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章時,如何像張佳瑋一樣,對讀過的書或經歷過的事信手拈來?

公子你好,從虎撲到豆瓣到知乎,看了很多你寫的文章,僅從每次的賽後評論就能明顯感覺到公子寫東西倚馬可待的速度,而更讓人驚嘆的是你對細節的精準記憶(如關於鄭淵潔作品的評價,都是童年的閱讀經歷)。以前讀過的書看過的球,我常常是看過就看過了,如果想寫東西,還是要專門查一下資料。想問公子,在讀書,記憶,整理資料方面有沒有什麼心得和方法?抑或只是才情所致,並非有意為之?望不吝賜教!


謝邀。

這問題本來不該我答,主要是我沒資格。以前答題時強調過,我只在文學和籃球上,對某些細節有把握,才答得多,談不到信手拈來。什麼叫信手拈來呢?錢鍾書《管錐編》、丹納《藝術哲學》、博爾赫斯的散文集,那叫做信手拈來。雨果在我這個年紀時已經寫掉的《巴黎聖母院》,僅僅是本小說,但裡頭的信息量,才叫做信手拈來。傅雷先生在我這個年紀已經寫過的論述(對,他老人家可不只是翻譯),那才叫信手拈來。
隨便翻一本諸如《誠齋詩話》、《夜航船》這類書,就會知道,中國古代,記住章句,實在讀書寫字的人最基礎的本事,跟天分沒什麼關係。

但還是答一下這個題,其實是偷個懶。因為有太多諸如問我「如何讀書」、」如何記住東西「之類的問題了,就這裡一併答掉了。順便跟邀請我回答那些問題的道個歉,我就這兒說了。


許多細節和法子,我以前答題都說過,也都是老掉牙的話題,這裡歸結下,盡量說簡潔點。另外我還是建議,諸位別拿我做例子,看高一點好。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像張佳瑋一樣「是沒什麼出息的。


————————————————

打頭一句話,大家估計不愛聽,但還是說說。以前回答問題時說過,旁徵博引,其實是件很水到渠成的事。我這種就算了,不值一提。想信手拈來,像王國維、丹納、雨果、錢鍾書、羅曼羅蘭、金庸這夥人,寫論述、隨筆或小說,許多典故看似信手拈來,其實是翻了許多本書,才到這個地步。所以首先這就是個笨功夫,讀書夠了,自然而然就到了。
永遠別管」某某書是必讀的,不讀終身遺憾,不讀沒有美好人生「一類,全是屁話。
永遠按著自己的興趣去讀書。樂趣是最好的老師。
如何找自己感興趣的書,以前答過題了,簡單說就是順藤摸瓜,按著自己喜歡的作者提過的人名去挖,比如王小波幾次提到卡爾維諾和奧威爾,庫切會提陀思妥耶夫斯基,錢鍾書對陳散原和王令頗為欣賞,馬爾克斯愛死了福克納海明威卡夫卡和魯爾福,諸如此類。

最後一個法子比較偏,而且我認識的人里只有我這麼干,但效果似乎不錯。
我時常要接約稿寫字。為了每篇約稿,我得讀許多亂七八糟的資料。讀少了當然也應付得了,但寫出來就滿不是味道。這當然會造成效率不高,比如,我今年就接過約稿,寫肉桂的傳播,寫咖啡從阿拉伯地區往西歐滲透,寫陶罐紅繪到如何在1809年發展出密封罐,寫鏡子材質的發展。這撥東西得查閱許多資料,才大概寫得像個樣子。
寫來很辛苦,但當你把各類信息和細節,用自己的話統攝歸納,寫過一遍之後,那些知識就自然而然記住了,想忘也忘不了。

你可以嘗試一下:任何一個笑話,只任何一個書上看來的故事,你跟朋友講過一遍,你就忘不了,一個道理。我寫過一本莫奈傳記後,整個1840-1926的法國藝術史也都大致心裡有個七七八八。我寫過一個2008年奧運會男籃前瞻,世界男籃諸強的大趨勢也都藏起來了。讀寫多了之後,許多記憶還會互相勾連,形成體系,然後就更好記了。

