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害怕與人交往,因為他們一定會討厭我。怎麼辦?

從中學時期開始,我都很怕惹別人生氣,因為我怕他們討厭我。我更怕拉幫結派那種對別人很有壓迫力的人。所以我都會迴避和別人交往。但是工作中的同事都需要交往。我開始都是一臉笑容和大家相處的小心翼翼。我怕惹他們不高興。開頭我們也都挺好的,但是一到後面他們與我熟了後總會不可避免的發生矛盾,我很軟弱,很多時候明知對方是錯誤的我都不敢爭辯,但是我心裡又非常生氣和不舒服。有時和他們吵架起來我也沒有底氣就像很娘的回了幾句。他們都覺得我幼稚,後面他們會用很難聽的話罵我,我經常自己生悶氣。可是我真的很善良,我想和他們交朋友,如果相處融洽我做多一點的事吃點虧都可以的。可是我接觸的每個人,無一例外到後面都非常討厭和鄙視我。我真的感到很害怕。誰能幫幫我。。


謝邀!

精神分析有一個基本假設:一個人的外在現實與ta的內在現實有關。因此,一個外在現實很糟糕的人,我們不免會去推測ta內心世界的混亂。同樣,內心的安定會產生良好的外在環境,那些長年進行宗教修鍊或者心理上成長的人,由於內在現實的和諧,能帶來現實生活的積極變化。

由這個原理可知,外在的人際關係往往是內在人際關係的外化,而後者是一個人幼時的關係(與撫養者的關係,或者與其他重要人物的關係)的內化。所以,想要改變外在的關係,關鍵是改變內在的關係。改變的途徑有兩個,一是通過重新內化現有的健康關係(現有的一段持久的健康關係)以修正不良關係;二是去覺察內在不良的關係的形成過程和表現方式,並主動調整它。我主要就第二點來做些展開。

榮格有一句名言:「潛意識如果沒有成為意識,它就會引導你的人生而成為你的命運」。一個對內在現實缺少領悟與覺察的人,即一個不充分理解自己為什麼會這樣的人,往往會在潛意識的驅使之下不斷地重複一些同樣的生活故事。這種重複如果是好的話倒沒問題,如果是壞的話,則需要去改變了。那麼,是什麼樣的機制導致了重複呢?

以你作為例子。在你的成長曆程中,似乎你在不斷地製造出那些討厭你的人。我用製造這個詞,也許會讓你不太舒服,但如果仔細去審視一下的話,我們會發現別人對待我們的態度與方式,很多時候是被我們自己所教會的。比如一個有受虐特質的人,會勾起別人內心潛藏的施虐特質並在他身上得到滿足,最終他自動的成為單位或家庭里替罪羊的角色,別人會不斷地責備他或欺負他,讓他承擔了過多的任務。因此,是他教會了別人以虐待的方式對待他,因為這樣的關係他更為熟悉。你內心有一個信念:我必然會被人所討厭。所以,也許你會把周圍人的言行理解為討厭你的證據,然後採取對抗、逃避、討好的方式,無法進行正常的平等的交往。過於謙卑與討好的方式自然會引起別人的輕視與排斥,最終在現實生活中複製出內在關係。假設有個人一如既往地尊重你,你在開心與幸福的同時,也會覺得很奇怪,因為這與你內在的模式不一致。於是,你也許會無意識地用各種試探的方式去測試底線,最終把對方製造成一個討厭你的人。

所以,你要去理解這樣的關係是怎樣被你內化的,過程中那些未表達的情感,未完成的事件是什麼,這樣的關係模式在日常的關係中是怎樣被重複的,你可以做些什麼改變去調整它等等,這些工作得與心理諮詢師協同完成。當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心現實有了充分的覺察與領悟,那麼他便有機會去修正那些不良關係,從強迫性重複的怪圈中跳出來,從一個「自在」的人成為一個「自為」的人,這個原理與人類對自然規律的把握是一脈相承的 。如果你掌握了自我分析(可參考霍妮的《自我分析》一書)的原理與方法,也可以先試著通過自我分析去探索自己。


已取消匿名,歡迎交流,結力與共。


一切都是經驗,可能不是很對,措辭也有不當,但希望與你分享。 回答會比較「長」,會一邊思考總結,一邊慢慢說給你聽。


這種調整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我個人花了大概十年左右,繞了很多彎路,用比喻說是一輩子的鹽在一天中吞下去的那種彎路。不過一旦上軌道就會很快。


