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合適的治療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諮詢師怎麼辦?
據我所知,最好的治療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療法是移情焦點治療和辯證行為療法,可是目前國內懂這項技術的治療師太少了,我該怎麼辦?
題主說的「辯證行為療法」就是下面兩位答主說的「DBT」
呃,其實,可以嘗試滿懷期望地等待。
聽起來可能有一點消極,但或許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而且這裡的等待可以是多維度、積極的。
那要等什麼呢?
- 等理論研究的進展。人格障礙的概念從被提出來到發展出對應的治療技術不過幾十年間的事。不要覺得漫長,能發現自己可能是人格障礙不也通常意味著已經度過了起碼20年的人生了么。再比如人格障礙的幾種有效療法(圖式治療、辨證行為療法、移情焦點療法)傳入中國並且開始有人學習和實踐也就是近幾年的事情。現在的理論困境不代表將來。
- 等治療團隊的成熟。是的,按照上面提到三種治療理論,和人格障礙級別的個案工作需要以治療團隊的方式進行,一個成熟的治療團隊需要有負責個人心理治療的治療師,負責整體精神狀態評估和治療的精神科醫師,負責應對突發情況如自殺等危機的處理團隊(可供住院治療的精神可醫院和熟練處理危機情形的警務人員等等)。這意味著需要有相應的受訓項目,以及不同成員間的協作溝通。就目前來說,國內確實談不上有標準意義上的針對人格障礙的完整治療團隊,但不少的高校和醫院正在做這樣的嘗試,我相信這樣的一天不會太遙遠。
- 等行業相關法規的完善。是的,對於人格障礙這個群體來說,心理/精神衛生相關的法規對其影響很大。目前國內的現狀是,大部分的精神科醫生對於心理治療仍然很陌生,而人格障礙的治療並不屬於心理諮詢(法律意義上)的工作範疇。但人格障礙的成因和狀態決定了其很難通過藥物等治療方式通向療愈,故目前來說這個群體有點處於被雙方嫌棄的狀態,以至於很多精神科醫師並不會給就診個案下人格障礙方面的診斷,很多心理諮詢師拒絕和有這方面傾向的來訪者工作。但隨著精神衛生行業法規的完善,行業準則、倫理會隨之發展和清晰。在從業的合法性有了保障和支持之後,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投身其中。
問題來了,等的時候自己要做什麼呢?總不至於接著讓自己的生活爛下去吧。
當然不是乾等啦。事實上,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 對精神衛生界的動向保持一定的關注。這是肯定要的,不然就算有進展你也不曉得啊。怎麼關注,一些在這方面有研究和經驗的諮詢師、精神科醫生的博客、專欄時刻關注。你不一定能有機會/有錢去找他們做治療,但他們身邊也是有很多資源和機會的啊。
- 嘗試學習相關的理論。這裡的目的倒不是為了自我治療,而是給自己一個機會嘗試去了解自己以及心理諮詢/治療這個行業。世界上不存在完全按照教科書生病的人,每個人的人格都具備獨特性。對自己的了解越多,越容易從偏執狹隘的認識和標籤中走出來,發現更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對行業的適當了解也可以幫助自己將來真正開始治療時甄別和選擇與自己匹配的治療師或療法。當然,這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一些專業書籍的閱讀體驗也並不友善,抓住那些能理解和有感觸的部分,不必過於較勁也是很重要的。
- 去排隊!是的,這年頭有經驗的專家可謂門庭若市,好不容易找到一位感覺可能合適的諮詢師/治療師,卻發現已經被其他更早上門的來訪者們擠滿了,不免心灰意冷,感覺世界對自己如此不公,好東西總是在別人手裡,而等待的過程看讓去漫長又絕望......但換個角度,你申請排隊輪候,又不花錢又沒什麼損失,但或許半年之後在你對自己的問題仍然沒有頭緒的時候,對方就給你打電話告訴你「現在我這邊有時間了,你還需要過來么?」的驚喜。而且,咱可以多找幾個諮詢/治療師排啊!東方不亮西方亮啊!
