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合內心的衝突和混亂,構建、形成自己穩固的人格?
這個問題我也深入的思考過,我認為核心因素是反饋——充分的、及時的、恰到好處的反饋。
我曾經看過有些人年紀輕輕就已經具有明確的價值觀,甚至是人生觀和世界觀,他們對事物有著明確和一致的看法。同時,他們對自己有較為穩定的評價,不會隨著外界的波動而輕易改變,也很少出現內心的矛盾、衝突和混亂。
我就想,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有些人到而立之年還在糾結於內心的衝突,而有些人卻早已在穩定的人格基礎上開始追求愛情、事業——這些真正有意義的人生?
兩者之間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在一段時間內閱讀了大量心理學相關的書籍和資料,其中包括《精神分析》、《自體與客體關係心理學》、《自體的重建》、《發展心理學》、《自卑與超越》、《少有人走的路》、武志紅系列文章、KY系列文章等,並且經過將近一年的反思和實踐——人格測試、自我觀察、社交、工作等,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答案:
反饋——充分的、及時的、恰到好處的反饋,是構建穩固人格的核心因素。
我們先來簡單看一下人格發展的過程:
剛出生的時候,我們就像一張白紙,父母就像我們的鏡子,從他們的反饋中投射出我們對自己的第一印象。我們對著父母哭、要吃飯、要父母抱、要父母在身邊關注自己,這些都是在尋求父母的反饋,驗證自己是否是好的,從而建立自我肯定的基礎。
慢慢地,我們逐漸成長,父母開始充當我們的家庭教師,教會我們判斷世界上的人和事: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這些是父母給我們的主動反饋(謂之啟蒙),從而逐漸形成了我們最初的價值觀。
之後,我們開始接受學校教育,老師逐漸成為另一個扮演啟蒙的角色,我們的行為方式獲得老師的評價,我們的思想獲得老師的啟發,通過和老師的互動,我們在學校的大環境中得到各種各樣的反饋,進一步形成了我們對事物和自我的看法。
在獲得反饋的過程中,我們其實也就獲得了最原始的價值觀輸入,形成了最原始的自我認知。
再後來,我們逐漸獨立,父母和老師在身邊的時間越來越少,我們也越來越不滿足於他們能夠給我們的反饋,於是走上了獨立探索的自我認知之路。我們通過閱讀、思考、行動,試圖發現自己想要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能力,最終要去哪裡。我們在探索的過程中,實際是為了尋求更廣泛、更充分的反饋,來驗證自己對這些問題尚且比較模糊的看法。
我們可能不會像哲學家那樣提出具體的哲學命題,但追溯我們成長的過程,我們所有的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思想和行為,都是為了能夠認識自己,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存在。
而存在從來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外界的反饋來構建。能否構建完整的、穩固的人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成長過程中的反饋是否充分、及時、恰到好處。這又可以拓展到另一個話題:
『人際關係互動中,什麼樣的反饋才算是好的反饋? - 心理』這個問題是我提的,希望能看到優質的答案。
寫到這裡,我想,我已經回答了一半的問題。自從我發現許多『如何做』的問題,答案都在『是什麼』和『為什麼』里的時候,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切入問題已經變成了我的一種思維習慣。
最後再總結一下我的看法:建立穩固自我的前提通過外界的反饋來建立客觀理性的自我認知,並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
如果認同上面的觀點,那麼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考慮如何獲得反饋。這裡提供幾個思路,也是我實踐過的:
1、尋找『導師』。
這個『導師』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老師,TA可以是你的父母、你的老師、你的朋友、你的上司、你的同事、甚至是一個陌生人,但他必須能對你的行為或思想做出反饋(評價、獎懲等),無論這個反饋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2、展示行動的結果。
這樣做是為了獲得反饋。譬如做一件事(拍照、寫作、運動等),要把過程或者結果展示出來,放到一個外界的評價體系中,觀察外界的反饋是什麼,在較普遍的反饋基礎上進行反思和總結,驗證自我評價。這樣子可以構成一個閉環:行動→反饋→思考→總結→進一步行動。當你在某一方面的行動收到較為統一和穩定的反饋時,你應該對這方面的行動有了較為明確的看法。
3、自我觀察。
真正獨立的人幾乎都具備自我觀察的能力。這是自己建立的一套反饋系統,用來監測自己的思想行為與既有認知體系之間是否出現偏差,從而進行相應的調整和糾正。學過工科的人可能都知道,閉環系統比開環系統能實現更精確的控制,主要是因為它能使控制對象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
當外界的反饋與自我認知越來越趨同的時候,統一而穩定的人格就逐漸構建起來了。
部分相似的表達,可以參加這個問題的答案:
剛剛畢業,覺得自己很缺乏自信,做事情謹小慎微,特別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怎麼辦? - 基拉大和的回答
在我看來,造成題目中所說的「內心的衝突和混亂」,其實就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真實人生,我先給大家舉幾個真實的例子:
——朋友告訴我,當年情竇初開,一直相信「唯有真心才能打動人」,結果慘遭女神拒絕,後來看到許多渣男用盡手段反而抱得美人歸,及至無意中了解到了「泡學」,感覺自己再也不敢相信純粹的愛情了。
——後台私信里很多人問:「學長,是不是要會來事兒的人才能在職場吃的開,我發現我的性格太老實總是吃虧,想去改變但又怕自己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人,怎麼破?」
——初中時我讀《厚黑學》,三觀震碎,堅定的認為「古之成大事者,無不臉厚心黑」,後來再看到「喬布斯」等人的傳記,又覺得「整天沉浸在與人爭鬥中毫無意義,人的一生應該投入到更有價值的事情中」。
……太多了,人是社會的動物,同樣也是情感的動物,人的一生都處於內在與外界的不斷接觸、交流過程中,所有上述的東西都在時時刻刻改變著你的想法、你做人處事的方式、你的行為舉止。而歸結起來,對人的內在觀念影響最深刻的就是三方面內容:1.你所經歷的特定的人、事;2.內在的思考和總結;3.外在信息的輸入影響。我剛舉的幾個例子,正好分別對應了這三點。
雖然我們終其一生都免不了受到上述三方面內容的反覆影響和觸動,但有很多人可能當下會感觸很深、有過一些想法,時過境遷很快就又忘了,永遠難以從中汲取有用的營養;另一種人,學會了「吃一塹長一智」,但形成的卻都是碎片化的經驗和想法,看似懂得很多道理、說起很多東西來頭頭是道,但並沒有形成更高層面的思維體系,也沒有去探究其中蘊含的規律;還有一種人,他們在這過程中,或以實踐經驗為基礎反覆分析、總結、提煉,或藉助一些書籍(思維工具),或得到高人指點,逐漸形成一套自己完備、自洽的思維體系,為人處世均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法則,他們的人格完善而獨立,他們是這個社會裡,能真正做到控制自己的人。
我自己大概是從大學畢業前夕開始專門思考和研究這些東西的,更系統性地去回溯和整理了那些年裡我所有經歷的事情,我認識的人、看過的書,我吃過的虧、體驗過的成功,特別是過去形成過的各式各樣、亂七八糟的想法,一點一點地去反覆分析、探尋源頭,去努力將它們融會貫通,搭建一個全新的框架。
現在我可以說,至少在我的生活體系里,我成功了。自從我初步開始建立這種體系以來,我的人生一直在走上坡路,極少陷入消極、頹唐和不知所措;後來,我更是不斷去豐富我的這個框架體系,使其更加深厚和牢固。
更為重要的是,因為已經形成了一套獨立自洽的、從行動到思維的體系,我基本不太可能被宗教或者成功學之類的東西洗腦。他們要想說服我,需要逐層瓦解、甚至顛覆我的這種體系,但因為這中間每一層都是反覆思索、不斷驗證和修改後的結果,所以可能性很小。
在這些年裡,這樣的思維方式幫助我從一個頹廢、狹隘、屢次失敗的貧寒大學生快速成長為了職場里的中層領導,獲得了工作上的持續進步,不僅實現了在大城市裡的安家立業,更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優秀朋友。
而這樣的巨大改變,一共用了我5年時間。
————私貨分界線——————
為了能配合這篇回答,我特意在專欄——com/Mr-xu(栩先生)中更新一篇文章,關於青年毛澤東的故事。
我堅信真正能改變這世界的人,都是能將各種各樣的想法完全融於一體的人。
我也堅信,那個時候的毛主席通過大量的閱讀思考和革命鬥爭的實踐,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維體系和人格。就像是大俠學成出山一樣,他今後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踐行他的全部理念,並不斷將之豐富完善,最終成為我黨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
謝邀,這是個很好的問題,想得太多而做的太少,矛盾和衝突就會格外多,而我的破解方法只有一個:訓練自己學會百分之百地尊重事實。
內在觀念的混亂和衝突,恰恰體現了我們不懂得如何客觀地面對世界,也不懂得客觀地看待自己的思想、感受,而產生的種種「妄想執著」。想法可能有很多灰色地帶,而事實卻是黑白分明,容不得半點幻想與美化。
內在衝突是:好像學霸收入都不錯,我又懶得不想學習,然後又有人說學習沒什麼用。那麼我到底是該努力學習,還是不該努力學習呢?
