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可治好三分鐘熱度? 三分鐘熱度無限循環,甚至導致自我厭惡和抑鬱?

高一, 在學習效率及心態上遇到問題,以前初三時也有過情緒低落,一陣一陣的,最近越發明顯了,覺得必須拿出來問問了。
成績一直尚可,市重點,實驗班。但是我覺得這樣的狀態難以為繼。
我惰性很大,拖延,做起來很認真,絕對不會馬馬虎虎,但就是磨。布置下周交的卷子,我就是不想做,磨到最後一刻才動手。我分析了一下,對於喜歡做的事,比如閱讀,我是相當積極的,我比較喜歡文學。但隨著學業壓力的增大,使我感興趣的事物越來越少,我不願做的事越來越多。我暗示過自己:總要做的,不如早點完成。但從來沒有成功過。
另外,平時做作業,做到難題就開始無法集中注意力,走神。考試時不會,但大概做作業習慣不好,考試總覺得時間不夠。
間歇性抑鬱,覺得自己做事情拖延,將來可能 一事無成。很有挫敗感。我考慮過自殺,也是個選擇。但我知道在嘗遍人生前就離開不值得,所以在七老八十前我不會主動結束。
我覺得我的父母的生活是每天一樣的重複,上班,買菜,吃了睡睡了吃,沒有意義。我害怕以後也過這樣的生活。
我上課很專註。很多同學上課寫作業,結果比我作業寫得快,睡得早,有時還能休閑娛樂,複習複習。我每天都很緊張,也來不及複習,睡六七小時,覺得很矛盾。
我三分鐘熱度,做事不長久。比如單詞本、錯題本,堅持不了。初中的名次保持在年級二三十的樣子。高中期中考了年級第二,期末年級一百五,然後哭了一場。雖然我知道成績不重要,但畢竟是失落的,覺得找不到學習的意義,即使知道這是現階段唯一的路,也沒有強大的意志力堅持。

我重點想要問的是,我這樣的情況,如何保持動力,不要拖延,哪怕是對不喜歡的事。

第一次使用知乎,沒想到會獲得那麼多回答,真的非常謝謝你們的幫助。我要喜歡自己,喜歡爸媽,喜歡所有尚未發生的事情,喜歡每一天。培養期待,因而每一天都幸福積極。【吃個飽飯,再睡個飽;睜開眼睛後,你會發現自己煥然一新,充滿力量。——尼采】


本來想匿名,後來想想考慮到要讓你相信真實性,還是實名回答吧。
我初中,高中的時候都不太有拖延症,學習效率一直很高。每天在學校把作業寫個七七八八,十點半就洗洗睡了。我也一直不能理解那些拖延的人是什麼心態。
這個習慣與想法一直保持到我進入北大。
然後它被無情地打破了→_→
因為——數院真TM不是人待的地方啊!math=mental abuse to human 啊!
數學書上一個「易證」能讓你絞盡腦汁,一道題可能讓你琢磨一天……這個時候拖延症就來找你了!當做數學題給你的壓力太大,留下了心理陰影的時候,你就會不自覺的開始拖延了——因為你並沒有很好地完成它的把握。你怕自己被它蹂躪,你本能地想要晚些讓這種壞事發生,於是你選擇了拖延。這就是拖延症的第一個原因:對即將要完成的內容的排斥。
那麼解決方法是什麼呢?
很簡單,難度要和你的能力相匹配!舉個栗子:
練習冊的題不會做?沒關係!先看一遍書上的例題!例題不會做?沒關係!再看一遍書上的定理!
單詞本三分鐘熱度?我猜題主是想要每天記太多單詞了吧!如果放慢進度,降低難度,每天只是課間or睡前背幾個單詞呢?很easy吧?

