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後面的op.xx是什麼意思?

不管是交響曲還是狂想曲還是室內樂總是有標註(Op.68)之類的,難道是順序嗎?


音樂作品的編號
音樂作品的編號用來表示作曲家作品的順序,以便準確地指定同一作曲家的不同作品。

作品編號大體出自三類人之手:1、作曲家本人;2、出版商;3、音樂學家。一般認為最早為自己作品編號的是義大利作曲家班基耶里。歐洲18世紀初期,作曲家一般不為自己的作品編號,這時多由出版商從方便的角度為作品編號。

最常見的編號為OP(拉丁語OPUS的縮寫,意思是「作品」)。如:OP.1 表示某位作曲家的第一號作品。有時一部作品中包含數首樂曲,就標為OP.1,NO1、OP.1,NO.2等等(NO為number的縮寫)。作曲家逝世後出版的作品稱為「遺作」,以OP.POST或OP.POSTH標記。

由於不同的出版商會編製出不同的編號,但op標記也有問題,例如很多作曲家的作品由不同出版商出版,那時不同出版商有不同的op序號;因此會出現某作品在一個出版商標號為op.3,在另一出版商標號為op.8,甚至有第三個出版商那裡編號為op.6,這樣容易造成混亂。許多專門研究前人音樂作品的學者為研究的方便和準確,往往對某一作曲家的作品重新整理和編號。這些編號常用提出新編號的學者名字的代表字母作標記。

近兩百年來,學者為研究作曲家的作品,列出他們所有作品進行研究甚為重要。
由於op記號有時會造成混亂,或者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新的作品,或是一些作品未正式出版而沒有op記號,這時對所有作品進行重新編號便成為這些學者的又一項工作。由此就產生如BWV、D等編號,這些編號往往是提出新作品編號的學者名字的代表字母。如:

J.S巴赫的作品編號由德國音樂學家Wolfgang
Schmieder(1901-1973)編成,便在序號前加BWV(德文Bach-Werke-Verzeichnis的縮寫,意即「巴赫作品編號」),1950年起使用。

斯卡拉蒂的作品編號分別由義大利鋼琴家Alessandro Longo(1864-1945)、美國古鋼琴演奏家柯克帕特里克(Ralph Kirkpatrick,1911-)和義大利音樂家佩斯特利(Giorggio Pastelli,1938-)編成,用三人姓氏的第一個字母L.K.P.為標記。斯卡拉蒂奏鳴曲集大多以隆哥的編號為準,近年來後起之秀的柯克帕特里克編號漸佔優勢,佩斯泰利的編號也有勢均力敵之概。

海頓(1732一1809)作品種類繁多,但有op.編號的只限於68首弦樂四重奏和少數協奏曲,其他作品經後人的整理,編號很不統一,如他的大量交響曲、在布賴特科夫與黑泰爾公司出版的《海頓作品全集》中收有104部,以創作年代先後為序,而在比利時音樂目錄學家阿爾弗雷德·沃特昆納(1867一1939)的編目中則有149部之多。現今指稱海頓的交響曲,常用104部的編次,其中晚年創作的12部《倫敦交響曲》位於第93至104;但這12部交響曲的編號,又與總編號不相·致,是按第97一93一94一98一95一96—104—103—102—99—101一100的次序排列的。如果認為第93交響曲是12部《倫敦交響曲》中的第一部,第104交響曲是其中的最後一部,就犯「想當然」的錯誤了。

莫扎特的作品編號由KochelVerzeichnis編成,用K.或K.V.為標記。奧地利自然科學家路德維奇·馮克舍爾(1800一1877)用科學方法整理莫扎特的作品,編成《莫扎特全部音樂作品編年主題目錄》,1862年出版於萊比錫。現在克舍爾編號(記作KV)已成為舉世通用的莫扎特作品編號。1876一1886年、布賴特科夫與黑泰爾公司以克舍爾的《莫扎特全部音樂作品編年毛題目錄》為依據,重新出版了比較有系統的《莫扎特作品全集》。

但克舍爾考訂莫扎特作品的創作年代,有時是全憑懸揣臆測作出判斷的,實際上並無確實可靠的依據;有時甚至也把別人的作品誤認為是莫扎特的作品,如KV17第二交響曲(降B大調)和KVl8第三交響曲(降E大調),後經查明都是莫扎特手抄別人的作品。

