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心理醫生是什麼體驗?

最近幾周都去學校的心理諮詢室。想知道大家看心理醫生是什麼感覺?有幫助嗎?


謝邀。作為一個資深心理變態,非常願意和大家分享一下看心理醫生的感受(??? ? ???)


5.3更新。繼續和大家分享喔:-O


第一次看心理醫生是大一的時候,看了校醫。她是一位年齡較大的心理醫生,偏向心理諮詢,做了量表,沒有提到藥物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我認為效果並不好,當然也與我不願與其放開心胸溝通有關。不過學校貌似是有自殺干預的,不然很難解釋我的母親為何從外省忽然出現在學校。校醫為我辦了休學證明,讓我有機會去看其他心理醫生。

感受:大學的自殺干預真的救了我一命。如果當時就對心理諮詢師敞開心扉,也許後來不會吃那麼多苦頭。


第二位心理醫生是大一休學期間,去上海瑞金醫院看心理醫生。那位醫生大概40歲,副高職稱,做了量表,診斷抑鬱症,強迫症,但並未診斷睡眠障礙,藥物的話是百優解,很遺憾,效果不好,也可能與我不願講出內心深處的想法有關。

感受:科學就醫是非常重要的,比自己瞎jb想和做要重要百倍。因為當你沒有就醫的時候,你的病情會繼續惡化,這會讓你越來越難治,逐漸喪失社會功能和求治動機,陷入惡性循環。早發現,早干預是最好的選則。因為我國的精神心理衛生建設並不算深入基層,所以治療一定要在大城市的三甲醫院,無論是精神科還是心理衛生科都好。藥物的無效是正常的,每個人可能適合的藥物都不相同,需要有耐心,堅持複診,醫生會為你找到最合適的藥物。

第三位心理醫生是大二復學以後,杭州第七人民醫院的心理醫生,應該是正高職稱。依然沒有診斷睡眠障礙,但是第一次提到了認知行為治療,藥物的話改成喹硫平,效果開始出現,表現為自殺想法減少,並且老子可以去上課讀書了(??????) ? 但抑鬱症本身就會讓人失去求治的動機,而且復學以後邏輯思維,抽象思維超級差,因此轉系,轉系後學業繁重,並未參與認知行為治療。

感受:睡眠障礙往往是和許多精神心理問題伴隨發生的,由於醫學診斷中大多數以一元論為標準,所以醫生很有可能沒有為睡眠障礙單獨提供治療方案。如果睡眠障礙真的困擾了生活,我們可以在求助醫生的時候多次提醒和強調這個問題。

第四位心理醫生是北醫六院的心理醫生,大概在我大四的時候,她應該也是正高職稱,這時抑鬱症已經可以控制,轉系以後讀書正常,並未延畢,但可能由於長期服用抗抑鬱藥物,食慾發生了改變,表現為看到什麼都不想吃,一旦吃飯卻停不下來。這次主要是為了看進食問題,醫生再一次提到認知行為治療,並且試圖與我溝通,然而我依然不願對其講出內心深處的想法,因此好轉較慢。

感受:進食問題實在太痛苦了,我不想回憶。


第五位心理醫生是浙醫二院的精神科大牛,名字不提了避免廣告嫌疑,他讓我的問題得到了根本性的好轉。此時是我研二期間,由熟人介紹去求治的,因此診療過程並不正式,但十分詳細。他試圖讓我講出內心深處的想法,然而我是拒絕的。在我同意後,他對我實施了催眠,我終於講出了家庭問題和中學時期在校的一些感情問題,這次診斷加上了睡眠障礙,藥物換成思諾斯+美時玉,效果不要太好!十年多第一次睡了個好覺。後來睡眠已經很好,逐漸停掉了思諾斯,現在即使上夜班偶有時差,我只需要偶爾服用褪黑色素,其餘無殊,美時玉也改成了qod,咩哈哈哈哈哈哈~