除此之外呢,我還建議你在自己不拖延之後給自己一些小小的獎勵,心情好了,幹啥都好對不對啊~反正我是這樣的嘿嘿。如果擔心自己管不住自己,也可以和父母溝通一下讓他們監督你。(對我一個清華經管的同學高中時候一回家就主動上交手機)這其實解決的是拖延症的另一個成因:外部的誘惑。


說完學習,我們來聊聊人生吧,雖說我也是個小屁孩(捂臉逃)。
其實我和你的結論差不多:父母的生活也許並沒什麼太大的意義,但你還有很多自由選擇的機會。你只要把握住這些機會,應該可以過上幸福充實有意義的生活。比如說你喜歡文學,這就蠻好的嘛。我有一個高中同學就喜歡創作,前不久她還出了本自己的書呢。我建議你在報志願的時候也儘可能的照顧你的愛好,否則進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那真的是痛不欲生啊。(咦我好像暴露了什麼→_→)

先這麼多吧,想到什麼再補充。


真希望我能特驕傲地回答這個問題,這樣就說明我的病好了。
看了很多和自控,拖延相關的書,了解了方法也會使用,但最終還是堅持不了幾天。思來想去,還是心態問題。

幾個建議
1.學習的時候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儘可能細化,小塊任務完成的時候會有成就感,也可以使用一些獎勵來鼓舞自己。太複雜太困難的任務想要一下子完成在精神和體力上都是一個挑戰,稍微一動搖就又想放明天再完成了,於是明日復明日,直到死線來。
2.感覺不想做正事的時候可以鍛煉,散步,搞衛生,轉換心情,但不要做一些娛樂性容易沉迷的事比如刷微博玩遊戲。我在想拖延的時候喜歡搞衛生然後洗個澡基本就又恢復到打雞血的狀態了。
3.定期的總結,生活的學習的,甚至細化到某一門科目,總結出自己的弱項,這樣在下一階段再補短。一般我是每周總結一次。
4.其他配合番茄工作法GTDblabla,願意試就去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以上四步驟基本可以讓我維持三天的雞血狀態
what?!才三天!
作為一名變態完美燥郁型暴飲暴食拖延症患者,相信我,本人能堅持三天,一般人至少能堅持一周,咬一咬牙,兩周過去了,三周過去了,哇哦,傳說中的習慣養成期就到了,焦慮不見了!

5.可能你是學生,有時候沒法控制自己想學的東西,以上所有方法,都不如以下這句話:發現自己最感興趣的領域,讓你願意為之一直奮鬥的東西。


感謝朋友邀請,能答你第一次問的問題,我的榮幸。

3分鐘熱度人人都有,不是壞事兒,

牛頓小時候打瞌睡,華盛頓貪玩,李曉峰童年偷去遊戲廳,
但是他們都成為了很偉大的人,

一時的偷懶和怯懦不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軌跡,

你其實並不是一個不勤奮的人,

只是沒有遇見一件事兒,讓你專註下來。

你放心,等有一天,你遇見一個心愛的姑娘,

你遇到一個心儀很久的工作機會,

你的家人需要你的保護,

你絕對不會三分熱度,而是全傾全力,

只是你需要一個前提,一個理由,一個目的~

希望可以幫到你,也希望你的問題可以解決~!


應邀!
其實我的理解是因為不夠喜歡自己——自我厭惡和抑鬱,才三分鐘熱度無限循環,來給自己機會導致自我厭惡和抑鬱。
推薦去找學校心理諮詢師就這些內容溝通,當然學習時間管理之類意識化的策略也是往往有幫助的。


謝邀!
呃……3分鐘熱度難道不是正常淫該有的?
好吧,對於那些持久的筒子表示最高的敬意!

保持熱度是不容易的,除非你的酒精燈容量無限,然後持續加熱……
拖延症是什麼鬼,我就不喜歡清洗廚房和臭襪子,只是……強迫症加潔癖啊~~~我這個脾氣一上來,就什麼都搞好了。然後看著晾衣架和散發著去污劑刺鼻味道的廚房,感到了自己的偉大……(哎呀,這麼勤快的淫還真是討厭呢( ̄▽ ̄)")

說正經的,對於自己不喜歡的事,或者必須去學的科目,有著無限的討厭啊~~~怎麼也喜歡不起來呢……
熬過了高中就好了,以後有自己喜歡的專業,好嗨心的。堅持堅持,不就3年么?就不信這個邪了,對吧&>-&<(摸摸頭)3分鐘熱度也許促成了我現在奇怪的大腦,好像多線程系統一樣。我可以在P圖的時候刷知乎,答題,追美劇……同時做好多事,最後都搞完的時候,不會覺得累呢。
高中做題的時候,都是同時打開幾份作業,做完一個英語的閱讀理解題,去解個幾何題,然後背個啥米條約,之後又去畫個細胞結構圖……如果我長時間做一件事,感覺會累死……總以為,如果每一科目的內容對應的需要大腦不同部分來合作學習,那麼,不停刺激不同區域,嘖嘖……果然會成為學渣啊~~~(●ˇ?ˇ●)
請參考其他知友的答案吧,肯定有你需要的,我只是來搗亂的喲……嚯嚯嚯……


「三分熱度癌」晚期,怎麼治療?

