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學佛後似乎變得冷漠了(無論對人還是對事)?

想了很久,看了知乎上許多類似問題,也試圖從佛經和法師的開示中尋找答案,不過感覺還是再次麻煩一下善知識們吧,先行感謝。
末學正在上大學,真正信持佛法應該半年左右吧,現在的狀態:感覺沒有特別愛的事物,交際變得更少了,性格似乎也變得更加靜了,輕易不會對什麼事情產生強烈的感覺,曾經的兄弟情現在似乎找不到蹤跡。思考似乎也變少了,心裡很難有什麼波瀾,或者說感情越來越淡漠了,沒有痛苦,也沒有快樂,連qq發說說都變得越來越少,很多時候獨來獨往,就這樣平淡如水地過每一天。但還是會起煩惱,動嗔念,不過當時都通過念佛轉化了。我當初學佛初衷就是斷煩惱吧……

但我並不是迷茫地麻木地生活,我對未來的路有明確的規劃,而且現在正一步步地接近。
我真正想了解的是正信的佛教徒是怎樣生活的,該如何看待和身邊朋友的關係(隨緣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應該擁有什麼樣的興趣愛好?(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興趣愛好也相當於一個執著。)應該為了自己的慾望(如何區分慾望是否是正當的)去生活嗎?佛教徒應該有感情嗎,或者說那是一種不同於常人的感情?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終究還是落到了空上了嗎?(其實有時候還是會感到一點寂寞的,比如現在……)


筆者學佛十多年,說下我見過各種的學佛人。我自己分成了幾類:

一,


筆者來自一個小城,地方小,信仰的圈子和圈子很小。高中認識了兩個學弟,其中一個當時在初中,家境不好,跟奶奶相依為命,處事上偏自我和狂傲,急於以信仰來平衡家境和現實帶來的挫敗感。有一種不惜打大妄語來證明自己的勁頭。他跟當地的居士處得不好,跟不少開始願意幫助他的人最後都鬧僵了。我們聯繫不多,偶爾問起,得知出家了,奔波在全國趕經懺,從熟悉他的朋友口中得知他的一些事,似乎出家後內心也並不平靜和少煩惱。

另一個,家境稍好,性情極端,中學開始就輟學,不是因為家裡供不起,而且是自己偏執覺得上學沒用,家人管不住。接觸之下我發現他面對問題的思考比較簡單,處事的方式就是「隨性」,不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足和短板,對佛教的認識僅止於個人的想像和理解,他對佛教的信仰是一種「不明覺厲」的極端情緒,跟別人幾乎無法相處,筆者最後一次見他時,他說他要出家。

大學時室友差不多都學佛了。又各個不同。其中一個同學性格不算開朗,比較孤僻固執,跟別人相處得一般,行事的風格也比較自我,對神秘文化有自己的簡介和興趣。後來也是宿舍里最早學佛的。之後幾乎將身心都投注在打坐、經文、禪修經驗、氣感這些之上。但是學佛並沒有對他的人際關係產生很明顯的改善,他更孤僻了。沉浸在自己的那個世界裡。他並不十分在乎別人的評價和態度,只追求自己需要的東西。

我把以上三個人放在一起說是因為我覺得他們有相似的氣質,自我、易怒、孤僻,而且總以「別人都不了解我」作為隔絕自己與世界的借口。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會或多或少的種種劣根性,根源或者來自家庭或者來自遭遇,其實不是佛教把哪一個人變得孤僻,而是我們本身就有這些種子,只不過是借佛教個自己的孤僻正名罷了。

二,

一位師兄,三十多歲,沒有工作、單身,身體羸弱。跟老父親生活在一起生活在老房子,靠父親微薄的退休金生活,倒是很熱心幫助佛學團體的做事,幫忙印資料、組織學習、團購法物、勸人學佛,確實也做出不小貢獻。偶爾一些老居士會嘴碎問起在還沒女朋友之類的,他會笑笑說「一切隨緣」。

另一位女師兄,任一份閑職,吃不飽餓不著,學佛出於興趣,單身,感情從爭取到無力。生活談不上有方向。


還有別的一些師兄,為數不少,希望從學佛改變自己的生活,很樂於參加放生、火供,吃素,相信只要一心念佛或者念xx咒便一定會改變自己的現狀,積極勸人學佛、放生、學習傳統文化,普遍跟家人關係緊張。

他們大多憨實善良,有各自的窘境、也多多少少跟社會脫節,甚至是世人眼裡失敗者。也是勸人學佛的主力軍,生活呼了自己一巴掌,卻能在佛教的世界裡得到慰藉。能夠說服自己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其實是這一句「佛菩薩會保佑我的」。但是,佛教其實不是現實生活無力時的避難所,也不是用來獲得尊重或者利益的工具。


三,


一個女生,我中學時的同班同學,家境很好人也漂亮開朗,大學留學法國,畢業後回國在南方一個大城市做翻譯工作,愛攝影愛美食,喜歡旅行和電影,愛閱讀愛音樂。她被人喜歡,後來回到小城跟男朋友經營小店,樂觀積極。

一個學弟,家境很好,名牌大學碩士,對未來充滿憧憬,充滿各種抱負,然而一個沒有真正接觸過社會的單純學生,其實可能還不知道生活的真面目,性情單純、閱歷不多卻急於得到被人的認同。他畢業那天我們聊,我聽著他說心裡的苦悶,我愛莫能助。他跟家裡關係比較緊張。

另一個學弟,家境很好,從小身體不好,家裡無微不至的照顧,沒有經歷過社會的艱苦審過的艱辛,性格單純孩子氣十足,不會處世。無法獨立生活。


把他們放在一起說,很簡單,他們同樣來自於富裕的生活環境,但又給人不一樣的感覺。從他們身上我覺得,一個人的生存狀態,很多時候其實是自己的性格造成的,甚至跟家境無關。

我後來發現,同樣是學佛,最終學出的結果迥異,我想是大概是因為這幾個:
1,生活給自己帶來的窘迫感和挫敗感少了,人相對容易用一個平和的心態看待信仰,眼光也會更長遠一些。這是生存環境給我們的烙印,雖然不是決定性的,但是很深刻。我們應該去儘力經營自己的生活,不要隨時擺出我不在乎這些世間法的姿態。
2,學佛的目的我們需要反思,菩提心很重要。發起菩提心,生活也好學佛也好就不會麻木。


這裡只是舉了幾個例子,現實中的形形色色的人還要多得多。衣裝入時、打扮恰當,把自己收拾得乾淨,與人交往分寸剛好,不卑不亢有禮有節,讓自己生活得很快樂積極,也讓身邊的人覺得樂於同自己相處。工作處世懂得分寸,不會令自己的信仰成為被人厭惡的對象,沒有過分的「佛氣」。做到這些,就絕不會稱為一個普通世間人眼裡的「怪人」,而在所有我認識的人里,這些做得最好,是「三」里的女生。而就偏偏是她,是我所知道的所有人里進展最快的,這種「快」,是雖然懂得不很多,但是足以艷羨好多學佛十幾二十年的老居士。她不需要用佛教來給自己帶來利益或者敬仰,因為她在生活里足以給自己足夠的滿足感。會有很多人讚歎她緣分好福報大,但其實無論世間條件上比她好的、修行上比她用功努力的有不少,我想她的最特別的地方,可能就在於「不因學佛而變成一個怪人」這點吧。


剛學了點什麼牛逼知識的時候,都會高冷一陣子。學多了,知道自己還差得很遠,就會好多了。


謝邀。
我認可你這種做法,並希望你好好珍惜可以獨處的時光。
人要斷除貪嗔痴的煩惱陋習,除了精進修行,別無他法。一念生萬塵,過多的情感牽掛並無必要,佛陀悟道是怎麼來的?遠離人群,靜坐思維。
學佛者更甚,那麼多書要看,要理解,也同樣要靜坐思維,哪有時間?所以為什麼有僧俗之別。僧人就像是專心學習的學生,一牆隔開世俗之情。
當然,我不建議你閉門造車,現在寺院禪修活動很多,可以多參加參加。


回答你三個問題。
1、如何看待和身邊朋友的關係。
答:感情上與任何其他人並無差別,平等心對待。關係自然比其他人要更親近一些。

2、應該擁有怎樣的興趣愛好。
答:你是怎樣的人,就會有怎樣的興趣愛好,這個不要勉強。你還沒到破執那一步。

3、佛教徒應該有感情嗎。
答:感情的有無,是應不應該來衡量的嗎?不是。如是你父母年邁無依無靠,你還在那裡打坐念佛,不去賺錢養家糊口,那你罪過大了。眾生如你父母兄弟,你應時常懷憐憫慈悲之心。

多說幾句,望有幫助。

學什麼,都應是自律而不勉強,緣來一切自然而然。如果有心,處處是禪意,無有內外之分。


路走偏了,這是貪靜了,會墮入靜妄中。
真正的學佛到後面,不會成為那種對世間異常冷漠的人,這是貪靜,人會像一潭死水一樣,無法活起來,也許別人看你會覺得你好像很有一番氣質,但路已經走偏了。
而是會成為一個充滿慈悲心,愛心,無我的人。
念頭沒有消失,只是用靜這種體會去蓋住了念頭,住在靜這個念頭中。
所以
念佛也請要記得念慈悲,用大悲心去待人接物。
要加強專註定力的訓練,專註是用來破除靜的,還有專門的去訓練慈悲心腸,柔軟心是專註力(定力)的基石。


謝邀……
沒事的,不用擔心,你這是學佛必經的一個過程。
學佛初剛接觸佛法的思想,認為世間一切如夢如幻,毫無意義。聽了法師大德讓人放下執著放下貪戀於是性情變得越來越淡,甚至有種斷情絕愛的趨勢。不過等你學佛兩三年後會改變的,因為你所謂的放下不過是剛接觸新思想的一種反應,甚至是有點矯枉過正的反應。
從佛法的思想來說,既有不變之體,也有隨緣之用。從不變的體來說,我們需要把心帶回來,需要放下 安住寂靜之境。但是把心安住之後並不是結束,這只是學佛的開始。後面就得去發展隨緣的大用,所謂隨緣之用就是繼續回到大眾中去。和眾生相處,普度眾生,利益眾生,圓滿佛道,這就是真正的大乘佛教思想。自利利他!


