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記》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情節?
不一定是細節,如獄中向三毛和小賴子描繪光明世界的叔叔,他識字且有一定的思想,但為何會被拷住手腳關起來呢?
這類情節蠻多的,有大神分析嗎~
三毛流浪記中幾乎所有情節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描繪,這是這部作品最細思恐極的地方。
僅以一幅《一片混亂》為例,圖內包含了以下情景:
1946年底上海街頭遍見「自殺大貶價」、「關門大賤價」市招。國貨銷路因美貨傾銷而不暢。當年統計全市有120~130家小百貨商店歇業。
1947年1月15日,上海數日內有89家商店及59家商業公司宣告破產,6家毛紡廠及10家其他工廠停工,另有千餘家商店自行關閉。
2月10日 中央銀行奉令暫停配售黃金。各銀樓金價大漲,掛牌每兩58萬元。金價帶動百物騰漲。
5月2日 吳國楨宣布是日起,市民攜戶口證在本區內米號購米,每人每次1斗為限,每戶每次5斗為限,半月購米一次。3月各米號除須售政府配米外,多無貨應市。
5月7日 饑民搶米,警察到場彈壓。上海米價飛漲,日內連續發生5起搶米及打米店事件。
1947年6月,《大公報》連載張樂平連環漫畫《三毛流浪記》。
7月27日,在金都大戲院(今瑞金劇場)門口發生憲警衝突,釀成金都血案。警察死7人、傷7人,行人死4人、傷2人。全市交通警察因此罷崗。
12月15日,上海市警察局始用「飛行堡壘」(一種悶罐式警車)。
1948年1月29日,同濟大學學生為反對國民黨當局破壞學生自治會,無故開除學生等行為,舉行罷課。當局調集數千名軍警包圍同濟大學。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28所學校學生到同濟大學支援同濟學生。軍警騎巡隊驅馬衝擊學生,造成同濟「一·二九血案」。
7月16日晚,過境軍人大鬧上海大舞台與共舞台,致死傷21人。
10月23日,市警局為維護治安,成立飛行堡壘總隊部,設置電訊控制室,裝報警電話。
1949年1月12日,中航總公司部分職工及重要卷宗遷移台灣。
以上文字內容來自《上海通志大事記》
紅圈內是駐滬美軍日常
細思恐極情節1:圖中情景全部根據事實描繪,上海做為民國時期最繁華的城市,47-48年沒有戰爭波及的情況下,市區內仍然傷亡頻發。
細思恐極情節2:1946年,《三毛從軍記》在上海《申報》發表。1947年6月,《大公報》連載張樂平連環漫畫《三毛流浪記》。玩作品梗可以理解為《三毛流浪記》反應了抗戰老兵三毛的退伍生活。
鑒於已經有人珠玉在前了,我就稍微做個補充。
嚴格來說,張樂平在不同時期畫了許多三毛的漫畫,細分可以分為《三毛流浪記》(全面抗戰前三毛在上海流浪),《三毛從軍記》(八年抗戰),《三毛解放記》(抗戰勝利到上海解放),《三毛新生記》(新中國建立後的生活)。這裡我就把三毛兩次在上海流浪的相關故事中一些影射現實的部分挑出來做個分析。
一等洋人二等官,三等土豪四等民。美國大兵欺辱普通平民的事情太多了,說一個欺負到政府頭上的事情:1948年發生景明樓事件,國軍高級官員的太太等社會名媛被美國大兵集體強姦,國民政府不但沒有讓肇事者受到應有懲罰,反而以引誘盟軍從事淫亂活動為由審問幾名被害者。一個連自己人都保護不了的政府,誰能指望他保護人民?