一切都從自責開始,刻意去改變自己,對自己指手畫腳。慢慢的那種自責已經不會浮現在明面上了,也就是成為了做任何事的心理背景。開始會以為自己有種道德的潛質,因為很能自我檢討,後來才發現,年幼時累積的自我感和安全感和自戀感,已經像被午陽暴晒過後的水窪了。

具體表現是從前的愛好統統喪失,心理沒有能量感,極其低壓負面,跟人在一起的初始動機就是讓他認可我,對外界認可極度饑渴,壓榨深愛自己的人們的感情,跟任何人的關係都無法深入,停止在認識的陌生人的階段,惹了一大堆的誤會與輕視,沒有轉身和解釋的機會。經常在夢裡哭,夢見被排擠被冷漠,夢見大家在一個屋子裡,我在屋外繞了一圈一圈,怎麼都進不去。開始不自覺的討好別人,卻因為不通世事,連拍馬屁都不會。心中有個洞,怎麼填都填不滿,像黑洞一樣不停的把自己的生活事業 包括我的健康,思想全部吸進去。

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至今不想去回憶和深究。但,現在才發現,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被忽略了,就是承認它,從心底去承認它。我是這樣子的人,我不知道如何去面對他人,我也許做錯了一些事情將自己逼上了死胡同,我很幼稚,還很天真,我一切的努力好像都是無用,我是如此辛苦,辛勞,心酸,這個世界的刺一根一根扎進我心裡,真的很疼,我掙扎那麼久了,可是希望在哪裡?

這些話,像母親一樣去感知和憐撫自己,用一些心理技巧,不斷重複和強化,讓它落在你的心裡深處,這時候,你會淚流滿面。這時候,你就可以開始處理其他的事情了。因為此刻你的心真正站在了實際自我的基點上,而不是夢想自我的基點上。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要麼去尋求專業幫助,要麼去了解一些心理常識和技巧。對現在狀況下的你來說,兩邊都不會簡單,但總歸要去做的。)

當我自己走到現在的時候,才發現其實一切痛苦的根源在很早很早以前就註定了,有機緣就能避免,沒有,就只能面對。在我的生活一團亂麻,身體每況愈下的時候,有朋友對我說了一句話,不改變,就只有死路一條。

這句話深深的警醒了我,讓我決定斬斷一切念想,決然的往下走。這裡的「斬斷一切念想」,是一種很奇怪的事情。一般說斬斷,是用很大的勇氣和力量做的事情,比如切斷關係,打破一個什麼重要的東西。那時我才知道,虛妄的念想,也是需要勇氣和力量丟掉的。

我經歷了幾個斬斷。一,內心再怎麼樣痛苦絕望,永遠都不再提離世的念頭,要活下去。二,他人再怎樣「厭棄」我,我都要面對,因為逃無可逃,死路已斷,大不了把自己當瞎子當聾子,當一塊捅不死的豆腐。活下去。三,如果有一天,自己物質上淪落到困窘交迫,朝夕不保的地步,那就去乞討流浪,活下去。四,大局無力扭轉,變不了就不去想,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抓住當下的每個時刻,一點一滴,喝水吃飯走路睡覺,活下去!

這是一種釜底抽薪的力量,當這種力量納入內心深處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個誓言,對自己的承諾。同時會發現,那些別人如何,他們喜不喜歡我之類的念頭,彷彿被一種力量牽扯住,沒有辦法在你心裡隨意生根肆虐。這是第二個根基。

======================================================================

根基,是讓內心的自我有個立足之地,當自己開始顛覆自己的存在的時候,總有些東西是懸崖上的那棵樹,儘管再恐懼再艱難依舊緊緊抓牢,只要那棵樹紮根堅實,在劇烈的情緒動蕩和自我懷疑之中,你仍然有那麼一刻,能夠停止掙扎,好好休息一下,好好的看一看自己。

第三個根基,名字叫虛幻。
當一天中脫離焦慮和痛苦的時間一點點多起來,我回憶起過往的一切,發現了一件可笑的事情,當初自己為什麼這樣對待自己的理由,源於一個對於正常別離的誤會,天真的孩子說,他離開了我,都是我的錯,是我做的不好,都是因為我,所以,我要改變我自己。
所謂「一念之間,天堂地獄」即是如此吧。潛入內心最深處的自我否定,仿若一根卡在了喉嚨的魚骨,正常的生活起居、思緒運行、人與事的流轉都伴隨著無言的扭曲的痛楚,對,偏離了自然的軌道的本性,是為扭曲。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這麼一根無形的魚骨吧,只是,你能看見它嗎?
除此之外,一切其實都很正常的事物,卻由於痛變的都不正常起來,你找不到任何緣由和可以著手的地方,又好像處處都是緣由,處處都能治癒。