按照知乎的習俗,我想說,確實應該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不對,應該先謝邀……

這個問題往大里說,可以理解成學佛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是怎樣的。我覺得淡漠或者冷淡都還說的過去,要說冷漠確實有點偏離佛法慈悲的本懷。

從題主的描述來看,應該還算不上冷漠。我不知道老奶奶摔倒你會不會扶,但是身邊的朋友需要你的幫助,你應該會幫助的吧?

在這種情況下,你確實需要度過這個階段。也需要適時調整你所接觸的內容。比如多了解一些人間佛教的內容,或者看看祖師大德的傳記。看看這些活生生的人,是如何增長智慧,並把智慧運用到慈悲中的。

佛法確實無所不包,每一個人和佛法相遇,就像是菜品遇到調味品,產生的變化實實在在是因人而異各不相同的。

最後還是希望題主先問自己「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因為我認識的大學生中的個別人,完全沒有學佛,也有你這種現狀。至於為什麼,那又是另外的議題了。

我真正想了解的是正信的佛教徒是怎樣生活的,該如何看待和身邊朋友的關係(隨緣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應該擁有什麼樣的興趣愛好?(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興趣愛好也相當於一個執著。)應該為了自己的慾望(如何區分慾望是否是正當的)去生活嗎?佛教徒應該有感情嗎,或者說那是一種不同於常人的感情?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終究還是落到了空上了嗎?(其實有時候還是會感到一點寂寞的,比如現在……)

以上問題看似問得也都挺好,我有點不理解的是為什麼不直接問你「真正想了解」的內容?為什麼提出的問題和真正想得到解答的問題是如此的分離?

以上的問題,好像也都是顧左右而言他,題主啊!你這樣委婉,怎麼能不寂寞喲!

你才「學佛」(接觸佛法)半年,建議你思考問題的時候先不要帶入佛教的因素。並且,在我看來,你的問題也都是哲學大題——

該如何看待和身邊朋友的關係?
應該擁有什麼樣的興趣愛好?
應該為了自己的慾望去生活嗎?

以上三個問題哪一個都有潛力成為知乎上的熱點討論問題。


謝邀!

學佛修行首先遇到的就是眾人的不解和自身的孤獨寂寞。大部份人隨著這個世界的感官以及概念而搖擺,做不得主。而學佛修行,就是要在這紛紛擾擾的紅塵中做回主人,不再被塵影束縛。

每個修行人當剛剛體會到這一點,自然對塵世三界六道生起出離心,頓覺往昔貪嗔痴的可怖,視世間紛擾為障道事。這時候,把心安住在助道因緣上,如親近大德,聞思佛法,放生積福,也是經常出現的情況。甚至,有些人讓這部份變成其生活全部。

然而,如果我們認爲這就是修行,我們就將隱居生活當成修行了,與世隔絕,不問世事。如此,最多成個自了漢;差者,則落空而成斷滅見,甚至落個憂鬱症自閉症。

在眾人眼中,當然這樣的生活是與世格格不入的。大學生們都在翹課,打遊戲,聊妹子,追體育,罵老師,黑學長,吹大牛,鬥裝備,而你卻獨自讀經書看開示。可想而知,這是多寂寞,沒有共同話題,人家還覺得你裝X。

但是,你可能會覺得:「這些都是無聊的,都不是佛法提倡的啊?!難道我錯了?難道我應該去參與其中?如此我學佛不是白學了?我那些憤怒煩惱就是覺得這塵世裡面太多顛倒,為什麼大家都把心思和這輩子有限的時間花在這些無謂的追求?為什麼他們整天覺得我這樣出世的想法是白痴?他們才白痴呢!哼!」

其實,我們如果有這樣的趨勢或想法,正是我們將佛法看成一個獨立自處的世界。然而「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覓兔角」,這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說的。塵世與出世間其實當中並沒有屏障隔開。穿衣吃飯,跑步運動,藝術欣賞,學科內容,鳥獸游魚,天文地理,無一不是佛法的示現。比如說,末學熱衷於攝影和跑步健身,其中處處皆是佛法。攝影正是心生法生,也是解黏去縛,直搗本源的行為,跑步健身亦是中道之行,心行身動,地水火風和合而成色身,也是反聞聞自性良機。研究天文地理更知一花一世界真實不虛,觀飛禽走獸昆蟲游魚,即見眾生佛性本同。就算見戰爭殺戮,也是自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大好良機。

紅塵市井好煉心,煩惱濁世盡菩提。此中就是不需迴避,因為我們迴避不了一輩子,只能面對,只能看清,借事煉心,此即隨緣。於隨緣中,作為修行人,則時刻要看著這個不變的。如何確保不變?莫失初心!即時刻常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此即是不變。

建議題主嘗試參加學校的有益身心的活動,什麼翹課喝酒抽煙泡妞通宵打遊戲的就算了,一些體育活動或者興趣活動都是可以作為修行的生活之一。況且,作為學生,最重要的還是將學業弄好。這也是因果,如是因,如是果,不努力盡心學習,將來吃虧的可是自己。就算以後工作與學習內容無關,就這奮鬥一心不移的決心,在人生以及修行道路上都是很有用的。

切記:佛法和世間並非分開的。要體會佛法,還必須在日常中點滴裡獨自參究。修行是自己的事,其實並不孤獨,只要知道那個在感受孤獨,看透那個在感受孤獨的,你也就不需要忍受孤獨寂寞,因為沒有什麼需要忍受的。一切皆如是,僅此而已。