救濟機構弄虛作假,拍照之後將物品收回。這些救濟物品很多是國際紅十字會組織運來的,但是卻被這些所謂的救濟社用於中飽私囊。
物價瘋狂上漲、人們瘋狂購物。1949年5月,鈔票貶值、物價飛漲,各式買賣經常要以大捆鈔票進行。通常百姓拿到金圓券馬上就兌換金銀或搶購東西,搶購風潮一浪高過一浪。當時,上海大米每石要金圓券4.4億元,若以每石米320萬粒計,買一粒米就要金圓券130餘元。一麻袋金圓券換不來一布袋麵粉,許多商店的店主、店員破天荒地說自己的商品質量不好,勸阻顧客別買,顧客哪管那麼多,見什麼買什麼。有一苦力從貨架上抓了幾盒青黴素,店主吃了一驚,問他是否知道青黴素的用途,苦力回答說:「管他的,反正它比鈔票值錢。」在上海小花園一帶的女鞋,連清朝以來幾十年最老式的不論大腳小腳穿的各種鞋都被搶購一空。物價飛漲,水價也跟著天天攀升。至1949年5月23日,上海每立方米水價為金圓券55.8萬元,一個普通家庭一個月水費就要1000多萬金圓券。此時的金圓券已成廢紙,城市平民陷入金融困境,中產階級財產一夕間灰飛煙滅,由此金圓券成為兒童摺紙玩的材料。
衣冠楚楚的知識分子只能吃大餅充饑。某些人聲稱民國時期的知識分子待遇頗豐,我估計他說的大概是某些御用文人吧。絕大多數知識分子,無論學生還是老師,都在忍飢挨餓,曾經有教授餓死家中的事情發生。
1947年上海發生黃金風潮。由於國統區經濟一再下滑,金價瘋漲,許多人搶兌黃金。政府規定,每人限制兌換40克黃金,人們在排隊過程中引發踩踏事件,死亡10人。需要圖中那麼多的法幣才能購買一根金條。
年輕媽媽將剛剛死去的嬰兒扔進垃圾車。上海作為民國堂堂的「國際化大都市」,每年冬天居然都要凍死不少人,有專門的三輪收屍車撿屍。
1947年金都大劇院軍警衝突死傷多人。這個已經有人講過了,我幫他補充一下圖。順便向他道個謝,我之前以為這個是影射「濟南龍虎鬥」事件,因為我看幾個關鍵元素挺符合的(軍隊(空軍飛行員)、警察(憲兵)、劇院(電影院)、流血衝突),沒想到張樂平老先生根本就是明示。金都大劇院的血案起因居然是因為買票問題,和「濟南龍虎鬥」事件如出一轍。真是不明白為什麼這幫人就是不肯買票?
抗戰勝利蔣公下山摘桃子。真是個「前方將士跌倒,後方蔣公吃飽」。某些人平常嚷嚷「中共不等於中國,愛國不等於愛黨」時腦袋很清醒,到這種時候就偏偏揣著明白裝糊塗。
美國鮮奶比中國本土的豆漿還物美價廉。以《中美友好通商條約》為代表的協定的簽署後,大量洋貨流入中國市場,民族企業紛紛破產。
子女論斤賣。儘管現在的中國大陸也存在著非法的拐賣行為,但是和民國時期相比實在不可同年而語。由於缺乏糧食,許多貧窮家庭被迫將他們的子女論斤出售,本來是希望被買去的子女能混一口飯吃,可實際上多半成為妓女,相比之下,能成為童養媳已經是莫大的運氣了。
三毛和小癩頭撿到錢卻很失望。經濟每況愈下,政府朝令夕改,貨幣貶值極快。由於人民吃了法幣和金圓券的虧,因此對於國民政府發行的貨幣極不信任,許多國統區拒絕使用金圓券,改用銀元結算。政府原來還想繼續推廣所謂的「銀圓券」也因為抵制而不了了之。60億法幣摺合1萬金圓券,然而很快,400萬的金圓券才能換到一塊銀元。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蘇慶彬在著作《七十雜憶》中也回憶道,他的一位寡婦宗親響應政府幣制改革號召,將全部工作積蓄換成金圓券,並用褲帶小心地綁在身上,從內地帶到香港,到達香港後她卻發現金圓券在市場上一日幾跌,昔日可買八九百斤的大米,今時只可購得一斤喂貓的小魚,這位宗親絕望的欲哭無淚。
查封報社、逮捕知識分子。民國時期,知識分子擁有空前的言論自由,在延安的可以大罵國民黨,在南京的可以大罵共產黨。
--------------------------------------------------------------------------------------------------------------------------------------------
