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體評論「中國兒童讀物『很黃很暴力』」,國內兒童讀物市場現狀如何?兒童讀物的內容把關該由誰來負責?

《印度時報》網站 8 月 17 日文章稱,在漫長的暑期閱讀季,中小學生很容易就成為劣等兒童讀物的犧牲品。家長們對這種現象普遍感到擔憂。據新華社報道,在北京和廣西,一些兒童讀物被發現包含了暴力和色情的元素。其中有一本以科學為主題的暢銷書內含大腦外傷的圖片,並配了畫有血淋淋的頭顱的封面。via 印度時報:中國一些兒童讀物「很黃很暴力」

《印度時報》原文:Violence, porn in Chinese kid"s books worry experts


國內兒童讀物市場,在整個圖書業中,算是相對繁榮,這與中國家長從不缺乏教育意識又忽視行為示範的現狀相吻合。出版的品種數、發行量近幾年都在飛速增長。但與其他任何一個明確走熱的市場一樣,很難擺脫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結果。出版商是以利益為第一驅動甚至是唯一驅動的。因此,缺乏自我監管和道德敬畏,充其量也只會對上級監管有些許忌憚而已。

說到監管,就自然過渡到第二個問題:內容把關由誰負責。整個出版界的遊戲規則是,新聞出版署(曾用名,現已與廣電合併)委託各出版社自我監管,自檢查自處理,但保留成品書抽查和事後處罰機制。這樣的機制就決定,不可能有標準出台和實施。這是因為,出版社向市場負責,監管只可能影響效益,自己斷然不會給自己設定(影響自由發揮的)條條框框;而監管單位並不參與日常內容審查,沒有能力出台可行、合理,尤其是科學的標準,過松沒有意義,過緊會影響出版市場活躍度。

沒有標準的結果就是,任何怪現狀都有可能出現,一方面針對幼兒這麼敏感的讀者對象,內容尺度也許會很大;另一方面,當有負面影響時又一刀切,一下把自由度大幅降低,讓出版人無法呼吸。這種局面在文化產業的各個方向上如出一轍,沒什麼可討論的空間。

但需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比起閱讀童書,兒童接觸電視、電影及遊戲產品的機會更多,實質影響更大,因此討論危害性的意義和緊迫性也大得多(其中包括電影作品和電視頻道的分級),如果得不到解決就完全沒必要扯童書的事情;二是發達國家也一直存在涉兒童作品的尺度問題,自由度和負面影響的爭論長期存在,但最終的解決和爭論是在法制框架下用立法來實現,而不是我們的「一陣風」。

再回到內容把關由誰來負責——從可行性和效率來看,還是應該由出版社來負責,但需要有可行標準來讓出版社有把關的依據,同樣這一標準對上級監管者的檢查和處罰也是必不可少的,現在基本上只有長官意志。而且,更有效的上級監管環境,應該由行業協會組成,但這似乎更遙不可及。我們的主管單位太愛「管」,視「管」為命,堅決捍衛這項專營權,根本不給這種環境任何生存空間。

綜上,這是個小問題,但是關係大背景,解決起來咋一個難字了得!


昨天看到這個問題還覺得蠻震驚的,作為一個小透明童話寫手,接觸到的雜誌社出版社都還比較正規,對尺度把握得非常嚴格。我知道的兒童文學作家,也是懷揣著對孩子的祝福跟愛來寫作的。所以看到大家的回答,不禁有些小沮喪:唉原來大家對兒童讀物的市場真的有這麼多不滿。

首先,這個市場肯定是良莠不齊的。大家都知道孩子的錢最好賺,為了賺錢做一些粗製濫造的書大有人在,不光是兒童讀物。優秀的兒童作品也有,但家長真的認真幫孩子們鑒別過嗎?家長跟孩子的審美口味能一樣嗎?家長能有耐心在給孩子看之前自己看一遍嗎?

