很可能是你的範式。

商業的事情就是比較多互動,節奏比較快,見效快。但風險大,適合風險偏好者。

還有一些技術工種,風險和不確定度低,節奏穩定。


所以從上述幾個例子大概我們可以看到其實生活的範式是可以分解成元素的。如風險高低,節奏快慢。所動用的思維多是形象還是邏輯。與人互動的程度等。而其中每一個元素是否符合你,都可以通過更簡單的任務測試得到。即生活細節里你自發的趨勢。你是比較求穩還是求變?你是比較好進攻還是比較被動? 你思考是比較喜歡圖像,數字還是語言(如我是語言)?這些自發的趨勢會告訴你比較擅長發掘哪些事情的有效信息-人腦天生的結構。

尋找到那個恰當的生命之序,並用心流把無序發散的心理能量聯合起來,你就解決了人生最大的命題。其它的問題,人生的目的,意義都成了鑽牛角尖的廢話。你只需要進入你的範式,人生必然精彩。


有趣的推論

1:做事的順序-根據精力大小排列不同困難程度的事情:那些較困難的事情,只有在精力最旺盛的時候才比較容易激發能量流。如果把最好的精力跟了一般的事情消耗精力就是浪費。

2:心理疾病: 很多心理疾病,如抑鬱症,就和剛才講的被困在某些心理過程的低能級區域有關,由於受困者缺乏突破勢壘所需的啟動能量及方向,而身陷其中。 由此可以引出心理疾病治療的一些方法。

3:知行合一: 生命過程即感知及行動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感知是大腦中建立世界的模型,這個模型將指導你行動, 行動過程中你會得到反饋看你的模型是否正確。人們在知和行完美結合的狀態中感受到的快樂是最大的。

4:剛才說的低能陷阱,是說人很多時候的自發選擇只是因為那些事情最容易做到,事實上,我們也的確在疲憊或者能量不足時候,抵抗熵增的能力減少,而易於處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無序狀態。這給我們反過來利用低能陷阱提供了可能。

比如說追求一個比較難追的女孩,可以反覆的向她提出吃飯的請求,頭幾次可能都是拒絕的,但是拒絕別人是個比較耗能量的事情。等到她們的能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掉入低能陷阱。這時候她們的回答的不確定性增加,而說yes的可能增大。這也是為什麼在她們疲勞或脆弱的時候提出一些請求比較容易。同樣酒精誘發低能陷阱也是可能的。


可參考的著作: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Harper Perennial Modern Classics) by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混沌巡洋艦


論語.述而第七》,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
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大概是2000多年前孔子為學習研究道進入心流的狀態!


了解心流,看諾獎得主的《快思考,慢思考》


以我個人經驗而言,心流是很難說獲得就獲得的。但也不是沒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幫助你的。

出於時間因素,來個不嚴謹的經驗回答,有時間再更新。請自帶批判閱讀。

首先,我們知道心流是一個全情投入的過程,武俠世界裡叫做忘我境界。這過程中你可能是幾乎不會察覺時間在過的。這意味著你的主觀意識降低,潛意識上身。在催眠學裡就叫進入催眠狀態。

進入這一種狀態能讓你潛意識的力量很好的發揮,我們都知道意識是較慢的,而潛意識是直覺性的。我喜歡這樣分類意識和潛意識——一切自動自發的事情,比如說心跳、打鍵盤、自由聯想,都是屬於潛意識的活動,而剩下來的就是意識的了。

知道這一點攸關重要,因為進入催眠的狀態前和後,是可以設心錨的。與一般的直接心錨不同,這一個叫串聯心錨。

我的習慣是早上寫作時,上一下網,然後泡一杯咖啡,才開始進入寫作,再從寫作的過程中慢慢自然而然的進入心流。如何進入?

1.放鬆
2.深呼吸
3.專註,但不是繃緊的專註,而是投入媽媽懷抱的那種專註。

這一系列習慣會暗示我的大腦在下一次,上一下網時會想要喝咖啡,喝到咖啡並面對著我的寫作時,會更快進入心流狀態。

補充:心錨的道理很簡單,比如你有隻手錶是妹紙送你的,剛開始你看見這手錶會感覺開心,過了不久,你妹紙劈腿了,你看見手錶的感受就變成了傷心。


我工作的時候可以隨時進入一種的狀態,
就跟打冰封,打dota,打cs一樣完全沉浸,不知身在何處,不知時間空間,雙目凝神,充耳不聞,感受不到疲倦,沒有觸覺嗅覺等感官。

這裡我想描述一種很神奇的感受。

有時候,會進入一種很奇妙的工作狀態,好像我脫離了整個工作場景,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另一個不知道是誰的陌生人坐在我的辦公桌上幹活。這個幫我幹活的人,像是寫好的程序,我心念一動,瞬間輸入直指令,ta就即可做出應有的調整。
但也不是靈魂出竅的那種剝離感,而是一種完全的融入,工作內容和身體狀態完全融合在一起,敲鍵盤拿滑鼠的手已經成為環境的一部分,連打錯字按退格鍵重新輸入都成了應該的背景,彷彿每一個錯誤都是原本預設的,連同錯誤的解決方案都提前預設了。

但是這種狀態並非隨時都有,
後來我慢慢摸索到一種可以隨時進入這種狀態的方法。

( ??д?? )

有事出門,未完待續。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以上是進入狀態的表現。怎麼做到的呢:

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1、「未嘗見全牛也」著手之前既已對事物的內部結構瞭然於胸,其洞視無全牛;
2、「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用心去感受事物,物我相通;
3、「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明察事物的規律;
4、「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找到切入點,盤錯立分,迎刃而解;
5、「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行動穩、准、慎,注重細節,水到渠成。


保持高度的控制感,眼耳口手腦協調一致運作,反饋感要強烈,如果工作性質是高強度高技巧性的,更容易達到。

如果工作內容本身比較枯燥,就需要自己在裡面添加一些挑戰了。

比如,跟著音樂的節拍做事情,或者兩件事情交叉同時進行。

反饋感則要具體情況具體尋找了。


物我兩忘的狀態,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中。


熱愛、熱情、投入,忘我。


不要老想著如何獲得,如果想就一定無法獲得,只有真正的投入到工作本身,才會獲得心流這種感受,想一想你玩一個遊戲入迷的感覺。

如果一個人不愛他的工作,那麼怎樣的技巧都無法幫助你獲得心流體驗。


在一段時間中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就行了。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工作 | 積極心理學 | 心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