「張樂平老師就算是在如此悲慘黑暗的國民黨統治時期,自己創作的《三毛流浪記》還能登載,就算是諷刺國民黨也未有太大的問題。」
首先感謝一位答主指正出大公報是1949年後才有香港版的,之前在大陸地區尤其上海確實存在。也就是說,張樂平應該是在國統區里連載了《三毛流浪記》。我進一步查了一下,三毛形象最早在1935年出現,抗日勝利後有了《三毛從軍記》講的是抗日主旋律,偶有諷刺國軍腐敗無能。之後又有了《三毛流浪記》,矛頭還只是指向資本家。而對於國民政府最為諷刺的、直接把矛頭指向政府的,應該是在解放後發表的(因為裡面有三毛粘貼民主口號、反對國民政府,迎接解放軍的內容),也就是現在的《三毛解放記》。另外,張樂平之後發表的《三毛新生記》里,幾乎不見諷刺內容,只有對於新政權的一片溢美之詞。其中原因,一方面肯定多少有點政治壓力,但是更多的恐怕是因為社會環境大大改善了,哪裡還有那麼多誇張的事情發生呢?如果有人非要比爛,那我只能說國民黨比共產黨爛的多的多。
抖個機靈吧。一位記者問國粉:「如果世界上有時光機讓你回到北洋時期,你願意嗎?」
國粉:「願意。北洋時期,言論自由,大師輩出,我想和大師們一起名留青史。」
記者又問:「如果世界上有時光機讓你回到黃金十年,你願意嗎?」
國粉:「願意。黃金十年,國強民富,這盛世如我所願。」
記者又問:「如果世界上有時光機讓你回到抗戰時期,你願意嗎?」
國粉:「願意。能和國軍將士一起殺鬼子浴血奮戰,是我最大的心愿。」
記者又問:「如果世界上有時光機讓你回到國共內戰時期,你願意嗎?」
國粉:「願意。我要和共產黨拼個你死我活,保衛屬於我的土地和財產。」
記者又問:「那現在送你去敘利亞、伊拉克那裡,怎麼樣?」
國粉:「不去」。
記者問:「幹嗎不去?民國的幾樣元素,那裡都有啊。」
國粉:「可是這世界上真的有飛機啊」。
真正細思恐極的倒不是倒不是解放前,反而是解放後。
張樂平老師就算是在如此悲慘黑暗的國民黨統治時期,自己創作的《三毛流浪記》還能登載,就算是諷刺國民黨也未有太大的問題。
然而到了我朝,已經是一片歌功頌德之聲,真正的諷刺佳作一個都沒有了。張樂平老師在我朝創作的有點諷刺傾向的作品,僅有以下幾個:
這部作品主要是諷刺無休無止的開會,由於是在建國初期創作的,所以還不夠隱晦,要諷刺什麼一目了然。在當年就有說法,是「國民黨的稅多,共產黨的會多」,相信張樂平老師只是順用這個固定概念創作的作品,並沒有含有惡意。
這部作品是張樂平老師在建國初期以後創作的作品,這部作品看起來只是兩個孩子在嘲笑對方,最後發現他們自己的臉上都不幹凈。但是三毛作為一個政治意味如此濃厚的漫畫,內在情節真的是這麼簡單嗎?這部作品娛樂性不高,並沒有顯得多有趣。那麼張樂平老師創作這部作品一定是出於一些政治意圖。
為防被刪,我就不多說了。
這個漫畫作品創作自反右之風愈演愈烈的時期,看得出來,張樂平老師的這個作品當中,所有人的表情都是猙獰的或者是恐懼的,而從斗蛐蛐輕易演變成武鬥,這種情形的變化又是否與當年有什麼關聯,為防被刪,我就不多說了。張樂平老師創作這麼一個並不令人開心的作品,應該不是僅僅為了娛樂大眾吧。
遺憾的是,張樂平老師之後基本沒有再創作過類似的作品,更在1965年到1976年完全停止了創作,這已經不是細思恐極了,這就是恐怖!
所以有句話說得好:
老實說,我們現在爭取自由,在國民黨統治下,這個「自由」還是一個「多」「少」的問題,假如共產黨執政了,這個「自由」就變成一個「有」「無」的問題了。——儲安平《中國的政局》
========================
剛才我說了,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現在我就來闢辟高票答案的謠言!
