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與虛偽的界限是什麼?
常聽人說,過度謙虛就是虛偽。那到底謙虛與虛偽的界限是什麼呢?
我自己想了想,又覺得通常所說的『謙虛』有點像一個偽概念,表達的是『虛偽』或者『低調』的意思。
請教一下大家。
有趣的問題。謝謝邀請。
私以為,這個問題之所以有爭議,其核心原因是,「說話的人」(言者)和「傾聽的人」(聽者)在心中有著不同的判斷標準。
首先,我們需要判斷一下說話的場景。
當 A 在對 B 說一句可以被判斷為「謙虛」或「虛偽」的話時,通常伴隨著這樣的場景:- B 剛才正在恭維 A
這一場景,通常意味著 A 和 B 的交流地位不相等。在大多數情況下,A 的交流地位更高一些,比如,A的成績更好、更有錢、長得更好看……(當然,也有相反的例子)
然後,我們分別從 言者(A) 和 聽者(B)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見下圖:
對於言者而言,謙虛並不是一件特別難做到的事。
對於他們來說,「謙虛」和「虛偽」的界限是「真誠」。
我說一句稍微貶低自己的大實話,就是謙虛,我為了強行貶低自己說一句違心的話,就是虛偽。
但對聽者而言,他們對言者的「謙虛」的標準恐怕要更高一些。
畢竟,言者的交流地位很可能比聽者高一些,而 聽者的心裡其實是有一個「交流平等」的預期的。
我們並不總能從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因此對於大部分聽者而言,「謙虛」和「虛偽」的界限是「舒適」。你說的話,讓我聽得很舒坦,你就是「謙虛」,讓我聽得很不爽,就是「虛偽」。
由於「聽者」的交流地位通常沒有「言者」高,所以通常來說,聽者對謙虛的標準往往會更苛刻。
這使得在我們生活中,有大量「言者覺得自己在謙虛,聽者卻認為虛偽」(即圖中的【灰色】區域)存在。
舉個例子。
一個學渣對學霸說:「哇,你學得好棒!」
學霸回答:「其實也不是啦,有些知識點掌握得還不夠好」。
對於學霸來說,他說的是一句大實話,因為從他的角度說,自己確實還需要精益求精,他說的話是真誠的,所以是謙虛的。
但學渣可能並不這麼認為。也許他心態比較好,理解了學霸的心境。但很多情況下,他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想:「哼,明明已經學得很好了,還說自己不好,真虛偽。」
之所以學霸覺得自己在謙虛,而學渣覺得學霸在虛偽,是因為他們都僅僅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考慮這個問題,但他們的位置顯然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會產生不同的認知。要消除這樣的不同認知,則需要他們具有一定的「同理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
但「同理心」的養成並不容易,「缺乏同理心」算是人類的頑疾了。人類絕大多數的紛爭,本質上就是因為缺乏「同理心」。
用這個方法,來分析本問題下的其它回答,也會得到有趣的結果。
比如,花燃山色 的回答是:「哎呀,小王啊,每天開寶馬上班呀,年輕輕的很有實力嘛~」
「哪有,哪有,家裡的,我自己買不起啦,啃老,啃老……」「哎呀,小王啊,每天開寶馬上班呀,年輕輕的很有實力嘛~」
「哪有,哪有,油耗又高,路上又堵,滿不如你們坐公交省心啊……」
顯然,答主想要表達的是,前者是「謙虛」,後者是「虛偽」。
但很明顯,這是從「聽者」角度來分析的。前面的回答讓聽者覺得舒適,而後面的回答讓聽者覺得不爽。
但從「言者」角度,結果或許完全不同呢!
看看下面兩個情景:- 小王真的是事業有成,用自己的錢的一小部分來買寶馬
——在這種情況下,前者的言論,難道不是「故作謙虛」的虛偽?
- 小王並不富裕,咬咬牙買下了寶馬,買下後發現油費很貴,出行也並沒有方便多少
——在這種情況下,後者的言論,其實也有一定的道理,他並不虛偽。
(雖然這種言論的確很缺乏「同理心」)
再比如,趙讖 的回答是:
謙虛對才華無奇的人來說只是一種誠實,對才華絕頂的人來說,是一種虛偽。 from 叔本華
這句話聽起來很有哲理。但究其本質,是因為言者比聽者的地位高太多,所以要讓聽者感到「舒適」 就變成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一不小心,就跌入了【灰色】區域。既然如此,對於才華絕頂的人來說,與其費勁又不討好地在弱者面前自己「謙虛」的品質,還不如去展現真實的自己。
對了,那張圖裡還有一個有意思區域,【粉色】區域,這個區域的含義是:「言者知道自己在虛偽,但聽者卻覺得他是在謙虛」。這種情況是怎麼出現的呢?
哈哈,那是通常因為,聽者的交流比言者高很多(這種情況出現得相對少一些),他對這些謙虛和虛偽都已經不敏感了。
看這個虛構的情景:
馬克·扎克伯格 對手下的員工說:「你每天都工作到夜裡12點,很辛苦呢!」
員工:「沒事兒,這點工作量算不上什麼,有些人每周能工作 80 個小時呢。」
扎克伯格:「小夥子真謙虛。」
這大概就是 「裝逼不成」 吧 o(^▽^)o
【完】「哎呀,小王啊,每天開寶馬上班呀,年輕輕的很有實力嘛~」
「哪有,哪有,家裡的,我自己買不起啦,啃老,啃老……」
「哪有,哪有,油耗又高,路上又堵,滿不如你們坐公交省心啊……」
多謝曾加 的邀請!
