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腦是如何記憶東西的?知識是怎麼儲存在大腦里的?


在這個問題中回答了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633075/answer/15694911

發現會跳到這個問題中來,我就複製一下答案吧。

補充:
記憶這東西太複雜了,時間上還好分類。其他角度就有更多問題了。除了下問題提及的『動作程序性記憶』。——其實教材原文是『程序性記憶』,與『陳述性記憶』相對;但是因為我認為語言的使用和記憶應該和動作不同所以增添了『動作』一詞。人的語言使用也涉及記憶問題,甚至回憶事件本身也可能是一種語言重組或創作的過程。人如何記憶情緒體驗也是個有趣的問題。
此外~還有『外顯記憶』『內隱記憶』;以及『情景記憶·』『語義記憶』。因為記憶涉及的心理過程和現象實在太多,這個問題就連我這個初學者都能看出來是個『天大的坑』。每個小坑都夠人鑽研大半輩子,小坑中的小問題估計也能夠寫好幾篇論文了,知乎上夠開N個問題了——而且估計都不會有完美答案。

——————————————————我下面是原文————————————————————
按照現在對記憶的分類,可以分為三類
①瞬時記憶,又稱為感覺記憶OR感覺登記——也就是你現在看到、聽到感覺到的一切信息在人腦中的反應。
②短時記憶——請你現在回憶看這個答案前你再看什麼?這就是短時記憶,一般持續15~30秒。(沒有複述的情況下)
③長時記憶——也就是一分鐘以上的記憶,最長可以達到終身。
以上定義皆來自於《普通心理學》北京師範出版社·彭聃齡。國外教材以及其他學者定義如何,暫且不知。

問題中所說的『物理形態』和『架構』並不是心理學上習慣性的用詞,不過相信大家都明白是什麼意思。『翻譯』一下吧。『物理形態』或許可以對應『腦中化學物質』,『架構』或許可以對應腦神經機制。

記憶的腦細胞機制現在就我所知有也有三種——也就是『架構』有三個層次

①反響迴路
簡單說就是人腦神經細胞形成了一種『環路』。可以簡單理解為是『—0—』這樣的,實際上應該要複雜很多,我所讀的書沒有細述,歡迎醫學專業的補充。
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到,既然是一個相對閉合的路線,那麼神經衝動就可以自己不斷的循環而持續著。這就使得『信息』有了持續存在於腦中的可能,信息的持續存在——不就是記憶嗎?
那麼這個反響迴路在記憶中的作用是呢?我認為它對應的是短時記憶。
有實驗為證——科學家們又找上了可憐的『小白鼠』。這個實驗簡單來說是這樣的有AB兩組小白鼠。
A組呢,放在高台上,由於高台不好站,小白鼠就會跳下來——這時候邪惡陰險的科學家們就電它!反覆幾次後,科學家們發現小白鼠會努力在高台上保持不動。顯然,小白鼠學乖了,知道下面有電。科學家們沒有就此放過小白鼠,而是給這些『學乖』的小白鼠施加強力的電擊!——電暈!專業說法——電休克!雖然觀察發現,經過『電擊治療』的小白鼠並沒有克服對往下跳的恐懼——它還記得下面有電,不敢往下跳。這說明,電休克沒有破壞它已經形成的長時間記憶——下面有電!危險!勿跳!
B組就更悲劇了。除了跳下去被電一次,萬惡的科學家們在它們每次爬回高台的時候立刻馬上迅速的給它強力電擊——電暈它!
你猜怎麼著?B組的小白鼠無論被電多少次,它都還是依舊從高往下跳……。對比A組的結果,邪惡的科學家們得出了結論——短時記憶是依靠反響迴路存在的。因為電休克破壞了反響迴路,造成了『失憶』。既然短時間記憶都記不住了,也就形成不了長時間記憶,所以小白鼠老是學不乖,無論往下跳被電了多少次,它還是會往下跳——因為每次被電完之後的另一次電暈,使得它完全忘記了剛剛跳下來時被電了。