不能在人際關係中判斷自己的位置和相關利益,無法認清他人的位置和相關利益;
抗拒接受每個人都處於複合角色的實際情況;
不能脫離自我的封閉感受,對某種關係有種執念般的渴求;
兀自設想一個理想的交往模式,彷彿鬼打牆一樣,別人進不來,你也出不去;
對人和人之間關係的認知固化,即使在天差地別的環境之中,都沒有辦法融合與成長
……………………………………………………
………………………………
其實哪,「我們」並沒有真的想和別人做朋友,因為「我們」想要的只是一段名字叫「朋友」的關係,你對我好,我對你好,你取悅我,我取悅你。求而不得,失望蓋過希望,恐懼蓋過渴望,失敗蓋過成功。

======================================================================
這個對虛幻的「發現」,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個動作。所以不用去追求它,而是不斷的重複。

這個過程,可以分簡單的兩個階段。
一,在最初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很痛苦,這種痛苦與他人不一樣,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能夠看到這裡的朋友這個階段應該已經達到了;
二,發現之後承認它,不是干預也不是改善也不是控制——對,我就是這樣的,現在的我就是這樣,強烈的反覆期就是發生在這個階段,你會出現情緒與行為的劇烈波動,像海浪一樣。反覆去接納,一次又一次接納內心的痛、種種不如意、質疑糾結,接納——平息——互動——痛苦——接納的過程循環輪轉。

最重要的是,接納與承認不是簡單的一個認知,也是一種動作,是從幾個方面進行的:最外在的是拓展思維層,完全可以在安靜的條件下獨自進行,方式是閱讀、聽、讀、說。看能打動自己的材料、文章、視頻,不擅長接收信息的朋友,可以進行碎片化閱讀,在各種播音平台、自媒體、出版物之間採擷喜歡的信息,原則是積極舒適觸動,不需要像學習一樣去極力辨知,以你所能及的自然的狀態去做,多重複,沒感覺了就換掉。其中,聽的無意識效果是最大的,閱讀在體系化認知上很重要。讀與說,在做摘錄的情況下反覆的讀,說是對語言方式的訓練,用簡單的但是自己平常難以對別人說出口的語句,來覆蓋自己的常用交流語言,對自己說,在頭腦里說,最後過渡到對別人說。
其次是拓展實踐層,自己一直想做卻沒能做到的願望——簡單的如運動、作息、各種小習慣、愛好,複雜的如溝通對話、人生決策;如果有,去做,當你做的時候,就是在身體層面對自己進行真正的接納。你的每一個未完成,都會成為潛在的執念。也許這個過程並不會那麼容易,如果容易早就做了,但具有價值的恰恰是過程中的每個細節、每個牽涉力量特別是阻力。不去糾纏結果,進展不下去了就擱置。關注過程,問自己,為什麼我想做,為什麼我做不到,我怎麼才能繼續。去做,最最真實的力量就在此過程之中。在做的過程中,在保證人身安全與生活保障的情況下以知識輸入和思維拓展作為輔助,對自我行為進行詳細記錄和調試。記錄可以保證思維的穩定性,減緩情緒及認知帶來的衝突,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這是一場自己一個人的旅程,我們需要穿越妄想見到恐懼,再穿越恐懼見到真實,最終穿越真實,見到自己。


一開始和人相處,禮貌就行。除了上級,對其他人不要用任何敬語和謙詞,有工作交流除了上級不論年齡大小一律底氣足叫名字,發生工作上的矛盾,不要害怕與人爭吵,工作上爭吵後,對方不找你說話,堅決不主動找對方。當他們意識到你也有脾氣,反而會來找你。這時候,他們跟你說三句話,你回復一句,堅持三天以上。(每次只和一個人發生這樣的矛盾,除非工作能力超群,切不可與同事同時吵起來)意識到別人侮辱你,立刻說:「你這樣什麼意思?!人貴在自重!」之後無論對方怎麼解釋,都不要說話,盯著他眼睛看,直到你覺得他的解釋令你滿意,以後瞪他一眼,不說一句話,做自己的事。這事之後,對方再叫你名字或跟你說話的時候,故意當做沒聽見,有人可能會連著叫你好幾次,全部忽視,等他換了好態度跟你說話,再這樣堅持三天以上,再搭理。誰鄙視你,你鄙視誰。誰用什麼態度對待你,說明他最怕別人用這樣的態度對待他。不惹事,也不怕事。處不好就處不好,你肯定也知道,人脈是建立在實力上的。不用怕別人把你孤立,不用怕別人討厭你。沒誰能讓所有人喜歡。重要的是自己心理舒坦。


一、在沒有與人深入交往前,如何判定別人討厭你?