其次,「暴力色情」的標準在哪裡?我不贊成直接描寫血腥場面,或者放一些恐怖圖片,色情就更別說了。但是,灰太狼把羊放在鍋里煮算暴力嗎?哈利波特跟食死徒搏鬥算暴力嗎?狼外婆吃掉小紅帽算暴力嗎?孫悟空大鬧天宮暴力嗎?文學沒有一個具體的行業標準,甚至不太可能有一個具體的標準來衡量。

再者,一部兒童文學作品是否雋永,並不是看它是不是完全描寫真、善、美。回顧那些經典的童話,難道裡面就沒有詭計與欺騙,壓迫跟反抗嗎?給孩子們編織的夢境,再美也是假的,這樣長大的孩子真的有勇氣面對真實的社會嗎?我很喜歡張愛玲的一句話:在臟與亂與憂傷之中,處處會發現珍貴的東西。兒童作品也是一樣,從不美好的事情中理解這個世界的憂傷,從美好的事情中學習這個世界的愛。

是不是有些跑題了,噗。雖然個人力量微小,也不能改變這個市場現狀。但我相信有很多出版社跟作者都和我一樣,懷著最真摯的心情來為孩子們出版、寫作。希望大家能看到我們的堅持與努力,謝謝。

最後用殷健靈老師的話結尾
@殷健靈首頁 | 新浪個人認證
兒童文學可以表現一切主題,包括苦難、戰爭、人生的無常和荒誕……但是,作家一定採取的是適合兒童接受的方式,不過分渲染醜惡與殘忍,有著「度」的把握。我對優秀的兒童文學心中有四個標準:快樂不淺薄、真實不殘忍、傷感卻溫暖、淺近而深刻。但很可惜,不少人對兒童文學的認知很狹隘。


謝邀!

我算是憂心忡忡地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國內兒童讀物真的很不樂觀,大多數我覺得好看的書都是外國的。
國內兒童讀物市場,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傾向:弱智化、同質化、功利化。

1、很多讀物都把兒童當弱智,五六歲的小孩兒沒有針對性的讀物,不是熊出沒就是喜羊羊。這一部分是沒有好的內容,另一方面是家長和國家把讀物管的太死,家長喜歡用有色眼鏡來看待這些書,這本書有殺字,太血腥不要,那本書插圖有個比基尼女郎,不行不行太暴露。國家也是,封建思想不能要,意識形態不對不能要,最好大家都讀紅色經典,這還讓孩子讀個屁啊!
2、同質化。這個就不細說了,真正是一窩蜂。
3、功利化。神童是如何煉成的,這類書最受家長歡迎,完全不考慮小孩子自己的閱讀興趣。。

我認為,兒童讀物的把關應該由出版社來決定。但請一定一定一定注意!!每個編輯自己的喜好興趣和判斷標準是不一樣的。舉例:我覺得魯迅寫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很適合孩子看,但有些家長不這麼認為,覺得這是封建殘餘思想,覺得裡邊的美女蛇很嚇人。所以,才會有媒體評論的「中國兒童讀物『很黃很暴力』」這樣的新聞。

因此,不妨在一定的範圍內讓孩子自己挑選自己覺得好看的東西。我小時候喜歡看金庸,我姐姐喜歡看瓊瑤,看的一發不可收拾,天天看,我爸媽和我們的老師非常不高興,每天都查找閑書,他們認為那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草,不能讓我們多看,不僅影響我們的成績,還會影響我們的世界觀。但我們還是偷著看。到現在,也沒有什麼世界觀扭曲的事情發生。而且金庸還進了中學課本。所以,你制止這些有什麼用呢?還不如在一定的範圍內讓孩子喜歡看什麼就看什麼,看的多了,品味和自己的風格也就出來了。

讓市場來把關!


謝邀。
從目前的管理機制來看,童書的把關以出版機構和孩子的監護人為主,監護人的責任更大一些。行政機關在這個領域更側重於事後監管,一般也只是特別出格的才會受到注意。
從市場現狀看,孩子不愛看和不能讓孩子愛看的書,佔了不小的比例,上面也有很多人分析過了,其實問題還是兩極分化,要麼完全脫離現實灌輸一些飄渺的童話,要麼為了銷量去注入一些感官刺激類的內容,而沒有認真去研究,這個時代的孩子的生活環境是什麼樣的,他們看問題的方式是什麼?