高票答案在反駁我的時候提到了這件事:
張樂平先是在上海《申報》上登載《三毛從軍記》(抗日主旋律),而後登載《三毛流浪記》就要跑到香港《大公報》去了,沒看出什麼問題來嗎?
為了防止這位仁兄修改,特地截圖為證:
可是我在查看《三毛從軍記》的百度百科的時候,發現這個《大公報》指的其實是,上海《大公報》!
張樂平筆下的三毛漫畫,早在1935年就問世了。儘管是博人一粲,但還是受到了讀者的歡迎。抗戰勝利後,三毛漫畫又在上海的《大公報》連載,三毛形象在上海家喻戶曉,並成為了當時多數中國窮苦兒童命運的象徵,有較強的社會諷喻和批判意義。
三毛流浪記(漫畫家張樂平創作連續性漫畫)
新中國成立前《大公報》可不止香港那一家,至於他們是怎麼陸續關停的,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所以說這位仁兄沒有做過多少調查就來批判我,這個姿勢水平還是要提高啊。
最後看到他都抖個機靈了,我又怎敢不也抖一個呢?
一位記者問某人:「你覺得新中國和清政府比好不好啊?」
某人:「吼哇,清朝就是一幫不開化的韃子建立的,新中國比它強多了。」
記者又問:「那麼新中國比北洋政府呢?」
某人:「吼哇,北洋政府當年被外國列強欺壓,還欺壓中國百姓,新中國比它強多了。」
記者又問:「那麼新中國跟南京國民政府比呢?」
某人:「吼哇,南京國民政府是個什麼混蛋玩意,還屠殺共產黨,新中國比它好多了。」
記者又問:「比起抗戰勝利之後的國民政府呢?」
某人:「吼哇,你看看上面那些答案,不都說的明明白白的嗎,新中國比它好啊。」
記者又問:「那現在送你去朝鮮那裡怎麼樣?」
某人:「憑什麼送我去朝鮮?我不去!」
記者問:「你不是說新中國比上面那些都好嗎?現在朝鮮就相當於當年的新中國,你為什麼不去?」
某人:「你再說我就報警了!」
另外,上面這位並沒有說,為什麼張樂平老師在1965年到1976年之間停止創作。就算是受到壓力只能唱讚歌,怎麼到了這些年連讚歌都不唱了?
是啊,揣著明白裝糊塗,這不應該報警嗎?台灣著名作家三毛的筆名來自於張樂平先生最早於1935年創作的兒童漫畫形象,該漫畫形象經由1946年《申報》上連載的《三毛從軍記》、1947年在《大公報》上連載的《三毛流浪記》而廣為人知,這兩本漫畫書以極高的藝術性,用辛辣犀利而又不失幽默與想像力的講述手法無情諷刺了當時尖銳的社會矛盾、國民黨政府的腐敗以及戰爭給平民帶來的傷痛。
最早展現山東人吃煎餅卷大蔥的漫畫?