所以某種程度上,寫和讀一樣都是學習。讀是吸收,寫——或者說表述——則是最好的歸納和分類。至少按我的經驗來看,就是如此了。


僅答「信手拈來」四字。

前幾日,看到有一題論張公子的文風的問題,不少答案里把張公子風格路數分析的頭頭是道。

其中一點不乏,就是這個有人說是「數據堆砌」,也有人說的「信手拈來」。

看完了本題的所有答案,發現大家對「信手拈來」這個能力的判斷都過於小看,而且大多把「信手拈來」這個能力歸結於閱讀量和記憶力。這是對「信手拈來」這能力一種非常片面的認知。

張公子具備信手拈來能力背後,最可怕之處不在以上的閱讀量以及記憶力,而是他的洞察力,以及對一些在旁人看來或許絲毫不會引起興趣的細節,卻會引發他好奇心的能力。

接下來,我解釋一下為什麼我會這麼說。

先來看第一個例子。

我們小時候,大多都被老師要求要求背誦或者默寫過古詩文章,有的人可以迅速完成,也有人抓耳撓腮不得方法。這時,老師基本都會苦口婆心教導我們,要背誦默寫,前提是理解。當你理解了文章的規律,作者描寫的邏輯,你自然會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寫怎麼背。

所以,我們拋開理解,單獨去談記憶力,這是不正確的。

大家完全可以回想一下,那些我們並不理解,僅能記憶的內容,不消時日,就會忘記的一乾二淨。

所以我說,張公子這套可以「信手拈來」的能力,最基本的核心在於他不僅僅閱讀,而且理解了自己所讀的書;他不僅評球,而且是理解了場上教練布置戰術的動機;不僅看球,而且是理解了球員做出這樣一套動作背後的根本目的。

所以,理解是前提。而不是死記硬背。

舉一個近期看到的例子, @張佳瑋在「安芬尼·哈達威到底是什麼水平的運動員?「中的回答。

所以各位,你們難道真的認為是張公子在心裡背下了這些球星的動作嗎?還是他完全在理解球星能力的前提下,靠著記憶力做出的描述呢?

再來講我說張公子最厲害的第二個方面。

敏銳的洞察力和對細節的觀察力。通俗的講,就是「識貨」的能力。

我們都有一些回憶。年幼的回憶。課堂上的回憶。

要你去說起一段曾經課堂上的往事,你大概不會去想起老師夾著書本走進教室的細節場景。你或許會記起聯合同桌在老師講台上放惡作劇小物件後,老師惱怒的表情和神態。

你看,我們每個人對所謂記憶這件事都是一樣的不公平,我們更傾向於去記住那些我們自己認為不平庸,不平凡的突髮狀況。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張公子球評類文章中,會引用不少可以說較為枯燥的數據,如年份,或某球員的動作等等。

這些在我們一般人看來十分平淡的東西,卻可以引得張公子在不經意間的興趣,並且把它們記憶下來,這本身就說明了張公子對細節所具有的敏銳洞察力。

興趣引發的記憶是最牢固的。

這種信手拈來的能力在我們其他人身上都是怎麼表現的?

看電影的人,很多喜歡講閱片量,寫作的人喜歡談閱讀量。我不怎麼看電影和看書,但是我看的是廣告。我就以閱廣告量這件事來舉一個通俗的例子。

我相信,在知乎上,論閱廣告量來說,應該是沒人比我更多的。一個廣告看完了,這則廣告講的是什麼,用了哪些心理暗示的技巧,在旁白或文案上有哪些特別耐人詢問的小字眼,基本一則廣告看完了,心裡便有了個大概。

若是廣告中的人物穿了某些特別的衣物,或者在定位觀點上用了某些另闢蹊徑的套路,那這則廣告我便是更加以及深刻。

或許,大多數人可以記住的,是在電視機上洗腦循環的恆源祥羊羊羊。但鮮有人記得,2013年肯德基電視廣告里一句僅2.5秒不到旁白中的:不亂用藥。

所以,回到本題。如何培養自己信手拈來的能力?

理解,而非瀏覽。

對旁人不會引發好奇心的細節的關注。

當你真的記得,而非看過之後,會離信手拈來能力並不遙遠了。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們每個人,能力天賦都有不同,大可不必在一件自己或許並不擅長的事情上過分糾結。也許你沒有對文章信手拈來的能力,說不定你有對音樂色彩信手拈來的能力呢?