當然的確是有人會因為某種你所不知道的原因露出憎惡的表情,而你也可以根據你的經驗推測這個人討厭你。

至於另一些人,比如待人較為溫和的人,恐怕在交往之處,通過經驗是難以猜測出對方對你怎麼看。可能是有好感、可能是無感覺。


而這裡的問題是,如果自己是經驗推測的話,那麼自己如何來的決定性的證據確定他人對自己感覺呢?答案我個人來看是不存在的,因為對方對你的感覺的證據是除了他之外的人所無法獲得了,所有旁人所做的也只是沒有確鑿根據的推測罷了。


另外,一個人對於另外一個人的感覺是清晰的嗎?答案是未必,比如異性之間的好感,可能評價隨著時間變化時非常快的,但感覺的評價是非線性的,做了一件令對方感到討厭的事情,可能會影響他人對你的評價,但對方可能還是對你有著更多的好感,當然也有可能你做了一件什麼事兒就在對方心中的形象完全混掉了,而這些不是你所能控制的。


二、如果你在與人交往之時斷定他人一定討厭你?而若以此為人際交往中的一個核心的假設的話,那麼你將驗證你的預言。


如果你假設一個人一定會害你,那麼你在於這個人接觸之初以及在其後的交往過程中,自己會以自己對待他的這種假設來對待他。同樣的你假設這個人一定會討厭你,那麼你變在交往中以這種假設來對待他。


那麼這裡的問題是,你的假設有什麼確鑿的根據,在預先做出判斷?

如果沒有那麼你的假設是毫無根據。


另外,你假設對方討厭你,你將這種假設作用於對方,造成了最後對方真的討厭了你,那麼是不是這就是這種最初的假設造就了最後的結果,而最初的假設也根本就不是什麼預言,而是你自己證明了自己的預言,是你自覺或是不自己地按照你的預言來行事,最終驗證了你的預言,而更糟糕的是這好像是證明了,你一開始的猜測是對的,而且也總是對的。


心理學上有一個叫「心理遊戲」的概念,是指令自己感到討厭的情節在自己的生活中一遍又一遍地發生,而造成這種循環的原因在於自己的某些特定傾向。


三、如果假設對方一定討厭你的話,那麼是不是也就不存在了對方喜歡你的這種可能?
如果你認為對方一定討厭你,並且自己想要挽回這種局面並且做了什麼後,自己做出的假設依舊是對方一定討厭你的話,那麼在邏輯來說對方不討厭你的這種情況是一定不會出現的。


因為在這種假設下,你能感受到了只有這樣幾件事兒
1、我已經驗證了對方討厭我。
2、我猜想對方一定討厭我,但還沒有得到確鑿的驗證。


那麼對方喜歡你呢?對方對你沒有感覺但也不是很討厭的這些選項呢?這些選項是不存在了,因為「對方一定討厭我」的這假設,在邏輯上否決了他人喜歡你的一切可能的假設。


那麼「對方一定討厭你」那麼也就意味著無論你做什麼都最後對方都討厭你,那麼你做什麼與不做什麼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因為這個假設是「對方一定討厭你」


可是我真的很善良,我想和他們交朋友,如果相處融洽我做多一點的事吃點虧都可以的。可是我接觸的每個人,無一例外到後面都非常討厭和鄙視我。


首先,你得明白一點,什麼是善良。
不要自我感覺太良好,你得清楚自己到底是懦弱還是善良。

然後你還得明白,為什麼別人會討厭你。
是否因為你的語言溝通能力不行,對待盆友同事詞不達意,導致別人的誤解和厭惡?
是否因為你整天是張撲克臉,對待別人的幫助也是遲鈍的認為理所當然,從不表示感謝。
又或者你對待人都是獻媚至極?
要知道,過度冷漠是讓人厭惡的,過度的獻媚的奴性也是讓人瞧不上的。人這種生物啊,會遇強則弱,遇弱則欺,大多數都是這樣,所以,只要你足夠自信,其實是可以規避這些不必要的麻煩的。
又或者。因為自身的能力不足,導致同事們的工作增加?
職場上如果你做人不行,工作也做不好,總給別人添麻煩,誰會喜歡你呢?