事實是:你所面臨的現實狀況,除了努力學習,有沒有更好的路徑可以選擇? 如果有,那你不必學。如果沒有,這條路不走你也得走。
內在衝突是:我想做一個牛逼的人,但我又怕做一個牛逼的人會遭到鄙視、嫉妒、扒皮,好像還是做一個小透明比較安全,但內心還是有渴望的。那麼我到底應不應該成為一個牛逼的人呢?
事實是:你有沒有做一個牛逼的人的能力?在有牛逼的能力後,有沒有能承受隨之而來挑戰的心力?這兩個問題認真回答,就可以免除你99%的痛苦了。
內在衝突是:北上廣生活好辛苦哦,我好想逃離回老家。但回老家會被人鄙視,且好像不能發揮自己的價值,我好矛盾哦。
事實是:對於你而言,北上廣究竟有多大的發展空間,你的學習能力和成長空間是不是能真正獲得北上廣各種資源的加成。還是你就想過個安穩的日子。沒有對錯,只有個人自己選擇。
大多數人並不是不知道事實,
只是當事實變成「個人實際狀況」時,
我們缺少點勇氣去面對和接受罷了。
斬斷妄念和內在衝突,只靠尊重事實。
當然,這永遠不會是一個舒適、快樂的過程。
謝謝邀請!也藉此談談自我同一性的話題。
據記載,二十多歲的時候,教士馬丁路德行為古怪。修道院集體唱經時,他會突然跌倒在地面,像是被某個人附體,用公牛般的聲音咆哮:「這不是我!這不是我!」
馬丁路德生於神聖羅馬帝國艾斯萊本,父親是當地的小礦主兼市議會議員。在嚴格和善意的父親的要求下,他接受了當時優質的啟蒙教育,進入愛爾福特大學學習哲學、法律。父親原本期望他精通法律,在皇宮謀一個差事。然而,馬丁路德卻背離了家庭為他規劃的合理藍圖,不顧父親的雷霆大怒,進入修道院做了一個教士。
馬丁路德成為教士的原因是,無論在家庭中還是在學校中,他越來越找不到自己的感覺。他陷入憂鬱停滯的狀態中,無法完成家庭賦予的學業、事業和婚姻的目標。此時此刻,一次電閃雷鳴的暴風雨,讓他的生活徹底失去平衡。他產生極度的焦慮和不安。他感到自己的生活沒有頭緒,完全被困住一堵無形的牆中。他的面前只有一條路,就是拋棄原先的世俗目標,步入尋求救贖和永恆的宗教。於是,他成為了修道院中的「面壁者」,為了精神世界的出路苦苦求索。
進入修道院後,宗教給了他暫時的平靜和神聖感。但他很快發現,當時日益刻板腐化的教規,並不能給他渴望的出路。他很快又陷入憂鬱和不安的情緒交替中。在修道院集體唱經時,他常有令人吃驚的行為,就像開頭的場景一樣。修道院上下私下議論著,認為魔鬼控制了馬丁路德。不過,在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眼裡,馬丁路德正處在自我同一性危機。為了逃避家庭與社會的壓力,他選擇走進遠離世俗的修道院,可教會陳腐的教規繼續壓迫著他。他的自我現在沖支離破碎,試圖整合卻面臨極大的壓力,自我同一性的衝突在他身上凸顯。
什麼是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要回答兩個問題,一個是我是誰,另一個是我在世界上的位置是什麼。前者指向自我的個體身份,後者指向自我的社會角色。埃里克森認為,自我同一性的豐富內涵中,包括個體對自己的核心認識,對自我人生的方向感;包括對過去經歷的總結,對未來道路的展望;包括個體看待自我的方式,對家庭社會期待的認識,兩者要維持有意義的平衡。而兩者的失衡和衝突,就會導致同一性危機。身處社會世俗期待和精神生活探索的尖銳衝突中,確立自我同一性成了馬丁路德艱難的任務。
自我同一性不是新鮮的概念。18世紀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洛克,曾鄭重討論過這個問題。在《人類理智研究》中,他討論了人格同一性。他認為,人格同一性,就是自我同一性。我們的感覺想法無時不在變化,但我們依舊能感到自我的存在,自我意識保持著相當的穩定。而維繫人格同一性(即自我同一性)的方式,來自我們對過去的記憶。我們通過過去的記憶認識過去的自己,同時把過去和現在的自己聯繫起來。於是,記憶就成了自我同一性的關鍵。我們要理解自我同一性,就要從分析記憶敘述開始。
現在,心理學家分析自我同一性,也從記憶敘述的一致性著手。一致的記憶敘述,除了記憶事件的明確時間,還有特定的因果關係,和具體的主題。這構成記憶敘述的因果一致性和主題一致性,因果一致性是指,記憶敘述中怎麼解釋生活事件如何發生,如何發展,如何轉變,如何解決,自己又從中獲得什麼收穫和意義。主題一致性是指,記憶敘述中怎麼解釋生活各階段背後的統一主題、價值觀和法則,自己如何藉此告訴別人我是誰,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因果一致性和主題一致性之外,記憶敘述還遵循所在文化的特定目標,告訴我們該做什麼,朝那些方向努力。
如果記憶敘述在因果一致性、主題一致性上出現問題,或在文化目標方面嚴重衝突,記憶敘述就缺乏一致性,自我同一性還未完成。自我同一未完成的外在表現,是豐富生動的情緒體驗。同一性衝突最尖銳的時候,就是強烈的焦慮情緒。就像馬丁路德怪異行為的背後,是同一性危機下的焦慮情緒。他們的記憶敘述是未完成的,記憶是支離破碎的碎片,彼此缺少聯繫、模糊、難以理解。他們的內部體驗也是碎片化的,描述體驗時經常會停頓中斷。對於生活事件的細節和原因,他們也會困惑、無法確定。他們試圖理解,生活經歷的原因和意義,卻又還沒找到出路。
如何完成自我同一性,形成整合完整的自我?這個問題,沒有人能給你明確的指南。因為個人的記憶敘述,只有自己才能建構和處理。其實,人一生都在發展自己的記憶敘述,試圖構建自己的生命故事。在自己的生命故事中,有自我主觀敘述的自我建構,也有想像的未來藍圖。生命故事不是編年史,更像是一個個人神話。神話里有人物、情節、主題、場景,裡面的英雄就是主人公自己。另外,生命故事不是簡單的記憶總結,也是我們現在和未來的行動指南。這意味著,我們的生命故事,也要接受實踐的檢驗,與社會環境互動協調。
馬丁路德的自我同一性,也是這樣完成的。在世俗要求下,他找不到自我的目標,在教會生活中,他也未完成自我的整合。他日夜懺悔渴望得到上帝的憐憫,但始終無法得到心靈的安慰。在孤獨的苦思冥想中,他最後找到的自我出路,就是拋開教會的中介,直接與上帝溝通。他向公眾宣稱,上帝的永久正義是憐憫的贈禮,只要人相信耶穌基督,他就可以獲得這份贈禮,信仰與苦修是救贖的要義,而教會本身是無能無用的。這也意味他反抗教會陳規,開始了宗教改革運動。這樣,馬丁路德解決同一性危機的方式,也引發一場深遠重大的社會變革。
類似的同一性危機,在中國背景下也有。那就是王陽明的心學運動。在讀書中舉的世俗功利面前,年輕的王陽明卻萌生做聖賢的願望。這意味他想從社會期待之外,找一條遵從自我的個性道路。他從朱子學中間尋找聖賢之道。王陽明曾經花大力氣,晝夜不免試圖參悟竹子之理,讓自己和竹林世界融為一體。然而他失敗了,生了一場大病。這場大病也是精神危機,告誡他自我成聖道路走不通。病癒之後,他暫時放棄聖賢的理想,循規蹈矩科舉做官。和馬丁路德相反,王陽明順從世俗目標,懸置了個人志向。
但朝廷的昏暗,讓他的官路坎坷。王陽明因為得罪劉謹,被貶官流放貴州。現在,他又面臨相同的境地,身處偏遠閉塞的山區,周圍是冰冷的洞穴,社會期待已經崩塌,自我理想充滿困惑,他又陷入自我的衝突中。思索聖人自處之道,不再是年少曾經的理想,而是嚴酷環境的應對手段。這個時候他日夜思索,晝夜不寧,終於在半睡半醒時,聽到自己的心聲: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何須外求(更詳細描述可看什麼叫做內心強大?怎樣變成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 羅林的回答)。於是轟轟烈烈的心學運動,就從認識自己的本心開始,衝擊當時僵化教條的朱子學,成為影響整個東亞的社會思潮。