- 去享受生活!也許生活依然很糟糕,但這並非阻礙我們享受其中美好的理由。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在勞累疲乏的時候適時休息,發展個人的興趣愛好,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或許會遇到很多困難,並且不知道怎麼解決,但我想我們總可以把它們記下來,這樣在有機會得到援助的將來,你就可以開始有針對性地嘗試解決它們了。
CCMD-3至少在名義上沒有BPD的診斷標準,除非專門研究這個病的醫生,不會給患者出具BPD的診斷。題主這種有診斷沒法治的情況基本上屬於自己對號入座的。
在這種情況下基本上唯一靠譜的方法是看精神科,診斷應該是CCMD-3當中的相似類型,基本上需要吃抗抑鬱葯。BPD患者同時患有重症抑鬱的比例達到87%以上,甚至BPD本身被懷疑為雙相的一個亞型,對氟西汀(百憂解)的有效率也與常規抑鬱症患者相同。而且雙相也有可能被診斷為BPD。
邊緣性人格障礙與心境障礙的共病,作者李孟潮、童俊是國內研究BPD的頂級專家。
而且不同地區的諮詢師水平差距巨大,葯的水平卻是全球同步的。
邊緣來訪在心理諮詢的工作中其實還是蠻多見的。移情焦點治療也不算太高深或難操作吧!行業內偏好做重症或擅長做重症的還是有一批人的。只是專註於臨床工作的人未必在專業圈之外有什麼名氣。我看有人提到題主坐標武漢,可以去中德醫院看看~
不必以自己所知限制自己,這個世界是無限的,高人無處不在
DBT也不是那麼有效…我本人也不是特喜歡DBT,mindfulness這種東西我一直覺得怪怪的。
如果確實覺得找不到合適的counselor,可以試試吃藥控制。BPD是有表現型的,看你是偏depression,anxiety還是impulsivity了,我覺得在國內找開藥的醫生應該還是找得到的。
邊緣型人格障礙者需要的是一雙持續、穩定、具有可以預測的節奏感的雙手的牽引,長期而言,建立夠好的「交情」是第一優先的前提,有這樣的基礎的話,各種治療模式就不過技巧差異而已。
在紐約被兩個不同的psychiatrist診斷了BPD,被建議去參加一個每周三次,包含小組和一對一的DBT治療項目,四個月起,一個月$600
會用到的教材我已經在Amazon上買了
下面這本
我是BPD是原因
抑鬱症是產生的後果
所以長期在吃Prozac等抗抑鬱葯要說對BPD的治療就是預防將來會出的事情,教你一步一步該怎麼做
對我來說,最大的用處就是不會再去自殺了
之前Depression嚴重時吃Xanax+酒進ICU搶救昏迷了三天,還被關進了封閉型精神病院(psychiatric unit)
題主要是沒有什麼大的顧慮就預防著唄
最近剛回國,因為從今年下半年後情況逐漸惡化,有點接近精神分裂。在國外確診為bpd,回來後前幾天見了北京六院一個副教授,說是典型的bpd,(之前一直不知道是什麼,但從小就覺得總是很痛苦,覺得我有哪裡出毛病了,也一直有看心理醫生,但都說我是想太多,書看太多而已),過幾天要去河南省精神病醫院試試。
北京的曼陀海斯心理診所是國內最好的治療bpd的診所之一,他們是精神動力分析的溫尼科特流派,能夠撐住患者的依賴,並進行治療,我有認識的患者在那邊治療,效果持續改善中,答主可以了解下。
看哲學自己救自己了。這個真的就是和自己撕逼。我一直在想我為什麼要這樣。找根本原因。然後把它撕掉替換一個概念。
以及那個情緒化問題。發現要早睡。要不然突然某一天又特別想死情緒上來了!!還有就是我告訴自己要5分鐘內控制各種情緒反應,這個真的超有效。說不哭就不哭。不生氣立馬降下來。興奮亢奮也是。5分鐘內一定要收住。會養成習慣的。
還有就是本來就是因為分離傷害太多。所以從中知道一定要珍惜。不要拿情緒當刀架人家脖子上了。。。一定要珍惜,不管多麼想手撕朋友了。。。
邊緣性人格為什麼是障礙
移情焦點治療是啥?人格障礙的話一般來說治療過程都非常非常漫長,三五年起步吧,我老師手裡的bpd十幾二十年的都有。個人覺得其實schema therapy還靠譜,這個算是cbt的一種,純cbt就還是算了,治標不治本……還有就是我覺得mindfulness之類的都是邪教
我有一個讀心理學讀完大三的朋友,竟然沒聽說過邊緣性人格障礙。
邊緣型人格主要表現在人際關係、自我形象、情感和情緒的不穩定。對所有來訪來說找一個合適的治療師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對於您來說,可能給出信任更加重要。我覺得你的問題也反映出你人際關係的問題。如果您可以選擇一個專業治療師(可能並不一定完全符合你的要求),並持續的相處下去,對您應該都是有所幫助的。
邊緣性人格障礙目前DBT技術效果挺好的。建議找一個對DBT技術擅長的諮詢師。
回答的重點是國內邊緣型人格障礙真的是這麼沒有求助渠道么?