我是個「三分熱度癌」晚期患者。我身上的「病」還很多,不只這一種。

之前看過一個帖子,上面介紹了導致失敗的九大癌症,我幾乎個個中招。

我只有二十郎當歲,自認為還是一個花骨朵兒呢,總不能這麼早就自我放棄吧。其實,我並不是沒有反抗過。我也經常制定實踐計劃,可是總是堅持不了幾天然後就不了了之了。過了一段時間,實在是無法容忍自己,又會制定一個計劃,就是這樣不斷的循環反覆。到最後,計劃沒有完成,反而自己更加討厭自己。

不過,最近,我看的《微習慣》這本書卻徹底解開了我心中對於習慣養成,對於拖延症治療方法的疑惑。我也在按照書中的方法進行實踐,我發現,自己也是可以堅持下來的。

1.

上學時,我們經常會背誦一句話叫「只有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促成質的飛躍。」可是,說的簡單,做起來難。

人們往往制定了目標,但卻根本不能夠將其

落實到行動上,所以,制定的各種目標,計劃往往就是一張張廢紙而已。

而人們往往會將自己三分熱度,有始無終的毛病認為是自己的性格特性,根本沒有辦法改變。

其實不然。

《微習慣》這本書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當人的意志力和想像力發生衝突時,往往想像力會佔上風。」

我們在制定實踐計劃的時候,往往會高估自己的意志力,覺得自己為了實現心中的目標,什麼苦都願意吃。可是,真正去實施的時候才會發現,天吶,好累啊,不想做。

這是因為人們的大腦其實對於要完成的任務量是有一個主觀判斷的,任務量制定的過於繁重,大腦在執行前就會直接產生聯想,想像到執行時各種苦哈哈的場景,而這些不愉快的想像則直接消耗掉人們的意志力,由此,就很容易陷入到一個「制定實踐計劃——執行——拖延——放棄」的死循環中。

《微習慣》這本書告訴我們,其實並不是我們天生就「不爭氣」,而是因為我們在制定習慣養成計劃時策略出現了問題!

2.

和我們制定實踐計劃往往會「用力過猛」不同的是,《微習慣》這本書倡導的是:通過每天完成非常微小的積極行為來進行習慣養成。

我們要想持之以恆的完成一個目標,就必須每天都要有足夠的意志力來支撐。而造成意志力損耗的五大原因分別為:

當你制定了一個目標後,大腦會對這個目標根據上面的五大因素進行「自動打分」,從而對意志力進行影響。如果你制定的目標超出了你的實際承受能力,那麼會大大損耗你的意志力,所以,你根本無法堅持實踐下去。但是,如果你制定的目標在你實際承受的範圍之內,那麼你的意志力將會得到有效保存,從而達到持之以恆的效果。

看似這種微乎其微的實踐根本沒有執行的必要,其實不然。因為:

a.人們天生擁有「榮譽感」,當輕鬆完成了一個微目標後,人們的自信心會爆棚,這種愉悅感會促使人們願意再多做一些。雖然你制定的微目標看似很微小,但是真正實踐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總能超額完成任務。

.微目標更為靈活,我們可以不被目標計劃所控制,即使當時你的狀態很不好,情緒很消極,或是很忙碌,但是因為你的微目標實在是太小了,所以你也懶得「放棄」。

《微習慣》的作者,斯蒂芬·蓋斯曾經也是一個十足的大懶蟲。他發明了微習慣養成法之後,他給自己制定了三個微目標:

每天做一個俯卧撐。

每天寫文章50個字。

每天閱讀2頁書。

而他不僅每天超額完成任務,如今還擁有了健美的身材,更是成為了暢銷書作家。

3.