感受:對心理醫生敞開胸懷是走出自己困境的關鍵。正規醫院的心理醫生一定會為我們保密的。大家從我的求治過程中可以看到,我的防禦心理非常強,這導致我無法讓心理醫生得知自己病態的想法,他們則無從下手。我不推薦催眠,因為我國的催眠體系還不夠成熟,我參與催眠是由於自己是醫生,這位醫生是我的前輩,我們充分了解且不會發生醫患糾紛。建議大家克服心中的障礙,一定要講出自己的真正的內心世界,不要在意心理醫生怎麼想,他們有別於社交中的其他人群,你可以想像他們只是治療儀器或是樹洞。比如:x光機器。當我們咳喘的時候,醫生會讓我們去拍x片,因為只有當他們看到了我們的肺,才知道到底哪裡生了病,生了什麼病,是什麼種類,何種程度,才會提供對症的治療。這個拍片的過程就是將病灶暴露給醫生的過程,而面對心理醫生也是如此,除非將病灶給他們提供出來,否則再牛逼的心理醫生也毫無辦法,最後影響的只能是自己的社會功能。我也是通過自己的血淚史才深刻明白這一道理的。


綜上,我把它們總結成幾個要點:
1 及早就醫;
2 正規醫院;
3 充分暴露;
4 依從治療。


祝大家心理健康!!


沒幫助 不舒服 還很貴


瀉邀....儘管我也不知道我來幹嘛解鈴換需系鈴人 人自個不能為難自個 我沒看過心理醫生 只知道這個挺牛b的

心裡堵的話就買瓶龍舌蘭酒晚上自己一個人幹了然後死勁睡上一天 不行就再來一瓶 不管什麼事想想這事過不去我會不會死 死不了就不管 想想未來10年這事會不會對你有影響 沒影響就不管了

我反正就是這樣 處女座 什麼事都喜歡窩心裡 窩著不要緊 但是別憋壞了 適當的發泄發泄 給自己找點事干 充實起來自己

人千萬得自己成全自己 你說對不?


屁用沒有。套路就是給你煽情,給你回憶童年。回憶家庭。哭一頓,好了。時間結束了,去交2000塊錢吧。


看過一次,醫生說我壓力大,所以有輕度抑鬱症,輕度狂躁症,和中期神經分裂,建議我住院觀察。
我確實壓力大,但是我認為我正常。
所以我覺得他是編的,於是再也不看心理醫生了。


謝邀。

我曾在專業機構做過心理諮詢。
過去七八年了,細節不記得了。

只覺得當我面對專業人士進行諮詢時,我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許多情緒在短短的四十分鐘(具體時間多少我忘了)里得到了爆發、疏解。

生活中不是沒有人不能傾聽,只是別人的知識水平和站的立場不如心理醫生專業和中立。

尋求專業心理醫生是非常有幫助的。


我當過心理醫生……

結果我把小姑娘的喜歡的人,成長曆程,家庭糾紛,品味喜好,……乳頭顏色全知道了

必須匿,當然啦我這冒牌心理醫生肯定不會泡對我袒露心扉的女孩子的。至於專業的會不會那就不知道了,畢竟整個行業比較黑


不匿,第一眼見到,我就愛上了他。


我們應該正確的認識心理諮詢,非專業人士總是覺得心理諮詢去一次就有用,心理醫生能告訴我很多有用的知識或者方法,其實這種想法都是錯誤的!心理諮詢真正的意義在於心理諮詢師幫助你找到自身發展的動力與能量。有時候一個諮詢需要很多次才能圓滿完成,但是有的人只去了一次兩次就不去了,作為一名准心理師,我想說的是,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沒有什麼一成不變的模式或者教條,如果你內心堅信自己能通過心理諮詢好起來那麼就會有用,如果自己對此都表示懷疑一定是沒有用的,所以我們才強調只有在來訪者自願的情況下我們才接待。


很糟糕


瀉藥……
恩,沒看過心理醫生……

但我覺得現在每個人都應該說出自己的內心,不要要內心戲……
和父母,和朋友都是可以的,緩解壓力,看心理醫生最初的目的也是為了調整心態……

至於抑鬱症…其實很多家長是不相信的。覺得只是自己想法多…,但是這真的是種病…,適當的時候,自己去看醫生也沒什麼,自己要照顧好自己……

前段時間,我很壓抑,後腦有點電擊的感覺……,真的很難受,人感覺飄飄的……,同學說他夥計就是這,最後是中度抑鬱………,聽到這個後,我反而不是很緊張,有空就去跑步,逛超市,一切緣由只是自己看的太重,拿得起放得下…………雖然父母看為無病呻吟…


我哪知道????