答主坐標武漢,受訓背景是地大以及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學校和醫院的一部分老師是動力取向諮詢師,我也是。我們學校老師有個常識,人格障礙的來訪者,諮詢師陪伴兩三年差不多可以成長為神經症水平的正常人。
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心理科,現在叫武漢市心理醫院,他們的臨床醫生有豐富的治療人格障礙的經驗,並且編輯出版過相關的一本書,書名我不清楚。
他們在給人格障礙的來訪者做諮詢的時候並不特彆強調技術,移情焦點療法和辯證行為療法,這種屬於技術。但是,我們學校的老師也確實不太想接待人格障礙的來訪者,因為他們要面對的是整個學校的學生的心理健康,陪伴一個人格障礙的來訪者是一個太漫長艱難的過程。心理醫院的醫生要面對的情況是,他們要面對太多病人,很多人會質疑他們,除非是對他們特別信任依賴的來訪者,來去自由。看起來就會是一種忽視病人的狀況。
這種情況下,諮詢機構就是一種選擇,國內的簡單心理上面有很多專業的諮詢師,我沒具體搜過,但是肯定有一些人是可以接待人格障礙的來訪者的。
可能求助確實是比較難,我沒在簡單心理註冊,一方面資歷尚不夠,另一方面手上來訪者已滿,沒有精力接待其他渠道的來訪者。但是,只要認真嘗試求助,諮詢師是可以轉介給能夠對你提供幫助的諮詢師的。前提是,要相信對方是可以幫到你的。
首先呢,這些治療理論和技術在國內的推廣還是挺快的:)
其次呢,一方面建議你找高年資的治療師,另一方面呢,在有些時候放棄思考邊緣性人格障礙這個思路,從具體的生活細節入手,去發展自己。
通常會推薦某些療法對應某些疾病,這樣的一些理論只在某些範圍內有效,超出範圍也就沒有意義了。比如說,移情焦點或者辨證行為療法,兩者進行比較一下的話呢,我們就會發現一些共同之處,這樣的共同之處要不要再另外起一個名字,告訴人們:如果你有邊緣性人格特質,請選擇這個療法?當然,人們可以這麼做。
邊緣人格的特點,如果劃分的更細緻一些,比如:情緒的強烈和快速,比如認知的特點。如果是這樣子去劃分,那麼對應的療法或者叫策略就會非常多。
也許你找到一個治療師,你在這裡的提問就消失了。也許你對自我的覺察能力提高了,至少包括多種觀察方法來觀察不同的維度,你在這裡的提問也消失了
也許你有一個反應很快的朋友,可以針對你的一句話,或者一個眼神來和你討論
也許你有一個善於抽象思維的朋友,可以針對你的幾組行為和你仔細討論
也許你有一個好的廚師,照顧好了你的飲食,你也就沒有那麼容易激動
所以,還是要去試著找一些資源,別顧著於某些療法
也許固著與某些療法,恰好是不了解這些療法在日常生活環境里的體現,才會固著:)
如果有葯,可能就是時間了。
別給自己貼標籤,到達某一個level就不可能是邊緣性人格障礙了,發展自己。
覺察自己。人格障礙是諮詢師的工作範圍么?我孤陋寡聞了。我一直以為這應該是精神科的工作範疇。我一直以為心理諮詢師沒有處方權,只負責生活突發事件心理疏導,行為障礙,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和部分神經症性心理問題,其他的人格障礙精神障礙意志障礙這些心理諮詢師沒有權力治療來著。
另外你確定那個不是認知行為療法?寫在心理諮詢師教材上的認知行為療法?
DBT的書籍建議可以閱讀一下
自愈吧,沒有別的辦法,我已經不寄希望於其他人身上了。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活潑起來,動起來,吃喝玩樂,關注自身,少關注他人。
推薦閱讀:
※婆媳關係的實質到底是什麼?
※產生「電話恐懼症」的原因是什麼?
TAG:心理學 | 心理治療 | 精神分析 | 心理諮詢師 |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