克舍爾死於1877年。他的《莫扎特全部音樂作品編年主題目錄》,1905年經德國音樂編輯P.瓦爾德爾塞(1831一1906)修訂再版,1937年經阿爾弗雷德·愛因斯坦(1880一1952)再次修訂出版第三版,1947年又出第二版補編,1958年改出第四版,1963年增訂為第五版,1964年又經瑞士音樂學家F.基格林(1921一)、奧地利音樂學家A.魏因曼(1901一)和德國音樂學家G.西韋爾斯(1915一)的大力修訂,出版了第六版。原書經過五次修訂,逐步臻於完善。

貝多芬是最早有系統地為自己作品編號的作曲家。現今所見到的重要作品的編號均出自貝多芬本人。但也有遺漏,由後人補編。如貝多芬的20首鋼琴變奏曲除0pp.34,35和120外,都沒有編號:80多首歌曲除op32,46,45,52,75,82、83.88,94,98,100和128外,也沒有編號;這些作品現今常用德國音樂學家G.L.金斯基(1882一1951)《貝多芬作品的主題編目))(1955)中「無作品號碼」的編號.標號為WoO=Werl ohne Opuszahl(沒有op.編號的作品)。

舒伯特的作品編號由奧地利音樂學家Otto Erich Deutsch(1883-1967)重編,用D為標記。

舒柏特作品的編號比貝名芬更不完全。他的650餘首歌曲有原始編號的只有250多首。他的8部交響曲全無原始編號。其中《未完成交響曲))(b小調)作於1822年,《大交響曲》(C大調)作於有生之年的最後幾年;但因前者是舒伯特死後才發現的遺作,故被稱為《第八交響曲》,而後者則被稱為《第七交響
曲》。也有人為後者正名,稱之為《第九交響曲》的(把《第七交響曲》的稱號讓位於未完成的E大調交響曲)。現今稱舒柏特的作品,已通用奧地利目錄學家O.E.多伊奇(1883一1967)的編號,標號為D一Deutsch。多伊奇在《舒伯特作品主題目錄》中所列的作品近1000號、1810年所作的四首鋼琴幻想曲為D1,而舒伯特的原始編號則以1815年所作的敘事歌曲《魔王》為op.1。

肖邦(1810一1849)有原始編號的作品共74號(0p.74為17首獨唱歌曲),包括大部分重要作品,只有少數次要的作品沒有op.編號。英國音樂學家M.J.E.布朗(1906一1975)在《肖邦作品編年索引》(1960-1972)中把他的全部作品按創作年代的先後編次,共有166號,糾正了某些原始編號的編年次序,如肖邦的
兩部鋼琴協奏曲原來是按初次演出的時間編次的,如果按創作的時間編次,第一協奏曲(op.11)實較第二協奏曲(op21)後出;因此布朗的編號就把第二協奏曲編為no.43,把第一協奏曲編為no.53。

有關編號的趣聞:
原始編號最為混亂的作品,莫過於德沃夏克(1841一1904)的九部交響曲,德沃夏克的主要作品有115個Op編號。後來捷克音樂學家奧塔卡·壽雷克(1883一1956)把他的全部作品進行系統編號,共有
138號,《自新大陸交響曲》列為S117(原編號op.95)。

布魯克納(1824一1896)和馬勒(1860一1911)都
像瓦格納一樣,生平沒有為自己的作品編號。布魯克納在第一交響曲(C小調)_之前,還有一部d小調交響曲,原擬廢棄不用,因而未編,後來發覺尚有一些可取之處,遂稱之為《第零(O)交響曲》。
自古以來音樂作品編號中最為奇特的一例是美國現代作曲家董·吉利斯(1912一1978)的《玩笑交響曲》,這部作品為《第五又二分之一交響曲》,連作品的編號也不放過開玩笑的機會。