②突觸結構
所謂突觸結構,就是某些神經細胞之間本來沒有的聯繫,現在形成了新的突觸而有了聯繫。同樣還是小白鼠,科學家們把AB兩組小白鼠放在環境多變和環境簡單的兩種環境中。後來發現他們的大腦皮層重量、神經細胞間的連接數量有不同——聰明的各位知友一定很容易可以猜出來——環境豐富的皮層更厚,連接更多。
拿著一部分對應的是哪一種記憶呢?——我不能確定,書上也沒有寫。不過根據實驗描述,這顯然屬於長期記憶——問題是,有多長?對不起,暫時不知道。在這裡我吐槽一下——我覺得長時間記憶本身可以在細分一下。可惜我看的教材都沒有細分。

③長時程增強作用
有些心理學家相信,長時記憶會伴隨著大腦解剖結構的變化。所謂解剖結構的變化,就是一刀切開腦子比較明顯的可以看到變化——而不像是上述的突出結構,需要藉助顯微鏡什麼的。這也有實驗證明,不過這次倒霉的是猴子。Merzenich(這名字像是德國佬?)做了一個實驗,讓猴子用三個指頭觸摸東西,重複數千次——泥馬,真不知道他為了猴子多少香蕉?——隨後發現猴子大腦主管三個指頭的皮層明顯擴大了。
而長時程增強作用,對應的縮寫是LTP,它特指大腦中『海馬體』中一系列短暫的高頻動作電位。簡而言之呢,這東西就是一個中轉站,你可以理解為是密集的反響迴路。教材上有點含糊其辭它的原文是『它只對受到刺激的通路起強化作用』——聽這個意思,應該是說這個『海馬體』就像是電池、持續加速器、監工——它能能夠讓剛剛起了作用了『反響迴路』一直持續運作。這種作用可以持續幾個小時甚至幾周,然後再將信息傳送到其他腦區成為了持續更久的長時記憶儲存。
有些病人海馬體受損,所以他們就沒有長時間記憶,你跟他說的話,一兩分鐘之後他就忘記了。也就印證了上述機理。
『架構』說完了,下面說『物理形態』。

記憶的生物化學機制——也就是題主所說的『物理形態』吧。


教材上提及的有『核糖核酸』,也就是DNA和RNA。另外我在雜誌上看到的則是蛋白質。簡單的說這都是些大分子。那具體怎麼利用大分子儲存信息——這才是關鍵問題。就我所知這方面的研究還很少,至少我從未見過細述的。究竟大腦是怎麼利用這些大分子儲存並且快速的提取信息——這就是最難的問題了。畢竟大分子的結構怎麼被大腦『掃描』呢?人腦總不可能有電子顯微鏡般的功能吧。另外,什麼樣的結構對應什麼樣的記憶,這也是個難解的問題。

教材上提及的另一些化學物質,則是一些激素。比如腎上腺素、皮質類固醇等,研究法發現適當的激素會增加記憶的牢固和形成效率,太多就有反作用。但是這並不是說這些激素直接作為儲存載體。或許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東西是個加電壓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體驗也能證明這點。比如人總會記得特別開心和特別難過的記憶——這些強烈的情緒往往伴隨著激素分泌。有些時候人會由於過於憤怒、悲傷地經歷導致了回憶困難。——電影上常表演的,簡單說就是被嚇傻了,什麼也記不得。總而言之,適當加電壓有助於工作,加太多恐怕要死機了。淡定,還是很重要的。

好了,教材上能提供的我都提供了。接下來我要說的則是我認為更重要的、更深入問題。下面內容包含大量個人假設、理解、猜想。

首先解釋一下,為什麼反響迴路是短時記憶的基礎,而不是感覺登記。教材上並沒有細說。然而我覺得這個問題十分重要。感覺登記到底是什麼負責的呢?我認為它跟腦中的所有因為刺激而引起的神經衝動有關。也就是不管神經衝動是否是一個『反響迴路』,只要存在,它就是感覺登記的基礎。感覺登記的另一重含義就是——你能意識到你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等等。同時你意識到了你自己意識到了這些。——有點暈?多讀幾次。總結而言,這個問題跟我們『自我意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人的自我意識是由某個腦區或幾個腦區負責的,那麼感覺登記就可以分為兩個過程,以視覺為例:①眼睛後的神經線路連接到枕葉某腦區,產生了一系列神經衝動。②這些神經衝動轉移到了其他腦區從而使得人『知道自己感覺到了』。也就是說你看到的東西進入了你的『意識』。之所以有這個猜想,是因為有一種『盲視』現象。Weiskrantz(又是德國人?)前輩發現,腦17區(自己百度吧)受損的病人視野中會有一大塊『黑色』啥也看不見。有趣的是,如果在那塊區域內放些東西讓病人猜,他猜對的幾率極高,遠遠高於閉上眼睛瞎猜。這就說明,有些信息的確是被『看到』也進入了大腦,但是沒有被『意識』所意識到。


