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緩解幼兒入園焦慮問題上,有哪些最流行有效的策略?這些策略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搜索一下發現緩解幼兒入園焦慮的方法策略特別五花八門。然而並不清楚這些策略的理論基礎以及實踐結果。希望有大神能夠解答一下,比如說:梯度入園的理論基礎是什麼?實踐結果如何?


論文自己寫,別老想著撿現成的。
解決分離焦慮最好的辦法是從家長教育入手,很多難捨難離都是家長造成的。還有家長要是早點給孩子描繪一個幼兒園美好藍圖讓孩子嚮往直至孩子也不會有太多分離的困難,就怕拿去幼兒園來嚇唬孩子,給孩子一個幼兒園可怕的印象,那孩子不焦慮才怪。


嶄新的八月,對於很多小寶貝來說,可能馬上要開啟幼兒園生活,而有的幼兒園現在已經開始半天半天地接收小班孩子,為寶貝們逐步適應幼兒園做準備。其實,大部分孩子入園都免不了哭鬧,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入園分離焦慮。那麼,在有效的新生入園分離程序里,我們能不能對幼兒的焦慮再敏感一點?能不能對孩子的自然情緒再友善一些?

我最近看了李坤珊的一些觀點,可以分享,她有一個關於「把媽媽放進口袋裡」理論,舉例說明了細節操作,細節處理不同,有時候會帶來截然相反的效果。

開學三個星期了,五歲的埃西亞,每隔幾天就帶著一條又一條亮晶晶的手鏈、項鏈來學校(編者註:國內幼兒園一般會禁止孩子帶首飾)。這是她媽媽為了安撫拒絕來上學的她,所想到的辦法:讓她帶著媽媽的首飾,這樣就好像媽媽在她身旁一樣。

但埃西亞的例子有些不同。雖有媽媽的「味道」在身旁,她哭泣的過程卻拉得很長,原因之一是:媽媽跟她說再見時的程序拉得過長,已有到那「十八相送」的程度。而結果就是:孩子感受到媽媽對新環境的焦慮和分離的難過,自己也就接收了那樣的焦慮和難過,無法信任新環境。

雪上加霜的是,埃西亞的媽媽在臨走前,總不忘叮嚀一句:「那條手鏈很特別,別弄丟了!」因為擔心弄丟屬於媽媽的東西,埃西亞堅持走到哪都戴著它們;一不小心暫時放下了媽媽的東西,才幾分鐘,就急慌要找回來。結果就是:本來為了安撫孩子,但因為安撫物是成人的寶貝,反而增加了孩子的焦慮。

同樣的心理處境,三歲的柯登卻有不同的經驗。換句話說,柯登的媽媽用了不同的安撫物和程序。有兩個星期,柯登每天來上學時,不但跟媽媽有短短的、固定的說再見方式,他帶來的「媽媽物」,有時是一朵媽媽在花園裡種的小花,有時是媽媽廚房裡的小方巾。不管他帶來的是什麼,媽媽臨走前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想媽媽時就聞聞媽媽的花,然後把它放在口袋或你的衣物櫃里。」


柯登的媽媽採用不同做法,結果就是:孩子感受到媽媽對新環境和對自己的信任及信心,自己也就接收了那樣的信心,所以很快地信任了新環境。


再加上安撫物是環境中孩子熟悉的小物品,有媽媽和自己相處的真正記憶;而且媽媽不怕孩子把它弄壞或搞丟,所以孩子也就沒有心理負擔,在情感滿足的同時,將注意力轉向新環境的人、事、物。


現在,柯登已不用每天都帶著「媽媽的味道」來學校了,但在聽故事時間時,每次一聽見故事裡說到小花、小樹,他都會趕快舉手說:「我媽媽喜歡小花。」媽媽的貴重,已一輩子刻印在柯登的心窩裡了。

也是李博士的一個做法,就是「把媽媽放進口袋裡」。讓孩子想媽媽或爸爸時,就能立即得到情感上的安慰。可能有大人會反對說:「那這樣不就把孩子適應的時間拉長了嗎?」那麼可以反問的是:為什麼短才好呢?長和短不應該是問題的中心點,重點是在:如何帶領孩子安心地適應環境?會安心是因為被接納,會安心是因為整個適應過程是自然進行的。


「把媽媽放進口袋裡」的做法,簡單來說,就是讓孩子上學時,帶一樣專屬於媽媽或爸爸的代表物來上學,而且最好是能放口袋裡或掛身上的。比如說,媽媽的圍巾、相片、寫的小卡片等。當孩子很想媽媽時,就可以用手去摸或看那樣代表物。而這時候,假如老師還能提供協助的話,就會讓孩子覺得這個新環境里的大人了解他、是友善的。比如說,老師看見孩子想哭,用手摸媽媽的圍巾時,就問孩子:「你看起來很難過,要我抱你一下嗎?」

別擔心這樣的做法會延長適應期,再一次強調,長與短不是重點,真正的中心點是在「適應」。適應的意思,不是快速解決,而是接納了、安心了、也就與環境同步了!孩子想媽媽時,不壓抑感情,反而還能感覺到媽媽的支持,這時還有了解他的成人在一旁。慢慢的,幼兒一旦對新環境建立起信任和習慣,他們就會開始注意到環境中許多有趣的人、事、物,也了解爸媽離開了會再回來。於是幼兒面對新環境所產生的焦慮和哭泣情況,就會慢慢減少,因為這樣的環境充滿了尊重與愛,孩子對環境的真正信任才能產生!