馬丁路德和王陽明,兩人自我同一性的整合,是在巨大壓力下,表現出極強的自我韌性。當然,不是所有人的自我同一性整合,都像他們兩人那樣曲折重大。他們面臨的壓力,表現出的韌性,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和實施的。來訪者自我同一性的探索,也可通過心理諮詢的協助。從心理諮詢師的角度,來訪者的自我同一性是自我探索,自發產生的。心理諮詢師要做的,就是在他們探索發展的過程中,給予足夠的支持和反饋。這些支持和反饋包括,澄清來訪者探索的目標,理解和匹配來訪者的需求,與來訪者保持合作包容的關係,保持他們探索過程的延續穩定性。
自我同一性探索的過程,就好比化蛹為蝶的過程。諮詢師要扮演的角色,就像幼蟲蛻變時的繭殼,在他們心靈最脆弱的時候給予安全的環境,讓它一點點分解、變形,孕育出更美麗的生命。
微信公眾號:szhswx
http://weixin.qq.com/r/P0MHH-PExa66rbd89xYt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本文第二部分是acel君@acel rovsion 的專欄脫水處理之後的總結,其他部分則為讀書摘錄與相關的思緒整理,均非本人原創。
1 自我與人格
人的自我意識最初通過他人的移情誘導而產生,然後通過移情的方式體驗感知外界環境,將外界對象化,從而形成認知。移情作為一種短暫的直接性體驗,打破了個體的封閉性。在移情的那一瞬間,主體與客體的界限消失了,主體的我與客體的我、我思與我在的二律背反消失了。後來,移情逐漸被取代,人類主要運用實用和科學認知的理性來認識和規範世界,借用概念、符號、數字的媒介對客觀對象進行間接地控制,而非移情這一直接體驗的方式。科學的產生,使得人在情感上逐漸與世界疏遠,產生了異化感。
只要人產生自我意識和相互意識,便會感受到自身處於孤寂分離狀態,於是他就會感到孤獨。自我意識是與孤獨共同存在的,對人格的否定就是否定自我的唯一性。人只有肯定自己的孤獨性與唯一性才能夠與他人區別開來。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孤獨,但是,人只有意識到自我有對孤獨的需要來確認自身才能初步產生人格意識。這裡的人格(personality),是人的一種私人性或個人性,人格是以個人為基礎的,這意味著它是「獨立」的,不可窺視的,不可入的,每個人都有人格,它與具備道德與否無關。
人類往往害怕孤獨,於是西方人通過創造出上帝來陪伴自己。這是一種逃避孤獨的方式,通過創造上帝將全部個體的靈魂統一消融為一個整全的精神實體(聖靈),只是在表面打破了外在個體的獨立性,每個人的靈魂在塵世生活中仍然是各自獨立的,它必須獨自面對上帝,向上帝祈禱。這是一種用孤獨來拯救孤獨的方式,上帝本身仍然是個體靈魂獨立性的象徵。
自從尼采宣布上帝死後,西方社會陷入了精神危機,西方人墜入孤獨的虛無的失落深淵,人不再可以通過創造上帝的方式在孤獨中拯救自己的孤獨,終於無處可逃,成為了孤兒,不得不直接面對孤獨。對個人人格的推崇也同時到了極點。
人即使在最深的孤獨狀態中,也仍然不得不從別人出發來思考自身,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擺脫運用他人的觀點來看待自己。而孤獨意識是不能完全擺脫群體責任心、擺脫對世人的同情和對萬物的移情而獨立存在的。真正的責任心蘊藏在孤獨意識本身之中,只有把自己與他人、群體區別開來的人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責任心。
真正的責任心是對自己負責,這是一種自我意識的孤獨狀態。這種狀態通過把自我劃定為行動的我和評價的我兩個部分,行動的我是具體的、採取種種個別決斷並付諸實現的我,評價的我是普遍一般的、自身同一的、作為標準或「良心」的我。評價的我用同一個標準評價行動的我的每個不同的行動,這兩者的一致,就是對自己負責,亦即對自己一貫的人格負責。人通過「行動的我對評價的我負責」這一內在形式建立起與外部世界的關係。人對自我負責,對其它的「我」負責,對普遍社會的「大我」負責。這裡關鍵是評價的我,亦即心中的道德律。
2身份政治
笛卡爾式的身份觀認為自我(ego)是穩定而可以完全自主的存在,它可以獨立於外界的敘事體系,體現為古典式的主體(Subject);而社會建構論認為認同有固定認同與敘述認同之分,前者是一種固定不變的身份與屬性,是自我在特定的傳統與地理環境下被賦予認定功能的身份,後者則是一種通過文化建構、敘事與時間的不斷積累而形成的認同,它處於不斷流動的建構與調解的過程,必須經常間斷地通過主體的敘述再現自我。社會建構論認為,在社會敘事中,個體的先天固定身份,與其所承載的先天符號在社會敘事過程中的意義變遷相關;而敘述式身份,則是某個既定的主體在話語空間中,在第三方敘事過程中直接性地建構自我;這個既定主體可能為某種公共話語體系,以價值判斷的方式完成身份闡述,也可能是某種既定的權力關係——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cs),它是話語秩序在實踐層面所產生的一種敘述策略。身份政治因為身份焦慮或結構性歧視而產生權力生位差異。
文化身份問題與身份建構和身份政治有關,其中最重要的是個體的身份確認和身份焦慮。
其中,身份政治首先要團結己方受眾對反對一方的指涉進行否認,雙方通過話語進行相互指涉,雖然往往「講道理」的方式效率極其低下,甚至話語的理由可能是荒謬至極的,只要達成指涉的目的即可。
這裡不得不談及語言,因為話語是特點語境當中的一種言語行為,其意義取決於語言的使用方式,因此,語言的使用取決於語境——廣義上指代特定的社會和文化背景,狹義則指話語產生的場合。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對語境的追溯的方式去追溯孤立個體的身份建構過程。而作為社會範式的有機體——語言,在個體的自我敘事和第三方演繹的過程中,完成身份的自我建構,並將其反饋於整個社會生態,通過話語實踐形成所謂的話語秩序,而身份政治產生於話語秩序的權力關係建構和矛盾。
在這個過程中,從語言與身份的關係來看,語言是社會實踐的一種動態形式,它建構社會身份、社會關係以及人類對世界的理解,而話語本身就是一種身份建構的因素;從權力與身份的關係來看,權力關係來源於話語衝突,在實踐過程中形成多重性敘事,最終還原至個體,通過權力秩序反饋形成個體的身份建構。
身份確認——身份的自我意識來源於社會關係的總和以及話語傾向,身份本身的確認則是初始身份(即先天性身份,出身,性別,種族等)經過社會敘事的實踐(階級變動或個人生活境遇的改變),達成一個社會關係的總成,形成了個體的身份確認(故鄉與家庭宗族的重要性可以通過此角度來解釋,故鄉往往決定了個體的初始身份,並深刻影響到個體後期的社會敘事)
身份焦慮來自於社會關係總成的邊界在現代社會開始變得模糊化。宗族農業社會時代,宗族等級、社會分工以及出身是個體強有力的身份建構因素,而根據這些因素形成的身份邊界在現代以中間階級為主體、因社會化大生產而高度分工的現代社會逐漸模糊。
而身份建構本身包括個體的主觀意識和社會性實驗兩個因素,它們會促進個體去重新塑造身份邊界,個體通過引入符號化的價值觀、符號化的社會關係和社會意識來保持身份邊界——體現為觀念與價值判斷。而價值判斷則成為重新分配權力秩序的一種重要方式,亦即為身份政治的主體部分。在身份政治中,個體需要塑造一個強大的自我意識和一個社會關係總成,因此需要塑造符合該邊界的身份元素,比如處於低生位社會的人因底層社會固有的負面印象,在逐漸升入較高的階層的過程中,個體會處於身份語境的交接之處,個體選擇的極端的一個可能為延續原有社會關係遺留,並將其加入至個體新的身份建構當中,進而完成社會關係的實踐層面(暴發戶或鳳凰男);另外一個可能則為徹底摒棄原有的社會關係,並對原有的身份與社會關係進行極端批判,將低生位社會的負面印象進行無限放大,與其劃分界限,以趨利避害的方式完成新的身份建構,融入新的社會關係與身份語境當中。
價值判斷的極端形式為偏見與歧視,將低生位社會的落後進行放大並標籤化,以形成一種刻板印象。最終就成為了名詞或標籤之爭,而這種以身份標籤為預設的價值判斷而引發的、相對吵鬧的模因戰爭,即為公共場域大部分身份政治衝突的源泉。