關於感覺登記,我還有另一個猜想:感覺登記所反應的並不是百分之百當下的『信息』,它也涉及了對長時記憶的某種提取,或者說是一種集體潛意識記憶的提取。可以看這個答案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086851。很長非常長。基本上它說明了一個可能『人的感覺不僅僅來自於五官信息的輸入,還來自於腦中信息的提取』。有些研究表明,比起我們感覺到的多樣性和精細程度,其實五官直接輸入的信息是非常簡陋的,簡陋到我們難以理解——大腦是怎麼拼湊出那麼多姿多彩變化萬千的『感覺』的?
所以我猜想,感覺登記本身也涉及了某種長時間記憶,或者『集體潛意識』的提取。『集體潛意識』是榮格提出的,請看百度http://baike.baidu.com/view/400821.htm
簡而言之,有可能是出生之後的十年內,大腦通過和外界信息的交流,不停的『腦補』製造出很多不由五官直接提供的信息給自己,加上遺傳中本就有記憶——五官輸入的信息其實是一種『搜索指令』簡單的指令輸入大腦,大腦根據經驗最大程度的『還原』外界從而有了『感覺』。


關於突觸結構,我的理解是——它很可能跟技能和行為的長時記憶有關。累積到一定程度,會有明顯的解剖結構變化。比如那個三個指頭摸盤子的猴子。這個觀點倒是不難理解,也不少見。初中生物就教過,左右腦分工不同。我這裡想說的更清楚一些。依舊是一些自己的猜想和理解。
為什麼行為和技能的長時間記憶我不認為跟大分子有關呢?或者說,為什麼不是以大分子作為儲存的物質基礎呢?原因在於:人的行為首先肯定是大腦控制的結果,也是一系列神經衝動。我們可以設想,完成一套體操動作的對應的腦神經衝動過程是大致不變的。既然動作技能要快速的被提取和應用出來,就不能只是藉助於『意識』而要練到『自然』的程度。專業術語叫做『程序記憶』。如果這些記憶不是用『特定神經突觸網路結構』去儲存,而是用『大分子』儲存,提取的效率顯然會低很多。——而且我前文說過了,大分子具體怎麼作為記憶儲存載體,怎麼被提取信息?這些本身就是個難以想像,我也沒有看過任何有關的研究。而用神經網路結構去理解,就很容易了。
打個比喻,這就好比WOW裡面的自定義『宏』,花了很長時間你去設定那幾個技能按照什麼順序釋放,但是下次用起來都很方便了。你再也不用一個個技能去點了。又好像你弄了一個程序,開機自動運行,這個程序又會按照順序啟動『系統原本自帶』(也就是你腦子裡本來就有的基礎運動技能)的其他程序完成任務。這種『宏』、這種『調動其他程序的程序』——就是新形成的神經網路結構,新的突觸結構。

從另一個角度說,這種動作技能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夠達到『熟練自然』的地步。這和我們日常經驗也相符。相信大家都會發現——你背一段文字所花的時間,遠遠要比記住一套動作來得短。但是相對的——動作只要記住了,動作技能掌握了基本上終生不忘;而文字、知識、場景的記憶卻相對忘得很快。為什麼呢?
就現有的資料來說,人的腦神經細胞是長到一定數量後就不增長了,但是突觸可以增長、減少。所以這種『新突觸結構』的基礎沒有意外的話是不會失去的。它自然比DNA、RNA、蛋白質等東西要更持久。而且從數量、體積上來說,一個神經細胞突觸的增長本身就包含很多蛋白質、DNA、RNA的生成。數量一多,長得就慢,消失的也慢。從日常經驗而言,我們會發現老人由於大腦開始萎縮,一些年輕時候熟練的技能可能慢慢退化了。極端的情況下的病態退化甚至會遺忘基本生活技能——俗稱老年痴呆,說話、寫字全部不會了。我所見的資料和自己的理解是:這是因為神經細胞死亡,以及連接失效導致的。