以上內容從我小時候甚至還沒認字的時候起就捧著一本巴掌大的小人書看得津津有味(我也奇怪我一個95後竟然看過小人書),但直到現在再看到它時,才真正驚嘆於它對那段時事無比精準的反映與再現,才驚嘆於中國民國時漫畫的水準之高。簡直就是對解放前上海社會風貌的真實再現,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的近代史,可以說是漫畫版的中國往事。
其中對於包括中產階級、手工業(出版印刷)從業者、貧民窟的底層平民、街頭賣藝從業者、資產階級與政府官員、各工種的販夫走卒、街頭混混、街頭巡警、美國大兵、小工商業個體戶與知識分子在內的各色人物,包括賣報紙、撿破爛、推車子、擦皮鞋、搞印刷、當學徒、做扒手在內的各色工作,包括各種類型的衣物、鈔票、報紙、洋娃娃、煙頭、大米、大餅、煤炭、肥皂、書籍、汽車在內的各色物品,包括各種街道、學校、監獄、帶櫥窗的各色商店、電影院、火車站、銀行、高檔或普通的住宅區、棚戶區在內的各色場景的刻畫可謂是簡約有力、形神兼備、入木三分,將彼時上海市商品經濟極度發達、社會分化也極度嚴重的社會圖景生動地描繪了下來。
1947《三毛流浪記》黑白連環畫完整版
1949年《三毛流浪記》,以當時的全明星陣容拍成了電影三毛流浪記(優酷)
1949年木偶動畫版《三毛流浪記》,在國外獲得熱烈反響三毛流浪記 (B站)
1992年《三毛從軍記》,被拍成了極度搞笑諷刺的電影 三毛從軍記 1992年(B站)
這幾部電影都可以說是趕在了文化政策最寬鬆的好時候,早幾年晚幾年都不會通過政治上的審查,因此現在看來都是難以複製的經典,在中國影史佔有重要地位,而豆瓣評分也都在八分以上。(原著漫畫則都在九分以上)
1995年江澤民同志在聽取廣電部工作彙報時,點名提到《三毛流浪記》等作品,指出:「這些優秀的作品為什麼經久不衰?是因為它有益於人們的心靈。」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也曾指出:「我們小時候受三毛這個形象的影響很大,《三毛流浪記》、《三毛從軍記》教育了一代人,現在就缺少這樣的形象。」
《三毛流浪記》曾五次被搬上銀幕和熒屏,輿論界認為此片堪與卓別林的《尋子遇仙記》媲美,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1981年該片在巴黎上映時引起轟動,後被評為葡萄牙國際電影節特別獎。《三毛流浪記》的動畫片、故事片、木偶劇、電視連續劇等相繼完成,其中木偶劇在海外演出反響強烈。《三毛流浪記》還被改編成大型舞劇、長篇系列故事廣播等其它藝術形式……
但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三毛翻身記》、《三毛日記》、《三毛今昔》、《三毛新事》、《三毛迎解放》,還有文革之後的《三毛學雷鋒》《三毛愛科學》、《三毛與體育》、《三毛旅遊記》、《三毛學法》等系列連環漫畫,再加上翻新的兒童彩繪版的《三毛流浪記》,由於種種我們可以料想到的原因,都可以說是早就失去兩部前作的光彩與精神內核了。
(身為上海孤兒的三毛穿上這身花衣裳配上腰鼓一股翻身農奴把歌唱的高原紅西北味兒我就呵呵了)
如圖,兒童彩繪版雖然解說得更加清楚,但總在無時無刻地進行說教,也少了原版的那種一切盡在不言中的藝術魅力。
而且從四格漫畫刪減為單幅彩繪,閹割了大量細節,使得說教味更加濃烈。
舉個例子,原版是
新中國之後,就把最後一格顯示「個人能力有限,顧不了太多人的死活、捂眼而逃」的情節給刪掉了,五格只剩下兩格。豐富性、細節與藝術魅力大大降低。
卻又加了一句「上海的接頭有多少窮人在受苦啊」畫蛇添足地對舊社會進行控訴,生怕人家看不出來似的。
這一加一減之間,就活生生地從含有真實人性的大師作品被改成了兒童意識形態宣傳畫,失去了細節,更失去了一部作品的呼吸性與生動性。
這就是真善美變為假大空的第一步。
再沒有比這個例子更能說明審查制度對一部優秀作品的打擊是多麼具有毀滅性的了。
深具幽默性與諷刺性的同時具有作者暗含的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與關懷,可以說是張樂平先生三毛系列的靈魂了,
而建國後的帶有諷刺性的靈魂內容卻被閹割地只剩下這一點點(轉自 @王東來 )
轉自王東來:《三毛流浪記》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情節?
知乎上的該問題《三毛流浪記》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情節?
看得我極為不解,特別是1.2k最高贊那個答主的回答,你解說《三毛流浪記》就解說吧,非要加點兒私貨進去,前面解說的甚是精彩,後面一不留神就突然塞給你一段對民國的全盤否定。就像你得到一片蛋糕,吃起來香甜可口,吃到最後突然咬到一坨蒼蠅,你說你是該感謝送你蛋糕的人還是該討厭他?
