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早晚会忘,为什么还要读书?


我想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初中的时候,我把教育局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一本不落地全给读了一遍,还额外读了很多推荐书目之外的,比如如果推荐的是巴金的《家》,我就会把家春秋都给看了;推荐的是冰心的《繁星春水》,我会连带把《小桔灯》之类的也给看了。国外篇中的但丁、卡夫卡、列夫托尔斯泰、莫泊桑、培根等等,也差不多是这种读法,推荐的加上几本作者的其他书籍。

其实像《复活》、《十日谈》、《变形记》之类的,现在想来,作为一个初中生断然是读不懂的,并且,那么多的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其中的人物、情节读多了基本上也就忘了,除了极少数的令人震撼的场景会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但大部分还是忘了。

那么,如今看来,读那些书是不是值得?或者换个问题,在还读不懂的年龄读一些因为不懂所以注定会忘却大部分的书,是不是值得?

比如说,十日谈里充斥着出轨和谋杀,复活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以及深刻的人性等等,作为一个孩子根本懂不了,如今除了书名(大部分书名也都忘了,不过这些书倒是一直都留着,还想以后留给小孩读,也不知道TA喜不喜欢)其他的我也说不出什么表明我真的一字一句地读过。

那么,是不是值得?

非常值得。

因为,读书多了,语文就会好(不是指考试的那个语文,是真正的语文);语文好了,信息表达和获取的能力就会有非常好的基础。而且,读得多了读书速度就会快,如今这个时代,你要是读书读得快,简直爽飞,看啥都快,看小说快,看论文快,看八卦也快。

说到小说,我一直觉得小说是我们所能获得的代价最小的人生体验,尤其是高质量的小说。我后来心理学读得好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小说看得多,当然,电视剧、电影看得也多。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总之,只要你读书读的是文字,不管有没有记住什么,你读得多,就能读得快。


第二个故事:

我的高中是上海中学,上海最好的高中,这也是一所以应试为名的学校,全是学霸。

我高一高二的数学老师也是全上海最好的数学老师之一,他姓况(这之一其实万分不想加,他在我们心中就是最好),后来我们高二的时候他还被关了起来去出高考卷子,之后几年年年被关。

有次课上,况跟我们说过这样一段话:

“如今你们学的公式、定理、解题方法等等,十有八九你们进了大学就会忘,只要不做家教,半年内就能忘得一干二净。但是,你们还是要好好学,因为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定理是怎么出来的?一道题有几种解题方式?除了最常规的解法有没有捷径?不同的方式背后思路区别在哪里?等等,这些才是你们真正要掌握的。应试是为了高考,但除了应试,对你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况不仅这么说,还这么做。

学校每周都会给我们1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做一份其实至少需要90分钟以上的数学卷子,俗称周周练。大家都知道的,数学卷子最后都会有一两道大题目,出题老师一般会为我们凑个整数,能不能经过复杂的运算得出一个整数,也是我们自判有没有做对的默认标准。

但是!

有那么一次,怎么算怎么都是一个非常非常奇怪的分数,怎么看都不像对的答案,特么急啊!最后也只能心惊胆战地交了上去。

后来况告诉我们,他故意的,为了训练我们计算到最后一刻,即使结果很奇怪也临危不惧相信自己的能力。

所以,其实况说的话和他的做法已经回答了题主,就是,即使忘了知识,只要你读了、思考了、实践了,哪怕知识全忘光了,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就永远都是你的。因为,知识想拿总能在短时间里拿起来,但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的养成却需要日积月累的实践与磨练。


第三个故事:

我现在在读博,社会心理学的博士学位。

心理学我很爱很爱,从初中起就爱(对,我初中的时候还读过好几本心理学的书,其实一开始读的哲学书,读着读着就读到了心理学。估计是因为小说看多了,就会想人活着到底是为何,于是就读了哲学,还读过禅啊、佛啊之类的,如今也几乎都忘了。)

说回读博,读心理学真的非常非常有趣,但是读博很无趣,因为读博有些时候跟高中、大学差不多,有很多时候都在应试,我不喜欢纯粹为了应试的学习,一度厌学到想要退学放弃学位。比如说,为了拿学分,我研究过为什么东欧社会主义会失败,但是,这跟我要成为心理学家这理想有什么关系呢?

直到有一天我读到河合隼雄老先生的《给未来的记忆》或者《心理治疗之路》一书(当时两本差不多一起看的,具体是哪本也忘了),书里写到他也经历过十分艰辛却又感受不到太大意义的读博经历,一度也十分挣扎和困惑。

在书里,河合说:“那是因为我们需要学习经受这种强度,心理治疗的强度绝对更高。不能做出超常的努力,根本不要想跟别人站在一个平台上说话。”

所以,其实是为了信念。

坚持读书,坚信自己可以读完一些东西,坚信自己可以承受读书的强度——无论读的是什么,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信念,并且这份信念会让我们抵达心中的目的地。


原答案在这里I have read lots of books but forgotten most of them. What"s the purpose of reading?

quora上得票最高的答案
When I was a child I ate a lot of food. Most of it is long gone and forgotten, but certainly some of it became my very bones and flesh.

Think of reading as the same thing for the mind.


现在你还记得自己的小学数学书吗?

那如果你要买鸡蛋,10块钱9个,你要买18个,得掏多少钱?

你是掰手指头呢,还是弄根小棍在地上画道道,一个鸡蛋你画一道?

还是掏个手机出来,从数十个app中找到计算器,然后输入18/9 × 10,然后按等号?

都不是?居然是……高大上的心算?

记不住,是因为没有把思维方式学到手;学到手,就会像小学学的心算一样,至今难忘。

至于小学数学书的具体内容……记住?记住你就是傻子。
忘了那些垃圾吧。你已经得到精华了。不要做买椟还珠这样的蠢事。


————————————————————

其实,大学物理、高等数学……这些看似高大上的知识,也是一样的道理。

上面的推理、黑体字,都是糟粕。

真正有价值的,是通过它们教给你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本质的认识。

换句话说,真正把书读透了,你会在脑子里建立起一个“认知模型”——这个模型就是对某个领域的认识。

——书的确是忘了;但模型却在读书的过程中得以建立、更新、完善。
——模型就是珠子,就是精华;至于书上的具体措辞,那只是用来载送精华的传输介质而已。
——好的作者/作品,或者能给你输送更多、更好的精华,或者是输送精华的方式(说话技巧)更加高效,或者兼而有之。
——你可以吸收作者输送的精华,也可以学习作者输送精华的手法;甚至,还有的作者会用非常精妙的手法给你灌输垃圾。
——具体吸收什么,你必须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取舍原则:若没有,自然只能怎么读了,就怎么忘了;甚至被人用些精妙的手法,往大脑中灌满垃圾(也就是所谓“拿自己的大脑当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
如果你真的把中小学课本读透了,那么就应该熟练掌握了正确建立、维护、更新自己思维空间内的“认知模型”的基本技巧(对现代科学来说,就是”实证“二字,以及基本的数理逻辑)。

但如果没有……

幸好,遗忘是一种非常好的解毒剂。

你应该感谢你的脑子居然会自作主张的帮你忘掉那些垃圾——没有理解的错误的垃圾,和没有理解的正确的垃圾:不管结论错误还是正确,它们都不是你的,你也不可能把它们用到正确的地方,所以,它们都是垃圾(一个典型的反面案例,就是“民科”:他们可能死记硬背了关于牛顿力学、相对论的某个正确结论,但却把这个结论用错了地方;然后,他们就拿着令人瞠目结舌的谬误,却坚信自己应该得到爱因斯坦的地位)。

如果你把数理逻辑掌握的比较实在、同时又通过读书建立了较为准确、完善的认知模型,你甚至可能得到人群中极为稀少的“判决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能力。

这种能力能让你通过读书来正确更新、升级认知模型的效率倍增;剔除那些滥竽充数甚至误导性信息的效率也倍增。

而更好的认知模型又反过来增强了你的判决性思维能力……


一个人,认知模型的精确、完善、自洽程度,代表了他现在所达到的高度;而维护、更新认知模型的效率,则决定了他的潜力。


——————————————————————
有没有一个完善、自洽、准确的认知模型,就是区分”领域专家“和外行的根本所在;这个模型的正确程度、达到的高度、覆盖面,则对应了领域专家的水平、能力、特长。