價值判斷的根本原因:
人的基本認知來源於自我意識與外部世界之間的界限,這是一切認知的邏輯基點,而其中的聯繫是主體與外物的客觀聯繫。但是我們對於龐雜的外部世界無法做到知性層面的體現,因此我們需要通過某種觀察的方法去完成認知,然後將這個基於表觀現象的觀察結果轉換成我們的私人語言,再通過邏輯解構反饋到我們的自我意識中,並完成一個感性的描述。這就是我們認知世界的一種簡化方法。我們對外部對象的認知與判斷依賴於這種自我意識「標籤化」的簡化認知方式。
而這個世界的複雜性遠遠超過多數人的認知水平,除了少數不斷質疑和自省的人,大多數人只是延續著歷史傳統,通過某種價值前提和標籤歸納的簡化機制在內心規範這個世界,然後又反過來以自己的話語體系與價值前提形成的評判標準對他人進行價值判斷。
於是我們通過簡化機制形成自己的初步認知,並經過身份政治在公共場域建立出價值觀共識,價值觀念加入到自我觀念的更新迭代當中。
其中語言與話語的關係:
人類的知識系統首先來自於語言習得的過程,通過語言的言談過程對現有社會關係進行確認以及對社會權力關係進行合理化,並據此保證社會社群組織模式的不斷迭代與改造,以及產生中立知識;在迭代的過程中,前期的知識不斷被抽象的語言系統所記錄與表徵。
語言系統包括:一、將我們觀察的經驗知識進行加總,並在加總過程中產生經驗性的分析,同時產生可以傳承的知識;二、我們建立起社會關係的敘事(包括原有分工體系下敘述產生的血緣共同體,或鬆散的小部落基於該敘事建立的部落聯合體,通過分配技術建立新的敘事——權力敘事,建立起以圍獵為主的軍事民主制度,產生自首領往下的分配體制,而貿易關係則是基於軍事民主制下的敘事的不斷迭代而產生的新的社會關係,此過程亦為人類進化的過程——歷史);三、最初,我們通過敘事產生一種想像的公共權威,通過我們淺薄的理解之下的自然隱喻,開始試圖建立一種原始敘事——包括我們最初從哪裡來,所處的世界怎麼產生,以及生育的神秘性。於是我們有所仰望,形成一種來自他者化意識、天然的「宗教衝動」,即一種具有神秘主義色彩、帶有廣泛意義的共同體意識。因此我們將某種中間知識訴諸為一種脫離現有自然秩序的、神聖性的產物,於是我們最初的價值尺度產生了。
身份政治產生於從政治行動轉型之政治言說的過程,亦即身份指涉。
3社會規訓
福柯認為,人的觀念是外在社會規訓的結果。其中,規訓(discipline)概念,來自於福柯的《規訓與懲罰》一書,其文原意具有紀律、教育、校正、訓誡等釋義,福柯在書中賦予該詞以新的含義,即一種具有權力干預、訓練、監視肉體和製造知識等功能的特殊權力技術,它是「知識——權力」相結合的產物,而規範化是規訓的主要特徵。福柯認為權力的形態是無處不在而多種多樣的,權力沒有主體,沒有中心,滲透在社會各個不同領域,權力的產生和運作依賴於規訓性權力。與宏觀的政治權力不同,規訓性權力是一種特殊的微觀的權力技術和策略,它把人既視為操練對象又視為操練工具,它體現在日常的社會活動中。規訓性權力的運行機制通過「全景監獄」結構來實施,在這一敞視的結構中,監控者通過注視使被監控者處於權力控制中,每個人在注視的目光下逐漸變成自己的監視者,從而實現自我監禁。規訓權力機制最初只存在於監獄、修道院、精神病院當中,後來隨著規訓機制逐漸擴展遍布整個社會,規訓社會由此形成。權力通過建立社會制度和法律的方式建構了行為、知識以及社會存在等整個領域,同時權力通過語言、性、經濟、文化、政治和心理等種種規訓方式規定著我們自身的存在與形成。我們的「個體性」依賴於權力的生成,任何個體都處在社會制度系統的非自由狀態。權力的多種運作方式當中最明顯同時也最難識別的是話語權力,統治階級與社會上層掌握著社會話語秩序和權力體系建構的主導權以及審美秩序標準的制定權。
來自外在社會的一系列規訓使得人類內化了外在社會的觀念並自覺維護社會觀念和秩序,從而成為規訓制度的一環。他們遵循既有的價值標準和固定的社會準則生活,內化外在社會的評價標準,把社會定義的價值當作自身價值。無差別地接受外在社會規訓的人的自身缺乏主體性,沒有獨立人格,不敢發出獨立話語反抗外在社會的規訓和爭取本該屬於自身的正當權利。
4自我省察
在哲學上有一個著名的論題,即黑格爾提出的「密涅瓦的貓頭鷹」。在黑格爾看來,哲學就像密涅瓦的貓頭鷹一樣,它不是在旭日東升的時候在藍天里翱翔,而是在薄暮降臨的時候才悄然起飛。哲學的方法論是reflection(反思)。哲學不是預測,哲學只是理解。對黑格爾來說,哲學理解作為實體的精神的主體性,理解意識中隱藏著的自我關係,理解概念之間的邏輯關聯,僅此而已。哲學是一種反思活動,是一種沉思的理性。反思」是「對認識的認識」,「對思想的思想」。是思想以自身為對象反過來而思之。哲學的反思必須是深沉而自甘寂寞的,不能搞轟動效應。在現實性完成自身的形成過程之前,哲學不會出現。哲學的工作,就是在現實世界的實體中把握它本身,並將它塑造為理智的王國。
黑格爾認為,時代的艱辛使人對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瑣屑興趣予以太大的重視。現實中很高的利益和為了這些利益而作的鬥爭,曾經大大地佔據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們沒有自由的心情去理會那較高的內心生活和較純潔的精神活動,以至於許多較為優秀的人才都為這種艱苦環境所束縛,並且部分地被犧牲在裡面。精神上、情緒上深刻的認真態度也是哲學的真正的基礎。哲學所要反對的,一方面是精神沉陷在日常急迫的興趣中,一方面是意見的空疏淺薄。精神一旦為這些淺薄的意見所佔據,理性便不能追尋它自身的目的,因而沒有活動的餘地。哲學的反思需要「精神上、情緒上深刻的認真態度」,需要從「日常急迫的興趣」中超脫出來,需要排除「意見的空疏淺薄」,這就是黑格爾把哲學比喻為黃昏中起飛的貓頭鷹的深層含義。
蘇格拉底說過:未經省察的人生不值得過。只有經過不斷的自我省察和反思,不滿足於表象的世界,對外在社會標準和生活持審慎的態度,不斷重塑自我觀念,擺脫外在價值的束縛,才有可能獲得人生真正的自由,去過真正有意義的生活。
至於如何構建自己穩固的人格和世界觀,可以通過閱讀哲學或心理學等方面的書籍或皈依宗教獲得信仰的方式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價值體系,從而實現自我建構。謝邀。
對於這個問題不同取向的諮詢師應該會有不同的見解,這裡我想就我的實踐經驗和所學談談一些個人觀點。
內心衝突本身不是什麼大事。每個人內心都會有許多混亂和彼此矛盾的地方,大部分內心衝突其實都沒有專門得到解決的必要。比如炎炎夏日站在冰櫃前,猶豫著是該喝一個軟飲料還是礦泉水的你,一定不會因為這樣的內心衝突而思索該如何整合自己。
而需要整合的內心衝突和混亂,一般都是比較嚴重的,已經影響到了正常的生活。說個經典的:我應該和誰在一起,愛我的人還是我愛的人。這類型的內心衝突往往會對人正常的生活、工作、人際交往等方面產生直接的影響,並造成一些進退維谷、左右為難的困境。
要想整合內心衝突,要首先理解它是由什麼造成的。
我經常聽到來訪者這樣說:"我就是想太多!別想那麼多就好了,簡單一點就沒什麼問題了,對不對?"我非常負責任地說:「不對。」這絕對不是一個你不去想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因為內心衝突背後代表著的都是隱藏在人內心的需求和願望。古代有一種殘酷的刑罰叫做車裂,把人五馬分屍。內心衝突和這種刑罰很像,我們被朝向不同方向的不同願望拉扯著,最後陷入崩潰的狀態中。
人都需要在成長過程中得到良好的照顧,諸如陪伴、關注、支持、包容、理解等。這些照顧既會讓人感到溫暖,給人提供足夠的養分,同時也會在人內心留下力量。這股力量就如同內核一般,由內而外的撐起我們,支持我們前行。一個從小被給予很多支持的孩子,長大就不會害怕失敗;一個從小被給予很多愛和陪伴的孩子,長大也不會在建立親密關係上有什麼大困難。由於成長經歷這世界上最讓人無奈的不完美,我們每個人的內核都或多或少的有些缺陷。這就會造成我們前進的過程充滿磕磕碰碰,這些狀況會讓人們面對以下選擇:繼續前進的疼(困難)與原地休息的停滯(遺憾)。繼續以我愛的人還是愛我的人為例的話,那就是我該繼續尋找愛情(繼續前進,挑戰困難)還是應該找一個愛我的人(停在原地,面臨遺憾)之間的衝突。
