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周星馳以前的電影會覺得很搞笑,而當前的一大堆跟風作品卻會讓人覺得質量低劣?

為什麼看周星馳以前的電影會覺得很搞笑?而現在市面上的那些標榜著搞笑電影的,看起來卻覺得很Low?儘管有時候現在這些電影用的橋段和周星馳的一樣。如果說是低俗,那麼周星馳的電影也會略略涉及,卻從未讓人覺得不好玩不好笑。同時,也看過一些翻拍的電影,比如許氏三兄弟的《鬼馬雙星》就比後來翻拍的《鬼馬狂想曲》好看好笑太多,雖然劇情一樣,是演員實力嗎?鬼馬狂想曲的演員實力也還行吧。而且,我是在先看過《鬼馬狂想曲》後覺得不好笑,然後許多年後不小心看到了《鬼馬雙星》,才回憶起來看過鬼馬狂想曲,心下一比較,就是鬼馬雙星更好玩。不知道問題有沒有描述清楚了,但大概是這樣的想法。為什麼看周星馳以前的電影會覺得很搞笑,而當前的一大堆跟風作品卻會讓人覺得很low?


周星馳是用搞笑在塑造人物,而不是用人物在搞笑。


本來以為上面會有好答案寫到點子上,但看完上面的答案竟發現沒人說到。那作為周星馳每部電影都看了不下五六遍的傢伙,我就來斗膽回答一下。

首先呢,這世界上所有最偉大的喜劇,其內核,都是悲劇。

其實光就上面這句話,就足以解釋你的問題。

卓別林大師的《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尋子尋仙記》,作為默片,為什麼能以為各種其實並不好笑的表演和動作,讓全世界為之一亮?就是因為他用極其誇張的手法的反映了小人物的悲歡離合。
這種誇張,本身是有依據的,比如《城市之光》中卓別林在片中喜歡上了一位盲人卻因為自身條件而不敢靠近只有默默付出,去參加拳擊比賽,去夜總會裡當打手。這些不可能在現實中發生的事情,卻很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因為有時候小人物愛一個人,是真的會做一些讓人無法想像的事。

所以,早期的香港喜劇,許式三兄弟的《天才與白痴》《鬼馬雙星》《半斤八兩》等電影,都有著很濃烈的模仿卓別林的味道,許冠文很聰明,將香港元素融入其中顯得模仿痕迹不重。但無論怎樣模仿,借鑒大師且能為己用的人,都是大才,許冠文是當之無愧為香港喜劇電影打好根基的英雄。

而周星馳,則是真正的天才。
他這種天才,是建立在他對小人物深入骨髓的觀察上。
因為在周星馳的電影當中,他的想法,他的表情,他的動作,哪怕他做的事,換成市面上任何一個小人物,都能做到。
周星馳最厲害的地方就是這一點,他幾乎將一個沒有什麼心機的小人物形象,表演到了極致。

哪怕他是《賭聖》里有著特異功能的阿星,哪怕他是《漫畫威龍》里力大無窮的阿星,哪怕他是《一本漫畫闖天涯》里黑社會混混的星仔,哪怕他是《國產凌凌漆》里身負各項技能還有一把無堅不摧殺豬刀的凌凌漆,哪怕他是《少林足球》里的俗家弟子阿星。

無論他是什麼職業什麼身份,他的表演總能使那個角色變得親切,不膈應。
而且,總是那個阿星。

年少時,看周星馳的電影,肯定會笑。因為他的搞笑能力太強,能用各種方法挑逗你的笑點。

但稍微長大一點,你卻會讀出很多別的東西。
《少林足球》里,幾個武功高強的師兄弟,下山之後竟然搞銷售,洗盤子,酒吧打工,超市幫手,撿破爛。
稍微有點經歷的你,自然會想到,自己當初說著要成為明星,科學家,歌手的同學和好友,他們有才有武功有能耐有本事,但最終卻被血淋淋的社會,吞得骨頭都沒剩下。

而周星馳,給了所有小人物夢想,他為我們編織了一個小人物總會逆襲的,美好而幽默的夢。
我們總能從他的電影里,看到一個小人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喜劇之王》是巔峰,《大話西遊》則是極限。

所以題主,你為什麼會覺得如今的電影沒有那麼搞笑了?