陳兵教授:與青年朋友談學佛
近幾年來,常有佛教青年或登門、或來信向筆者請教佛法,要筆者談談自己學修的經驗,從而得以了解到青年學佛中的一些問題及其苦惱、困惑。筆者自愧修學無成,無資格教人,在此僅作為一個早起步十來年的大朋友,就所見青年學佛中的問題,提供自己的一孔之見,以與青年朋友們作一次筆談。
  佛教與青年
  在近代佛教革命的風潮中,佛教,曾被人從自我反省的角度,謔稱為「老年的宗教」、「學死的宗教」。教徒年齡的老化,與整個佛教老氣橫秋的景象正相一致。直到前八、九年,不管到哪個寺院里走走,都不難發現:佛教徒中,無論僧俗,老年人都佔了絕大多數,尤其是老婆婆,往往是各地在家居士的主體,而且其文化程度一般都偏低,容易給人一種「愚夫愚婦」的印象。這種現象,自有其歷史的、社會的及佛教弘揚等方面的複雜成因,對佛教的傳續也未必是不好的事,但難免使未深知佛法的人們產生誤解,以為佛教只講求個死得好、來世好,是老年人的事,與中青年無關,無補於現實生活的建設。早歲排佛,晚年崇佛,是過去不少名流士子所走過的路徑。聽說有位青年時信佛出家、後來還俗當了學者的老先生曾說過:青年人不適宜學佛、研究佛教,此話當非無其根據。
  然而,從佛教的本來旨趣和流傳歷史來看,學佛,絕非僅僅是老年之事,而應是貫徹全部人生旅程、一統世間與出世間的大事。老年人固然應亟亟學佛,青年、中年人更應學佛,而且實踐菩薩道、弘揚正法、見道證果,主要是中青年的事。尤其青年,朝氣蓬勃,浪漫純潔,正是追求真理、形成人生觀的時期,最需要佛法正見的指導。青年精力旺盛,意氣風發,思想敏銳,上進心強,正是學習、成長時期,對學習佛法、修學定慧,具多優越條件。釋尊及佛門多數高僧大德,都是青年求道,釋尊成正覺時,才剛過而立之年。歷來證聖果、弘法利生的法門龍象,多出青壯年。《華嚴經》特別描述了一位精勤求道,於初發心時即成正覺的善財童子的事迹,樹為佛教青年的楷模。佛經中專對青年而說者,多達數十種。
  筆者業深障重,發心學佛之時,已近而立之年,十幾年來最為愧悔的一件事,便是未能及早學佛,以致在煩惱妄想中虛擲了寶貴的青春,枉受了諸多苦惱。如今到了該成熟結果的時候,卻依然一事無成,力不從心,不能不常懷緊迫感,心想要是能早起步十年就好了,無奈逝者不返,青春難再啊!
  這幾年來,佛教的面貌發生了今人欣慰的變化,教徒的年齡在迅速年輕化,文化水平也大大提高。不少年輕人,特別是一批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懷著追求真理的熱忱,研求佛學,其中不少已皈依三寶,精勤修學,還有現僧寶之相的,現在隨便到哪個寺院走走,都不難發現,佛教徒的陣容已大大改觀:禮佛、聽經、請購經書的人群中,衣著入時、現代氣味十足的青年男女越來越多;僧尼隊伍中,近幾年出家的青年僧尼,在各地寺院里都佔到半數以上。筆者熟識的一些佛教青年,多數都有學士、碩士乃至博士學位,善根深厚,信心大,有理想抱負,很能下功夫修學,有的修行已上了路。筆者在竊羨之餘,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中國佛教在不久的將來必然煥發青春、欣欣向榮的希望。正確引導這一代青年佛子如法修學,健康成長,是關係到中國佛教前途與命運的大事,也是為國家樹才育人的大事。
  佛法淵深浩瀚,法門萬千,須得善學善入。善學之要,首先在當機擇法。青年學佛,須根據青年的特點,及各自的根器和修學條件,制定正確的修學方案,選擇合宜的修學法門。這對初入佛門,在世法和佛法兩方面都不成熟,甚而往往在心理上有毛病的青年人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佛法的修學,是需要一定的慧根的,若不善學,難得實益,易受損害。《華嚴經》中說,對於佛法,「智學成涅槃,愚學增生死」,喻如「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在台灣文化界弘法數十年的南懷瑾教授曾說過:佛法唯絕頂聰明的上士和一聽就信的下士好學,中等人最不好學,一些人不學佛還起碼是個正常人,一學佛便弄得神經兮兮的,連個正常人也做不成了。我相信這絕對是經驗之談。
  據我這幾年的見聞,一些佛教青年很順當地摸對了修學的正確門徑;也有一些弄出這樣那樣的毛病,在本來煩惱的身心上更加上學佛的煩惱,使本來就不大健康的心靈更加不健康,甚至被送進精神病院,還有送了命的,實在令人痛惜。責其咎,並不在佛法,而在於他們不善學法,缺了善知識的正確引導,或不聽善知識的教誡。
  「了生」為主旨,菩提心、智慧、方便為首要
  全部佛法,無疑是圍繞「了生死」這一核心問題而展開。古人對青少年,雖然有「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的警策,但死,對來日方長的青年人來說,畢竟非迫切之事,要青年人成天把「死」字貼在額顱上,念念為求死後的究竟歸宿而精勤修行,顯然不易生起堅固道心,即使能由此生起道心,也容易使人喪失生活的熱情,不利於青年的健康成長。聽說有個高中才畢業的姑娘,學了凈土法門後,便不準備考學、工作,整天關門禮佛念佛,計划過一兩年及早往生,弄得她的父母好不傷心。如此學佛,當然不是經論中所示凈土法門的正道。人,既然已降生到這世上,在父母和社會的撫養教育下長到一二十歲、二三十歲,便負有不容推卸的責任和義務,應好好走完應該走的道路。青年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前程似錦,國家和人類的美好未來,有待青年去創造,弘揚佛法的重擔,全賴青年來擔承。如果說,老年人學佛,不妨以「了死」為要,以解決死得好和死後的歸宿問題為重心的話,青年學佛,則應以「了生」為主旨。這裡所說「了生」,意謂參透人生的意義,提高精神境界,珍惜此生,過好應有的合理生活,創造最高的人生價值。實際上,只要能真實「了生」,「了死」的問題也就自然解決;若不能「了生」,連現前人的生活都過不好,即使孜孜念佛求生,責任未盡,資糧不備,恐怕也難遂往生「了死」之願。
  人,渾渾噩噩、隨波逐浪地過一輩子不難,但要說到明明了了、合情合理地過好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亦即「了生」,可非簡單之事。這須對人存在的根本問題和人心世態有深徹的觀察,對人生的意義有明睿的認識,有正確的人生觀和過好合理生活的智慧、技巧。自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人生意義、人生價值等問顧,大概是初上人生征程的青少年都會認真思考,而不容易得到正確答案的。在這人慾橫流、價值觀念混亂的現代,唯有佛法,堪以提供究竟的人生司南,在青年時代便能認準佛法這個究竟歸依處,從而能避免許多上下求索的困惑苦惱,避開誤區,少走不必要的彎路,是大善根福德因緣,應當慶幸,應當珍惜。但學通佛法,善於運用它來指導生活,來「了生」,還須通過認真的思擇、觀修。
  根據經教所示和自他修學的經驗,筆者認為,青年,尤其是在家青年,學佛的重心,不應在嚴格吃素,不應在課誦唱念,不應在持咒念佛,不應在坐禪入定,不應貪便宜求即身成佛、神通自在,不應亟亟求往生凈土,而應把重心放在「了生」的大本上,通過學習、觀修,真實發菩提心,獲得正確生活的智慧,掌握過好生活的方便。這其實是立志、處世、立身三大問題。
  一、真實發菩提心
  理想、志向是人生艦艇的動力和方向盤,從根本上決定一個人的行為取向、人格形象和生命價值。樹立遠大理想,立定明確的志向,是青年做好人的第一著。
  現在不少青年,缺乏遠大理想,卑者大概只以自己安逸快活為生活目標,對西方物質生活方式垂涎三尺,無能者向父母索取以供自己享用,有能耐者不擇手段地撈錢、找門路出國,其所追求者不出滿足佛學所說五欲的範圍。這種低層次的人生理想,自古以來即遭東西方許多高人的鄙棄,如愛因斯坦便稱追求財產、虛榮和奢侈的生活為可鄙的「豬欄的理想」。較高者聲稱以馬斯洛所說自我實現為目的,為滿足個人的愛好、展現個人的才智和獨特性而努力,其實質亦不出鞏固小我、假我的圈饋。從佛法看來,這都是不正確的人生觀,不能使人得到真實的受用,辜負極為難得的寶貴人生。有高一等者,或以追求真善美,或以為全人類謀幸福為理想,這種人已是十分難得了,但要向他進一步追問:究竟什麼是真善美?科學是絕對真實嗎?既是真實,為什麼還在不斷發展翻新?恪守自己所處時域的倫理信條是至善嗎?既是至善,為什麼古今中外的倫理軌範頗有歧異?到底什麼是人類真正的幸福?若物質財富極大富足,大家都盡情吃唱玩樂,是否便真正幸福?若真正幸福,為什麼古今中外不少物質生活豐裕自在、藝術生活過得很好的人,尚有苦惱,如貴為太子的悉達多,還要深感痛苦,出家修道?這些問題,世間的科學、倫理、哲學、宗教,是無法給予圓滿解答的,只有大乘佛法菩薩道根本加行中的發菩提心,堪以給佛教青年指明真正有價值的人生航向。
  發菩提心一事,經教中強調為修菩薩道之本、成佛之因,在大乘的整個修學過程中是最為根本、至為重要的環節。菩提心不發,縱有修行,只成人天小果,縱斷煩惱,只成個自了漢,未播下佛種,何以結出佛果。菩提心一發,便已種下成佛種子,將來必然開花結果。菩提心的高尚理想,能點化凡夫成為菩薩,小人成為「大心眾生」,開拓出宏大的心量,培育出熱忱勇猛的大丈夫氣概,噴湧出源源不竭的精進向上的力量,出生無量世間、出世間的利益、功德。生為人身,特別是這正法衰微、人心惡濁時代的人身,最有條件修學、最易修學而功德又最大者,莫過於發菩提心。《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說初發菩提心時,因當來必定成佛故,「應知此人即與三世諸佛如來境界平等,即與三世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甚至說真實如理髮心時,便能證得無上菩提。即使未能證果成佛,只要菩提心堅固,則現前便有了可靠的精神支柱和強大的精神能源,精神境界已超出凡小,與諸佛菩薩相往來,有了究竟的安身立命之本,明確的努力方向,會從菩提心中享受到凡庸小人所無法享受到的高尚幸福。只要菩提心堅固不退,往生凈土便有了最重要的資糧,見道證果也不會是遙遙無期之事。發菩提心,不僅要依《發菩提心經論》等所示,觀人身過患、輪迴苦、業報因果、佛果功德、自性功德等,學習諸佛菩薩因地之發心,發起成就佛果,利益濟度眾生的宏大誓願,立志盡未來際永遠為此宏偉目標而奮鬥,而且更須在生活中隨時注意觀察社會人生:
  觀察各種人的心態、生活方式及其生存的價值;