--------------------------------------------------------------------------------------------------------------------------------------------

李坤珊,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幼兒教育博士,美國波士頓蒙台梭利師資培訓中心講師,一位柔軟溫情的媽媽,養育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著有《讓孩子安心做自己》《讓寶寶愛看書》《小小愛書人》《童書非童書》。

http://weixin.qq.com/r/WUxkfGnErDTTrS0f9xlL (二維碼自動識別)

▲歡迎關注 互助爸媽(微信ID: miaoba1976)

有態度、有溫度的父母知識分享社區


謝邀(雖然覺得可能是知乎機器人的邀請哈^_^)。好吧,鑒於一直沒有人回答,可能是大家覺得這個題目提什麼「策略、理論」而顯得太居高臨下、陽春白雪了,以下是下里巴人的回答,我隨著自己的學習進步將努力學習更新。
1)入園之前,就著手培養孩子對自己的信心。這個方面個人比較同意John Bowlby、Mary D. Salter Ainsworth這一派的依戀理論。依戀分型對於家長實踐的指導意義可能不大,但「不安全型依戀」這個提法對於父母等教養者很有意義,如果孩子在主要養護者離去時表現出不安全型依戀的特徵,譬如與外人相處不當、家長回歸時情緒表露異常等等,那麼家長可能就要著手干預以轉化孩子為「安全型依戀」。對於普通家長而言,可操作的策略有:給孩子選擇的機會(譬如出門可以挑選一個且只有一個玩具);不論什麼情況,都要強調父母是愛他們的(譬如做錯了事,教育要對事不對人,該因為事罰反思角,就要堅持罰,但在罰的同時,要強調父母仍然是愛他的)。孩子一旦認為自己不論出現什麼情況,身後都有Secure Base(安全島),那麼他才會有自信自己一個人去對付新的情況(譬如入園挑戰)。
2)入園的同時,讓孩子準備好自己的依戀物。雖然目前的幼兒園太考慮到一刀切的規範化管理,而很少會照顧幼兒在人文方面的基本需要,這事實上使得家長的干預空間已經很小很小了(所以,幼兒教育的從業者改變可能才是我們這些學前教育人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小鴨鴨上學去》、《媽媽心、媽媽樹》等類似的繪本大概有依戀物的影子。簡單地說,已經入園的孩子是可以將Secure Base的感覺寄托在一些小物件上的,如果允許孩子帶著這些小物件入園,是可以消解其入園焦慮的。鑒於目前幼兒園的管理情況,這種依戀物不可能太大,一般只能選擇有父母手澤的手繩、手帕之類的小物件,而且這種物件應該不被幼兒園的生活所「玷污」、沒收或沖洗。這個方面的理論基礎也許可以說成是Abraham Harold 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孩子會在安全需求層面上知道自己對於依戀物是有安全掌控的,那麼這會暗示孩子他可以在其他層面上也是安全的。
3)入園之前,就讓孩子對於現世的文化有一些認知和認同。這方面的理論基礎是Lev Vygotsky的文化歷史觀。to be continued...


兒童為什麼會產生入園焦慮?

這是因為兒童進入了一個新的環境。即便是成人也會有對於新環境的焦慮。而成人的焦慮沒有那麼強烈,除了和成人已有對環境變化適應的經驗,還有他的年齡心理特徵。
所以,兒童產生入園焦慮,這是他的年齡特徵所表現出來的。
讓我們來看一下《兒童發展心理學》中兒童交往的發展中依戀的定義(依戀:是嬰兒尋求並企圖保持與另一個人親密的身體聯繫的一種傾向。)注意依戀具有雙向性,是兒童與父母的雙向依戀,從以上可以得出:減輕入園焦慮,首先家長不要表現出對孩子的強烈依戀。
其次,每個兒童的氣質類型都不一樣,有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抑鬱質四種,但並非一個兒童只對應一種類型,他身上可能表現出多種類型,這時候就需要教師的判斷了。

同伴的作用:在兒童同伴交往中,同伴是范型,同伴給予穩定感和歸屬感。樹立同伴榜樣,增強同伴情感。遊戲是一種重要的同伴交往方式。

在新環境中,教師是兒童新的依戀者,教師應該用愛心,耐心,最好能時常擁抱兒童,給足關愛。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經常懷疑自己生病怎麼辦?
在事業單位工作,焦慮不安,怎麼緩解焦慮?
今年29了,最近兩個月把這幾年工作的積蓄投到現貨上虧完了,心裡極度煩悶,工作也不安心,不知道該怎麼辦?
如何破解有錢賺而不去賺產生的焦慮感?

TAG:幼兒教育 | 兒童心理 | 幼兒園 | 學前教育 | 緩解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