馬勒也有九部交響曲,但他因鑒於貝多芬、舒伯特、布魯克納和德沃夏克都寫了九部交響曲後死去,認為9是個不吉利的數,因此沒有把最後一部交響作品《大地之歌》列入交響曲的編次,可是馬勒死後留下兩部未完成的交響曲稿本,後來分別由奧地利音樂學家E.拉茨(1898一1973)和英國音樂學家D.庫克
(1919一1976)整理成總譜,並付之演出,因此馬勒身後不僅出現了他的《第九交響曲》,還冒出部《第十交響曲》來。
下面是一些作曲家作品常用的記號:

AV——Richard Strauss 理查-斯特勞斯
B——Dvorak 德沃扎克
BB——Bartok 巴托克
BWV——J.S. Bach 巴赫
D——Schubert 舒伯特
F——Vivaldi 韋瓦爾第
H——Holst 霍爾思特
HWV——Handel 亨德爾
K——Mozart 莫扎特
KV——Mozart 莫扎特
L——Debussy 德彪西
M——Vivaldi 韋瓦爾第
Op——大多作曲家
P——Vivaldi 韋瓦爾第
R——Vivaldi 韋瓦爾第
RV——Vivaldi 韋瓦爾第
S——J.S. Bach 巴赫 (與BWV相同)
S——Liszt 李斯特
Sz——Bartok 巴托克
WWV——Wagner 瓦格納
Z——Purcell 帕蕭

資料來源:錢仁康 《五花八門的作品編號》 《音樂愛好者》2000,3.

關注李如春博士微信公眾號!專業有趣音樂資訊持續放送,如春新作不定期更新!

方法一:微信搜索公眾賬號「李如春博士」,點關注!

方法二:微信掃一掃知乎頭像(若用手機可以存二維碼圖片到手機,點開微信掃一掃,選掃描本地圖片,選擇存儲的二維碼圖片)點關注即可!

更可以推薦給志趣高雅的朋友。方法:點名片上方按鈕,點推薦給朋友。

大部分資訊如無註明,歡迎轉載、轉發至朋友圈!


Op是拉丁文Opus的縮寫,為"作品"之意。17世紀後音樂出版業開始產業化,出版商為了方便,開始給自己出版發行的音樂作品按作者分類加上編號。早期的歌劇一定是沒有op號的,因為那時歌劇是不公開出版發行的。後來有很多作曲家也逐漸開始給自己的公開出版的作品加上編號。因此op號體現的是出版順序而非創作順序。
除op號以外的其他編號,都是後世音樂學家為學術研究的目的而編定的,一般按創作順序排,也有按作品體裁分類編排的


樓上各位都好專業啊

我基本上都以「番號」稱呼之,被這一番講解之後卻似乎覺得更恰當了,還是改不了口。
當然用來排列古典音樂資源很爽的啦~還可以批量下載——這都是番號的用途ww

我沒有做任何指向的隱喻,想多了都是你們的錯╭(╯^╰)╮


以維瓦爾第的四季的春為例
E大調第一協奏曲,Op. 8,RV 269,《春》("La primavera")
Op代表Opus 作品;樂曲之意。 RV代表的是丹麥音樂科學家旅昂
(Ryom-Verzeichnis)在1973年發布的,替代了前兩套不夠系統的編號。


【作品編號】Opus number(英)音樂作品上方,通常附有作品號碼。作曲家為便於查考和出版,常按作曲先後編碼,例如OP.3即作品第三號;OP.23,№.4即作品第二十三號之四等。義大利小提琴家馬利尼(Marini,1597-1665)首先創用作品號碼;巴赫的作品從未編號;海頓與莫扎特的作品由他人代編。海頓的作品,以出版商人布雷特高普夫(Br-eitkopf,1719-1794)所編較完整;莫扎特的作品,以音樂史專家凱海爾(Koechel,1800-1877)所編為準。貝多芬對於編號最為認真。
摘自百度百科 |_?)


《大地之歌》似乎是在馬勒的第九交響曲之前完成的吧?


就是後人(樂譜出版商)整理出來的作品編號,基本上是按照創作時間先後編排,「op」就是拉丁語作品的縮寫。
有些作曲家的作品會有專門的編號標識,比如莫扎特的"K",舒伯特的「D」,巴赫的「BWV」等。


推薦閱讀:

既然和弦是從對位和復調發展出來的,學校為何不先教復調?

TAG:古典音樂 | 作曲 | 美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