  觀察名利權位、聲色犬馬之無常難保、如夢如幻;
  觀察人們生老病死、貧窮衰患及水火刀兵等痛苦;
  觀察不少人因無正見正信,殺盜淫妄,擾亂社會,污染人間,自造惡果;
  觀察社會上爾虞我詐、貪贓腐敗等醜惡現象,歷史上無數的爭鬥殘殺,皆由人心不凈、智慧不明、煩惱熾盛所致;
  觀察西方片面發達物質文明的弊端和諸家學說的弊病;
  觀察佛法的真理,尤大乘菩薩道的實踐,堪以從根本上針治文明弊病,凈化人心,祥和社會,挽回劫難,莊嚴國土;
  觀察諸佛菩薩及歷代高僧大德以菩提心為懷,精勤修學,弘法利生,其人格實足欽敬,其功德澤被萬世;
  觀察以假我為中心而擴張佔有慾,徒令人枉受苦惱,醜化形象,無實際義利,唯菩提心之宏願,能出生真實功德。
  平時常作如此觀修,不斷發起大悲心、救世心、向上心,使菩提心不斷鞏固增長,漸漸達到念念不忘失的境地。若真能如《華嚴經·凈行品》所教誡,於洗漱澡浴、行住坐卧、抬手動足、待人接物,一切時中,念念觀修,以普度眾生為懷,則隨菩提心之增長,不僅心理結構、人格形象會迅速發生良性轉化,而且易於深入正定、明心見性。
  當今的佛教青年發菩提心,尤應觀正法衰微而發護法心及護法的行菩提心。《智印經》等謂此為各種發心因緣中最能為諸佛護持正法、疾得不退轉的發心因緣之一。應觀佛教在促成我中華隋唐盛世的繁榮昌盛中,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自宋明以來,漸受排擊,積弱不振,近幾十年更瀕臨衰絕之邊際。當今由宗教政策之落實,人文思潮及人體科學等的發展,再度出現振興的良機,社會人士對佛法之需求日益增長,然佛教界人才凋零的狀況,遠不能適應弘法的需要。國內佛教人才斷層長逾二十五年以上,老一代大德,近幾年紛紛西逝。六十歲左右的弘法人才,如傳印、凈慧、白光等法師,已屈指可數,都被各種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中年一代幾乎是空白。二三十歲的佛教僧俗雖有了不少,但各方面多未成熟,尚不堪負荷弘法度人之重任。時代、社會、佛教,都急需佛教青年儘快成才。有志氣的佛教青年,應觀察佛教現狀,深發護法心,爭取作如來使者、護法良將,努力把自己鍛煉成才。當今之世,欲荷負弘法重任,不但須精通佛學,善於活用佛法,而且須通曉各種現代知識,熟知社會思潮與時勢人心,有弘法和服務社會所需的各種技能才幹,如演講、寫作、編輯、教育、管理、外交、理財等。縱然不能全面發展,也應根據自己的資質和條件,立志把自己培養為某方面的弘法專才,為弘法做出某方面的傑出貢獻。或現僧寶相,講經說法,撰文著述,或在文化界、經濟界等做出成就,護持佛教。只要有了這種行菩提心,至於怎樣去實現,我看不難發揮聰明才智,去創造條件,闖開門路。只要菩提心堅固,自然會有佛菩薩加持,龍天擁護。再加認真實踐,沒有不獲成功的道理。
  二、獲得正確生活的智慧
  佛法三乘,皆以慧學為精華,慧學的現實用途,是指導人正確生活,善度人生。所謂正見、般若、聞思修三慧的修學,千經萬論的研讀,應以獲得正確生活的智慧,在生活中活用佛法,從而生活得更好為第一目的。一個人在學佛之後,應該比一般人聰明得多,其世俗生活、精神生活應該比一般人過得好。但現在有些學佛的人,反而顯得比一般人愚蠢,予不信佛者以謗譏佛法的口實,便是因不知從佛法中獲得正確生活的智慧所致。
  正確生活的智慧,包括正確的人生觀、人生態度、價值觀念、生活的藝術等。應通過研讀經論,觀察社會人生,思察在浩渺無際的輪迴海中,人身極為難得易失,佛法極為難聞難信,今由前世善根,幸得人身,遭逢佛法,應極度珍惜此生,以嚴肅積極的態度,過好此生,獲得現世的、後世的、究竟的利益安樂,創造應有的人生價值。什麼是真正的人生利樂和應有的人生價值?就人天乘法而言,從事對自他和社會有益的勞動,正命生活,不造諸惡,力行眾善,過好物質的、倫理的、文化的、精神的生活,盡到做人的責任,是最起碼的正確人生。從大乘佛法看來,為自己和無量眾生現世、後世、究竟的利樂作無私奉獻,活得對自性、對人類、對眾生俯仰無愧,活得洒脫自在,安樂祥和,認識到真正的自我,獲得究竟解脫成佛的保證,是為應有的人生價值。創造出這種人生價值的人,方稱得上真正的人,稱得上大士,其人生價值的大小,與其對眾生的貢獻成正比。以假我為軸心向外擴張佔有慾,為聲色名利、權位虛榮而操勞奔忙,即使佔有了天下,也還是個俯仰有愧的小人、無家可歸的過客。他向社會和民眾索取得越多,其人生的負價值便愈大,他所撈到的東西也愈為虛幻不實。
  為創造應有的人生價值,過好既多奉獻於人類、又能得超脫安樂的合理生活,須運用佛法的緣起論,冷靜觀察社會人生和自心,掌握過好合理生活的藝術。這種觀察大略可分為體、用兩個方面。從體的一方面來說,應在生活中隨處觀察諸法緣起性空,無常無我,鍛煉自主其心的能力,不被聲色貨利所誘牽而喪失自心的安祥自在。隨時觀察自心,有如牧牛,覓求不動的主人公,觀心所起念,緣境而生,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即生即滅,無實體可得,能觀之心亦不可得。尤其當煩惱熾盛時,應加倍用功夫。觀心得力,妄念自然息滅,即於息滅處,得到輕安自在,時常保持這種輕安自在、活潑空靈、一塵不染的心境,便是正受。若功力深厚,真能覷破妄念,休歇馳騁,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之際,自然會親見本地風光,認識真正自我。這是當今最為契機的參禪觀心法門,只要肯修,便得悟解受用。就用的一方面說,應觀自性雖空而緣起,本具慈悲、智慧、精進等功用,能成辦事業,創造一切,用以服務民眾,造福社會,濟度眾生,弘揚正法。自性的力用不能全部發揮,自性的本體也就無以全體顯現。想要活得有價值,圓成佛道,必須儘力發揮自性功用,雙修福慧,實踐六度四攝,於學習、工作、弘法事業,盡心儘力,盡職盡責,以高度的熱忱,作出巨大的奉獻。雖然盡心辦事操勞,由勤觀緣起性空故,於外六塵、內自我,不生執著,從而不因挫折失敗而灰心喪氣,不因成功讚譽而驕傲自滿,不因謗譏嘲諷而動怒發火,不因困難障礙而憂鬱退悔,八風不動,事過不留。《金剛經》「於無所住而生其心」一語,可奉為智慧生活的訣要。心若稍有住著,被名相所粘,便生煩惱,系縛自心,難得安祥自在,只有一無所住,亦不住於「不住」,方契自性之體;只有從一無所住處不斷生心辦事,作無私奉獻,修六度四攝,方顯自性之用。體用雙圓,是為正覺。
  三、掌握過好生活、服務眾生的方便
  人立身於社會,維持生物性、社會性的生存,必須從少兒時期起,便努力學習,掌握為大眾服務的知識技術、本領才幹,以從事正當的職業。這在《善生經》中,被列為佛陀教誡佛教青年欲得現法樂須具的四種具足之一,謂之「方便具足」。不具足方便,自己尚無法生存,何以報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自己的存在本身便是一個負價值,便是一種罪業,豈能談得上學佛修道?大乘六度,布施度為首,沒有知識技能,創造不出財富,拿什麼去行布施?一個菩薩行者欲廣度眾生,須具多種方便,《華嚴經·十地品》說若不能通達世間的醫方、工巧、書算等一切技藝,便不能過菩薩第五地。即使出家披剃,就算是僅求自利,為學通佛法,也須通達五明,起碼得讀懂古文、通曉文史知識。經云:「佛法於五明中求」,門門科學,莫不與佛法相通相涉。若要深入法海,說法勸化,更須學識淵博,智慧過人。缺乏學識,不通世事,知識水平低於一般人,欲圖說法度化眾生,還不如老老實實接受眾生的度化。現在有的年輕人,一學佛便想專修禪定,上學的不好好學習,工作的不好好工作,甚至為學佛而辭了工作,丟了飯碗,弄得象個乞丐。有些佛學院學僧,懶得學文史、外語等課程,還藉修持為借口。殊不知修行是大福報,專修禪定,更須非同一般的福智資糧。福報、資糧,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只有靠自己努力學習,掌握方便,以方便去創造,不具方便,別想修學。在今天這個時代,不先掌握方便服務大眾以積集資糧,想靠別人的供養來修行,我看根機就已不大正,即便他能發心效仿米拉日巴尊者的苦行,恐怕也很難具備米拉日巴那樣遇成就上師、具真正見地、強健體魄和安全保障,及未婚妻等供養的福報資糧。
  大乘漸道為本
  當今國內佛教,以禪、凈、密三宗為盛。青年們入佛門之後,往往在三宗的門口徘徊,游移不定。修凈土吧,象愚夫愚婦一樣念佛,總覺不夠味,總想找個能速得開悟、能得神通的更上法門;學參禪吧,太玄,真實見性的善知識難逢;學密吧,成就上師難得,即使求得,法亦難修。今天試試這個,明天試試那個,轉瞬月度年移,而一無所成。這大概是近今的不少學佛者都曾經歷的路徑。筆者也曾入三宗之門作過試探,最終的結論是:除個別上根利器,具足機緣,可直入禪、密二門外,今天絕大多數青年學佛,應從經教中所示的大乘通途而入,以太虛大師所說的「大乘漸教」之行為本,禪凈密三門,本來都是建立於大乘漸教基礎上的秘密圓頓法門,其修學皆應以大乘漸道為基。入得大乘漸道,基礎牢固,資糧充足,自易入圓頓法門;不先入大乘漸道,逕直入圓頓法門,往往弊病多端,欲速而不達。古來多數卓有成就的大德,走的都是從大乘漸道入圓頓法門的路徑。大乘漸道以深入世間雙修福智、即世間而出世間為特質,能對人的德行才智進行全面的鍛煉。最能體現全部佛法的宗旨和精神,最宜於青年人修學。
  大乘漸道,即經教中所說的大乘菩薩道。其修學大略是在受持三皈、發菩提心的基礎上,以由對緣起性空義理的勝解所得思慧為主尋,在社會生活中修六度四攝,一方面伏斷自心煩惱執著,一方面積集福智,利濟眾生。因為僅以思慧觀修,須數數勤觀,對治煩惱的力量較小,難免退轉,達圓滿成佛,所需時間長,經論中說須經三大阿僧祗劫,故名為漸。修習者須先研讀經論,聽聞講經說法,對因果業報、緣起性空性空緣起、萬法唯心等義理,知曉理解,謂之聞慧。聞慧僅是一種知識,在修行中往往用不上,尚須對所知義理進行思察抉擇,獲得領悟、勝解,有深切的體會,確認不疑,完全變成自己的知見,叫做思慧。由參禪而於剎那間所得的頓悟,其力用略勝於思慧。運用思慧,在生活中勤觀諸法無常無我,尤以觀心為樞要,為修般若度;以思慧為導,從事有益於大眾的工作,盡心竭力多作奉獻,隨時隨處,幫助、救濟人,勸導教誨人,不慳吝,不計報酬功果,為修布施度;以思慧為導,嚴持五戒等禁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不拘執能持所持,為修戒度;以思慧為導,鍛煉忍耐力、承受力、包容力,能吃苦耐勞,忍受毀辱讚譽等強烈刺激而不動嗔喜之心,恆常保持內心的鎮定安寧,為修忍度;以思慧為導,鍛煉毅力、恆心,對治懈怠疲惰,修習諸度,精勤不息,堅持不懈,而不執著精勤不懈,為修精進度;每日抽暇坐禪,鍛煉攝心一境、專註不散的能力,於趕車、行路、排隊、休息時,皆念佛觀心,勤修禪定而不貪定境、不求神異,為修禪那度。不僅自己修行六度,而且運用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種方法去廣結人緣,多交朋友,利用辦事、閑談等機會,以對方能接受的方式宣講佛法,並以身作則,去感化、帶動人們修學佛道,為修四攝行。