整合自己的內心衝突,形成穩定的人格結構。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修補自己這個內核,讓它能夠支持自己穩定前行。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一般來說你可能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你需要去審視自己,嘗試解構自己的內核,看看自己缺了什麼。這是最難也是最為耗時的一步。
這裡學習和閱歷能夠幫助我們,卻不足夠。我們需要去觀察事實,但更多的是需要去體驗那些被忽視的情感和願望。舉個例子,小A回溯自己為什麼總是在親密關係中委屈求全,只顧對方開心卻無視自身需求。她認為原因在於小時候父親非常的強勢,不僅不讓自己表達內心訴求,還總是貶低自己。得出結論的小A一臉無辜的看著我,迷茫的問道,道理我都懂,但是這有什麼用嗎?
小A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思考以下這幾個延伸問題了:
爸爸的強勢在你的成長中是怎樣體現的?當他忽略你的訴求的時候,你內心體會到了什麼?那些訴求後來去哪裡了?你為什麼希望這些訴求得到回應,在你的想像中它們能給你帶來什麼?
當他貶低你的時候,你體會到了什麼?憤怒、悲傷還是其他的情感?當你體會到這些時,你的內心感受是什麼樣的?你是怎麼應對這些貶低的?你對自己的這種應對方式滿意嗎?它們給你帶來了什麼?
如果現在的你看到一個正在經歷同樣事件的孩子,你會有什麼感受?你希望為他做點什麼?他會怎樣回應你?
當這些問題得到細緻、認真的回答後,我們關於自己記憶和情感的回溯工作也就開了一個好頭。這些問題的作用僅僅是拋磚引玉,它們背後還有一系列關於具體體驗、內心訴求、情緒感受方面的細節問題。相比於邏輯事實,這些情感經歷對人的意義更加重要。
體驗是理解的鑰匙,生活中尤其是如此。描述爸爸強勢的狀態,只能讓人看到事實,而重新體驗那些情緒,尋找那些丟掉的願望,才能帶給人對抗控制的力量和包容誤解的堅定。
這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重新面對那些好不容易被時間封存的痛苦需要極大的勇氣。依據經驗,以下是幾個回溯過程中尤其難以面對的幾個點:
-面對自己特別想改變,卻已無力回天的結局。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有一些遺憾。人往往會有這樣一個念頭,認為這些遺憾是可以彌補的。一個兒時經常被忽視的孩子,堅信「我只有足夠富有、足夠強大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於是長大後的他一直不斷逼著自己進步。然而再多的成就都無法真的讓他快樂。因為他始終無法判斷,到底別人接納和喜愛的是否是真正的他。能夠改變的都只是相對的,而那些無能為力無可奈何往往才是更為真實的生活。只有接受這一現實,才能有更多選擇的空間。
-面對永遠無法實現的,理想化的願望。
越是缺乏的部分,往往越是會通過理想化的形式被放得越來越大。這種理想化的過程一方面會促進你積極努力,但是另一方面也會變相的讓那些你已經得到但是還不夠完美的東西變得毫無意義。一個經常抱怨別人不愛自己的人,未必是真的沒有得到過愛,可能他心中對於愛的標準是過於理想化的無條件接納,以致於這個願望變得過大,導致那些對他付出過的人,都無法被劃入"他們愛我"這條線中。接受自己無法到達的理想化狀態,需要勇氣,但也會讓人有更多的踏實感。
-面對一個弱小、沒有能力的自己。
這個更難,因為弱小、沒什麼能力的自己往往會給人帶來巨大的羞恥感,而羞恥感則是讓人最無法忍受的痛苦之一。很多時候人會不惜一切代價,逃離這種感覺。然而弱小只是一種相對狀態,接受它是成長為更有力量個體的前提。
-面對一些你特別希望逃避、不想體驗的困難。
成人的世界好難啊,不想負責任、不願做選擇……躲避和逃開無疑是條簡單的路,但這只是拖延而已,無論希望與否生活終究會把你帶向遠方。即使自暴自棄也不能改變這一點。
了解自己面對自己是整合自我,發展自我的前提。面對是極其困難的,卻也是開啟真正力量的前提。
在看到自己之後,接下來的工作是重新發展自己。發展自己自我理解、自我關注、滿足自己願望的能力。簡單的來說就是,學會重新將關注點放回自己身上,建立自己的邊界,豐富自己的世界。在這個部分,我想有以下幾點你可以試試看:
1、多思考我想要什麼,而不是我不想要什麼。
嘗試多問問自己,自己為什麼做這個選擇,做這個選擇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嗎,不僅是物質上的,更加是心理上的。比如說我這麼努力,能讓我在心理上體驗到什麼?我這麼愛這個人,他怎麼對待我最能讓我開心?先回到自己的的內心,才能真正的理解什麼是重要的。邊界,將是這個任務的關鍵詞,僅僅是被動防禦、試圖隔絕自己不想要的是不能建立起足夠穩定的邊界的。
2、嘗試更多樣的滿足自己。
嘗試探尋還有什麼是能夠帶給自己滿足感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希望得到安全感,那麼除了一段穩定完美的戀愛,還有其他的能夠給你帶來這種感受嗎?也許一個朋友不能夠給你足夠的安全感,那麼10個朋友呢?也許每個人都只能理解你的一部分,那麼全部的朋友再加上你自己是否足夠呢?空間和可能性是這個階段的關鍵詞,生活的選擇並不唯一。
3、成為自己的父母。
這點是這個階段的終極任務。每個父母都是有缺陷的,每個人的成長都是有遺憾的。發展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這將使你受用一生。照顧自己、成為自己的部分並不是指一定要做很多事情,而是一種理念。我能夠相信自己,給予自己耐心,接受第二好的結果而不是逼迫自己成為最好等等。我們可能永遠都得不到讓人滿意的理想父母,但是在你的內心,你可以把那種被照顧的感覺留下,那是一種可以持續在心中溫暖自己的理念。用一個專業名詞來表述,就是建立穩定的內在客體。
如果你完成了前兩步,你的路程已經基本走完,剩下就是第三步。那就是成為更好的人,走下去。
生活在於不斷的嘗試和發展,只是彌補遺憾的生活,終將是有盡頭並且遲早會讓人厭倦的。從負分補到0不是人生的意義。追尋更多的可能性和生活的將來才是真正讓人持久幸福的。
總而言之,整合自己,形成獨立完成的人格,是一個面向更遠方的持久旅程,希望我的答案能給題主一點啟發。
人本來就充斥著內在的衝突和混亂啊,統一和穩固都是相對的。
要實現題設這麼中二的想法,也只有靠這個了……
好好學統計,認知科學,Convex Optimization(優化?) ,初級的計量經濟學(因為很多時候統計課程只涉及相關不考慮因果)
然後去看「哈利波特與理性之道」。
當然也可以反過來,先看 HPmor,然後從裡面引用的書來入門這些。
這樣你會知道 哈利x馬爾福才是真正的 CP,以免被 哈利x其他 的 CP 困惑「好吧,」德拉科空洞地說,「告訴我。」
「我會這麼做的,」哈利說,「我離開之後女校長就會進來,然後封閉你最後半個小時的記憶。但在那之前,得知了所有的真相之後,你有機會決定你是否還想要和我交往
我認為對一件事做到不同的想法是正常的。我們處於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所接觸的日益更新的信息讓我們的想法隨時變化。我們也處於一個很多人對你進行指點的環境,很多人喜歡以自己的觀點來約束你,我這樣是為你好,你不聽我的以後會後悔。
那你應該怎麼做呢?