我們首先要分析這一問題的根源在哪裡?我們經常會說,一切以用戶需求為核心,但兒童作品不能這麼看,因為孩子是沒有太多判別能力的,它取決於你要促進他讀些什麼?如果教育機制不是一切以應試為核心,而是以孩子喜聞樂見的素質教育、興趣教育為中心,那市場的指揮棒會推進豐富多彩的兒童作品發展,形成以內容為評判點的優勝劣汰。但目前的實際情況是,大多數家長不願意讓孩子接觸課外讀物,而孩子為了緩解巨大的學習壓力,就很容易將興趣轉向刺激的色情、暴力圖書,這樣,哪怕是一些嚴肅書籍,為了商業效應,也在增加一些刺激元素,這樣就形成一個不好的循環。兒童讀物內容,不是用把關能夠解決,而是要依託引導來推動。(在兒童作品領域我不是專家,該答案個人傾向嚴重,不代表公司與行業意見,謝謝!)


出版社這邊的就不說的,考核碼洋,有的社什麼爛書都出。

家長承擔著給孩子過濾爛書的最後一道關,我給自己孩子選書,盡量不選擇國內原創的,而選擇國外引進的,獲過一些兒童文學大獎的。
什麼《植物大戰殭屍》、《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類的,文字不美、畫面粗糙,充滿說教。
孩子有一段時間會受幼兒園同學影響,非要買這種書,拿回家之後,我就盡量藏起來。


同意,那天同事給他兒子買了一套,我翻閱了一下.有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等等名著,可是這根本和我小時候看的原版不一樣啊!!! 不知道是不是版權的緣故,這故事完全是山寨的,邏輯相當混亂,有些篇章根本就沒法把一個故事講完整,更不要說任何"寓意",甚至出現一些負面情緒的教育.當時我整個人就凌亂了.....以後還是我給兒子講故事吧(順便求個媳婦)


為什麼不讓監護人來把關呢,這是童書的用戶,成人,自然有基本的成熟價值觀,且對自己的孩子,能有什麼樣的監管能比這個更上心。

進而,如果有這樣的服務,由每個用戶來對圖書投票,並把意見反饋給作者和編者,形成閉環的信息流,是不是可以讓作者寫出水平越來越高的作品


報導中這一段:

"Mum killed me before I was eaten up by dad. My siblings collected my bones from the dinner table and buried them in a cold, stone tomb," reads an adventure story for children.

這哪是什麼adventure story,這明明就是《鵝媽媽童謠》,還有《格林童話》里也有一篇類似的。我從五六歲開始就自己看魏以新譯的《格林童話》,不覺得這類東西會對小孩有什麼不好的影響。吃人肉、繼母虐待孩子、女巫被燒死、被裝在釘桶里滾下山、……這些東西對孩子來說只不過是書本上的文字,是遙遠的平行時空裡面發生的奇幻故事,跟現實完全銜接不起來,不可能誘發什麼暴力傾向。反倒是新聞聯播比這些東西危險多了,所謂「健康向上的價值觀」這種惡俗的玩意兒才是真正毀掉孩子心智的禍首。


國內兒童出版機構分兩種,一種是有擔當的出版人氣定神閑,一種是投機的書商以次充好。監管部門不給力和衙門作風,市場不會幹凈。


我覺得沒必要大驚小怪。
家長們大人們總是恨不得拿著顯微鏡掃描孩子們周邊的一切,最好一個細菌病毒都不要留,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也其實是有害的。一個人的價值觀是環境綜合形成的,只要還沒有出現兒童讀物全都是很黃很暴力,只要還有正能量的讀物,加上學校和家長們的正確引導,形成相對健康的人格和價值觀是不存在問題的。你監管得越嚴,一方面兒童對這些事物缺乏免疫力,另一方面,比如馬加爵之流,是很黃很暴力的兒童讀物造成的么?
不需要把兒童讀物的影響看得太大,正如張春雨先生所說,現在兒童獲取資訊的渠道多了去了,你能凈化得過來么?退一萬步,你用各種手段把兒童讀物管住了,你怎麼禁止兒童讀成人讀物?(我會告訴你我初一就看了法律禁止在大陸發行的《龍虎豹》么?)
由某機構去進行內容把關是不太現實的。電影的審查分級有可實現性,畢竟中國一年出版發行不過200多部電影,就算是美國,也不到一千部,每部電影,觀看一遍也就兩三個小時。但是中國一年出版發行2-30萬種圖書,每本圖書至少讀個兩三天,得多少人才能完成這項工作?所以圖書比較依賴於出版社自覺和舉報。
最近出版署嚴查青少年讀物,只要你認為是青少年可以獲取的書籍有什麼問題,你就可以舉報,如果情況確實且民憤較多,那家出版社就糟糕了。