《微習慣》這本書對於微習慣的實施方法講解的很詳細,限於篇幅,在這裡,我簡單的介紹一下:

a.確定你的目標

b.設計適合你的微目標

c.每日完成微目標並記錄完成情況

前一段時間,我給自己制定了「每天跑100米」的微目標,完成當天目標的話,我會選擇用紅心標註,如果超額完成,每天跑了500米以上的話,會選擇用藍心標註。

4.

不管是「三分熱度癌」還是「拖延癌」,不管是「找借口癌」還是「抗拒學習癌」,其實問題都是出在目標制定這個環節上。我們總會高估自己一天可以做到的事情,而低估自己一年可以取得的進步。

「一口吃個大胖子」的目標策略往往會讓我們成為目標的「奴隸」,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反而讓我們過早的放棄,淪為失敗者。

何不換個玩法呢?給自己制定兩三個「小而美」的微目標,既靈活,又能讓我們將實踐真正升華為穩定的習慣,說實話,我現在才發現「退而求其次」也是一種智慧呢!

最後,貼出我的微目標吧!

a.每天寫50字。

b.每天跑100米。

c.每天閱讀2頁書。

對了,你的微目標呢?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到這裡。

我是time,(QQ:2051750893,公眾號:time內容創業)專註研究內容營銷十年,不求文章數量有優勢,但求文章質量無愧於心。我為乾貨代言!

記得給time關注,點贊,如果有打賞,那就更好啦!


歡迎轉載,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以及作者聯繫方式!


我打了一堆字,發現題主想要的還是一個解決方法,所以列出如下。想到什麼之後還會往裡填。
1、早晚運動。
2、保持良好的睡眠。
3、學會腹部呼吸。
4、學會冥想。
5、吃八分飽,穿八分暖。
6、列一個時間表。
7、使用番茄工作法,藉助一些APP。
8、和同學保持良好的關係。
9、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環境(圖書館、自習室等)。
10、有個人監督你(但不要是家長和老師)。
11、自己的成績在一步步提升。
12、有一個明確的,難達到的,不是絕對不可以達到的目標。
13、做事不要太快,慢點動作。
14、找個高處或空曠無人的地方大喊。
15、題主你的情況如果實在無法控制或者一直加劇建議你諮詢一下心理醫生。

我完全理解你現在的感覺,如果是兩年前或者三年前的我,我會給你一大碗雞湯告訴你你已經很棒了不要多想不要苛求於完美這世上沒有完全的東西等等等等。但是現在,我上面列出的方式都是我自己親身嘗試後覺得很有效的東西,它們很實際,你試過一兩天就會嘗到甜頭,祝你好運。


高中生一枚。不敢說能解決你的問題,把自己的方法分享給你。
我拖延症很嚴重,我採取的方法是越不急的越早做。習慣了拖延所以要逼自己。
例如,數學作業晚自修第二節下課交,語文作業第三節交,英語作業晚自修第一節交。那麼我中午就開始做作業,先做語文,語文作業是最不急著交的 。假設在中午把語文做完了,晚自修前數學做完了,晚自修第一節就會急著做馬上就要交的英語,所以我在晚自修第一節就完成了所有的作業。剩下的時間可以留出來複習。這個方法之所以可以阻隔拖延是因為我沒有留出可拖延的時間,一直保持按時完成的焦慮感。
當然你要有原則堅持不改變自己做事情的順序,這樣會有效率很多。
講得有點亂,希望對你有幫助。


嘛,我自己有一個小方法,題主可以試一下。題主的問題無非是:如何把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養成習慣???
拿背英語單詞為例,我現在再用shanbay,每天100單詞20鍊句,每次至少要30分鐘。怎麼堅持呢?按我的經驗,只需要在其他習慣的基礎上加上這個習慣。比如我們每天都要刷牙,我是早晚各一次。那我就可以在刷牙的同時或是之後加上背單詞這個任務。這樣就很容易。
這是有根據的,根據我就不說了吧。


給你個借鑒:找興趣

我也是三分鐘熱度的典型,當我意識到我必須要把這個問題解決的時候,我已經大學畢業了。所以我放棄了思考,放棄迎合社會對我的要求,認真考慮自己的g點。最後確定人生的高潮在於:寫作天馬行空的腦洞大開。

