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德國10億美元富豪有109位無一人是地產富豪?

最新胡潤富豪榜單顯示,大中華地區有609位10億美元身家富豪,第二年領先擁有552名10億美元富豪的美國。

609位中國富豪當中,地產業務的有177位,金融業務19位,投資業務69位;這些非實體經濟的富豪總數為265位,占富豪總數的38%。如果以財富總量來計算,這三個行業的富豪佔比更高,達到48%,遠超過人數比例38%。其中地產業富豪人數佔比29%,但財富佔比34%。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榜單中意外發現,在全球三家製造業大國之一的德國,其10億美元級富豪有109位,絕大部分集中於製造業(汽車、食品、醫藥等),房地產業、金融業(banking+financial)富豪均為零。

聯想到近年來國內房價的瘋漲,很多普通工薪階層越來越難在自己所在的城市靠自己的薪水擁有一套舒適的房子了,同時房地產行業對實體經濟也帶來的傷害,你是怎樣評價這個現象呢?


題主問出這個問題我覺得有2種可能性:

1.題主自己並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真心覺得疑惑而發問

2.題主想要抖機靈想要指桑罵槐,如果是這樣只能說明題主too sample或者題主too stupid

如果是1那我肯定是真心回答這個問題的!

中國的城市化還沒有完成,德國已經完成了。城市化沒完成之前城市特別是大型城市的房價必然上漲,所以房地產商必然會暴富。


如果是2的話,建議lz多看書多讀報


即便是特朗普,也不是中國意義上的地產富豪!全世界發達國家沒有一個像中國這樣產生這麼多地產富豪的!這就是經濟規律~跳出中等收入陷阱靠什麼?難道靠房地產?笑話啊~~

西方國家之所以沒有地產富豪,甚至俄羅斯都沒有。第一個原因在於根本沒有這麼強大、嚴密和閉關管理手段!西方國家的城市是自由興起,城市一開始就是工商業為主而不是政府行政機關為主!這種區別很重要!第二個原因是歐洲人可以很方便的移民,比如荷蘭地價高企,導致很多荷蘭商人投資英國工業,因為英國地價便宜地理位置還好,適合發展工業;荷蘭商人還大量投資普魯士和俄羅斯,荷蘭本地工業則一直發展不起來。第三個原因是歐洲的政府根本沒有中國這麼猛的控制力,比如把全國最優秀的教育醫療行政文化資源都集中在自己身邊,而且這麼無恥的事情歐洲統治者也不敢做。。。歐洲的學校最早都是教會自發成立,在修道院教學,而修道院一般都很偏遠,今天英國的伊頓公學也是離倫敦南郊幾十公里的小鎮上,劍橋牛津都不在倫敦,歐洲美國的知名大學幾乎沒有建在市中心的,但是中國的優質學校不管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都在市中心位置!這體現的是一種官本位思想和權力中心意識,而歐洲政教平等和大量貴族自主的情況遏制了這種官本位思想的出現。

歐洲多權力中心多元化發展的道路是其資本主義率先發展的基石,正是因為歐洲政府的權力受到極大限制,民眾才能有很多自發形成的規矩和法律,習慣法在歐洲很長時間都佔據統治地位。而這種多權力中心多元化、同時自由自主自發發展的情況,又導致資源可以在整個國家之內比較均衡地分配!歐洲沒聽說過買房上戶口才能上學的情況,也沒聽說過外省人在本省學校學習不能參加高考的情況!歐美國家的居民是可以自由遷徙的,各地方公共服務是差不多的!戶口、高考配額這些概念對歐洲人來說根本就是聞所未聞,而中國人之所以習以為常,歷史慣性是一個重要原因,這些制度就是唐宋元明清制度的延續!


中國還在城市化,而西方早在二戰就完成城市化了, so。。看看以前的富豪是不是經常聽到xx鋼鐵大王,石油大王之類的?國家進程不一樣


等中國的經濟是由科技領銜,等中國科研工作者的待遇能比得上普通的三線明星,我們再來聊這個問題!


實業誤國 地產興邦 雖然不願意相信 不過現在就是事實 哎


首先你要了解的是,德國住房是一種社會福利,德國政策上對開發商是有限制的,再加上德國土地為私有制,你只要有地就有轉讓權。
再回過頭來看我們,土地為國有制,由政府統一出讓,這樣就造成了當一個省、城市缺乏有效的經濟發展手段(這是會影響在認主官政績的)時,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拿出地來賣,結合上中國人口密度和從古至今思維上的影響,所以就造成了從03年開始房價節節攀升。
再有就是德國對租房者上有非常完善的法律法規政策來約束租房市場,而且對買房的稅要的非常高。


發展階段和模式不一樣強行對比沒有任何意義 高贊神特么的誇伊頓建在郊區幾十公里外 還把好中學建在市中心批判了一頓 不想展開詳談 只說一句 要靠著建國後自由發揮,沒準到現在你還是個祖傳文盲呢。

王健林都開始搞文化傳媒了 有個答案挺好 要追本溯源 原始積累有自己的特殊性


題目描述都已經很清楚了, 即然是製造業大國, 那當然富豪都集中在製造業了。

中國是房地產大國,富豪也當然會集中在房地產,也是正常。

說什麼房地產傷害實體經濟,也得看什麼經濟,十年來,跟著房地產起飛的實體業何其多。

房地產吸金利害,當然會傷害到部分與房地產無關的產業。


不能看現在的資產分布,要回溯一下看家族歷史。
完成原始積累,肯定會逐漸轉變。


推薦閱讀:

兩個人在一起幸福感取決於智商低的那個,有沒有什麼例子可以證明?

TAG:房地產 | 幸福感 | 實體經濟 | 國內生產總值G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