還沒等把答案看完就迫不及待送出去的那個贊變得就像吞進去的蒼蠅一樣,讓人噁心了半天。
你解說三毛這套漫畫反映的民國的種種不堪,我超級無敵同意。
但是你藉此來全盤否定民國的一切,不就連同這套產生於民國的漫畫也一同否定了嗎?
你也知道這是矛盾的,甚至不惜為此造謠說什麼「張樂平先是在上海《申報》上登載《三毛從軍記》(抗日主旋律),而後登載《三毛流浪記》就要跑到香港《大公報》去了……」
(看過《三毛從軍記》的就知道它對國民黨軍政的諷刺比《三毛流浪記》還要深,根本就不單單是什麼主旋律)
加上最後這個為黑而黑、強行立論、無比傻叉的抖機靈,擺明了是要借三毛來全盤否定民國、全盤肯定TG。
不管我的立場如何,不論你的結論如何,就單說這種行為,就無比噁心!
被人闢謠之後,他竟然改成了這麼一段話
我進一步查了一下,三毛形象最早在1935年出現,抗日勝利後有了《三毛從軍記》講的是抗日主旋律,偶有諷刺國軍腐敗無能。之後又有了《三毛流浪記》,矛頭還只是指向資本家。而對於國民政府最為諷刺的、直接把矛頭指向政府的,應該是在解放後發表的(因為裡面有三毛粘貼民主口號、反對國民政府,迎接解放軍的內容),也就是現在的《三毛解放記》。另外,張樂平之後發表的《三毛新生記》里,幾乎不見諷刺內容,只有對於新政權的一片溢美之詞。其中原因,一方面肯定多少有點政治壓力,但是更多的恐怕是因為社會環境大大改善了,哪裡還有那麼多誇張的事情發生呢?如果有人非要比爛,那我只能說國民黨比共產黨爛的多的多。
嘖嘖,瞧這用詞,
「偶有諷刺」、「只是指向」、「多少有點」、「更多恐怕」、「哪裡還有」、「如果非要」、「那我只能」……
您真是全知全能啊,社會環境大大改善了,甚至改善到了漫畫家沒有素材可以訴說的地步了,哇,請問那可是實現了傳說中的gc主義?
怪不得張樂平先生在wg時停筆了十年呢,原來是因為彼時中華大地一片安寧祥和毫無誇張的事情發生呢。
得了十年帕金森綜合征、92年去世的張樂平先生要是知道了,還肯定要謝謝你這麼了解他咯?
我自己原本的觀點(算不上立場)就是PRC再不濟也比ROC強,只是您這個強行比爛的臭邏輯我實在無法接受,為了自己的立場罔顧真相、強行升華主題對別人進行社會主義批評改造的做法也讓我十分看不起。
PRC從來就不需要用你在這全盤否定ROC來彰顯出自己的偉大,就算全盤否定掉ROC也絲毫影響不了 「誰也不完美」 這個事實,也絲毫改變不了PRC已經做過的事,也並不能讓清醒的人全盤肯定它所有的方面。
如果它真的足夠偉大,又何必(希望你)把別人貶得一文不值?
做人也同理,如果你真的足夠相信你自己的立場,又何必徹底推翻另一個未必與你截然相反的立場並藉此來加強自己的信念?
從來就只有色厲內荏、外強中乾的人才會在污衊誹謗別人的行為中獲得自信。
這種邏輯就叫做比爛的邏輯,不管什麼原因,當你開始比爛的時候你就已經輸了。
因為日本、美國也存在官員貪腐的行為,所以我們的官員貪污就不是問題了。
同理可得因為別人也如何如何,所以我如何如何就沒有問題。
幼稚的孩童吵架邏輯,不知道為什麼總被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隨時被人甩你一臉「比爛」的邏輯。因為民國「大師滿地走,百姓賤如狗」,所以反右擴大化與文革時迫害知識分子就是應該的。
同理可得
①不管他的個體是好人壞人,只要害了他對我有好處,他就必須死
②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憑什麼有些東西只能你有我就沒有,不行,要沒有就大家都沒有
③中國還有那麼多孩子吃不起飯,你還有閑心關心小動物?
④你回到民國又做不了知識分子,更大可能是底層貧農,為什麼還要站在知識分子的階級立場說話,為什麼還要管他們死活?