於是,為這個g點服務的項目有:1.看書學習借鑒,類目根據個人技能樹興趣趨向有--歷史,哲學,玄幻,仙俠,科幻。 2.配套的資源整合能力:設計故事背景,主線,技能點等等等等 3.身體素質很重要啊,碼字久了就變霍金了咋辦,所以體質要加點啊摔! 4.看書不夠啊,這個世界變化很快啊,寫個東西,用了別人十年前用過的梗會被嘲笑啊有木有!所以lol,東京食屍鬼啊巴拉巴拉與時俱進填充腦洞啊! 5.最重要的一點啊:時間啊!你要有時間!所以,找一個又有閑又有錢的工作養活自己!同時走上小白文大神的創作之路吧騷年!

以上。。。跑題了嗎?確實跑題了。。。。。但是我已經不發愁三分鐘熱度了,我在愁時間不夠把我這個真愛做大做強啊!

最後,既然你也是喜愛文學的熱血少年,那麼,你應該發現,世界處處有文學啊!比如歷史很有意思啊,簡直就是最精彩的小說!政治勾心鬥角刀光劍影的是文學主流素材啊!生物,當你要構造新世界的時候,各種各樣腦洞大開的生物都可以從書本里借鑒到啊!物理化學地理,那簡直是聲光電世界毀滅噼里啪啦俺把你來蒙的神技啊!
這個世界這麼有意思,你何愁找不到自己可以放蕩一生的真愛去孜孜以求呢?所以,三分鐘熱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找不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並且為之流血不止。既然你不感興趣,你幹嘛要強迫自己感興趣不是!?這麼多年都過來了,應付這種情況你應該有經驗的。

ps.我從初中開始中二,腦洞至今不止,埋伏在地球人的世界,平時還是低調點,可恥的匿了啦啦啦╮(╯▽╰)╭


,不是進年級多少名那種,是直接結合自己的興趣確定你將來要報考的專業及學校。引用21天訓練營中所教設定目標的方法,用肯定的語言寫出來,比如我是**學院**專業的學生,然後進行詳細的細分,從離自己最近的目標開始執行。懈怠時,告訴自己你是**校的學生,我要為此而努力!這樣可以大大提升動力。相信你會儘快遠離三分鐘熱度的。


我跟你差不多,可以說情況跟你十分相似。現在高三,常常覺得自己很差勁因而常常抑鬱不自信。最近我了解到自己是個完美主義者,我跑偏了,關於三分鐘熱度,拖延症最近我給自己找到了一些理由。總是計劃很多,很宏大,想當然自己能做的很好。然而實施性很低,發現自己做起來不容易,甚至不可能,隨之就開始逃避這種情緒,不在看書然後就渾渾噩噩的過上幾天,自己心理明知不該這麼放縱所以開始鄙視自己鬱悶煩躁。於是開始惡性循環開始新的計劃一樣的不切實際,然而自己完全沒有意識這點,總覺得自己能像想像的那麼好。現在認識到這一點。允許自己做不到自己所想的,適當的放鬆自己。原諒寒假自己什麼都沒幹而帶來的煩惱。然後從眼下從心開始。我完全是看到自己跟題主有相同的情緒,吐槽自己的,答主自己依然有很多問題。