首先,關於小人物的一切,周星馳都展示光了,模仿的後者,永遠也達不到他的精髓。
而後,喜劇的內核已經漸漸消失,賺錢淪為硬道理,無論橋段再爛俗再刻意搞笑,只要明星成堆,總有人會看,總會撈到錢。
最後,周星馳只有一個,請好好珍惜。


End.


並不贊同排名第一的答案。
題目問的是為什麼周星馳以前的電影會令人覺得很搞笑,就應該針對電影里具體的笑點來分析,而不是「歸根結底、總而言之」地將悲劇內核這一萬能模版往上套,就像無論談什麼都扯情懷一般。
我只舉一個例子,你覺得逃學威龍系列有什麼悲劇內核嗎,但是它卻是很能引人發笑的:
周星星:「慳D啦你!」
達叔:「乜我好大洗咩?」
(周:「省省吧你!」 達:「難道我有亂花錢嗎?」)
這種對話就算單單拎出來,也是很好笑的,難道這也要歸功於悲劇內核了?恕我不能苟同。

根據我浸淫周星馳作品(包括主演電視劇)多年的經驗,我覺得周的作品好笑,有以下幾個原因:
1.表演 題目里提到過的許冠文,對香港喜劇有定鼎之功,被稱為冷麵笑匠。事實上,周星馳的表演風格也有承於他。這種「冷麵」的表演方法,讓喜劇表演者從滑稽誇張的風格中鬆綁,重新落實到「人」和「日常」之處。而周更是把這種風格發揮到極致,把戲劇性自然地藏於合理的日常言談和行為之中,使喜劇所需的矛盾和錯位感更顯突出。所以說,周星馳的演技是非常了得的,君不見《賭俠》里劉特首的表演被周映襯得多麼生硬。
2.台詞 事實上,周的作品好笑的點大多鋪陳於台詞上,而很少布置在情節上。那些俏皮話肯定是經過千錘百鍊的,怎樣讓特意想出來的梗從演員嘴裡說出來就像生活中靈光一現的抖機靈一般,相信是要經過一番琢磨的。喜劇講究錯位,但這錯位的方向也是要有把握的。著力點錯了,只會讓人覺得尷尬,覺得「隔」,覺得假。而周的punchline則熨貼在我們的笑點上,恰好撓到癢處。舉一個例子吧:《他來自江湖》里,周的外婆數落她自己的妹妹長得老:「你出去唔好同人講你系我個妹啊,如果唔系人地會以為我系千年老妖架!」周:「哎~系你自己生得骨致(精緻)啫~」 這種兩邊都討好的小機靈,就是這麼貼心!
3.人物設定 我們熟悉的周星星、包龍星和星仔這些角色的設定之所以能和角色言行相融恰,是因為這些「星星」里存在的「真」:新精武門裡對正義的堅持,大內密探零零發里對妻子的忠貞,孖仔孖心肝里對親情的守護。我們覺得他好笑,不是因為他是一個喜劇家,而是因為首先,他是一個人。不是為了二而二,不是為了搞笑而搞笑,而是呈現出來的就是角色的存在方式和生活狀態。


周星馳吳孟達等演員和劉鎮偉王晶等導演對中國文化里市井平民心態邏輯三觀和反應的洞察把握太準確了。王晶劉鎮偉能夠準確地利用這些來寫各種衝突矛盾轉折,周星馳吳孟達能夠準確理解小市民面對喜劇電影中各種奇怪的衝突情境下內心(本我)最可能的反應並且能夠用最精準的時間把握、神情掌握來表現出來。觀影的人乍看到會覺得「無厘頭」,但其實在潛意識裡會覺得理所當然,覺得「就該如此」,不會有任何齣戲的感覺。他們的準確刻畫使得觀影的普通人能夠產生最大的共鳴,能夠真正地代入到電影中的角色中去。