最後,再好的朋友,如果你舌頭太長,都是會讓人生厭的,任何人,任何一個人,都是討厭別人在身後說自己壞話的

找到自己的問題,解決問題。早點跳出自卑自負的怪圈,你能活的更瀟洒一點


說說我的經驗吧。

初中的時候,因為我行事作風比較矯情,長得比較漂亮(哈哈哈哈),說話有一點港台腔,成績比較好(我是第一名~)以及跟一個人緣很好的女生吵了一架(哦,她是第二名~),被全班女同學孤立了。

那時候姑娘們上廁所吃飯都是成群結隊的,只有我,一直都是一個人。除了不理我,她們還搞了點事情,在我椅子上塗墨水,在我感冒的時候狂開電風扇,走路的時候絆我一腳這類的。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上體育課,那天自由活動,同學們都一群群在一起玩,我一個人坐小樹林里。最後體育老師看不過去,讓一群在跳長繩的女生喊我一起玩,她們一臉吃屎的表情。

雖然初三住校以後,跟同學們接觸多了,關係逐漸緩和,但從此我就挺害怕和人密切交往的,特別是女生,總害怕得罪她們。一般別人要我幫忙,我都會很認真地去幫助她,即使要求有點過分也很少反抗。

但現在很顯然,我已經是一種沒心沒肺的狀態了。發生了什麼?

1、脫敏!
題主,我在這裡向你保證,絕大多數情況下,別人不討厭你,即使出現了爭吵也不討厭你,因為他們根本不關注你,你並不是世界的中心,也不是他們生活的中心。

這段話是一個老師說給我聽的: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關注你的一舉一動,也不會把你做的事情放在心上。你覺得別人討厭你,事實上別人根本沒在乎過你,怎麼會討厭你,是你把自己看得太重了。

你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我之前有種什麼樣的狀態呢?一群人坐著聊天,有個小夥伴分零食,分完了但是我沒拿到,我的內心就崩潰了。我的天吶!她是不是討厭我!她一定是故意的!上次我沒有給她朋友圈點贊!她記恨我!!!嗚嗚嗚,別人都有零食我沒有我好尷尬啊!!!

如果我把這段話說出來,我想朋友的表情一定是這樣的。

還記得紅樓夢裡有這樣一個情節:嬤嬤給黛玉送花,黛玉看到那盒裡的花只剩幾朵,便說:都是些挑剩下的才來給我。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想要活得久,太敏感是不行的。

2、學會獨處
到現在回想起來,我很感謝那段被孤立的日子。因為那段時間是我看書最多,思考最多的時間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交際,有些人就是沒有朋友(我現在朋友都很少,要好的幾個還都不怎麼聯繫)。

其實沒有朋友特別好,每天我都有大把的時間是自由的。如何獨處這方面的答案在知乎太多了,我就不詳細說了,你可以搜一下。說真的,你習慣一個人以後,會愛上這種感覺的!

3、找找原因OR肯定自己
你說「接觸的每個人,無一例外到後面都非常討厭和鄙視我」,這個真的蠻可怕的。我建議你找找原因,最好的方式就是開誠布公問他們。反正都已經討厭和鄙視你了,也沒有更差的結果。

如果他們說的原因是客觀存在的,你自己也覺得不合適的,想辦法改正。而有一些原因你自己不覺得有很大問題,是他們有偏見,也可以不管他們的意見。

4、找到自信
說到增長自信,常見的答案都是提升能力什麼的。我提供一個比較快速有效的方法,獨家的。
如果你去看那些自信的人,往往會發現他們都很愛笑。在人類長期的社交活動中,笑容就像狗搖尾巴一樣,是一種表示友好和喜悅的行為。在接收到這種行為時,他人會本能地增加對你的喜愛。除此之外,笑容還能調動你的內在心理機制,讓你對自己更有自信。

所以,我推薦你使用電動牙刷,它能幫助你擁有一口健康亮白的牙齒,讓你由內而外地綻放自信笑容。

不要問我套路有多深,我會告訴你很深,很深~


和我以前一樣,只不過我程度沒你那麼深。
我以前一直都在迴避與人交往,因為我害怕和他們說話「ta不理我怎麼辦?」「ta很兇怎麼辦?」「ta有沒有很討厭我只是沒有表現出來?」我總是想很多很多的問題。但後來我發現,根本沒那麼多人討厭你,你認為別人討厭你其實只是你想多了。
————————————————
這是漫畫《進擊的巨人》中的一段
背景:三主角被包圍