最後,扯淡一下『大分子』在長時記憶——非動作技能記憶而是文字、場景、事件記憶上的作用。我認為這些大分子的作用可能並不是在分子層面上用分子結構來記錄信息,而是作為一種『標籤』標註了刺激特定神經網路結構的順序。通俗點講,我們每一次回憶是一次重新的『創造』過程,基本原料就是一些非常基礎的感覺記憶和『集體潛意識』里的信息。這就能夠解釋為什麼很多人的記憶可以被篡改,長時間記憶是不可靠的。也能夠解釋為什麼我們回憶事物可以達到『快速』的程度,並不是比做出一套已經學會的動作的反應速度快。我猜想——因為長時間記憶本身在『重現』過程中所用到的『基本感覺記憶』也是藉助神經突出的結構去記錄的,而大分子的作用就是標註順序。到時候按照順序來就行了。夜深了,我也經寫了兩個小時了,不舉例不細說了。
至於這個標註和識別標註、信息激活整合的過程是怎麼樣的——這些更深層更基本更重要的問題——以我現在淺薄的知識我想不出來,想像力也不就不方便發揮了,先去做個夢。

扯淡完畢。如果哪位專業人士、前輩在相關論文上看過類似的觀點,請給我個連接細讀。吾道不孤~。


以上一些靠譜信息都來自於《普通心理學》·彭聃齡。一切扯淡信息都來自於本人大腦的臨時組合。


Pirate Henry和曹懷寧已經答得不錯了。我稍微補充一下。

感覺問題主要是問長期記憶,那麼長期記憶又分顯性和隱性。
顯性的是可以用語言描述的,比如個人經歷(autobiographical memory),場景和情節(episodic),以及語義(semantic)記憶
隱性則無法用語言描述,其中最重要的是procedural memory(比如騎自行車的能力)和topographical memory(認路的能力)

另外Pirate Henry在3、4兩點稍微欠推敲。
關於3. 記憶是神經元的某種屬性。它的存儲方式有很多種,比如突觸的形態,突觸位置,突觸內受體的密度及特性等等。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這些變化對皮層內所有神經元都適用。而非海馬的特權。換句話說海馬並不是記憶的全部。尤其是procedural memory,和MST關係更緊密。

關於4. 網路無時無刻不在變動,並非所有變動都會帶來記憶的喪失。記憶的表現形式是某個初始刺激,可以是內源的(比如想到某事),也可以是外源的(比如看到某物)觸發意識活動。當網路結構漸漸變化達到某一個閾值的時候,初始刺激就無法引起大規模的皮層活動了。此時,即曰忘記。


1. 什麼是記憶?
記憶就是對信息的保存和再現能力。例如:我讓你閉上眼睛,給你吃一顆糖,讓你猜是什麼口味的。你猜是檸檬味的。這個過程就是你在大腦中重現味覺記憶並加以對比的過程。

2. 什麼是信息?
信息是人根據自身認知世界的方式而衍生出的概念,信息是人們對事物的描述。可以做個類比,計算機中信息就是2進位序列,但是自然界本身並不是二進位的序列;同樣人腦接受信息是神經電信號和化學信號,然而自然界本身並不是單純的電信號或化學信號。所以,信息是依據主體接受對象而相對存在的用於區分不同客體的信號序列,其形式和量化是由載體決定的。

3. 人腦如何保存信息?
人腦的大腦皮層、小腦、海馬體、杏仁核等等結構是有plasticity(可塑性)的,@海布里炮兵 是人腦可塑性的專家。人腦的可塑性簡單說就是可以修改神經間的網路和單個神經的反應特性。經過修改的網路每次有同樣的輸入的時候,都會有同樣的輸出,這麼一來,記憶就存在並且可以被調用了。於是自然界的事物被編碼成神經電信號和化學信號在腦中被處理,這些信號被再度編碼成為網路結構,形成短時或長時記憶。不同的結構有不同的記憶類型和時效,如杏仁核主要參與情緒的短期記憶,小腦參與肢體動作的短期及長期記憶。