信手拈來未必是什麼好東西。任何事情都要有代價。


多看幾遍就好了。不信你看一萬遍全唐詩,包你說話全是唐詩。


信手拈來,脫口而出是讀書和寫作修鍊到一定境界後所擁有的一種能力。大家看到的是作者的生花妙筆、妙語如珠,其實是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即作者下了苦功,記憶了大量東西貯存在大腦硬碟里。很多人覺得奇怪,我每天也看了很多書,為什麼如過眼煙雲,提起筆寫不出來。那是因為你是淺層次閱讀,或者說你沒有吸收消化你所讀過的東西,並內化成自己的財富。讀書要破萬卷,下筆才有如神助。

讀書應包括輸入和輸出兩個過程,才能形成一個電路迴路。只讀書不思考和寫作輸出就如只吃不拉,這表明未消化吸收。也可稱為拆分和重組2個過程,先將內容從語言載體中提煉出來,再用自己的話重組複述出來。

閱讀最高境界是一目十行和過目不忘。一目十行即抓大意,過目不忘指能複述出來。閱讀能力即解碼能力,指從語言載體上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有3個過程即預測-閱讀印證-反思。閱讀能力的培養應該從2個方面從手,一是對語言載體和寫作邏輯關係的熟練掌握程度,二是相關知識模塊的存儲和提取。

好文章值得你背誦和複述,把它化為自己的財富和功力。真正的掌握一篇文章,要經過翻譯-背誦-默寫-複述-改寫等階段,只有當你能脫口而出和信手拈來時,你才真正消化吸收了,它才真正地變成了你的功力。檢驗標準是你能隨時隨地複述。
when reading books, start from the easy to the difficult, and then from the redundant to the concise.我的譯文如下-讀書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淺入深。讀書更要博觀約取,從厚到薄,再從薄到厚。

讀一本書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你如粉絲般崇拜大師的著作,高山仰止。若干年後,隨著你功力閱歷增長,你可以能平視作者的文章,常讀常新。也許要很多年後,你能帶著批判性的眼光來看這本書,甚至能找出某些錯誤或瑕疵。那麼恭喜你,你已經一覽眾山小了。

-------------------------------------------------------------------------------------------------------------------------

以下是我的專欄,感興趣的朋友可看一下。

目前中國的英語學習方法多如牛毛且有眾多的門派之爭,但實際效果其實並不理想。重溫大師林語堂的經驗之談,對指導我們的英語學習很有好處。為什麼中國人學習英語這麼辛苦且效果極差?也許就是教與學不得其法。

何時中國才能再出幾個林語堂?

林語堂名篇《英文學習法》

林語堂大師的啟示:我們怎樣學英文? - 令狐沖學英語的煩惱 - 知乎專欄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richard zou 來源:知乎

淺談英語辭彙的學習 - 令狐沖學英語的煩惱 - 知乎專欄


說個典故:
李清照和他首任老公趙明誠最喜歡玩的一個遊戲就是,兩個人隨便說一句話,讓對方答這是哪本書哪行哪句。
要不是我自己小時候在某幾本書上也有這能力,都不敢相信這應該是真的。

原因無它,就是東西熟到一個程度,需要的時候,自己就跳出來了。


張公子行文最被大家所「稱道」的一點,你可以說是「旁徵博引」,也可以說是「掉書袋」。

先不論這是怎麼做到的,先說這是好事情還是壞事情?