——领域专家不是”字典“(参考文献、专业经典、词汇表、公式等等),也不背“字典”;工作中,他们甚至离不开“字典”:换句话说,他们读书,一样是读一本忘一本。

但,和普通人不同的是,普通人看专业文献,看一行是一行,看一句是一句——或者每个字都认识,但连到一块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彻底的外行);或者一句一句知道什么意思,但连到一起是要做什么、为什么能这样做、为什么别人就能想到这样连起来用,就完全摸不着头脑了(有死记硬背的基础知识,但没能建立成体系的认知模型)。

而领域专家呢,对他来说:
——专业文献的每一行,都可以用来印证、更新他头脑中的认知模型(可能有时会无法取舍,需要另外建立个等待考察的临时模型,有确切证据时再合并);
——需要做什么时,他也可以推动模型,再借助”字典“,迅速创造出解决方案;
——甚至,如爱因斯坦一样,仅凭着基本的数理逻辑、经典物理知识和一支笔,反复推动自己脑中的模型,寻找并审视各个角度的不同推论的反常/矛盾之处,思考什么是真实:最终,竟活生生的把相对论给凭空“抓”了出来。


——————————————————————
所以,担心记不住,是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东西,所以只能被动的背书、做题——拼命的啃装知识的盒子,却对知识视而不见——然后再全部忘掉。

至于模型……哪有什么模型?从没见过什么模型。


最近和一个小朋友聊天,颇为感慨。他是个高中生,正在考SAT。他英文其实不错,但觉得有些题目总理解不了。这样的小朋友我其实见得很多,于是问他是否平时喜欢看书。他说很喜欢看书。我又问你通常看些什么书。他回答喜欢看网络小说,特别是玄幻类。我听完他的答案,立刻就明白了。
中国有太多的小朋友们面临这样的问题——不知道如何读书,不知道应该读什么书,以及不知道为什么读书。或者更加直接点,不只是小孩子们,其实我们国家绝大多数成年人也都面临着这些问题。

我们总是说要多读书,可你真的问问身边的人上面的三个问题,多数人是没法给你一个信服的答案的。当我们连要去做一件事的真正原因都搞不清楚时,是不可能做好这件事的。


题主的问题很好,很多书我们看了之后都会忘记,为什么还要去看?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我也有过同样的疑惑,但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在书中所见结合自己切实的体验,终于差不多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们不是为了读书而去读书的,我们阅读是为了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人。

阅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大多数的中国人,究其一生都没有跨过第一重境界。这也是我们在阅读的一开始会提出“反正总是要忘记,为什么还要读书呢”这样问题的原因。


第一重境界是什么?是阅读通俗小说(书籍),也就是上面图中的那些书。通俗书籍可不可以看?当然可以。通俗小说我看,身边更厉害的人也看。然而如果你一直看的都是通俗书籍,那么相信我,你的理解能力,你的心智,不会得到哪怕一丝一毫的提升。绝大多数人在阅读过程中都会经历第一阶段,因为读通俗书籍是帮助他们建立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时期。

问题在于,这是片舒适区。因为《盗墓笔记》《鬼吹灯》这类书实在是很精彩,看起来也不费脑力,所以导致了绝大部分人不愿意离开这个区域。结果就是我上面所说的,也许你看上去会懂很多东西,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也会觉得你很牛逼,但,你的心智,你的理解能力会一直停留在原先的层面,再也不会进步。
我们中的一部分人,会不自觉地进入第二重境界,因为他们的潜意识告诉自己不能永远那样下去,必须要去做一些对自己智商形成挑战的事情。这部分人只是少数,大部分人其实如果不推自己一把,是无法进入第二重境界的。

第二重境界是什么?就是阅读经典小说(书籍)。《奋斗》的确很精彩,也许你也应该看看《平凡的世界》?《哈利波特》看的根本停不下来,是不是也应该试试《百年孤独》?经典书籍不会像通俗书籍那么易读,一开始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应(经历过这个阶段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体验)。但是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这可能是整个阅读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一旦你冲破玄关,后面将会是一马平川。

当我们阅读了数量较多的经典书籍之后,自己就会渴望进入第三重境界。

第三重境界是什么?阅读史学、哲学等领域的书籍。为什么说从第二重境界到第三重境界是个自发过程呢?打个比方,就拿刚刚提到的《百年孤独》来说——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百年孤独》是本好书,但去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理解上的障碍。为什么这本书好?为什么它可以被称之为“划时代”?《百年孤独》为什么会那么写?它背后想要表达什么?如果有了这些思考,你肯定想要去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你会很想看看哥伦比亚的历史是怎样的,拉丁美洲的历史是怎样的。这是历史层面。马尔克斯的好友门多萨曾经问他为什么《百年孤独》在法国的销量不如在英国以及意大利。马尔克斯当时开玩笑的说要归咎于笛卡尔的哲学。看到这样的对答,你又会很想看看笛卡尔的哲学是怎样的,为什么受到笛卡尔哲学影响的法国人会不那么喜欢马尔克斯的作品。这是哲学层面。如果你真的往下挖掘,那意味着你已经成功的进入到第三重境界。大部分经典书籍,只有在对历史以及哲学等学科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后,才能真正读懂。

接下来,你在第三重境界如饥似渴、如鱼得水,阅读了大量史哲领域的书籍。你当然不会停下你的脚步,你会无法压抑自己的内心,你会随之进入第四重境界。

第四重境界是什么?阅读巨人们的思想。你在第二重境界中读完了《希腊神话》、《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后,你进入到第三重境界寻求答案,你开始阅读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这时候你对古希腊时代的历史已颇有了解,于是你迫切的想找个人一起聊聊这段历史。你发现周围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你曲高和寡,因此你的目光不自觉地被那些巨人们吸引。于是你开始阅读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你对那个时代有自己的见解,所以你想看看《理想国》中柏拉图和你想的是不是一样。

进入到这重境界,可以说是读有小成了。然而我们不会停下脚步,这个世界和你之间的碰撞会指引你进入第五重境界。

第五重境界是什么?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你经历了前面四个阶段,就是为了到达这里。为什么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会迷茫?为什么我们会不知道该往哪里前进?因为我们的内心是糊涂的,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思想。天才式人物可能不需要经历重重境界就可以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但绝大多数凡人——其中就包括了你和我——都需要经历这整个过程。

你问我为什么要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也不难解释——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明白属于自己的那段人生之最终意义,才会对人生所走的每一步路都非常清晰。就算遇到逆境,你也可以保持从容,知道应该如何选择,如何坚持。可能你有时候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一些人会为了在你看来很傻的所谓理想或者事业去奋斗终生,甚至为之放弃生命也在所不惜。原因很简单,沉睡在第一重境界中的你是永远也不会明白已经到达第五重境界的人内心是有多强大的。

如果你阅读到这个境界,就算你把前面的内容都忘记(但其实并不可能),相信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这一刻你会感到云淡风轻,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PS:我这篇回答写的是通识类书籍的阅读,和专业类书籍的阅读是不一样的。之后如果有时间和机会,再写一篇关于专业类书籍阅读的文章。


个人公众号:承读 欢迎关注


《解忧杂货店》雄治老爷爷的话:这么多年咨询信看下来,让我逐渐明白一件事。很多时候,咨询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来咨询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同样,你能来知乎咨询这个问题,我相信你也绝对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他还有一句:如果自己不想积极认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样的回答都没有用。

同样,如果你都不喜欢读书,就是在知乎看再多回答都没用,忘与不忘又有什么区别呢?