4. 順便聊聊「忘記」
但是如果網路本身被改動了,或是輸入的那個電流不對了,人就會忘記。網路本身被改動,如果不重新建立記憶,自身很難找回來。但是如果一時輸入的信號出了問題,這個就是短暫的忘記,所謂的「一時大腦進水了」;之後某個時候又調到了正確的輸入,成功調取了記憶,則會恍然大悟。

總結哥:人腦的記憶。。。 Pirate :shut up! 這個我已經很精簡了!有木有!


簡單說來,人腦的記憶有三種形式: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
瞬時記憶一般是以圖像和聲音的形式存在的,只有通過注意才能被人所感知,變為短時記憶,不然就會被遺忘。
短時記憶的存在時間一般是4秒以內,也是以圖像和聲音為主,小部分為意義記憶。短時記憶的容量一般被稱為記憶廣度,大小一般是7±2個,這是衡量一個人記憶好壞的一個指標。短時記憶要通過複述才能轉為長時記憶,不然就會被遺忘。
長時記憶即所謂的永久記憶,廣度無限,一般以意義記憶為主。它是可以被人腦所提取的記憶,一般遺忘的原因會是干擾或消退。


我覺得這是關於NLP(神經語言程序學)的問題,想得到科學的答案,給你推薦兩本書《追尋記憶的痕迹》《找尋逝去的自我》都是講關於記憶的原理的。


教育學家們在提到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記憶水平時,常常會提到「學習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 這個概念最先由Edgar Dale(1954) 提出。大意是使用視覺、聽覺、閱讀、討論、實踐等不同的方法參與學習,2周之後能記住的百分比不一樣。

如果科學地去思考,會發現圖表中的數據並不嚴謹。這些嚴格的百分比是如何得出來的?就算有實踐參與我們能記住90%的內容嗎?實踐就一定比看和閱讀有效嗎?事實是,當新學生在學習基本知識如化學元素時,自己閱讀記憶會更有效率,只有在學習化學反應的原理時參與討論或實驗才能更加印象深刻。

儘管「學習金字塔」的數據值得考究,但依舊是個偉大的概念,因為它指出了:多種方式的學習能夠大大提高學習效率。這已經從最新的神經科學和認知科學得到驗證。


人類社會的高速發展,巨大變革,海量知識積累讓每個人都必須不斷學習,決策,思考,創新和創造。這就要求我們學習效率大幅提高,但我們的大腦的物理構造制約了學習的進度,只有了解了大腦的工作方式才能改進學習方法,從而高效獲取更多信息。


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工作的呢?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採取「多線程作業」,比如一邊參加會議一邊讀郵件。最新的科學研究顯示,如果同時做幾件事會降低效率。研究發現大腦反應的過程是線性的,從一個任務切換到另一個任務,會有反應延遲。而且任務越困難延遲越大。也許你會問人類有1000億神經元,我們還無法做到同時做兩件事嘛?回答是肯定的!


神經學家已經用磁共振成像技術(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證實了短期記憶,長期記憶,認知過載(cognitive overload)等猜想的存在。研究發現人類的記憶有三種類型:感測記憶(sensor memory), 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和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1]

工作記憶(sensor memory):工作記憶是進行思考的地方,維持時間是秒為單位。工作記憶是雙重編碼系統(Dual Coding system). 由負責語言/文字處理的緩存單元和負責視覺/空間處理的緩存單元組成[2]。這就導致了人類思考過程中的一個嚴重瓶頸,因為視覺/空間緩存中的短期記憶只能同時存儲4個對象,而語言/文字短期記憶中也只能存7個對象。如果這些緩存中已經被存滿,而思考主體又切換了注意力,將會導致新的元素進入工作記憶,其餘的記憶就會消失。在工作記憶中,語言處理單元和視覺處理單元一起工作,互不干擾,共同實現對信息的理解和推導。