都埋怨因屁股決定腦袋而沒有同理心與公理心,卻有人拚命勸你牢記自己的階級立場,以階級立場去判斷一切是非曲直與善惡黑白,以自身利益的本能去判斷一切,唾棄一切超越自身的思考,豈不是白白受了教育。
⑤因為某人的某個思想、某個專著多麼偉大正確,是無往而不利的鬥爭法寶,所以某人做的所有事都是對的,如果你覺得有不對肯定是你自己錯了,凡人無法理解偉人的偉大決策罷了。
那麼多年過去了,你們與那場荒謬的造神運動中的人也並無二致,都相信這麼一個不可能會有錯的非人的存在。
承認錯誤就真的那麼難么?為了掩飾一個錯誤而不斷自我欺騙,把錯誤給逆向合理化,這樣只會與事實造成更多的偏差。
殺人書與多蘭劍:你見過哪些令你瞠目結舌的神邏輯?
殺人書與多蘭劍:中國人有什麼令人敬佩或者令人恐怖畏懼的細節嗎?
殺人書與多蘭劍:中國現在到底有多強大?
某些答主,借著張樂平先生,藏私貨嘲諷我就不說了,人民日報的增刊諷刺與幽默算不算諷刺漫畫?有興趣能找到的可以自己去找來看看。
要說tg建國以後的諷刺漫畫作品,丁聰先生的不知道看過沒有
丁聰諷刺畫二(1985--1992)3
對了,丁聰先生的夫人,就是被某些自由派人士污衊成為了黑國民黨,而故意被美軍強姦的沈崇女士~!
1946年美軍強姦案受害人沈崇去世 系著名漫畫家丁聰夫人沈峻
有些人藏私貨的時候能不能靠譜點。有人說動畫片的三毛嗎?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與三毛親近的人,收養三毛的人似乎都沒有好下場。
剛開始一個賣藝的收留了他,三毛不懂胸口碎大石的原理將他打成重傷。後來這個賣藝的身份也不一般,被人抓了。
後來三毛救了個小孩,小孩的家人收留了他。但似乎並不待見。小孩和三毛被綁架。三毛幫助小孩逃走。結果小孩一家人並沒有去救三毛。
印象深刻的是一家善良的人收留三毛。雖然貧窮但對三毛很好。但三毛好心辦壞事買了瘟雞,傳染了家裡的雞。全部雞都死了。後來家裡窮的沒米,三毛便去偷米。被抓。回來後再也沒見過那家人。
這是很早的時候了,那時我特別小,我只記得所有動畫片里三毛流浪記是我最不願看的。
印象里基本沒有真善美,都是一個瘦弱的三毛被打被罵。什麼貴婦人,老爺子一類的上海印象很深刻。
有同是乞丐之類的人來幫助三毛,但是沒有長久的喜人的轉折這樣的情節。唉,小屁孩的時候看著都難受,怎麼還會想著細思極恐。。。
記得我頭一次接觸漫畫《三毛流浪記》的時候是六歲,舅舅送給我的禮物。但以如今的價值觀回頭思量,這個漫畫倒不大適合讓小朋友翻閱,聰明的孩子難免產生心理陰影。它以通俗易懂的圖繪,將孩童不熟悉的荒蠻時代清晰地重現,那是一個內憂外患的悲苦歲月。漫畫家張樂平以爐火純青的筆法,展現出百姓的貧苦、城裡人的趾高氣揚、社會的紛亂、局勢的動蕩等等,一般的小孩都能讀懂,但未必能挖掘出深層次的東西。
有這麼兩種人關注《三毛新生記》
表現形式一樣,都是譏諷某國成立以來的各種運動,某party剝奪人權自由,某人是惡魔;
但是呢,區分還是要根據他們對當下的看法。
一種是深切關心底層老百姓的疾苦,言說百姓受苦,生活艱辛,這還是某party的責任;
一種是關心人民的呼聲,關心人民的自由,懷念民國那個自由開放的時代,心向西方,雖不能至,都是某party鉗制人民呼聲~
這兩種人怎麼評價,孰高孰低?