  六度四攝的修行,不僅可逐漸伏斷自心煩惱,使智慧、才幹、忍力、定力、德行逐漸增長,獲世俗事業的成功,得到現法樂住的受用,而且可廣結人緣,受到尊重,奉獻社會,弘揚正法,利濟群生,世出世間的功德雙全、福智雙全,是不難修學、至為積極的大道。六度四攝,都是在事上磨練,即用顯體,若真能念念勤修不輟,行行之中,都有可能獲得頓悟,證得修慧。這樣在事上修出來的智慧,其力量要比僅在定中得到者強固百倍。若於事上觀心,明心見性,從所見真心中起念修行,則大乘漸道便轉化為頓悟漸修的大乘頓道,能超越多劫,儘快成就佛果。與六度四攝相比,那種以世間、出世間為二,或僅以得一種功夫為目的,去持一種咒,或修一種系緣一境的禪、氣功,則難以使人得到全面鍛煉,難得福慧雙全,是為小道。
  現在不少青年,受氣功、人體科學的影響,熱衷於藏密,希翼覓得成就上師,傳承無上密法,速得大成就、大神通。藏密作為佛法的一部分,傳承了晚期成熟的印度佛教秘密瑜伽之學,的確有很多可以快速成佛的秘密法門,值得學習研究,繼承吸取。但具體到個人修學,其成就的快慢,並不在於所修法門的顯密頓漸之分,而在於是否當機,在於所擇之法是否適合於自己的根器和修學條件。古人說得好:葯無貴賤,愈病則良,法無高下,當機則妙。若非契機,修秘密圓頓之法,反而欲速不達;若能契機,雖小乘、顯教之法,亦能快速成就,亦能通於圓頓。釋尊出世之時,密法未傳行,佛弟子們依小乘法得即身解脫者,要比後來修密法得解脫者多得多。所謂秘密,終歸只有一個,無非是我人本具的無染心地而已。密法之密,無非是以佛果秘密境界為所緣境而修止觀,以在自身心上顯現本來心地。修密法從理上講雖可即身成佛,但修習者須得具備即身成佛的根器和資糧,並非人人一修都可立地成佛。古來修密法者多如牛毛,即身成佛者並沒有幾個,密法本是一種古代專業的瑜伽行者所修之法,在所有法門中,其修學的條件要求最為嚴格,最重要者是要有成就上師的指導。幾百年來,藏地依上師加持得頓悟而逕修光明大手印等的最上利根已罕見有傳聞記載,一般都依中根器修習法,修加行後入生、圓二次第修本尊法。本尊法對壇場、供品等要求嚴格,修習主要憑觀想,還須依肉體的「業印」修雙運道,在所有禪門中是最難修,而又危險性最大者。尤其入圓滿次第修氣脈明點,若無成就上師指導,弄不好便會著魔、發瘋、癱瘓,不是鬧著玩的事情。縱有成就上師指導,其修習也得長期閉關,印度、西藏得成就的密宗行者,沒有一個不是在山洞中閉關一二十年。長期閉關與男女雙運的修行方式,在今天來說已很不現實。現在的青年,我看沒有幾個能具備修習的條件。修密法而無條件得最起碼的生起次第成就,則就解脫生死而言,密法便不如凈土法門來得穩妥、實際。當今學佛人中,出問題最多,修得煩惱熾盛、心理不調,精神不正常,發瘋著魔者,十個中有九個是修密法修壞的。
  修密法修壞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顯教加行。首先是發心不正,無真實菩提心,企圖貪便宜走捷徑,或者想速得氣功、神通,以驚世駭俗,或者想借修雙運道多搶一些美女。黃念祖老居士稱這三種學密的發心為毒藥、癌症,不許學密,是非常正確的。其次是不注意先學做好人,經教不通,見地未開,凈戒不持,資糧不備。這在藏地,本來都是無資格修密,甚至無資格聽聞密法的。如果真想修密法即身得大成就,我看最好還是先老老實實地修學大乘漸道,積集福智資糧。實際上,就算修密法修到即身成佛,也還只是自己解脫,還得回到人間來行六度、度眾生。這些事情現前隨時隨地就可以作,作了就可以發生現實的作用,何必要僅僅放到禪觀念誦中去想像,要等到成佛後再來修呢?
  就多數人來說,如果志願即生了脫生死,在大乘漸道的基礎上修凈土法門,最為穩妥。實際上,念佛一門,便可總攝禪凈密。持名、觀想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與修秘密本尊法何異。若證到實相念佛,即是透徹禪關,神通也未必不能發。此法不須壇城莊嚴,不須傳承真正、上師加持,隨時隨地可修,最易修習,最易成就,漢地大德的修習經驗亦最成熟。放著這種穩妥易行之道不修,去覓求不具條件修習的秘密難行道,是為無智之舉。當然,就是凈土易行道,也非輕易便可成功,須證到三昧,方可操往生左券,須證到聖果,方可得上品上生。沒有二三十年以上精勤不懈的修行,豈克臻此?欲得成功,還是從青年時期便開始修習此道為保險。
  解決矛盾 擺脫困惑
  當今社會,充滿各種矛盾,青年們面對各種矛盾,面臨升學、就業、戀愛婚姻等問題,本來就多有內心的衝突與困惑,有些人進入佛門後,又加上一重學佛與現實生活的矛盾,為學佛的煩惱困惑所苦,諸如:
  一、學佛與學習、生活、工作等的矛盾
  學佛之後,世界觀、價值觀念、生活情趣發生重大轉變,生活方式也隨之與眾不同,從而發生種種矛盾:決心吃長素,而家庭或學校、單位食堂的素菜往往不合營養標準,影響身體健康,出差旅行、作客赴宴,多有不便;學習、工作之餘,用來課誦、坐禪、研習經論的時間總感不夠;對不信仰佛教的家人、同學、同事的生活方式看不慣,別人對自己學佛也往往難以理解,容易產生隔閡、磨擦,因而常懷壓抑感、孤獨感。這些,大概是初入佛門的青年都曾經歷的矛盾、苦惱。為解決此類矛盾,有的青年採取了只顧學佛、不顧世俗生活的解決方法,不顧身體而堅持吃素,不顧學習、工作而堅持課誦、坐禪,有人還過午不食、初夜後夜坐禪修定,還有因嫌學習、工作妨礙學佛而休了學、辭了工作的,結果弄得出世未成,世間法先壞,生活沒有著落,心思便不易安寧,難以入定發慧。致使家長、社會人士對佛法反感,認為學佛把一個好端端的青年學壞了。殊不知過咎並不在佛法,而在於這些人不按佛法所指示的正道,根據自己的根器條件而依法修學。
  按佛陀的教義教制,學佛與學習、生活、工作、人際關係之間,根本就不應有矛盾。素食確為中國漢傳佛教的優秀傳統,出家人尤應堅持。但居家學佛的青年,應首先以為修道本錢的身體為重,不宜不顧身體而強行吃素。佛陀所制在家眾戒律中,乃至出家眾戒律中,並未禁斷肉食,至今恪守佛制的南傳上座部佛教,僧尼皆食魚、肉。至於《楞伽》、《楞嚴》、《梵網》等經中戒肉食之說,系對法身大士和閉關專修三摩地者而制。漢地佛教界素食之制,乃梁武帝敕定,並非佛制。早晚課誦、過午不食、初夜後夜坐禪,是出家人的修行方式,佛陀為在家人所說的各種經中,都不見有要求在家佛弟子必修朝暮課誦、過午不食、初夜後夜坐禪的言句,這是大有深意的。在家人營生治事,閑暇有限,若亦按出家人的方式修行,容易貽誤家事、國事,影響家庭和睦、身體健康,是為佛法所不許。在今天,一個工作人員貽誤工作而課誦、坐禪,便犯了盜戒,修定豈能成就。一個學生不顧學習去課誦、坐禪,功課學不好,便有負於家長、國家,也就是有負於佛法,是違背佛陀教誡之舉。遺憾的是有些出家的青年僧尼,不去修僧尼應修的朝暮課誦、過午不食、初夜後夜坐禪行道,卻修在家法,象在家人一樣吃飯睡覺,不務僧尼正業。當知戒定慧不修,做一天僧尼,便負一天業債,實在操不了出家正業,還不如歸俗為佳。
  若按佛陀所示的在家大乘道,則學習、工作、人事往還,不但不妨礙學佛,而且是學佛所必需。學習知識技術,不僅是自己立身活命所必需,而且是學通佛法、弘揚佛法所必需。不僅在家青年必須有知識技術,即出家人,欲成大器,弘法利人,亦須廣博知識。工作,是為民眾服務,報眾生恩、國土恩的實際行動。不少人只為自己著想,只把工作看作一類掙錢吃飯的手段,則工作對他便成了一種外來的負擔,就算盡了力,也不能出生善果功德。發菩提心、修菩薩道者為民眾和社會著想,把工作看做奉獻的機會,當作菩薩道來修,則何往而不是道場,即平凡的工作,也可出生世間、出世間的功德。至於人事交往,正是作法布施的機會。只要自己學習、工作好,道德高尚,學識豐富,生活愉快,熱心助人,人們自然會尊重你,你講佛法,他們也樂於接受,是為以身弘法。若能將自己鍛煉成才,對社會作出巨大貢獻,有名望地位、錢財知識,則弘法度人,教化的效力更大。把學佛與學習、工作、生活看作兩回事,以學習、工作為學佛的障礙,以不信仰佛教的人為對立面,當然會觸處成礙,苦惱重重。即使出家,也難免事務牽纏的苦惱。縱然能保證早晚課誦、吃素、坐禪,一天只花那麼兩三小時學佛,其餘大部分時間還在有礙的世法俗務中浸泡,就算不無受用,而欲期見道證果,怕要再等一二十生。欲圖速速進道,只有依大乘菩薩道,將生活、學習、工作、人事交往與學佛打成一片,即世間俗務而修出世間之道,把生活完全佛法化,把佛法融貫於生活的全過程,念念修行不輟,勤集福智資糧。就今天居家學佛的條件而言,這是最契機的法門,是大修行,能速得大果報。僅吃素、抽暇課誦、坐禪,是小修行,只能種些善根,難得即生了辦。有志的青年,應按佛陀教誡,以大修行為本,至於小修行,能修固然好,無條件修者暫時不修,也未必為非。
  二、學佛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有的青年,發了菩提心,志願宏大,然面對現實條件,理想難以實現,於是便苦惱、灰心,精神不振。這種狀況,多由其理想脫離現實所致。
  有的青年立志儘快證果,乃至即身成佛,得大神通大自在,乃走南闖北,到處拜訪名師,看看這個太俗,那個一般,奔走數年,難得一個能服膺的師父,今天參參禪,明天念念佛,後天又修修氣功,結果一事無成,證果成佛遙遙無期,於是銳氣大減,煩悶不安。不知修道成佛,乃長久之事,雖然精進增上,可超越多劫,但菩薩發心,須得有奮鬥三大阿僧祗劫的恆心與韌性。諸佛菩薩,莫不精勤多劫,方成道果。只要發心真正,儘力修學,只問耕耘,不問收穫,踏實修去,自然會修一時得一時受用,積一分功德,功德圓滿,自然水到渠成。現前若真能念念無所住著,念念盡心儘力弘法利生,當下即與佛菩薩的化身無異。實際上,就是成了佛,也不過是「得無所得」,更大更好地利益濟度眾生而已。一定要執個證果成佛,則這證果成佛之念,即成了妄念煩惱,系縛自心不得安然。