感知記憶(working memory)從人類感知器官獲得的信息會無意識地存儲到長期記憶中的情景記憶中。但是這種記憶衰減得非常快,存儲時間為幾毫秒。只有當主體注意到感知記憶中的內容時才會將感知記憶傳送到工作記憶。一旦進入工作記憶,主體就會有意識地對其進行思考並將其放入長期記憶當中。


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理論上講長期記憶在人的一生中大概可以存儲10^9~10^20 比特的信息。長期記憶分為兩種:情景記憶(episodic)和語義記憶(semantic)。情景記憶直接從感知記憶中無意識地獲取。語義記憶是從工作記憶中獲得,包括了由工作記憶加工思考後的想法,主意,概念,過程等。

舉個例子來說明記憶過程:

實驗室有位學生叫小明(小明你好~),正在進行一項建築設計。他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都無意識地將周圍信息收集到了感知記憶中。這些收集的信息按照不同的來源被分成兩類。


語言/文字類:
他人談話,廣播,其他雜訊等

視覺/空間類:
圖紙上的繪圖,他人的走動等


這些無意識的記憶會被放到長期記憶的情景記憶中。一旦小明開始注意到某種感知輸入時,這些輸入就會放到工作記憶中。比如他聽到了旁邊的人在討論設計中的交通模式,並且比較感興趣,他就會將聽到的信息放入working memory進行整理(理解)。
如果小明持續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他還會從長期記憶中獲取過去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思考,分析,總結,在加工後再將新的知識放到長期記憶中。


這個時候,實驗室的廣播發出了一條通告,小明的思維過程會被打斷,會出現短暫的注意瞬脫(attention blink)。


在此過程中小明還可能遭受認知過載(cognitive overload), 他關注於廣播中的通告,而不會注意到周圍人的討論內容,但是仍然會將這些感知記憶無意識地存到長期記憶中,並很快消失。當小明開始著手思考該如何設計建築時,他的執行控制(executive control )功能讓他的注意力按照順序開始思索各種想法和觀念。思考、決策和調用長期記憶都會需要中央執行控制處理。執行控制會讓多任務執行變得效率很低。如果此刻小明需要執行其他任務,如收發Email, 將會導致大腦效率降低。


[1] Marois, R. Ivanoff, J. (2005). Capacity limit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the brai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9(6), 296-305.

[2] Baddeley, A.
D. (1997). Human Memory: Theory and Practice: Psychology Press.


見松鼠會系列專題文《健忘的傳奇》,我不重複回答了。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33638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34142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34425


看了一些回答,寫的挺不錯。但我個人的看法,這個問題本身目前是無法回答的。對於記憶,每位專家只能從各自的領域提供一些可能的解釋,但這些解釋都無法被當做真相,有些可能連是不是科學理論都需要探討。認知科學,分子生物學,電生理學,計算神經生物學等等專業看待記憶的角度不盡相同,記憶理論的研究可謂百花齊放,因此,這個部分的科普不容易做,因為腦科學家自己都知之甚少。我們國家的腦科學計劃馬上就要上線了,希望在這個領域能有更多得良性互動,使科研工作者的視野更開闊,使民眾更理解腦科學研究的意義。


有本書,對你這個問題回答得特別好。叫《學習這回事》。建議看一看,對你幫助一定很大。

這是豆瓣鏈接。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255378/

另,網上有PDF。找一下吧。


參考這個:認知微觀世界


看了那麼多回答還是沒有涉及記憶的本質運作機理,只是從宏觀的角度分析記憶,從感官的角度了解記憶,沒有回答記憶的本質。

我知道的是記憶以什麼形式的物質存儲,又能被瞬間調用,有些記憶丟失了,又能根據物連接到失去的記憶,記憶是怎樣被翻譯和解讀,如何將事件轉換為記憶的具體操作過程是怎樣的,如何保證記憶存儲的有序性,記憶間如何建立聯繫。

也就是說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如何去理解記憶的存儲,運輸,聯繫,翻譯。各種小分子物質和大分子物質如何在大腦里協調。