话说回来,我为什么会想起《解忧杂货店》会对这个问题有帮助?还不是因为我看过这本书。


大学四年读了超过500本书,都用一个app记录下来,有时候会心血来潮再调出来看看自己都读过哪些书。

现在我确实已经已经想不起来杜威都怎么论证他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看法了,也想不起来杜威对美国的教育具体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所以,读书确实早晚会忘,但我们依然要读书,and here is why:

短期读书

1、短期的读书可以让我们迅速涨姿势。比如我要去参加欧莱雅阿玛尼的面试,那么我提前两天读完了一本奢侈品管理的书籍,对这个行业有了大体的了解,知道奢侈品管理都应该遵循什么原则等等,这种读书往往都是比较功利的,是为了完成我们某一个特定的目的而去读书

2、短期读书可以帮助调节我们的情绪。有一些书本身自带艺术价值,比如小说、插画书、艺术展览书等,有时候心情不爽看看这些书可以把自己浸泡在一个全新的世界里,暂时忘掉自己的烦恼,而且有时候你不知道书里的那一句话突然就点醒了你的困惑,那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是特别爽的。总比通宵打游戏或者泡吧有意义。

长期读书

主要说说长期读书吧。我分析了下这个问题,题主的重点应该不是像一些答案里分析的那样,想要知道读书可以对人有什么样的影响,真正的重点在于,当我们无法记住书里的内容时,读书对我们还能有什么意义。这是一个站在功利的角度提出的问题。关于这一点短期读书可以做出解释。下面的介绍着重分析无明显记忆的读书如何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我先简单归纳下我的要点:

1、形成我们的阅读习惯
2、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
3、提升我们的个人气质

长期的读书其影响不像短期读书那么立竿见影,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里所提到的长期读书,指的不是你要读很多很多书,而是在长期读书的过程中你形成了一个读书习惯

那么我们继续追问,读书习惯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第一,读书习惯属于学习习惯的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是优秀学习习惯养成的基石。我引用一段《未来简史》的论述:

由于我们无法预知2030年或2040年的就业形势,现在也就不知道该如何教育下一代。等到孩子长到40岁,他们在学校学的一切知识可能都已经过时。传统上,人生主要分为两大时期:学习期,再加上之后的工作期。但这种传统模式很快就会彻底过时,想要不被淘汰只有一条路:一辈子不断学习,不断打造全新的自己。只不过,许多人,甚至是大多数人,大概都是做不到这点的。

我记得我曾经看过吴军博士的一篇文章,具体的文字我也忘了,大体上是说,其实有时候一个人做到事业巅峰并没有那么难。因为人生本身就是一场非常漫长的马拉松,在大学毕业以前会有很多人拼劲全力去奔跑。而工作以后便开始妥协、开始懈怠下来,拒绝主动学习、拒绝自我提升,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很快就遇到了天花板,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停下步伐,开始落后,到了最后,还能坚持跑完的人也就那么几个。

关于这段话是不是人生哲理还是毒鸡汤大家可以自己评判,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自主、优秀的学习能力能使我们的一生受益。

这是因为我们在整个学校期间,不可能把我们未来20年的工作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全部预先了解并掌握。法学院的学生学习了系统的法律知识,但是并没有一门专门的课程叫做“法律检索”,而一旦进入律所工作,熟练的法律检索技能往往会事半功倍,所以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你需要在工作期间自己摸索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最快地检索法条和案例;目前与金融的薪酬齐驱并驾的行业就是互联网,然而并没有一个大学会系统教你如何从0到1去运营、或者教你如何建立系统的产品知识,如果想要把自己磨练成一名大V,你需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去学习这些知识……

一个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的人,除了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情商,也一定会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和智商。这个时代变化得太快了,我们10年前学到的知识很有可能随着一部法律的颁布或者一个政策的公布变得一文不值。(英国脱欧后,那些研究欧盟关系的同学毕业论文全部没法过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看书的最终目的不是要你记住各种历史事件或者社会术语这些细节,而是学会如何去快速阅读一本书并能迅速掌握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和论证方式,而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反过来反哺于我们的学习习惯。为了区分开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我画了一张图方便大家区分。

学习习惯是由多种素质和能力组合起来的,而由于阅读在学习过程中占据了非常大的分量,疯狂的读书能让我们迅速地从一堆文字里面找出中心句并理解中心思想,我们的理解力会得到提高,自然学习效率也会上去。

第二,重度的阅读会培养你的心性。人之所以无惧无畏,其根源在于无知,无知的常见表现就是自负,消灭自负的办法就是不断去通过社交见更多的人、不断读书去理解更多的知识,不断旅游去触摸更大的世界。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负的情绪会随着削减,但我发现,读书是加速自负灭亡的最快方式

我记得我高中的时候,非常年少轻狂,仗着自己的家庭背景进了省重点中学的重点班,成绩很好,整个人也变得轻飘飘,觉得自己一个尖子生理应享受全校的特权,公然在班里面顶撞校长,或者在高考完后路过我的班主任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后来考到了人大,结交了很多优秀的朋友,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人很优秀,家境也很好,但是为人非常低调。我当时和一个师兄的关系非常好,他有一次拉着我去清吧喝酒,然后跟我讲了一晚上的康德,把我说得一愣一愣的,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我那晚有多羞愧,因为他讲的东西我一个字都没听懂。他现在去NYU了,有时候还是很想念他,很想上他的“哲学课”。

后来因为学业我需要大量阅读课外书目,我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那颗不可一世的心慢慢沉淀下来,通过大量的阅读,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大国政治远远比网易和腾讯新闻评论区所说的要复杂一亿倍、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社会的很多现象最终都可以归结到经济和心理学、我第一次知道这个世界正坐在科技的火箭上迅猛发展、我第一次知道鉴赏画作的时候不能光看色彩和构图、我第一次知道人际交往中除了保持个性更要学会妥协……

我也第一次发现,我前18年都活得太张狂、太自负、太无理取闹。

我想通过我这个前后转变的事例说明一个问题,大量阅读确实没有办法保证你可以永远记住复杂的学术名词,但是它可以开阔你的视界,它会为你提供一种全新的感受。它可以告诉你,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人、这么一个事你不知道,而当你知道后,你会受到震撼,你会惊呼,你把这种刷新三观的体验留存在心里,每留存一点,你的知识盲区就会得到少一点,自负也会少一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区。这种知识盲区正是我们沟通成本发生的来源。当我们共同看待一件事情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各自的知识盲区的差异,我们通常就会对这件事情抱有异见。举个例子,五年前的我说北京房价一定会降下来因为人民的生活太辛苦了工资那么少房价还贼高不降人民会造反,今天的我会说北京的房价降不下来,因为背后牵扯了一整个北京金融系统。当我们的知识盲区非常大的时候,我们分析问题和看待问题会抱有强烈的个人偏见和主观感受,而当我们通过大量阅读减少我们的知识盲区后,我们会利用系统化的思维去描述和分析问题,各个领域的知识得到串联和借鉴,分析过程会理想而周到。

所以这就来到了下一个要讨论的好处,读书可以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

曾经有人私信或者值乎我是怎么做到读书读的这么快的,我的回答是,读书的时候时刻保持住自己的逻辑线。

什么意思呢?我最近在读第一推动系列的书,这些书都是给中高级的理科人员看的,我一个文科小白同样非常吃力。但是其实一整本读下来我不但没有overwhelming,反而学到了不少。

原因就是,我绝对不会看那些数学公式和数字。我在阅读的时候,不停地再问自己这三个问题:这里为什么要介绍这个概念?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证这个概念的?这个概念和前一段和后一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考过LSAT的同学应该会很熟悉我这种思维模式,这时候,当我在阅读时,我所专注的就不在是细节,而是逻辑结构,通过逻辑结构,我们就能快速地学习到作者的思维方式。一旦碰上对你有用的细节,有挑选地精读便是。

大量阅读会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即使在主流声音中,你依然可以保持自己清醒的认知。这个时代,需要的是逆流的锋芒和敏锐。意思就是,你可以从主流意识里挖掘其中的漏洞和疏忽,你也可以从传统中发现创新和改革。

现在的社交媒体,尤其是朋友圈的中老年文章,极其懂得利用群众的无知和激情,配上一个醒目的标题便能引来百万级别的中老年流量实现疯狂变现。如果你缺乏自己的思考,你很有可能就被亲戚或者公司竞相转发的文章给洗脑了。举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前段时间某女星ZW被爆操纵政治,关于这件事我就不做评论了,但是说她操纵中国政治也就算了吧,我的家庭群里的中老年群体在美国大选当天发了一条ZW卖国斥巨资捐助希拉里,不转不是中国人的大字报,一时间,群情奋起,奔走相告,键盘与唾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我只想说,我不要求你懂美国宪法,但是看到这种消息,能不能麻烦喷子们去百度下美国的选举法案再来喷?……