當然要看度。這不是小學生作文大賽,「引用」越多證明約有墨水,旁徵博引是為了增強表達而服務的。有時候啰啰嗦嗦地說了一通,然後來一句幾百年前古人的一句話,這種時空感對作者和讀者來說都很受用。同時,一些旁證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補充和完善之前的敘述。但對於讀者來說,文章容量的拓寬,未必一定都好,像張公子提到的錢鍾書,他的博聞強識不消說,可第一次看錢的書,感覺就是像掉進洞里的。

至於如何能夠做到這一點,張公子說得很清楚了:多讀書。只有多讀,反覆地讀,同時在過程中不斷地思考,把現在的生活狀態,投放至作者所敘述的情境當中,這樣會很深刻。我自己就很喜歡用代入的方式來讀書。如果你真正消化了它,你會發現它會融入到你的記憶力,即使未必字字句句能照搬下來,可當你需要的時候,碰到了相似的情景的時候,它會自己冒上來。這時候你可以選擇用複述的方式,也可以google一下原文,都很方便。

另有一點,就是邊讀邊寫。除了專項的研究之外,把你此刻讀到的、經歷到的事情,寫在你這一個星期的專欄稿約里,這本子你再也不會忘掉它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已經賦予了它新的意義,是真正屬於你的了。


告訴你們一件事:我大學論文所引用的文章來源,因為我懶得去再翻一遍,所以出處統統都是編的。。。。。
這事其實是建立在「我知道這個情節出自於這本書」的基礎上的,但論文中要詳細到頁碼、出版社名等等,我表示太麻煩不想去找於是瞎編了長達二十多個的具體出處。
然後,沒有被發現。然後,我的論文得了優秀。


這麼說吧,有一個詞叫如數家珍,當你能夠把那些趣聞怪聞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諳熟於心,你想要忘掉都覺得是一件痛苦的事兒。


看了大家分析來分析去的,感到有些好笑,這問題的答案其實很明確,明顯不是什麼訣竅技巧的問題,張佳瑋是擺在明面上的十幾年如一日的積累,他出道十幾年了,大家都親眼見證了他保持了每天幾千上萬字的輸出,至於每天的閱讀時間,看球的時間,雖然沒法統計,但是大家也是可以想像的,我就是嫌他寫太多了取關的。
誠然寫作是有很多技術和技巧,如果只是要求寫作信息量,也就是「信手拈來」這可沒有什麼複雜的,有條件下這個功夫就行了,熟能生巧這四個字雖然確實是簡單粗暴,但是是職業和業餘之間主要的區別。
無他,但手熟爾


1、存儲信息——多讀多記多思考,關鍵是記
2、調用信息——信息間建立連接,連成網路,這樣才能在用到的時候想的起來
3、使用信息——關想的起來還不行,還得會用,方法是多寫多練習


讀書筆記拯救世界。


論語-衛靈公篇

15?3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譯文】
孔子說:「賜啊!你以為我是多學了而一一記在心的嗎? 」子貢答道:「是啊,難道不是這樣嗎?」孔子說:「不是的。我是用一個根本的東西把它們貫徹始終的。」


如何才能做到信手拈來?孔子說他的辦法就是「一以貫之」。每看一本書,學一個東西,就像口袋裡多一個銅錢,學得越多,口袋裡的銅錢就越多,只是零零碎碎一大把,雜亂無章,你想要單獨揀出某個銅錢卻是不易。若一以貫之,把所有的銅錢都串成一貫,則顯得井井有條,也方便隨時拈出。


道理看起來很簡單,那這個「一」到底指什麼?一般有兩種說法,其一認為「一」乃一種思想、一種觀念、一種主義,通俗點的講就是自己要有一個基本的、穩定的三觀,對任何事物要有自己獨立的看法,然後學習的時候要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深刻領悟所學之內涵,而後將其納入自己的思想體系,從而將其徹底變為自己所掌握知識的一部分,想什麼時候拈出來都可以;其二認為「一」指的是實踐、是躬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親身實踐中、只有在實際運用後才能將所學融會貫通,子曰: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這說不定才是夫子的本意吧,就像有人說的,你要是把一個笑話講給朋友聽過,那這個笑話你就會記得特別牢。


但是,朱子又說了:「且如錢貫謂之貫,須是有錢,方貫得。若無錢,卻貫個甚!」,思而不學則殆,銅錢都沒有,還貫個毛線!


