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平時看不到自己背後、頭頂、面部表情,當回憶時卻會看到一個完整的自己在活動?
我在你面前放一個球,然後拿一個板子遮住,其他什麼都沒有做,現在問你,球在哪?你肯定會說,在板子後面。
這個現象,叫做對「物體存繼性」(object permanence)的理解,即,人類可以明白當一個物體無法被看到、聽到或摸到時,這個物體依然可以存在,並且對他的性質和樣貌有個大致的了解和期待。
許多生物也具有這樣的能力。就好像獵豹在追羚羊,羚羊跑到草叢後面去,獵豹依然會朝著草叢中追,因為它知道羚羊並沒有因為「消失在視野中」就「消失在世界中了」。
很多時候人們雖然沒見過事件發生時自己的全身像、表情、後背和頭頂,但這些東西都是存在的,而且自己曾經在很多場合中見過這些東西(比如鏡子、照片),進行回憶和想像時,這些元素是很容易被彌補和添加進去的(腦補),就像球被板子擋住,但你也可以想像出球在板子後面的樣子。這種理解能力,就是對物體存繼性的理解。
當然,你也經常不去自動添加這些細節,比如我一般很少回憶我後腦勺的情況,因為這個信息沒什麼用。但如果我今天戴了一頂有意思的帽子,也會想像一下自己戴這個帽子的樣子。帽子頂我是無法直接看到的,但我可以通過對物體存繼性的理解進行想像。
--------------------------------
再補充一點點吧,大家圖個樂。
大腦儲藏信息的時候壓縮的非常厲害,
我個人傾向於把記憶分成三個點——線索片段腦補。
線索類似於電腦的索引,
片段則像是一個個具體的文件內容,片段的復用程度很高,同一個片段可能被引用N次。
而腦補是提取記憶的時候對線索片段的潤色甚至補完。
回憶基本上就是用線索把一些片段串聯起來,並加以腦補,然後形成一段完整的豐滿的記憶。
這個機制在大部分情況下運行的都挺好。
如果想像力比較好或者電影看得比較多,腦補能力自然會強一點。
就會出現樓主所說的,電影化視角(第三人稱視角?)。
比如說最近的觀點認為,心理分析流派經常提到的「壓抑的童年期記憶」就不太不可信。
很有可能是在心理諮詢師引導下,來訪者自己腦補的產物。
大家難道沒有照過鏡子嗎………
你怎麼會有這種功能:能看到自己。我就沒有
我回憶的時候還是通常看不到自己,即便你認為你看到了,那也不是真實的形象,因為你從來就不曾真正從外部看到過自己。
看到樓主的問題我特意回憶了一下,我勒個擦,太可怕了。
有第一視角也有第三視角,尤其第三視角的時候,有些場景竟然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的臉,可是明明能意識到有個頭阿喂。。
結論,大腦是個很神奇的東西
說實話,我是自從玩了「第三人稱RPG」遊戲之後才會在回憶的時候出現第三人稱視角,之前一直都是第一人稱視角的說。。。
不只是回憶,當下的自我表徵也是整體自我身體在活動。丹尼特的 Multiple Drafts Model 意識學說這樣闡述——
A self, according to my theory, is not any old mathematical point, but an abstraction defined by the myriads of attribu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including self-attributions and self-interpretations) that have composed the biography of the living body whose Center of Narrative Gravity it is.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p.426)
自我...是一個由各種歸屬和解釋(包括自我歸屬和自我解釋)定義的抽象物,這些歸屬和解釋構成了有生命的身體的傳記,自我就是這個身體的敘述引力中心。(劉占峰 譯)
在《幸福心理學》課堂,我希望向同學們解釋丹尼特的「意識內容腦補浮現意識自我」學說。我用的是認知心理學課必講的 Kanizsa 三角形,Marr 的名著 Vision 封面是我最喜歡的版本。圖中的弧邊三角形在物理上只有3個角+6個遮斷一共9個局部特徵,但是你肯定看到了整個三角形。