自我方法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有可能会渐渐培养出自己的洞见。我最开始接触到洞见这个词是在《即将奔溃的文明》这本书里面,书里提到,洞见是一种非常灵性的心灵体验,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先天性地具备这种能力,但我们有可能靠后天培养出来。洞见的意思就是你往往可以从一件平常的事情中挖掘出全新的东西。有些人的家非常大,子女在外面上学工作常年不回家,不如拿来当酒店,这种洞见就催生出了Airbnb;一次性的航班越来越不值钱,还不如把航班包月付费来得实在,这种洞见催生出了新的航班付费模式monthly subscription;一个暖心的评论可以激起万人共鸣,更能刺激他们通过朋友圈转发给千万人去看,这就是网易云音乐杭州地铁campaign的洞见……洞见的形成离不开知识的大量吸收,你只有涉猎的领域足够宽广,你才有可能从知识交叉地带发现创新的可能,看看现在的组合词:fintech、lawtech,你就明白。

个人气质

最后说说个人气质吧,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

我们在阅读诸如文学、艺术等感官体验较强的书籍的同时,我们往往会把自己带入到当下的环境。举个例子,你读简爱时你会设身处地地去把自己防在罗切斯特这个角色上并通过感受他的行为谈吐去感受他的感情,你欣赏岩间圣母的时候你会潜意识地在脑海里构思出这三人各自的神态和动作……这一切想象都是自发的、有目的地,但是却能在我们身上起到积少成多的作用。这类书籍往往会让你的心变得更柔软,更感性

还有另一类书籍就更一针见血了,直接叫你社交礼仪和商务礼仪,这种知识其实靠几场live就能快速获得,更有效的方式就是多交朋友,多观察和学习自己的boss的行为。

大量阅读确实没办法让我们通晓所有的知识,但是我们要知道,阅读本身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它不像金融产品一样明码标价,它对我们的影响是长远的、潜移默化的。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可能都没办法在短期内出现什么既得利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逐渐地都会融入我们的思维,融入我们的行为,形成我们的血与肉,成为我们与他人不同的特质。

以上。


一、

读过的书确实早晚会忘,但没有一本书是白读的。

你可能连《活着》里男女主人公的姓名都记不得了,但你却不会忘记当时滴在书页上感动的泪水。

你可能连《生物1》里孟德尔是用豌豆还是毛豆做得实验都记不清了,但你却不会忘记拿到第一名时的喜悦。

你也可能完全记不得《校园春色》里一丝一毫的情节,但那个燥热的夏季,阴暗的房间里,那种血脉喷张和紧张不安却始终难忘。

你所经历的一切,吃过的饭,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识得的人,都已经构成了你的一部分。都已经在你的身体上大脑里,打下了深重的烙印。


二、

从古到今的书籍千千万,可人世间的真理并不多。绝大多数的书描述的都是那几样固定的东西,不过是在自己的理解范围内,经由不同的角度做出相同或不同的描述。

所以大多书本看似厚厚的部分,都是在不断的铺垫叙述铺垫叙述,最终的目的是让你理解它的内核。就像电影,明明用一段话就可以描述清楚电影内容,可一般还是会拍摄成几百分钟。

如果你清楚作者真正要表达的东西,也在铺垫和叙述的文字中得到了“一”中的体验,忘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记忆容量也是有限的。


三、

所以关于读书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是过后忘不忘,而是当时对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是否理解的足够深刻足够清晰。

你要深刻理解作者是怎样开启的另一扇门,带你领略到了一个新鲜的、不同角度的世界。

如果你能很好的理解一个数学理论,你就不用再死记硬背公式了,而是可以亲自推导证明。

可以借鉴一些讲解阅读方法的书,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


四、

但对于某些人来说林则徐诗词、毛泽东思想概论、托福雅思GRE词汇...这些教材类,人文类的书,阅读前还是首先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和学习记忆方法吧,这样比较不那么容易忘。


吃的东西早晚会排出去,为什么还要吃?

记得龙应台有一段关于读书的话,曾在微博、微信上疯转: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这段话来自那本畅销书,《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儿子的书信集。

私以为,这段话其实已经把“为什么读书”,这个问题说得很直白了。

(想看全文戳这里: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日记书信)

读书本是一件需要耐得住寂寞、放得下欲望、抛得掉享乐的苦差事,而且读过就忘,分分钟让人想要放弃,然而读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影响了你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你的谈吐风格,让你遇见了一个更精彩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你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独立的思考力和判断力。

举个例子吧

顾颉刚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他曾在燕京大学任教,谭其骧曾作为旁听生来上他的课。在看了顾颉刚的讲义后,年少气盛的他便当即指出讲义有错,比如:十三部不是西汉的制度,并向顾颉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过,大师就是大师,怎么可能因被一个20出头的青年人纠错而恼怒,看照片也是慈眉善目的学者,既然有错,那就讨论讨论呗,真理越辩越明嘛~

谭其骧查阅了《汉书》、《后汉书》、《晋书》等大部头资料,掌握了更多的论证,并将自己的理由详详细细地列了出来,交给顾颉刚。

顾颉刚的回复有赞成,也有存疑。谭其骧心有不甘,六天后又将新的证明材料展现,对被那些被顾老否定的内容进行再商榷、考量。(论“中二青年”的执拗)

作为被质疑的对象“顾老”,对于这样一位执着于学术的青年,也会显出欣赏之意。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有这般学力和才识,对学术的严谨,对独立思考的探求,即使是大师之作也心有存疑的态度,这与他日常的阅读当然分不开,书读得多了,不论是否记住,都会成为一个人质疑权威的底气。

现代社会,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信息,谣言满天飞,人云亦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在如此大环境下,如若没有自己的判断力、思考力,就只能用那个著名的美剧形容——Lost~

在此,引用一段培根的话: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你读过的书,无论记住与否,都已内化成你自己的东西,培养成一种独立的思考力与判断力,曾以为的雁过不留痕,其实早已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让阅读变得有趣

欢迎关注知乎机构号: @掌阅读书


标题:读书的功利性及其克服----既然之后会遗忘,为什么还要读书?

本文作者赵增辉(qq:1205473383),文章同步首发于微信与知乎,转载请私信。


正文:

先上一张图:

这是我妹妹小学时候的阅读课作业。看完之后,我一度怀疑我是否真的看过小王子。若让我做这张卷子,恐怕是当场要跪。

恰巧,前两天一个同学过来问了我一个问题:“对于阅读书籍,如何能在看完这本书以后学到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我当时听了这个问题,回想了一下我以前看过的书,竟然发现自己说不出学到了什么东西,一阵惶恐……

比如,我曾经啃过全套的《毛泽东传》,很厚,分好几本,大概两百多万字。可是你现在让我细数毛泽东开过什么会议,指挥过哪几场战斗,发表过什么讲话,恐怕是遗漏颇多,尤其是如果你突然当面劈头盖脸问我,我恐怕是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毫无疑问,我们曾经看过的书,随着时间推移会慢慢模糊,甚至遗忘,因此:

既然看完会忘,那为什么还要读书?(这里的书,主要指文学类书籍,例如:小说,人物传记,历史,文学作品等等)

A:读书的功利性渊源


中国人的读书,自古以来便有着着强烈的目的性,从科举制度下的“一举成名天下知”,到高考制度下千军万马的诚惶诚恐。好不容易到了大学,终于可以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拿出几本经典小说研读,却又垂头叹气:“我看完之后怎么没啥感觉,过一段时间又忘了”。


大家恨不得这样,看完一本小说,头上就能闪烁一根进度条,标志着自己离“高雅人士”又近了一步:


合上《菊与刀》的那一刻起,我最好就可以深刻洞察日本社会及其人性;


翻过《杀死一只知更鸟》最后一页,我最好就能领悟到美国的立国之基;


将《红与黑》归还到图书馆的那一瞬间,我最好就能对法国王政复辟期间的黑暗了如指掌;

这种功利化风潮吹过之后便产生一种奇特的事物:鸡汤文

我对鸡汤文的定义是:对漫长的人生经验教训,或者大部头经典想要展示给世人的丰富多彩的世界进行阉割,只留下故作高深的论断。鸡汤文本身无害,可是,你愿意只喝味精汤吗?而大部头经典得以传世的秘籍就在于:


他们或将故事娓娓道来道来,或将观点徐徐展开,并辅之以精妙论证。将普世的道理(例如爱国,勇敢,善良等等)煮之入味,就像是与一个世外高人论道,从不讲道理,可是举手斟酒之间便可窥袖里乾坤,使人有如坐春风之感。


而微商的鸡汤文,虽内容无碍,可是非常涩口。

我认为,读书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具有“功利性”的活动,我们急切的渴望成为那人中龙凤,成为那青史留名的伟人,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经历伟人所经历的一切,向他们一样在泥淖与血泊中挣扎,只可惜人生长度有限,幸好,这些伟人大多有传世经典问世,将自身的人生历程与弯路教训留给后人。我们便可以“功利”的通过阅读书籍来间接窥探其一生。已经何其幸福!那为何还要得寸进尺得想要短时间内立刻学到什么呢?!