啊說實話我也有和題主一樣的問題
其實只要不放棄改變自己的心 總會有收穫的不是嗎
默默的回去畫草稿背單詞了嚶嚶嚶


謝邀@呼呼呼
今天一天居然有三個邀請問答小透明也有春天呀……(?_?)
從敘述來看,你和我當年太像了。
不是我不要臉,所有人都把我的努力看在眼裡。
上課即使很困,也逼著自己要聽課,掐自己的腿,用水洗眼睛,喝泡的濃茶,什麼辦法都試過,就是為了不落課程。
高中的時候,周末晚上沒有自習,也默默一個人坐在教室里寫作業。
我從小學開始,每天下午下課從來不玩,背著書包就回家裡寫作業看書,門衛有天對我媽說,你孩子好乖啊,其他人都在樓下玩,只有我一個人背著書包往家裡走。
你們肯定以為,勤能補拙,我從此走上人生巔峰,成為大學霸了嗎?
沒有。
很多人喜歡炫耀自己的能力,說自己不怎麼好好讀書,就能考得很好。
和他們比起來,我這種人其實很可憐,犧牲了更多的東西,換來的結果,並不是大豐收。
初中畢業那年,我考的非常好,總分進入到全校前十名,周圍人的稱讚讓我飄得不行,最感動的是,好像努力終於有回報了。
高中是重點中學,所有尖子生雲集,聰明人聚集在一起有時候不是件很舒服的事情,因為自身能力強,就有慾望和野心,競爭自然會出現。
我一下子就被打下來了,看到第一次考試的成績,還能安慰自己,但是一年之後,成績都是這個水平,我開始逐漸懷疑能力,否定自己。
只要我和別人的答案不一致,就會懷疑自己做錯了,失去自信心的結果就是,我對學習的興趣越來越低,學習對我成為了一件痛苦的事情,再加上,與老師和同學的關係並不好,我的心情很壓抑。
精神狀態似乎進入一種混沌的階段,像是走火入魔一樣,沉迷於負面的想像,想到死亡,無趣,背叛,挫敗,等等這些「負面」的辭彙。
我害怕別人與我說話並逐漸拒絕與他人說話,總覺得,他們在背後指指點點,說我的一切。
題主努力,說明你重視學習,但並不是真正的喜歡學習,而是建立在學習對你內心的滿足感和他人對你的看法。
你喜歡你擅長的科目,因為那能從中獲得滿足感,你渴望成為一個想像中優秀的人,但你隱隱約約知道自己無法達成,因此開始產生失落感。


三分鐘熱度循環到對三分鐘熱度都厭煩了


看了題主的問題,驚覺自己現在的狀況幾乎和題主一模一樣。因此很想知道,兩年過去了,題主現在狀態如何呢?有沒有什麼建議能分享給還在迷途中的我呢?


本人今年二十六歲,也和題主一樣患有三分鐘熱度綜合症,而且也並不知道如何治好這種習慣
剛才說到習慣,其實三分鐘熱度就是一個陋習的無限循環。記得小時候看武俠小說,裡面刀光劍影飛檐走壁仗劍走天涯。然後自己腦子一熱就去學武術去了,到了武術學校以後才發現原來小說只能是小說,那些種種厲害的功夫現實世界是沒有的,於是自己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在武校渾渾噩噩混了一年。由於訓練太苦就回學校繼續書了。
我老家在一個很窮的縣城,教育方式也相對於比較落後,我讀初中的時候才剛接觸英語,那時候覺得學英語能有什麼用,剛開始學的時候就沒把這門學科放在心上,等明白過來以後就已經上初三了,其實那時候如果用功一點堅持學下去也能學好。可是自己總是剛開始學的時候一腦門子勁,等讀了幾個單詞以後那股熱乎勁就漸漸消退了,然後又開始胡思亂想起來,直到最後也沒把英語學好,現在只認識最基本的幾個單詞。
高中畢業以後去當兵,部隊生涯有苦有樂不說了。退伍以後開始跟家裡做生意,真正步入社會以後才體會到自己能力不足,很多次想看一看書,練一練口才,學一學管理。都沒有堅持下去,一直到現在還是那個老樣子。
就在剛才我還下定決心自己要改變現狀,不能任由自己這樣下去了,也不知道會怎樣。 就這樣了。


謝邀

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就教育我們要「珍惜時間」:關於珍惜時間的格言警局,小時候我們隨便就能背出一打:什麼「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什麼「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什麼「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關於珍惜時間的故事,我們隨便就能說出一籃子:
什麼頭懸樑錐刺股、什麼司馬光做警枕,什麼魯迅刻」早」……

但是,隨著年齡漸長,大家都會發現,所有的珍惜時間的警句和故事,都是「坑爹」:珍惜時間,不是背幾首詩歌、回憶幾個故事、貼幾張座右銘能解決的。

那麼你想擺脫當前渾渾噩噩的生活嗎?當然,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過得充實有意義,那麼你絕對應該看看知行養成社區這個網站, 它可以讓你更有效的安排自己的學習和工作。