喜劇的本質就是發現悲劇而產生優越感。優越感產生笑果(陳佩斯)。一種是通過發現「他人」的悲劇來產生笑果,多見於喜劇里的反派身上。另一種是通過發現「自己」的悲劇來產生笑果。這種產生笑果的方式必須首先讓觀眾代入劇中的某個人物,讓他產生兩個層次的共鳴,不僅在顯意識中認可「這個角色和我是一路人」,而且要在潛意識中也認可「導演/編劇和我一樣,才會創造這個角色,演員理解我,所以才能表現出這種反應。我們是一路人。」然後通過設計橋段,在這個人物上產生悲劇,讓他表現出愚蠢、自私、卑鄙等各種負面特質並受到懲罰。這時候觀眾才會感受到「對啊,我TM也會和這哥們一樣啊,哈哈哈」,在理解到這是編劇/演員構造的「嘲笑」情景後,因為「我們(電影製作者/角色創造者和我)都是一路人」而理解到「這是我們在自嘲啊」,發出無奈而理解的笑聲。

簡要來說,通過「自嘲」的方式產生笑果的前提就是首先要讓觀眾在潛意識裡認可「這角色(以及創造/飾演這角色的人)懂我,和我是一路人」。如果沒有這個前提,就會產生很尷尬的場面。

差勁的跟風喜劇作品和以往喜劇經典的最大差別就是,編劇和導演沒有把握住中國文化中市井平民甚至是當下平民的心態邏輯三觀,演員也沒有仔細去揣摩主流觀眾的生活情境反應。觀眾觀看的時候沒法在角色上找到代入感或者代入感不夠強烈。至多只感到第一層「這個角色和我是一路人」,而他的潛意識中想的是:「導演想要這個演員去演一個和我一樣的人」。而正是這個微妙的差別,造成了,當演員本該在演一個「自嘲」的動作時,觀眾卻會感到「這是導演和演員在嘲笑我嗎?」的疑問。因為沒有「導演/演員和我們是一路人」的潛意識認同鋪墊,所以觀眾只會覺得導演在通過展現這個角色的愚蠢、自私、卑鄙等負面特質的方式來嘲笑「這類人」,而不是「我們在嘲笑自己」。

「讓角色取得觀眾的認同」是喜劇角色塑造的核心,是一切「自嘲」式喜劇橋段的前提。但這裡的「認同」不僅是認同角色,而且是認同「製造角色的原因」。周星馳和劉鎮偉懂得這一點,並做到了,所以當至尊寶最後說「他好像一條狗」的時候,你會發笑,然後感到悲哀,因為你知道你和劉鎮偉都懂那隻猴子,你們都在他身上找到了自己。


我也來說兩句吧。其實就是周星馳極其認真,甚至到了變態的地步。反其道而行之。記得在西遊降魔篇有一個某某演員的採訪,說周星馳為了一個橋段會把所有人召集起來頭腦風暴,大夥一起想,花很多時間,想出一些搞笑的點子。到最後頭腦風暴結束周星馳會說,剛才想到的這些橋段都不能用,因為我們能想到的觀眾也一定可以,這就不搞笑了。
個人覺得就是這種苛刻、獨特的要求,才造就了這麼多的經典。這是現在的電影無法達到的。


贊同最多的答案基本是從影迷的角度來回答的,不能贊同。
其實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日本的馬桶蓋為什麼比國產的好,因為專業。就這麼簡單。但若要細究怎麼個專業法,專業到什麼程度,為什麼能這麼專業,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周星馳的電影之所以好看,也是一個道理。
影視是門綜合藝術。從編劇到導演到演員到劇組的各個環節,每個部門都在展現各自領域的專業技能,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電影作品。所以客觀地講,電影作品的質量不是演員可以左右的。好的演員可以把好的劇本發揮得淋漓盡致,可糟糕的劇本就連神仙也救不了。回想一下大牌接過的爛片自然明了。當然有一點不能否認,即使幕後創作再好再精妙,最後還是要由演員來展現的。所以演員的片酬也是整個影視投資中所佔比重最大的。