B:你真的会遗忘吗?


很多人抱怨:书上的东西很快就忘了


我反问一句:你对“遗忘”的定义是什么?


我认为:你所看的一切书籍,都不会辜负你,他们都将在你心中深深扎根,成为你的“隐性记忆”。我对隐形记忆的理解是:你遗忘书中具体人名,地名,甚至情节,但是书中所传达的主旨将会在你将来的某个人生时刻与你产生强烈的共鸣,并且一点一点培养你的人格与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如此。

多年后,你或许不会记得知更鸟中那位为黑人伸张正义的律师叫什么名字,但你在丑恶与不公面前必将变得更加正直与坦荡;

多年后,你或许不会记得“长叹息以掩涕兮”的下一句是什么,但是你必然在遍览“民生之多艰”后增添几分家国情怀;

多年后,你或许不会记得邓小平第三次被打倒是在什么时候,但是你在面对挫折时必然会多几分淡定与从容。

对此有体会的大家有许多。


张无忌临阵学太极剑的故事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


“孩儿,刚才教与你的剑法,还记得多少?”


全忘了


张三丰点点头:“不坏,不坏,忘得真快”


果然,张无忌出神入化,力克对手。


看来金庸老先生对“隐形记忆”的体会极深。张无忌忘记的只是具体招式,记住的却是太极剑的精髓大

爱因斯坦说,忘掉你课堂上学到的一切知识,剩下的就是教育。


此种例子,不胜枚举。有些道理,果然是相通的。

因此,读完一本书,何必苛求记得书中具体细枝末节?何必责难自己的“遗忘”


你所遗忘的,只是无关紧要的情节,你所得到的,将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硕果!

C:功利性的克服

1. 解放自己


有幸听过“根叔”李培根校长的一场演讲,他谈到了“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的联系。


这两个概念用简单的话说出来就是:


自由王国:读书是一种自在的享受,是我与古之圣贤、今之伟人的神交与对话,乐在其中,至于什么变得有气质,有思想,变得有钱,有地位,那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必然王国:读一本书,我就是奔着某些目的去的。比如看巴菲特的书我就要学会炒股赚钱。看几本小说我就想增加涵养,或者增加某个领域知识。


第二种观点固然没错,但是恐怕是颠倒了目的与结果的次序,若是一味强调目的,恐怕心为功利之欲所累,走得不远


我想,读书的最高境界,必然是要达到自由王国。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不是故意为之的目的。想要克服功利性,必须先“解放自己”


自由与必然的这种哲学思辨,适用于很多领域,比如人际交往,学习,科研….无怪乎,哲学是当之无愧的科学之科学,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们以后可以再交流。


可能有人觉得,这一点说的轻巧,想要做到可是难上加难。谁读书不是冲着一个目的去的?的确,自由王国真的很难达到。但是我可以打一个比方(我特别喜欢打比方):


将读书看成是一场恋爱,至少大学谈恋爱,鲜有人带着某种目的,但是谈了两年之后真的会发现自己会变得更加成熟与体贴。你看,谈恋爱的你不就是进入了一个自由王国吗?

2. 练就九阳神功


进入了自由王国之后,还需练就九阳神功


何谓九阳神功?张无忌垂死之际意外学会九阳神功,从此乾坤大挪移,太极剑,圣火令武功,武当梯云纵,都是片刻即学会。那么,对于读书,这是否依然适用,即你学会了某种“九阳神功”,就可以快速的掌握其他知识。我觉得是有的。


那就是你从你所读的书本中凝练、升华出来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能够帮助你快速学习新知识,快速从任何困境中爬起来,磨练出坚忍不拔,愈挫愈勇的顽强品格。你将变得能爱人,能敬人,高度自律……


我用了“某种东西”,并不是卖关子,我的确认为,这种东西已经超越了语言所能承载的范围。就算强行用语言表达出来,也会马上沦为鸡汤文


这种东西,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我个人还差的很远。但是我听周围几位大牛的描述,这种感觉是这样的:


“胸口有沉甸甸的东西,有一种由内而发的自信与从容”


这样的人,怎么会没有气质?怎么会没有思想?怎么会没有涵养?


如果他想要的话,功、名、利就像那树林中的春泉那样勃发喷涌,自然天成

与君共勉

END

另外:我微信公众号:jnenglish 欢迎关注,我保证每一篇文章都有质量!

大家有啥想说的,欢迎评论。

大侠,大过年的,来都来了,大家都不容易,点个赞再走呗~

笔芯!

另外,本人微信公众号:jnenglish 欢迎关注,只发有质量的文章!


我换个角度讲这个问题。有阅读习惯的人和没有阅读习惯的人,只要聊几句话,基本能够明显分辨出来。

举个例子,以前会通过QQ群微信群加进来的人。

他们前几句话是不约而同的提问:
你在哪里?
你多大?
你在干嘛?
你做什么的?

有时候我在很好奇这样的撩妹会成功吗?大约他们能撩到他们的同类。然而这类人,无论对方颜值多高,都无法令我产生交流兴趣。有时候出于礼貌,耐着性子回复。

知乎上的网友,无论平时有没有看书的习惯。但是长期上知乎,己经算阅读的一种。所以评论或发来私信水准,会高于很多场合的遇到陌生交流。

你以为阅读全忘掉了,其实阅读早已改变了你。否则你就是那种,仅仅只会干巴巴地问别人在哪里、在干嘛、吃了吗的乏味灵魂??不阅读的人交流的空间只局限于日常

阅读让你的思维变生动有趣,既能娱己亦能悦人!

更新,大家都想听正面例子,想看读书多的人怎么聊天。我曾在一个问题下写过:

那一年,告别了一个城市的梦想与爱情,我登上北上的航班。

在飞机上,在关掉手机之前,收到那个在机场看着我离开的男孩的短信。我依然记得,那闪光字句:当飞机飞行二十分钟之后,我多么希望,你能够隔着玻璃窗户,看一看3万英尺高空之下的那片土地,因为那里,是我的家乡。

绝口不提爱情的短信里,是一种朴实而无望的深情。大气得令我动容。一生中见过无数华丽的文字,听过无数动人的诗句。从来没有过像这一句,在恰当的时间里出现,这样的动人心弦。

当飞机飞行二十分钟之后,我真的低下头,额头轻轻抵着小小的窗子上的玻璃,望下面的河流、山川、田野……我知道那是一个人的家乡。

人是这样感性的动物,是会被语言打动的。 所以,我们无法不爱那些文艺男生。他们在情感世界里给我们带来,比物质更动人更永垂不朽的精神盛宴。


我必须要加一张图了!

当年看书看到的。


『读书早晚会忘』这就是个伪命题。忘掉很正常,但是真正读懂的道理总会记住。

而且,之所以『早晚会忘』,是因为没有有效输出!!


80%的学习问题是因为没有有效输出!

80%的学习问题是因为没有有效输出!

80%的学习问题是因为没有有效输出!


重要的事情听说得说三遍。

下面的回答我在这里也回答了,因为都是一个问题:如何读书不忘?

读了很多书,但是都忘掉了,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 Serious Howie 的回答


======回答正文之前的分隔线======

其实绝大部分人都知道『读书是有意义的』,只是纠结于读完『都忘掉了』。如果读完不忘,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够成问题。


我也有朋友向我吐槽,他说自己这些年读了很多书,但是效果不好,

就像溪水流过石头,什么也没有留下

这是朋友的原话,他和我这么说时,有一股壮烈悲愤的味道。

我自认为属于『贪婪的读者』,但自身水平能力有限,谈『读书』这个话题时心里很忐忑。但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今天就谈谈读书的问题,来抛砖引玉。


======主动阅读======

关于读书,我个人的做法很简单,就是4个字:

主动阅读!