  至於神通妙用,雖為一種弘法度人的方便,但非佛法及弘法度人的根本。佛法以般若為根,見性為本,弘法度人,以智慧、慈悲、精進的道德力量感化人為最有效。不光明心見性,伏斷煩惱,具感化人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即使修得神通,人家也只會把你當作個異人怪物看待,即如當今的一些特異功能者,只不過被試驗研究而已,甚而被利用作竊取情報和贏利的工具。具備了般若和感人的人格、道德,能兼具神通固然好,即使不具神通,也可以大弘佛法。歷代高僧,多數都不是靠神通弘法。如前輩太虛、印光、弘一等大師,未曾標榜神通,而亦功德巍巍,至今尚為人欽敬,澤惠甚深。太虛大師在這方面的示範尤具啟發意義:他年輕時閱經開悟,坐禪中天眼、宿命、他心等神通皆偶爾發現,顯然具證果發通的根器,他自信沿個人修定慧的路子走下去,小乘聖果、神通即身可證。但他觀察中國佛教現狀,不走那條路,而發大心修大行,立志改革佛教,辦僧伽教育,組佛教團體,編刊物,寫文章,宣揚人間佛教,嘔心瀝血,操勞奔走,神通雖然未能證到,但他所作弘法利生的功德,對佛教和社會的有益貢獻,我看要比一個證到六通三明的自了漢大得多,其進道成佛的速度,也必然要比只顧自己修行證果者快,這可謂大乘道修行的榜樣。
  在今天,作太虛大師那樣的大修行,我看無論出家在家,都具條件,而且條件相當好。弘法事業在不斷發展,佛教人才奇缺,不愁無用武之地。講經說法、辦佛刊、寫文章、教育僧伽、管理寺廟,都是大修行,都急需人才。只要你有道心,通佛法,有才幹,就是坐在家裡不動,也會有人來請你去做事。即使沒有足夠時間坐禪習定,在做事中,照樣能夠修行,何況做弘法利生之事,本身便是修行。若急於修定發通、即身成佛,便不大現實了。修定發通證果,須具備多種資糧:精通教理、見地真正、遇明師、得外護、身體好、業障除等諸緣,缺一不可。有接近證果的根器,具足諸緣,閉關修定慧三五年、一二十年,證到見道、發五通,是有可能的。過去漢藏兩地,這樣修的人不少,但其中能證果發通者,為數亦不多。今天的青年僧俗,多數不具閉關修定、剋期取證的資糧,非分妄想,徒增煩惱。若真欲即生取證,我看還是先老老實實在生活中修大乘漸道,積集資糧,自己創造剋期取證的條件。只要發心真正,資糧具足,自不難得剋期取證的因緣。不具資糧,就是走到深山裡去修苦行,盲修瞎煉,弄不好便會著魔。
  有的青年僧尼,初出家時道心甚好,出家後見寺院里修學和生活條件不理想,也有你是他非,僧尼在社會上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有時還受人嘲謔欺侮,又不大甘心還俗,於是萎靡不振,懶散度日,給社會人士留下不好的印象。不知寺院的修學條件,比起一般在家人還是要好得多,即此出家因緣,亦非易得,應極珍惜,精勤修學。寺院中也有社會上的各種是非,是正常現象,自古即然。修行的關鍵,全在自心,自己不去惹是生非,是非不會來找你,自己常見自己過,不見他人非,則雖處是非叢中,亦可不受是非的干擾。至於受社會人士尊重與否,全看自己有無學識、智慧、道德、修行,自己修行好了,德能服人,智能度人,你就是不走出寺院,社會人士也會到寺院里來親近恭敬你。沒有實德實學,就算政府封你個活佛,也沒多少人會買這個賬。社會人士對佛教不理解,對僧尼不尊重,責任在僧尼居士不善弘法,應以此為助緣、動力,發大心修行弘法,令世人能普沾法益,敬信三寶。
  三、學佛與自心煩惱的矛盾
  三乘聖道,皆以煩惱為生死之根,以斷煩惱為出離生死的要道。然青年時期,血氣方剛,生命能量強大,各種人慾最為熾盛,面對個人與社會、理想與現實等矛盾,困惑、煩惱、痛苦最多。學佛之後,識得煩惱過患,欲期儘快斷離,但斷煩惱豈是容易之事。經上比喻說,斷最易斷的見惑,亦如斷四十里洪流,猶如破石,思惑更是根深難斷,如斷藕絲。初學用功對治煩惱,才覺煩惱稍歇,遇緣又復露頭,真有「斬不斷,理還亂」之勢。數數修而煩惱仍舊不斷,於是便在煩惱上又添了一重煩惱欲斷實難斷的煩惱,被煩惱所惱。
  如果說,小乘法視煩惱如寇讎、亟求斷盡的話,大乘法中,煩惱則不是最為可怕的東西。大乘道最怕的,是菩提心不真,慈悲心不廣,只要菩提心、大悲心堅固,煩惱,尤其是青年時期貪愛、自我實現一類的煩惱,可轉化為修道的力量,轉化為弘法利生的熱忱和意欲。大乘道並不亟求完全斷盡愛欲等貪煩惱,而故意「留惑潤生」,作為度眾生的方便。初修者不怕煩惱多,而怕不識煩惱,能認識到煩惱多,是修行有進的表現。藏密說在修禪定初期,因煩惱脈解開,阿賴耶識中所藏的煩惱種子泛起,能使煩惱熾盛,而且無緣自生,這叫「自生妄念煩惱定」。只要能自我覺察,便不難對付,無須視之如怨敵,應於煩惱生時,及時用智慧反觀內照,看這一念煩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在哪裡住,究竟是個什麼?這能看的一念又是什麼?如此向內心深處細細看去,煩惱妄念便會自然消融於自性空中,得到輕安和煩惱本空的定解,這即是轉煩惱為菩提。煩惱太大時,還可故意釋放一時,任其湧現,不加遮攔,只是冷眼旁觀,看它自生自滅。若視煩惱為實,為其所惱,或強作壓抑,則煩惱會愈積愈多,即使能壓抑得住,對身心和修行也非常有害。遇強大境緣或中陰現前時,壓積的煩惱來個總爆發,便會牽引人向三惡道里去。
  四、斷煩惱與戀愛、婚姻的矛盾
  人是欲界眾生,由先世煩惱惑業,感得粗重的血肉之軀。除了乘願再來的三果以上聖人,一般生理正常的男女,到了青春期,隨性成熟,莫不有生理上性的欲求、心理上愛異性和被異性所愛的渴望。如《少年維特之煩惱》所說:「少年男子哪個不鍾情,妙齡女郎哪個不懷春」,西哲有男女各是半個人,都在尋求自己的那一半之喻。然而,性愛、愛情,及由此而來的婚姻,被佛法說為欲界生死之根,最為重要的煩惱,這當然是天經地義之談,佛教青年對此大概無人不知。但出離生死的願望,又不能不與自身愛的渴求,及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社會習俗形成尖銳矛盾。據悉很多佛教青年,都為這一矛盾所困惑。有的雖然出了家,但還是被異性的誘惑、性的苦悶所擾惱,不少人終於因此還了俗。有的在出家、結婚、獨身的抉擇上舉棋難定,不知不覺便成了大齡男女,往往錯過了戀愛結婚的良機。有的因難覓志同道合的知音而苦惱。總之,情關難過,欲界難出。就是證到初、二果,也難免因一念男女情愛而再生於人間,何況道前凡夫。以風流多情著稱的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在情歌中嘆息:「世間難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實際上,即淫慾為道,以解決性愛與出離生死的矛盾,已由無上瑜伽母部法的雙運道或欲樂定提供了巧妙的「雙全法」,只是根器、機緣難具,有條件修習者不多。
  縱觀全部佛法,雖力說性愛為欲界生死之根,但也並非一概教人不婚不嫁。愛情、婚姻一事,多分由前生的習氣和業因所決定,多為既定的業報。愛情婚姻雖能障道,但也非必然障道,修道亦非必以不戀愛結婚為最佳。釋迦牟尼佛以一生補處菩薩示現成佛,是在結婚之後出的家,此事當有其深刻寓義。經教中多處談及戀愛婚姻問題,除了力說愛欲、家庭的過患,倡導具緣者出家修道外,還對宜居家學佛者說夫妻和諧之道,如《阿含》中《善生經》說夫妻雙方應互相「愛敬」的五事,《玉耶女經》載佛陀教誡少婦玉耶女如何盡婦道。對於「異體同心」、歷劫不渝的愛情,經中持同情讚賞的態度。
  佛陀還以結婚戀愛為度化眾生的一種方便。如《須摩提女經》載,佛弟子王舍城美女須摩提,遇信奉外道的滿財長者子求婚,往問佛陀,佛謂須摩提女若嫁與滿財家,當「大度人民不可稱計」。須摩提女依佛教敕出嫁,後來果然感化大家及滿財城多人皈信三寶,受佛稱讚。大乘經中還多處說摯愛行菩薩道者及菩薩隨順眾生愛欲以結緣度化的功德。如《華嚴經》卷七五說妙德女因摯愛修菩薩行者威德主太子(釋尊前身),求為其妻,而生大功德,「雖以愛染心,供養彼佛子,二百五十劫,不墮三惡趣。」《大寶積經·大乘方便會》載,眾尊王菩薩「以地大心執女人手共一床坐」,勸一位愛他的姑娘發菩提心,受到佛的讚歎,謂「成就如是悲心,雖受五欲,不犯眾罪。」樹提梵志對一女子起悲心,答應她的求愛,為作丈夫十二年後出家,因此「得以超越十百千劫生死眾苦」。《惟日雜難經》既說「有婦不得道」,又說菩薩娶婦有四因緣:一者「宿命同福」,謂前世已結就夫婦之緣;二者「畢罪」,謂以結婚形式償還宿債;三者「應當共生男女」,謂有共同生兒育女的業緣;四者「黠人娶婦疾得道」,意謂有智者結婚,反而能成助道之緣,如釋尊之娶婦,及符合修秘密雙運道因緣的婚配,就有助於道。
  據此,學佛的青年對待愛情、婚姻問題的基本原則應該是:一、若宿根深厚,人慾淡薄,無情愛因緣,道心堅固,具備出家的各種條件,當然以出家修道為好。但高校剛畢業的青年,不宜馬上出家,應為國家工作幾年,以報培育之恩,並學通世間法,然後再出家也不遲。二、如果愛欲重,有情愛結婚之緣,愛上了某人,對方也愛你,雙方情投意合,這種情況宜於戀愛結婚,居家學佛。若對方不信仰佛教,應以方便漸漸引導,使其接受佛法,雙雙修學,建設佛化家庭,雖然夫妻恩愛和諧,也應觀情愛過患,愛別離之苦,發出離心,居塵不染。
  在戀愛、家庭生活中,只要善於運用佛法,可以使愛情、家庭生活過得美滿合理。以緣起法則冷靜觀察自他,知己知彼,善體他心,可避免單戀、失戀的痛苦;勤觀無我,超越低級的肉慾和自私的佔有慾,懷慈悲、平等心,常為對方著想,尊重、關心對方,可使戀愛易於成功,夫妻關係易於和諧。
  至於出家佛子,對待異性的誘惑、性的苦悶,只有靠勤修戒定慧三學。嚴持禁戒,攝護根門,謹慎與異性的接觸,不受欲塵的誘惑,則內心自少擾動;堅持素食、過午不食,淫慾自然減少:堅持初夜、後夜坐禪修定,或課誦經行,則精氣自然轉化為智慧,不思淫慾。只要在禪修中得到身心輕安,享受到高級的禪悅與法樂,則粗劣情慾,自易伏斷。若不勤修戒定慧,日常不謹慎防護根門,多與異性接觸,令欲塵信息不斷侵入,則內心當然會躁動不安,即使強作抑制,不犯淫戒,也會導致性心理變態、心情鬱悶,淫愛種子壓抑積藏於阿賴耶識中,就算能修到坐脫立亡,也難免重入胞胎,再做俗人。若實在妄心難伏,定慧難修,被情愛糾纏,還不如隨緣歸俗,居家學佛,萬不可破犯淫戒,導致三惡道沉淪的苦果。
  總之,只要真實發菩提心,以正見為導,在生活中修大乘漸道,便不難解決種種矛盾,擺脫重重困惑苦惱,獲得現法樂住,增長福智資糧,使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令青春煥發出正法的光輝。衷心期望佛教青年不負青春,不負佛法,精勤修學,迅速成才,多出一批太虛、虛雲、印光、弘一、楊仁山那樣的法將,出一些蓮花生、米拉日巴、岡波巴那樣的大成就者,推動中國佛教煥發青春,促使中華大地再現盛唐之繁榮。