內心強大。這是我想到的答案。
題主的情況應該可以用舒適圈理論來解釋。
舒適圈結構由內向外分為三層,分別是舒適圈(Comfort Zone)、最佳表現區(Stretch Zone)和危險區(Panic Zone)。
當我們生活在舒適圈(Comfort Zone)時,身邊的事物幾乎都是可以預測的,每日的事情沒有什麼變數。
比如大部分人的周末安排:睡得到自然醒,起來吃個早午飯,下午上上網、出去和朋友走走,晚上吃個晚飯,周末就過去了。
在舒適圈生活的人會覺得日子過得很舒適,時間過得飛快,生活幾乎不會給他們帶來什麼挫折,沒什麼成就感,過一周和過十周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根本區別,生活質量也長期停留在一個水平線上。
當我們生活在最佳表現區(Stretch Zone)時,身邊的事物會有一些新的元素混入,不確定性增加,但不至於完全失控。
比如少部分人的周末安排:照常起床,在早飯里嘗試做一點新菜式,早飯之後看一本新書,下午和一位很久沒見面的朋友見面聊天,晚上去一家新餐館嘗嘗新菜式。
在最佳表現區生活的人會覺得日子過得有點壓力,會出現比較強的時間觀念,雖然會有小挫折,但很快能克服,進步之後會產生成就感,隨著時間推移他們的生活水平會有穩步的提高。
當我們生活在危險區(Panic Zone)時,身邊的事物幾乎都是新的,焦慮指數會直線上升而導致我們幾乎無從下手,工作能力直線下跌。
比如幾乎沒有人這樣做的周末安排:凌晨三點半起床夜跑去一個營地野營,之後生火做早飯,然後在邊上玩滑翔傘和蹦極,最後背著所有裝備負重跑回自己家裡。
在危險區生活的人會覺得生活充滿壓力,度日如年,常常會遇到無法克服的挫折,進而不斷否定自己,幾乎沒有成就感。挫敗感會讓他們幾乎放棄一切行動,覺得生活完全失控而瀕臨崩潰的邊緣。
而三個圈之間的分界線,就是新信息的輸入程度。
對於生活在舒適圈(Comfort Zone)的人來說,生活幾乎沒有信息輸入,當然也幾乎沒有新的可能性。而生活在最佳表現區(Stretch Zone)的人們則比生活在舒適圈的人們多了一些新信息的輸入,但還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而危險區(Panic Zone)面臨的則是一個完全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新環境。
但三個圈之間是可以通過信息的輸入量互相切換的。生活無聊的人可以通過嘗試一些新東西來增加生活的新鮮程度和提高自己,覺得自己快忙脫的人也可以嘗試減少一些無謂的應酬來調整自己的步伐。
而人在最佳表現區時,進步是最快的,也就是那個「努力跳一跳能摘到蘋果」的地方。會生活的人會一直嘗試將他們的生活保持在最佳表現區內。
而三個圈的範圍也是可塑的。生活在最佳表現區的人會慢慢掌握自己環境,從而將最佳表現區轉化為舒適區,舒適圈擴大之後,這些人又可以進一步嘗試更難或更新的東西,重新找到自己的最佳表現區。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覺得一些見多識廣的人在很多場合里都能表現得非常得體從容,因為他的舒適圈很大,甚至覆蓋到了你覺得是危險區的地方。
而題主這個情況,應該是生活在危險區了。
不是說我們一定要邁開腿,走出門去才叫踏出舒適圈。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大量信息,而篩選信息的能力卻是教育中缺失的一部分。
比如:我們習慣了有人會給我們出好題目,任何問題都一定會有一個標準答案,就算這個問題我解不出來,也一定能找到老師解決。
但現實生活卻常常是:
沒有人會告訴你你要解決什麼問題,你需要自己去找到問題,甚至創造適合你解答的問題。
事物是立體的,沒有標準答案,不同角度去觀察得到的觀點可能完全相左,但同時又不矛盾。
當遇到無法解答的問題的時候,沒有人會告訴你尋求標準答案的通道在哪。這個通道需要你自己尋找或創建。甚至,這個通道根本不存在——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或這個問題是你自己立了一個靶子在打,這是一個根本不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過量的信息輸入會導致我們無所適從,覺得世界觀坍塌,自己一無是處。所以乾脆什麼都不做,做多錯多。
那麼既然問題是出在信息輸入超過了人能掌握的範圍,那解決方案也就非常明顯了:調整心態並適度減少新信息的輸入。
這裡有幾條建議也許能對題主有幫助:
1.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我們觀念中有太多的確定的因果關係:考上大學就輕鬆了;更高的教育程度意味著更體面的工作;聰明人一定會比一般人更成功。
但是事實上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大量的新信息帶來的不確定性:有人上了大學之後會發現發現大學並不是那麼輕鬆,受過更高的教育的人還是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聰明人不知道在哪裡釋放自己的才華。
出錯是極其常見的情況,它甚至是我們基因的一部分——我們還會有盲腸,還會有為了給大腦騰出更多空間,而出現的小牙床導致的一些無處安放的牙齒變成智齒,我們的眼睛還會有一些奇怪的盲點和不能適應現代生活而出現的近視。進化的本身,就是在不斷出錯,然後從中找出一個相對適應環境的方案。
從來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雖然比起很多動物已經要來得聰明,但我們還是會不斷犯錯。
但不一樣的是,人類會不斷學習,他們會不斷通過觀察、分析、預判、行動、矯正、結果、最後反饋適應新的環境,不斷完善自己。這就是為什麼人類能成為地球主宰的原因,不是因為人類生而完美,而是因為人類會不斷追求完美。
當你察覺自己以前的一些定義是Bullshit,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的時候,其實你已經更進了一步,比過去那個自認為無所不能的你要強大多了。
2..將精力放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中。危險區所產生的焦慮往往來自對不確定性的擔憂。
比如:
我做如果了這麼多習題,我考試會通過嗎?
我如果申請了這個工作機會,HR會給我面試機會嗎?
我如果接下了這個項目,我會搞砸嗎?