就像谈论学习方法论时,简单说就是『主动学习』。

但是,越是简单的概念,其背后的内涵往往越厚重。『主动阅读』四个字简简单单,但是背后就涉及时间管理、习惯养成、科技趋势、制度流程和系统、书单、『如何阅读一本书』这类关于读书的书,甚至,『WHY』这个终极问题都息息相关。是啊,读书早晚会忘,为什么还要读书?

读书其实可以『不忘』。今天就分享一个不『不忘』的读书方法。


======Kindle阅读 vs 纸书阅读======

纸书之于电子阅读,就像是诺基亚之于iPhone。

虽然我读了很多年纸书,家里有很大数量的纸书,但是比起Kindle和微信读书等现代化、更适合现代节奏的移动阅读方案,纸书必然落后淘汰,最终仅限于学生学习场景和怀旧用途(参照黑胶唱机)。

Kindle的优势都不用再浪费口舌。简单提两个场景:

Kindle能有效汇聚碎片时间,用来读书。北京动不动就一小时的交通时间,有了Kindle你甚至会意识不到就已经到站;

晚上上床后入睡前,如果用Kindle代替手机或iPad,你不但失眠困扰一扫光,而且一本书根本经不起一周半个月的睡前阅读;

所以,我一直不停向身边人推荐Kindle。一定要买带背光的Paperwhite版本,淘宝美版不到800元,Kindle富一生啊。

那么,下面的阅读,专谈Kindle上的、以学习和提升为目标的阅读(不包括读《鬼吹灯》等休闲阅读)。


======引导阅读行为,建立阅读习惯======

推荐一个简单有奇效的法子。

借用之前写的『如何坚持写作』这篇文章里提的原理,其实读书这件事,也可以利用『执行意图』(implementation intention)这个心理学机制:

设定简单的『if X,then Y』执行规则,让目标的执行简洁,形成习惯;

举个例子吧:

规则1:如果这本书没读完,就不往kindle里放下一本书(大部分人很难成为『贪婪的读者』,但很容易成为『贪婪的电子书资源收集者』)


规则2:如果已经上床,就不带Kindle以外的电子产品上床,而且要读Kindle到睡着(一周可以一次例外)


======从简单到复杂,再回到简单======

我们在『时间和知识管理』课程分享里一直说:

先把简单的事情做复杂
再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

举例说,做事情很简单,直接做就行。然而我们要把它想得更全面、更深入,『做复杂』以至于形成自己的GTD理论体系;然后,我们在把已经复杂的的理论和规则『做简单』,一个OmniFocus成为最简洁、最高效的解决方案;


学东西很简单,直接学就行。然而我们要把它想得更全面、更深入,『做复杂』以至于形成自己的知识管理理论体系;然后,我们在把已经复杂的的理论和规则『做简单』,一个Evernote成为最简洁、最高效的解决方案;


同理,读书这件事很简单,直接读就行。但是我们今天也要把它先『做复杂』,然后,『做简单』。


======搭建读书系统,确定读书规则======

先从简单到复杂:找到适合你的工具、制度和规则,构建推动你不断实现目标的读书系统。

电子书管理:Calibre

Calibre是电子书管理的不二神器,支持任何格式转换、书籍信息编辑、tag、Kindle内容管理

书单工具:OmniFocus(OF)中的『阅读』项目+豆瓣读书的豆列

OF作为GTD理念的最高成就体现,将阅读应用到GTD层面再好不过了

你是否经常看到很多人推荐无数的书单,千万不要焦虑。很多人不负责任推荐,甚至他自己都没读过,或者只读过『浓缩版』、『干货版』

专注最重要;读书也要另缺勿烂。选择自己最关注的几个领域,选择最好的、最值得阅读的书,建立自己的书单

在OF中建立专门的阅读项目作为书单。OF支持无线层级,不需要设置到期时间。它就是你自己的书单,静静地躺在你的GTD系统中,供你选择

一本读完就按书单选书。避免有时间时不知道读什么书,花很长时间选来选去最后读了一本烂书

读完的书,可以考虑在『豆瓣读书』建立豆列:『XXX的2016读书记录』,这很有意义,意会吧

阅读工具:Kindle Paperwhite

Kindle阅读时,边读边标注(值得记录的一切内容):包括主要结论、事例、数据、精彩论述、精彩语句等等

这些内容,包括在此基础上的聊天、读书笔记或读后感,最终构成了你自己的素材库

笔记体系:Evernote(读书笔记)+http://Clippings.io(导出标注至Evernote)

http://Clippings.io可以一键将kindle的所有标注内容按书籍传输至Evernote中

利用Evernote中的读书标注内容,定期或读完后进行总结,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

输出工具:Markdown写作工具+OmniOutlier(结构整理)

有位朋友说,80%的学习问题都是因为没有有效输出

读书不能闷头一个人读,读完后,和朋友聊一聊

文字形式的总结输出更重要。选一款趁手的Markdown写作工具吧,推荐iA Writer或者Ulysses

对于『特别重要』的内容,推荐利用OmniOutlier进行拆解式学习!最高效地将外部信息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这才是对作者最高的敬意(这部分写起来内容太多,以后专门写一篇)

利用OmniOutlier整理出书本/文章结构,确保达到能输出的程度。就是说,你能随口跟朋友介绍、讲明白这本书,能跟人『谈论』这本书,能向人有理有据的推荐这本书


======行动、行动、行动======

再从复杂回到简单:因为行动很简单(难在坚持而已)。

前面建立了『复杂的』读书系统,细化了很多读书规则,其实最终落实到行动上时,是极其简单的:

每天读30分钟书

每读完一本都做总结输出

题图:Herbert_James_Draper_-Ulysses_and_the_Sirens(1910)


很简单是不是。但是做起来也很难。所以,我们才不依赖个人的意志力、不依赖个人『美好的愿望』,为自己设立了这些规则、流程,搭建了这个读书系统。为什么这么做?题图里就是我经常讲的以至于老掉牙的『尤利西斯利用工具而不是自己的意志力抵抗海妖塞壬诱惑』的故事。经常讲,这里就不重复了。现在互联网上的诱惑,那比海妖塞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题图虽然是艺术作品,但是我还是打码了。就是这么稳健。哈哈)。


======尾声======

就像溪水流过石头什么也没留下,谁都不希望自己读完书的结果是这样。
那么,试一试搭建自己的阅读系统?

http://weixin.qq.com/r/PjjXz2vEvzbArS_s920s (二维码自动识别)


我在天长日久的浸染中发现,那些句子,特朗斯特罗姆或者卡瓦菲斯、随便哪一个人的句子早就被我忘在脑后。但是人从一个地方起身,便带着那个地方的气味继续行走,读一个人的书,读诗,就是带着他人的气息生活。
没有这些人,生活便不值得过。没有这些人,生活也照常过,该怎么生活依然会怎样去生活。没有这些人,生活便是另一种生活,一种让人感到才华不配使用的日复一日。所以写作也是这样,它随时随地进行,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一个人醒着,他就可能是在写作,就像在何时,我感到自己的心跳和大脑的活动,我知道我以另一种未必见诸文字的方式在写。
我时常看到生命千疮百孔来不及填补,我也知道,在漫长的无意识生活中,生命早已成型、封闭,在我意识到我的生命只能是这样走不能不是这样走的时候,我知道我已不可能成为我童稚时以为 的那样一种人。不可能,不可能,不,生命已经有了它该有的迹象并将充满遗憾,恰恰是这种无法重来一次的生命,在写作中我验证了推倒重来的自由,这种自由让我颤抖,让我看到至少在某一时刻,我可以全心全意地不受约束,按照自己的方式制定秩序,推倒、重来,再来一次,再来,直到疲惫不堪、直到心满意足。而在艺术中,任何人的生命都是不足为道、毫无区别的。我从来不去听取约瑟夫如何畸零或卡佛何等艰苦普鲁斯特又如何安逸,这些从一开始就已经确定下来了。
——《生命有所迹象》

对我本人来说,学习自然科学、阅读文学作品、看人文科学的书籍,乃至旅行、恋爱,无不有助于形成我的信念,构造我的价值观。一种学问、一本书,假如不对我的价值观发生作用(姑不论其大小,我要求它是有作用的),就不值得一学,不值得一看。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任何一个知识分子,只要他有了成就,就会形成自己的哲学、自己的信念。
——《沉默的大多数》