另外可以聽一聽胡小林大德的視頻,點破了我學佛的誤區。


作為一個半桶水佛教徒,而且是典型的要從佛法中獲得好處的、喜歡說「佛菩薩會保佑我的」的佛教徒,不請自來啰嗦兩句,師兄姑且一聽,倘若我說錯了歡迎指正。

師兄現在的狀態,末學認為是一個很好的狀態。尤其是
「但還是會起煩惱,動嗔念,不過當時都通過念佛轉化了。我當初學佛初衷就是斷煩惱吧……
但我並不是迷茫地麻木地生活,我對未來的路有明確的規劃,而且現在正一步步地接近。」

末學認為這是非常好的狀態。

以下是師兄提到的問題:

1.正信的佛教徒是怎樣生活的?
答案在這裡:http://www.bskk.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31070extra=page%3D1mobile=2

2.該如何看待和身邊朋友的關係?
答案在這裡:《佛說善生經》。

3.隨緣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
末學個人認為,隨緣應該是:盡人事,聽天命。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4.應該擁有什麼樣的興趣愛好?
末學個人認為:

①.不違背五戒。
②.不屬於佛陀明確說不該做的事,比如賭博。
③.如果能夠成就善業,利益眾生,那麼就是最好的興趣愛好了。

5.應該為了自己的慾望去生活嗎?
末學個人認為:
首先,應當確認慾望是否正當,合理,不違背佛法。
其次,佛法提倡少欲知足,而
非無欲無求。
佛教徒可以為了自己的慾望去生活。

而且,如果能將發心小的慾望(自身利益或自家眷屬利益)調整為發心大的慾望(利益一切法界有情眾生,為利益眾生願成佛),並且為之努力奮鬥,那就再好也沒有了。

6.如何區分慾望是否正當?

利益自己的慾望跟利益家人,利益眾生的慾望,一樣都是正當的。

佛法從來不要求佛弟子不能利益自己。

我們要做的是「自利利他,自覺覺他」。

雖然捨己為人是很高的境界,但是並不總是符合佛法的。
舉個例子,布施。如果一個人讓自己家人吃不飽穿不暖,卻把全部財產用來布施,幫助別人,或者塑像建廟,這是正確的布施嗎?
答案是否定的。

《優婆塞戒經》中講到:若先不能供養父母。惱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惡人。是假名施不名義施。如是施者名無憐愍不知恩報。是人未來雖得財寶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

那麼什麼慾望是不正當的呢?檢查自己的發心。如果是出於貪婪,嗔恨,愚痴,嫉妒等等錯誤出發點的慾望,很多時候就是不正當的。如果出於這種錯誤的出發點,但是慾望本身是正當的,也需要注意懺悔,並且修改自己的發心。

7.佛教徒應該有感情嗎,或者說那是一種不同於常人的感情?

佛教徒當然應該有感情。

佛教徒同樣是有情眾生,感情是必然存在的。

然而感情似乎又是一種執著,那麼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末學的理解是,我們修行的過程,就是將感情升華的過程。將憤怒,嗔恨,嫉妒,等等轉化成愛,將愛升華為慈悲。

慈悲,慈者,與樂,悲者,拔苦。

修行人如果完全沒有了感情,就成了枯木,成了石頭,而不是成了佛,成了菩薩。

8.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終究還是落到了空上了嗎?(其實有時候還是會感到一點寂寞的,比如現在……)

這個問題超越了我的水平,回答不了了。

個人認為你應該並沒有落到空上,而只是經歷了剛剛開始修行必然經歷的一個過程——對世間很多事情的興趣不如對修行的興趣大了。這是好現象。

9.個人認為,修行人是分不同的層次的。

打個比方說吧,假設佛法是珠穆朗瑪峰上的一座殿堂,那麼……
我現在剛到浙江……
知乎上有些佛友已經到了川藏交界……
當然可能也有到了珠峰半山腰的,在默默窺屏。

末學私心裡一直覺得,想要從佛法中受益,並不需要爬到珠峰峰頂。

但是如果想要成佛,就絕對需要努力到登頂了。

題主師兄你的道路是正確的,雖然前路還很遠,但是只要一直努力,就一定會有機會登頂。

加油!


著相修行百千劫,離相修行剎那間。


當初學佛的目的是斷煩惱,所以以大乘佛教來說是由於發心沒以慈悲心攝持。換句話說是有些出離心,沒培養菩提心。小乘與大乘發心得果的區別要了解。願你不做自了漢,發心廣大真清凈。

導讀:上通下永老和尚,是當今峨眉山德高望重、可謂現在峨眉山「鎮山之寶」級別的高僧。解放前在峨眉山開悟,其悟境得到聖欽大和尚(早年在揚州高旻寺開悟者,掛「破參牌」)、袁煥仙先生(成都"維摩精舍"創立者,當今國學大師南懷瑾之禪宗師父)的印證。

徒兒:我天天打坐、讀經、磕頭,這樣努力能成佛嗎?
師父:成不了。
徒兒:為什麼?
師父:因為佛不是打坐成佛的,佛也不讀經。

徒兒:佛是怎麼成佛的?

師父:佛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要成佛。

徒兒:佛都想過什麼?

師父:佛天天在想如何把自己的真心施捨,如何讓別人好,如何讓世界、讓大家都得道。

佛天天想著如何方便別人,天天想著舍下自己,天天想著如何為別人服務。

天天想著如何去承擔責任,而默默的去付出,不讓任何人發現是他做的。

只要大家都能好了,都能認識自己的責任,都能理解和合了,不再有任何的要求和慾望的貪圖了,他就滿足和高興了。而不需要大家知道他!他從來沒有為自己想過什麼,也沒有想過自己要成為什麼、要得到什麼,只是想著怎麼能把自己的真心全部捨出去。

徒兒:所以我天天想著成佛,就成不了佛,是因為我在要求得到。佛是什麼都不要的,什麼都不為自己有一點打算的,完全是捨得自我的真心,行願之道做出來的。

師父:是啊,佛沒有想的事情你都想了。佛想的事情,你卻不想也不做,能成佛嗎?再說,佛也不是成的,而是做人做出來的功德相應。

徒兒:那我也要開始舍自己,這樣做就可以成佛嗎?

師父:不能。如果你是為了成佛而做而舍,那不是舍。而是有求有得失之心、有交換。不能成就。

徒兒:那到底什麼才是真的舍呢?我該如何做啊?

師父:如果感覺到自己在舍,就沒有舍。你知道佛舍的是什麼嗎?
徒兒:是福報和功德吧?

師父:是的。他舍的是無量的德。那你有嗎?

徒兒:不知道,或許沒有吧?

師父:你知道什麼是德嗎?

徒兒:不為自己,好好做人,幫助別人。

師父:這只是形式的表面,是空洞的理論而已。

因為你沒有達到無私無我的心,所以根本不可能知道什麼是無私、什麼是無我。你連相都沒有破,哪裡有功有德阿?

功和德都是在內心的起心動念之中,是在無相境界。那是內心的意識念頭的戒道啊。因為你在做人之中、在生活里,有太多的私心雜念,有太多的要求妄想。而你根本就不在乎起心動念,也不去注意起心動念。恰恰所有的修行和因果都在這個起心動念之中!所以你連一個最基本的清凈都沒有,連真正的戒都沒有搞明白,起心動念天天還在犯戒之中!

只是在形式外相之中有所求的為了自己得到。走的都是形式戒,是相戒,是外道。而非念積念修,非心戒。不應正道,不在無相。所以沒有正心真意,沒有找到善與德的標準,也沒有去掉自我的惡意貪心。更沒有功德可言。如何有道啊?

徒兒:那我也要開始舍心修行了。

師父:你知道怎麼才叫舍?如何舍?念念都在舍中,都在戒中,你知道舍的是什麼?

徒兒:舍也有這麼多的內容啊?我還真的不知道。

師父:修的內容基礎都在這裡,你連這個都不知道,只能說你天天在犯戒造業之中。那你今生能成什麼道啊?不用說修行和學佛了,連你最基本的做人之道都成不了,完全在地獄因果道中。在你這個境界中,竟然天天拿著佛的經書,說著佛的話,更是犯下誹謗之罪。

徒兒身上已經出汗,聲音顫微微的說,那就請您指教我吧!