把這個弧邊三角形說成「腦」補可能並不精確。它不是在脫離視覺的「後端」補上的,而是在視覺層面就已經補上。圖中有一條物理上並不存在的邊緣線,裡頭看上去亮一點外頭看上去暗一點。如果把視覺中存在的邊緣線截圖出來局部放大成為下圖,可以確證邊緣線內外並不存在像素差異。
解釋到這裡,邏輯比較強的知友會納悶我好像並沒有解答題主的為什麼,相反,題主現在有了第二個為什麼:視覺的腦補是為什麼?這兩個為什麼的背後是人肉智能神經網路的事實與人類心靈的馮諾依曼符號系統計算機隱喻之間的反差。後者經過傳統的認知心理學課程科普,被許多知友視為理所應當——物理上沒有的像素差別,「本來應當」在心理上也沒有;物理上是零碎的個別特徵,「本來應當」在心理上體驗不到整體。所以需要為體驗上的「有」和「整體」找一個為什麼,再把這個從零碎特徵自動腦補整體的體驗標籤為帶有貶義的「錯覺/illusion」。丹尼特字面上說過,意識自我就是這樣的錯覺。
我最後的回答是,錯在於心靈的馮諾依曼符號系統計算機隱喻,而不是被污名化標籤「錯覺」的第一人稱體驗。如果題主熟悉神經網路和模式識別,就不再覺得腦補是一件需要問為什麼的事情,反而會問,為什麼那麼多人都相信心靈是馮諾依曼符號系統計算機。我思我未必在(Seligman為代表的某些但不是大部分積極心理學家,認為心流/flow狀態下意識自我消失隱匿);我腦補故我在。
延伸閱讀:
- 一課幸福心理學 —— Live 後記 - 曉煦老師教學筆記 - 知乎專欄
其中的第0節談人肉神經網路和符號系統計算機隱喻的差別;第1節第1部分談體驗與知識的不同。
- 心我論 (豆瓣)
Hofstadter/侯世達 Dennett/丹尼特 編輯的《The Mind"s I / 心我論》第一、二篇都是類似主題。比如:
...一開始人們進行局部的觀察:「我有腳,你有腳;我有手,你有手;唔...」這些局部的觀察能被歸納為一個總體的概念。很快,我由你長著一顆腦袋的事實推斷出我也有一顆腦袋,儘管我看不見自己的這顆腦袋...——侯世達評 D. E. Harding 的《無頭有感》
彼得正在商店裡排隊付款,他發現櫃檯上方有一架閉路電視——這是商店為了防止小偷偷竊所採取的措施之一。他在觀看熒光屏上擁擠不堪的人群時,發現熒光屏上左邊那個身著外套提一個大紙袋的人的口袋被他後面的那個人摸了。他抬手吃驚地捂住了嘴,他看到那位被竊者的手也同樣伸向他的嘴。彼得突然意識到他就是那個被竊者! ——侯世達評 博爾赫斯 的《博爾赫斯和我》
- Dennett and His Theory of Mind
@翟剛 知乎專欄 behind the mind 的一個文章系列,正在連載。其中第4篇是 Dennett and His Theory of Mind(四) 多重草稿模型 - behind the mind - 知乎專欄。
- 意識新探 (豆瓣)
Susan Blackmore 的這個小冊子收入著名的牛津大學VSI系列,科普丹尼特的意識學說。
這是很奇妙的地方,我們在回憶的時候,腦海會自動把自己當時的形象補全,像是從旁觀者的角度看以前的自己在活動,也像是一個主宰者在審視以前的我。每當我察覺這一點,就感覺是靈魂在自我審視一樣。
不曉得所有生物的記憶都有這種自我形象自動補全的功能,還是只為人類專有?
不單如此,
大腦記憶是碎片式,而在回憶時卻能成為連續的。
大腦如此之強悍,能將一組低像素的照片還原成一部高清3D視頻,
而補完是依照一定邏輯,產生偏差很正常,所以記憶並不完全可信。
照片看多了吧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能夠以第三者的角度清楚明了自己的一舉一動,樓主情商一定很高吧。很多人想鍛煉這方面的能力都還找不到好方法,就像有些人過目不忘的能力被開發出來一樣,這是天賦啊。希望樓主可以分享一下這方面的能力是如何獲得的。
Scott Plous在其所著《決策與判斷》中提到這個現象,說因為人的記憶是在我們提取它的那一刻才被創造出來的。
兩個字:腦補
所謂 腦補吧。 做夢的時候 也是能夢見整個的自己,好像拍一部電影一樣,而做夢的那個自己,像觀眾一樣 在看自己演的電影。當自己意識到這是夢,想繼續看個究竟之後,發現夢怎麼也做不下去了。。。
推薦閱讀:
※什麼是頓悟?為什麼會有頓悟?為什麼剛好在那一刻頓悟?頓悟是一種隨機事件嗎?
※得了抑鬱症沒有條件治療怎麼辦?
※自制力的本質是什麼?它是怎樣形成發展的?
※一個人的性格可以有多大的轉變?
※改變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