其實上面高票答案說的太學術,不是學心理學的我估計要至少看兩遍才看懂。

簡單來說就是 你有了先入為主的別人會討厭你的想法,然後在相處過程中你遇到一些小事就不斷拿來驗證你的想法,然而這卻是主觀性的,不一定是正確的,最後的結果還真的驗證了別人討厭你的想法,當然這種驗證可能就是假的,不一定是真實的。

所以,我的建議的,永遠不要先入為主。


過好自己的生活,不卑不亢的相處。讓別人圍繞著自己生活的目的而來,而不是自己圍繞著別人的目的而來。


你很在乎你和同事的關係,你似乎生怕自己會傷害到這段關係,小心翼翼,你寧可自己吃虧也想要和別人保持關係,這已經超出了正常維持同事關係的必要程度。
為什麼你這麼依賴和別人的關係。
為什麼你這麼害怕被人拒絕,討厭和拋棄。

也許應該想一下。


我以前也是這樣,慢慢的多照顧自己的情緒,
面對那些你覺得害怕交流的人,不妨多提出與他們相反的意見,或者拒絕別人,掌握主動權。慢慢你會發現他們一點也不可怕。

掌握主動權,比如別人問你什麼事,直接打斷別人的話,提出相同問題反問別人,轉變自己被動的狀態。少答應別人,膽子大一點,慢慢的就自信了。


後天就要過年了,應該開開心心的,可是我不開心。是的,我不開心就是因為害怕,害怕別人討厭我。至少,此時此刻的我無法戰勝內心自卑的自己。我跟題主的內心一樣,也許世界上的人都是這樣也不盡同呢?不知道怎樣才能遇見真實


你的問題是人際交往中缺少原則。

你誤解了"善良",忽略了「自己」。


er……首先謝邀……
其次,不喜歡社交不是毛病,我也不喜歡社交活動,但逃避是毛病,人際關係是在這個社會生存的必須條件,適當的人際交往和適當的人際交往技巧是必須學習的,書店和網上都有相關的書籍,可以參閱。
再次,保持自我。無論工作還是生活中,要給自己確定幾個線,第一個是拒絕線,沒過線是朋友,過了線必須拒絕;二個是停止線,過了線必須明確表現出反感,要求對方停止;三個是攻擊線,過了線就必須反擊,無論是語言類的還是精神類的還是肉體的反擊。無限度的忍讓不會帶來好的人際關係,只會讓別人看不清和看不起你。
給自己和他人明確的表達出這三條線並保持執行,可能會有一些改善,也可能會變得有攻擊性,具體這個度要靠你自己把握了。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心境最重要,堅實強大與自信的自我,使自己更清晰的認識自己,以自我為出發點去認識社會、與社會互動。不要怕受到傷害,將之理解為過程,不要過度揣摩與擔憂,做尺度適中,以自我為出發點的事情。我做職業諮詢的導師曾跟我說過這麼一句話,她最討厭人際交往,她害怕與人相處,但她卻是世界頂尖商學院畢業的資深職業諮詢。關鍵不在於你害怕什麼,而是你知道了自己的心理與性格,能不能勇敢的面對它,邁過挑戰。一旦開始邁出第一步,你就開始了可能更積極的新一階段。人性都是脆弱的,但善良不是懼怕,是果敢里的美德。


你要想想,就算被討厭,那又怎樣?你有討厭的人,別人也會有討厭的人,也可能剛好就是你啊。陪你過完一輩子的人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只要你喜歡你自己就夠了。

ps你可以去讀《被討厭的勇氣》(雖然我自己都還沒讀過)。


交往中哪有人會不討厭你和自己覺得對的人相交就好


有人說過你有什麼事情都不喜歡當面說出來,喜歡通過網路說出來。是的,我其實一直都在抗拒跟人們討論關於情感這方面的事。


其實就是你自己對自己太沒自信了 要知道每個人都不完美 你有你的優點 但也有你的缺點 這世界上有人喜歡你但肯定也有人討厭你 你不應該在乎這麼多 這樣只會讓自己活得很累 擁有一顆豁達的心吧 不要多想 怎麼快樂怎麼活


我會繼續關注這個問題的。


推薦閱讀:

同事相處和同學相處有哪些區別?

TAG:同事相處 | 社交恐懼症 | 害怕 | 與人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