宋真宗在《劝学文》里所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在他看来,读书让人有钱,让人有美丽的妻子,让人有高官厚禄、粮食满仓。这些,够吸引吧?不过,这并不是一种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间接的关系。你是否能获得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更取决于你看了什么书、怎么看书、怎么理解书、怎么把书里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并运用。当然,还要看你的机遇。

而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万维钢在《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里说的:“跑步和练武对人身体素质的提高都非常有限,读书却可以极大幅度地提升人的思想内力。这种内力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见识。读书的目的是获得见识以及学习高水平的思维方法。”

这两种说法,前者有着“打土豪,分田地”的直接,后者则指出了“真正的读书人”的读书目的——提升内力。这也就是为什么看了会忘,我们还要读书的原因。因为我们不需要记住具体的内容,而要转化为内力。

开卷有益。读书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读书会为我们带来什么,但美好的结果,却是不期然地发生了。

读书时的一篇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可能为我们一生的时间管理奠定了方法论。

年少读的一本《童话大王》,可能让我们有了丰富的想象力,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出来社会后读的一本理财小册子,可能在我们三四十岁后突然想起里面的一些方法,并开始理财之路。

咖啡厅里读的一本《遇见未知的自己》,可能让我们改变人生观,结交到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

一本几元,几十元的书籍,虽然不能直接变成钱,但也许就在不经意的时候,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命运。

一,读书扩展我们的视野

读书,为我们开启一个新的世界。它突破了时空,给我们带来了开阔视野的工具。

通过读书,我们与来自不同时空的作者产生交流,读到他们的故事,感知他们的情绪,收获他们的观点,碰撞他们的智慧。

从《诗经》中我们体会到对窈窕淑女“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感情;从《简·爱》中,我们可以读到一位身为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从《窗边的小豆豆》里,我们可以读到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从彼得·梅尔的普罗旺斯系列里,我们又能感受到作者那一份恬静的心情,以及普罗旺斯的美好。

在意大利的邮轮上,我和一位初识的法国朋友聊起彼得·梅尔,聊起普罗旺斯,相谈甚欢。读书不仅让我们以极低的成本开阔眼界,还让我们更好地遇见世界。

读书还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甚至模拟很多个作者的人生。

读书甚多的台湾作家李敖,从来不旅行,他说读书、看图片已经能让他汇合成想象,并以这种方式去了解那个地方。

多么奇妙!读书让我们从单调重复的生活中抽离出来,超越国界、超越时间,去读一位作者的故事、心语和点点滴滴,了解不同的文化。这不是很美好的事吗?

二,读书抚慰我们的孤独

当我们静静一人时,书就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并且是永远不会离弃我们的朋友。

孤独的时候,拿起一本毕淑敏的《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一本安妮宝贝的《彼岸花》,一本素黑的《放下·爱》,一本王潇的《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或一本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慢慢阅读,都是极好的。

在读书的时候,孤独不是被打发走的,而是慢慢地离开的。它的原理,就是我们能够通过沉浸于一件事,而忘掉本身的孤独与寂寞。

点上香薰灯,泡一壶水仙,在榻榻米上席地而坐,阅读那些美好的文字,你孤独的灵魂,将暂别孤独;而我们的心情,也将随之变得愉悦。

三,读书提升我们的气质

这几年流行一个词,叫做“书香女人”。

书是很好的化妆品,它让一个女人变得优雅娴静,温柔智慧,口吐莲花,身上流露一种书香气质。遇上这样一个女人,你会不自觉地被吸引。

这是因为女人们在书中吸收了精华,平静了浮躁,并把书中正确的三观实践到生活中去。她们,没有刻意地把读书当作修行,却在读书中修行了自己。

自称读书人而表现粗鄙,往往是因为读书不多,或不能把书转化成内在的功力。

曾经看过晓雪写的一本《优雅》,她这样定义优雅:得体而精致的外表,丰富而强大的内心,柔而不骄、坚而不厉的品性气质,积极乐观、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

读书,正是提升我们气质的一个工具,一个不能一蹴而就的工具。当然,通过读书提升气质,不仅仅对于女人而言,男人也能受益。

四,读书增进我们的知识

读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获取知识。作者就是老师,给我们“传道授业”。比起报班学习,读书的成本显然是非常低的。

人们生活在舒适区里,一旦突破,就会有恐慌。怎么去突破这种恐慌呢?答案就是在舒适区和恐慌区中,加多一个“学习区”,通过学习,我们就可以不那么恐慌地突破舒适区,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

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第二类是专业基础,第三类是专业知识。

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的分类,有针对性地选择我们需要的书。

比如我们要学习沟通,就可以选择《沟通的艺术》《沟通圣经》等书籍;比如我们要学习情绪管理,则可以读读《抗压力》《整理情绪的力量》等;比如我们要学习思考和思维方式,则可以读读《六顶思考帽》《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

而如果我们希望在自己的专业方面有长进,则要去读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是学习专业知识的铺垫,就比如说你要学习统计学,要有数学的基础。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需求,那么,你也可以多去书城或网上的读书频道逛逛,一定会有你喜欢学并且需要学的。

五,读书丰富我们的选择

李嘉诚曾经说:“读书虽然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财富,但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机会。”

这里的读书,当然不只是指上学读书,而是包括读各种不同的“课外书”。

正如前文中宋真宗所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读书不能让我们马上实现以上这一件,却能让我们为通向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打下知识基础。

当我们懂的东西越多越深,选择也会越多。

一位秘书,如果能多读专业知识,并且涉猎不同的经济类书籍,为老板提供参谋,无疑能提升职场竞争力。

一个IT男,如果业余多读财经类、营销类的书籍,那么以后创业就会很轻松。

一个文案策划,如果平时能多读新闻写作文章的书籍,多写作,那么机会到来的时候也很有可能进入报社。

而一位会计,如果平时爱读心理方面的书籍,并且乐于学习,也能为日后成为一位心理咨询师打下基础。

通向美好未来的路那么多,读书就是其中一条。

以上,就是我给出的“人为什么要读书”的答案。

明白了读书的意义,我也根据自己的经验,在主题以外,谈谈如何有效地读书。

一是时间上要有所控制。读书可以快速,可以慢速,但是最好给自己限定一个时间,不要出现“膨胀”的时间,也就是说,明明可以2小时看完的,不要用10小时来看完。

二是要做好笔记。

不要怕弄脏书,读书时可借助荧光笔、纤细笔辅助阅读,遇到好的句子,就划下来,重要的可以记录下来,这一方面能提高阅读速度,另一方面也方便让我们记录要点。

事后,我们可根据这些重点写一篇读书笔记。钱钟书读书无数,但是据说看每本书都会做读书笔记,日后也只需要看读书笔记就够了。另外,我比较推荐大家去做一个全书的思维导图,特别是工具书,这样有助于我们记住知识点。

三是学会应用。

读书最终还是为了提升我们的内力,因此要学会应用。这里推荐一个拆书帮的方法,就是RIA便签读书法(具体可以参考赵周老师写的《这样读书就够了》)。R表示阅读原文,I表示我们对于原文的理解,A则是我们的应用(以往的经验是如何证明这一点的,今后我们怎么把它应用到生活中)。这种方法中,我们可以选取书中的一些片断作拆解。这是一种很好的自学习、自培训的方法。

以上是我对于为什么要读书,以及怎样读书的看法。您读书,又是为了什么呢?


喜欢我的回答,可以关注公众号“怡记坐火车”


读书时会思考,思考时会改变或坚定原有想法,读了书后来忘记了,那是以后的事了,在忘之前,你已经变了。
这算不算读书的用处?