多讀,多記,多背,多用。


自小書香門第的熏陶,媒體職業的培養,廣博的遊歷,缺一不可。第一和第二條可以經過個人努力改變,第三條需要家庭背景或者好的機遇,否則你的知識只能處於休眠狀態。


題主應該寫成信寄出去,
現在這樣看,像小粉絲給偶像寫微博,還沒@


大多數人對自己讀過的書經歷過的事不能信手拈來,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沒有那種敘述能力,而是因為害怕在敘述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本來的面目,比如說粗俗、淺薄、無知。。。。。。所以在敘述的過程中不由自主的就想裝逼,但是裝逼又是個技術活兒,不是誰都可以裝成小四兒或者韓寒那個段位(儘管也是比較低級的段位)。當然也有些其他的原因,比如說對自己讀過的書和經歷過的事兒並沒有很上心,讀了就讀了,經歷了就經歷了,不去想,也無話可說,當然這不是壞事。


寫文章,重在抒懷,要表達出最真摯的,最恰如其分的情感,這點在讀多了文章,是可以體悟到的;然而,我對我情緒波動的記錄,總是差之分毫,卻常常苦惱而不明所以。看到一樹清白綿軟如孩童的夢的木棉,一片燦如雲霞的鳳凰花,一角陰雨了多日突然晴朗的藍天,我是感動的,然而之後想把感動記錄下來的時候,總是覺得不夠醇厚,或者說不是那時最真切的感受。突然意識到,可能是因為我表達感情,帶動情緒的方式,是詞藻的渲染。這裡不單純指運用辭彙,還指我往往傾向於用比喻等種種手法去表達。然而,在我把感受轉化成我覺得「動聽」的話的時候,在我看來,是會造成一種「延遲效應「的。你確定,經過所謂」潤色「的文字,就是真真正正感受到的嗎?一期一會,重要的就是即刻的相會,和即刻的相會帶來的感受,而文字的潤色雖然會使寫出來的東西朗朗上口,卻會造成真實情感的部分流失。還是拿曉風舉例子,她說」看到長城那樣壯闊,沒有別的想法,只想跳下去」」悲涼在胸臆間上下搖晃「,我看到這一句真的忍不住拍案。如果給我寫,我大概會寫出「 和黃土最接近的磚色,才是最古樸的,那直欲與蒼天相接的氣勢,如一輪冰月當頭砸下,讓人又是凄涼愴絕,又是一腔熱血忠義奮發」。雖然我寫了這許多,卻與曉風的文字高下立見。原因很明顯,她寫的就是她那時那刻的感受,所以震撼;我寫的是我的感受,再加上我的想像潤色的東西,是「為寫而寫」,而不是純粹的「有感而發」。
二流文章,是為了讓大家感受到自己的感情,而去費力的潤色詞藻,去費力的表達。而一流的文章,是寫的就是感受到的,卻筆法自然,反而格外動人。這中間的路,我想是很難走的。要多讀很多,經歷很多,永遠做一個正直忠義的人,一個予人溫暖的人,才能夠體會到這個世界回饋的溫暖吧?我想,這時,一流文章作為獎勵,自會訴諸筆端。
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達到這個境界,哪怕是六十歲。


信手拈來與旁徵博引應該是兩碼事。
  旁徵博引大概是用在所謂「學問」方面,讀得多、記(心記和筆記)得多,用的時候堆砌串聯起來,就成了。
  信手拈來卻不一定是做學問的專利。寫詩、寫小說,或者寫家書私信乃至聊天說事,都會有「信手拈來」的時候。不過拈來的不止是書本,而且還包括自然、社會和生活中的人、事、物等等等等。說到什麼話題,便會把與話題相關的東西拈過來作為「談資」。這種信手拈來跟學問上的旁徵博引相比,看似普通常見,其實更需要功夫和技巧。如若不信,可以留心自己和身邊人說話,比較他們「拈來」的東西,便會看出不同人的思想、閱歷和修養……
  旁徵博引並不難,記性不好也沒關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勤於積累,任何人都可能成為博學之人。信手拈來而又恰到好處,那才值得佩服。因為除了需要「記性」之外,還需要「靈性」。「靈性」太難得,所以珍貴。


欲人前顯貴,必人後受罪。

此言不虛!


推薦閱讀:

读书早晚会忘,为什么还要读书?
如何評價《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
試以「我起床了,發現身邊睡著一個女人。」為開頭寫一個故事?
如何用一句話證明自己是個金庸迷?
如何評價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

TAG:閱讀 | 寫作 | 文學 | 張佳瑋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