周星馳自己作為一個成功的演員和導演,是有他獨到之處的。舉個創作方面的例子。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功夫》裡面的一個橋段。斧頭幫請來殺手排行榜上排名第二的天殘地缺去豬籠寨殺那三位隱藏的高手,當時三位高手已準備收拾細軟跑路。十二路譚腿最先離開,出門看到天殘在彈琴。人走,琴音起。第一聲,樹枝被琴音割斷;第二聲,一隻貓被琴音分屍,血濺了一牆;第三聲,十二路譚腿的頭顱被琴音割掉,滾在地上。這是一個簡單的層次遞進結構,在視覺上很有衝擊力,直觀地展現了天殘的武功,也省下在十二路譚腿身上浪費筆墨。隨後地缺進屋和洪家鐵線拳過招,最後天殘地缺合力戰五郎八卦棍。這是一個大的遞進結構,展現了天殘地缺殺手排行榜的實力,同時也為後面登場的包租婆和包租公的武功做了鋪墊。小結構和大結構環環相扣,逐層遞增。同樣的設計還有很多。
觀眾在觀影過程中是不會考慮這些技術手段的,然而這些專業性的技巧才是電影好看的根本原因。這段戲的打鬥設計得很有想像力,觀賞性十足,即使現在回過頭看也不覺得過時。這足以說明周星馳對功夫的痴迷。因為熱愛,所以專業。
另一個例子,周星馳電影里的配角都很出彩,比如吳孟達,如花,醬爆。但在周星馳以外的作品裡,他們的表現都乏善可陳。這很大程度在於周星馳變態的要求,他為每一個配角都塑造了不同的特點,以符合自己和全劇的無厘頭風格。配角有了特點就不再是路人甲乙,他們有自己的背景和目標,除了比主角戲份少,在電影的世界裡,他們同樣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這種設置極其難得。美劇里就很明顯,你很難從一個角色的表演上看出他是不是龍套,隨便一個路人甲都演的像主角一樣賣力。而我們現階段的電視電影里,主角的表演都水的讓個人尷尬,談何配角。周星馳這個段位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在周星馳以外的電影里,就沒有人這麼要求那些配角,因為太難了。難怪很多人都抱怨周星馳很難相處,可見一斑。

雖然題主問的是周星馳的喜劇電影,其實宏觀來看,這是一個時代的問題。國產電影的整體水平在倒退,包括香港電影。我們過去也有過像《頑主》、《活著》、《霸王別姬》、《陽光燦爛的日子》這些優秀的作品,而如今卻寥寥無幾。
當今的影視圈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外行的話語權大於內行,這就導致專業的人無法做專業的事。權衡利弊,最後大家也只能應付差事。運氣好或許還能出一部好作品;運氣差的也就拿錢走人;運氣再差的連尾款都拿不到。這種生態環境怎麼能做出好的作品,看看豆瓣上一年能有幾部國產電影過7分。
當然這不是影視行業獨有的問題,各行各業都是如此,這是整個社會的問題。不尊重專業,不重視知識產權,沒有敬業精神,等等社會原因。這些問題又都有各自不可抗拒的原因。所有問題集中在一起,才導致了今天的局面。

一時興起,說的有些雜。詞不達意。見諒。


演技問題

荒誕首先要建立在讓人感到真實的基礎上才好笑。

情景可以不真實,感情一定要真實。


戲劇要拍得讓人叫好,可不僅僅是善於搞怪就行。所有藝術形式,其夠稱之為藝術的本質在於裡邊的思想性。這是藝術概論里的陳詞濫調了,但是說得沒錯,就得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前者使得作品接地氣,能引起欣賞者的共鳴認可,後者讓欣賞者得到了情感的慰藉和升華。周星馳的誇張無厘頭風格下邊透露出辛酸、無奈、惡搞、不屈等等五味雑陳的意味,不是大多數隨流作品那樣空白乏味缺少內涵的噱頭,又怎能不受年輕人喜愛呢!


周星馳的電影看的時候,會讓人笑得酣暢淋漓。
我們笑,笑凌凌漆的笨拙、笑至尊寶的無厘頭、笑柳飄飄扮學生妹情不自禁盤到星爺腰上的腿、也笑功夫里星爺假裝斧頭幫卻慘遭「保護費」之路的滑鐵盧。
可我們笑過之後,卻又能感受到來自心靈的悲鳴,有那麼一滴眼淚就在眼眶裡轉啊轉。
因為他們可笑的同時,也那麼的可愛。凌凌漆拚死摘得的那朵花、至尊寶最後望向紫霞的那一眼、柳飄飄最後有那麼一點點溫柔的樣子、讓火雲邪神停止殺戮的那個身影。
周星馳所塑造的人物,每一個都那麼庸碌可笑,每一個都擅長欺騙,擅長背叛,擅長臨陣脫逃。每一個都那麼像平凡的我們,所以他們為了愛而付出的時候,才那麼的讓人感動。