這些擔憂都是因為我們將注意力放在了不可控的因素上面,導致我們成天患得患失,甚至不去採取任何行動。但這些事情又不會因為擔憂而有本質上的改變。
我們所能做的便是做好當下條件的每一步,將我們希望的結果出現的概率最大化。就算這個結果沒有出現,經過了這輪磨鍊我們也收穫了經驗,有了成長。
將精力放在自己能的事情中,化成行動。
比如:仔細分析出題思路,做好每一道題,仔細分析錯題;
仔細看工作崗位要求,深挖自己的經歷,將HR需要的經歷重點放入簡歷中;
衡量項目的各方面資源和成功的回報,如果風險能接受,回報大於付出,則開始著手籌備資源。
3.永遠保持好奇。面對新信息的時候,一般人的反應分為兩種。
一種人嘗試去保護自己的認知體系不受損從而採取拒絕接受,或嘗試用自己的觀點去說服別人。
另一種則像是在自己的知識結構上新開一個分支,用來儲存這個新的觀點,然後納入自己的認知體系之中。
兩者的區別在於,第一類人覺得新信息會將自己脫出舒適圈之外,但他們不願意被拖出去。
另一種人則是覺得新信息是新的可能性,會拓寬自己在認知的思路,能幫助加深自己對世界的理解,從而總是嘗試著去觀察不同的觀點。
顯然,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第一類人會活得很累,而第二類人則如魚得水。對於第二類人來說,所有的一切新的東西對他們來說都是可以動用的新資源,世界就像是一個大遊樂場,每天都有新的禮物給到他們。
保持好奇,不要去說服或控制別人。
「有創造力的人沒有單一的風格,既可以是修士也可以是唐璜,惟一共通的地方就是複雜:同時擁有相互矛盾的兩個極端,並在兩者之間自如轉換。」
4.謙遜但不自卑。在面對新信息的時候,謙遜是十分必要的,它是在進行討論時,對事不對人的前提。但這並不意味著自卑。當有人將他的價值觀或者評論強加在你身上時,我們先是保持謙卑去聽和思考,看是否真的有道理。如果有,則虛心接受。如果沒有,對方還不停灌輸給你,這時候就可以手動再見了。不卑不亢,只有你自己能對你自己負責。
5.保持健康的作息和飲食習慣。這是很多人忽略的一點,但卻十分重要。身心本來就是一體的。
我們已經知道缺乏睡眠會導致情緒不穩定地波動,思考能力下降,出現幻覺和增加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概率。同樣不健康的飲食也會影響情緒和導致思維混亂。
通過調節飲食、作息、運動、聽音樂等方法都可以起到穩定情緒的效果。情緒波動時,先出去跑一圈,回來再決定要不要在知乎上搜「如何保持情緒的穩定?」
「同時葆有全然相反的兩種觀念,還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標誌。」
"The test of a first-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two opposed ideas in 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function." - F. Scott Fitzgerald
開放坦誠地去嘗試調整總歸是好事。我們都不完美,但這並不阻止我們去追求完美。
另外有知友說要多看書,我個人覺得在題主這個情況下不建議盲目看書。在混亂的時候盲目攝取更多新信息只會適得其反,調整心態更重要。在心態調整好後,盡情投入到這個有趣的世界中去吧。
非心理學專業,除了舒適圈理論的環以外其他均是個人體會,僅一家之言,望打臉。
一個完整的故事,經過時間空間和情感需求,變成各種碎片,我們會選擇符合內心的便留存下來,然而有一些便飄散在空中,無處安放,它拖拽著內心,看似快樂的生活里卻莫名的帶著悲傷。 重新找到他,即便永遠無法回到最初的模樣,卻重新在整合一個完整的故事。讓那些混亂無序整合起來。
這個重新架構的過程,也讓人格更加穩定。推薦一本書「我們內在的衝突」,我說不出比這本書更好的了,也許你看完也依然找不到一顆「銀彈」,但真誠的看見內在衝突的運作原理,就是解決方案中的一部分了。
看完後,寫一篇文章消化一下,和適合的朋友聊聊,也許更有幫助。最新回答:為啥大家都在勸提問者別空想多實踐呢?你們怎麼知道提問者每天啥都不幹光空想?但我也是從你們的答案中有了新的感悟(多謝你們)
我認為:
1.作者的思考並不是空想,他同樣是在感受著生活,思考著有這些問題,有些總是認為那些問有關精神層面的問題的人每天都在空想的,是偏見,更是思維的定式。
(再說了,所有的有關精神層面的問題哪有不牽扯物質世界的?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完全不牽扯物質世界來思考問題,如果有這樣人存在,那一定是神一樣的存在)
2.想而未果的原因並不是你們所謂的「空想」造成的,而是在提問者目前的生活軌跡中,還沒有出現一個契機(一件事)讓提問者解決問題,想一想你曾經遇到的精神層面的難題,一定是在經歷了許多之後,突然在某件事情上頓悟,而這「某件事」就是一個契機。
突然想到我曾經寫的隨筆里有這麼一句話,經歷,才是這個世界給予的最好的禮物。
3.我想告訴提問者的是,我相信,一定會有某一刻,你想通了這個問題,而這樣的結果一定是你自己通過不斷到感受生活,感知情感找到的,希望這個問題不會煩擾你很深,若果真如此,也不要緊,引發精神危機也不要緊。
哲人說,Everything is under the best arrangement.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所以,不管過程艱辛與否,希望你都能近你所能的去接受,去感受你的感受,。
最後,我相信,你會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
I Hope I can be one of spark to light up the little piece of your world.
————————以下為第一次回答——————
首先,先聲明我不是專業的老師。
但我想回答這個問題。(語言生澀,邏輯估計也不周密,請見諒!)
內心的矛盾衝突是不可避免的,我在半年前曾有過一段痛苦的經歷,原因我想應該是我將這種矛盾放大了。在我看來,像這種十分複雜的問題,沒有為之煩擾的必要(人生苦短嘛),因為所有的涉及精神層面的問題都不可能一下子解決,你說你想這個問題已經三周?我們該如何整合形成自己的統一,穩固的人格、世界觀呢?,若你感覺到難受,甚至痛苦,我希望你能停下來,不要想了,有些東西是無法刻意為之的,我們不可能像機器一樣不帶感情的解決問題,我們是有感情的,所以我們要照顧我們的感情。
還有就是,我看過一篇文章,裡面說,人所有的智慧都不可能從他人處求來,我們擁有的只有自己。
所以,現在什麼答案在我看來是正確的呢?讓我能夠感到平和,安然的答案。
其實我覺得,所謂的穩固世界觀,也只是相對的穩固而已,我們追求穩固其實是大腦的潛意識行為,但這並沒有什麼不妥。
我最近也在做整合的工作,我用一個本,分為了Myself和Environment 兩部份,myself又分為learning physical mental 三部分,environment 分為family social school 三部分,我時不時(有東西寫)的時候,就會寫點東西,怎麼說呢,我覺得想與做結合,可以幫助我們梳理問題,而且我覺得這個過程沒有期限,因為我們的生活過著過著,我們就會變的狹隘,所以我們得不斷地感受,整合,改變,這個過程將貫穿我們生命始終。
這個回答我也只能想到哪寫到哪,如果你能讀到這裡,我已十分感謝~。嚴肅地刪除原有的結尾,但事實並沒有改變。
嗨,夥計,你正在創造自己的世紀,你是你的主宰,你是你的上帝!
有個叫耶和華的,他也這麼干過,借鑒一下他的經驗吧,如何從混沌中創造出萬物。1:1起初神創造天地。
In the beginning God created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1:2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And the earth was without form, and void; and darkness was upon the face of the deep. And the Spirit of God moved upon the face of the waters.
1:3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And God said, Let there be light: and there was light.
1:4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
And God saw the light, that it was good: and God divided the light from the darkness.
1:5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
And God called the light Day, and the darkness he called Night. And the evening and the morning were the first day.
1:6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
And God said, Let there be a firmament in the midst of the waters, and let it divide the waters from the waters.
1:7神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
And God made the firmament, and divided the waters which were under the firmament from the waters which were above the firmament: and it was so.
1:8神稱空氣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
And God called the firmament Heaven. And the evening and the morning were the second day.
1:9神說,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事就這樣成了。
And God said, Let the waters under the heaven be gathered together unto one place, and let the dry land appear: and it was so.