讓每個人不因虛度時間而羞愧,我們提供了一種社區互助的方式,幫助您利用好時間

知行養成社區是一個專註於幫助個人提高時間利用率的社區。它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都是一群積極向上的人,大家都很年輕
氛圍特別正能量
可以通過使用番茄工作法,讓工作保持專註,和紀錄個人的時間
每日打卡。總結自己一天的成果,接受土拔鼠們的建議和加油

打卡功能,時刻總結一天的成果

開番功能,劃分任務輕重等級

開番排行榜,看看誰是最努力的人

地洞功能,和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

知行養成社區的創始人——公達先生表示:

每天過的充實更容易我們自己充滿幸福感

公達先生同時指出,研究表明所有的幸福感都可以歸結於成就感。

為什麼有人會沉迷於遊戲,因為一場遊戲贏了會產生成就感,為什麼有很多富豪有很多很多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錢了,他還是要工作因為不工作會空虛紙醉金迷的日子找不到成就感,成績好了會有成就感,擁有權勢會有成就感,賺很多錢會有成就感,擁有愛情組建完美的家庭也會有一種滿滿的成就感,朋友遍地也會有強烈的成就感……

這些成就感也可以近似說是存在感吧就是幸福感的來源,還有一句話說,人類所有的煩惱都源自於對自己無能的憤怒,反過來人類所有的快樂都源自於自己能力的體現即成就感也可以說成是存在感。

知行養成社區成了三年多以來,已擁有10000+的忠實粉絲。

公達先生對知行養成社區的未來很有信心,他指出每年baidu統計到 2.5 億次關鍵詞有關「時間管理」的搜索,亞馬遜上討論時間管理的書籍超過 23000 本,如果人們接受「時間管理是一項技能」這個前提, 知行養成社區將很有前景。


瀉藥哦(????ω????)
小朋友,雖然沒你學習好,倒也曾有過你這樣的感覺。希望不是大神的我的回答能夠給你點啟發。
我不認為你這只是三分鐘熱度的問題。
可能我的回答有些偏題,那就先說一句我很喜歡的話吧,把這句話送給你–「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這就是為什麼我能夠站在這裡接受所有的勝利。」


記得我初三的時候問過班主任一個問題,人為什麼要活著,但教數學的班主任只是覺得我因為學習而焦慮所以懷疑人生,遂叫我一直努力就好。
那個時候自己很迷茫,包括到了高中。我問過很多比我大的人,人為什麼活著,可沒有人能回答我,並且都覺得我因為學習而焦慮(?_?)
我是一個喜歡學習,也願意努力卻偏科嚴重的人,常常因為考得不好而憂鬱,或許大家都覺得我只是太在乎成績才會質疑為什麼要活著的問題。
但是現在,如果可以讓我倒退到那個時候,我寧願在晚上再多看點自己鍾愛的推理小說,多寫寫小說。
每天只聚焦在自己為什麼考不好,聚焦在學習上,其實並不會因為時長的延長而起作用,也許這就叫效率低吧。
現在的我,也在學習,但不會總是只想著學習,你不是機器,你也要學會生活,熱愛生活。
你說有人在學習之餘也可以娛樂一下,你也可以試試啊(????ω????)我非常懂你說的自己睡六七個小時,時間不夠用,因為我也曾這樣。
那麼給你個建議–挑一個周末,不用上課的日子,並且即將開始新的一周之前,找一張白紙,把你想的都寫下來,或者冥想也可以。想什麼呢?想你這周要做的什麼事,做個大概的計劃,可以的話把該準備的東西提前準備好。
給自己設定一個強制娛樂的時間,比如睡前看本書或者看看其他東西,放鬆很重要的。
要學會休息哦,勞逸結合不是說說那麼簡單,你只埋頭苦幹效率不一定會高。

以上,滿紙荒唐言。


不止學習這一條路、人生百態


推薦閱讀:

有人說「知乎里很大比例的人是缺乏成就感的人,只能到知乎來尋找成就感了」,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MBTI 測試結果穩定嗎?
為什麼有些人越看到可愛的東西越想虐待,這是一種怎麼樣的心理?
過度的社交是否有意義?

TAG:心理學 | 日常心理分析 | 高中 | 焦慮 | 三分鐘熱度式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