以下內容摘自《認知與設計》的相關章節,作為外行我收穫很大,覺得都是乾貨,至少可以自成一派,自圓其說。

1.短期和長期記憶是由同一個記憶系統實現的。

2.感覺能影響到的神經元很大程度上由其特徵環境決定。所處的環境與感覺的特徵一樣重要。

3.記憶的形成由參與某個神經活動模式的神經元上長期甚至永久的變化組成。

4.激活記憶是再次激活與記憶產生時同樣的神經活動模式。

5.一個神經記憶的模式越經常被再次激活,就變得越「強烈」。

6.涵蓋記憶的神經活動模式涉及了一個延伸到很大區域的神經網路。

7.移除、破壞或者抑制大腦某個部分的神經細胞並不能完全清除這些神經細胞參與的記憶,而僅僅是降低里記憶的細節和精確程度。

8.長期記憶受情緒影響。

9.短期記憶里的信息數量極端有限和不穩定。

10.短期記憶等於注意的焦點,即任何時刻我們意識中專註的任何事物。

11.短期記憶的容量更接近於四個加減一,也就是三到五個。【這是對那個經典7加減2的修正】

12.注意的單位(也就是短期記憶的容量限制單位)最合適用事物特徵來衡量,而不是整個或者成「組」的事物。


我剛看完神經科學探索腦,但書對於記憶形成方面的敘述很不詳細,網上找資料也知有英國萊斯特大學2015年的研(沒)究(啥)發(卵)現(用),想請教一下相關專業(神經科學?)的人士,腦記憶形成的機制現在是否研究清楚了,或者還沒結果的話哪裡可能得到最新消息,拜託了各位了


國內有個類似的網站,愛海豚www.aihaitun.com。


最強大腦裡面,那中德兩人記馬賽克和三位數字,不明白,怎麼能記得那麼遠,那麼多?大家解釋一下,普通人如何能速記存儲和提取自己的記憶物呢?


建議上pubmed參考S. Tonegawa有關於engram cells 的相關文獻進行學習


基本、大約而言信息加工取向的認知心理學家堅信,人類的高級活動其實是和計算機類似的進程。。。所以,為了理解方便,你可以也這麼認為。。


Engram cells retain memory under retrograde amnesia SCIENCE 2015
有空可以參考一下最近的文獻。大概意思是:
你經歷的事情都會被細胞記錄下來(印記細胞),直接激活這些細胞就會喚起記憶~


記憶這種東西科學家還是沒有給出明確的解釋,人教生物必修三21頁中第五行中寫的:短期記憶主要與神經元的活動及神經元之間的聯繫有關,尤其是與大腦皮層下一個形狀像海馬的腦區有關,長期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


大腦里都是特徵,沒有細節,沒有特徵的東西,只能暫時記憶
就像「記憶」這個詞,你一定是在世界觀里有了這個概念,然後才能記住這個詞,而這個詞即一串符號,符號就是一串沒有規律的特徵
反正我是這麼理解滴


我是一個外行者 那我就寫點外行的東西 湊湊熱鬧 我想不管人類大腦記憶是以何種方式在什麼樣的結構下進行思維和記憶的,但是要想把它所思考的智慧,以人類 看懂的方式呈現出來,那麼就應該用人類最先進的技術相依結合,最先進的技術自然就是電腦。也就是說用大腦連接超級電腦或是人工智慧的電腦,然後在技術可能的情況下讀出代碼進行破譯即可。

那麼如何和超級電腦相連呢?

首先最大的困難就是能量支持的問題。人是以熱量和一些化學反應進行生物的新陳代謝來進行生長思考的。而電腦則是用電子能量支持集成電路來進行運算的。如果想讓兩者相同。自然要把電子電能運行的方式和生物新陳代謝的方式進行相通的渠道打開。

那麼怎樣讓兩者進行相通而又從其渠道上自然性的互相讀懂呢?

我想讓電腦進行生物反應自然是不可能的那麼只有讓能夠承受微電流的人類或其它生物進行「充電反應實驗」了。然後慢慢的找出大腦記憶功能在電流下的變化規律以及和電腦相通後的反應規律,而針對各個實力進行規律性的密碼破譯。則有可能找出人類記憶東西的秘密了!


推薦閱讀:

TAG:記憶 | 大腦 | 大腦開發 | 認知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