瀉藥,作為一個有抑鬱歷史的人,企圖看過心理醫生。不過沒有感覺靠譜的,基本是通過醫療APP電話付費諮詢,對方收了百八十塊,只說一句話:面談,吃藥,電話里說不清。我問了幾個專業問題,用了一些術語(因為自己看過論文和一些書),但對方完全懵逼,只是叫我過去,要求給我開藥。大概規定十五分鐘的對話都只說三分鐘左右,每個都在說叫我去面談,說要吃藥。問專業問題基本不搭腔,也有聽不懂的。

所以我對心理醫生的看法就是,最終都是要叫我吃藥,我還費那勁幹嘛?找點論文自己了解一下得了,並不想吃藥。

當然 我這種態度顯然不好,大家不要參考,也不要噴我,感覺上大部分醫生套路差不多(我諮詢了四個,一個比一個糟糕)可能醫生和工作一樣,要慢慢試,不見得頭一回就合適。

後來我自己找了點方法,比如針灸聊天玩遊戲這類的,屏蔽各自煩心事,花錢好吃好喝,總之怎麼高興怎麼來,半年左右,人正常多了。可能我不是真正的抑鬱,只是有點像吧。


謝邀!

作為諮詢師,我也去諮詢過一次。不過當時告訴諮詢師聽我說就行了,擔心自己會因為對方不專業的反饋而按捺不住內心的爆發。

感覺還行吧,因為我說,諮詢師聽,我也不需要對方給我任何反饋和分析。


如果是在學校接受心理諮詢,不喜歡諮詢師,感覺沒辦法信任,換!

我們學校這個校區的心理諮詢師只有兩個靠譜的,一個是主任約不到,另一個沒多久換崗了,接替的諮詢師也算是負責和合格但理解力其實沒有之前的好。

舉例是想說明,事實上好的心理諮詢師 非常少!而合適的 更少!

心理諮詢師有一個匹配度的問題,要能了解而且能理解你的感受才算是適合你的,和不合適或者沒有職業道德的心理諮詢師諮詢只會起到反作用。

心理諮詢師有一定幫助,但是主體是你自己,前提是判斷來訪者是心理障礙還是精神症。

合格的心理諮詢師如果判斷你超出了他的能力,會推薦你去精神科進行診斷或者轉給其他可能更合適你的諮詢師。

我其實建議先適當了解一下相關的職業道德再去,畢竟有些混飯吃的連入門都達不到就言之鑿鑿不知道毀了多少人。


我覺得我沒病,我寧可我病死


曾經也是去過學校的心理諮詢室,由於自己的問題本來就不嚴重[看到黃河想跳進去],治療過程中感覺就是聊天,我也願意說,去了3-4次後,自我感覺沒作用[但是跳黃河的衝動還是減輕了,並且認識到這麼是一種正常的心裡活動],後來就沒有再去了。
其實,找個人放開聊一聊可能本來有好處的。


找過一次心理諮詢師,上海靜安那邊的,老闆據說還上過相約星期六。到了以後告訴你按小時計費,從每小時幾百到幾千分好多檔,我選了八百的,於是來了一個小姑娘,感覺畢業沒多久,也不是很有經驗的樣子。具體過程感覺很死板(僵硬),雖然之前沒做過心理諮詢但是感覺她要說什麼自己基本都能猜出來,父母離異?OK,那應該就是你父親對你造成的影響。高考沒考好?OK,那應該也有高考帶來的影響。我本來希望她能幫我找出深一些的原因的,但是似乎也沒什麼卵用。走的時候推薦我加入課程,想想還是算了。整個過程中心理諮詢師大多數時間都會引導你來說,可能很多人覺得說出來很爽誤以為有效果,但其實我平時也能和家裡人說朋友說,所以兩個半小時結束後只感覺講的很累。

再後來回長春上學的時候直接去了精神方面的醫院,做了幾套測試題,系統會自動給一個診斷報告。醫生也不會說太多話,大致開導一下就寫單子開藥了。這樣還蠻好的,雖然剛開始吃吃藥的時候副作用爆炸,路都走不穩哈哈。

附帶說一句,我個人感覺抑鬱(或者其他心理問題)真的是要靠自己,一味把希望寄託到藥物或者諮詢師身上很危險


不好意思,我沒看過心理醫生,我只當別人的心理醫生


沒看過,我老公很會開導人


推薦閱讀:

對於未來極其迷茫,極度自卑,對生活失去信心和勇氣,感覺做的事空虛無意義,不相信自己的努力該怎麼辦?
素質高的標準是什麼?
三個人的友情總有一個人落單嗎?
你睡覺的時候離不開什麼東西?一睡好多年?
直覺准到一定程度是怎樣的體驗?

TAG:心理 | 情緒 | 焦慮 | 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