因為我們看到的 就是我們自己啊,在悲又喜的人生中,丟三落四,偶爾卑鄙,偶爾低微。因為有了愛,而磊落光明

周星馳的喜劇電影,其根源在大愛,笑點不過是佐料。而後來市面上硬凹笑點的那些博眼球之作、可能勉強算得上喜劇,但並不能稱之為電影


排名第一的答案真矯情,還肯定周星馳的一面否定周星馳的另一面,根本不肯接受完整的周星馳。為什麼喜劇一定要歸結到悲劇上?周星馳的喜劇之所以經典可不是跟悲劇矯情地扯上關係,那是因為人家對喜劇很認真很嚴肅千錘百鍊出來的笑料好么?人家早期的電影沒那麼多尼瑪悲劇,完全是千錘百鍊怎麼搞笑怎麼來的好么?
TM周星馳要麼就是喜劇之王,不拍喜劇就問人家怎麼不搞笑了;要麼簡直人間最悲劇的人,千錘百鍊出來的笑料都TM根源成悲劇了。卧槽周星馳幹什麼都滿足不了一群矯情逼,接受一個完整的周星馳就這麼難么?
煩請「自媚」者遠離周星馳,謝謝!!!


周星馳是用無厘頭的方式去講故事,後來者多是在講一個無厘頭的故事。
順便說一句,搞笑的本質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那時候你還小


因為周星馳拍的是大家的生活,跟風的拍的是他們眼中的周星馳


因為周星星同學演的是 「小人物的卑微和掙扎」。大家笑著看到了自己。
看到了自己底氣不足時的故作浮誇,看到了自己被社會碾壓時的猶如螳臂當車一樣有點令人發笑又有點悲壯的反抗。


為什麼要放這圖?

黃子華粵語脫口秀的第一人。他在他後期的脫口秀中都會感覺出上面的那句話,任何笑話都有殘酷的成分。

越是諷刺現實的笑話,越能引起大家的共鳴和看樂子的心理,越容易讓人忘記這原來就是現實。

對粵語脫口秀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他的脫口秀,看的時候讓你笑得像傻子一樣,但帶著這句話去再看第二遍就有濃濃的悲劇感覺。

有人說偏題了,不是的。當我們不在是用尋樂子的心態的去看笑話的時候,我們都會挑出很多毛刺來了,帶著對比的心態去看,肯定會看出很多的不足。

就好像,你帶著黃子華這句話去看他的脫口秀,你會發現,他的每個笑話,都是現實中血淋淋的故事。不是笑話不好笑了,只是我們知道得更多了…


周星馳的電影讓你笑中有淚,食神,大聖娶親我個人覺得是最好的,有故事,有情節,能讓我們有感悟,現在的搞笑片從大一起就沒看過了,一直認為是三無產品,和周的沒法比。


喜劇之所以是喜劇,是因為你看到的是別人的悲劇

我覺得這是目前票數最高的答案想講的

【純屬反對下面某個星爺頭像的人勿噴


周星星用一本正經的態度表演無厘頭。而跟風作品反之。


我感覺周星馳就是認真,別的都沒想到。他自己親自說過,拍電影裡面他設計的情節就是好玩。所以說,什麼悲劇悲情都是人們過度解讀了。
現在有人說為什麼喜劇不搞笑了,我覺得是因為香港電影輝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香港搞電影的人才已經凋零了,即使還有一些人才都跑到大陸了。
而跑來大陸香港導演在大陸受到監管部門的影響,喜劇片不能太低俗,再加上無厘頭水土不服,所以說喜劇片拍的就跟shit一樣。
再者,也不要提內地導演拍的喜劇片(除了馮小剛徐崢葛優王寶強黃渤之流),一點都放不開,諧星演員就會模仿東北口音或北京方言做一些自以為搞笑的東西。一坨粑粑!!


小時候看他電影笑的全是眼淚,長大了再看心裡全是眼淚。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藝術 | 喜劇 | 周星馳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