題主提到謙虛,和虛偽,兩個辭彙,一定會有適用於這兩個辭彙的語境和情境,否則這兩個詞無從談起,沒法對比。就象「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沒出息」,謙虛和虛偽,真的是拴在一根繩上的螞蚱嗎?
要區分謙虛和虛偽的界限,這裡就容易產生一個認知上的誤會,彷彿謙虛和虛偽是有關係的,但實際上,二者並不是連續譜上的兩點,而是各自獨立於自己的語境和現實情境。
只能說,中國人太喜歡玩文字遊戲,以致於很多時候,疑神疑鬼。
謙虛是一種很重要的自我態度,也是一種自我防禦表現。當你處在激烈競爭環境中,高手林立,謙虛會讓你看清時局,認準自己的位置,謙虛帶來的謹慎也會讓你在言行上更加自我約束,更願意把關注投放到別人身上,取長補短,也會讓你的人際關係質量更高。
中國人向來喜歡槍打出頭鳥,你謙虛了,就能有效地避開被人不懷好意地盯上,只能保存實力,自己樂得專註於自己喜歡做的事,積累資源,讓自己掌握更多的能力去獲取自己想要的成功。
虛偽相較之于謙虛,在心理學上,自我防禦的意味更為明顯。
在人們的理解中,常常認為虛偽的人虛情假意,但很少人真正去思考,虛偽是虛偽者的保護色,是他揭不下來的人格面具,他無法以自己真實的面目去面對其他人,因為他無法整合那個自小就分裂的自我。
在嬰兒時期,一個人為了適應生存的環境提出的要求,不得不迎合父母的養育方式,抑制自身的需求,他體驗不到真實的自我感受,長大了之後,發展出「虛偽」的表現方式來應對自己的生活環境,他為了避免和真實的情境發生衝突,而不得不用虛偽來包裝自己。
所以,虛偽做為一種生存策略,在被一些無法找到真實感的人運用。虛偽的人,更需要和真誠真實的人交往,通過被真實地接納,使他們卸下防禦,解除由來已久的心理負擔,才能整合自己的人格,打造一個全新的自我。
對人性多一些包容,也不必刻意去區分什麼,人格是情境的產物,總是會暗含很多的訴求。謙虛對才華無奇的人來說只是一種誠實,對才華絕頂的人來說,是一種虛偽。 from 叔本華
動機
在乎別人的是謙虛,標榜自己的是虛偽。
比較同意曾加的說法~
言者說話時的用意,和聽者的實際感受,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你偶爾裝次逼,可能是別人的日常;
你習以為常的,可能是別人夢寐以求的;
你以為你在謙虛,可能別人覺得你好虛偽。
所以呀,如果這場對話的意義在於維持基本的人際交往,或是你想爽到對方,那一定要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講話。
對方誇你贊你表揚你崇拜你尊敬你,你的回復符合ta的預期,就叫做謙虛;不符合的,就叫做虛偽。
我初中的時候,成績特別好,老是考第一,小夥伴就會來求教啊,「哎呀,蔣蔣,你回家之後肯定很用功吧!跟我們說說,你是怎麼學的吧!」
作為一個積極向上,內心坦蕩,充滿了正能量的美少年,我當然據實以告啊,「我回家一般都是先開電腦,然後一邊玩遊戲一邊做作業的,做完就睡覺了,從來不預習也不複習,考前再看也來得及啊!」
小夥伴的反應往往是:
後來啊,我告訴他們,我回家先把作業都做了,然後稍微看一下英語課文,背背古詩詞,還買了課外的數學輔導書,沒事就做一做,物理化學都在外面補課的。
小夥伴的反應變成了:
謙虛出自真誠,虛偽基於謊言。
界限是真誠。你自己心裡清楚,別人也能感覺得出。
長得那麼美那麼帥氣,自己卻不知道,這就是氣質;
那麼有錢那麼有才華,別人卻不知道,這就是修養;
為人處世那麼低調,自己卻不知道,在別人眼裡就是謙虛,
為人處世巴不得讓別人知道自己低調,就變成虛偽了。
過分的謙虛就是炫耀
我說另請高明吧 我實在我也不是謙虛
這兩個詞一個褒義一個貶義。我的理解是,一個人真誠的覺得自己還差得遠,就是謙虛。明明自滿假裝謙虛,就是虛偽。
前者是自然的,後者是刻意的。
虛偽是掩蓋事實,謙虛是縮小事實。
蚊子再大也不會是蒼蠅,長的再大再長的西瓜他還是西瓜,不可能是冬瓜, 「過度的謙虛是虛偽」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謙虛是一種態度,可以理解為一貫的真誠;虛偽是一種姿態,是輕易就看出來的做作。
驕而不燥,謙而不卑
謙虛是即使別人在講你所精通的領域的東西或是你已經看了很多遍的東西,你仍然能認真的聽下去。而虛偽則是不懂裝懂。
謙虛是求真務實 不妄自尊大,虛懷若谷。虛偽是隱瞞刻意偽裝事實。
謙虛是尊重對手,虛偽是懼怕戰爭...
推薦閱讀:
※女朋友把我養的貓打死了,該不該原諒她?
※你最窮的時候是什麼時候,是怎麼熬過來的?
※男孩該怎樣培養良好的性格?成功優秀的男性又有哪些好性格?
※怎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