1:10神稱旱地為地,稱水的聚處為海。神看是好的。
And God called the dry land Earth; and the gathering together of the waters called he Seas: and God saw that it was good.
1:11神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事就這樣成了。
And God said, Let the earth bring forth grass, the herb yielding seed, and the fruit tree yielding fruit after his kind, whose seed is in itself, upon the earth: and it was so.
1:12於是地發生了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各從其類,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神看著是好的。
And the earth brought forth grass, and herb yielding seed after his kind, and the tree yielding fruit, whose seed was in itself, after his kind: and God saw that it was good.
1:13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三日。
And the evening and the morning were the third day.
1:14神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
And God said, Let there be lights in the firmament of the heaven to divide the day from the night; and let them be for signs, and for seasons, and for days, and years:
1:15並要發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這樣成了。
And let them be for lights in the firmament of the heaven to give light upon the earth: and it was so.
1:16於是神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
And God made two great lights; the greater light to rule the day, and the lesser light to rule the night: he made the stars also.
1:17就把這些光擺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
And God set them in the firmament of the heaven to give light upon the earth,1:18管理晝夜,分別明暗。神看著是好的。
And to rule over the day and over the night, and to divide the light from the darkness: and God saw that it was good.
1:19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
And the evening and the morning were the fourth day.
1:20神說,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鳥飛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
And God said, Let the waters bring forth abundantly the moving creature that hath life, and fowl that may fly above the earth in the open firmament of heaven.
1:21神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各從其類。又造出各樣飛鳥,各從其類。神看著是好的。
And God created great whales, and every living creature that moveth, which the waters brought forth abundantly, after their kind, and every winged fowl after his kind: and God saw that it was good.
1:22神就賜福給這一切,說,滋生繁多,充滿海中的水。雀鳥也要多生在地上。
And God blessed them, saying, Be fruitful, and multiply, and fill the waters in the seas, and let fowl multiply in the earth.
1:23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五日。
And the evening and the morning were the fifth day.
1:24神說,地要生出活物來,各從其類。牲畜,昆蟲,野獸,各從其類。事就這樣成了。
And God said, Let the earth bring forth the living creature after his kind, cattle, and creeping thing, and beast of the earth after his kind: and it was so.
1:25於是神造出野獸,各從其類。牲畜,各從其類。地上一切昆蟲,各從其類。神看著是好的。
And God made the beast of the earth after his kind, and cattle after their kind, and every thing that creepeth upon the earth after his kind: and God saw that it was good.
1:26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And God said, Let us make man in our image, after our likeness: and let them have dominion over the fish of the sea, and over the fowl of the air, and over the cattle, and over all the earth, and over every creeping thing that creepeth upon the earth.
1:27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So God created man in his own image, in the image of God created he him; male and female created he them.1:28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And God blessed them, and God said unto them, Be fruitful, and multiply, and replenish the earth, and subdue it: and have dominion over the fish of the sea, and over the fowl of the air, and over every living thing that moveth upon the earth.
1:29神說,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
And God said, Behold, I have given you every herb bearing seed, which is upon the face of all the earth, and every tree, in the which is the fruit of a tree yielding seed; to you it shall be for meat.
1:30至於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並各樣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將青草賜給它們作食物。事就這樣成了。
And to every beast of the earth, and to every fowl of the air, and to every thing that creepeth upon the earth, wherein there is life, I have given every green herb for meat: and it was so.
1:31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
And God saw every thing that he had made, and, behold, it was very good. And the evening and the morning were the sixth day.
你的選擇無可厚非的正確,因為你是你的主宰,你是你的主人,沒人比你更加懂你,沒人更能比你能夠創造一個更好的你,相信自己就是自己的上帝,你擁有創世紀的能力!
一旦你懂得了這一點,變得謙卑,猶如上帝。他說,謙卑在榮耀之前。就自己的經歷來答一發。
大學四年的內心非常痛苦,現實與內心世界有許多矛盾:遇到的事情不知應當如何選擇。比如我應當選擇獲利,還是選擇讓益他人;我應當選擇跟隨大眾,還是選擇自己舒適;使勁渾身解數卻比不過別人輕而易舉,那意義是什麼;我有很多個樣子,當我不知道哪個才是真正的自己;我說很多話做很多事情,但我不知道究竟為了什麼去向何方;設置的許多目標,不久以後就會推翻。
歸根究底,我沒有價值觀、人生觀。除了讀書,沒人教過我。
痛苦,無法想像的矛盾和恐懼籠罩著我的大學時代的內心。我像個皮囊一樣,我努力,但我深知我不堪一擊。記得當時的自己,在宿舍的每個晚上失眠,腦里不停有各種想法項目的、生活的學習的,每晚做噩夢,沒錯,真的是每個晚上!早上睡醒逃課,坐在床上哭。我看著窗外,不知道我為什麼在這裡,為什麼我的青春要浪費在這裡,但我可以去哪裡。
當然,我的痛苦也讓我不停止的實踐,對失敗的恐懼也讓我不斷自強。
直到大四最後一學期,拿到一份不錯的offer後休息做了個小手術,呆在家裡無聊隨我媽去拜佛。一個師傅隨緣贈予了我一本書,《布施的藝術》,沒有價格標籤那種。這本書真的是我生命最為重要的一本,不是因為多好、多經典,它是我的緣分,打開了我人生最光明的一扇窗戶。
我不停的找佛教類的書籍,布萊恩魏斯的《前世今生》、阿瑪巴觀《覺醒時刻》、《與神對話》、《了凡四訓》、《秘密》、南懷瑾、李叔同、張德芬老師們的書等等。這些書開始一點一點重塑了我的世界觀、價值觀,這些作者們來自古今中外,中美印台,但我發現本質卻是驚人的相似。
我一點點深入,一點點求解。原來,世間萬物可以這麼被理解、這麼去改變,我的那麼多為什麼,都慢慢找到了答案,在佛學裡。
我開始觀察自己每一個念頭的源頭,了解自己;我開始平和而踏實,因為知曉了因緣和命運;我開始設定目標堅持,因為我知道我值得什麼;我開始努力改變自己,從付出開始;我開始行走,去許多遠方,去實踐,獲得更堅定的信念。
在深圳工作的幾年,我變成了同事最愛交談的人,在他們送與我的婚禮視頻里我才知道,你可以用自己的安寧影響到他人;我開始有了很好的睡眠;我與父母有了有生以來最舒適的相處;我甚至嫁給了不是命中注定的男人,一個更好的人;我發現,真的可以有求必應。
我非常感恩我遇到的所有人和事情,感恩我現在所有擁有的。那些充滿智慧的人,或許在很小甚至與生俱來就已經有你望塵莫及的品質,但走的慢沒關係,重要的是,你看得清自己。如果你曾經和我一樣迷茫,可以試試,這種最簡單的緣分——接觸佛法。
寬恕並接納自己心靈中的陰暗面,尤其是與生物本能有關的。
相信(不要懷疑)自己心靈中的光明面,我們本就是萬物之靈。肉身只是坐騎或寵物而已。
很多問題的本身就是矛盾而衝突的,而要解答不能完全趨於最優,而是尋求本身的「舒適」。
你的問題的答案在我看來只有三個字,「我認為」,只有堅固自己的理念和思想才能逐步改善本身的想法與傾向。
人的自我可以無限度的探索,但其終有個本質,名曰「秉性」,而這個探索的過程必定是枯燥而疑惑的,但也在否定自己曾經確認的一切中成長,答案始終存在,它不因你的探索與否而改變。
需求哲學或心理專業的答案請@其他老師,我這邊純粹只談自己的謬論,因為「我認為」。
看書,親自去學習心理學和哲學。
不要去想這些問題,是這些問題本身造成你人格的混亂和衝突,有時候我們只需要貧直覺去生活。
我覺得你就是閑的,年輕人多琢磨琢磨未來,哪怕琢磨女人呢,你琢磨自己還琢磨出這麼多名堂,真的我覺得就是閑出來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們總是傷害跟自己最親近的人?
※如何徹底地接受自己的無能?
※博士第四年,堅持不下去,想退學,怎麼辦?
※作為心理諮詢師,應該主動幫助一個內心不想改變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