同样都是居住环境,有些人的居住环境昏暗、混乱、不洁,东西肆意摆放,找东西时翻箱倒柜就是找不到需要的物品。

而有些人的屋子功能分区合理,干净明亮,所有物品规律地摆在相应的位置, 需要时可以迅速被找到。

……

同样都是阅读,有的人会在书籍打折的时候凑单囤书,选择标准是什么书“便宜”看什么,忽视了阅读的时间成本;有的人不知道自己要看什么,找不了解自己情况的人推荐书单,放弃了阅读的主动权;有的人以看得快为荣,要一年看够上千本,囫囵吞枣却没有阅读过一本经典书籍……

而有的人会做下大量札记,使得笔记厚过原书,如钱钟书老先生严谨治学;有的人同主题阅读,只大量阅读与自己最相关的书籍,满足自己某一方面的好奇心,解决自己的某些问题或者建立某方面的知识体系,如埃隆·马斯克学习火箭制造术……

从低阶阅读者到高阶阅读者是一个过程,每个愿意探索并为之努力的人慢慢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如同打扫干净自己的屋子,最终整理好自己的思维,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拥有了自己的体系,仿佛房屋中那些功能明晰的收纳容器和家具,帮助人整理、分类、定位好各类知识与信息。

那些真正对自己有益的知识,是会通过仔细理解与实践内化在自己系统中的。即便忘记了具体细节,也一定在大脑中生成了目录或者网络,兜住知识,使得自己能够再次寻找到需要的信息。同时,知识根本就是一张相互缠绕的网,新知识总是与旧知识相互联系,只要找到了一个线索,就能够层层追溯。

因此,为什么读书早晚会忘记呢?可能读书的过程并不严肃,被当做了消遣活动。如同乱糟糟的屋子,未经整理过的思想就这样散掉了。

如果仅仅想像看电视剧一样用作消遣,忘不忘也不要紧了。但如果希望吸收消化一些内容,阅读的时间成本是很高昂的,如果知识像水草一样飘散,怎么能够在某些领域内做刻意练习和深入积累呢?

记得李敖谈及读书时的随性,他抱起一大摞书,风吹开哪页就读哪页。这是构建了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后的潇洒,相信李敖的知识大网足够兜得住他随性看到的篇章。

作为普通人,我们还是得在选择书籍上以及阅读方法上多下些功夫。不妨每次阅读时问问自己:

在宽框架视角下:

  • 我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我对哪些领域有强烈的好奇心?
  • 以宽思维框架的方式来思考,我应该给自己在某些领域内列出一个怎样的书单?
  • 这些领域内有哪些著作与大家?
  • 我的阅读顺序是什么?
  • 阅读完我有什么收获?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收获?

在窄框架视角下:

  • 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和我之前阅读的书籍有什么联系?
  • 这本书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 我为什么现在就要阅读这本书,而不是之后?我有什么其他的选择吗?
  • 这本书的作者是谁?作者的目的是什么?在这个领域内这个作者的水准怎么样?

……

细节会忘记,但留住的是idea。

如果没有留住idea,那真的需要自我反思了。

这就是阅读者的精进吧:)

与题主共勉。


吃饭早晚会拉,为什么还要吃饭?

=====倒追关系学电子书免费下载=====


* 情场:《单身女人,让男神倒追你》:关注公众号“倒追学堂"获取

* 职场:《求职者,让雇主倒追你》:关注公众号”让雇主倒追你“获取

* 商场:《销售员,让客户倒追你》:关注公众号”让客户倒追你“获取


只要我还能读书。
只要我能读书了。
只要我还愿意读书。

只要我还能读书。
读书最大的好处是随之不断地自省,因读书有不同观点配合的自省就会对自身有改变,改变就会进步,不断的读书,不断的自省,不断的改变,不断的进步。几乎少有例外,浪子回头的桀骜少年,悔过之后总是爱上读书。
书是老友,它超越孤独,它陪伴终身。
算半个历史爱好者,可惨了,越读越自卑,总不敢跟人聊历史,总觉得自己皮毛没沾,张口就丢人。
看见这个问题,第一反应就是读《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读的很认真的一本书,个人知识储备少,除了第一章,后面几乎都是边查资料边读的,做了很多思维导图整理脉络,期望不高,就简单把脉络理清楚,业余吹牛不露怯。

我的乖乖,真没过多久,感觉忘得差不多了。别说露怯,压根不敢张口。


这类书读了不少,过程也并没有读小说的那种爽,但有成就感,像一泡金骏眉,入喉之后的回甘最爽。很多书都是这样,读的时候压根不会想为什么要去读,可无时无刻不因它而改变点什么,我们的性格改变,它影响巨大。
只要我还能读书,我就还可以进步。


只要我能读书了。
毕业后利用业余时间学英语,没基础,从头来,走了不少外路,也被英语大神收过智商税。因为心里是空的,没踏地,前面一片迷雾,方法越多越迷茫。可自从当我能阅读英文小说了,我就知道成了。
我的中文,无论是阅读还是表达能力,初中、高中、大学、近几年,几个阶段,读什么书,读多少书,写多少东西,自己清楚的。所以只要我能阅读英文了,我就不担心了,稳了,我能抵达我的目标了。
读书习惯了,会有一个意识,它是一个工具,它几乎能帮助我们学习任何我们想学的东西。
只要我能利用这门语言阅读了,我就一定能精通掌握这门语言,当初这样想,也这样做了,效果不错。

只要我还愿意读书。
我就有万千种可能性,读书当然不止是是背书,但多记一点总是格外的酷。偶尔想写点正经东西,非得翻书、上网查,各种搜集资料才能写完。也常常想抱怨,为什么读了那么多,就是没记住呢。
目前的想法是,想写的东西因为读书改变了,这个比背诵更酷。


知乎第一次上50赞,这令我很惶恐啊,抽空在写下感受

=====惶恐分割线=====

不知道有没有人提起过,将夜中的一段话,读完很有感触。
走到书桌旁,宁缺对着苍老的读书人深深一礼,诚恳请教道:“这位师叔,如果书始终读不完,那怎么办?您难道不会感到绝望?为什么还会一直不停地读下去?”

他没有像陈皮皮那样直接喊读书人,而是称其为师叔,因为对方年龄大进山早,更因为宁缺对这种有毅力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人,都有一种莫名的尊敬感。

或许是听出了宁缺语气里的诚挚意味,或许是察觉到宁缺和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相似之处,苍老的读书人这一次没有极不耐烦地挥手把他赶走,而是缓缓放下了手中的书卷。

他回忆道:“我忘了自己是几岁开始进山读书,但我记得在二十岁的时候,我本以为自己有可能把世间所有的书籍全部读一遍。”

宁缺沉默聆听。

读书人悠悠说道:“但到了五十岁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为在我不停读书的过程里,世间还有人在不停地写书,而且因为年老体弱,我读书的速度越来越慢,更可怕的是,有很多幼时读过的书竟全部都忘光了。”

他看着宁缺的眼睛,微笑道:“如果读过的书都忘光了,那你怎么好意思说自己读过?所以我不得不拾起那些已经忘光了的书重新阅读,而为了不要再次忘记,我开始摘抄。”

宁缺问道:“但这样一来岂不是速度更慢?”

“不错。”读书人叹息一声,说道:“所以我早就已经知道,我这辈子不可能把世间所有的书都读完,甚至连书院的藏书都没有办法读完。”

宁缺眉头微微蹙起,问道:“那您岂不是很失望?”

“何止失望,完全绝望。”

读书人摇了摇头,说道:“当时确认读不完藏书的那一天,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塌了下来,我不想吃饭不想睡觉,甚至……连书都不想读了。”

一个除了读书什么事情都不会做也不想做的人,居然连书都不想读了,可以想像这位老书生当日所受的精神打击有多大。宁缺很自然地联想到这几日里自己的精神状态,沉默片刻后诚恳请教道:“师叔,那您怎样过了那个关口?”

“因为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读书人说道:“你究竟喜欢的是读书这件事情,还是读完所有书这件事情?”

“没有想太长时间,我就得出了答案。我喜欢的终究还是读书这件事情。”

“我今年已经一百零二岁,此后任意一天我可能就会闭上眼睛再也醒不过来,但我永远无法确认自己会在那天死去,所以只要我不停地读下去,读不完又算什么?我依然可以安慰自己,确认自己在死前的每分每秒,都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就很幸福很满足了。”


爱因斯坦曾经说:“所谓教育,应在于学校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

你读书不是为了记住书里的内容,而是体会读书给你带来的思维方式的转变,给你带来的更开阔的眼界,以及给你提供的考察世界的另一种全新的视角。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
試以「我起床了,發現身邊睡著一個女人。」為開頭寫一個故事?
如何用一句話證明自己是個金庸迷?
如何評價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
看不懂《圍城》是不是沒有文化?

TAG:书籍推荐 | 阅读 | 学习 | 读书笔记 | 遗忘 |