大眾覺得第一種是為民請命;第二種是公知帶路黨。
實則不然,第一種,非蠢即壞;第二種,是利己主義者。
利己主義者至少言行一致,也算是為自己說話。
壞是說,如果真的去全面了解前三十年的發生了什麼之後,仍然認為那是磚治毒菜的社會,實際上就是嘴上罵著現今社會的A,認知里卻妖魔化過去的-A,沒事兒找茬,這不是壞么?
蠢是說,自己作為底層老百姓,月薪三千,聽著某些人哭哭啼啼的,文過飾非,就感覺自己擱在那境地也會受到多大的迫害,這不是蠢么?奉勸一句,搞清楚你是專政者還是被專政者,腦臀分離實在是蠢。
~~~~~~~~~~
某答主為回擊別人,強行編段子,反倒表現自己無知。
最後一句話說
「我TM又不是SB,你再說我就報警了!」
人家說的只能那麼對了呀,認為晚清王朝、北洋政府、南京政府比新中國好的就是SB。把新中國當成今天的朝鮮屬於不知者不怪。即便是今天的朝鮮政府,也比前面那三個垃圾好太多了。
說實話,第一感覺
最可怕的就是「三毛」
因為第一感覺是「三毛定理」
黑洞的質量、角動量、電荷這三根毛
。。。。
洋人喜歡叫「黑洞無毛」,在我國叫「三毛定理」的倒是主流
話說回來,《三毛流浪記》倒不是很記憶深刻了,只記得在飯店打雜時有個顧客投訴後,三毛被迫吃蒼蠅的片段(十多年沒看了,貌似是蒼蠅)
貌似後來一位師傅讓三毛喝醋
這讓我印象深刻,以至於後來身體不舒服我都下意識的來一口醋
養成了喝醋的好習慣,為鎮江恆順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不過那隻蒼蠅挂念更久
一直讓我糾結的是喝醋究竟效果如何(儘管一直喝)
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朱爾斯?霍夫曼研究生時代就很疑惑為什麼對於果蠅和蚱蜢這票昆蟲直接動刀就行,甚至不需要給實驗器材消毒。
曾經一直疑惑,既然如此,為嘛不是把自己身上的病毒殺的乾乾淨淨
做一個純潔的小昆蟲捏
那三毛也省的倒霉
後來明白,還是自己太菜了
後記
1996年,朱爾斯?霍夫曼做了開創性的發現,他和他的同事們研究了果蠅是如何對抗感染的。他們研究了攜帶幾種不同基因包括Toll基因(該基因參與胚胎髮育,由199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發現)突變的果蠅。當霍夫曼用細菌或真菌感染果蠅時,他發現Toll突變沉默,這是因為其不能組織有效防禦。他得出結論:Toll基因產物參與了病原微生物的感測,為了防禦病原微生物應當激活Toll基因。
我回答的是動畫片,它已經是我的童年陰影,經常做流浪的夢,有時?就自己,有時有我的表弟表妹們。
1948年10月17日,上海崑崙影業公司開始拍攝兒童片《三毛流浪記》。影片是陽翰笙根據漫畫家張樂平創作的連續性漫畫《三毛》改編的,由趙明、嚴恭導演,韓仲良攝影。《三毛流浪記》通過三毛的種種遭遇,尖銳地嘲笑和諷刺了社會的黑暗,再現了廣大城市流浪兒童的不幸命運。影片採用了諷刺喜劇的手法。
也就是說,漫畫和電影都是公開出版的。
- 三毛今昔(1959年)
- 三毛迎解放(1961年)
1966-1976完全停止創作
- 三毛學雷鋒(1977-1984年)
- 三毛與體育(1978-1979年)
為什麼就剩三根毛……一直一根都不掉!
推薦閱讀:
※為什麼知乎里那麼多好人,我在生活中遇到的卻甚是少數?
※如果一個人變成植物人,家人不管他,讓他自生自滅,最後他餓死渴死,家人算犯罪嗎?
※給你二十萬,你會和一個你不認識的女人結婚嗎?
※為什麼喊了多年的素質教育,上補習班的學生卻越來越多?
※魯迅的文章真的每一篇都像語文書里解讀的這麼深刻嗎?
TAG:書籍 | 社會 | 時代 | X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 致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