師父慈悲的說:所謂的舍,就是首先要認清自我,從此開始在心中念念都要沒有計較,處處要認可自己的因果而理解他人,承擔磨難的考驗。

外在的一切惡意、誹謗、逆境,都是你自身應該承受的因果相應,而非是他人的錯誤。

所以不可以用對與錯來看別人、看問題,而只能以正與邪來要求和把握自己的心,在念念中來放下這個自我。因此,你首先要舍下的是自我的一切私心和慾望,才能進入清凈。


學佛學到一定程度,會有十分強烈的出家渴望。也就是說,學佛學的好的,很多都會選擇出家。(筆者曾經的師兄中,出家的不為少數,因為那種出離心使然,法喜充滿,要保持住,或者上升一個層次必須專修)

然而俗世中修行太難太難,比出家難的多。

但是很多學佛人並沒有出家願望,其原因是,學佛目的主要是求福報。

福報是當今世俗學佛人最重要目標之一,有些法門也特別重視福報,這裡談談近十幾年的一種現象,比如某某六部曲,總是宣揚福報如何如何,筆者接觸過不少某某六部曲修行者,皆是如此。大談要改變自己,大講各種神奇的所求必應之事,實在是有失偏頗。

因此為了福報的學佛,無非是學了一些皮毛。什麼自利利他,尋求真理,解脫等等,都在其次。

求福報學佛的心態多是患得患失,對自身利益時刻挂念,計算,得失心特別重。

但是心裡又不願意承認,不願意接受自己對物質,利益,慾望的執著,可是又難以說服自己能夠看淡,放下。於是內心越來越糾結,越來越扭曲,甚至人格分裂,性情大變,當然也有一些修行方法的問題,比如打坐,念經改變了性情。

如此導致心態不好,導致性格變化。

尤其是當苦苦追求福報,最終並未求到,或是雖有所得,但與自己期望值甚遠之後,往往走向極端。。。多疑,冷漠自私,玩世不恭,等等性格的出現,也就難以避免了。

因此,學佛人給人感覺比較虛偽,冷漠。(筆者接觸過大量這種學佛人~~貪圖財富卻又滿口放下,追求世俗物質條件為基礎的婚姻的,卻大談隨緣,看破。嘴巴里念叨行善最樂,愛語,護生,平時善待小動物,對小貓小狗特別友好,卻對家人,朋友冷漠,甚至加以冷暴力,言語暴力的,比比皆是。。。由於筆者懂一些占卜方法,找我占卜之學佛人大多是測財運,婚姻,在與他們交流之中,能感受到其人對物質財富之執著絲毫不亞於俗人,對男女方外在條件看得是十分重。。。)

我覺得對治法門就是,要認可自己,承認自己的問題,承認自己是個凡人甚至是俗人,先把俗人做好!

不要貪求福報,尤其是把改變命運,人生都寄托在佛菩薩加持上面!對待求福報法門莫啟貪心。

最後勸誡諸位學佛師兄,應該樹立「我命自我造」的價值觀,多學習世間法,在現實中提高自己綜合素質!畢竟,自助者天助!


我學佛以後每幾天就變成一種不同的人,說白了,每一秒都和原來不一樣,都是新的。但關鍵問題是,之前不也就是這樣么,之前也是每一秒都是不一樣的人。那麼學佛到底有什麼用。

其實學佛的作用我個人的體會就是讓你不再執著過去,現在,未來,所謂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我昨天很善良,做了善事,今天又有些煩惱,這是為什麼,為什麼不能保持。我前幾年是個熱情的人,現在忽然變冷漠了,這又是為什麼呢?沒有為什麼,你不要去妄上加妄,不要追求某種狀態,這樣慢慢就自在了。冷漠也是無常的,熱情也是無常的,善惡亦為無常,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業報,這也是性格變化的一個原因。接受自己,給自己緩口氣,不要用某個特定的綱常去定義自己,去比較自己的差距。


一個建議,發菩提心!


謝邀!
第一種情況是正常的,隨著修行的進一步提高,心必然會導向於清靜,請保持它。否則就是你的方向有問題了。
怎麼看待身邊朋友的關係啊?
是這樣的,我身邊也是有一群死黨的,大部分時候我也不會輕易和他們談佛法方面的內容,關係是非常鐵的,但是如果哪一天我要出家必須放下這些朋友,我不會猶豫,也不會覺得傷感之類的,因緣法就是這樣的,緣起緣盡都很正常啊。
興趣愛好?
不需要有什麼樣的興趣愛好啊,我這麼跟你說吧。興趣愛好其實是很難戒的,你自己知道你有什麼愛好的,你要作的不過是保證自己的愛好不傷害到其他人,以及盡量控制自己的愛好不會導致自己心的墮落。
怎麼區分自己慾望是否正當建議你去看【阿毗達摩講要】。
感情,不知道你指的是啥,但我這麼回答你吧,不論什麼感情,特別是是世俗上的那些情感,親情,愛情之類等等,慢慢你會發現它們都帶有一些利益糾葛,怎麼說呢?就是覺得不純粹吧。這是你會慢慢覺得人間不完美的地方吧。
你還遠遠沒有到所謂落到"空"上的範圍。遠遠沒到。例子:
我有段時間也可以完全做到幾個月不出門,只我在家裡,不和人接觸,也感覺自己足夠清靜,不會覺得無聊也不寂寞,感覺這種方式活著真是好呀,結果去參加禪修營以後,才發現,其實我還是一隻雞,我所謂的清靜,遠遠沒到可以和禪修營所要求的那種清靜的程度,還差了好遠,這麼說吧,我剛過去禪修營時,也覺得這裡好清靜,真是好,結果過了沒幾天,就覺得這裡好像監獄啊。好無聊啊。我都到那程度了去禪修營還會這樣,你呢?好好體會一下吧。
平時不會感到寂寞,哪怕感到寂寞,這種感覺持續時間也不會超過30秒。


題主好有福報,還在上學期間就能趨入佛法,作為工作後才開始了解佛法的我,表示無限羨慕,哈哈哈~

正信佛教徒,各個起點不同不可一概而論。

一般而言,如果是修行不錯的(至少在我認識的師兄),必定是人格穩重,有情有義,待人熱情隨和並不假裝,讓人感覺在TA身邊就像春風般溫暖,但是TA雖然關懷得真心卻並不耽著在這些人事之中,很是拿得起放得下,沒有什麼私慾;同時具有威儀,可一起說說笑笑但是不會造次;同時能夠認真學習經律論典,並實踐著佛陀的教言。

總之世出世間都很不錯的人,令我深感佩服,很想變成TA那樣的人呢~

題主如果對輪迴沒有太大質疑,我向您推薦一段教言,可稱之為「發心利器」。
每日思維百遍余,可自然趣入正信佛道。不會有這種類似「冷漠」的情緒困擾。對我而言,每當我迷茫了,這就是一根「定海神針」。

以下:

「我們應該這樣想:其實,身處輪迴中的一切眾生,無始時以來無一未曾做過我的父母,做父母時他們都是無微不至地呵護我、恩寵我,最好的食物先給我吃,最好的衣服先給我穿,十分慈愛地撫育我成長。所有這些恩重如山的眾生,雖然欲求安樂,卻不知奉行安樂之因——十種善法;雖然不想受苦,卻不知捨棄痛苦之因——十不善法,所想與所做背道而馳,糊裡糊塗地步入了歧途,就像盲人遺留在荒野中一樣,這些眾生實在可憐!

再進一步觀想:我如今聽聞並修持甚深正法,目的就是為了使曾經做過自己的父母、現在為六道痛苦所折磨的一切有情,遠離各自業感的一切痛苦和習氣,獲得遍知佛陀果位。

這樣的發心,無論在聞法還是修法的過程中都相當關鍵。不管所修持的善根是大是小,如果以方便攝持,就稱為加行發心殊勝;善根不被他緣毀壞,稱為正行無緣殊勝;為令善根蒸蒸日上,在結尾以迴向來印持,這就叫做結行迴向殊勝。所有善行以此三殊勝攝持是必不可少的。 」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每一位有成就的高僧大德都是以慈悲心為基礎,證得開悟的。佛法不是脫離世間的,眾生與我皆為一體,才有可能達到無我無相的境界。

修行的過程有時候可能是很枯燥,尤其是在完全感覺不到自已進步的時候,或者遭遇他人誤解或者污衊,感覺勢單力薄的時候……常常會懷疑自已的選擇甚至懷疑佛法的真實性。而慈悲心就像永動機的動力一樣,可以隨時糾正方向,不離正知正覺。

放護生,懺悔,都是培養慈悲心非常好的方式,能夠堅持這樣做就會發現好處。


1,我們學佛,那麼佛是冷漠的嗎?看看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他是如何建立僧團的,他是如何對待世人的?
2,關於興趣愛好,假如是普通人弄不好就會陷入於自己的狂熱裡面,而有佛教信仰的人,主要是靠自己的發心引導。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觀察到自己的特質和發展方向,只要是以菩提心攝持,所有的願望都會圓滿的!
3,而與願望方向相反的力量就是慾望,願望是正向的,慾望是負向的。願望是給人力量,帶給人希望和光明的,而慾望是令人軟弱的,帶給人束縛和恐懼的。你能分清慾望和願望的不同嗎?認出你的慾望,拿菩提心去轉化它吧!
4,感情生活,依然取決於你的發心,如果貪求美貌,那麼你會被慾望所束縛。如果欣賞智慧,那麼你會被願望所鼓勵。
5,隨緣,也取決於你的發心,如果你屈服於慾望,那麼隨緣會讓你沉溺。如果追隨願望,那麼隨緣會讓你次第花開。緣的開始,結束以及改變,都來自於你的發心。雖然說『』隨『』字,其實在緣來之前你的心已經為你做了決定,所以所謂隨緣,煉心為先!


你現在的狀態很正常,隨著修行的深入會逐漸改變。我們剛了解佛法時,所謂「世味哪有法味足」,領悟到了一點點佛法就覺得世間許多沒有意義了,喜怒哀樂,外界境遇不過是假相不去在乎他。這就是你現在的狀態,但我們沒有大修行人的心境,在這樣不起波瀾中,安納不住。智慧不足就很難不起煩惱,慈悲不足就不會不起嗔恨。所謂念佛轉化其實只是伏住,用佛菩薩聖號壓下而已,心裡對煩惱沒有起覺知,煩惱並未成就菩提。其實斷煩惱並不是沒有煩惱,而是心中常生智慧。就如同把煩惱比喻苦水,心比喻杯子。你的杯子曾經有過苦水,都倒掉也會殘留苦的味道,只有到入甜水才會徹底沒有了苦味的存在。正信的佛教徒也不過在做該做的事情,隨緣就是盡人事,聽天命。執著與做事無關,不沉溺其中,掛懷不下就好。至於感情,順其自然,正行,正念,隨緣,無所求就好。


推薦閱讀:

是否存在一種和頓悟相反的,很少見但是一旦達到就如下無間地獄的「頓迷」?如何才能做到「頓迷」?
普陀山南海觀音建成後,颱風真的每次都繞道嗎?
佛陀因「睹明星」而悟道,其中過程是否有更深的含義?
佛法是滅苦之法 可是人活於世 不僅僅是想滅苦 而是想追求快樂啊 佛法可以帶來快樂嗎?
佛陀是否窺見了宇宙的真理?

TAG:佛教 | 佛學 | 佛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