報道里提到的例子是鵝媽媽童謠吧,關中國人什麼事……


我覺得應該有相關機構大力出版推廣@是果 寫的童話。


謝謝邀請,對這兒童讀物本來沒關注,不了解。但畢竟還是在出版行業,對現象原因還是可做些分析。顯然,出版社編輯沒把好關,讓一些內容偏失的童書進入了市場。不過,對哪些內容算少兒不宜、黃、暴力,這個把握標準對於每一個人並不統一。所以,由權威部門、相關協會、組織、團體會商出一個好操作的標準是應該的。另外,兒童讀物幾乎都是繪本形式,而繪本內容豐富,看的人可不一定都是兒童,所以,對繪本類圖書分級是有道理的。


沒看到過印度報道的這種兒童文學中的描寫。我不知道這種事情該由誰來負責。以前我們也曾做過兒童讀物,儘管最後並沒有做成。當時我們考慮的還是以「作為父母,是否希望自己的孩子讀到這些東西」為衡量標準的。至於lz說的誰來負責,我不知道。以法律規定為準吧,否則很容易陷入道德評判里去。而道德評判是最危險的。


這個問題不要討論了。別說是兒童讀物,連面向成人讀者的現代文學都是罕有佳作。
其實仔細想想,連成年人都缺少對作品的評判力,怎樣才能確定一部作品是否適合孩子?更糟糕的是大部分父母從來不讀書,有心給孩子買書的都已然很給面子了,哪裡肯用心給孩子挑選讀物。如此境地之下,我倒是推薦經典作品,承受了時間洗禮的作品終歸要好些。但反觀《格林童話》等等經典,以現代人「色情」「暴力」的標尺來評判同樣是「很黃很暴力」的不良讀物。這讓我說什麼好……

國人對待文藝作品的態度非常惡劣,就好似作品裡的哪怕只有一個插圖、一個詞句和「色情」「暴力」「恐怖」「反動」「消極」等等沾上邊,就能完美的毀滅兒童讀者的良知和前途。很多人評判一部作品,總是把作者想得極其具有預謀性和功利性,好似每一個插圖,每一句台詞都是要給讀者洗腦。然後就有一部分人認為,反正是要洗腦,灌輸點積極向上的就行啦,能引發不良傾向的內容越少越好。但一時又想不出到底有什麼東西是好的,那乾脆就先消滅掉「壞」的吧!於是一些人近乎偏執地在未成年人的生活中抹去所有的「色情」「暴力」信息(往往是極其武斷專橫的,且常常會過分解讀,kiss、吸煙、甚至塗口紅都被認為是引發未成年人墮落的誘因)。在他們眼裡,所有的孩子都是想方設法變壞的不良少年,會瘋狂的在生活中尋找各種不良信息,然後迅速墮落;而父母則堅守正義,對抗邪惡。
這是多麼變態的觀點。堅持未成年人要當白痴,很多問題不許問,不許說,甚至不許知道。孩子的眼裡,從來都沒有善惡。他們對一切事物都只有好奇。一個說髒話的孩子,其本質上和一個秀英語的孩子沒什麼區別。因為他只是學會了一個詞,完全不關心其意義,甚至很多時候他心中全無惡意。一個堅持說髒話的孩子,只可能是兩種可能,一個是他缺少其他表達方式、另一個是缺乏良好的禮貌和與人交往的技巧。
很多父母對那些所謂的「不良『讀物視若毒蛇,他們遵從的邏輯是:我沒教育孩子,學校沒教孩子變壞,看了這些書孩子就變壞了,肯定是這些書的錯——不良讀物一定要消滅乾淨!根本性的問題不在於作品是否有瑕疵,而在於自始至終孩子都未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引導。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停留在物質層面,不是上了多少課,看了幾本書這種事情,而在於健全的人格。


謝謝邀請。我是非常同意的。我原來無事,翻過一個系列的兒童讀物,十分震驚。很黃很暴力的同時,還充滿了不正確的價值觀。那些很簡單的故事,很美好的故事,最後都被改編得很複雜,大部分都是叫你如何鬥來鬥去的。我是不敢看的,小孩子雖然看不懂,但是看多了,自然也都那樣了。這是個很恐怖的事情。


推薦閱讀:

TAG:書籍 | 圖書編輯 | 出版 | 兒童讀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